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同步技术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5 12:0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首次突破900万,就业形势严峻。CICC(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10年公布的宏观经济形势预测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2011年劳动力供给可能增长3900万,其中包括了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同步技术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同步技术论文【五篇】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R&,D,技术进步,就业,技术落后

一、引言

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首次突破900万,就业形势严峻。CICC(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10年公布的宏观经济形势预测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2011年劳动力供给可能增长3900万,其中包括了2500万失去与之前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相关联工作的临时工;
与此同时,新增就业岗位可能只有800万个,就业压力明显。

奥肯定律表明,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诸多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该关系在美国曾长期存在。国内学者运用中国数据进行检验时,却得出奥肯定律在中国并不适用的结论;
另一方面,通过对就业弹性的考察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毕业论文模板,2005年之后的就业弹性徘徊在0.06-0.08之间,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在下降,中国经济进入“无就业增长”[①]时代。归纳国内学者对“无就业增长”原因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经济体制改革(齐建国、常进雄;
常云昆等);
二是产业结构转变(蔡昉、都阳;
谌新民等);
三是技术进步(胡鞍钢;
袁志刚;
张军等)。

早在1994年,OECD的一份失业研究报告显示,增加就业不能从放弃技术进步,实施保护主义中寻找解决途径,而应从改进市场流动性,恢复经济与社会适应变化的能力来增加就业,在其对策建议中,首先就是加强技术知识的创造和扩散。作为实现技术进步的最基本手段,将R&D活动纳入到分析就业问题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明确R&D活动与就业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其具体的传导途径是什么?并结合技术落后国家(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接下来的安排是:第二部分是R&D、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是所需变量的选取及测算;
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
最后是本文的相关结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对于R&D的研究始于Romer,Grossman,Helpman等人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将R&D作为“知识生产”的投入要素,由此克服了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的限制,经济获得长期增长。虽然新增长理论在就业方面有很强的政策性含义,但却并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概括讲,国外关于R&D与就业的研究主要归结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R&D活动与技术扩散两个方面。

1.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持乐观态度的主要有Pissarides,Femando del Rio,Vivarelli等人。Pissarides(1990)运用搜寻和失业理论构建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模型,通过对生产率增长与均衡失业率增长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机制——“资本化效应”,认为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生产率,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毕业论文模板,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就业情况由此得到改善[②]。Pissarides的资本化效应机制隐含的条件是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互补的关系,而Femando del Rio(2001)则指出,资本和劳动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利率可变的条件下,技术进步提高了使用资本的相对成本,出于理性的考虑,企业增加了对劳动的需求,失业率下降[③]。Vivarelli(1995)、Petit(1995)等人借鉴马克思、古典、新古典等理论对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的研究成果,也提出了各自相应的就业补偿机制[④][⑤]。实证方面,OECD(1996)在对其成员国有关创新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创新、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尽管短期内技术进步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相对于其巨大的创造效应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这项研究包含了OECD国家近200年的数据,因此,对诸多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Vivarelli(2000)在其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意、芬、挪、德、丹五个国家的21个部门的经验数据也证实了技术进步对扩大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⑥]。

早在李嘉图时期,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会排挤工人。有别于Pissarides等人,一些学者更倾向于技术进步会对就业产生破坏效应的观点。Aghion和Howitt(1994)在肯定Pissarides资本化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就业破坏机制,认为技术进步通过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加速现有工作磨损,直接排斥就业;
当生产率的增长是通过高生产率的工作取代低生产率的工作时,失业率将会上升[⑦]。Tobin(1998)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发毕业论文模板,证明了工作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情况是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⑧]。同样对技术性失业[⑨]进行过类似研究的还有David Deaton和Peter Nolan(1983)、Jonathan S.Leonard(1988)等。Brouwer (1993)、Shea(1998)、Luker和Lyons(1997)等人对德国、智利等国家实证分析的结果也均显示技术进步排斥生产性劳动。

