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侗族文化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26 15:3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侗族社会无时不歌、无事不歌、无处不歌,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1](p71)。侗族社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起造习俗。侗族民众在起造过程中一些重要环节举行祭祀仪式时要传唱起造祭典歌。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侗族文化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侗族文化论文【五篇】

侗族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侗族;
起造;
祭典歌;
文化解读

侗族社会无时不歌、无事不歌、无处不歌,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1](p71)。侗族社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起造习俗。侗族民众在起造过程中一些重要环节举行祭祀仪式时要传唱起造祭典歌。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以说唱为主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它是在祭祀仪式上由木匠师傅以木匠祖师鲁班的口吻说唱的吉利辞,主要恭贺主人家道兴隆等。

起造祭典歌,源于原始祭祀“垒”(lix),属“垒”中白话的“吉语”类。其主要包括《上梁吉利歌》、《新居落成敬梁歌》和《“开财门”吉利歌》三大部分;
而《上梁吉利歌》又分为“敬梁”、“贺梁”、“上梁”、“贺主”四部分,加之侗族起造祭典歌传承形式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固定的传承模式,因而在传承过程中民间即兴创作相对自由灵活,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各师各教”的传承态势,因师承各异,歌词不尽相同者更数不胜数。本文将就侗族独特的“祭典歌”管窥侗族社会起造习俗,敬祈广大侗学研究者、爱好者指正。

一、侗族起造祭典歌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

起造祭典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当强的感染力,其结构整齐划一,多以四言、七言为主,辞藻华丽、声韵爽朗,兼具诗歌的性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讲究一、二、四押韵,唱词较长还可以灵活换韵,说唱琅琅上口,听者赏心悦目。

例如《脚踏云梯步步高》:

脚踏云梯步步高,万紫千红绕金桥。龙盘玉柱龙献宝,凤绕玉柱凤来朝。

一步云梯一步行,猪羊牛马满草坪。六畜兴旺禽满圈,五谷丰收遍地金。

脚踏云梯二步行,千山万木长成林。山有好林造大厦,大厦落成装金银。

脚踏云梯三步行,三多吉庆照门庭。男勤女奋家兴旺,勤劳人家早逢春。

脚踏云梯四步上,四季康泰永吉祥。春耕不怕多流汗,换来秋收万石粮。

……

金龙盘在玉柱上,儿孙代代大吉昌。[2](p439~441)

这部分歌词句式整齐,并且讲究押韵,且其中即有换韵。其中“高、桥、宝、朝”押“豪”(ao)韵,至于“行、坪、金”在侗族地区方言中也可以说是押韵的(因为在侗族地区方言中没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所以“行(xing)、坪(ping)、金(jin)在侗族地区读起来,都以n结尾,而没有“n”与“ng”之别),再如“行(xing)、林(lin)、盆(pen)、银(yin)”;
“行(xing)、庭(ting)、春(chun)”;
“行(xing)、兴(xing)、云(yun)”;
“登(deng)、云(yun)、清(qing)”等字也是一样。“上、祥、粮”押“唐”(ang)韵, “来、才、来”押“台”(ai)韵,“出、头、手、留”押“模”(u)韵, “忙、堂、昌”押“唐”(ang)韵,“天、圆、年”押“寒”(an)韵,“当、香、亮、光、堂、阳、上、昌”押“唐”(ang)韵。

再如《“开财门”吉利歌》中门外“仙客”有段念道:

龙门前看万里坡,富也多来贵也多。金榜题名你家有,库内黄金用马驮。[2](p446)

其中的“坡、多、驮”押“波”(o)韵。

侗族起造祭奠歌作为北侗民歌中独具特色的仪式歌,其讲究押韵的表现形式从以上例子可见一斑,而且一般都是四句一韵。其中的对句更是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妙趣横生,将侗族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起造祭典歌在创作手法上,多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人和神,现实和幻想交织起来,使其充满现实精神,又具有浪漫色彩。例如《“开财门”吉利歌》由两人以问答对话式表述:

外:新造华堂万事兴,玉帝差我下凡尘。众星下凡无别事,特来贵府开财门。

内:千江流水千江月,东南西北满天星。有眼无珠不识宝,不知各是什么名。

不知尊姓难接驾,望你一二说分明。

外:东方来的太阳星,太阳高照福禄门。南方来的太阴星,太阴高照长寿门。西方来的财帛星,携财带宝入财门。北方来的紫微星,紫微高照吉庆门。中央来的门光星,门光星照翰林门。天上五星来赐福,五福临门万事兴。有福人居有福地,又发财宝发人丁。家有福德门兴旺,庭前府内彩云升。开门!开门!……[2](p447~448)

在这里夸张是那么的生动,想象是那么的神奇,上天下界,通达无阻,人仙往来如同亲朋,幻想和现实竟交织的如此朴质妥帖,也更显示了侗族民众希翼世间大同,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不仅如此,侗族起造祭典歌还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和对偶。如前面所举的《脚踏云梯步步高》,从第一步唱到第十步,除最后一段外,其他十段都是反复。采用这种反复的手法,既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又对加深印象,深化主题有很大的作用。

