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集合,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懂得历史情怀,不断培养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化学历史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化;素养;教学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集合,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懂得历史情怀,不断培养个人的文化素养,才能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因此,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重视课堂教学实际成效
当前,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观念的主要科目,可从主观意识方面培养学生的先进理念,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结合有效教学思想内涵,从课程教材、历史素养、结构组合等方面,提出高中学习历史教法调整对策,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指导。为了避免早期教学平台造成的不利影响,高中学校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教学思想应用的实效性。树立科学的教学原则,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实现教学形式创新化,这些都是有效教学思想的新方向。有效型教学是现代高中课堂常用方式之一,可从多个角度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辅助教师全面开展思想历史教学活动。面对日趋更新的历史教学准则,高中学校必须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实效性为核心准则调整教学平台,这些是当代高中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基于有效教学思想引导下,高中历史教法改革将朝着多样式方向进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路径等,均是有效教学思想改革重点,对学生未来高中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实效性”是衡量历史教学的硬指标,体现了课堂教学实效与质量水平。随着教育模式不断改革与调整,高中学习历史过程中更加重视有效性原则,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具高效率的教学平台。
2广泛开展历史课堂阅读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历史是一门文化性极强的学科,历史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的,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新课标下,高中学校历史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从高中化角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锻炼学生掌握高中历史学习要点。“阅读教学”是现代高中历史教育改革要点,其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教师需联系历史阅读教学特点,从学习思维、阅读策略、网络教学等方面,对历史阅读教学法改革提出建议。历史阅读是高中教学难点之一,教师与学生要转变过去的学习思维,及时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创造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历史阅读教学是高中课程主要内容,教师需重视阅读教学模式改革与调整,以学生为中心设定科学的阅读教学流程。总体来说,历史阅读教学涉及面十分广阔,教师要结合多种角度展开教学工作。既要考虑高中生的学习思维,也要融合阅读教学特点,这样才能创设符合高中生学习需求的历史阅读教学平台,从多个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教学调整,满足不同区域内历史教学目标的改革要求。阅读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方向,依据师生课堂学习需求调整原有的授课模式,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力。为了进一步落实历史阅读实践教学改革,教师需以科学发展观为衬托,深入学习“历史阅读”内涵,共同实施高中学校历史阅读教学改革工作。
3全面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历史文化素养需要长期积累,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为历史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现在学校教育传授的历史课程中,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更具有局限性特点。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转变教学思维可实现教学方式创新改革,为学生创设更为精彩的学习课堂。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历史教学改革方向,也是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的保障,成为当代高中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教师要深入理解项目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思维,从而体现出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理论+实训”是现代教育体制的新模式,借助理论指导实训工作,以实训验证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历史专业教学的一体化发展,这些都是带动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必须从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促进历史教学体制优化改革。高中教育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是一门融合历史、人文、文化等多种元素学科,重视历史教学是高中学校教学发展的一部分。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引入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缺陷,体现出新课标改革理念。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历史教学大纲拟定课堂教案,以项目教学法带动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教学质量水平提升。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需积极引入新方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实现优化改革。
4结论
总之,文化素养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具备了文化素养,才能深入地学习与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有序的学习平台。历史文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成效,历史阅读、方法革新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泉水 单位:衢州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美凤.科任教师需涵养“班主任情怀”[J].班主任之友,2009,(9).
