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中职教育管理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25 08:5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人才培养满足企业岗位的技术要求,使科研产出促进技能技术的应用。虽然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受益方和利益相关者,但在国内现行的职教体制中,企业却不是法定的办学主体,然而,企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教育管理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职教育管理论文【五篇】

中职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人才培养满足企业岗位的技术要求,使科研产出促进技能技术的应用。虽然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受益方和利益相关者,但在国内现行的职教体制中,企业却不是法定的办学主体,然而,企业希望在管理和办学中掌握更大的决策权和主动权,从而在源头上保证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笔者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企业的调研以及自己长期的工作经验,发现企业对于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需求主要是如何从目标计划、体制机制、运行模式上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办学,以切实反映企业的意愿并保证企业的回报。1.目标计划: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企业主导型技能人才培养对企业来说,面向中高职一体化的教育管理应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计划时就充分调研和论证,以契合企业的需要。企业通常会按照岗位要求来参与培养和招聘人才以及培训在职员工,相应地就会以岗位任务来设置学校的专业教学,以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职校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既让企业参与职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又让企业承担教育教学的主要角色特别是实践教学,让企业“自产自销”人才。德国“双元制”就是以企业为主、由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组成的培养模式。我国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可以加以借鉴,如在传统手艺型师徒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特定行业职业的现代学徒制。企业看重的是中高职一体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证书”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化的教学方法等办学特色,[1]因此,教育管理也应从办学体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优化、学生管理与职业素质教育企业化、具有专业特色的招生机制与就业服务等来进行创新改革。2.体制机制:持续促进技能技术转化的特色科研机制企业参与、投入、获得反馈和回报的地位要求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形成一套保障运行的完备的体制机制。这在目前较为薄弱的科研成果转化上尤其必要,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可以系统布局创新创业教育、科研管理、产教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并具有关于地方紧缺和主导行业需求的动态信息,从而能充分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用人需求。根据企业需求,中高职学校一是应根据行业标准来设定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引入大部分企业都适用的行业核心技术和能力进行教学与研发;
二是应紧跟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来培养师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是应确立产学研合作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从教学、科研到转化、产出的教育质量。这就要求加快中高职一体化的专业科研对技能技术的转化,加大中高职一体化对应用技术与基础科技的贡献,特别是针对适合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如艺术类、某些工业类以及复杂技术类的专业等。[2]3.运行模式:融入地方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应围绕企业需求和办学效益设置一套依托外力支持和成熟网络的运行模式。而产学研合作既能为企业引进人才和技术,也能使校企合作共享地方产业的集群效应。它通过集中地方特定产业中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带来分工的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利于企业降低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因此,企业希望通过与中高职一体化合作获得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优惠政策,为中高职一体化设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按产业布局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作为产业集群的基础资源保障和创新机制。中高职一体化适宜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和以企业为本模式,前者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办专业,后者是企业结合自身的产业类型来配套开办高职院校,这样可以避免撇开合作企业对象和学校优势专业而盲目增加衔接专业的现象。

二、企业需求视角下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在中高职学校衔接并实现一体化立交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培养、新技术新工艺教学、企业行业的反馈机制等不足。从管理层面上来看,问题主要集中于中高职一体化的管理制度、管理主体、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等方面。

1.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政策制定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经过“三校统筹”和“三改一补”而来,许多中专以前由行业部门主管,技校由人力资源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主管,所以在中高职一体化中,存在由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部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未能理顺中高职“纵向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如何改变中高职管理各自为政的现状,形成交流协作、统筹兼顾的一体化科学管理体系,仍然存在制度上的壁垒。同时,在中职和高职衔接的制度设计上,更多的还是考虑学历的衔接,而没有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育教学等内涵上推进衔接并予以切实细化,如对于课程体系的衔接还未按专业制定各自的标准,也没有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制定详细标准。同时,作为中高职衔接主要依据的专业设置是依据专业所属类别(文科或理科)来选择,而不是根据专业特性和地方产业需求来决定,这是因为在政策上没有导向,在制度上没有规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衔接标准和管理标准。

