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意象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汉语语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使诗句产生明暗两层含义,一层是字面含义,一层是暗含的意义,而后一层意思才是作者表达真意所在。语音意象体现了很强的文化内涵。1.1“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分类【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诗歌的分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音意象 汉字意象 典故意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21-01
1、语音意象
语音意象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汉语语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使诗句产生明暗两层含义,一层是字面含义,一层是暗含的意义,而后一层意思才是作者表达真意所在。语音意象体现了很强的文化内涵。
1.1 “柳”,“留”的谐音双关
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枝以送别友人,借“柳”、“留”谐音,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汉代《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1.2 “丝”和“思”谐音双关
丝与思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李商隐的名篇――《无题》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诗写女子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其高明之处是在于巧用谐音,通过“丝”谐音“思”,巧用谐音,以蚕丝谐情思,以烛泪喻相思之泪,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吐之既尽,命亦逐亡,蜡烛流泪,流之既干,身亦成烬。表明女子对爱情执著不渝,至死方休,其情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这些谐音双关的妙用把强烈的爱深厚的情表达地形象具体、生动感人。
1.3 “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即“怜子”。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我国一些传统的习俗,也是利用谐音双关来体现民俗文化的意蕴。例如在新婚床上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以“枣”谐“早”,“生”与“生”同音,“桂”谐“贵”音,“子”同“子”同音,取“早生贵子”的吉意,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古典诗歌语音意象属于汉文化的一个范畴,作为一种谐音文化,它反映的是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它在历史上也是变化发展的,不仅在古代诗歌中出现,而且到现在也没还没消亡,它担负着传承文化的大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国粹。
2、汉字意象
2.1 月亮
月是我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作为我国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诗人借明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如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2 水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往往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虞美人》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亡国之君的李煜愁绪之长愁绪之多,写出了亡国之君的无限哀伤。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也是借流水来抒发离愁之情,以水喻愁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汉字的象形特征对于诗的意境的营造,还是大有裨益的。汉字意象正是借助一个个代表物象的词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3、典故意象
中国古诗词之所以难理解,最大的难点是因为这些意象富含独特的中国文化,而这些富含独特的中国文化的意象更难以被西方人理解,我们把这些富含独特的中国文化的意象叫做典故意象。常见的典故意象有长亭、红豆等。
3.1 长亭
长亭是陆地上送别的场所。李白《菩萨蛮》写道:“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的《雨霖铃》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诗句;
李叔同《送别》词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长亭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3.2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写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在唐时流传甚广,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3.3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诗歌的分类范文第2篇
活动开展得有序且热烈。我们首先采用了抽签的方法决定朗读顺序。第一个是董文浩同学朗诵,他为我们带来的是《观沧海》。在他带领下后,大家都主动踊跃地上台朗诵。随后,朗诵的诗篇很多,有《凉州词》、《天净沙·秋思》、《泊船瓜洲》、《七步诗》、《木兰诗》、《行路难》……同学们每朗诵完一首诗,老师都会给出简单的点评。这不仅为同学们的精彩诵读锦上添花,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解读方式和相关信息。
通过这次诗歌朗诵活动,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懂得了诗歌的特点。我在诗歌的收集、释读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诗歌收集方面
在收集诗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类收集法,并了解了它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分类收集法,即在收集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按照内容划分,诗歌可分为:咏物诗、山水诗、田园风景诗、送别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诗等。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是描写山水类的诗,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归类到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按照分类来收集诗歌,还可以方便我们在将来的写作中适当加以引用。
