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林语堂散文【五篇】

时间:2023-06-25 14:1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林语堂(1895.10.3C1976.3.26)福建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林语堂散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林语堂散文【五篇】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林语堂;
流散文学;
误读

一、介绍作者

林语堂(1895.10.3 C 1976.3.26)福建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从林语堂先生的人生轨迹来看,他一直在中外做往返运动,从1912年到1976年他几乎经历了中国近现代的所有大事件,他著的《吾国与吾民》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与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一味迎合西方人口味,误读中国文化,丑化中国形象的一些文学作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笔者在研读华裔美国文学的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发现林语堂先生的地位很特殊,很难去把他归类。但是无论他的归属在哪里,就《吾国与吾民》这部作品,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试图用一个中国人的笔,描绘出一个真实的中国与中国人的形象展示给整个国际社会。

二、介绍作品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写了九章辅之以闲话开场和收场语。分别从中国人民 C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中国人之德性 C 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和保守性八方面介绍了中国人的性格,并把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这三方面归纳为民族劣根性;
同时,先生也介绍了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以及文学艺术生活等方面。读林语堂先生的文章总会觉得语调平缓,温婉贤淑,与世无争却句句深入人心。当时中国的社会正处于乱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强的虎视眈眈,天朝威严不复存在,这个时候生活在国外的华人是没有地位的,从马可波罗游记获得东方信息的西方人,有的人想来探险,有的人笑话我们的长辫子。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提到,“为什么我们只能有西方下三烂不入流的冒险家才愿意来”。这个时候,先生的《吾国与吾民》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让西方人看到了一个中国的梗概。

三、立场中立,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当时华裔美国作品中出现的几大问题,《吾国与吾民》都做出了很好地解读,比如第一章中国人民中介绍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性,文化民族等信息,这个是综述,介绍天朝威严,请不要把部分当整体,表面看到的可能只是南方或者北方的一部分,是个例,不要拿回来当中国的全部,这样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啊?

1、正本溯源

第二章开始解释了几个西方社会对中国人感兴趣的误读。第一个就是中国人的性格,可能特殊的历史关系,早期到美国的华人无论去的身份是商人、劳工还是学生都选择了服从那个社会,做惯了顺民的中国人,把在中国的忍忍,不反抗带到了美国社会,所以唐人街的华人给人的印象就是能忍,不反抗。这和当时的中国政府很有关系,天朝培养了顺民,所以到了美国,他们不会反抗。这种无可无不可的性格特点本身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也难怪美国人会误读。所以也就造成了第二代华裔美国作家的误读。这里我理解误读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本身就是顺民,一个顺民是写不出鞭挞反叛精神的作品的;
第二他们可能小时候生活在中国,或者根本没在中国生活过,他们对中国的印象是长辈嘴里的故事,故事本身就有着情节性,所以误读。林语堂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到国外求学,接受了西方文化又回到中国,他看到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肯定在中国是不能够完全契合的。但是漂泊学子的爱国心是最强烈的,所以他写文章办学校,他想改变,但是无法改变,这时,他的文章是坦诚的,既不包庇也不鞭挞,正如他的作品他的人。

2、中西较量

作品还提到了理想和妇女。这是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常见主题。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中庸是什么呢,佛家说中庸,就是不极端,道家说中庸就是无为,先生将西方人对中国人无甚的问题,轻松就化解了。另外就是妇女问题,谈到这个问题,总是被压迫,逆来顺受,被封建礼制所束缚。确实是这个样子,但是这是个民族习惯,改变也是需要一点点的。现在的女性可能不会有缠足附属的问题困扰。但当时的林语堂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干跺脚干着急,没什么建设性的东西。只能提倡教育;
林语堂这种坦承中国大环境与中国人的这种民族热忱是激励人心的,作为国人有义务让混沌的民族清醒的看到自己的问题。中国辉煌过,但是都被淡忘了,但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形象始终挥之不去。拨乱反正的事情确实应该做一些。

四、结语

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在乱世之中一直寻求能够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的意识,向西方国家展现一个全面且真实的中国。《吾国与吾民》在林语堂的笔下,以中立的立场表达了一个流散在外的国人对中国问题的阐述,既不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贬低国人,也不会以大国自居,孤芳自赏,为西方人提供了一个接触中国社会的真实平台。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兆胜. 两脚踏中西文化. 北京:北京出版集团,2005.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想象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一)构建多样式的课堂教学。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交往互动。面对新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学会以启发式的教学思维与方式进行指导与教学,坚持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综合和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在学习与课堂上的灵活度。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传授,从而忽视学生的自学态度,往往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自学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发挥自学的能力,还能使其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三)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教师通过充分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的最后10分钟内布置有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不仅能巩固学生的新知识,还能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

