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辅导员家访总结【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6-27 08:05: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家访工作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家访的效果更是重中之重,以往关于家访的研究多集中于家访方式方法的探讨,家访工作如何实施,但是对于家访效果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重点探讨了影响家访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辅导员家访总结【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辅导员家访总结【五篇】

辅导员家访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家访效果 影响因素

家访工作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家访的效果更是重中之重,以往关于家访的研究多集中于家访方式方法的探讨,家访工作如何实施,但是对于家访效果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重点探讨了影响家访效果的因素,并为提高家访效果途径提供借鉴。

1、家访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了解学生家庭状况

辅导员通过对大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观察,只能从表面上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友等情况,但是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是在家庭中,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成长环境等,辅导员只有通过家访工作,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之中,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其父母进行全面的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从而找到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这些来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1.2 拉近师生距离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置比例基本可以达到1:150,但是教育除了具有群体性特点外,还要求辅导员要针对具体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每个辅导员在工作中面对这么多学生,难免会因工作的繁忙而忽视个别学生,此外,在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都将关注的重点面向那些学习成绩较好或较差的学生、学生干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违纪学生等,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固然重要,但是对那些平常表现一般,在各方面并不突出的学生而言,长期得不到辅导员的重视和关注,不仅和辅导员的心灵距离较远,而且对其自身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如果辅导员能够通过家访对这些学生进行关注,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和重视,这对于他们自信心的建立、自我意识的提高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1.3 促进家校沟通

通过家访,辅导员走进学生的家庭,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校的相关政策等向家长反馈,家长通过与辅导员面对面的交流,将学生以往的经历告知辅导员,使双方对学生更加了解,形成良好的家校育人合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问题。

2、家访效果的影响因素

2.1 家访对象的反应

家访对象的反应直接决定了家访能否顺利进行。当辅导员走入学生家庭的那刻,就已经开始涉及到学生的一些隐私信息,如向家长反馈学生不理想的成绩,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等,对此,有些学生及家长对辅导员的家访持排斥态度,这样势必会影响家访的效果,轻则一无所获,重则影响师生的关系,使以后的工作难以开展,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辅导员在家访前需要提前和家长、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辅导员需要提前做些准备工作,如改变家访对象或者做好学生或家长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欣然接受家访的要求。

2.2家访教师的态度

辅导员对家访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家访能否成功实施。如果辅导员重视家访工作,就会在家访之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如家访对象的确定,家访路线的研究,家访内容的探讨,家访费用的预算等工作,这样既能提高家访效率,又能使家访节省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辅导员只是被动的出于上级的指示、领导的压力,将家访工作当做一种任务和包袱来完成,那么家访的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家访效果,辅导员对于家访工作首先要重视,其次是要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另外,辅导员老师在家访过程中对任何家长都应不管其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家庭差距如何,给予同样的尊重和爱心,使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和慰问。

2.3 家访形式的运用

家访形式的运用直接决定了家访效果能否更好的发挥。以往,家访主要是采用家长会或者实地家访的形式进行,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家访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另外,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多,辅导员数量少,辅导员逐个上门家访已不现实。所以辅导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将个人家访与集体家访相结合,入户走访与集中座谈相结合,专访与顺访相结合,实地走访与书、电话访、短、QQ群访、飞、网络视频访、MSN访、E-mail访、家长论坛访、微博访等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

3、提高家访效果的途径

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高校、辅导员、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所以家访效果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提高家访效果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改善:

3.1提高宣传、转变观念

家访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健康的发展,在家访前,辅导员想要学生及家长很好的配合家访工作,就需要对家访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强调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家长和学生转变观念,消除学生对家访的排斥心理,端正学生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家访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增加投入、加强考核

家访工作使家庭重新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方面,为了确保家访工作更好地开展,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扩大走访范围,进一步增强家访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此外,可以把家访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与其高校评估、辅导员评优评先等挂钩,使高校,辅导员高度重视家访工作,为家访工作提供保障。