二、诗歌释读方面
本次活动中,我在诗歌释读方面也收获颇丰。
比如,在释读一首诗歌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诗歌的作者、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情况、写诗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吧,李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他是个才高志大的人。到了京城后,不但没有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诋毁排挤,于是满怀愤慨地写下了《行路难》。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就能理解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以及抒发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怀。
三、诗歌朗读方面
最后,在诗歌诵读方面,我也有所收获。
我知道了在朗读诗歌时,需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要把握韵调、读出抑扬顿挫,把诗歌的情境充分地表达出来。
当然,活动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诸如时间短了些、个别同学准备不充分等等。也许这与我们第一次搞这种活动经验不足有关。
诗歌的分类范文第3篇
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
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
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
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
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
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来源:文章屋网 )
诗歌的分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作品 文学理念 具体影响
引言
罗伯特・弗罗斯特由鞋匠、教师再到农场主的生活经历,不仅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而且还为他在诗歌作品中阐释自己的生态理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结合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品,分析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既有利于挖掘诗作的文学价值,又利于探讨生态文学的作用。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诗歌史上最受人们尊崇的诗人之一,作为一位诗人,弗罗斯特已经无愧于“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的称号。他的生命和诗歌创作与新英格兰地区的大自然紧密联系。即使在近百岁高龄,弗罗斯特仍能用颤抖且模糊的声音,充满激情地诵读自己的诗歌。本文结合笔者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阅读感悟,反思生态文学的相关问题,并以“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其诗作中生态理念的核心内容,阐释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创作及研究的具体影响。
一、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生态理念是指在其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与“生态”理念相关问题的思考。包括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以“生态整体”观念对各种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阐释。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与问题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诗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的重点表现内容,诗歌作品的创作则是再现诗人生态理念的具体媒介。因此,探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问题应该从诗歌、人及其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一,诗歌与人的关系。这是我们探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作者,又包括读者,以及诗歌作品中提到的人物。特别是诗歌涉及到的人物言行更能体现作者的生态理念,这里提到的作品则专指“诗歌”这种文学体裁。
第二,诗歌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指探讨罗伯特・弗罗斯特如何通过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思考。包括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选材、以及作者对所选素材的思考。
第三,诗歌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在诗歌作品中,诗作所提到的人物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例如,诗作所涉及到的人物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涉及到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等。
我们以具体诗作来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对人、诗歌与自然关系的表现。下边的诗句节选自《最后一片牧草地》:有一片被叫作偏远牧场的草地/我们再也不会去那儿收割牧草/或者说这是农舍里的一次谈话/说那片草场与割草人的缘分已尽。这下该是野花难得的机会/它们可以不再怕割草机和犁耕……
虽然节选部分很短,但是从这些诗句中却可以看出:弗罗斯特对人与自然及其关系的思考形象而生动地描述在了诗歌之中。在这一片最后的牧草地上,作者提出这样的生态问题――牧草过度地收割和牧场被过度地开垦,这也是他把题目拟定为《最后一片牧草地》的用意所在――让人们关注这片净土,关注生态环境。题目的设置不仅揭示了这里的牧场出现的问题,而且也向读者深化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将要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在描写环境现状后,作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恢复这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当人们不再到这最后的牧场收割牧草,那里将还原为野花的天堂,人类不再涉足其中将使野花获得难得的生长机遇。所以说,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一定要结合具体作品,体现了对诗歌、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再现。
