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6-26 14:25: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在哲学界,萧焜焘先生(1922-1999)以研究黑格尔哲学、自然辩证法著称,人们很少提到他的技术哲学思想。事实上,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萧焜焘技术哲学的研究进路十分独特,其技术哲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五篇】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萧焜焘;
技术哲学;
自然哲学

在哲学界,萧焜焘先生(1922-1999)以研究黑格尔哲学、自然辩证法著称,人们很少提到他的技术哲学思想。事实上,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萧焜焘技术哲学的研究进路十分独特,其技术哲学的思想内容也极其深邃而广阔,学界应关注之。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

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首先,可以从他的主要著作的文本结构中找到“客观证据”。这就是,在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自然哲学》和《科学认识史论》中,“技术哲学”研究都处于极关键的“位置”。在《自然哲学》中,“技术论”作为整本书的四篇之一,是他整个《自然哲学》的终点。在他看来,“技术运动”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最高篇章。同样,在《科学认识史论》中,“工程技术与现代哲学唯物论”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章,由他亲笔撰写。他正是在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中看到了科学与哲学复归于“辨证综合”的现实途径。

其次,还可以从他的一系列言论中找到根据。关于“技术”地位的言论。一方面,萧焜焘指出,技术在生产、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中,技术竞成了它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萧焜焘指出,技术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也日益显著。“技术的这种从自然到社会、从理论到行动的两栖特点,奠定了它在科学与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当今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工程技术活动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技术”与“科学”、“哲学”并列,并被视为居于“主导地位”、对“科学”、“哲学”的发展将起决定性作用。如此高度地评价“技术”,这在哲学界尚不多见。

萧焜焘明确地反对轻视技术的思想传统。在中国历史传统里,在大学问家眼里,技术常常被看做无关乎天命人性,不足挂齿,不能登大雅之堂。对这种贬抑技术的思想传统,萧煜焘指出,这是很不正常的。

技术的这种“核心力量”、“主导地位”、“决定性的作用”,必然折射出技术哲学研究的突出价值。萧煜焘明确地讲:从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整个社会结构中,都可以见到“技术”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于此,“技术”这一概念已进入哲学的广泛背景之中。我们必须从哲学的意义上,探讨技术的本质及其自身的发展。萧焜焘关于“技术哲学”研究地位的言论也有两方面。

其一,关于“技术哲学”研究在“自然哲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的认识。在自然哲学研究中,萧煜焘没有使用“技术哲学”概念,而是使用“技术论”,并把它与“宇宙论”、“生命论”相并列。他认为,物质是宇宙自然的基石,“宇宙”、“生命”、“技术”是物质实体充分展开的三个环节。从物质论出发,自然哲学分三个环节展开:即“宇宙论一生命论一技术论”。宇宙论主要研究宇宙物质的演化过程;
生命论主要研究宇宙的花朵——生命的演化过程;
技术论主要研究宇宙的灵魂——人在宇宙自然基础上的物质创建过程。在萧焜焘看来,在这三个环节中,技术论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整个宇宙自然辨证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具有突出的地位。他说:“技术论是我们的自然哲学的终点。”

其二,关于“技术哲学”研究在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论中的基础地位的认识。萧煽焘提出,工程技术的哲学灵魂是革命实践,以工程技术作为进路,就更能窥探出实践的丰富的理论内容。在《科学认识史论》的结束语中,他说:“现在所面临的格局是科学整体化、哲学现实化、哲学科学一体化。‘一体化’表现在科学技术领域就是哲学层次的‘工程技术论’,表现在哲学领域就是‘现代哲学唯物论’”。这里的“工程技术论”是他对“技术哲学”的又一种称谓。萧煜焘认为,哲学层次的“工程技术论”将为马克思实践唯物论提供一个“更加硕壮、更加精力充沛的躯体”。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独特范式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分散在他的一系列论著中,如《自然哲学》、《科学认识史论》中的“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唯物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综合理论”,“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关于一个哲学唯物论体系的构思”等篇章。在《自然哲学》“技术篇”中,有三章自成系统的技术哲学内容,但萧焜焘没有专门论述“技术”的著作或论文,这在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技术哲学思想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展开。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萧煜焘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些特色。

