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五篇】

时间:2023-06-25 08:3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我国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90年代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目前湖南共有高职(专科)院校74所,在校生46.6万,占约占湖南高校生人数的46%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五篇】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业结构 现状 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90年代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目前湖南共有高职(专科)院校74所,在校生46.6万,占约占湖南高校生人数的46%。“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业教育及其专业建设的方向。2004年年底,教育部制定和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它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的高职专业目录。《目录》分设19个大类,78个二级小类,共计532种专业。

一、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发展现状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兴办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长沙大学、岳阳大学、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199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各地纷纷通过改革、改制、改组等途径,使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形成规模。到2007年上半年,湖南省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74所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种类涵盖了《目录》中的19个大类。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也乘着全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东风,按照湖南省社会及经济的发展需求积极建设专业科类,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实用型人才,2004年,全省各高职院校共开设专业318个。到2007年底,湖南共设置高职专业1583个,覆盖《目录》中全部的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的62种,532种专业中的272种。据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招生备案专业点名单显示, 2012年湖南高职开展的招生专业共计1891个。据统计,专业设置数排名前15位的学校专业数均不少于37个。如表一所示,这15所学校共开设专业点631个,占全省高职教育专业点的33.4%。

表一:专业设置数排名前15位的高职院校

二、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特点

一是专业门类比较齐全,覆盖面较广。至2012年,湖南高职教育覆盖了专业目录中所有的19个大类,78个二级目录中覆盖69个,专业覆盖率为88.5%;
专业种数302个,覆盖率为56.8%。电子信息、土建、制造、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艺术设计传媒、财经、旅游、文化教育、公共事业、法律、材料与能源等12个二级类专业覆盖率都在52.1%以上,由于湖南文化媒体事业发达及,其中艺术设计传媒类达到90.4%。

二是新兴专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率高。在湖南开设最多的15个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48个)、计算机网络技术(47个)、商务英语(47个)、电子商务(44个)、物流管理(39个)、文秘(37个)、数控技术(36个)、模具设计与制造(36个)、机电一体化技术(35个)、软件技术(34个)、旅游管理(34个)、市场营销(33个)、酒店管理(32个)、应用电子技术(31个)、会计电算化(31个),其中电子信息类专业占33.3%,特别中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在高职院校的开设率高达63%。

三是区域分布相对合理,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到2012年,湖南省74所高职院校中,长株潭有52所,占高职院校总数的70.3%;
湘南地区6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8.1%;
中部县市6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8.1%;
湘北区和湘西地区县市10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13.5%。但从地市分布来看,全省14个地级市,每个市均有至少1所以上高职院校。

三、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资料分析,湖南省当前高职专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不足。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湖南省省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而目前从湖南高职开设的专业来看,节能环保类专业开设率明显不够,全省仅有5所高职院校中开设了节能环保类专业,这非常不利于节能环保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无法满足新兴的人才市场的需求。

2.部分高职院校设置不科学。不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科专业的发展要求,也不考虑自身办学优势,而是盲目地跟风,不断扩大专业设置,电子信息类、外语类专业就设置过多,致使此类专业市场需求超饱和,致使部分学生不得不换专业找工作。

3.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质量有待提高。通过对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调研发现,目前湖南高职中真正具有一技之长能适应生产、服务需要的技术型以及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较为欠缺,这类人才目前是人才市场的“香馍馍”。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偏低,这也暴露出高职教育的专业质量还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

4.专业结构缺少湖南特色。湖南是农业大省,旅游资源大省,但目前湖南高职院校中开设的相关专业却不多,农林牧渔大类、旅游大类专业点仅占3.76%、5.22%,不利于湖南省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发展。

麦可思调查显示,湖南08、09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因专业供需失衡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占湖南省大学生总失业量的46.6%。根据《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占GDP的比重超过20%,成为全省经济支柱和先导产业。随着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随着是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湖南高职现有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结构体系都将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要使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结构相适应,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高职院校还需对高职专业结构,专业体系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课题成果: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教育教学课题(JY1108)。

参考文献:

[1]蒋德喜.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一以湖南省为例.职教论坛.2007. (6) .

[2]曾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34) .

[3]网明坤.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一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

[4]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总报告.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2011年第3期.