二、以思维培养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反应迅速、灵活、敏捷,畅通无阻,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引发思考。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多思维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林海》的时候,可以通过解题导入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板书课题后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本课讲的是‘林’还是‘海’?本课是讲‘林的’,但为什么还要有一个‘海’字?什么叫‘林海’?为什么把森林比作海?什么样的森林才能比作海?这篇课文把兴安岭的森林叫作林海,说明了什么?还可以把什么比作海?”教师的这种导入没有把学生的思路停滞在字面上,而是凭借本课教材,步步启发,扩大学生思考的范围。这样“寻根问底”的结果,使学生不但理解了“林海”的意思,想象到兴安岭林海的广阔无边,有助于理解本篇课文的内容,体会文题与内容的内在联系,而且自然地感性地复习了“比喻”这种辞格的运用,明白了在两种事物间建立比喻究竟是在哪一点上形成类比的。这样通过思维的发散后自然就把词、句和篇的训练紧紧地融为一体了。

(二)培养学生独特性思维。所谓独特性的思维,主要是指创造性思维种类要独特、新颖,能够以新的理念、观念去认识事物并有独特的见解。它主要体现出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如教学《乌鸦喝水》第二节时,教师首先激疑:乌鸦只是放石子,并没有放水,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接着,分小组进行探究,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然后组织交流: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从而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这种实验操作再现了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具体地体验了实验操作过程,进而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创作出文旨目标要求。

(三)培养学生想象思维。文艺作品并不是倾筐倒筐地一通说出来的,其实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弦外之音,需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才能领悟其中的感受。例如在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让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全景风貌展开想象。随后把课文第三自然段写到的“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放的花朵;
有的像美丽的鹿角”、第四自然段写到的“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通过运用多张幻灯片放映出海底各种各样的珊瑚,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课文中句子的意思,使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珊瑚的语句有形象直观的感受。这样运用多媒体辅助后,让学生把想象的景色与当前实拍的照片相融合,达到感观与直观的相融,不仅使学生对脑海内美好的想象做出诠释,而且更加喜欢这种授课方式,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策略是变幻多端的。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地的转变教学方法,采用适合的高效教学策略,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加深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不仅能加强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曹春和《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2009.6)

2.汪海玲《论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J](《教学培养》2008)

3.徐铝萍《谈增强亲和力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9.10)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3篇

一、处处皆诗境――培育学生多元性目标

学生结合个人实际确定并完成自己的目标,实现全班学习目标多元化和文本教学目标主题化的统一,是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表现。

1.突出文本主题目标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主题鲜明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绩效。以《秋兴八首(其一)》为例,学生不管从诗歌的哪个特点或内容切入,都要能从杜甫的沉郁顿挫中感悟其“抒羁旅之愁、被国家之事”的情怀。如学生从首联的“凋伤”“气萧森”体验到作者低沉的心境;
通过颔联的“江间―塞上”、“波浪―风云”、“天―地”的对应,去了解产生思乡之情的距离感;
通过“枫树林”与“丛菊”之间的前后呼应,分析作者悲愁的季节变换因素;
通过“孤舟”与“波浪”之间的相互承接,去深入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对国家时局的忧虑等。

虽然,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不能断章取义,但可以从他擅长之处切入,进而逐渐深入全文,最终提炼或发现文章的主题或主题句。如在《秋兴八首(其一)》中,诗中的每个最能引发共鸣的词或句子(如波浪),都可以作为学生实 现学习突破的点,据此按照相关寓意和诗歌意象的关联性,去梳理或整理文本知识和情感线索,去发现和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推动学生开展“殊途同归”目标学习。

2.发散知识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高考的现实需要,无论是在新课学习还是复习课中,学生都要结合自己日常学业的情况,在达成课堂主题目标或文本主题目标的基础上,去开展知识发散的体系建设。

以《阿Q正传》为例,学生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点、疑惑点等,或展开文本内容内的发散活动,或拓展同类体裁、同类题材的发散学习活动,如以鲁迅先生为切入点,去整理自小学、初中至高中的课文,如文本中祥林嫂等人物的命运等;
再如以“阿Q”为发散点,按照其性格、时代背景甚或命运等特点之一或多个为切入要件,去发散学习如于勒、堂吉诃德、别林柯夫等典型人物。