第一,从属于自然哲学。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从属于他的自然哲学研究,是其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没有技术运动,宇宙自然辩证运动就不能完成。与之相应,没有技术哲学研究部分,自然哲学就不能完整。

萧焜焘这种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研究,极具独特性。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人们通常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看做是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相互并置的三个哲学分支,进行独立的技术哲学研究。毋庸置疑,进行独立的技术哲学研究是必要的,目前大多数技术哲学研究学者也正在这样做。但不可否认,这种独立的技术哲学研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许真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的本质不在技术本身,我们主流所热衷的对技术自身的独立研究,很可能恰恰会遗漏或忽视一些技术的重要方面。由此,萧焜焘所倡导的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研究就值得关注。他使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的技术哲学”。

 第二,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萧焜焘技术哲学研究的建构原则。萧焜焘关于技术的形成、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中,都贯穿着主观与客观、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范畴。譬如,他讲“生产劳动对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决定作用”,“作为劳动方式的技术”、“物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显现”、“革命实践是工程技术的哲学灵魂”等。

萧焜焘关于“工程技术”的定义突出地体现了其运思的实践观点。他把工程技术定义为:“是实现人的意志目的的合乎规律的手段与行为”。这种定义,与我们学界通常强调,技术是“方法”、“技能”、“知识”、“手段”等观点,的确不同。它更强调技术的“行动的意义”。

萧焜焘明确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实践的要义就在于行动。因此,‘技术’作为变换物质、协调关系、促进思维的一种能动力量,是可以与‘实践’范畴相通的。实践是技术的哲学灵魂,技术是实践的现实表现。”

第三,服务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萧焜焘主要是站在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待技术哲学的研究功能。比较而言,他不强调技术哲学研究自身的学术价值,而是强调技术哲学研究对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工程技术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客观基础。原因是:工程技术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大成,将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工程技术立足于自然,通过实践,面向人生,将宇宙人生凝为一体,从而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的哲学宇宙论的最高原则。在萧焜焘那里,深入开展工程技术的哲学研究,正是为了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使其青春永驻,大放异彩。

第四,以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作指导。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主要受到了马克斯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自己明确地说,他的技术哲学研究思路正是沿着马克思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比较而言,萧焜焘的技术哲学研究受到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更突出。譬如,上述三点都可在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具体来说,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也暗含着一个从属于自然哲学的技术哲学萌芽;
恩格斯也特别注意对“劳动”、“工业”的研究,也特别强调“工业”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等等。注意到萧煜焘技术哲学研究与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的联系,研究萧馄焘的技术哲学思想,也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恩格斯的不被人们注意的技术哲学思想。

三、自然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

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没有充分地展现出来,他提出的“哲学唯物论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也没能面世。但这些缺憾不足以构成把握他的技术哲学思想的障碍。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的技术现象。

技术现象古已有之,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大都轻视技术现象,把它看做是“细枝末节”,不足为道。萧馄焘一反这种哲学传统,把技术现象置放在整个宇宙自然运动中来考察,视它为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在他看来,宇宙自然辩证运动就表现为“宇宙的客体性”、“生命的主体性”、“技术的主客统一性”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一个客观的必经阶段。“技术”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生命是宇宙自然辩证发展的跃进,生命的基质——自调节、自复制实体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界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生命现象高度发展,产生了人类及人类精神,产生了主体及主体意识。人作为宇宙自然的“主体性”,不是简单的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派生物,而具有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人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高度发挥便产生了“技术”。由此,萧焜焘指出,技术是生命的精灵,是生命的自适应、自调节的生理机能的“社会形态”。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生产劳动的结晶,是生产劳动的能动性、目的性内在本质的“物化形态”。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行为从本能到自觉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与灵魂。生产劳动有明确的目的性,一定的计划性,必要的专业性,以及为了达到目的、服从计划、配合专业的相应的工具手段。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启迪,产生了改进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技术。所以,生产劳动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永恒的不可废弃的基础。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是主观目的性转化为客观现实性的中介。技术既有其客观的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实践的根据。这说明技术绝不是单纯主观性现象,也不是单纯客观性现象。主观目的性是技术产生的主体性根据,但主观目的实现可能性不等于客观现实性。技术正是使人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环节。由此,(1)技术具有中介性。技术是主观目的性中否定其主观抽象性的因素,即主观中的客观性,抽象中的具体性,潜在中的现实性。(2)技术具有二重性。技术是自然规律性与社会规律性结合的产物;
技术是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结合的产物;
技术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产物。(3)技术具有过程性。技术过程就是主观目的性向客观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也就是主观目的性在自我保持中超越其主观抽象性,否定其自身而客观化的过程。

