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推行18年来,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促进人类交流、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原有的测试内容表现出了很多不适用性,主要表现在:1、教学内容体现出过时、陈旧的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通化学论文【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普通话水平测试推行18年来,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促进人类交流、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原有的测试内容表现出了很多不适用性,主要表现在:
1、教学内容体现出过时、陈旧的倾向;
2、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高度发展,机试内容的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
普通话测试培训内容必须适应机试的要求。
3、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使普通话测试的人群不断扩大,要求普通话的测试内容要适应更广泛的人群;
4、当今世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交政策的巨大成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急剧增加,“汉语热”正在全球飞快兴起。也向普通话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等等,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研究势在必行。
二、课题界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研究的教学内容是指为使被测试者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较高级别而进行考前培训而选择的有效教学内容。其目标主要是提高测试的信度和进一步提高被试者的普通话水平。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网络资源和文献资料中,还很少发现有这一方面的研究资料。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使普通话水平测试更具适应性,优化要使测试涉及的常用字由原来的3876个字减少到2500个最常用字,这就大大降低了内容的难度,更适应于各种测试。
2、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使测试更具广泛性,教学内容优化后,测试的范围要从原来只适应于教师、广播人员、影视人员、公务员扩大到所有各行各业的各族人员;
由大陆人员扩大到港澳台各民族人员;
由中国公民扩大到世界各国汉语学习人员。
3、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使测试的信度、效度和速度更高。优化后的内容要适应计算机测试,使用计算机测试可克服测试员的主观随意性,更具客观性,大大提高测试的信度。利用计算机测试,可以不受测试员的局限,使测试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五、课题理论依据:
1、巴班斯基的课程优化理论。优化教学内容,首先要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其次,要抓住技能的训练点、智能的开发点、着力使学生形成多种能力。第三,要抓住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点,着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2.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主张学校的课程应成为社会变革的先锋,课程关注社会问题及其解决。其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布拉梅尔(H.Brameld)认为,课程是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
基本观点:第一,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
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第三,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
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4、国家语委教学内容改革理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对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保证国家政令畅通无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需要语言文字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也为促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语言文字工作不断作出批示,从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评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作用,系统阐述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战略地位,对进一步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大局,制订和实施语言文字事业中长期规划纲要,努力推进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这是我们必须主动承担的历史责任。
六、研究目标: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目标是对现行的培训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造优化,建设一套能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各种人群,适应计算机测试,操作简单,信度、效度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
七、研究内容:
1、音位理论研究。音位属于具体语言,具有表义性。通常的音位二分理论存在某种程度的主观性,不能很好地区别音位的自由变体。再如变调规律只能从音位组合中来分析和描述。因而要讲清汉语语音,传统音位理论与现代音位理论的作用和局限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研究,便于学员在“知其然”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完善实践环节。
2、文字理论研究。根据“六书说”和“三书说”、把汉字理论纳入到现代文字理论的共性研究中进一步定位,使学员首先从宏观上有一个认识文字性质的前提。
3、词汇理论研究。词汇着重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而关于合成词构成方式的识别要关涉到合成词的构成。另外,语音演变的实现最终也是通过词汇来体现的,词汇扩散论是从微观角度考察语音演变的实现方式,词汇中有规律的音变方式的讲述也离不开词汇扩散形式的分析是普通话培训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
4、语法理论研究。要从语言的认知分析建立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句法结构与概念结构的联系。
5、言语交际理论研究。目前言语交际理论成果很多,概括介绍一些重要的理念有助于普通话教学内容的升华,也跟实践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6、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性质、任务、目的、原则、方法的研究;