[2]胡晓.德育课程中历史教学的困难[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3]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2).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一、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早期发展阶段
18世纪至19世纪,伴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出现,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社会思想逐渐形成。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提出,在观念和理论上为文化进化论提供了思想基础。资产阶级学者对世界各国文化进行比较和排队,并按进化阶段的时间序列,将资本主义文化排列在发展的顶点,认为人类文化是不断进化的,在进化链条中,欧美国家已经发展到最先进、最文明的阶段,而其他国家和民族,特别是那些土著部落,仍处在进化过程的初始阶段,即最粗野、最野蛮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西方中心主义和优越感甚嚣尘上。
进化论学派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与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这种循序渐进的进化过程是全世界所有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纳特•泰勒于1871年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了出来,指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①这是学术界第一次给文化下的一个整体性定义,其影响重大而深远,它为后来众多的社会科学家表述文化现象、界定文化概念勾画出了一个基本的范围和轮廓。以爱德华•伯纳特•泰勒为代表的进化论学派认为,同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发展规律,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都将遵循同一路线向前发展,各国、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了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进程起着相当大的决定作用。人类文化史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不例外。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帝国主义者是不愿意继续进步的,因为再进步,资本主义制度便不能永世长存了。帝国主义者也不允许殖民地国家独立地进步,而只让其借用资本主义文化,即把资本主义文化传播或移植到殖民地国家,使殖民地国家借用,而后得到发展和进步,以适应帝国主义者进一步统治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需要寻找新的理论依据,并出于与马克思主义相对抗的需要,出现了反对进化论、另立新论的思潮,其中,传播论学派成为反进化论的先锋。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文化传播学派反对进化论学派的理论,认为文化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该学派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认为人类文化的相似性可以用文化传播的概念来解释,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在某一个地点一次产生,一旦产生后,便开始向各个地方传播,各民族的文化并不都是自己发明的,而主要是从其他文化发明中心向外传播着的文化现象中借用来的。以德国人类学家弗里茨•格雷布纳为代表的文化传播学派,反对用进化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文化理论研究应主要关注文化现象的传播和借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较优秀民族才能创造和发明文化,而其他民族都要从这些优秀民族中借用。
二、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成熟阶段
19世纪末,整个西方社会充斥着“欧美中心论”、“白人种族优越论”等种族主义思想。在这种形势下,于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的历史特殊论学派,以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张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张过早地作理论概括。该学派既反对进化论学派“单线进化”、“心理一致”的观点,又反对文化传播学派所坚持的文化传播和借用的主张。历史特殊论学派认为,每个社会和每种文化各有其独特经历,经历不同,社会文化的性质就不同,其代表人物美国人类学家弗郎兹•博厄斯主张文化相对论和历史特殊论。他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文化现象是历史形成的,并通过学习过程逐代传承,文化主宰着人们如何感知外部世界,并进而提出以文化相对论为原则构建各民族和族群的文化史,反对欧美中心论和种族偏见,力主对有限范围内的具体文化做详细、精确的描述和记录;只有具体的事物,才是历史的;只有历史的事物,才是可靠的。弗郎兹•博厄斯深信科学的工作就是观察现象和收集资料,只要资料完备,一个个文化的整体机制就能得到显现。
同一历史时期,在法国出现了社会学年刊派,其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D.E.涂尔干基本赞同文化进化论思想,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但他反对用人类心理一致性作为解释人类社会文化发展阶段共同性的原因。主张社会决定论,认为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先在的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而不能化简到心理层次和生物层次。社会是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社会现象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但社会现象不能还原到组成社会或生成社会互动的个体上去,不能通过个体状况来理解社会,社会不是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他们结合的一种体系,它是具有自己特征的一种特殊现实,应当严格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学年刊派将社会定义为个人外部的一切行动、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人们对自然界的分类依据社会文化分类,社会文化分类则依据两元对立原理。③该学派认为,集体观念是同一社会中所具有的共同信仰和情感,有别于个体观念,集体观念不是从个人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汲取的,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即教育、社会舆论、习俗灌输到人的意识中的。帝国主义者对殖民地的残酷统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全球的殖民统治受到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的剧烈冲击,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陷入危机,急需寻找一种新的统治方法挽救危局。人类学家从功能观点出发,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主张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上,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对其社会都是有功能的,提出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论,而对殖民地社会的分析研究,便有助于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了解,从而能进一步地进行统治并避免危机的发生。④
因此,文化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适应了殖民地管理的需要。文化功能主义学派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英国,该学派对进化论学派、文化传播学派和历史特殊论学派都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们都是从历史的观点来研究文化,并且在缺乏可靠的历史文献的情况下,试图臆测或构拟无法知道的以往历史。文化功能主义学者主张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系统,并力图找出作为整体人类社会的功能的一般法则。其代表人物英国社会人类学家B.马凌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实际上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是一种物体、态度和活动的体系;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促使新的文化手段的出现,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该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英国社会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除了研究文化的功能外,还特别注重对社会结构的研究,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⑤并且指出只有明确了社会的结构,才能真正找到构成这一结构各部分所起的功能作用。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在与他人的接触来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方式,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