3.3规划内容、家访正规化

3.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在进行家访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困难学生帮扶等渗透其中,从而不断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3.3.2提高家校联动效果。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一是要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校的管理特色及收费情况;
二是要全面介绍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如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就业等。通过家访,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的状况,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3.3.3听取家长反馈情况。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成长环境等等,同时也要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的意见,倾听家长对学生情况的反馈,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另一面”。

3.4 总结及时、家访系统化

家访前辅导员通常要进行很详细的计划,家访结束后,辅导员也要及时认真的总结家访的心得体会,根据家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今后教育的措施,将这些形成书面材料,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另外,在家访结束后,对被访的对象辅导员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可以从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等各方面来观察他们,看他们是否有新的进步,生活态度是否更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否更加踊跃等等,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最终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花,罗慧中.高校班主任家访工作探讨[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9)

[2]陶慧.远程家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与研究[J].管理观察,2009,6

[3]姜维军,白雪峰.高校辅导员家访实效性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0,(4)

[4]郭金海,韩雪.高校家访工作实施路径初探[J].科技向导,2011,(26)

辅导员家访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 学生 访谈关系 策略探析

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校园的两大主要人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教育和个人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高职学生重要的人生导师。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院校规模和学生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在发展高职教育过程中,做好师生访谈工作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世界观,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更好的推动高职教育的向前发展。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也能促进师生交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职辅导员与学生访谈关系存在问题

比起中学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多样,处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辅导员是高职教师队伍中的特殊师资队伍,辅导员主要担任着学生的德育工作,通过与学生访谈引导学生思想积极向上,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访谈关系既可以对师生访谈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访谈存在着几种弊端,影响良好访谈关系的建立,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困扰。

(一)师生关系冷漠。高校师生关系冷漠在当前高等教育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师生间相互不了解、缺乏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这种现象给师生双方都带来了不不利影响。相比其他任课教师,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不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访谈,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停留在表面,使得师生双方关系冷漠,在访谈中显得疏远淡漠。

(二)学生原因。进入到高职院校后的学生,基本开始了寄宿制生活,辅导员成了学生在校的“新家长”,担任着学生学习指导、生活指导、思想指导等多个工作,但高职学生在面对辅导员的教导和帮助时,很多学生都不能理解辅导员工作,认为辅导员管理太多影响到学生自由;
面对辅导员的批评和帮助,也持着不认同、反感情绪;
再加上学生与辅导员面对面交流时间有限,师生观点冲突得不到有效解决,师生双方在管理上难以达成一致,无法形成良好的访谈关系。

二、促进高职辅导员与学生良好访谈关系建立的有效策略

(一)高职辅导员提高自身管理素质。教师在工作中要发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高职辅导员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都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外在条件,也是加深师生交流的基础条件。高职辅导员日常工作较为繁杂,既要担任学校的事务性工作,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访谈交流,这就需要辅导员要具备善于总结工作经验的优点,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在平时工作中改善自己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方法,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自己、信任自己、爱戴自己,逐步的改善双方关系。

(二)全面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辅导员需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等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经济状况、兴趣爱好,辅导员只有指导某个学生的某些特质,并在有效的访谈沟通时间内展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才能真正的让学生信赖自己,乐于和自己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学生,是关心学生、教育学生的基本要素,无法充分了解学生,就无法建立良好的访谈关系。

(三)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访谈时,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的独特性,辅导员要重视学生的个人人格培养和个性发展。辅导员与学生交往时间相对较充足,高职院校的学生课程结构简单,辅导员在学生学习之余就可以进行思想交流访谈工作。面对学生才能、智力、性格、家庭等差别,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不过分偏袒成绩优异学生,也不忽视学习吃力学生,让学生享有平等的尊重和关爱,充分感受到教师同等的关爱,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师生双方和谐、愉悦的访谈关系。

(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辅导员在与学生交往交流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观点相悖、产生矛盾,在发生矛盾时,教师要沉静、全面的分析矛盾产生原因,正视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必要时进行自我批评;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也要耐心的进行说服教育。师生双方可以相互换位思考,辅导员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学生高手,帮助学生自我反省、知错就改,学生也要站在辅导员的立场上,理解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积极的改正态度,实现师生交流双赢。在处理矛盾时,辅导员要秉承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努力做到让自己的学生心悦诚服,建立起师生双方温馨和谐的沟通关系。