7、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建构;
8、机试的程序和操作规程;
9、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八、研究假设:通过新的课程培训内容的学习,使被试全面了解测试的内容、方法、要求、步骤和操作方法,测出准确的结果。
九、创新之处:1、内容更简单通俗;
2、适应面更加广泛;
3、适应计算机操作。
十、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
十一、技术路线:
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建立常模――实验验证――形成成果。
十二、实施步骤:
实验预计用时两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2月――2012年12月,为理论研究阶段,主要对文字语言基本理论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有关理论进行研究,并构建新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内容常模;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介语 普通话 大学生
一、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现状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方言众多且相互之间差异很大,这既不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更无法适应今天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语言信息畅通传达的需求。今天的大学生都是受过严格的学校教育的,他们从小学、中学一直读到大学,由于教师普遍采用普通话进行授课,因此学生在获得了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普通话的教育和熏陶。一般来说,中学毕业的学生,大多都能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我们通常称之为地方普通话,就是“以标准普通话为学习的‘摹本’形成的、掺杂了方言成分的普通话,是一种不够标准的普通话”,实际就是普通话中介语。也就是说,进入大学的学生基本上处在普通话中介语阶段。根据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的53.06%会说普通话,从年龄结构看,15―20岁为70.12%,30―44岁为52.74%,45―59岁为40.59%,60―69岁为30.97%。从教育背景看,受过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能说普通话的比例分别为56.08%、75.76%、86.77%。
二、影响学生普通话水平提高的因素
第一是学习的动机与态度。从影响语言学习的个体因素来看,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无疑是普通话学习过程中能否保持良好的自我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如果普通话学习者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态度,有意识地逐步放弃对方言的依赖,保持较高的普通话学习热情,通过连续性的学习是可以较快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素养的。
第二是所处文化环境。这包括两个方面,原来生活的方言区文化和现在生活的方言区文化。“不同的地方文化都在各地的方言中打下了自己的烙印”,每一个大学生都在其原来生活的方言文化区生活了十几年,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大学都处在某一方言文化区域内,学校所处地方的方言就成了强势语言,他们又会很自然地去模仿,希望融入这一区域的文化中。这些方言区文化,明显干扰了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第三是语言的负迁移。这也包括两种情况,母语的负迁移和目的语的负迁移。母语的负迁移是指将母语内的与目的语不相符的内容转移到目的语。目的语的负迁移“即由于学习者学的不对或学习不全面,目的语中的一个语言项目会对另一个项目产生影响而引起语内错误。这些错误是学习者根据现有的有限的目的语输入做出了错误的假设而产生的错误”。
三、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对策
第一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普通话作为我国全社会的标准语码,它已经成为全国共同使用的语言交际工具,占有主导地位。但是,“语言权威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语言使用的态度上。前者总是试图约束或控制后者对语言的运用。他们制定出各种标准要使用者遵循,目的是有利于语言使用者更好地完成交际活动;
但使用者在不少情况下似乎并不领情,他们对各种用心良苦的规范表现出置之不理的态度”。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机和态度,让他们重视学习普通话。
第二要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环境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普通话仅有积极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学生的普通话中介语就会出现更多的负迁移现象甚至过早出现石化。
第三要扩大普通话的培训面和测试面。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培训能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出现的偏误,更快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普通话测试员的培养;
另一方面可采用梯级培训模式,即聘请在普通话测试中通过一级甲等的学生,先期进行普及培训,再由教师测试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前的强化培训。
第四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普通话培训教学中,许多教师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根据语言学理论,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我们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要有针对性。二是要加强口语训练,不能总是教师一言堂的讲理论。三是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多向学生提供肯定的情感反馈,营造轻松的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建强,陈建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基础[J].教学与管理,2006,(10)理论版.
[2][11]王磊,张颖.普通话中介语负迁移及应对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张建强.“地方普通话”研究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5,(7).
[4]肖劲松.普通话中介语的系统成因[J].南方论刊,2007,(4).
[5]刘华卿.邢台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2,(1).
[6]王群生,王彩豫.略论“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
[7]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
[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9]武文杰,徐艳.中介语的产生及其应对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07,(4).