2.管理主体不全面,阻碍了中高职一体化的办学机制

当前,有企业和高职院校对于“3+2”教育不满意,企业认为,到培养周期快一年时,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
而高职院校则认为,在学制缩短以后,部分课程应该下移到中职阶段,但中职并没有做到。这里既有学制和教学衔接上的问题,也有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由于企业没有充分参与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所以中高职一体化尚存在衔接滞后、人才培养技能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这除了与办学定位有关外,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不是中高职一体化的办学主体,不能参与办学决策。目前,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仍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但政府的指令和学校的决策却不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从而使企业在校企合作机制中处于被动地位和话语权缺失的角色,同时也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回报得不到保证,以致校企合作出现了许多利益纠纷,“现行管理体制使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3]加之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设置以行业为第一依据,就使企业对于专业调整、实训教学和就业工作缺乏直接而充分的决策权。

3.教学管理不配套,降低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质量

教育内容上的衔接要求中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实现同步转变,但目前中高职在各自的教学管理上对接不够,没有根据办学系统全局的变化调整方式模式,特别是中职学校,对于“3+2”班学生的教学管理有所放松,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
教师对“3+2”班学生的考核也存在放水现象,学生因为没有升学压力也降低了学习要求。另外,中职学校对直升高职的“3+2”班学生的留级、退学执行不严,也助长了学风恶化,这些都影响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质量。对于高职而言,“高职阶段没有积极介入前三年的教学管理也是导致‘3+2’班级中职阶段质量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4]高职的教学管理没有提前监控和评估中职的教学质量,中职也没有向高职就教学质量进行常态反馈和评价,两个阶段的教学管理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沟通联系。最后,中高职双方在课程管理和学历资格认证上也没有统一,在学分、资格证书、学历上没有转换对接和科学认证,导致有些中职课程到了高职还在重复开设,特别是实践教学管理没有衔接好,依然是以学校为本而不是以专业一体化为本,没有从教学运行机制上保证教学的顺利对接。

4.评价机制不科学,减弱了中高职一体化的评价效果

当前,中高职一体化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教学方面虽取得了实质进展,但多数学校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上依然沿用传统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应兼收“学科中心”和“能力中心”模式的长处,[5]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展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从企业需求来看,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不够完善;
评价机构不够权威,没有引入相关企业的领导或技术人员、具有专业权威性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或权威评审机构的专家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易使职业教育异化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既无特色,又无法在学科与专业上与普通院校竞争,制约了我国中高职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及其社会效益的发挥。[6]

三、基于企业需求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创新之路

基于企业需求创新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需要立足于人才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构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的职教管理体系。这既需要整体规划,又要从法律政策、体制机制、校企合作、科研管理、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加以改革。

1.强化法规,夯实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制度基础

从企业需求的视角来优化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需要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来引导调控,但目前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只有一部《职业教育法》,地方上更是缺乏关于中高职一体化的法规和政策,“很多地区都使《职业教育法》流于空空泛谈,缺乏相应的法规建设以确保《职业教育法》的有效实施”。[7]不仅对于中高职一体化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且涉及企业参与学校管理、办学的内容也较少。这就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当前单一的职教法律,推动形成国家、部委、地方三级法律体系,特别是制定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中高职一体化配套的、与各级办学主管部门和各类办学主体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一是明确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从法律上认可和完善学校的办学自,推动中高职及职教集团建立现代学校产权与管理制度;
二是修订《职业教育法》,进一步规定中高职一体化的衔接、办学和组织领导,理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统一中高职一体化的政府管理部门,并适当给地方政府放权,保证面向特定行业的中高职一体化与地方经济紧密对接;
三是通过修订法律法规并出台配套政策来保障企业参与中高职一体化的管理、办学和评价,明确和进一步落实行业企业在中高职一体化中的角色和权责,从法律层面对企业的具体要求加以规范。