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来看,技术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是人类改造世界同时改造自己的一种现实力量。一方面,技术从属于人,是人的合理的意志的外化与物化。世界上如果没有人,就绝不会有技术。人通过技术改造世界,以符合自己的生存目的。另一方面,技术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劳动创造人,技术改造人。技术是构成与推动人变化发展的根据和力量。

第二,作为社会精神运动起点的技术现象。

由上所述,萧焜焘从整个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视角,深入揭示了技术的生理基础,技术的社会实践根据,技术的性质,以及技术的价值。毋庸置疑,这种视角及其研究成果能较好地揭示技术的“客观性”、“物质性”的一面。但比较而言,萧煜焘认为,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它更多地应该属于社会人文现象。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技术,它与社会生产经济系统、政法伦理系统、文化意识系统密切相关。遗憾的是,萧焜焘的关于“技术作为社会人文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我们只能叙述要点如下:

在萧焜焘看来,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它们的结合成为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作为核心与地理环境、社会人口构成“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性的物质”,它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意识形态的客观出发点。

技术作为生产经济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是生产劳动的产物,它从属于生产,进而指导生产,最终变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核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的技术,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技术作为政法伦理系统的内在因素。政法与伦理是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政法是硬性的压制手段,伦理为软性的舆论手段。技术与政法伦理内在相关,政法伦理可以越过经济障碍,促进技术;
也可以不顾经济利益,遏制技术。

技术作为文化意识系统的内在因素。技术物化为工具、产品,它类似于所谓“硬件”;
技术作为人类经验与智慧的凝聚,它类似于“软件”。软件型的技术属于文化意识系统。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反映一个社会的性质以及进步水平。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的体现,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实质。

第三,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思想。

萧焜焘重视对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的研究,他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揭示了技术发展自身的辩证法。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21世纪物流发展新趋势: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的应用

一,引言(简述本文的观点)

简述21世纪物流的竞争主要在于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应用的竞争.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的应用是物流经济利益新的增长点.电脑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如果把一个物流中心看作是一台电脑,那么它的位置选址,仓库的布局,规模的大小则是它的硬件系统,而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系统,快速响应的程度,客户服务水平则是它的软件系统,一台电脑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软件系统.物流作业中心的选址与布局是战略问题,是一个物流中心在成立之前就必须要考虑好的.而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流程,决策支持则是一个战术问题,是物流企业在竞争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所以物流企业的真正竞争是它的信息技术自动化应用与快速反应.

二,信息技术与自动化在物流环节中的作用(具体阐述是如何实现其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现代物流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领域,它包括对信息,运输,存货管理,仓储,物料搬运,包装等作业领域的综合管理起任务是把具体作业任务有效地组合,实现其各个环节顺畅,使其各环节进行有效衔接.

1 与采购环节的衔接.

2 与库存环节的衔接.

3 与运输环节的衔接.

三,信息技术与自动化具体应用案例分析(提供论据)

(1)沃尔玛全球定位系统和互联网的应用案例.

(2)日本物流发展的几个阶段.从中分析可以得到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科技的发展过程.

四,具体技术的代表

(一) rfid技术.(信息技术的代表)

(二) 自动分拣系统 (自动化系统代表)

五,结语(进一步总结本文的观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物流业的发展会朝着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物流的明天会更美好.