[10]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P68).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普通化学教学 化学史教育 必要性 作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全面的化学教育必须知识与能力并重,既要传授系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化学史是一部化学科学研究方法和化学智慧的历史,通过化学史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学到科学研究方法。我国化学家傅鹰教授曾说:“化学给人以知识,而化学史给人以智慧”。近20年来,虽然化学史教育在我国化学教育中的情况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现行多数普通化学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化学史的内容仍然较少,教学活动中教师重视的程度依然不够,这种情况已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本文作者结合将化学史教育引入普通化学课程教学的自身体会,就其必要性和在普通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等议题与同行进行探讨。
一、普通化学教学中实施化学史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进行化学史教育是必需的
在2007年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很难于短时间内改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大学阶段的教育,使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引入化学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鉴于普通化学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化学史在普通化学教学中比之其他化学分支更能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可以使普通化学教学不局限于抽象的现成知识,还可以追溯到它活生生的演变过程,揭示化学家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当今要实施素质教育,在普通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史教育是必需的。
2.普通化学的学科特点为进行化学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普通化学作为化学科学的前导,在内容上综合各分支科学的主要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它的基础性更显得重要,因为它已成为学习其它科技知识的“载体”。对于当前大学工科普通化学而言,按照教学基本要求,以同济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五”部级规划教材《普通化学》为例,其内容涵盖了结构化学、有机化学等分支科学的主要内容。
比如,学习原子结构、化学键理论时,系统讲授原子结构发现史和化学键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等,从而取得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效果。有机化学中有许多试剂和反应其最初的发现和其发展过程被文献记录下来,并被以发现者的人名来命名。很显然,要学好和用好有机化学,掌握更多的人名反应并熟悉其发现和发展史是一个素质要求。这些都为在普通化学教学中穿行化学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化学史在普通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科学方法是打开科学大门通向成功的工具和手段,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资讯急剧增长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化学史中要描述科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辩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另一方面,要描绘问题是怎么“猜”、怎么“假设”,特别是怎么科学地“猜”或“假设”,其中就涉及多种科学思维方法问题。在普通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端正学习态度,而且可以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如我国著名化学家黄鸣龙先生194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时,从一次实验瓶塞漏气,产率反而提高的异常现象中获得启示,通过反复实验,不断改进,提出了黄鸣龙还原法。从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了有机化学反应。这样的事例介绍能使学生学习到科学家对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方法论的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理论思维,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2.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中的化学知识,包括化学理论和定律,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可能会不断被修正、完善、甚至被改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化学史教学,把知识形成过程的活动和知识理论和定律产生、形成或发现的历史背景和曲折经过,正确和错误的矛盾斗争,以及科学家所采用的其体研究方法等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的不是孤立、死板、僵硬,而是有来龙去脉、有血有肉、有变化发展的化学知识,这样就有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记忆。
如介绍硼氢化钠的还原性时,很多教材认为“它只能还原醛、酮”,这种知识就是静止和孤立的,只能说是一般规律。而事实上在一定条件下,硼氢化钠可以还原羧酸、腈和酰胺等通常认为氢化锂铝才能还原的有机物。如果这时将做过这类还原的化学家及其实验内容和过程介绍给同学,既可以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教会学生利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类事例在普通化学知识体系中有很多。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表明,科学家对科学的热爱往往源于对科学产生的兴趣。同样,兴趣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直接动力。对于上普通化学的学生,普通化学是他们的非专业课,很多学生化学理论基础薄弱,化学兴趣不浓厚,如采用历史的方法,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发展和发明的情景和过程中,和化学家一起经历为追求真理而应用实验的、理论的研究过程,使学生品尝到科学研究、探索的乐趣,无疑可以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的内在兴趣,激活创造的灵感,从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和研究化学。
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逸闻趣事是唤起学生探求兴趣的好素材。例如,在讲授苯环的结构式时,可以讲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睡梦中发现苯环结构的小故事,而讲聚合物时,就可以讲述被称为“塑料之王”的聚四氟乙烯意外被发现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体会到化学不仅仅是单调的反应方程式,也有丰富多彩的一面,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洪福,苏智先等.化学史中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探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41-143.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国传统音乐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为依据,在充分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演变、传承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特征,探讨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其内容及形式意义的拓延,目的在于以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为阵地,在充分厘清中国传统音乐内涵、外延及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洞悉其特殊传播形态下的文化实质,以拓展其传承方式与途径,发掘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课程;