通过知识点的发散实现对不同作者的写作手法、语言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挖掘性学习。这种学法或教法,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共鸣为活力源泉,引导学生在讨论、资料搜集甚至观点辩论中,展开知识归纳、整理与提炼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知识建构能力。

二、无处不飞花――肯定学生多样性成果

在保障学生高考学习需要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培育和发现学生的多样性成果,以助力学生总结个性学法和巩固学习信心。

1.肯定点滴收获

高中生的学业基础、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差别,在各种检测中已经非常全面地显现出来。在“为了一切学生”的均衡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怀着“人人都是人才”的美好心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点滴进步,推动学生按照个人实际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和成长。

以《蜀道难》为例,学生结合自己擅长的知识类型开展学习和展示活动。如喜欢历史的学生,可以按照“乐府”在古代的官方性质,进行学习并向其他同学展示其研究成果;
擅长诗词歌赋的学生,则从“乐府”诗歌的叙事、抒情等体裁类型,去分析如《陇西行》《羽林郎》等同类体裁的诗歌等。

当教师注意发现和运用这些学生学习中的亮点时,既突出某个学生在某方面的造诣,有意识地培养和肯定了他们的兴趣和成绩,也在班级内、课堂上集中了各种亮点,使得课堂学习亮点纷呈,学生的活力、教材的活力、知识的活力被全面激发出来。

2.点睛整体飞跃

学以致用与提升高考成绩是家长、社会、学生和教师并重的目标。活力课堂的创设要以学生增长知识与提升能力为旨归。因此,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活力”控制在特定的轨道和节奏内,以助力学生高效地学习。

以《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两则短新闻为例,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和发现具有代表性的语句,使学生在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平教育与反暴力教育的基础上,能在比较中认知新闻和通讯的区别,以及在新闻中作者如何巧妙地融入感情的写法,实现文本内容知识和文学体裁知识的统一学习。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林语堂 鲁迅 现实意义

一、鲁迅与林语堂的融合与对立

1、相濡以沫,同气相求的《语丝》时期。

林语堂与鲁迅曾在激情飞扬的“语丝时期”相知相遇。这个时候他们的政治立场是相同的,他们把矛头直指北洋军阀。二人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小品(杂文)创作都提倡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艺术风格。在思想内容上,他们反帝反封建,呼吁民主自由,抨击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斥责名流、“文妖”,声援爱国学生,蔑视公论,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林语堂曾把鲁迅当精神导师,鲁迅也曾两次致信林语堂,大为赞誉并将林语堂引为革命同志。

2、林语堂与鲁迅的对立时期。

鲁迅与林语堂都不是政治人物,但作为文学大家的他们在文章中能鲜明地体现出政治话语体系惯性思维的不同。因此鲁迅与林语堂的对立就很难让众人从个人语境来理解成为个人恩怨,即使恩怨源自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

林语堂与鲁迅的决裂也并非只是鲁迅扔烟头把林语堂的蚊帐烧掉了一角那么简单,而“南云楼风波”事件的发生也充其是两位大师之间的 “隔阂”流于脸面的一个体现。那时有一位青年作家对北新书店的老板李小峰欠账不还而不满,鲁迅认为林语堂有意侮辱自己,当即拍桌与林语堂发生不快。此番不愉快的风波之后,鲁迅诸多文章中皆有对林语堂毫不留情的批评讥讽,而林语堂也不再把鲁迅当作携手互助的同志。后来随着上海文坛的活跃,鲁迅以左翼作家联盟盟主的身份继续执笔著文鞭挞社会政治,批判传统文化。但此时林语堂已经厌倦所谓革命与政治,与他立下终身不参与政治的宗旨只有两年半之遥。林语堂追求个性自由,而左翼联盟是由中共领导成立控制的。他不能接受以一种被领导或者推广的方式来做文学。因此也极为排斥以鲁迅为首的左联。当他看到书店里面全是翻译苏俄的一些作品,他觉得那时苏俄已经把中国年轻人的心给俘虏了。于是林语堂也就萌发了这样的念头:共产主义是苏俄的共产主义。而他自己是比较倾向个人主义,不愿受某个政治团体的领导和影响。之后林语堂对时政的看法完全不同于鲁迅,发表的文章随之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语丝时期同气相求、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至此开始渐行渐远。而这种疏离与其说是政治见解的分歧所致,不如说是缘于他们各自性情的巨大反差。鲁迅的愤怒精神与斗士风格不合林语堂的心,而林语堂的幽默与闲适更是入不了鲁迅的眼。