作者简介: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一、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对选取的广东省32所中职学校2010年招生计划进行了汇总,结果如表1。

(一)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为主体的专业结构

加工贸易是整个广东省经济的核心,广东省正筹谋以加工贸易来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通过加工贸易建立起活跃的市场体系,引进数万家外资企业,配套建立和发展起一批国有大企业,带动出一大批民营、私营企业,也造就出众多熟练的产业工人。同时也正是由于加工业的核心地位,带动了周边产业的纵深发展,信息技术、商贸旅游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产业。从表1可以看出,调查学校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三类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2.53%,21.15%,26.67%,总计占到3/4左右,形成了三大主导专业,构成了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达到116个,招生人数占到调查总数的1/3以上,突出了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二)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专业结构差距较大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专业比例仅为4.60%,招生所占比例为6.02%。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中指出,到2010年,广东省城镇化率需达到65%,农业人口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由于第一产业增加值低,利润低,据统计2010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4.5%,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差,因此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表现出较低的市场需求。

(三)农林类、资源环境类专业设置较少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两大专业设置比例仅为4.60%,招生所占比例6.02%,招生人不及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商贸旅游类三类专业招生人数的1/10。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专业作为基础性行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运营发展,广东省作为沿海大省,具有充分的陆海资源优势。可见,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状况与广东省区域经济特征不相符合。

(四)专业设置基本符合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被调查的广东省32所中等职业学校涵盖了14个一级类专业,435个专业种类。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为4.60∶35.17∶60.23。第三产业招生人数为23984人,第二产业招生人数为11754人,第一产业招生人数为2290,呈三二一格局。表1表明,财经商贸类专业设置数和招生人数均居首位,加工制造类专业比例达到22.53%。二者作为广东省重点专业,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加工制造类中所占比例达到35%,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是与之配套的专业维修服务,这必然带来汽修市场不断扩张。总体来看,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广东省三大产业的专业设置适应性分析

(一)第一产业的专业适应性

从被调查的32所中等职业学校来看,可归为第一产业的专业主要有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管理方向)、园林园艺、农村医学三大类。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党的“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任务,对促进新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开设对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产供销体系的建立,以及资源的配置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农村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体现。园林园艺专业的设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直接体现,展现了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定位。而农村医学的专业定位在于城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广东省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专业适应性。2010年广东省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广东省农业产值呈逐年增高趋势,对GDP贡献率也在逐年增加。第一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全省经济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由数据调查分析我们得知,广东省中职学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比例仅为4.60%和6.02%,并且专业内容设置比较单一,这与该省2010年第一产业从业结构占28.04%的事实有一定出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省作为沿海大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第二产业的专业适应性

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指出,实现工业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石油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得到改造提高,汽车、医药等一批有潜力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装备制造业得到较大提高并在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具体设置的专业来看,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以及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6.14%、12.42%、17.65%和13.72%,这四类专业占到了广东省第二产业的69.93%。数控技术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基础,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其水平高低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水平。它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并与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各种高科技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以二者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着中国的工业发展方向。结合表3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东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内容基本符合该省第二产业的产业发展方向。

从专业设置比例来看,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数量比为35.17%,招生人数比例占30.91%,均仅为第三产业的1/2,而产值结构与从业结构分别占到了50%和39.13%,在三大产业中均居首位。这种状况显然与其经济发展趋势不相符。据表4所知,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比例达到了60.23%,招生比例达到63.07%,远远超出从业结构比例32.83%。计算机应用,财经类专业设置比例较高,占到50%以上,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两大支柱产业。改革开放至今,广东省GDP产值稳定增长,但各产业增长速度各不相同。由表5分析得出,第二产业呈急降——上升——平缓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均衡,特别是2001年至2009年增长速度为12.2%,与2000年最后五年相比有上升趋势。目前,一二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阶段,仅靠行业数量扩张带动经济增长余地不大。而第三产业潜在需求大,发展空间广阔,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也正是由于其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带动了学校专业设置向第三产业的靠拢。

三、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对策

从表6可以看出,广东省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5.4∶50.3∶44.3调整为2010年的5.0∶50.0∶45.0,第一产业成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基本持平。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表现在三大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即三大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种转变趋势反映在劳动力结构、产值结构等方面。专业设置是学校建设的基础,是学校主动灵活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被调查的32所学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与广东省经济结构基本相适应,但仍需做些适当的调整。

(一)加强农业等基础产业建设,适度增加一二产业专业类别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源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了第二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也正是一、二产业进步为第三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一、二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从表1看出,被调查的32所中职学校一、二产业专业设置比例共计39.77%,尤其第一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仅为4.60%,并且专业设置内容单一,传统支柱产业与相关专业对接率不高,重点产业如水产业开设数量少,力度不够。此外,建筑、能源等基础性专业的比例也较低。因此,广大中职院校应适度增加一、二产业专业类别,满足一、二产业发展需要。现今,国家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将这一政策逐步推广到具有基础性质的其它专业。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这类专业的发展。