20世纪30年代初,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家转向文化与个人关系的研究,形成美国心理学派,该学派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文化塑造了各民族的“基本人格”,同一民族的人,童年的经历都差不多,所以由文化造成的童年人格也都差不多,这种大体相同的人格便是这个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命运,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由“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他们重点研究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的,强调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
三、当代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二战后,西方人类学文化理论研究从注重实地调查转向理论分析,结构主义研究成为风行一时的哲学思潮,对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构主义方法被许多学科采用,欧美学术界卷入了这一浪潮之中。结构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该学派认为,在人类社会文化的表面结构之后,隐藏着一种真正的社会结构,人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用建立模式的方法去分析、说明和揭示这种真正的结构,并揭示人类的思维结构。通过考察社会结构的无意识基础,经过人们经常意识到的层次,越来越深入地达到无意识层,即发现社会的深层结构,在纷乱的规矩和习俗背后发现存在于不同空间和时间中的真正起作用的结构系统。其代表人物是法国人类学家克劳特•列维-施特劳斯,他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经验背后存在着一种基本的一致性,并且人类的思维在各方面也是基本相同的,人类学家的分析主要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潜意识成分。克劳特•列维-施特劳斯的理论学说要揭示人类心理结构,建立关于人类心理的普遍真理,找到对人类心理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则,认为文化主要指的是人类的心智结构。
同一时期,在美国出现了新进化论学派,提出了与19世纪古典进化论学派不同的学说。美国人类学家L.A.怀特首提文化学与能量进化学说,他认为,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事物,是超有机体的、时间上持续的事物,有自身的组织原则和运动规律。只能用文化来解释文化,而不能用生物学的或者个人心理的事实来解释文化。在衡量文化进化的尺度上,L.A.怀特主张,技术和工艺的进步是文化进化的根本原因,而技术和工艺本身实际上就是利用能量来为人类服务的,因此,能量因素是测量所有文化进化的尺码,人类文化能利用的能量总量越高,文化发展的阶段也就越高。为科学衡量文化的发展水平,L.A.怀特提出了文化发展公式C=ET(即C等于E乘以T),C代表文化(Culture),E代表人均年利用能量(Energy),T代表开发能源的工具与技术的效率(Technology)。⑥美国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主张多线进化论,他认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不同的社会由于受到周围不同的环境和地形的影响,就会使人们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组成不同的社会组织;尽管人类的社会文化可能会达到大致相同的发展水平,但各社会文化仍会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各民族社会文化是多线平行发展着的。
J.H.斯图尔德同时也是生态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文化是适应环境的体系。文化差异基本上被看作是适应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可以根据它们所处环境的差异来解释,文化的变化基本上是一个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J.H.斯图尔德强调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文化与历史的关系,文化上的相似性可以产生于具有不同传统的、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相同既不是因为所处的文化发展阶段相同,也不是由文化传播造成的,而是适应相同环境的结果。特定的环境因素形成特殊的文化特征,文化中有一部分文化特征受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大于另外一些特征所受的影响,有些环境因素对于某些文化特征具有决定性影响,而对另外一些文化特征则影响较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结构主义风行一时,但存在主义仍然是西方资本主义最流行的哲学。二战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危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加重了,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现象无法解释,存在主义的存在概念,即认为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依据的理论仍然迎合人们的苦闷心理的需要,⑦存在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影响颇深。这一时期,一些人类学研究者开始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形成了认知人类学学派。该学派提出要以文化负荷者的观点去了解文化和记录文化,研究者们寻求新的方法论,力图从调查对象那里得到更正确的反映,通过被调查对象自己的观点来认识他们心中的世界。美国人类学家W.H.古德纳夫从认知人类学的观点出发,提出文化是察知、联系或解释事物的模式,或所遵循的文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象征文化研究成为一种思潮,象征人类学学派应运而生。该学派把文化看成是通过象征形式表现的意义模式,人们将它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礼仪、神话、戏剧、会面行为、打趣、诙谐和俏皮话等语言表现是象征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象征人类学学派认为,文化是作为经历而存在的,它仅出现在它被实践的时候,所以,人类学家要关注的应该是人们的实践、行动、表现或表演,而不是所谓的社会结构。象征人类学学派主张,只有将意义和象征作为人类的特征来进行研究才有真正的意义,将文化看成是象征系统,这个象征系统提供了建构和重构实体的基础。美国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C.K.M.克拉克洪等人认为,文化包括外显的或内隐的,通过象征符号习得并传递的行为模式或规定行为的模式,它构成了人类群体的特有成就,其中包括体现这些象征的器物。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的(即由历史衍生并选择的)思想,尤其是附在这些思想上的价值观念,文化体系一方面可认为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可视为左右行动的因素。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教学多媒体
序言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在新技术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心的教育亦受到了高科技和人口激增的严重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信息化技术,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人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一)传统教学方式解析及其评价
1、传统教学方式的概念
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
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在于:①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②更重要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互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理解消化。③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它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来表示,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