(五)巧妙利用其他访谈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利用网络沟通交流是现代社会沟通交流的又一新思路。很多学生都热衷网络交流,辅导员在和学生访谈交流时,也可以采取网络交流这种形式,利用QQ、微信、人人网、电子邮件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交往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做好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很多学生不敢当面与辅导员诉说困难,就可以通过网络这一虚拟访谈环境与辅导员进行有效交流。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访谈交流时,需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师生网络交往行为,把握好交流沟通的度,促进师生良好访谈关系的建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教育中,建立良好的访谈沟通关系,高职辅导员起着主导作用,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管理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正确处理师生间矛盾,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积极的采用多种沟通访谈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起温馨、和谐的师生访谈关系,让每个高职学生在充满关爱的大环境下,形成健全人格,实现自我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莹莹.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策略研究――从戈夫曼社会学拟剧论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9).

[2]王燕芳,康遍霞.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微博互动策略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5).

辅导员家访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访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校家访工作的意义

         家访是架于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辅导员准确了解学生实际,借助家庭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及心理教育的渠道,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高校思政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看来,家访是一种由学校、家庭、学生构成的三位一体互动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上,需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特别是要整合好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家庭学历层次、教养方式,以及学生的以往受教育情况与学校评价等信息资源,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性成长状况等,方便辅导员在具体的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其次,家长可以通过辅导员老师了解到学院目前的政策方针与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能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放在学院教育的大背景下思考,也有利于辅导员老师与家长在学生个性层面上进行有效沟通与相互理解,方便双方就学生在校可能存在的特殊问题得到协商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忽视家访这个前沿阵地。第三,家访能够取得一系列的社会连锁效应,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学院办学层次与学生的培养素质能够通过家访带动起来,同时家访工作有利于将学院的影响力直接推进到所到的家访地区,这样独立学院的品牌效应得到了一种很好的自我宣传。

         二、家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1、家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拓了新的工作空间

         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地点可以不限于在办公室和校园内,因为在这个相对狭窄的空间范围内观察到的往往只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表象,不是问题形成的根源和本质。只有把工作空间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家庭,结合学生生活的背景和环境,才能摸清学生成长的脉络,了解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攻克现代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家访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开辟了新的工作阵地,借助这块阵地,思政工作中的难题不仅可以在学生身上查找原因,更可以深入到学生成长的环境中寻找答案。特别是e时代的背景下,家访的形式也更加多样,除了传统的家访模式外,电话、短信、email、qq、msn等形式的家访也逐渐形成并开展,因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领域更加广泛,形式更加丰富。

         2、家访加深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当今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自幼在父母的珍惜呵护下成长,自立、自律、自理能力差,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而往往一位辅导员老师要面对上百个学生,很难全面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家访这种形式,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家中面对面互通信息,辅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家庭式融和的相互交谈,极易赢得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和信赖,可避免和纠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不正确方式和行为,达到家校教育行为上的步调一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家访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3、家访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特殊问题学生的距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家访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高度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高校中存在着几类特殊问题的学生,贫困生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类。他们大多出身农村,性格通常偏内向,且部分存在自卑封闭的心理。对于这部分学生,家访中对待家长的态度更要和蔼,理解并尊重家长。要向家长充分了解贫困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心理特点,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努力,充满自信,消除自卑心理。家访不仅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到这类特殊问题学生实际家庭状况,在送去温暖与关爱的同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使这类学生及其家长真正感受到来自学院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三、高校家访工作的经验分析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自2008年寒假以来,在全省高校中积极倡导并深入开展以“千名辅导员访千家”为主题的家访活动。全省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动员和组织全院辅导员广泛开展家访工作。选取不同特点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活动,增进与家长的联系,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同时向学生家庭传递学院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年来,按照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和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特点,重点选择学生当中思想困惑、内心迷茫、家庭贫困、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家访足迹遍及 全省各地。有的家访地点非常偏远,需要乘坐火车、汽车,再步行才能到达,但是广大辅导员努力克服众多困难,仔细斟酌选择家访对象,努力提高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领导和辅导员们深知,家访工作是建立学校、家庭和学生三位一体育人环境建设重要契合点的有效载体,家访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学生成长、教育效果的好坏。学院十分重视,并力求让每一次家访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通过家访建立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的长效机制。