(二)优化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广东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2009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位居三大产业之首,2010年GDP超过50%,意味着广东不仅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而且率先跨入后工业社会的门槛。虽然第三产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以一、二产业为出发点。由表3得知,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比例达到60.23%,招生比例达到63.07%,专业个数比例偏重,招生数量比例偏高,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最多,占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优势传统专业发展滞步不前,幼师、烹饪、餐饮服务类等供不应求专业在招生规模、开设数量等方面几年来均未发生多大改变,专业覆盖面相对薄弱。为此,应以改革提供动力,以开放激发活力。通过体制改革,政策扶持为专业创新开拓发展空间。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产业服务业及信息产业,建设提高具有经济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床工业;
专利申请公开;
技术创新;
数控机床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10-0006-04

机床工业是一个国家装备工业的核心,它的行业创新实力和技术水平会影响国家整体工业的发展速度。一个国家行业技术专利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确认和跟踪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轨迹,表现其行业技术创新的活跃性,反映一个国家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德、日、中三国的机床技术专利数据,比较三个国家行业技术创新发展情况,分析行业技术优势产生的内导因素,找出我国机床工业技术发展中的缺陷,对现阶段的中国机床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机床工业的加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德国、日本、中国机床专利申请总量变化比较

分别在德国、日本、中国所建立的官方或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按照国际统一的专利分类方法IPC国际分类标准B23主分类项下,即:机床;
未列入其它类的金属加工项下依年份检索发明专利数字,所得出机床技术集中出现的开端和总量统计值的变化发展趋势图如下:

60年代,德国机床工业就开始依靠着技术创新能力持续上升发展,起点要比日本早15年。然而,70年代末开始,德国在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却被日本迅速赶超。

70年代末, 日本善用引进技术、注重保留二次技术创新空间,抓住电脑数控技术引进机床控制的机遇,迅速提高了本国的机床数控技术水平,出现了大批新产品和新企业。日本数控机床产品利用功能优越、制作精良而价格便宜的中低档数控产品冲击市场,迅速占有世界市场份额。日本企业会针对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变化和更新。它们的技术创新围绕着市场需求转,是非常典型的应用型创新。

中国的机床工业技术发展在建国初期后的30年里几乎始终徘徊停留在传统老式的通用机床技术领域里。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数控机床发展大行其道,争先抢攻的时刻,我国的机床产业和与电子、微电子产业的技术结合领域可以说是一片空白。80年代直到90年代末开始,我国才开始有了数控机床技术的发端,但进步迟缓,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始终很低。这种状况持续到新世纪的开始才逐渐加速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曲线图表中的日本机床发明专利公开申请总量上远远超出德国和中国。由于各国发明专利授理的具体标准存在不同之处,单从数量的比较上却并不一定能够绝对说明一个国家的机床技术水平。所以,在此我们仅使用三个国家专利申请量的浮动变化曲线来比较不同国家间机床技术变化发生的显著转变阶段,并不将总数上的巨大差异做为不同国家间技术水平高低比较的重要技术指标。

二、三个国家专利申请人均产出率的比较

德、日两国机床技术发展最鼎盛时期的就业人员数量和申请专利成果总产出量所得出的人均产出量情况如下:

首先是德国,上世纪的70年到80年代是德国机床创新量顶盛时期,以1975年初到1980年初这5年为例,当时德国机床工业的平均从业人数大约为70,000人,这个阶段出现的各类机床相关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大约为10,015件,人均产出率约为0.143。

日本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到达了机床技术创新的顶峰,从1990年初到1995年初,相关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达到了约71,245.00件,那个时期日本机床从业人员数量大约为3.8万人,人均创新产出率约为1.875。当然,并不能因为极高的人均创新产出率就说明日本机床技术水平大大超出其他国家,这也需要加入专利审查标准和最终授权率等决定专利质量的因素来综合考察,这一点在下文中会专门提及。

目前,我国的机床行业从业人数约是250,000人,就业数量为德国的3.6倍,日本的6.6倍。2004年初至2009年初从专利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各类相关机床类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为18,232件,人均发明产出率约为0.073。从比较数字看,我国现阶段人均发明产出率为德国机床工业发展顶峰时期的51%,为日本的3.9%,如此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技术创新力薄弱的问题。