教学内容;
延伸
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的划分既包括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目的的“专业音乐教育”,又包括侧重音乐能力培养为目的和归宿的“普通音乐教育”两种主要类目。仅就普通音乐教育而言,除去“社会音乐教育”存而不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尚且分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及大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本文仅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国传统音乐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为依据,在充分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演变、传承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特征,探讨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其内容及形式意义的拓延,目的在于以普通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为阵地,在充分厘清中国传统音乐内涵、外延及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洞悉其特殊传播形态下的文化实质,以拓展其传承方式与途径,发掘其文化内涵。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及《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设置概谈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概谈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简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其学科称谓早在1986年即已确立。1878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在今山东蓬莱设办的“登州文会馆”[1],因其受教育对象的知识层次及教学内容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故而被视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端。后历经百余年的探索及诸如王国维、蔡元培等著名教育家的致力贡献,于上世纪90年代后步入繁荣发展期。特别是199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1996]5号),“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完善了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使其从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入手,抓好艺术课程的开设等工作”[2],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使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进入21世纪之后作为一个新学科迅速崛起。著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家、理论家冯兰芳先生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科的定位和教学宗旨归结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音乐学与哲学、美学等学科交叉的一门复杂的学科。它的宗旨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研究艺术与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培养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3]可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以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音乐为手段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音乐的本质特征;
通过音乐教育的施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传承优秀的文化与科学创新精神”;
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进一步开拓音乐学专业中音乐与科技、音乐与人文等音乐与多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分析和揭示人与音乐的关系”[4]。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以音乐教育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升艺术修养、陶冶性情、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美育教育,美育教育的核心在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对塑造和健全大学生完美的人格有着重要意义,而音乐教育又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调整和深化音乐的素养和水平,还能通过对音乐文化的溯本探源,体味其中深刻的文化意义,这或许也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加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育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生源地属于不同的地域范围,且世界观、人生观都已基本形成,知识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认知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好,因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迅速突显了其优势特征,也赋予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以特殊的意义,具体概括如下:
1.地域范围的优势:社会学研究中关于地缘的概念,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就曾以气候山川之特征差异,对住民性质、习惯及思想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5],可见地域性特征的差异对人的影响,尤其是思想行为上的差异性的影响巨大。而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乡籍差异已成常态,由此可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受教育对象也会在意识形态上由于地缘的差异而产生相互的差别。散分于各地的音乐形式既是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组成,倘若在课程教学的思路上将地缘差异上的特征转变为教学设计上的优势,针对性的借助这一优势资源发掘地域文化的内涵意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