2.R&D活动与技术扩散

Griliches和Lichtenberg(1984)运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TFP与R&D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呈明显的正相关[⑩]。Griliches(1986)Lichtenberg(1992)等的后续研究显示了相同的结果。Coe和Helpman(1995)、Charles(1998)选取OECD国家作为样本,得出了R&D活动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的结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Stiglitz(1981)在研究技术创新时已经指出,R&D活动的产出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Romer(1990)关于R&D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最初的观点认为R&D活动源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进而研发过程中带来的知识存量的增加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增长[?]。Aghion和Howitt(1992,1998)、Grossman和Helpman(1991)、Segerstrom(1991)等人随后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一研究思路;
经验数据与理论分析同时显示:企业是社会R&D活动的主体[?]。因此,对R&D活动与技术扩散的关系的研究首先是从企业层面上展开的,进而扩展到产业层面、国家层面。Arrow(1962)指出,企业R&D活动的技术溢出效应与R&D活动呈反向关系,即越是在基础研究阶段,企业进行R&D活动的私人收益越小于社会收益。Sherer(1982)在考察产业间生产率变化关系时发现,某产业的R&D活动有助于提高其关联产业的产出率,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Levin,Jaffe,Hederson,Reiss等人的经验分析从生产成本、技术密集度等方面也证实了以上的观点。国家层面上的经验研究同时也证明了一国的R&D活动通过投资、贸易等渠道会对他国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Jones(2002)通过对二战之后美国经济的统计研究发现,美国经济的增长有一半归功于全球范围内的R&D活动的溢出效应[?]。Bemstein和Mohnen(1998)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研究了发达国家之间R&D活动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技术转让及国际贸易,美国的R&D活动显著影响了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了日本的技术密集程度[?]。

(二)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四种观点:一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替代作用(姜作陪,张军,彭绪庶,姚战琪等);
二是技术进步有利于扩大就业量(丁仁船,瞿群臻毕业论文模板,昌盛等);
三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齐建国,龚玉泉,袁志刚等);
四是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关系(毕先萍,吴晓松等)[?]。对于长期内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达成共识,即技术进步有利于扩大就业。姜作陪、管怀鎏(1999)认为技术进步在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同时,长期内会扩大生产规模,对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龚玉泉、袁志刚(2002)指出,长期内,技术进步通过影响社会产出间接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推进产业结构演进,尤其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水平进而得到提高[?]。对于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短期关系,理论界存在较大的争议。姚战琪、夏杰长(2005)认为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机制与就业破坏机制同时存在,同时结合中国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对劳动力节约型技术的选择带来了严重的结构性失业[21];
王文甫(2008)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数据的考察发现,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技术进步呈现出明显的就业替代作用[22];
何平、骞金昌等(2007)以制造业为例,从微观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企业发展具有正面的影响,但对就业增长没有影响甚至是负面影响[23]。而丁仁船、杨军昌(2002)则认为,1978年以后,就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对就业的挤出效应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各种补贴、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了资本对劳动的过多替代[24]。昌盛(2005)毕业论文模板,瞿群臻(200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积极的影响[25][26]。综上可以看出,在技术进步影响就业问题上,我国学者主要是从指标选取、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拓展的,尽管观点各有不同,但理论分歧不大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在技术扩散问题上,我国学者立足于技术劣势国家,主要研究了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FDI等途径实现的扩散效应。沈坤荣等(2001)在Barro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动态化生产函数,通过考察1987-1998年中国29个省市及自治区有关数据,得出FDI是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受人力资本水平的限制,我国对FDI所带来的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不足[27]、;
张海洋(2005)在控制自主R&D的情况下,研究发现FDI之所以没有带来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原因是过低的R&D吸收能力[28];
潘文卿(2003)[29],李平(2007)[30]等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近年来,我国学者童光荣、高杰(2004,2005a,2005b,2007)等对政府R&D支出与就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特别是对政府R&D支出乘数效应、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诱导效应等的研究具有创新性。