其次,各类机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既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剧了生态危机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而变本加厉,这在作者的诗作中也得到了具体的描述。例如《城中小溪》中,作者首先描绘了人类在小溪边修建城市后的景象,一座新建的城市边上有一座作者熟悉的农舍,虽然它与城市中整齐统一的规划显得极不协调,但是这座农舍却成了作者寻找那条小溪的坐标。于是诗人这样写道:可是那条小溪呢?那条手臂一样环抱着农舍的小溪呢?/我问,作为一个熟悉那小溪的人。在这首诗作中,城市建筑象征着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农舍”和“小溪”作为原始的存在状态则是生态文明的象征。而一次次地追问则代表着作者对生态问题与物质文明关系的具体思考,在这首诗作里把城市建设与原始的农舍和小溪进行并列、对比,我们得出结论――物质文明所谓的“高度发展”加剧了生态危机的出现,同时在文学领域中开始对这种危机给予高度的关注。
再次,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系统观念。弗罗斯特的诗歌客观而形象地再现了对生态问题的系统性思考。系统性的思考既包括作者对良好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向往,也包括作者对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之间的思考。如前文提到的《最后一片牧草地》和《城中小溪》两首诗作都集中反映了这一理念。此外,《最后一片牧草地》与《雪夜林边小立》这两首小诗有近似之处,作者在文中写道:林中万籁俱寂,了无回声/只有柔风轻拂,雪花飘落。这首诗虽然很短,但它写出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舒适的栖息地,而且它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类精神上的压力,为人类提供审美享受。
综上所述,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中体现出的对生态问题的关注集中表现在地域性特点上。有学者这样评价他:“诗歌描写大量地集中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也浓墨于该地区的乡村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体现该地区的乡村人们的思想与意识,从而浓缩和创造了具有该地区特点与特性的田园诗歌,形成了弗罗斯特诗歌典型的田园艺术特点。”也正是因为这种田园的特点才使其诗歌中的生态视角更引人注目。
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文学影响分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伊始,他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学”的概念,也未对相关理论问题有过清晰的定义。但他诗歌作品中的生态理念却促进了“生态文学”的萌芽,以及对生态核心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弗罗斯特诗歌中关注的生态理念为后世“生态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参考依据与现实根基。
其次,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为后世生态文学理念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经验。文学也是人学,文学作品的内容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生态问题所涉及到的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文学创作者应该重点思考的社会问题。在另一个层面上,生态文学的创作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一样,都会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选材、主题表现和作者创作理念的选择。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生态主义诗歌中所反映的主题,作者一定要针对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题材,表现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生态主题,并且在此基础上系统化地阐明生态观点,才能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意识到生态文学的重要价值,才能使读者与作者一起系统化地思考如何面对发展中的生态问题。
生态趋势与文学创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需要作者在创作选材上细细考量,而且也需要作者在作品主题的层面上进行深化,尤其是作者对生态问题的系统性思考更是我们应该借鉴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核心所在。正因如此,才使其诗作呈现出生态美学特有的交融性审美特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从而使他的诗作成为了生态美学研究的样本。
再次,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学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即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对当代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基础层面进行分析――即具体的文学创作研究(特别是生态文学的相关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研究。前者是实践,后者是理论。只有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的全部影响。对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这里不能详尽分析它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但是在知网上以“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其搜索结果显示为1,146条。这个数字足以证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及其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核心在于将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派诗歌完美地融合,并深化了生态主义内涵。他不依托照搬前人的成功之作,也没有沿袭古老的欧洲诗歌传统,而是通过自己的思想深度和辛勤的写作实践,直至最终找到了一条既适应本土文化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生态主义诗歌创作之路。弗罗斯特在其诗歌作品中形象而客观地诠释了他的生态理念,而分析其诗歌理念,既是挖掘其作品文学价值的最佳途径,也是我们深入理解其诗歌意蕴的最好方法。特别是对弗罗斯特诗作中生态观念对后世的影响的分析,更能证明其诗作的时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杨竹芬.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主义探析[J]作家评论,2012(12).