三、机床技术专利申请来源分布比较

从总数上看,2006年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就已位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其中近半数发明申请却来自国外,尤其是我国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明显偏少。

具体到金属切削机床类技术,以2004年为例, 日本特许厅数据库中公布的B23类项下金切机床类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5,936件,根据多组数据的抽样统计,每100件发明专利申请中,非本国公民申请者的件数平均约为6到lo件。也就是说非本国居民的发明申请数量仅为约6%~10%;
而同时期的国共有发明专利申请727件,其中,境外申请者的比例高达57%,单单日本一个国家就占有246件,德国占有78件,属于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总共只有约310件。

再来总体看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金切机床类公开的专利情况。截至2010年8月1日,国家专利局数据库中被公开的金切机床B23分类项下发明专利共计19,558项。其中,公开的发明专利为境外申请者的数量约为7,900件,平均占总量的40%左右。

四、专利申请质量的比较

由于在各个国家不尽相同的专利审查制度体系下作比较,所以不能够单用申请总量上的差别来衡量一个国家机床工业的技术水平,更需要综合专利申请质量指数。专利申请的质量可以主要从两方面来衡量,一是专利申请的有效发明数量,二是专利申请的种类结构。

首先是有效发明数量。发明专利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用申请的授权率,即有效发明数量来评估。

具体到机床类技术专利,首先看日本,由于日本的专利申请门槛较低,往往一个很小的技术改动,企业就会主张专利申请。与申请量相比, 日本的专利授权量上可能会大打折扣。根据多组随机抽样的统计数据, 日本机床类技术的有效发明授权率约平均为33%,也就是说每100项发明专利申请最后有将近2/3是被撤销或不能获得授权。因为日本专利数据库中授理的非本国居民机床技术方面的申请比率并不高,只有6%~10%,所以,可以说日本本国可以占有90%~94%的有效发明专利。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的质量有一定差距。截至到2011年3月底,在专利数据库中B23类机床技术总共可以检索到28,733项发明专利申请,被授权的发明专利为11,641件,平均授权率约为40.5%。单从总的机床技术发明专利授权率上看,我国的数字要比日本 高,但是联系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年授理的大量来自于非本国居民的发明申请成份,就会大大削弱我国本国所拥有的有效发明。例如,日本在我国的4,568项发明申请中就有2,436项是有效专利,授权率为53.3%;
德国在我国的1,672项发明申请中获得了737项授权,授权率44%;
美国的2,315项中有1,007件有效;
台湾地区的755项发明申请中有304项有效;
瑞典的550项申请中345件有效等等,这样将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效发明专利扣减出去,来自中国本土的有效发明就非常有限了。

然后,我们再来比较不同国家专利申请的种类结构。技术专利有两个主要类型:发明和实用新型。其中发明的技术含量高,其比率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水平。而根据我国机床技术专利组成结构的对比情况,实用新型申请偏多,发明偏少,说明我国的创新活动强度较低。

具体到机床产业,我国这种结构上的欠缺则也非常明显,利用关键词检索的办法比较一下机床技术方面日本和中国数据库中的专利构成情况。

截至2010年9月12日,使用关键词“车床(卜一又)”在日本专利特许厅数据库中检索得出的结果是特许(发明)共23,607件,实用新案(实用新型)共1,071件,比率为22:1;
同样是使用关键词“车床”在中国国家专利局数据库中检索得出的结果是发明共849件,实用新型共2,275件,比率为0.37: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中来自于国外的机床技术申请有95%上均为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申请比例通常很小。中国国内实用新型的申请量一直显著高于国外,而且差距逐年拉大,这说明了中国本土的创新成果质量不高,对核心技术没有突破。截至2010年8月1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所显示的金切类机床B23项下数据,除去授权给境外发明者的比率部分(约40%左右),可以得出发明专利授权给中国所有者的件数约为11,658件;
实用新型约为25,203件(除去8.4%的境外所有者)。发明专利的比例为31.6%,也就是说国人申请100件关于机床方面技术类的专利,约有3l件为发明,69件为实用新型。

五、数控机床技术领域的外国企业在中国专利申请状况

在中国境内的金切机床技术发明申请数量上,日本公司排名第一。日本三菱、日立、东芝等几个公司是申请大户。以三菱和日立公司为例,截至20lo年8月1日,数据库中检索到的2,880项日本发明专利申请中,三菱集团公司拥有328项,日立公司拥有213项。德国的1,701项发明专利申请中,博世集团拥有133项,西门子集团公司49项。其它的从几十项到几项不等分布在各个中小企业手中。