三、变量选取与测算

(一)变量选取

本文旨在研究R&D活动对就业的影响,所选分析对象是中国经验数据,因此,选择R&D支出指标和就业水平指标,直观探讨两者的关系。

1.R&D支出指标

国内学者对有关R&D活动的研究通常将R&D投入的当期值及其滞后项纳入分析框架,借鉴Griliches(1980)、Coe和Helpman(1995)[31]等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前期研发的积累。因此毕业论文模板,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本文采用R&D资本存量数据(计为rd)。《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涉及到研发活动的主要有四组指标: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科技经费筹集额、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及R&D经费,本文相应地选取R&D经费作为计算R&D资本存量的基础数据。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1991-2009年我国R&D经费支出的当期额

单位:亿元

年份

R&D经费

年份

R&D经费

年份

R&D经费

1991

159.46

1998

551.12

2005

2449.97

1992

198.03

1999

678.91

2006

3003.1

1993

248.01

2000

895.66

2007

3710.2

1994

306.26

2001

1042.49

2008

4616.0

1995

348.69

2002

1287.64

2009

5802.1

1996

404.48

2003

1539.63

  1997

509.16

2004

1966.3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科技;发展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09-0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是通过一定的技术,运用特定的材料所进行的造物艺术活动,即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纵观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整个的造物历史进程来看,其发生与发展跟同时代的科技水平是并列前行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物活动所用的材料、功能、造型、装饰和采用的工艺技术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和进步,这是人类对自然物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以及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变化的结果。工艺美术作为艺术质的生产活动,它始终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它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飞跃性发展的特征,体现出古代先民对造物科技水平掌握的提高与应用。

首先,科技进步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促进作用,不仅在具体的工艺美术领域随处可见,而且对于工艺美术理论也起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在中国古代,科技进步不仅开拓了人们所“知”的世界,而且以技术手段不断创造新的工艺美术形式。一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史,几乎伴随着重大的技术进步和发明:没有冶铜技术,就没有青铜工艺美术;没有纺织技术,就没有服饰工艺美术;没有制陶制瓷技术,就没有陶瓷工艺美术;至于以各种材质命名的雕刻工艺美术,诸如骨雕、木雕、牙雕、石雕、竹雕等等,更是与掌握各种材料的技术技巧的结果。科技的进步,也改变和影响着古代中国工匠艺人们的劳动方式。如陶瓷工艺美术,陶车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纯人力劳作的局面,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机械工具。

在古代中国,技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成为工艺美术发展的“量尺”,技术的进步会促进工艺美术发展,乃至取得质的飞跃。

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丰富了工艺美术理论。技术的进步不仅促使工艺美术领域在内涵上日益丰富,而且外延也不断扩大。中国古代的技术及其重视经验积累和总结,往往与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为上述学科提供了科学发展的技术基础,它们也反过来促进工艺美术理论的初创和成熟完善。比如作为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的《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又如成书于明代的《髹饰录》作为我国古代惟一传世的漆器工艺专著,是我国制漆技术发展的理论总结。再如,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作为一部系统地论述园林建筑的专著,当然离不开建筑造园科技的长期积累。

其次,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一方面,工艺美术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的价值评判标准。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工艺造物的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针对造物、科技等话题,诸子百家竞相发表言论,表现出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展现出了对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社会价值的冷静思考力量。如孔子主张“文质兼备”,以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强调内容与形式并重;道家提出了“虚无观”,对工艺美术造物利用“空间”起到积极作用;而墨家重工艺美术的功利性,重视造物实践。而此时期正是人们对于科技的作用、对于科技的目的等方面价值体系建立的时期,他们所形成的工艺美术价值观对科技的的价值评判标准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与民生农业有关的科技,获得了突出的发展。