关于对偶,整部起造祭典歌随处可见,这样不仅使其句式整齐,增强了形式的美,而且对于刻划心理,表达感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起造祭典歌的讲诵形式有多种,其主要有一人讲,众人聆听;
有二人对讲,即讲诵者分别扮成一主一客(或扮成仙客),双方一问一答,互致庆贺。例如新楼房的屋架竖起之后,为首的木匠师傅登上屋去踩大梁时所朗诵的《上梁吉利歌》:

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吾今上梁,大吉大昌。山神水神,听吾号令。百无禁忌,

保民安康。鲁班在此,凶星远行。兴工动土,吉星照临。……

初杯美酒敬梁头,儿孙代代有奇谋。二杯美酒敬梁中,儿孙代代永兴隆……[2](p438)

这里就以木匠师傅之口,表达了侗族同胞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再如,举行“开财门”仪式,所讲诵的《“开财门”吉利歌》。有高声唱贺喊门:

日出东方一点星,神仙打马下凡尘。缓缓骑马门前过,请君早早开大门。[2](p445)

这时,门内木匠师傅便要对门外的“仙客”进行一番盘问,方肯敞开这个“财门”。于是彼此便开始进行诙谐的对话。例如贵州天柱等侗族聚集地流传的《开大门吉利歌》这样念道:

外:香烟渺渺上天庭,主家堂前闹忱忱。吉日良辰门两扇,一朵祥云到此门。门前阶梯屯屯,门上瑞气腾腾。天上五星来照耀,照耀人间开大门。

内:金斧印金门,甲子乙丑海中金。

借问神仙名和姓,从头一二报才明。

……[2](p447)

这里则以“鲁班”与“仙客”之间含蓄幽默、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达侗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整部起造祭典歌描述十分细腻,房屋的柱头穿枋、屋梁,以及村前屋后的山川气象景物都要讲到。例如在《上梁吉利歌》中这样念道:

三间大屋落了磉,中柱靠梁梁靠枋。又有金龙盘玉柱,又有双凤来朝阳。中柱原来一丈八,人也发来家也发。人财两发年年上,后园黄土变朱砂。二柱立来一丈六,吃不愁来穿不愁。吃穿不愁样样有,儿孙搭盖你享福。

……

宝梁中间一匹红,儿孙代代多英豪。宝梁中间一本书,耕读传家家多福。

宝梁中间一对笔,文点状元武夺魁。……[2](p462)

从这段歌词中我们看到:房屋的基本构造是以三根主柱串“穿枋”成排,组成三间屋架,蕴含团结协作之文化内涵。高一丈八、一丈六这些数字即侗族房屋起造的尺寸。此外,在制作大梁过程中,梁上凿一小巢放入金银,且在梁上绑放毛笔、《历书》等物件,皆蕴含吉祥如意、富贵双全等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可见起造祭典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可谓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在侗族起造传唱过程中,直接将独具特色的侗族起造习俗体现了出来,使人们能够通过歌谣了解侗族起造习俗。

二、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能

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侗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沧桑而传承不衰,在侗族人民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表现侗族民众求吉思想

起造祭典歌在思想内容上,反映出了侗族民众一种求吉的思想,对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美好追求。例如在赞扬梁木的一段这样念道:

宝梁头在东,六畜兴旺五谷丰。宝梁尾在西,积谷存钱剩有余。宝梁背朝天,天官赐福发千年……[2](p442)

这里情景交融,把侗族人民祈求五谷丰登、国安民泰、人畜兴旺,这一质朴的民俗心理逼真的描绘出来。

(二)祭祀与自我娱乐的功能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侗族先民们对神灵和图腾的崇拜是非常庄严神圣的。人民以虔诚的念词(即“垒”)祈愿消灾避难,人畜平安。本文所说的起造祭典歌便为侗族起造习俗带来了生气。其中的《上梁吉利歌》以木匠师傅之口;
《“开财门”吉利歌》以“鲁班弟子”与“仙客”间含蓄幽默、离奇古怪,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达侗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恩格斯论述民间故事书指出:“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3](p401)侗族起造祭奠歌实际上也包含了这层含义。

(三)艺术地展示民族意识的功能

起造祭典歌表现了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意识。侗族地区长期受到封建统治的压迫,侗族人民不屈不挠,依然积极进取。以丰富多彩的民歌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在起造祭典歌中所表达的感情是那么的直接、朴素而且强烈。起造祭典歌高度的思想性,是在民族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所形成的。其内容、形式结构和风格特色都是侗族精神、信仰、性格和心理意识所决定和赋予的。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z]·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侗族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侗族文化;
外在魅力;
内在魅力;
主要内容