由此可知,德国、日本企业除了拥有卓越的自主创新能力外,其对专利申请的认知态度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他们十分重视把研制出来的技术申请和注册专利,使用专利保护制度作为保护海外市场的盾牌。

以上这些专利统计数字的差距说明了我国机床产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而德国和日本则是另一番不同的局面。德国在60年代时,准确抓住了机床产品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转变契机,利用本国基础不错的电子工业,快速进入了采用集成电路的机床数字程控时代。从集成电路控制到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直到今天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德国数控机床产品一直保持技术革新领域的优先地位。日本机床工业的发展只经历了约十年的技术模仿和改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抓住了机床数控技术发展的契机,全力投入和促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机床技术开发领域同德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六、差异要点分析及可供选择的对策

上述对日本、德国和中国三个国家机床行业相关技术专利总量、质量、结构等各方面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机床技术创新指标数据与德国和日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总结德、日两个国家机床技术创新成功发展的以下要点,值得中国参考借鉴:

(一)强大的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

德、日这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取得机床工业技术的发展成功,政府的策划、引导和扶持作用功不可没。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电子及计算机技术日渐融合,任何领域的研发工作都与这些技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这使传统机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呈现出多标准、多维度、多方向的发展态势。所以,在把握突破方向时,不能依靠各个企业单打独斗,需要一个国家政府扮演总指挥的角色,集中各方面力量对整个世界市场系统分析,审时度势。各企业、研究性机构和行业协会积极配合政府指令,大量投入、集中研究、预测最佳的发展可能、综合分析潜在的市场需求,制定周密的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引导生产企业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技术方面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做技术攻坚,争取用本国自主创新的机床产品引领趋势、主导市场。

关于这个方面, 日本政府是成效卓著的榜样,系列资助补贴政策、适度的经济干预、适时的企业发展策略指导等都是日本机床工业成功腾飞的最有效的助推剂。日本政府在引领本国机床工业发展中真正做到了脉络清楚、层次明晰、阶段目标把握准确,顺利的将本国的机床企业推到了世界产业的领衔位置。像日本政府一样,往往抓对了方向,再集中所有力量攻坚,才能实现某项技术的突破式创新发展。

德国政府则一直特别重视机床工业的发展,讲求“实际”与“实效”,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并重,订立机床精度标准,更新产品结构,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高度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了引导和支持机床产业发展的力度。例如,2006年的《国务院关于加速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发改委的《数控机床发展专项规划》。然而,在这些粗线条的意见和规划下,如何进行具体的布置和实施,具体的检验标准又是什么,仍然需要思考和探索。

(二)注重创新技术力量的培养,为实现突破性创新储备人才

日本、德国两个国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相当多的可借鉴经验。从高校教育来讲,为了给制造业培养充足的人才, 日本从60年代就开始扩招收理工科学生数量,注重技能训练,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好的企学研合作典范之一,也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企学研互相合作方面,德国最优秀的方面就是产业界所要的研究课题与大学等所致力的课题联系紧密,使得院校中的科研力量在大学教育中就能够充分的与实际产业开发需要相适配。

从企业人员培训方面讲,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通过内部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先进的技术、生产产品的用途及国内外发展情况,有些让老职工传帮带,介绍经验。

德国机床企业则一直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将提高人员素质,特别是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放在首位。在企业中,新工人必须经严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坚持师徒相传,使老员工的丰富经验得到充分发挥。

反观我国的情况,整个机床行业缺乏专家型人才、企业缺少技术纯熟的技师和工人,更加稀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师。传统的机械行业积累人才的速度非常慢,一个机床技术工程师需要工作多年以后才能去负责其中一个部分的设计,而如果要培养出在整体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做改进创新的能力,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我们的企业往往认为自己不是培训机构,不愿意在人员培训上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这样就企业培训不投入、人员知识技能转换不衔接,根本无法保证人才产出的质和量。

(三)企业是机床行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其创新投入比重非常高,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量

一个行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是企业,企业是行业技术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企业只有站在市场需求的最前沿,面对最实际的问题,有最现场的感受。同时,企业创新也在最大限度上缩短了技术成果转化的通道。