另一方面,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有效形式。科学是对隐藏在诸多自然与社会现象背后规律的的概括和总结,因其抽象性,往往难于理解,而工艺美术凭借具体的形象,帮助人们理解,这为科学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比如,张衡设计的世界上第一台用来测量地震的地动仪,便是一件工艺美术品,它借助工艺美术造型,把抽象的科学原理具体化了:它由精铜铸成,外形如一大酒壶,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体外部周围铸有八条龙。而工艺美术中的书籍装帧,各种科技笺谱的设计,更是对古代科技的传播起到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科技是工艺美术造型的手段,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形态的丰富化,使工艺美术品的实用功能更加合理化。而工艺美术的发展,也通过工艺匠人的技艺经验积累以及对于技术经验归纳的分析、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价值评判标准的影响、通过科技传播工艺品的设计,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处理审查意见中的具体体会,从分析通信技术领域中信息属性特征是否具有非显而易见性的角度论述本发明的创造性,为答复审查意见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现有专利制度中对创造性的审查判断标准容易导致通信技术领域发明审查的思维误区,致使专利审查工作者在进行审查工作时不仅需要耗费大量心血研读对比文件,还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从“事后诸葛亮”的思维逻辑中跳出来,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审查结论。

论文关键词 创造性 非显而易见 技术启示 技术问题 通信技术

一、前序

2008年修改的《中国专利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2010年修改的《专利审查指南》第2部分第4章第3节对“突出的实质性特点”规定了采用三步法的审查标准,即:“第1步: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第2步: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第3步: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
对“显著的进步”规定了有益技术效果的审查标准,即“主要应当考虑发明是否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何在不断演进的通信技术中适用创造性标准进行审查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案情介绍

下面作者结合一个案例来具体分析通信领域发明专利的创造性审查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涉案专利申请

1.涉案专利申请针对的技术问题: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随着低功率的基站的广泛应用只能保证同步方案的实施,对于干扰控制、负载均衡、用户移动性增强等领域都无法有效支撑。

2.涉案专利申请提出的解决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分层网络系统中信息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基站发送的基站属性信息,其中,基站属性信息包括基站类型信息、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基站属性信息进行配置。”

(二)实审意见

审查员检索到两篇对比文件,并据此认为: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基站类型信息的传输方法,并具体公开了通信网络中出现了Femtocell和RS等新型基站,扇区所属基站发送扇区所属基站自身的类型信息。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类型信息,根据基站类型信息为业务选择能够为业务提供QoS保证的服务扇区。根据以上审查判断,审查员认为:本申请上述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公开内容相比,区别在于:基站属性信息还可以包括基站类型信息、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惯用技术手段可以获得本申请提出的权利要求1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上述权利要求1不具有创造性。

三、答辩方案

下面就上述案例来具体分析如何基于信息属性特征的分析方法应对此类案件的创造性问题。

(一)对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基站属性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本专利申请说明书已公开“基站属性信息包括基站类型信息、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基站类型信息主要用于用户小区选择;
同步类信息给出同步相关的信息,包括下述信息:是否同步、是否具有GPS等高精度同步设备、如果使用分层空口同步机制,需要给出当前基站位于同步机制的第几层;
覆盖类信息表示基站的覆盖大小,可以直接指示覆盖大小,也可以指示基站发射功率大小,可以为覆盖大小等级信息或者是功率控制信息等;
接入类信息主要表示基站当前的接入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信息,接纳能力是否已达上限;
主要支持的终端移动性场景——高速移动、一般移动、准静止等。”可知,本发明中的上述四种类型信息的内容是特定的,是针对现有的分层系统中存在无法有效地支撑同步、无法控制干扰、无法均衡负载、无法有效切换等问题而专门设计的技术手段,并非本领域惯用的技术手段。本发明正是设计了具有上述内容的类型信息,并通过基站与终端之间、基站与基站之间的专门设计的传输方式、配置方式等步骤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因此,这些类型信息和特定步骤应当被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不应当被肢解为零散的碎片进行单独的评论是否具有新颖性或创造性。

(二)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基站属性信息”与对比文件1中的“基站的类型信息”的理解和区别

虽然对比文件1中的“基站的类型信息”与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的“基站类型信息”具有相似功能,但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因为:

1.对比文件1中的“基站的类型信息”需要配合“终端驻留扇区的领接扇区所属基站的类型信息”一同采用广播方式被下发到终端;
而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的“基站类型信息”不需要配合“终端驻留扇区的领接扇区所属基站的类型信息”一同被下发到终端,而是如本申请说明书公开“基站可通过广播发送基站属性信息。

2.对比文件1无法提供对类似本发明所具有功能的“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的具体应用方式;
而本申请权利要求1公开了利用这三类信息的方式以实现小区选择、切换、功率控制机制选择或者测量上报机制选择。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供能够将基站类型信息、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这四类信息通过分层系统应用在基站与终端之间、基站与基站之间的任何技术启示,而本发明率先提出可以将这四类信息应用于基站与终端之间、基站与基站之间。对比文件1公开的“基站的类型信息”只能从基站向终端发送,而不能在基站之间发送。对比文件1的核心是邻小区基站属性,而这个属性重点体现在是否允许用户接入,或者Relay站的传输受限特性,也就是后来Femto基站的CSG属性,从而改善切换性能;
本发明专利的核心是为了层间协调。

(三)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覆盖类信息”并未被对比文件2所公开,也不是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更不是本领域公知常识

1.对比文件2并未公开类似本发明所具有功能的“覆盖类信息”。而权利要求1公开的“覆盖类信息”主要表示基站的覆盖大小,可以直接指示覆盖大小,也可以指示基站发射功率大小,可以为覆盖大小等级信息或者是功率控制信息等。

2.本发明是针对分层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干扰问题而提出的,权利要求1公开的“覆盖类信息”的各项具体功能就是针对分层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干扰问题而设计的,并非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更不是本领域公知常识;
从技术角度而言,权利要求1公开的“覆盖类信息”并不是惯用技术手段,其原因在于:在以往的蜂窝系统中,基站的覆盖区域通常是网络规划设定的客观属性,终端只能根据其所在位置能否检测到信号从而判断覆盖的大小,基站从不在系统广播中给出覆盖范围信息,因为这对于同层覆盖的网络,这一广播信息并不能代表用户终端实际的信号感知。

因此,对比文件2、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都没有公开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提到的“覆盖类信息”,也不存在任何技术启示。

(五)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接入类信息”与对比文件2中的“用于接入的信息”的理解和区别

1.对比文件2中的“用于接入的信息”并未公开类似本发明所具有功能的“接入类信息”,从而无法用于实现基站与基站之间的空口接入。

2.对比文件2中的“用于接入的信息”只能从基站向终端发送,而不能在基站之间发送。

因此,对比文件2中的“用于接入的信息”完全不同于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提到的“接入类信息”。

综合以上观点可知,本申请权利要求1相比对比文件1的区别点并未被对比文件2所公开,并且这些区别点也并非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无法获得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并非显而易见的。因此,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相比对比文件1、2以及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的结合具有创造性。

四、问题及分析

众所周知,无论是2G还是3G、4G通信技术,总免不了基础步骤,例如包括:发送、接收、传输、配置等。虽然这些步骤的表述大都相似,可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每种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是存在根本区别的,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究其原因:

1.是专利文件需要概括的表述具体方案,从而造成语言的概括性容易模糊其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具体区别。

2.是不同的通信方式所依托的系统背景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撰写专利文件时是假设这些系统的不同已被审阅者所知悉,因而免去了大量繁琐的背景技术介绍,但是免去的这些背景知识恰恰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区别因素。