2.完善体制,提供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发展支撑

目前,对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还应从整个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着眼,政府要简政放权,办学应分权分工,推动学校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和中高职衔接的办学体制。创新体制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教育部门下设统一的中高职衔接管理机构或与行业部门共同设置一个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确保教育管理和校企合作有序运行,这既可协调中职和高职双方的利益及衔接事项,又可推动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价体系,还可通过职业教育研究为中高职一体化提供决策参谋。第二,加快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集团契约制,形成董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机制,完善中高职一体化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第三,中高职学校实施分工合作、有机贯通的分段教学管理,在学校内部可以成立中高职一体化办公室,遵循“中职重技能,高职重技术;
中职重职业,高职重专业;
中职重做中学,高职重学中做”的原则,明确中高职的责任分工,并就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运行体系,切实保证管理组织和制度到位。第四,改进教学管理机制,包括学分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一要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中高职学分相互支撑、相互认可机制及“2.5+0.5+2”弹性学制,落实中高职一体化学制的衔接;
二要让高职提前介入中职的教学管理,发挥中高职一体化办公室在日常教学管理上的作用,形成学校间的定期交流调研机制,规定高职到中职调研的要求和中高职一体化办公室到中职、高职检查的要求;
三要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型,实施分年级分课程教学考核机制,建立教学计划执行监督体系和教学反馈机制,建立中高职教育质量网络监控评价机制,探索以专业为单位的学生转入选拔考核监督机制,以“四个机制”来建立中高职共同参与、企业行业共同投入的质量监督模式。

3.企业主导,制定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校企合作战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第十五条“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因此,应该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进行战略规划,实现中高职一体化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将校企合作面向行业企业、面向地方的优势充分融入一体化。为此,一是探索采用以企业为主体、中高职一体化专业与行业联合为基础的中高职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引导鼓励企业参与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培养为主体、以企业管理为补充的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中,由学校和行业组织以专业为纽带共同组成学校内部或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一体化办公室,负责学校的知识理论教育,与企业负责的技能培训相区分相补充,而行业组织还应加强对企业教育的指导、评价与服务,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行业的管理作用。二是发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包括集团化、无界化等。依据专业特点,以区域性、行业性为职教集团优势,使其向集约化发展。[8]无界化较之集团化进一步打破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强化按专业群来促进校企融合和校内外的团队合作,是比较宽松、内外联络比较自由、校企广泛参与的大联盟,它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产教沟通和资源共享。三是制订专门的校企合作法律。目前我国尚无此类法律,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因为专门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有助于保障职业教育管理的权责实施。四是财政扶持。由财政出资补贴中高职一体化所开设的紧缺专业,对由企业投资的专业培养和职业培训,政府也要给予税收上的适当优惠,或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4.科研转化,助推中高职一体化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管理

产学研结合比之人才供应更能直接推动企业效益的教育产出,是校企合作的另一基本社会功能。目前,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产学研合作大多停留在产学合作而失去了“研”的创新内涵和服务功能。而高职院校的科研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包括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技术服务和培训等,应通过完善科研管理来激化科研潜力,提高中高职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实力,为企业提供前沿核心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从中高职一体化适合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来看,一是夯实产学研合作的基础研究和信息服务,一方面,中高职一体化要建立依托行业的市场调研常态机制,了解行业和技术发展动态及技术市场的需求,通过科研部门畅通产学研合作的信息渠道来进行科研开发;
另一方面应发挥科研信息的中介功能,加大学校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科技评估、科学论证等的力度。二是健全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体制,这就要从根本上转变学校以行政管理占主导的管理体制,减少科研人员与行政管理的层级,加大科研人员的自,并构建面向市场、主动开放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邀请行业企业的科技专家直接参与学校的科研管理,使科研方向与企业的应用技术需求紧密对接。三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营销与评价一体化,拓展校企合作实训实习的途径,为一体化专业提供成果转化的平台,将教师到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的考核纳入科研激励。学校要制定科研成果推介营销的商业战略,细化企业对科研产出的评价指标并实行校企双向互评制度。四是由政府制定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政策,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中高级专门技术和新技术的开发、实验和投产场所。