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提纲拟定原则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电厂;自动化技术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所以,不论是什么领域内、什么行业都应该向着低碳、环保和绿色的方向发展。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非常大,如果不能够应用一些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就可能面临被取缔的危险。所以,在节能减排的理念下,电厂如何采用自动化节能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电厂自动化节能技术的相关论述

(一)应用自动化产品节能减排

近年来,为了现实节能减排目标,自动化产品被逐渐的应用到一些电厂中。例如,软件启动和微电脑系统在电厂中的应用等,这些自动化产品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厂在控制方面的精度。严格地控制电厂的运行负载和运行功率能源耗费就会下降,所以,通过自动化产品,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厂完成节能减排的生产目标。

(二)应用管理自动化技术提效

除了通过自动化产品来完成相应的节能减排,还应该通过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的效率。例如应用管理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技术将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上来的同时有效的控制投入,从而将成本降下来,以确保顺利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二、电厂节能减排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分析

(一)变频技术的应用

为了实现电厂节能减排的目的,应用变频技术意义非常重大,在电厂工作中,油、燃气和煤炭为三种常用的燃料,这些传统的材料将我国能源的消耗进一步推高,对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将电厂燃料的应用量降低,可以将变频技术应用到发电生产工作中,通过变频调节器对燃料的用量进行主动的调节和控制。在电厂具体运行需求的基础上,对燃料的具体投入量进行控制,特别是要严格的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可以按照锅炉的状态,适当地调节变频器的风量,从而保证按照锅炉的运行需求合理选择燃料,这样可以将锅炉燃烧中的浪费问题有效地解决和规避,使变频调节在锅炉燃烧的过程中可以切实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功效,可以说,该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优越的节能优势。

(二)DCS系统

DCS自动化控制系统有着很强的自动化功能,在电厂自动化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厂运行中应用DCS系统,是比较科学的自动化技术措施。某火电厂应用DCS系统对设备的具体运行与应用情况在整体上进行了监控,从而对火电厂的运行情况实现了全面的科学掌控。DCS系统在计算机系统的辅助下有着较强的自动化功能,对于火电厂的运行情况能够实时监督控制,对信息能够进行综合管理,还可将火电厂运行中的浪费降到最低。DCS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将稳定、有效地运行方案提供出来,从而有效提升节能减排的效率。DCS系统可对电厂运行过程中的排放量及消耗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了更加有效的使用能源。

(三)现场总线法

在电厂中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其节能优势非常之高。近年来,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内部的应用量逐渐增加,本文对某电厂现场总线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现场总线在该电厂的主机组内已经被布置完毕,并且已经投入运行,对比传统的技术方案,有这样的优势存在于现场总线技术中:首先,能够进一步降低设备的应用量,充分彰显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使硬件的数量大大减少,将PC当作控制站,从而将控制室的占地面积有效地降低。其次,安装现场总线的方式比较简单,可以将多个设备接到同一条线上,从而将安装费用有效地降低。

(四)碳素焙烧自动化控制技术

在电厂运行中,将碳素焙烧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进去,对生产的很多方面都会带来正面影响,例如会影响成品的应用年限、影响能耗、影响环保生产。大家知道传统碳素焙烧的工艺比较复杂,会在很多方面影响到四环境。所以,面对此种情况,有关控制碳素焙烧的自动化技术已经被研究出来,在电厂的运行中,将该技术应用进去,不但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会逐渐被降低。

(五)自动化与信息管理相结合

在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初期,通常都是简单的分析和整理了控制系统方面的单输入和输出情况,然后再完成人工绘图。尽管这种方法也有着一定的效率,但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经常会有一些误差出现,并且会渐渐地降低工作效率。在很多电厂中,因为不够重视对信息的管理,造成管理信息化程度和自动化技术存在严重的分歧。为了将这样的局面改善,对于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就需要认真地进行管控,进而将系统统计数据的精确性提升,进一步提升自动控制的科学性,令操作更加方便和简单。

三、节能减排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在节能减排的理念下,电厂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并且逐渐地向着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在电厂中应用自动化节能技术其发展方向为:

(一)以环保和清洁为发展方向

电厂自动化技术要以环保和清洁为发展方向,这样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落实和应用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对电厂的自动化运行进行优化,保证电厂能够在清洁的环境下运行,从而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环保和清洁的发展也规范了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突显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二)节能减排在电厂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大量发展

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厂生产中的应用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小型系统内应用得更为普遍。在节能减排理念下,应该以全局为中心发展和应用自动化技术,将自动化技术的降耗和节能效果从整体上体现出来,在电厂中不断将节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拓宽,从而将节能降耗的范围扩大。所以说,在电厂节能降耗中,自动化技术有着很多好的发展潜力和能力。

(三)加大应用力度

将更加有效地安全技术应用到自动化技术的节能减排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控制电厂自动化技术,将安全节能效率提升,从而防止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带来影响,对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理念和思想进行强化与完善。从而对电厂自动化技术的相关要求给予满足,将自动化技术的节能发展步伐加快。对节能减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维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厂中的自动化技术同节能减排理念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将自动化技术充分的引入到电厂中,然后,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大力度控制电厂的节能减排效果,从而将电厂节能降耗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对电厂节能发展的相关要求给予满足。节能减排的理念在电厂的节能降耗中可以被有效地渗透出来,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厂中,可以将节能减排的具体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此外,对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要有效地进行了解和认识,并且将节能减排的价值效益充分地彰显出来。那么,本文上述内容的分析与论述,期望能为有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从而将电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挥出来。

作者:张卫潮 单位: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店塔发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永明.自动化技术在电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3):563-565.

[2]方剑.节能减排理念下的电厂自动化技术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07):693-695.

[3]姚生魁,胡英军.自动化技术在电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9):789-791.

[4]任继德.自动化技术在电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17):563-565.

[5]孙伟鹏,江永.基于电厂节能创新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应用实践[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

[6]杨涛.自动化技术在电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8)741-742.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节点 评价指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长期以来都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以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这无疑对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应用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体系并确立关键节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评价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已经从官方出台了一些评价工具,而且有些评价工具已经可以在线免费使用。国外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评价研究近几年文献数量相对较多,这是因为国外在教育信息化这一研究领域本身比国内起步早,进入常态化教学的时间自然也较早。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关注课堂,研究比较细致,给出的评价指标比较详细,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支撑不足,国外多数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组织和机构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其理论依据没有详细阐述[1,2]。但是不可否认,国外研究给出的许多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具体指标和指标内涵非常具有说明性,即能够把课堂内部的因素考虑得比较全面和细致,这些指标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关键节点的识别、分析、确认研究在国内外都鲜有报道,但关键节点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本文从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出发,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提取影响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因素。以发展性评价理论、后现代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形成性评价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3],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 

为了便于表达,用A1表示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用A2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用A3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满足的原则如下: 

1.0

2.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隶属于同一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隶属于同一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 

3.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该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它隶属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要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行合理、科学和全面的评价,对不同的评价指标都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多元评价是更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把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主体定为: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结果计算:先为三级指标评分(学生评价×0.5+教师评价×0.3+教学管理者×0.2),二级指标得分由其下的每个三级指标得分乘以相应的权重,加权求和而得,一级指标得分与二级指标得分的获得方法是相同的,即一级指标下的每个二级指标乘以相应权重,加权求和而得。最后得出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按优秀5分、良4分、中3分、合格2分、不合格统计。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的确定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都比较全面,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信息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信息资源是基础,权重0.2;
教学设计是前提,权重0.2;
教学过程是关键,权重0.4;
教学效果是验证,权重0.2。 

由上述指标和权重可以发现,在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教学过程包括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信息化手段,权重0.3;
学习互动,权重0.4;
内容组织,权重0.3。相比较而言,学习互动这个过程更重要一点,因为教与学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互动又包括3个三级指标,分别为: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权重0.4;
教师与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交互,权重0.3;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交互,权重0.3。相比较而言,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过程更重要一点,因为学生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利完成“学”的过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经文献研究和专家评议,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据权重值确定了关键节点,在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其中学习互动在教学过程比较关键,在学习互动中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环节尤为关键。 

根据以上结果,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建议如下: 