2.知识结构的优势:因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特性使然,来自各地的大学生聚首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堂上。虽然除了地缘关系形成的差异外,专业方向、学识结构、思维方式的相异,也导致了他们在知识结构上差异的客观存在,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都达到一定层次,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较好,故而有能力在音乐本体的背后,通过深入发掘传统音乐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哲学、美学等背景,探究传统音乐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发挥不同专业间的学科知识构建,以学科的多样化为研究团队组建的优势,实现学科知识的互补,以利于综合研究的开展与深入。
3.研究与创新优势:“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培养大学生思辨、评价和批判各种文艺思潮的能力。”[6]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除以施行素质教育的本初目的之外,在全球化和各类思潮频频涌动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以知识为基奠,充分地发挥能动性和创新性,培养独立思考、分析与评价的研究能力。大学生均处风华年少之时,思维的敏捷与精力的充沛是人生其他生理年龄阶段无可比拟的,如此时加之精神食粮的给养及有意识的方向引导,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学识修养,而且为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当然,我们在乐观的同时,也需明确事物的两面性同样适用于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公共选修课中音乐课程虽为必选课,但学生在专业上、知识结构、音乐素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样不容小觑,如不妥善引导亦会成为教学设计的羁绊。因此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要开动脑筋,“变问题为优势”,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化问题为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实施效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三)普通高校《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设置情况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崛起的历程中,用大量的实践证明了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艺术能力与修养、提升想象力、激发创造性方面不可估量的作用。“传承先进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并保护传统文化,使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对社会文化起到引领的作用,并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7]因此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不断地根据教学实际,从最初过于专业化的倾向,调整为依据教育对象知识背景的多元,强调综合性课程的开拓。就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与传统音乐相关的课程而言,据笔者在北京、安徽、山东、江苏4省抽样调查的32所高校初步统计的结果显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开课率近97%,较之2006-2007年笔者完成硕士论文之时所做的调查数据有了极大的提升,有名无实的现象基本杜绝;
已开设相关课程的名称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导学》《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民歌演唱与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间歌曲赏析》《中国传统音乐》几种;
课程名称虽然不尽相同,但教学内容都在学界界定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类目之中,区别在于教师于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的侧重,多数院校侧重民歌和民间器乐的赏析教学。调查结果显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经历90年代后的稳步发展,已成为各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的重要组成,发展的形势喜人。不足在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仅限于冯兰芳先生分层次逐层深入总结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中相关音乐本体的教学,未能深入至文化层面、音乐美学与心理学层面、哲学与史学层面、社会学层面的相关理论[8]。缺失在于:就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而言,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是通过审美的方式引入音乐本体及其基本形态,只讲了传统音乐典型的基本样态而未将传统的流变、发展、遗存等问题深入探究,仅关注了音乐的“表象”,未能发掘“表象”背后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无异于忽视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潜在优势,白白地浪费了优越的教学资源。扼腕叹惜之余,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思辨则显得更为必要。
二、中国传统音乐在共时性与历时性双重体认
基础上的文化认知“任何一门科学或者学科,都必须界定其研究领域,明确内涵,还应寻求有秩序的框架对它进行科学的、有逻辑的分类,弄清其外延。明确内涵的方法是定义,弄清外延的方法是进行划分。”[9]“中国传统音乐是在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成形、积淀;
在历代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及和外来音乐文化的交融中创新发展;
是数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10]“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或少部分)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11]从上述不尽相同的概念界定上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中国传统音乐的总体特征:1.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大背景之下;
2.成形于各民族音乐文化长期的积淀中;
3.丰富于各民族音乐文化以及外族音乐文化的(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交融中;
4.流淌于民族的血脉中且具有随势而变的特性。“学者们的已有成果显示了传统音乐是在由文化意识与制度体系构成的既定框架下为适应时代变迁而动态存在的象征符号。”[12]从这几个层面上来讲传统音乐自产生之时即在发展之中不断地变化,会随其文化土壤之变而变,会随多方交融的环境而变,会随积淀中与外界共生关系的相互调适而变。对传统音乐的概念做了概略性的总括,对外延的认知同样需要厘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音乐类分的归纳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著的《民族音乐概论》(1964年)中总结的五类论(即民歌和古代歌曲、歌舞与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