一、侗族文化的魅力

(一)侗族文化的外在魅力

1、悠久的历史

侗族,属中国古代南方“百越”民族中“骆越”的一支,学界普遍认为,侗族是由广西南苍梧一带迁徙而来的。到唐宋时期,侗民族独立成单一的民族。当时,侗族居民多聚居在“溪蛔”之地,即四面环山,中有平坝,坝中有溪之地,当地居民称其首领为“山同主”或“山同首”,故称侗族为“山同人”,后改称“侗人”、“侗族”。

2、古老的建筑文化

侗族建筑多以青色为基本色调,以石头和木材为主要材料。侗族村寨从选址、布局、造型、装饰等都凸显侗族文化的根基。每个村寨都有风雨桥、鼓楼、戏台等建筑,其中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侗族人民对自然界美的事物进行模仿和建构的艺术产物。鼓楼结构极为独特,榫孔层叠交错,且表面无任何缝隙,重檐为四方形或八方形,雄伟壮观。黎平作为我国重要的侗族文化之乡,保存着许多古朴纯正的民族特色的建筑,它们遍布全县各地。风雨桥也是侗寨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它既是侗族居民之间的交通枢纽, 又是侗族人民的重要文化纽带。桥身不用任何粉饰,显露材料本色,颇为雅致,与侗族淳朴民风浑然一体。

3、优美的诗歌艺术

侗族诗歌种类齐全,有抒情诗、叙事诗、礼俗诗、韵词、谜歌等等,题材广泛,形式生动形象,内容丰富深刻、情调健康积极。歌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侗歌格调平和,旋律优美,内容丰富多彩。侗族人民深信“饭养身、歌养心”,在生活中中的许多场合,侗族人民都喜爱用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歌曲形式多样,有大歌、情歌、酒歌、山歌、踩堂歌等等。在其中尤以大歌最为著名,它是一种无伴奏无指挥可多声部合唱得歌曲,大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被欧洲音乐界誉为“音乐的清泉”,并在2009年在11月11日被列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评价说,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近些年来,侗族大歌不仅在央视春晚等节目中一次次展现在国人面前,而且也开始在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匈牙利、新加坡、挪威等多国巡演,产生了轰动效应,被称为“天籁之音”、“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成功地展现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侗族文化的内在魅力

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利于促进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

贵州省黎平县位于湘、黔、桂三省的交界处,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从所处的地形上来看此地属于山地范畴,在大山之间无数条河流贯穿其间,侗族就坐落于这山水之间。侗族人的村落大都坐落在河流两岸,水路交通都比较便利的地方,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侗族人依山傍水的建村立寨的基本特点。走进侗族人的村寨,你就会发现茂密的树林,整个寨子都处在树林的包围之中。这种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与侗族人民的智慧与生态理念是分不开的。侗族人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伐木,但是侗族人在伐木的同时便开始选留抚育幼林,然后逐渐到成片的营造新林。这样既能够满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同时有考虑到了当地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侗族文化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我们通过保护侗族文化,有利于促进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了解侗族生态文化的这些思想, 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作为侗族“三宝”之一的侗族大歌,它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和表现着广大侗族人民的道德理想、行为规范以及精神风貌。侗族社会内部平衡和谐,群体性仪式活动平凡而普遍,在这些仪式活动交往中,群体性歌唱是人们表述心声、传递文化、交流情感的主要形式。侗族社会的许多传统道德规范都是通过这些民间艺术形式而长期保存和传承下来的,甚至可以说,每一首侗族大歌就是侗族人民真、善、美的具体展现。侗族大歌反映了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主要以爱情为主要内容。以爱情为主题的侗族大歌,语言诚挚而朴实,直率而热烈,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这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

侗族大歌中除了大量描绘炽烈的爱情的作品,还有许多描绘惩恶扬善、教人向善的歌曲。这些侗族大歌在民族内部的伦理道德教育和陶冶理性情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者侗族社会的不断发展。侗族大歌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孕育了许多体现民族道德理想、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的作品,可以说一首侗族大歌就是一种形象化的道德规范标准。其中有的讴歌勤劳善良美德,有的鞭挞好逸恶劳的懒惰思想,有的主张伸张正义,有的弘扬尊老敬亲、团结互助等等。这些以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的侗族大歌,借用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艺术和教化的双重社会功效。

二、侗族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在大众文化层面

传统文化注重个体的修身养性,在对人(他人、社会)、对事、对物的各个领域都有特定的规范体系,厚德载物、忧国忧民、自强不息、尊老爱幼、谦恭礼让、诚实守信、仁爱和谐、俭朴勤劳、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团结统一等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都已成为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若言中原汉族是通过赶集互通有无,而侗族各村寨则是以“微赫”(侗语音)的形式相互交往。在贵州黎平及周边的侗族村寨中,春节、中秋期间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微赫”,即一个村寨的人倾巢出动,到“友寨”去集体做客。出行的村寨称为“赫”,接待的村寨则为“主”。“微赫”的对方民族不限,地域不限。“微赫”的第一个晚上芦笙比赛的主要集中在地坪、龙额、水口等地。主、客寨的人都会出场,次日,两寨男女云集鼓楼载歌载舞,在耶师的领唱下“踩歌堂”。主客寨的欢乐气氛传到附近的村寨,他们便会派人扮作“官人”,带上礼品,率队前往庆贺和参加活动,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微赫”既增进了村寨间的友谊,也是侗族日常大众文化的集中显现。