3.是具体的步骤或细节的不同涵盖在概括的步骤之中,容易使审阅者误以为仅仅是一些具体参数或细节的改变,不会造成整个系统的本质区别,而这些具体参数或细节的改变常常会被误认为是公知常识,或是容易想到的替换方式,或是不需要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简单组合等等。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对于如何对涉及公知常识审查意见进行答复,笔者仅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公知常识。关于公知常识,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创造性部分第3.2.1节中关于判断创造性的三步法中第三步: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有所提及,即在下述情况中通常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启示: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例如,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惯用手段,或教科书、工具书等中披露的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此外,例如,审查指南第4部分复审与无效请求的审查第4.3节关于证据的认定也有所提及,即对驳回决定和前置审查意见中主张的公知常识补充相应的技术词典、技术手册、教科书等所属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性证据。从审查指南的记载可总结出,公知常识为本领域中的惯用手段、教科书、工具书(技术词典或技术手册)等中披露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等。公知常识是经过长期科研、生产、使用或者生活积累而成,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的认可,并为相关领域所有技术人员所知或者应该获知。因此,基于这种特性,一旦某个技术特征被认定为公知常识,则必然地通过其获得技术效果默认为公知的,那么以此技术特征为区别特征的技术方案也必然是显而易见的。

了解什么是公知常识之后,应该针对对应于公知常识的区别技术特征进行相应的陈述。

首先,可以根据审查意见中所给出的现有技术,即检索报告中出现的A类文件、X类文件以及Y类文件进行分析阐述。检索报告中出现的这些对比文件和现有技术代表着目前该技术领域先进的或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包括目前广为使用或认可的技术方案)。仔细阅读这些对比文件,针对这些对比文件做出相应的分析,从而得出对申请文件有利的结论。

为了得到相应的结论,需要进行以下几点的分析:

第一,需要分析检索报告中的这些文件是否公开有或暗示有审查意见中所针对的区别技术特征,一般情况,如果在审查员所检索到的文件有所记载的话,审查意见中往往会提及,因此,通常这些文件中都没有关于相应区别技术特征的记载。

第二,通过分析来确定这些现有技术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构思是否大体相同。如果相同,那么这些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很可能是本技术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从而可以确认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笔者认为其中一两篇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同不足以说明该技术方案是公知常识,因为公知常识应该是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地认可的技术方案,并为相关领域所有技术人员所知或者应该获知的,而不能仅凭一两篇所公开的专利文献就认定该技术方案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为了明确上述所记载的技术特征是否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有必要对上述现有技术文献中所记载的相同技术特征进一步检索,以最终确定上述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特征是否为本技术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如果确定上述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特征是公知常识,那么就可以从正面论述本申请的区别技术特征并不是上面通过分析论证所获得的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如果无法明确确定这些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特征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的话,可以接着进行以下分析。

第三, 如果这些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或进一步检索到的现有技术文献均不相同或大部分不相同,即无法确定本领域的公知常识,那么可以进一步论述说明本领域中关于相关技术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而目前被认为是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区别技术特征也是实现上述相关技术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从而以论证的方式证明审查意见中被认为为公知常识的区别技术特征是目前所寻求解决相应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不同技术方案,从而获得审查意见所认同的区别技术特征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的结论。

其次,应该详细分析针对区别技术特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判断审查意见中所给出的对比文件是否给出了解决相应技术问题相应记载/公开。如果对比文件与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那么很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动机获得相应的技术方案,即该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

如果对比文件与本申请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同,那么需要进一步分析对比文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果两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相同,那么就要进一步分析对比文件中相应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中相应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效果。通常申请者在撰写申请文件时往往会把相应发明点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明确记载在说明书中,因此,对比对比文件与本申请相应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以明确获得对比文件是否给出相关区别技术特征所给出的技术启示。如果对比文件所获得技术效果与本申请完全不同,那么很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会从对比文件获得相应的技术启示来结合该区别技术特征以获得该申请的技术方案。

因此,在上述论述的过程中,一定要摆明观点,即审查意见中的区别技术特征并非公知常识,而且在对比文件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能获得相应的动机/启示对对比文件进行改进来获得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进步;
科技发展;
科技革命;
社会和谐;
人道主义;
苏联

中图分类号:K51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2-0081-03

苏联虽已解体,但是人们不应淡化和抹杀其先进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苏联学者们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与西方学者的研究有本质的不同,这成为苏联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苏联时期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成就。