1.在建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体系时,要以相关的教育评价理论为依据,各项评价指标要含义清晰、科学准确,而且指标的采集、处理方便、科学。 

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教师从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反馈中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反思和改进,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岳秋.从整合到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TP29-A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79-01

1 机械自动化技术简介

自动化是指的机械设备或操作系统按照操作指令自行进行工作,通过自动检测、分析判断、信息处理、操纵控制等方式来达成预期目标的过程。机械自动化指的是机器设备通过预定的机械方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过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机械制造业的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将自动化技术与传统的机械生产方式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减少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因此,机械自动化的应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机械设备的制造水平。

2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发展并不均衡,工业发达的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就我国而言,因为正处于发展中阶段,所以在借鉴发达国家技术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看是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工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发展应当保持相关技术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求国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各相关院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来培养较高知识结构体系的专业人才。作为企业也可以适时提高现有员工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3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方面

可以说在我国的各大院校中都有机械专业的开设,尤其是农业院校更是偏向于机械自动化的研究,现在社会对农业产品越来越重视,这也给农业机械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其一,实现农业生产机械的部分自动化或自动操作控制。部分自动化的生产装置可以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使得操作环境更为舒适。自动操作主要涉及农业耕作、灌溉及收割等方面,可以大量的节省人力,实现了自动运转,减少了重复作业现象的产生。其二,在农业生产中精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最具代表性的精准机械自动化包括精确地进行水果采摘、修剪羊毛及GPS定位、室温控制等方面,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2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工程施工方面

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中,很多地区的建设工程都处于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情况。而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的位置识别进行精确的路线移动,一旦出现偏离的情况,能够自动复位。机械设备能够自行接受信号操作,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使各种机械有效配合最终实现工程施工的快速有序的进行。

今后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施工领域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具有高精度感知功能的传感元件,能够自行确定最优工作路线的系统,深水作业无人施工技术研究等方面。

3.3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工业方面

3.3.1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食品包装方面

在食品行业中,食品包装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产环节,实现食品包装机械自动化可以大幅度全面提升其劳动生产率,能够极大的提升食品包装业再生产过程中的高精度、高效率,从而实现产业的最大利益化。

3.3.2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煤矿生产方面

在煤矿生产行业中机械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进、开采、提升和运输等领域。在煤矿生产掘进工序中要保证其液压系统与机械自动化系统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掘进工序的机械自动化、提升掘进的工作效率。在煤矿开采中大量的应用了电牵引采煤机,该种设备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指令实现井下自动采煤作业,同时该种设备又有着设计结构简单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应用自动化技术的矿井提升机,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机器设备的煤炭提升效率,而且还可以使人身安全得以保障。自动化的煤炭输送,可以实现无人化的煤炭输送,不仅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所降低,而且还极大的提升了煤炭输送的效率。

3.3.3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机械制造方面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主要在柔性自动化、智能自动化、集成自动化、虚拟自动化等方面应用了机械自动化。柔性自动化技术是在柔性生产的前提得以保障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善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管理,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柔性自动化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变能力。

智能自动化技术是人工智能以及机械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通过机械制造技术自动的完成较为复杂的生产活动,并且能够进行自我完成监测运行,对产生的不良情况能够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集成自动化包括信息统计、制造、计算机辅助计算、数控加工等多领域的技术自棕化。集成自动化能够促进企业技术的整体优化,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等。在现代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中越来越多的融入了先进制造工艺(CAD)和计算机技术。这对传统的人工作图技术有了加大的改进,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作图的质量水平和效率。而CAD技术能够快速的进行技术创造,并且能对错误情况及时的进行修正。虚拟自动化是符合市场需要的,通过对机械制造活动的仿真,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促进了产品种类的增加。

4 结束语

虽然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仍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具有较大的技术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会被各个生产领域广泛的应用。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也逐渐的渗透到各个生产领域,目前,我们应当根据实际国情,在借鉴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探索出自己的高质量、高效益的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

5 参考文献

[1]甘明天.浅析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A].2016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6

[2]黎宾.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研究[A].科技与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

[3]张弓剑.关于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探讨[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

[4]石俊.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A].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

[5]石俊.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A].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