(二)在技术文化层面

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技术以及创造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在技术和科学领域不断探索和前进的力量源泉。地坪风雨桥位于黎平县城以南108公里处,始建于清光绪8年(1882年)。桥长56.6米,桥面宽4.5米,离水面8米,为两跨青石墩伸臂木梁廊桥。桥廊上有桥楼3座,中间为11.6米高的五重檐四角攒尖顶桥楼,两端均为7.6米高的三重檐歇山顶小楼。桥内有侗族风情绘画,内容为神话故事、先民传说及节日场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风雨桥通体不用一钉一铆,均系穿榫衔接,表现出侗乡人民的心灵手巧。且在建造过程中,侗族人民运用滑轮原理搬运巨石,不得不令人称赞侗族儿女的勤劳智慧。

(三)在制度文化层面

民本思想,仁治、义治、礼治、法治和德治等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管理思想体系,对于现代管理和制度的创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侗族有句谚语说:“乡有规。侗有理”每年农历2月和8月,全寨男女老少聚集在鼓楼下,由寨老讲述寨规古训。此外,侗族制度文化另一典型代表则是款文化。它是侗族地区制定的地方性条文法规,有大、中、小款之分。“大款”为整个侗族地区所订立,中款一般为几个洞(洞,侗语叫“董”,是元代以前的基层行政单位,一团地方之意)联合订立;
小款一般是一洞(几个村寨)根据大款、中款制定的条文法规加以具体化。大款、中款、小款皆有刊刻款文的石碑——法石,有立法和执法的场所——款场。侗款不是简单的“乡规民约”,而是侗族先人历经多代传承、改进而成的以契约形式进行社会管理的社会制度。款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学、民族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四)在价值文化层面

注重内敛而不张扬、倡导克己奉公的情怀、强调责任和风险、追求和平与和谐等内容,既使中华民族获得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精神品质,又是我们融入现代社会的基础价值情怀。侗族文化讲究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侗歌为例,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对自然与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侗族历史的回顾;
既有对自然的模仿,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使纯朴的民风得以延绵,使道德教化润物无声,使歌者身心平衡,使听者心灵涤荡。而黎平境内星罗棋布的修建在侗寨边、乡野小道上的鼓楼、风雨桥、石板桥、石板路、石瓢井、石凳、指路碑、凉亭,为过往游客行走、指路、休憩、饮水提供了许多便利,体现了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天性、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和对游客以人为本的深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张世珊,杨昌嗣.侗族文化概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2] 石开忠.侗族鼓楼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3] 石开忠.侗族款组织及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4] 刘许,龙解宏.洞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5] 吴浩,张泽忠.侗族歌谣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

[6] 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民族出版社,2005:25.

[7] 张英.湘鄂渝黔边特色旅游区建设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11.

[8] 李俊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元素及现代价值-以侗族为例[J].民族论坛,2008:126.

[9] 石信怀.侗族建筑文化的瑰宝—鼓楼[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10).

侗族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行动研究”的情境是教育教学的真实环境,研究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者,研究目的是着眼于发展,解决教育过程的实际问题,研究方法是综合性、实验性的,它有别于一般理论研究的专家思辨、想象和假设,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在具体教学环境中创设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研究情景真实化、专家身份转换以及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探索新领域、新知识的研究方法,成为当下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被较多地运用于本土音乐学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中,如西南大学尹红老师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与民族特色音乐教育实验研究”、云南省社科院杨福泉于1 999年始进行的民间文化传承试验的试点项目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黎平岩洞中学的母语音乐教育亦是“行动研究”的策略推行和开展的。本文即是带着这样一种问题意识,采用实地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探寻“行动研究”在岩洞中学母语音乐教育个案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策略。

2007年,在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联合评选和命名的“贵州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中,贵州省黎平县岩洞中学榜上有名。在黎平县教育局的档案室里,我们看到了岩洞中学近1 0年来的相关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各项成绩:2003年8月在黔东南州举行的文艺比赛中表演的侗族大歌获一等奖:2004年2月,该校学生侗歌队进京参加全国第一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活动:演唱侗歌“有朋自远方来”获表演二等奖:2004年8月,参加中国第三届“博艺杯”童声合唱节获五项金奖:2006年第四届国际合唱节中,岩洞中学派出1吕名代表参赛,获金奖。2004年被评为黔东南州示范性农村初级中学,2005年被评为“黔东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2009年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为什么在短短数年时间中会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和成绩,该校校长彭泽象老师告诉笔者:这一切得益于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的实施。