1990年王耀华先生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提出的四类论(即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袁静芳先生在五类论的基础上增添了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祭祀音乐而形成的八类论[13]。从上述几种主要的分类法中五类论及八类论的关系一脉相承,区别在于八类论中融含了宗教和祭祀音乐,四类论中以民间音乐囊括了五类论的5个部分,加上部分民间音乐形式兼具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征而补充进了综合性乐种,6个部分将其统称为民间音乐归于一大类目,据此也帮助我们理解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名称的纷杂性的根源所在。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别是以传统音乐产生和使用的场合、创作和欣赏群体、音乐的功能性意义的差异等为依据。就传统音乐的功能性而言,其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的过程而产生,随着社会的演化而产生、消解、变异着某些功能。如原始状态下的作狩猎、交流、鼓舞的呼喊状的实用,衍生作表达悲喜、陶冶性情的审美,还有早期以礼的形式存留在宫廷,后又流转到民间作祭祀音乐的社会。“虽然在社会的演化过程中,某些功能可能减退,某些功能得以凸显,但是功能性的一直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在延续了数千年的祭祀文化、礼乐文化中,音乐的功能性意义显而易见,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14]
三、普通高校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融愈加深入。自20世纪20、30年代后西方音乐文化以强势的姿态植入于学校音乐教育之中,虽然那是当时社会形势环境下国人的主动选择,但回观传统音乐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西方音乐文化在历来最容易产生文化变异的城市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5]。当西方的观念与西方视角大举“侵犯”我们看待传统的眼光时,“当西方音乐文化进入的时候,强调的就是‘为人’的、作为审美功能的音乐”[16]对音乐的审美功能性的关注逐渐消解了我们对音乐社会意义的思考。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传统以“礼”的形式转移到了民间,中国传统音乐的“大传统”由至20世纪初止“在农耕文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其音乐文化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的特征逐渐消解[17],在几千年来中国音乐“大传统”的社会意义逐渐消退、审美意识渐次增加的现实环境下,其发展开始转向当下民间的仪式用乐之中。在功能性意义的背景下延续着几千年来的遗存,显现于今天具有逐渐消解之势的礼俗仪式用乐之中。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精神层面”全面科学化的背景下,传统音乐无法再继续生存于现代语境之下,虽传统究竟是将部分变形发展还是消亡于其中我们不得而知,可我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传统未来的命运堪忧。在所谓先进文化理念中以审美为先导的意识观念支配着传统音乐教学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主流传统、现在以非主流的形式存在于乡村社会的音乐文化,一直是多重功能性并存的,这种多重功能性的存在恰恰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大传统”[18]。因而从这个层面分析,“礼失而求诸野”的命题并非空穴来风,“诸野寻乐”亦是历史赋予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普通高校中国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要突出和强调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文化意义,引导大学生在认知传统音乐本体层面“表象”的基础上,深挖“表象”背后的意义。作为文化传统的生成、发展、变异、演变的内驱力和原动力,从共时性和历史性双重认知的前提下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脉络,认知传统音乐社会的消解、关注传统依存环境的变迁、洞悉现代语境下传统消解无力感的原因、承担起传承中国音乐传统的责任,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文化的深度体认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方是在普通高校实施传统音乐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视域下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延伸及实施途径
(一)传统音乐课程教学理念的延伸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犹如一条数千年绵延不息的河流,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发展形态与内容。“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总是连贯古今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民族文化形成的历史长河中,都伴随着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衰亡的过程。传承性的运动规律是音乐文化延续、生存的根本条件与特征。”[19]因而传统音乐的文化属性中既有艺术形式所共有的实用功用和审美功用,又兼具重要的社会功能性特征。1987年邵光琛先生即提出“传统音乐并非音乐传统”,学界对此多较为认同。“传统音乐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或是历史上产生而又流传至今的具体乐种和乐曲;
音乐传统则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开放系统,既源自远古,又指向未来。”[20]既然音乐传统的涌动是推进传统音乐之河汇流发展的动力源,那么作为教育行为的实施者,教学理念假如仅仅局限于对音乐本体的表层的鉴赏与教授,则有舍本逐末之嫌,割裂了音乐本体、音乐现象与音乐文化间的联系,也忽视了传统音乐与音乐传统的互通共融性。“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被限制在音乐理论知识性传授和形式的抽象分析方面,使音乐教育成为悬浮在表层的纯技术操作,……在普及教育中,它只能使人们获得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音乐深层的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将音乐与文化分离。”[21]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同样需要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的地域优势、学识优势、精力优势、创新优势,“把握中国历史和当下‘民间态’客观存在的关联相通,理念调整很有必要,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学界提供给学子的就是不完整的传统音乐文化样态,难以对音乐文化传统产生认同。”[22]此处“学子”置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语境下的意义性更加凸显,当代大学生施以传统音乐教育目的之一就是“立足于音乐的本体,向相关文化拓展,使大学生认识音乐艺术形式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沿革和发展过程,音乐对时代和社会所产生出的深刻影响,理解音乐中广阔的精神内涵”[23],引导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以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研习和思辨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让更多的学习者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文化的感知,体认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延伸
不可否认,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中国传统音乐经典作品的学习的确不失为让大学生尽快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增强大学生对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的好方法,然而,倘若在普通高校音乐课堂中仅仅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局限于此,则未免太过保守,亦有悖于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对象知识能力水平提升发展的规律。故而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既要关注传统音乐中多类分的经典曲目的教学,又要关注音乐本体所蕴涵的文化传统,还要关注中国传统音乐发展与演变的脉络,关注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倾轧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环境的演变中传统音乐的消解、演化、嬗变的过程与规律,关注“失于诸野”之传统的前世与今生,以文化的自觉关注传统之未来。