5.素质助推,创新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与职业素养培养

中职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人文精神;
途径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因此,我们可以说人文精神是理想和道德的共同体。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教给职业院校的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在诱惑面前如何进行取舍,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领会人文精神的内涵,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本文会重点分析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精神

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精神由多个方面组成,主要体现如下:

(一)职业教育管理的理念

职业教育要求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坚持乐于奉献的精神。每个人都有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没有信仰也就谈不上奉献精神和责任心。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要提倡人文精神中的奉献精神,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因此,职业教育中要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祖国、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人文精神中的奉献精神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本着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原则,这样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

(二)教育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力的现代化人才。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教育管理中要将职业教育同人文精神相结合,要重点培养人文教育中的道德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准。比如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责任教育、敬业乐群教育等。敬业教育就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强烈的感情,乐群教育就是在工作过程中与全体员工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要将“刚柔相济”、“严爱相融”的教育理念融入进去,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进而将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在学生中间生根、发芽,产生强大的力量,促进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效果的提升,实现职业院校的良性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社会道德责任感的人才。

(三)教育内容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只需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就行,不需要了解太多的人文知识,也不需要具备太高的人文素养。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这种想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人员要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渗透人文精神,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要突出价值观和价值哲学教育,将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智能的人才,为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育过程

教育管理过程是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影响的过程。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要在坚持人本主义的理念下,向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服务过程,以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从而更好地进入社会实现就业。

二、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人文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首先,职业院校中教育者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他们普遍缺少人文精神观念,因此,很难将这些精神传授给学生;
其次,教育工作者对人文精神教育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导致人文精神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最后,职业院校缺乏完善的人文精神教育管理体系,使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制度保障。

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人文精神的主要培养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真正通过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尊重学生的选择,帮助学生实现人格的转变。

(二)加强对教师人文精神教育工作

教师作为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必须要提升教师的人文精神素养,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真正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管理职能的实现。

(三)完善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体系

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也是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正是由于职业院校的这一目标严重制约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教育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虽然当前职业院校对人文精神进行了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仍然以培养专业技能型的人才为主,忽略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眼前的利益,对于学生日后进入社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费希特所说:“先树人、后树学”,要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要完善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四、结语

综上,职业院校在教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适应了当前社会新形势的发展。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良.试析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05:43-45.

[2]谢育林.浅论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12-13.

[3]陈灿军.加强高职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相融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中职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教育教学;创新管理

一、引言

随着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要求下,那种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中职教育教学的需要,如果中职教育教学中继续采用那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会束缚教育教学的发展,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中职教育教学的创新管理势在必行,只有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才能高效开展,中职教育教学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二、新时期中职教育教学创新管理的意义

中职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与其自身的管理工作息息相关。长期以来,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一直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如学籍管理,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所教育出来的学生不能及时、顺利就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的出入。新时期,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做出转变。创新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三、新时期中职教育教学的创新管理

1.彻底打破学籍管理制度。中职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顺利就业,为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然而就目前来看,许多中职学校一直在采用学籍管理制度,也就是学生必须在学生学习三年才能进入社会实践,开始就业,而这种教育教学制度比较呆板,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面对现行社会形势下,要想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打破这种学籍管理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打破学习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灵活性,既可以方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深入社会实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就业之后重新进入课堂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处理好文化课与技能课的关系。就当期中职教育教学工作来看,中职学校偏向于文化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够专业,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中职学校应当积极做出调整,要协调好文化课与技能课的关系,在明确技能课重要地位的同时,合理安排文化课,在课时安排、资源配置上做到合理、科学。另外,要主动文化课与技能课的配套,促进文化课与技能课的高效开展,进而帮助学生全面成长。3.强化职业素质教学管理。中职学校肩负着育人育才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中职学校比较倾向于育才方面,对育人方面不够重视。专业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专业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质是反应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当前,人才的职业素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大职业素质教育也已成为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中职学校要想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在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加强职业素质教学管理,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引导学生助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4.实现教学信息化管理。随着中职学生的扩招,中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中职教育教学管理难度也越来越高,而要想更好地推动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实现教学信息化管理意义重大。实现教学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领导,应当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全面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去,结合教学实际,构建统一的教学管理系统,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学校可以建立网络交互平台,更好地方便师生进行互动,实现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5.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而要想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水平,加快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合理的制度是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的依据和保障,中职学校只有加快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首先,要狠抓教学工作,建立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工作高效开展;
其次,要完善教育评估机制,在教育评估中,评估内容要囊括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保证教育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
再者,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人性化,从而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另外,要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管,确保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使其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加大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已成为必然。中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通过改变传统学籍制度,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强化职业素质教育管理,形成新的管理体系,才能促进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而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作者:李佳佳 单位: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中职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骨干院校;
党政人员素质;
理论研究;
综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高等教育一样,理论界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