一、科技进步与科技发展、科技革命概念的区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一直是苏联学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上世纪60―80年代,伴随着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苏联学者们围绕科学技术的相关问题(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问题)举行了大量学术会议,对“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等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区分。В.П.罗任(В.П.Рожин)在1974年4月9日、10日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召开的“科学技术进步的源泉与动力学派”大会上发表了学术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涉及到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科学技术革命概念的区别问题。他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是最广泛的概念,它反映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常规特点。而‘科学技术进步’概念表现的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最后,科学技术革命是整体的突变形式,也是最窄的概念。作者还特别强调把科学技术发展的全部内容包括在科学技术革命中是没有根据的。”[1]

其实,正如В.П.罗任所说的“科学技术发展”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强调的是科学技术运动变化的一般过程,突出科学技术发生了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前进性的变化,但也不排除个别局部性倒退的事件。而“科学技术进步”代表着科学技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单方向的发展变化,它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变化,而且更多指的是一种连续的、不间断的变化。“科学技术革命”概念的含义更窄、也更为具体,它不像“科学技术进步”那样强调科学发展的方向性,而且它与“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最本质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的是科学发展中的突变,是一种质的飞跃。如果说“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包含有量变的话,那么“科学技术革命”概念强调的只是质变,是科学技术发展在本质上的飞跃,体现的是科学技术发展变化中的非连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苏联学者对“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进行了详细的区分,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在更多时候,苏联学者们往往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将这三个概念作为同一概念来使用,只是在使用时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在论证科学技术的积极意义时,学者们更多地使用“科技进步”一词。为此,我们首先来分析苏联学者们关于科技进步的重要思想。

二、科技进步的含义与历史分期

早在1974年出版的由А.М.普罗霍罗夫(А.M.Прохоров)主编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的“科学技术进步”条目中,Г.Н.瓦尔科夫(Г.Н.Волков)就曾指出:“科学技术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基础。”[2]可见,科学技术进步观在苏联占据重要地位。为此“苏联共产党提出,无论从当前的观点看,还是从长远前景看,苏联的首要任务都是千方百计地加速科学技术进步。”[3]

严格说来,科学技术进步包括科学进步和技术进步两方面内容。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技术哲学家П.К.恩格迈尔(П.К.Энгельмейер)就曾这样评价技术:“它用自己的装置来增强我们的听力、视力、体力和灵活性,它缩短时间和空间,并且一般说来它会增加劳动生产率。最终,它在使满足需求变得容易的同时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技术为我们征服空间和时间,物质和力量,并使自己成为推动进步车轮的不可抑制的力量”[4]。在这里暗含了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可见,社会进步离不开技术,尤其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学者们往往并不将科学和技术分割开、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论述科学技术进步问题。在1974年版的由А.M.普罗霍罗夫主编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的“科学技术进步”条目中,指出:“科学技术进步是科学与技术统一的、相互制约的和不断前进的发展。”[2]

Г.Н.瓦尔科夫还把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进步的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这正如白夜昕在《前苏联技术哲学初探》一文中指出的:“科学技术进步的第一个时期起源于16世纪到18世纪的工厂手工业生产,这时科学理论与技术活动开始逐渐发生联系。

科学技术进步的第二个阶段以18世纪末出现的机器生产为标志。机器生产是一大批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和技术能手共同创造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进步,尤其取决于“科学具体的物化”。

科学技术进步的第三个阶段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相联系。这时科学的学科范围急剧扩大,并开始以技术发展作为其主要目标,科学对技术的领先地位逐渐明显地确立起来。

由此可见,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中,技术经历了由与科学彼此相对独立;
到技术发展开始依赖科学进步,是“科学具体的物化”;
再到最终一方面先进技术完全依赖于科学的重大发现,另一方面技术也对社会的其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三个重要时期。其中在第三个阶段,出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互动,此时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问题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苏联学者们的社会和谐思想就渗透其中。

三、科技进步论中的社会和谐观

科技进步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成就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科学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日渐突显。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人与科学技术和谐发展就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