1.品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音乐的方式塑造更加美善的“人”,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其要务之一,学会对艺术价值的品评乃是要领所在。“中国的传统音乐实在并不是一切都好,许多传统音乐出现危机,甚至濒临淘汰的边缘,那是它们不能适应今天中国人的需要,是无可奈何的事,当然我们今天完全有可能将这些祖传的宝贝都原封不动的保存起来……只要对今天的中国人的文明发展有利,该淘汰的由他淘汰,该继承的认真继承,该吸收的努力吸收,该借鉴的大胆借鉴。”[24]与封建社会制度有着密切共生关系的传统音乐,在内容与形式上必定有在制度的缺陷和弊端下衍生的“糟粕”,其现实样态必定有良莠杂陈之态的呈现,因而普通高校在传统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谨慎鉴别和挑选。课堂教学内容上对经典作品的介绍与教学安排无疑秉承了去粗取精的要旨,倘若能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加入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与演变的现实与分析,借助对这一问题的引入和分析,为大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传统音乐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全貌与发展大有裨益,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传统音乐在形态上的变化与融流,学会甄别与品评传统音乐中的精华与糟粕。
2.辨析:环视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文化土壤,其本初样态是与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封建制度长期并存的,但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时代的进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其有着共生关系的中国传统音乐在内涵和外延上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传统不仅存在于广义上被赋予的音乐形式之内,也以仪式等形式存在于广袤的田野之间,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其样态的呈现一定是同传统音乐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连,随其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衍生与嬗变,故而对中国传统音乐在概念上的理解应该是变动和发展的。对传统音乐本体的关注固然是基点,但却不可固步自封,止于基点,而要以基点为中心发散辐射至传统音乐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学会分析,就是要通过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理念与内容的延伸,使大学生能够以清醒的头脑认识到传统音乐形态的蜿蜒与嬗变,清晰明了的洞悉我们的传统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的传统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的传统音乐究竟又是怎样的,清楚而自觉的探寻保护传统音乐的方法。
3.创新:创新是教学形式上的创新,重视学生主动性的提升。当然上述对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延伸会给教学本身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安排、教学的准备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准备教学的工作量会无形增大数倍,而且对传统音乐本身前世今生的清醒认知也成为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师的必备知识。但作为普通音乐教育的实施者通过这种方式“授之以渔”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的教学效果意义巨大。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除了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通过激发大学生的多重潜能而促其自发、自觉地实现自我修养的提升与完善。通过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手段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大学生利用地域优势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等有利条件,自觉地将传统音乐与文化联系起来,与民俗联系起来,提升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传统音乐教师不妨突出课程内容的主题性引发学生思考,使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为介质围绕教师预设的传统音乐相关主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类获得阶段性心得,通过课堂讨论、成果展示与教师方向性的引导,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潜能的开发,通过实施传统音乐教学的过程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双赢目标。如果说高校教育是育人、树人的重要手段,那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则是完善人的重要途径;
如果说传统音乐的本体样态是陶冶大学生艺术情操的有力工具,那么传统音乐随其文化生态环境嬗变的样态则是帮助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有效手段;
如果说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在内容上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是教学的根基之上繁茂的大树,那么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延伸则是枝繁叶茂之中累累的果实。通过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反思,意在以普通高校传统音乐课堂为阵地,充分利用普通高校教育对象所具的地域等优势,在明晰中国传统音乐“前世”与“今生”的基础上“诸野寻乐”,使大学生在学习了解的同时,以文化的视角深入对其的认知,在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考量下,达到传承之目的,探寻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未来”之路。
作者:党兆曌 单位:宿州学院 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再生.近现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7,23.
〔2〕冯兰芳.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0):31-32.
〔3〕〔4〕〔6〕〔7〕〔8〕〔23〕冯兰芳,孟维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一个新学科的崛起[J].人民音乐,2007,(12):76-77.
〔5〕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4,(01):2-37.
〔9〕〔17〕〔18〕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和教学[J].中国音乐学,2006,(01):3.
〔10〕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0,4.
〔1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07):45-46.
〔12〕〔19〕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0):6-7.
〔13〕〔15〕〔16〕项阳.中国音乐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天籁,2006,(03):4.