②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
黑板是有限的,总结当堂所讲的内容等情况而需要前面的内容时,由于前面所讲已经擦掉,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的连贯性
③活跃教学气氛。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④增进师生之间互动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的迷惑及时在网上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
2、中学历史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
①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是一种“单媒体”的活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展示历史事件的间接或者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质,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生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呼唤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与容量,能够增加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化教学中实施个别化分层递进教育,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③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功能,美化教学练习内容,完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声、像、文并茂,三维动画等近乎跨越时空的全息模式,向人们展示全新、高速的超文本感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④利用多媒体交互式学习(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和远程教学(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学系统)将课堂实现对外开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广泛的交流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网播方式授课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其他教师相互联系、相互讨论。同时,教学双方均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二、中学历史教学在信息化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历史教学的特点,很多中学在历史教学中开始尝试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机遇
1、信息化教学改变了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历史课面目焕然一新。
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教材的应用,初中历史思辨化的倾向十分突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沉闷气氛,教师头头是道地论证,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厌烦历史课的情绪日益增加,课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历史课堂面目大变,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又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加深学习,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
2、信息化教学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节约了时间。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过去教师用1分钟板书的内容,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并且字迹工整美观,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应用多媒体系统比过去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信息量增加约20——30%,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单位时间内知识密度增加,相应地也节约了时间。
3、信息化教学减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也相应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使历史课更加有趣,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史实的记忆也不再那么令人头疼,而且记忆得更加长久。由于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学完和学好历史课,学习历史课的负担大为减轻。
4、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由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学生不再讨厌历史和害怕历史考试,成绩必然有较大的提高。
(二)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挑战
1、教学的环境与条件
要想进行信息化教学,当然离不开现代化设备。信息化教学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但其昂贵的价格又远非大众所能接受,一整套一般的教学设备也需要十几万元。这对广大偏远的农村教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即使拥有了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其高昂的维修费用及折旧费也是学校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而我国中学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缺乏信息化教学软件运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步伐。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必须克服“计算机中心论”和“计算机辅教学软件至尊论”的观念,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而是更主动地学习。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学习。在呈现课件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告诉学生该课件的大致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学习目标有怎样的联系,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思考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学习相关的知识,并把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这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教师主导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多数教师尚未完成这一转变。
3、对学生的要求
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对教师有着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也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必须能够独立操作计算机才能够真正运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与老师进行互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中学生对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这有平台实际知识缺乏,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学习。
三、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近几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对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现状
1、历史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
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建设历史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老师制作的课件和网站,色彩艳丽、动感十足,四通八达,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历史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历史情感的熏陶。