2010年5月23-24日,笔者随同中国音乐学院侗族大歌声学测定组来到岩洞中学,对该校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就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情况,对该校校长彭泽象、民族民间文化课专业老师吴鲁光、兰承红、吴国美老师进行了专访,现将初步调查结果呈示如下:

岩洞中学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活动始于1998年学校组建的侗族大歌文艺队,利用课外活动自编自演一些侗歌节目,逢节日走村串户演出。2000年黎平县教育局、民宗局、文广局和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入课堂教学的决定》,岩洞中学根据通知精神,开始收集整理所在地的侗族大歌资源,编写校本教材,聘请民间歌师不定期进课堂教唱侗族大歌,并组建了“金蝉侗歌队”。2001年,学校提出了“发展侗族大歌、传承民族文化”的办学口号,把侗族文化教育正式纳入课堂。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侗族文化研究所邓敏文教授和福泉文化基金会李威达博士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于2002年秋,岩洞中学挂牌创建“侗族大歌人才培训1基地”,至此,学校完成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创建工作,进入到了充实教材和抓教学、抓课外活动等具体工作的建设层面。

在课程建设方面,自2002年以来,学校每周安排三节课时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课堂教育教学,分为“侗文课”、“民族文化课”以及“民间体育课”三种课型,内容涉及以下五个方面:(1)以学习侗族语言、侗文(国家语委制定)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保存侗族语言“符号”、言语方式以及训练侗文书写能力,为学生收集整理侗族文艺、宣传侗族文化以及编辑、创作侗族文学艺术作品奠定基础,(2)以“侗族大歌”为主线的侗族民间音乐课程,包括拦路歌、祝酒歌、叙事歌、琵琶歌、牛腿琴歌、木叶歌、流水歌等歌种:(3)工艺制作课程,培养学生侗族民间木、竹、石等工艺制作的技能技术;
(4)侗族民间体育课程,将侗族摔跤、抢花炮、打地鼓棒等传统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
(5)侗族文化课,介绍侗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节日文化、伦理道德观念、信仰心理等。这是一种民族民间文化“整体式”引入课堂教学的方式,这一方式使得包括侗族民间音乐在内的侗族民族民间文化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式的知识体系和记忆,从动作记忆到文化认知都完整地传承和储存下来。

岩洞中学民族民间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亦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采用侗文化专家、教师以及学生共同收集民间资料的方式积累教学资源的方式不断积累、丰富教学资源。其中侗文化专家负责教学资料的整体构架,教师把握教学资料与教学规律之间的关系,而学生则负责收集自己身边的民族民间文化事项,据侗文教师吴鲁光介绍,现如今,有许多学生已经俨然训练成了“标准的”民间文化的调查者了。这一方式不仅使得教师、学生在“行动中”了解了民族民间文化,训练了民间文化的调查、收集、整理能力,而且积累了大量的民间文化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日前,学校记录整理了侗族民间文化资料4万字左右,录音、录像20余小时,照片近200余帧,记录、整理民间音乐20余谱,编写各类教材5册,较好地满足了课堂及课外活动教育教学的需要。

据校长彭泽象介绍,学校采用“专家指导、民间讲座、教师主体”的方式构建教师队伍,所谓“专家指导”,即指聘请文化专家、教育专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整体设计和监督,将教育教学纳入当下国际国内教育整体环境以及未来教育发展态势中予以关照,基于此,学校成立了以中国社科院侗族文化研究专家邓敏文教授为顾问,校长为组长的“民族文化进课堂领导小组”,全面管理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各项事务。所谓“民间讲座”,是指聘请民间艺人进入学校,以讲座的形式传授民间文化知识和工艺技能技巧,现有学校 拥有一支由5位民间艺人组成的较为固定的“民间教师”队伍。所谓“教师主体”实则是指以本土出生的、有着侗族文化“濡染”的学校教师作为民族民间文化调查、收集、整理、教学的主体,通过这一既有传统文化背景、又有高校教育经历的教师群体主体性活动,使得该校的民族民间文化学校教育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前沿的学术视野。

同时,学校还采用“课堂教学普及、课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走廊营造民族文化氛围”的方式立体式推进民族文化的教育教学。据吴鲁光、兰承红、吴国美等专业教师介绍,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民族民间文化,即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一般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侗族文明用语和侗族日常生活用语,会唱3首以上侗族大歌,3首以上侗族敬酒歌,掌握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知识。课外活动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民族文化的特长生,为此,学校组建了“金蝉侗歌队”、“民间工艺小组”、“民族体育兴趣小组”等活动小组,每年确保2万元经费作为购置器材、教师培训、活动开展等方面的费用,目前,学校购置了侗族琵琶50把、芦笙50把、侗族服饰60套,修建了民族文化活动室1个。为了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气氛,建起了特色校园文化长廊,包括“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岩洞村寨文化长廊”、”侗民族文化校园雕塑群”、“民族文化校园广播专题”、“民族文化宣传铃声、板报”、“民族文化导释小组”等,通过这一“文化长廊”,为学生创造了浓浓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建构起本土民族民间文化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