一、理论界对高职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研究概况

截止到2016年5月1日,笔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人的素质要求”、“行政人员素质要求”、“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等关键词,在全文数据库中进行精确和模糊搜索,得到如下结果。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信息:一是学界关于“人的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有关“人的素质要求”的专著为0部,表明这方面的专著没有问世。期刊类论文论及该论题的有18084篇,精确论及该论题的文章为“0”;
报刊类文章论及该论题的有250篇,精确论述的为“0”;
博硕论文论及该主题的文章5243篇,精确论述的为“0”。这表明,学者们更多地以论文的形式论述了“人的素质要求”的问题,而真正论及该论题的成果没有。二是学界关于“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我们从专著、期刊论文、报纸论文、博硕论文考察,精确论述的均为“0”,模糊论述的分别为:0,9956,110,8247。这些研究主要表现对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论述比较多,局限在于:没有精确论述。三是学界关于“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精确考察均为“0”,从模糊考察,“图书类、期刊论文类与报刊论文类、博硕论文类”成果分别为:0,161,5,121。从以上三点可以得出结论:学界没有人真正论述“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本论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成果可能会填补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国内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建设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国外的高职教育大多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这一类型教育研究比较多,但是由于国籍不同,体制不同,对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的研究涉及得比较少。尽管如此,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到相关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1、行政管理人员坚持依法办学

德国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起步较早和取得一定成就的国家。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是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坚持以法律手段管理和治理学院是分不开的。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进行办学和管理,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是法律法规的落实者。1969年,德国高职院校办学都要遵循《职业教育法》,该法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通过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严格贯彻实施,巩固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随后,德国出台了《企业基本法》、《培训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障法》等[1]。正是这些法律法规以及高职教育院校行政人员对上述法律的实施,德国的高职教育事业才经久不衰。

2、行政管理人员具有国际战略眼光

德国教育主要以办应用型科技大学为主,在经济全球化和欧盟一体化背景下,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采用“双元制”等办学模式,汲取其他国家的办学合理因素,通过建立办学保障体系,对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改进学位制度,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接纳外国留学生,开拓国外教育市场与国际接轨[2]。此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者也相继效尤,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3、行政管理层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外众多职业高职院校中,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管理经验,在不同国度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加拿大 CBE教育管理模式(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实践能力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一元在企业实施,一元在学校里实施)、国际MES教育管理模式(就业技能教学管理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合作教育管理模式等[3]、英国的“攻读交替制度”、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制度”等。这些模式主要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依据该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创造出来的,表现出行政管理人员的智慧。

4、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念的变化

严格说来,高等职业和技术教育在中世纪以后才诞生,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理念一般是为国家服务,确切一点说是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培养新型的管理国家的人才,尤其是为特定行业和特定官僚培养技术人才。十九世纪中后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譬如欧洲大陆和英国等国家出现了为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地方性院校,这些学校较前期,其办学理念有所变化,即办学为统治阶级开始转变为服务区域工商行业。这些“位于工业人口集中的中心学员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与从事工业的人口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其教育应该始于他们日常职业中,即传授有助于其职业的知识”[4]。这些办学理念的变化与其说是统治阶级的变化,还不如说是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办学的变化,因为高职院校行政人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还需要阐述的是,办学理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培养目标的变化。