苏联学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对日常社会生活的主要影响有三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此要使人们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之相和谐、相适应。苏联学者О.M.古谢伊诺夫(О.M.Гусейнов)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工业化、都市化、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以及熟悉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这会破坏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年行为进行社会道德监督的传统形式,使人们失去行为规范,这往往使得人们在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条件而进行道德调节和社会调整时遇到一系列困难。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在全体居民中的普及与科学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这必然会增加人们对改变人们日常交往方式和形式、改变邻里间和家庭内部关系问题的兴趣[6]。这正如А.Г.哈尔切夫(А.Г.Харчев)和В.Г.阿列克谢耶娃(В.Г.Алексеева)所指出的,“习惯于家庭和邻里间无孔不入的、看得见的监督的那些出生在农村和小城镇的人,他们一旦脱离家庭、脱离熟悉的社会环境,就容易产生一种不畏惩罚、为所欲为的错觉。”[7]

其次,科学技术进步培养人的个性的作用不断增强,为此要使科学技术发展与人们不断提高的道德水平相和谐、相适应。О.M.古谢伊诺夫指出,“科技成就通过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对精神过程产生影响,这就必然会相应地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心理和精神需求。”[6]在科学技术广泛深入日常生活的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交往手段和信息传播者,这同时意味着它们作为培养和形成人的个性的工具的作用大大增加了。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会促使人们团结、统一和互相理解,同时它也会使人们脱离和疏远。问题全在于人们如何使用他们所享有的技术,以及同技术打交道的人的道德觉悟水平如何。如果一个人只在自己的房子里忙碌,轻视作为个人基本需要和培养个人社会性的要素之一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的话,那么被用来降低并推广人与人之间间接联系的电视机、收音机、电唱机、录音机等信息工具,就会在个别时候成为利己主义和小市民心理的根源。这就是为什么在现代条件下,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觉悟水平,提高他们的内心修养水平以及提高人的社会生活技能水平的问题在人们的相互关系方面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原因。

再次,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们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比例,为此要处理好对闲暇时间的利用与控制,使对闲暇时间的充分利用与对闲暇时间的有效控制相协调。这正如О.M.古谢伊诺夫指出的,科学技术成就广泛地渗入到日常生活领域,减少了人们花费在家务劳动上和用于个人家庭生活以及运用企业公共日常生活服务的时间。以这样的方式节省下来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提高精神和文化素养,发展智力和体力才能,教育孩子和从事其他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但是,简单地从数量上增加闲暇时间还不能解决将其变为社会财富尺度的问题。科学技术进步由于缩短了距离,强化了时间,改变了人的居住环境,从而把闲暇时间变成充实和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相对独立的源泉。在此,无论个人、国家还是社会团体,都有必要加强控制对闲暇时间的利用。社会主义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从根本上说带有社会组织性的特征。但是科学技术进步在扩大个人利用闲暇时间形式(无线电、电视机、录音机、交通、通信、私人藏书等等)基础上的同时,增加了人们尤其是青年在利用闲暇时间上的自发性因素,降低了社会的调节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引发教育感化作用结果的不确定性[6]。因此,对科学技术引发的闲暇时间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控制是极其必要的。

与上述观念相适应,苏联学者还特别强调,不应将单纯经济利益的增长当成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准,而应当以人道主义作为评价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准。В.Л.巴萨涅夫(В.Л.Басанев)指出,“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进行人道主义评价渗透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全部内容。……当今科学技术进步只有被用于人的幸福,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财富和个人全方位的发展时才是正确的。”[8]这一观点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Пигров К С.Школа по Источникам и Движущим Силам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Прогресса[J].Философские Науки,1974,(6):151.

[2]Волков Г Н.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Прогресс[EB/OL].cultinfo.ru/fulltext/1/001/008/080/450.htm.

[3]Больш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M].Mосква: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1974.

[4]Стёпин В С.,Горохов В Г.,Розов M А.Философия Науки и Техники[M].M.,1996.

[5]白夜昕.前苏联技术哲学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93.

[6]Гусейнов О M.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Прогресс и Mораль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Людей в Быту[J].Философские Науки,1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