调查显示,岩洞中学母语音乐教育“行动研究”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包括当地侗歌在内的侗族文化得以以学校教育的形式有效传承和传播,一方面有组织、有规模地培养了具有母语音乐认知和体验的青年学子,另一方面通过参演、比赛等学生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向外传播了侗族文化的渠道,同时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鲜活个案,其深层的理论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它积极、正面地回应了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研究中有关“谁是专家”的问题。在岩洞中学母语音乐教育的“行动研究”个案中,“专家”是一个由教师、民间歌乐师、学者三个群体共同组成的集合体,

侗族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木构建筑 技承 民族文化 侗族木构建筑 营造技艺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侗族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风雨桥。这是流传于广西三江侗族地区的一句古语。不错的,但凡到过这里的人不得不承认,走进三江侗寨,就像进入了一座木结构建筑博物馆,无论是庄重古朴的鼓楼,还是华丽多姿的风雨桥,或是那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从造型设计到营造工艺,都堪称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之瑰宝,因此,它们常常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旅游宣传册上。然而,让我真正将如此瑰丽的木构建筑与侗族文化联系在一起,领略并了解侗族木构建筑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的,是《民间绝技 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一书,透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和生动详实的叙述,作者不但向我们展现了侗族独特精巧的木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更揭示了熔铸于木构建筑之中的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道德信仰等侗族文化内核。

侗族是中华民族中极具建筑天赋和造诣的民族,侗族民间工匠建造的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永济桥、世界第一座人畜分行木结构立交桥——岜团桥和部级重点保护文物马胖鼓楼等木构建筑享誉世界。侗族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历史悠久,据《魏书·僚人》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魏唐之时,侗族祖先就已有干栏式建筑。他们“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楼”,至今,侗族的木构建筑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栏式建筑的基本特征,这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居住环境及建筑构造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将侗族民间的这门技艺称为绝技,当然是其中有着不同寻常之处——侗族木构建筑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更令人称奇的是,没有系统地学过建筑学原理的民间工匠(历史上绝大多数为文盲)在建造楼、桥和民居时不用图纸,整个结构烂熟于心,仅凭简单的竹签为标尺,依靠独特的“墨师文”为设计标注,使用普通的木匠工具和木料就能制造出样式各异、造型美观的建筑,设计之精巧,造型之美观,均令人叹为观止。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896年的岜团桥,是侗族地区现存风雨桥中历史最久远的一座,当年建桥之时,由两位师傅分别从河的两岸施工,桥连接时竟吻合如一,天衣无缝,以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来看,不得不让人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神奇拍手惊叹。作者通过图片的呈现和文字的记录,将世界建筑史上的这朵艺术奇葩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作者希望向读者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木构建筑世界及其营造工艺,更希望将木构建筑中所承载的侗族文化加以宣扬,因此,书中以较多的笔墨,讲述了与木构建筑相关的历史演变、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侗家习俗等侗族独特的建筑文化。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巧妙地把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信仰与民族精神融入一座座木构建筑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侗族建筑文化。例如,侗族讲求稳定、和谐,尊崇规范的社会程序,因而侗族工匠在造型设计上遵循均衡、对称的规律,运用多重组合构图,形成比例协调、规整完美的建筑造型艺术。侗族崇拜自热,把鼓楼视为太阳,因此,鼓楼是侗寨里最高最雄伟的建筑,代表着男性的威严,显示出古朴、庄重、阳刚之美。风雨桥则是母亲的象征,被视为“生命之桥”,越精致漂亮,越能吸引更多的生命,使村寨人丁兴旺,所以风雨桥是侗寨中最华丽的建筑。建筑上多装饰飞鸟、葫芦串,则与侗族的神话传说及图腾崇拜有关。无论是建造鼓楼、风雨桥,还是民居楼房,从建筑选址、动工、立柱、上梁到竣工,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祈福仪式,侗族村民集体参与,这又体现出侗族重视团结,寻求民心凝聚的价值理念。因此,《民间绝技 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让世人从建筑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了侗族文化的精神内核。而这些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人们在阅读这本书时更加饶有兴味。

正是由于侗族木构建筑具有极高的科学、美学、历史研究价值,同时又包含着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因此,早在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就列入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广西三江侗族古建筑群又与贵州和湖南的侗族古建筑群一起联合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入选。作者当然是希望这一民间绝技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所以书中还用了较多篇幅来阐述传承和保护的措施,这其中既有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建议,也有对社会公众的呼吁。这充分体现了作者保护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在现代建筑文明的冲击下,侗族传统的民间建筑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同时由于侗族木构建筑工匠后继乏人,木材来源匮乏,加上木构建筑防火能力极弱,易损毁而难再生,因此侗族木构建筑及相关技艺存在着延续的危机。只有加强抢救和保护工作,才能使绝妙的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世代传承下去。《民间绝技 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出版,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及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传播载体,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方式,将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

但愿这一承载着深厚侗族文化艺术内涵的民间绝技不会绝迹。

注:

《民间绝技 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杨永和 黄晓平 主编

侗族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龙胜旅游;
三省坡旅游圈;
侗乡旅游产业

三省坡旅游圈是以侗族文化为核心,以侗族文化特征为内容,以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之地的三省坡为中心,横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集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七县为区域的侗族文化旅游圈。这里的侗族人口有118.8万人,占区域总人口的54%,占全国侗族人口的41%,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由于此区域的地貌多属于小盆地,自然状态较为封闭,发展三省坡侗族旅游产业,就得依托周边客源市场,特别是依靠旅游城市的带动,很好地整合旅游圈内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精心打造旅游品牌,走资源节约型、效益型的可持续和谐发展道路。

一、三省坡旅游圈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特征明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而三省坡是侗族文化最为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和地带。它涵盖了侗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侗族文化保存得最多、最完整和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也是人类学家、生物学家、民族学家和文化人考察研究侗族的必选区域。这里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原生态环境,其稻作文化历史悠久;
鼓楼、风雨桥建筑宏伟壮观,多声部侗族大歌享誉中外;
服饰文化艳丽多姿。侗族大歌、鼓楼、风雨桥、侗戏、侗锦、侗族琵琶歌、侗族芦笙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巳列入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江程阳风雨桥、芭团风雨桥、黎平地坪风雨桥、通道坪坦河风雨桥和马田鼓楼、从江增冲鼓楼、通道芋头侗寨建筑群等跻身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俗旅游的升温,侗族地区的风雨桥、鼓楼、戏台和侗族大歌等侗族文化精髓已逐步推向市场,成为侗族群众走旅游脱贫之路的主要载体,有力地促进侗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将给龙胜民族旅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龙胜,是三省坡旅游圈内一颗璀璨的明珠,旅游开发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借助大桂林旅游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发展民族旅游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2008年分别接待游客77.6和93.85万元人次,2009年共接待游客117万人次,每年以17%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7、2008年旅游营业收入分别为3.7亿元和5.5亿元,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连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入境游客人数也持续攀高。与此同时,龙胜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全国优秀文明县城、广西优秀旅游县等荣誉称号。金竹壮寨、大寨瑶寨成为全国首批16个景观村落、8个景观经典村落之一,黄洛瑶寨获“吉尼斯群体长发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长发村”。因为旅游扶贫成效显著,龙脊梯田景区和大唐湾民族山寨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在侗族文化方面,广南侗寨被列为全国民委系统民族文化联系点,百家宴、祭萨仪式、草龙舞、草狮舞、庖颈龙舞、闹春牛、岩坪调等侗族节庆习俗、歌舞文化被列入区(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龙胜具有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有堪称“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有被誉为“人间瑶池”的龙胜温泉,还有浓郁的侗、壮、苗、瑶等少数民族风情,经过近年来的倾力打造,目前龙脊梯田景区和大唐湾民族山寨已培育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温泉景区培育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县固有旅游资产达5亿元,床位10000多张,并有多家星级酒店,民族旅游商品琳琅满目,“龙脊地球村”的形象日益彰显。

2 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客源市场相对稳定

从地理位置来说,龙胜处于三省坡区域乃至整个八百里侗乡的最南端,是由南进入八百里侗乡的第一站,直接与三江和通道的侗族文化长廊相连接。321国道穿境而过,往南至桂林市区仅87公里,交通非常便捷。桂林是国际旅游城市,是中国南方游客集散中心,龙胜的客源市场相对稳定。

3 有多年的旅游开发工作实践经验可以借鉴

龙胜旅游开发早在1985年就起步,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运用市场: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服务体制建设,无论是宣传促销,还是旅游扶贫,都既有成绩,也走过弯路,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今天龙胜加快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龙胜是全国生态示范区,龙胜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旅游的基础保障,以旅游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得到国家环保局的充分肯定。2009年广西旅游工作会议决定,优先打造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精品线路,“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的精品线路隆重推出,其中“桂林一临桂一龙胜一三江一融水一柳州”线路,就是广西打造桂北风情旅游走廊的重点线路。此线路的打造,对今天三省坡旅游圈的旅游开发,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4 侗族文化资源特别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在龙胜各兄弟民族中,侗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别具一格,但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特别是具有传统意义的侗族自然村寨的旅游开发,还远远不够。由于它的独特魅力,已经开发的大唐湾民族山寨和银水侗寨,无论在侗族文化的保护、挖掘,还是在侗族文化的整合、创新以及弘扬、传播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示范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大唐湾民族山寨位于龙胜县城以北30公里处,距龙胜温泉核心区仅两公里。这里集民族性、趣味性、品位性、可看性为一体,既有各民族农耕历史的展示,又汇聚了各民族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节日习俗文化、体育竞技等方面的精华,先后获得“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还成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南岭民族走廊调查与研究工作站”、“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教学科研基地”、“桂林旅游专科学校民族工艺品科研基地”、“桂林世界美食博览园桂北民族饮食文化研究基地”、“广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员之家”、“广西电视台外景拍摄基地”。堪称桂北民族风情的一朵芳香迷人的奇葩。银水侗寨是龙胜比较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旅游景点。其精心打造的侗族大歌和继承、创新的侗族音乐,名闻遐迩。银水铜寨已成为侗族文化对外宣传的窗口,因此有“漓江之水、龙脊之山、银水侗寨之歌”之说,成为桂林旅游的看点。