二、鲁迅与林语堂的文章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国内战争此起彼伏,但鲁迅见到的是农村底层民众的羸弱病态的精神状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对于社会的感触是绝望的。通过弃医从文来拯救整个国民的精神状态,他的文章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杀出一条血路的东西。他的文学必须是革命的文学,具备批判功能、战斗性、社会功利性,来瓦解千年以来难以破解、无处不在的世俗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制度。而林语堂不同,在上海创办《幽默》,以性灵闲适折射对世事的思索与批评,当然得被鲁迅视为怯懦与奸猾。他并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而是用超然世外的态度同现实保持一段距离,仍然在传统文本中寻找安慰。林语堂学贯中西,再加上他提倡“幽默”,使得他的文学在国际社会上盛名不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所著的《生活的艺术》与《吾国与吾民》在西方反响巨大,把一个个实实在在中国人的生活全貌摆在了世界人的面前,让世界重新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可以傲然于世的中国。因此有人说林语堂写出的中国味全是英文,他笔下的英文又都是中国味。后来林语堂还以国际知名作家的身份在美国各大报刊连篇累牍地发表许多关于抗战的文章,呼吁美国政府和民众支持中国的抗战,成为了中国抗战最有力的民间发言人。而此时无论是拥蒋还是反共,林语堂通过他的文字走上了爱国之路。

三、鲁迅与林语堂对现实的影响

在中国大陆,鲁迅是公认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及革命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同时鲁迅把文学与社会现实联系得很紧密,他的文学呈现出中国社会的贫困落后,痛斥中国政治的黑暗腐败,同时对中国人民的愚昧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的表现, 对当今社会现实仍然有着深刻与深远的影响。而广州小悦悦被车撞碾后竟有18个路人漠视,当年鲁迅描述的“人吃人”的情景似乎还在呈现,看来鲁迅的“以文医人”,以文章来唤醒某些社会人的社会良知还是有需要的。

林语堂的条目注释是“反动文人”,但如果从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与他对国家的热心程度给予他此种称号是很不公平的。他本就应该是是一个纯粹的文学艺术家,他的文章更多是注重对人生、文化中的优美的赞颂,以期给人以优美的享受。这点很值得今天的艺术家学习。今天,林语堂所倡导和创作的小品文以一种平和闲适、轻松的笔调去表现对待人生特有的美的趣味,重新受到都市大众消费文化的普遍欢迎。

四、结束语

林语堂和鲁迅虽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他们给当代社会带来的影响个我们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同的是,鲁迅以其深刻的现实性获得永生,而林语堂以其摄取人性的内在世界而获得永生。

[参考文献]

林语堂散文范文第5篇

鲁迅和北新书店的老板李小峰闹版税官司,郁迭夫当和事老。随后,李小峰宴请鲁迅,林语堂夫妇也被邀请。

林语堂爱说话,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却极为糊涂。席间,林语堂提到张友松请客之事(张友松是鲁迅的学生,曾请鲁迅和林语堂吃饭,说也要办一个书店,并以李小峰为戒,决不拖欠作者的稿酬),并说,“奸人?”在跟他捣乱(指张友松传播他在汉口发洋财一事)。

李小峰当时蒯艮不快,怀疑自己和鲁迅起纠纷是张友松从中使坏。鲁迅也很忌讳这件事,听林语堂―说,就疑心他话中有话,讥讽自己受了张友松的挑拨,当即脸色发青,从座位上站起来,太声喊:‘钱要申明!我要申明!”随即一拍桌子:“玉堂(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你这是什么话!我和北新的诉讼不关张友松的事!”林语堂辩解道:“是你神经过敏,我没有那个意思!”

两人越说越上火,像斗鸡一样,你瞪着我,我瞪着你,对视了足足两分钟。郁达夫见势不妙,赶紧按鲁迅坐下,又拉着林语堂夫妇离开。宴席不欢而散。

川岛在给周作人的信中提及,鲁迅和林语堂的冲突极为厉害,发展到彼此以“畜生”对骂的地步。

林语堂办《论语》,做了“幽默大师”,鲁迅不能理解。他认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是没有幽默可言的。鲁迅写信劝告林语堂,不要搞这些小品了,多翻译点英文名著才是正道。林语堂回信:“等老了再说。”林语堂说这话并非有意,但在鲁迅看来,却似乎是嘲笑,因为鲁迅比林语堂大14岁,当时已经53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