[2]朱兰花.罗・弗罗斯特抒情诗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3]李云雷.路的选择与人生的哲思――读《未选择的路》[J].语文建设,2003(07).
诗歌的分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章辨体文体明辨歌行乐府
吴讷的《文章辨体》和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是明代前期和后期出现的两部有一定规模的选集。它们所划分的文章体裁种类繁多,复杂细密,对各种体裁的源流、种类和体制规定都有或详或略的研究。其中它们对乐府诗与歌行的分类和研究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明人习惯上将乐府作为诗歌的一种体裁,但它自身又包含着许多体裁,怎样对乐府进行分类和研究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罗根泽先生认为吴讷的乐府“去掉《杂歌谣》是对的,去掉《近代曲》和《新乐府》也还可以,为什么连《舞曲》和《杂曲》也去掉呢?分类而以‘杂’名,似近于‘驱龙蛇而放菹’,但不如此便不周延。”(1)罗先生认为徐氏是根据吴书补充修正而成的,只就乐府分类而言,徐氏远胜于吴氏,“但为什么又去掉《横吹》呢?”(2)罗根泽先生认为吴讷为了维护乐府音乐的纯粹性而去掉《杂歌谣词》、《近代曲辞》、《新乐府》,甚至去掉《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徐师曾为什么去掉《横吹》、吴讷为什么去掉《舞曲》等歌辞他并没有进一步推究。其实,吴氏和徐氏的选集对乐府的分类和取合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文章辨体》和《文体明辨》皆立歌行一体,其所选录的诗歌就是传统的乐府诗。吴讷所选的歌行体涉及了《乐府诗集》中的杂歌谣辞、杂曲歌辞、新乐府辞和郊庙歌辞,多为汉以后作品,以唐代诗歌为主;
而徐师曾的歌行体也大致为《乐府诗集》杂歌谣辞的汉以后的诗篇,但不选《乐府诗集》中的杂曲歌辞和新乐府辞。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乐府诗在吴讷和徐师曾这里被分人了乐府和歌行两类诗歌中。吴讷和徐师曾对歌行的认识和归纳也不一样,吴氏将古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歌行等,他把歌行看作是古诗中的一体。而徐氏的歌行非常复杂,在徐师曾的体裁体系中有两种外形相似但性质又非常不同的歌行体,即近体歌行和乐府歌行。同时,杂言古诗、七言古诗跟乐府歌行也非常相似。吴讷将歌行从乐府中分离出来归为古诗,徐师曾则区分了两种相近的歌行,那么他们的各种体裁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吴讷首先说明了歌行体是歌辞的性质,它属于“有辞无声”的歌辞,这些歌辞往往没有曲调。然后他暗用了姜夔对歌行篇名的解释,“本其命篇之义日篇;
因其立辞之义日辞;
体如行书日行;
述事本末日引;
悲如蛩螀日吟;
委曲尽情日曲;
放情长言日歌;
言通俚俗日谣;
感而发言日叹;
愤而不怒日怨。虽其立名弗同,然皆六义之余也。”吴讷又交待了其选诗的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即事为题,无所模拟;
二是辞义不过于淫伤者。前一个条件至关重要,是后一个条件的基础,它是区别歌行和乐府的首要条件。可以看出,吴讷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元稹的歌行的观念。元稹《乐府古题序》说:“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
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惟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3)元稹归纳了沿袭古题、寓意古题、即事名篇等乐府诗歌创作的三种情况,沿袭古题就是沿用乐府古题,遵循古题的情调和意义甚至词语来创作;
寓意古题就是沿用古题,可以不遵循古题的情调与意义而是根据作者的所思所感来创作,做到刺美见事;
即事名篇就是不沿用乐府古题,根据作者的遭遇和情思,采用乐府的调子(声调、意调和情调)来创作。元稹认为这三种情况是有高下之分的,沿袭古题的诗歌于文采可能有好坏短长的区别,但于文义却是重复累赘。对于寓意古题他是肯定的,但是这类著作太少。相比之下,他更加肯定杜甫即事名篇的诗歌,这类诗歌能够较自由地发挥作者的主观意图,充分表现作者的所遇、所感和所思,当然对于这种创作方式的义理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必须有助于朝廷、社会和民众。在元稹那里,这三种情况都是乐府,只不过是题目不同,寓意不同,他并没有明确涉及其体裁是否相同的问题。吴讷在这里把那些沿袭古题和寓意古题的看作乐府,把即事名篇、无所模拟的乐府诗歌看作歌行。但吴讷在选诗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一标准贯彻到底。如其所选歌行沿用古题的有鲍照的《行路难》、李白的《沐浴子》等。《行路难》在刘宋之前就有了,鲍照的创作不是即事名篇,而是沿用古题,而且在意义上也与古调同。李白的《沐浴子》也是这种情况。吴讷在其“歌类”所选录的《天马歌》更是如此,《天马歌》为汉郊祀歌,古辞为三言,李白所作则是三、五、七言杂行的歌行。其所选“行类”的李白的《少年行》严格说也是沿袭古题《结客少年场行》。除此之外的大致为即事名篇之作。以是否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作为区别歌行和乐府的标准显然是有问题的,吴讷尽管涉及到了歌行与乐府的体制区别和关系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徐师曾对歌行与古诗的关系问题探讨得较为深入。在他的诗歌文体体系中,近体歌行是与七言古诗、杂言古诗和乐府歌行形体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的。徐师曾在解说近体歌行时说:“按歌行有有声有词者,乐府所载诸歌是也;
有有词无声者,后人所作诸歌是也。其名多与乐府同,而日咏,日谣,日哀,日别,则乐府所未有。盖即事命篇,既不沿袭古题,而声调亦复相远,乃诗之三变也。故今不入乐府,而以近体歌行括之,使学者知其源之有自,而流之别云。”(4)他认为乐府歌行与近体歌行的首要区别就是是否入乐的问题。近体歌行是不入乐的,为有词无声者。其实,徐师曾时代乐府歌辞的曲调也大都失传,从音乐区别它们是不切实际的,即使通过音乐,也大多评借古代的书面材料,所以最直接的区分就是近体歌行多为后人所作,乐府歌行多为古辞。但“后人”是什么时代的人呢?从徐师曾所录诗歌来看,除晋代刘琨、陶渊明和刘宋的颜延之之外,其他都是唐人,也就是说“后人”为晋代之后的人。
乐府歌行与近体歌行的又一个重要区别就是题目和声调。近体歌行是即事命篇,不沿袭古题,乐府歌行则沿袭古题。既然不沿袭古题,但近体歌行“其名多与乐府同”,这是怎么回事呢?从语言上来看,乐府古曲题目的构成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词或语加上“篇”、“歌”、“辞”、“吟”、“行”、“怨”、“引”、“操”等名词构成,如《燕歌行》、《秋胡行》,《白头吟》、《梁甫吟》等;
另一种就是没有“篇”、“歌”等名词而直接由其他词语构成,如汉铙歌十八曲的名称,《朱鹭》、《将进酒》,汉横吹曲辞中的《出塞》、《折杨柳》等等。至于第一种方式中“篇”、“歌”、“行”等概念也往往被当作乐府诗的名称或命名方式,前面说过的姜夔是较早研究这些名称意义的学者。徐师曾也吸收了姜氏的观点,
“又按乐府命题,名称不一;
盖自琴曲之外,其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
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
兼之曰‘歌行’;
述事本末,先后有序,以抽其臆者曰‘引’;
高下长短,委曲尽情,以道其微者曰‘曲’;
吁嗟慨謌,悲优深思,以呻其郁者曰‘吟’;
因其立辞之意曰‘辞’;
本其命篇之意曰‘篇’;
发歌曰‘唱’;
条理曰‘调’;
愤而不怒曰‘怨’;
感而发言曰‘叹’。又有以诗名者,以‘弄’名者,以‘章’名者,以‘度’名者,以‘乐’名者,以‘思’名者,以‘愁’名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