广南侗寨位于平等乡境内,是侗族歌舞之乡, 戏剧之乡,素有“戏窝”之称。这里男女老少喜爱和擅长唱歌演戏,侗戏、桂剧、彩调、岩坪调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踩石轮、踩高跷、拍毽子、抽陀螺、舞草龙等民族传统体育和娱乐项目丰富多彩。

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文体活动,既推动了农村的文化建设,打造了民族文化的品牌,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地灵和宝赠古侗寨位于乐江乡境内,这里的村寨至今还保持着原初的风貌,民族文化的原质性、淳朴性、丰富性和群众强烈的传承、保护意识,构成这里独特的侗族文化空间。虽然这里还是旅游的处女地,但地灵祭风雨桥的百家宴和宝赠的祭萨节、传歌节,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三、对发展三省坡旅游圈民族旅游产业的几点建议与构想

这些年,三省坡旅游圈七个县的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各有千秋,但旅游产业目前的发展水平与新形势的要求相差较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三省坡建设成为中国著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面提升民族旅游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实现量和质的转变。

1 实行“区域联动”战略,构筑区域旅游大格局,合力打造中国侗族经典文化走廊实行“区域联动”战略,推动三省坡旅游圈各县的互相联动,共谋发展。按照“发挥优势,整合资源;
完善功能,突显特色;
培育品牌,打造精品;
提升品位,优化环境”的要求,对各自的旅游资源进一步盘点和梳理,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拿出最好的旅游产品,合力打造中国侗族经典文化走廊。因此,各县旅游既各自为战,又相连成线,统一筹划区域的发展。为了把进入桂林的游客吸引到三省坡这片侗族的核心区来,建议由各县旅游部门联合行动,策划设计“三省坡侗族风情游”精品线路,做到客源共享,实现共赢。

2 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挖潜力,抓精品,增强三省坡旅游的吸引力

三省坡旅游圈旅游资源丰富,不可替代,同时又具有灵活分散的特点,但产业链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完善化,还必须进一步整合优化。以吊脚楼、鼓楼、风雨桥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多声部大歌为代表的歌谣文化,以“多耶”和芦笙舞为代表的歌舞文化和艳丽多姿的服饰文化,是三省坡旅游资源的瑰宝,但毕竟只是民族习俗文化范畴的品牌。这里还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如龙胜的龙脊梯田、龙胜温泉、花坪部级自然保护区,通道的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黎平的部级森林公园和天生桥等等,也是三省坡旅游的亮点。三省坡侗乡同时还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一路播撒革命种子,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留下像龙胜龙坪侗寨“红军楼”、通道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等令人景仰的遗址。把这三种旅游资源很好地整合起来,充实这里旅游的内容,就能形成具有观光、休闲、度假、考察、采风、修学、漂流、探险等内容和项目的旅游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省坡侗乡节日多,大节小节月月有,周周有,真是“节庆的圣堂”。民族节日本身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组合,是民族风情的展示。把民族节办成旅游文化节,无论是对于打造旅游品牌,还是宣传促销,都有重大的意义。

3 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服务功能,增强民族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随着三省坡旅游圈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随着过境三省坡区域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修通,进入这里的旅客会大大增加。为此我们必须尽快把三省坡旅游圈建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旅游胜地。在这之前,这里旅游产品开发大多停留在观光旅游和民俗旅游的产品层次上,而商务、生态、体育、保健康复、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所占市场的比例很低,说明这里的旅游产品链有待完善。另外,旅游产业所涉及的“吃、住、游、行、购、娱”结构不合理,说明这里旅游的消费链有待增强。由于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不发达,游客在这里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在旅游营业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就算旅游经济有所增长,也是粗放式的增长。为此,旅游业必须实现由单一的观光型向多元综合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规模效益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讲到旅游购物,我们必须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三省坡侗乡传统的侗锦和银器工艺品制作精美,文化品位高,深受游客的喜欢,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还要在丰富产品和提高其品位上下功夫。要重新挖掘、设计品种齐全、特色突出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改变过去旅游商品单一、粗放,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的状况。

4 联手抓旅游宣传促销,提高三省坡旅游的影响力

有了足够的旅游品牌支撑,还必须做有力的宣传促销。三省坡的旅游形象,除了靠各县宣传,还需要进行整体包装,因此,三省坡旅游圈必须联手抓旅游促销。可以联合举办三省坡旅游促销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传媒工具进行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建议建立一个三省坡旅游网站,力争把三省坡旅游网建成一个知名度高点击率高的网站,拓展三省坡旅游宣传促销的空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