2、信息化教学用得过滥、学生对历史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信息化教学只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等于现代化教育,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但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教室后,有的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节节课都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成为机器主宰了。尽管课件内容非常丰富,科学性也比较高,起初学生还很感兴趣,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兴趣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多媒体教学用得过滥,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了,直观的刺激太多了,更何况其他课程也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对于多媒体他们的感觉麻木了,原本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多媒体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多媒体本身的刺激也已麻木,学生对于历史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3、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
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教学片也好,胶片也好,多媒体也好,它们给学生传达的仅仅只是信息,根本不可能代替教师人性化的讲解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不能喧宾夺主。可是,现实中有不少多媒体历史教学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画面的形象生动、声音的悦耳动听,而忽略了教师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而这些又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感召。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早已设计好了的教学内容,如历史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等制成课件,再增加些教材外的史料,配一些音响画面,然后按程序逐条演示给学生,没有自己的课堂板书、生动风趣的人性化讲解、形象的身体语言动作,这样使多媒体教学变得教条化、很枯燥。
4、运用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
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多媒体历史教学要注意留给学生消化、思考、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脱离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盲目增加知识和材料的容量,不停地演示,让眼花缭乱的学习内容在学生面前匆匆而过,学生忙于接受,无力思索,无法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细致的思考,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受到阻碍。“贪多嚼不烂”,结果使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课后做习题,又不得不花一定的时间去看教材,重新思考做出答案。
有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大部分学生在因特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资源。另外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浏览网络资料,指导思想是先有观点,再让学生在网上查询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资源,并认为这样就是完成了对相关主题的学习过程。实际上这样的资源就是披着计算机外套的厚本教科书,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二)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相关链接、课程论坛,即时答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课前一周,便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教师预先创设好的信息资源库和获取信息的网址或参考书目,下达预习提纲,预设诸如“秦为什么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掉东方六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为什么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由学生主动提取所需信息,并按思考题进行思考,形成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意义建构”。
2、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脸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人最佳学习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从《上下五千年》这套教学光盘中截取了一段介绍秦始皇隆兵马俑的录象,由此导人秦的统一。学生看后心潮起伏,学习的激情早已包容在教师设计新颖的开讲教学之中。在诸如此类输入情感信息方面,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畜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
3、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
在网络条件下,80%以上的课堂时间里,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按自己的喜好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制作幻灯片、网页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不同的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创建一网站,该网站不仅储存大量图片、文字、音像和课件,而且学生还可随时在留言板上提出问题由各组讨论后回答在留言板上。在这交互的学习行为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经过自我加工、建构完成的,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形成爱学、善学的学习习惯。这种开放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经过自主学习可以牢固地掌握获得的信息知识,同时提高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再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崇尚合作,还给学生“参与权”
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形成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形成以小组教学为重点,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养成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对疑惑问题有了深人的理解。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
5、交互和反馈,体现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
交互和反馈是计算机进军教学领域的最堂皇的理由,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采用AUTHORWARE设计交互式的习题,可完全实现人机的交互作用。在互联网中建网站,课讲完了,学生依旧可以将问题反馈给教师。
结束语
由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着不可马上解决的制约因素,即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不存在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也是任何先进的机器替代不了的。所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它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既不能夸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效应,也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化中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州师专学报.1999,(6).