无论是以中、小机床企业为主流的德国机床业,还是拥有众多巨型集团公司的日本,其共同点就是:企业是这些国家最主要的创新成果产出来源。在德国,企学研工作系统结合,企业为技术研发提供大量资金,德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有超过1/5的机床科研经费比例直接来自于企业委托,研究目标非常务实;
在日本,几乎所有大一些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开发研究机构,主要负责开发研究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企业研究机构在数量上要远远大于大学、国立和民营的研究机构,企业所拥有的研究人员数量比例占到总研究人员数量的一半以上。日本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比重相当高,同时,为了促进企业的创新,充分挖掘技术人员的创新才能,企业不遗余力的想出各种激励和保障措施。

在中国却存在着机床企业技术创新角色的集体缺失状况。我们国家的情况是机床企业大而不强,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科研的情况。企业技改部门或机构没有足够的科研能力,不能胜任有实质意义的研究开发工作,大多数的创新成果只及毛皮。多数企业对职务发明的激励力度不大,在创新环境和文化建设上,缺乏“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鉴于现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漫长的人才技术力量的积累,所以,要做真正有质量的技术创新,我们可以先借鉴德国的“企学研”合作模式,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大力推行科研单位创新成果资源和企业生产转化互补共享,推动机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除此之外,企业和研究单位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模式,也为这一行业的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四)拥有素质过硬的机床功能部件生产企业,成熟的机床配套产业集群

机床的配套功能部件产业特征是小商品、大市场,数控机床许多高技术含量的部分,都凝结在配套产品中,一个国家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的自配率决定着主机的技术水平。德国和日本的共同点就是都十分重视机床基础元部件产业的发展,企业专业化程度高,质量把关严格。在德国和日本,我们可以轻易列举出很多家全球著名的企业,它们从事制造与机床主机配套的基础零部件、刀具、数控系统等名牌产品,例如,德国FAG、INA的轴承;
Heidenhain公司的光栅尺;
Zeiss集团的光学仪器;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数控系统更是全世界机床数控系统的主角。同样, 日本也拥有大批这样的著名企业,NTN公司的轴承;
日本精工(NSK)的轴承和滚珠丝杠;
日研工作所、大昭和精机的刀具;
同西门子数控系统齐名的日本法那科数控系统等等。

在日本政府的引导下,其众多机床零部件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集群,众家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和带动,形成了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合力。日本机床功能部件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奈良附近。而日本机床产值前20名的企业集中坐落在东京和名古屋附近,机床企业周围已经形成整了完善的零部件配套产业群,围绕在机床生产企业的周围,这种分工合作关系提高了日本数控机床行业的效率。一般来讲,机床制造商用于采购本国精密零部件的成本占机床总制造成本的10%~20%左右。这一点也在德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德国的机床配件企业规模不大,但专业化程度极高,分工明确、互相配套、各施所专、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最高水准的保证。从地理分布来看,德国的机床行业,西南部的巴登一符腾堡州拥有通快等行业巨头,占全国产值超过50%;
首府斯图加特及周边地区共有110多家机床企业。

目前,中国企业的各类机床关键功能部件供应却严重依赖于国外配套。国产部件专业生产效率低、品种少、质量不稳定,仅能满足中低档数控机床的配套需要。中档以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自配率不到20%,其进口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以上,导致整机产品的造价居高不下,我国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毫无价格竞争优势。

发展我国机床功能部件生产配套能力,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促进机床功能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批量生产,控制质量,降低制造成本。然后是解决我国机床零部件企业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的问题。需要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集中规划引导产业链配套生产区域,扩大生产规模,形成配套生产的合力,结成产业集群,针对解决我国在机床工业的零部件产品制造上各个企业孤军作战,缺乏合作,都倾向追求生产制造的“大而全”、“小而全”,与专业化、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有较大距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洪石,付玉秀,创新与创业管理(第2辑)――自主创新专 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周寄中,蔡文东,黄宁燕,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四项指标凹, 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3]陈循介,中国机床工业六十年发展中的主要经验教训[J],世 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9,(5)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专业技术人才 完善 优化

从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有利于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能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而有利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再生产和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及有效配置。

一、社会保障制度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储蓄和投资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无论是基金的筹集、基金的投资和待遇的支付,都对整个社会的储蓄、投资及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减少了个人与企业的当期收入,从而影响到个人与企业的消费和储蓄倾向;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会增加一定时期内资本规模,直接推动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待遇的支付能够使社会成员的可用资金增加,促进消费和储蓄,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智力支持,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经济总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才约增长0.6个百分点,这就必然会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社会保障制度为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又必须以和谐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社会保障正是这种具有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作用的经济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调节社会成员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和生活水准,从而缓解因收入差距扩大引起的社会矛盾,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三)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专业技术人才的再生产