5、行政管理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

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高职院校在本国的办学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些国家的行政管理人员十分注重于国内院校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学习,也特别注重与国际接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

通过对关于国外高职教育研究理论的梳理和归纳,行政管人员在高职院校所起的作用是肯定的,表现在:办学依法进行,讲究规矩,遵循办学规律;
行政管理人员办学具有战略眼光;
思想开放带来办学理念先进并脚踏实地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也有不足,表现在:一是过于强调实践行操作训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理论的学习和修养训练。二是由于注重实际操作,学生考核重实践轻理论,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致命打击。三是“强调职业教育是人生必经之路”这未免过于整齐划一,不利于具有理论兴趣的学生发展。

(二)国内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与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界对这一高等教育形式的研究也比较欠缺,研究本科阶段高教教育的比较多,对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过程党政干部素质研究的成果可谓凤毛麟角。通过检索,学界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要求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规定

本文所说的“法理”,是指行政法规,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为法律法规形式颁布的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规定的文件。1996年9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其中一条是“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6]。这一规定,将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基本条件纳入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这是可取的。但是,对于行政人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素质要求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规定。199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9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这一提法尽管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对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适用[7]。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本法中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宏观上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中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二是微观上指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论述

“学理”即学界对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的研究,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高职院校机制体制基本概念的论述。刘红红(2010)和戴国宝(2006)在他们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他们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的问题。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之和,它是整个教育体制得益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规定着学校教育发展规模、发展速度有着直接影响。内涵方面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外延包括教育系统的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第二,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是指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包括:决策、信息、资源、动力、质量和约束等五个方面机制。二是对国别(个案)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刘登高研究了美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美国政府行政在市场资源的配置中扮演着“监管员”的角色[8]。杨德广研究了德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坚决落实“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将工厂与企业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学校里的基础理论学习有机结合[8]。此外,还有作者研究了英国、澳大利亚高职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体制问题。三是对高职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尹文秋等研究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问题大多表现为:多头管理、财事权不分、行政管理人员思想因循守旧、管理机制和制度缺失、管理职能膨胀等[9]。

四是对高职院校教育宏观行政管理的对策研究。孟昭上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由中央合地方两级政府进行管理。由于中央实施高度集中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自非常有限。随着改革开放,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权逐渐扩大,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逐渐增多,正在改变原来投资和办学主体单一化的局面[10]。五是微观上论述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学界对这一论题进行论述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内涵的研究。吴琼认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所有推动高职院校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的总称。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在职职工的总称。包括:管理人员、教师队伍、教辅导人员和工勤人员、学生人力资源和社会可利用人力资源等[11]。第二,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种基于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战略的管理模式,以研究制定和规划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人才战略核心,以提高符合战略目标的团队和个人绩效为根本任务,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和社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目标[12]。第三,绩效管理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丁银军着重从宏观上研究了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状况。第四,对高职院校个案管理进行了研究。罗良翌在其硕士论文中对XH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及实施策略[13]。

三、对高等骨干职业院校党政管理人员研究的基本评价

从上述关于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综述,我们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研究重点从宏观转向微观。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有关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来说是从宏观上来研究的,学者们从宏观层面主要研究了学校、社会、企业等相关问题,由于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学者们从宏观转向微观研究,比如研究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视角呈多元化趋势。一般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研究基本上沿袭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套路,但学者们没有止步而,而是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究。

研究方法多样化。学界对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采用得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此外逐渐更多的研究方法,比如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法等。(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重庆市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题:《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研究》(课题编号2015-704)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宋春燕:《德国高等技术教育浅析》,《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刘金存:《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9期。

[3]冯晋祥:《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航海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4]M.sanderson,The universities andBritish Industry 1850-1970,81.