〔14〕齐琨.论传统音乐的两种时态———以徽州礼俗仪式音乐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02):30.
〔20〕李西安.对音乐传统传承、变异与创新的再认识[J].人民音乐,2003,(12):19-23+63.
〔21〕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的人文阐释[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0.
普通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符号吸引理论;
普陀山;
旅游景点
一、符号学及其相关研究
符号学(Semiology)广义上是研究符号传意的人文科学,其中含盖所有涉文字符、讯号符、密码等科学。麦克奈尔(MacCannell)基于符号学提出了符号吸引的旅游理论。该理论把旅游资源的形成分为命名阶段、取景和提升阶段、神圣化阶段、机械复制阶段、社会复制阶段5个阶段,可以系统化地解释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借助符号吸引理论对普陀山的形成进行实证分析,希望能拓展旅游研究方法。
二、符号吸引理论与普陀山景点形成的实证研究
1.命名阶段
在《辞海》中对命名的解释为,一种以及各种事物的确定,然后再用一种名称符号加以表示。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相传汉梅福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据《华严经》描述也称“普陀洛迦”。全山总称普陀洛迦,简称“普陀”。位于东南的洛迎山,《普陀洛迦新志》称“小普陀洛迦”,简称“小洛迦”。明代万历年间,浙江指挥使参将侯继高曾在东南沿海花鸟、浪岗等岛击败侨寇,他认为得到观音大师相助,多次到普陀山进香,并在香云路上亲笔题写了“海天佛国”四个大字。这也是普陀山的又一个代称。在普陀山前面,往往加上“南海”二字,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政治中心在北方,遂泛称南方的大海为南海。这就是普陀山几个名称的由来。
2.取景阶段和提升阶段
取景阶段是确定旅游资源规模范围的过程。扩张和保护是界定旅游资源范围的两种主要方式。扩张是指旅游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范围,而保护是指通过利用一定的规章制度,把旅游资源的范围固定化。提升阶段是指旅游景区或景点的知名度提升和配套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
普陀山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在佛教界可谓是人尽皆知,具有相当高的声誉。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形象,加之史料的记载流传,在平常百姓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
关于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民间一直流传着几种说法:
(1)佛经渊源――普陀山是佛祖亲口“指定”的
人们习惯从佛经中找寻这个原因。根据是佛经《华严经》中的记载,善财童子在普陀洛迦山拜谒观音菩萨。经文说,“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陀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正好与普陀山的诸多特点吻合。在佛教信徒眼里,这不仅仅只是巧合,而是冥冥中一种注定的佛缘。由于《华严经》的这些话出自释迦牟尼之口,故谓“佛指名山”。
(2)慧锷开山――普陀山是“不肯去观音”亲自“选定”的
据《佛祖统纪》中记载,日本国沙门慧锷入唐求法,在五台山得到一尊端雅庄严的观音像,遂请回国。在坐船回日本的途中,“舟过普陀山附着石上不得进”,既然菩萨想在普陀山“安家落户”,慧锷只有把观音像安置在山洞侧,礼拜祈祷而去。山上居民张氏目睹斯异,将像菩萨请回自己住处供奉,所以称为“不肯去观音”,指的是观音不肯东渡日本,选中了普陀山作为显化道场。从此之后,香火鼎盛。
(3)五朝恩赐――普陀山是历代帝王“钦定”的
皇恩惠泽、历代帝王天子的“钦定”也是促使普陀山成为观音信仰与朝拜中心的重要原因。历史上,唐宋元明清五朝将近20位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特地派人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礼遇有加。
这些历史人物因素,对于普陀山从一尊“不肯去观音”逐渐发展为鼎盛时期 “震旦第一佛国”,起了非常重要的凝聚人气、兴旺香火作用。没有这些特别的历史因子积淀,没有这些顶级的人文底蕴积累,普陀山很难想象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岛成长为举世瞩目的观音道场。
3.神圣化阶段
普陀山作为旅游资源进入神圣化阶段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普陀山的对外开放
在动乱时期,普陀山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迹罕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要寺院才逐渐修复。1985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才有今天欣欣向普陀的盛况。
(2)观音文化的普及
观音菩萨是象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东方博爱女神,是佛教和中国传统道德相结合的化身。观音文化是以观音信仰为核心而演绎出来的宗教文化现象。两千年来,观音文化深入世俗社会,信徒众多,作为观音道场的普陀山也随之香火旺盛。
(3)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
通过在普陀山举办世界佛教论坛,促进普陀山旅游业发展,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使我们可以向全世界展示普陀山的独特魅力,推介观音文化的巨大感召力。这样普陀山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大,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4.机械复制阶段
机械复制阶段是以照片、图像等形式使旅游资源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通过相机拍摄、购买的纪念品等大量进行旅游符号的“社会复制”,且通过对普陀山旅游实际感知进行不同的口头传播。正是对普陀山机械复制的不断强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对普陀山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旅游动机。
5.社会复制阶段
社会复制是指旅游资源周边的地区以景区名字命名的过程。目前普陀山周边企业或者个人借用普陀山这一名字所包含的巨大品牌价值进行社会复制,附近周多的诸如“普陀山”命名的饭店、商城、市场等。这都无形中扩大了普陀山的知名度。普陀山这一品牌通过种种途径进行传播,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到来,游客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三、结束语
本文基于符号吸引理论为普陀山作为旅游资源的形成做出解释,并以普陀山这一旅游资源发展历程运用此符号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通过普陀山的实证分析得出,普陀山通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经过命名、取景、提升、机械复制和社会复杂的几个阶段,演变为世界级的佛教圣地,并通过文化的传播、影像的流传,吸引了中外众多的游客,成功打造成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
2.旅游资源是景点与生俱来的优势,高端的旅游资源能引起旅游者的关注,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决策。普陀山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观音文化、鼎盛的缭绕香火,成为了全国最具吸引力的宗教旅游圣地之一。
3.随着普陀山旅游的逐渐发展,其神圣化效应也在不断减弱,加上现在佛教商业化的现象不断出现,这些对普陀山的形象或多或少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旅游企业可以运用符号吸引理论加强对其旅游品牌的建设,分析品牌在五个成长阶段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升品牌的生命力。(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范能船.中国佛教旅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2]方长生.普陀山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