2陈家华.对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科教育.2003,(10).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耘.对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CAI的认识与思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3)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学;
党建史;
三次思想解放
中国共产党党建史上有过三次思想解放;
第一次发生在建党初期,第二次发生在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开始于本世纪初。本文从历史文化学角度着重论述了如何看待第三次思想解放,并在此基础上浅述了三次思想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乃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一、前两次思想解放及其历史经验
(一)第一次思想解放
在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的早期,我们党受共产国际和苏共思想的影响也是比较注重党的成分的。但是,中国毕竟有自己的国情。在之前乃至党成立前后,中国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和组织程度,既不足以介绍马克思主义入中国,更不足以在没有外力帮助下独立建党的基本条件。同时,马克思主义首先被诸如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所接受,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方面不遗余力,在筹备建党方面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更加重要的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学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开始运用于实际,投身于工人运动,开展思想斗争,是“工人运动的航船获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南,为驶向胜利地彼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在筹备建党期间,众多知识分子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导致党的组织成分构成在建党初期就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党内成分主要是知识分子。
由于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建党过程中的杰出贡献,第一次思想解放水到渠成。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这不但没有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反而有利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呈现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
(二)第二次思想解放
由于土地革命前期的实践和遵义会议后中央领导同志的调整,等同志“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的思路逐渐占了上风,打破了在党员成分上的关门主义,大量吸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入党,是谓党建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大革命时期,在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这个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首要问题上,以为代表的一批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认为,大量非无产阶级成分的党员涌入党内,必然带来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提出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同时加强党在其他方面的建设,来保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1929年12月古田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分析了红军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来源,针对非产阶级思想的种种表现,逐一列举了解决的办法,提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等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要求、措施。这一思想的发展,到解放前期就形成了党建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即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这是党建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它是以“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为理论依据的,而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来看,这种思路是正确无疑的。
(三)前两次思想解放的历史经验
回顾前两次思想解放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因素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是党的思想教育和党内生活的科学化。二是要把发展党员与中国国情、当时革命实际相结合;
三是应该把发展党员建立在中国人口主体——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基础之上;
四是过于强调组织成分的纯洁性,片面强调“唯成分论”的做法,往往出现在“左”的错误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是“左”的错误在组织问题上的反映;
五是发展什么人入党,是与党的工作重心、社会阶级构成、社会主要矛盾等问题紧密相连的。
二、正确看待第三次思想解放
发生在新时期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有着不同于前两次思想解放的历史背景,但是充分借鉴了前两次思想解放的历史经验。第三次思想解放是我党现阶段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的结果,也是对各种错误观点的否定回答,同时表明,我党在党员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更加清醒、更加科学化。于是,要正确看待第三次思想解放,就要正确看待以下问题:
(一)现阶段新的环境和党的中心任务催生了第三次思想解放
我们党面临新的环境,从国际上看,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纷纷下台,有的甚至已经瓦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否站在时代前列,紧跟世界潮流,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多年的党能否完成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能否从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一立场出发而不是从别的立场出发来继续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是全党都关注的大问题。从国内来看,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才有望在以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竞争中站在前列。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到底有赖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来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站在时代的高度正确认识在改革开放中新兴的社会阶层或群体,把他们之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对于我们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二)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不会腐蚀党的队伍
正确认识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与党的性质的关系,必须从现实出发,解放思想。这才是我们今天应取的态度。同志正是从现实出发,在“七一”讲话中不但总结了历史的经验而且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今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作出了新的判断。是我们今天正确看待组织成分与党的性质的前提。从理论上、逻辑上讲,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又与党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从总体上看对于党的性质就不会构成威胁;
如果不是社会主义建设者,那么自然会给党的性质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的讲话所确立的这个大前提,使社会主义建设者中的优秀分子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符合逻辑的结论。
(三)纠正两个错误偏向,方能正确严格执行入党标准
在如何看待第三次思想解放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偏向。第一种是仅把财产多寡作为判断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能否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而奋斗,是否符合规定的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这为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思路。按照这条思路思考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打破社会身份的界限,用统一的党员条件来作为衡量合格党员的标准。一切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各方面的优秀分子,都可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第二种是把吸收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看作是入党条件的放宽。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决不意味着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加入共产党,更不意味着谁有钱谁就是优秀分子,谁就可以优先入党。“因为我们党把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它同无限制地敞开党的大门、来去自由的‘全民党’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三次思想解放的历史意义
今天回眸党的八十余年历史时,我们会发现,党建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竟然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建设史上发挥了那么重要的作用。
(一)发生在不同时期的三次思想解放,对当时的党、当时的革命建设产生了不同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历史性的落在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身上。历史证明,他们出色的完成了历史交给他们的任务,第一次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壮大,使党在成立初期就有了锐意改革的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国情的第一次结合。
由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的挫折,并受斯大林的“三阶段论”的影响,当时的中共的主要领导人认为,小资产阶级已经成为革命的敌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入党问题上,采取了关门主义的错误。这种观点既有背中国的国情又严重脱离革命根据地的发展需求,因此等同志坚决反对这种错误,主张吸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然后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他们身上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这种观点在实践中的不可置疑的正确和遵义会议后领导地位的确立,被广大党员所接受。笔者认为,正是第二次思想解放,使中国共产党团结了中国民众中的大多数,使它走出了西柏坡,建立了新中国。