[5]耿立军:《国外职业教育与启示》,《当代世界》,2009年第4期。

[6]梁绿琦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7]梁绿琦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8]周建松、唐林伟主编:《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十年2001-2010》,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4页。

[9]尹文秋:《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10]孟昭上:《关于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2期。

[11]吴琼:《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探索》,2010年第11期。

中职教育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元化;高等教育服务;学生管理体系

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的类型,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注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但从现实看,我国高职学生管理者服务意识比较淡薄,管理体系基本功能是教育与管理,服务学生的观念也没有树立。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一个以服务为理念的高职学生管理的治理体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是一个极其重要而鲜有人研究的现实课题。

1多元智能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于传统的智能理论。传统的智能理论偏重于单一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没有意识到人类智能的多元性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地位。加德纳强调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发展的,他指出人类存在着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能力、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加德纳认为这几种智能是独立发展的,但是都会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加德纳十分重视实际能力的提高。新的智能理论更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在高职教育领域,把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管理的指导理论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的对象即高职学生大多不适应应试教育模式,高考的失败更加强了他们的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心理。但是,如果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能够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独特的优势智能,冲破传统偏见,彰显自己的个性,就能让每一个高职学生树立对自己的职业技能的学习兴趣,扬长避短,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特的智能强项。毫无疑问,多元智能理论将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的出版,在我国国内也涌现了众多的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和刊物。它们的出现启示了我国的素质教育,譬如田友谊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和陶西平的《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换一种眼光看教育》等;多元智能理论也对我国教育界对于学生评价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如王瑜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研究》;多元智能理论也激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学生个性教育研究的兴趣,如周龙影、欧阳华的《从多元智能理论看因材施教》和郭秀红的《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与个性教育》。还有更多的教育者关注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等,譬如诉叶兰、秦欣梅、詹莎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蒋满英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课程设计研究》,梁爱民、周莉莉的《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骆焕丽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职业学校学生评价研究》。然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问题治理体系的研究几乎没有,这表现在理论上对它的认识水平还存在欠缺,在实践中对它的应用还是空白。因此,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亟需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

2高等教育服务理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美国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教育要为社会服务。教学一直被人们看作是教师直接为学生服务的事业。汉姆(ham)在其论文中提到,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的社会里,大学生希望被当作顾客对待,而不是被看成学生。我国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一直把教育排除在第三产业之外,对高等教育服务的研究起步也相对比较晚,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但无法从理论上认识高等教育服务职能的性质、作用和任务,更无法正确理解学生是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而非产品,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根本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在国内,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产生教育产业化的理念。厉以宁、杨德广、张铁明等专家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产业的产品是高等教育服务,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学生是消费者和需求者,作为服务主要提供者的教师有责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发挥辐射作用,加强为本地区和相关行业企业开展服务的能力建设,提出示范校要建设成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的重要基地。但从现实看,我国高职学生管理者服务意识比较淡薄,管理体系基本功能是教育与管理,服务学生的观念也没有树立。学校传统的以控制为基本手段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迫切要求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从控制走向服务。

3构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服务型高职学生管理体系

1)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树立多元教育管理观,构建管理者服务意识。转变传统的以管理代替服务的做法,增强服务意识,构建以服务学生为理念的、操作性强的高职学生管理问题治理体系,突出高职教育管理的服务功能。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使学生管理体系“多元化”,力求因材施“管”,启迪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构建一个各部门协同创新的治理体系,该体系既要体现“一体化”也要体现“多元化”,这是高职学生管理领域一个创新研究。3)对学生管理服务型治理体系的现实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建立一套因材施“管”的“多元化”管理体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从而实现被服务者和管理者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谢芬芬.人本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2]郑建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4).

[3]贾美倩.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4]张斌.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中的主体参与问题及其对策[J].综合研究,2009(5).

[5]王红红.浅谈高职学生管理的法制化问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3).

[6]周瑞珍.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9(5).

[7]潘绿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机构设置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8]应金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拓展的目标体系及运作机制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