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专业技术人才是劳动力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术人才的再生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为暂时失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维持其体力和智力发展,为经济发展储备力量。社会保障制度还给专业技术人才在疾病和工伤时提供帮助,为其恢复健康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创造条件。些外,社会保障制度还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技能培训等服务,使其劳动技能不断提高。

(四)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化配置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专业技术人才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社会保障待遇也大不相同,严重阻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解除行政上的障碍,使专业技术人才的保障待遇与其岗位分开,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二、昆明市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十一五”以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紧贴新盘龙建设实际,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使全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长、结构进一步改善,为推动盘龙区科技创新、加速实现人才强区战略目标,做出重大贡献。同时,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主要成绩

1.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加。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10年,盘龙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共有70730人,人才总量较2009年的66432人增加了4298人,增长率为6.5%。

2.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趋向合理。在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有职称资格的达到6499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66人,副高级职称9491人,正、副高级职称合计10857人,占全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总数的16.7%;
中级职称28054人,占43.2%;
初级职称26086人,占40.1%。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比例约为:1:3:2,趋向于“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的1:6:4,表明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职称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专业技术人才中30岁至50岁的有66079人,占职称资格总数的93.4%,较2009年提高了0.7%,表明我区专业技术人才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为主。30岁及以下24554人,占34.7%;
31岁至50岁41525人,占58.7%;
51岁至60岁3952人,占5.6%;
61岁及以上699人,占1%。

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达到7528人,较2009年的6906增加了622人,增长率为9%。全区专业技术人才博士研究生有860人,占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总数的1.2%;
硕士研究生6668人,占9.40%;
本科生41106人,占58.1%;
其他学历22096人,占31.3%。

(二)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十一五”以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但人才总量仍然不能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虽然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比2009年增加了226人,但相对于实现我区跨越式发展的需求仍然偏少。2010年盘龙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3238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全区人才资源总量中占16.4%,而2009年云南省和昆明市的这一比例就分别达到了45.6%、35.6%,说明盘龙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还需要进一步增长。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职称结构有待优化。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高、中、初级职称人数分别为10857、28054、26086人,分别占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总数的16.7%、43.2%、40.1%,高、中、初级三种职称比例为1:3:2。可以看出,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中级和初级职称人数偏少,离“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的高、中、初级职称结构1:6:4还有一段差距。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盘龙区传统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丰富,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二是全区专业技术人才在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行业,直接参与我区经济建设的行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明显较低。三是我区专业技术人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较少,尤其是从事高新科技产业开发的人才更是奇缺,人才整体效益不高。

4.专业技术人才投入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区委、区政府对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但总体投入规模仍然不能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极需建立健全以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社会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投入机制。

三、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推进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快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正常运行是以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为保证的,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因此,必须尽快制定一个较完整的全国性法规或政策,明确规定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缴费方式、社会保险待遇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保障只有真正纳入法制化管理,才可能得到全面落实。

(二)统一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保障制度

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阻碍专业技术人才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积极推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重组,调整和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在不同产业间的合理流动,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要大力开展公益性、保障性的人才服务,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档案管理系统,按照管办分理、政事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推动人才中介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网络化。

(三)提高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水平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而专业技术人才属于特殊的人力资源,他们通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积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投入了比一般人力资源更高的成本。专业技术人才在生产或服务一线岗位上从事高技术含量、高复杂程度高的工作,既要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又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应该得到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

(四)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保障事务机构

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是社会保障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快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保障事务机构,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分类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委托机构建立后,由机构与各用人单位签订保障合同,再由机构为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实行包括劳动保障事务在内的全方位的人事业务。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技术;
人员考核;
聘任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81

如何结合基层央行实际,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聘任工作,对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基层央行的履职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为例,深入挖掘当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截至2015年年底,抚州市中支全辖专业技术职务合计365人,占在职职工总人数的895%,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9人,初级专业技术及以下204人。根据相关规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考入基层行五年后即可参加全国中级职称统一考试,待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经济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无须考试)后,且自身业绩达到一定要求,便可申报确认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由所在中心支行人事部门向分行上报申报人的评审材料,由分行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研究决定是否通过。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获取条件更为严格,要求申报人员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至少4年,且取得更丰富的业绩条件才可申报,此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员须通过总行组织的选拔考试后才可参加评审。