发生在新时期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是前两次思想解放的经验中得到启示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工人阶级以及农民阶级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而且这些变化大多体现在代表我们祖国和民族未来的青年身上,其中不少是知识分子。吸收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可以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领导群众,可以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影响力,使她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二)从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这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来看,党建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的意义也非同寻常
曾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在革命战争年代,要使党不断壮大,要使党能够运用这两个基本武器,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塞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而恰恰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吸收广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从而团结了中国民众的大多数,然后引导他们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现在的情况虽然和第二次思想解放时期不同,但是党要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就必须团结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就必须发挥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这正是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意旨所在。
(三)三次思想解放为我们今后的党建工作解决了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怎样走好自己的路的问题
首先,三次思想解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把“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作为指导我们党建工作的根本原则。否则,我们就容易在发展党员问题上犯“左倾”错误,对新时期、新阶段、新阶层中涌现出的优秀分子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和做法。这不但不利于增强党的群众基础,也不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长此以往,党的先进性和影响力也将受到置疑与损坏。
其次,三次思想解放给我们如下启示:在不同时期,允许什么人入党最直接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当时党的中心任务。现阶段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加以推进”。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可以使他们在党组织的培养、帮助、教育和引导下,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周围的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这是党的中心任务的要求使然,也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群众基础的必然途径。
总之,三次思想解放留给我们的经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借鉴、汲取,对我们今后的党建工作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郑德荣,郭彬蔚.中共党史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6.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饱含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之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等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个人认识、提升自身修养。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 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腐朽文化和思想随之不断涌入,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以致出现了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却不知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悟古人的精神气质,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可以将儒家的“孝”文化、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人格气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教学,这样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2、 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依然强调死记硬背,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记忆历史时间、历史意义等,使得历史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因此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以及文学典籍等开展历史教学,能够给学生呈现一种全新的课堂感受,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程朱理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讲程颐、程颢的主张时可以加入“程门立雪”的历史典故,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这样学生既能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1、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师传统文化储备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一桶水”,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当其冲要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为此,历史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结合历史教材的内容查找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并努力将两者巧妙地进行结合。譬如教师在讲授孔子教育主张这部分历史时,可以选取孔子“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一些教育名言,让学生通过理解领会这些传统文化中的至理名言来学习和巩固相关历史知识。其次,教师还注重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储备,平时多结合教材看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努力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储备。此外学校也应给予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师资队伍,如为教师购置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也可以针对历史教师开展国学知识培训和竞赛活动。
2、改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应试的功利性目的,恰恰忽视了学习历史的最主要目的。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让学生学习历史的最主要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从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今后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为此,首先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民族精神激励学生。传统文化中有着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历史典故来激励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可以插入“荆轲刺秦王”的典故,让学生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中领略古人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气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丰富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是当前的历史教学方式太过死板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努力丰富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方式改善教学效果,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为此,首先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可以利用古典诗歌拓展历史教材的内容。古典诗歌犹如一部历史典籍,包含众多历史知识,对历史教材有着拓展和弥补作用,教师在历史课堂中适当引入古典诗歌,有利于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如教师在讲授孔子的教育主张时,可以引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等名句来帮助学生理解孔子“学、思、行并重”的教育主张。其次,教师可以采取讨论法、演示法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在讲授科举制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历史现象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4、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切实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还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利用多媒体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视频、图画等资料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将传统文化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献给学生,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子》这部影片以直观的形式讲述了孔子的一生,而且影片中的人物引用了大量《论语》中的名言,教师在讲授孔子时就可以借助这部影片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巩固和拓展历史知识,同时体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次,教师要积极拓展第二课堂,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创设学习情境。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编排历史剧,历史剧的题材根据历史教学大纲选取,学生的台词则注重引用传统名言佳句,这样既能将传统文学与历史教学相融合,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之中的意义,采取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学好历史的同时提升品格、净化心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