1基层央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任存在的问题

11职数限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2015年新出台的相关规定,地市中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上限分别由50%上调至6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由9%上调至10%,县市支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由40%上升至48%,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保持不变,为2%。虽然职数控制比例有所上升,但随着高学历青年行员的陆续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与职务职数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导致未来几年内,必然会出现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由于职数的限制无法被聘任的现象。

12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流于形式

考核的目的在于对专技人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目标任务是否完成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也是专技人员能否被续聘的主要依据。目前基层行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主要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但是考核内容及方式方法亟待完善。考核未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特点细致化、差别化,存在各个序列考核指标“一刀切”现象,难以全面衡量专技人员岗位履职情况。此外,还存在有的领导将“优秀”评给需要晋升专技职务或专技职务工资需要高定的人员,以“平衡”各方利益,“照顾”有需要的人员的情况。以上情况使考核流于形式,失去了作为衡量专技人员履职优劣、是否续聘依据的意义。

13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能上不能下”

基层央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一旦获得聘任,便“一劳永逸”,不论今后业绩优劣,考核只需得到“称职”或以上的结果,一般不会被取消专业技术资格,甚至出现了调离现任专业技术岗位,担任其他序列的工作岗位也能被续聘的现象。“能上不能下”违背了《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管理办法》中“以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定、职务聘任、岗位调整、奖惩、培训等的依据”的规定,由此滋生了专技人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等消极思想,在基层行可聘任的职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青年员工“不作为”“少作为”的消极怠工现象,大大不利于基层央行的人才队伍建设。

2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思考和建议

21强化管理,严把初聘关口

一是建立公平公正的评聘机构。专业技术聘任是对专技人员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肯定,基层央行应成立专业技术职务初聘考核评审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人事部门相关业务人员及专业技术职务各个序列的专家。

二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基本条件、专业能力、业绩和成果等各个方面对考核初聘者进行综合考核。

三是加强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申报人员所提供的申报材料须经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证明并经人事部门初审后方可提交评审小组;
评审小组对审议通过人员的申报条件及业绩条件在中支网页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申报人的基本情况、申报条件和主要业绩,接受全行员工的监督;
人事部门开展民主测评时,须主动与申报人员所在科室的其他人员谈话,了解申报人员的情况,使业绩出众、敢干能干的人员能够聘上专业技术职务,激发专业人才队伍的活力。

22强化考核,坚持业绩导向

一是杜绝考核走过场。采取量化计分排序,用实绩说话,以业绩定优劣,对计分排序靠前、业绩能力突出的人员优先续聘,对业绩平平、排序靠后的人员实行低聘或解聘;

二是实施岗位分类考核。将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实现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全覆盖”。对人数较多、基数较大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根据业务及岗位属性,分公共部分和专业部分考核标准分类考核,考核结果按公共部分加上专业部分综合进行。公共部分考核标准适用所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专业部分考核标准分为业务管理类和一线服务类两类不同考核标准,其中一线服务类考核标准适用于库房管理、守库押运、后勤服务、国库核算、会计财务核算、营业临柜等;

三是综合考核排序。根据专业技术类别、等次情况,将单位(部门)初评的、中支考核小组复审的、中支考核委员会审核的符合必备条件、基本条件、其他条件的条数,发表文章、信息篇数及单位、部门初评的考核等次,中支考核小组复审的等次、中支考核委员会审定的等次进行排序和公示。中支党委根据排队顺序及公示情况确定最终评优的人员。

23聘任差异化,严格控制职数

一是拟聘任高师、中师人员,按30%的比例,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聘期为1年,其余的聘期为3年。其中,聘期为1年的,到期后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再予以续聘;
3年聘期到期后,全部专业技术人员再重新考核聘任。

二是严格控制职数,在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指标、高定工资指标不足时,推行对业绩排序靠前人员进行优先聘任和工资高定;
在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和工资高定指标有结余后,则将因指标不够未聘任、工资未高定人员的业绩条件与新具备聘任、工资高定条件人员的业绩条件进行比较,择优聘任和高定工资,打破终身制,真正发挥专业技术考核的激励作用,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氛围。

24坚持能上能下,动态管理

一是按年调整。每年按时公布专业技术职务聘期到期后空缺职数,按照考核聘任办法进行择优选择续聘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两年一次重新排序、一年一次动态调整的专业技术岗位定级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活力。

二是坚持“能上能下”。对考核中综合计分靠后的人员实施低聘,考核不合格予以解聘,根据专业技术岗位定级排序情况每年调整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参考文献:

[1]陈锋对基层央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思考和研究[J].经济师,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