         每次家访前,高校领导组织全体辅导员召开动员会,对家访工作进行精心的安排和部署。一是指导辅导员做好家访准备工作,选定好实地家访的学生对象,收集整理好相关材料为家访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由于时间空间等原因对于不能进行实地家访的学生,采取电话、信函等形式进行家访,确保家访工作贯彻执行到每一名学生。二是结合家访学生的特点,明确在家访工作中要了解的重点问题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每名辅导员都要结合家访日程和家访目标制定详细的家访计划,并上交学工部备案,家访计划制定后及时与学生和家长取得联系,使双方沟通顺畅,达成统一认识。三是从多个维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家访的实际效果。首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
其次客观地介绍当前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最后是向家长介绍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重要举措,与家长达成在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向上的共识。四是认真撰写家访心得和家访报告。结合实际,总结家访工作的个人体会和感悟,总结不同类型特殊问题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和推广,提升工作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直以来,家访工作在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大家对上级教育部门和学院的这一重要举措赞叹不已,呼声很高。与此同时,家访工作也帮助辅导员们针对很多“问题学生”找到了理想的教育方法,对转变学生观念,启发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鹏.浅谈家访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启示.时代教育,2009,9.

辅导员家访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
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本研究以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以及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查阅法收集有关条目,总结得知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包括以下三个结构维度:
职业态度、职业能力、个人魅力。

关键词:辅导员 ;
胜任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

【中图分类号】G645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作用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学生在校期间与辅导员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交流最直接,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人格魅力都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否选拔素质优良的人员担任学生工作辅导员,能否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员素质培训活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非常关键。构建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结构模型不仅对辅导员素质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辅导员选拔以及相应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指导。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学生作为样本, 主要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优秀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有关内容与条目, 再综合有关文献, 对条目进行整理和筛选,探讨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

1.1 被试

选取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40人,其中男性17人,女性23人。在校学生133人,其中男生75人,女生58人。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查阅法收集条目,首先, 本研究采取行为事件访谈法进行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条目的收集。通过编制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访谈提纲, 选取曾经获得过奖项且在院校的绩效考核中取得优秀的辅导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被访对象基本信息;
二是请被访谈对象列举自己三件成功事件以及三件不成功的事件。对被访对象的访谈内容进行笔记整理, 对访谈中的行为事件进行主题分析,记录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其次,通过开放式问卷,请辅导员和学生对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作出描述,同时记录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再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如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任务、基本要求及职责等, 对所收集到的条目进行分析、归类、汇总。

2 研究过程分析

2.1 辅导员对工作的态度评价

在问卷的设计中,我们用了"您喜欢这个工作吗?"来了解辅导员自身对工作的态度。接受调查的40名学生工作辅导员中,32%表示喜欢,64%表示一般,4%表示不喜欢。通过对比分析得知,在回答"喜欢"这个等级的辅导员中,工作年限均为1年,而描述在"一般"这个等级以上的,工作年限大部分不超过3年。越靠近"不喜欢"评价等级的辅导员,工作年限大部分在3年以上。众所周知,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未来的学生。但是目前由于辅导员工作量大,事务繁多,未来的去向问题等,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这就很难培养出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因此,有些人就把这项工作当成跳板,一有机会就会转向专业教师。由此可推论,年轻的辅导员凭着自身的一腔热情,喜欢辅导员工作,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逐渐降低。

2.2 辅导员对工作内容的描述

综合被调查的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描述,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
日常事务管理;
团委工作;
党建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工作;
奖惩、资助;
学风建设;
特殊群体管理;
家校联系;
班级管理;
学习培养等。此外,在事件访谈过程中,个别辅导员描述自身的工作就是"万金油",除了相关文件规定的工作职责外,他们还承担了大量和学生相关的工作,例如学费催缴工作、学生就业联系工作、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等。

然而,相关文件表明思想政治辅导员有其明确的岗位职责,概括起来包括以下11个方面: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
时事政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
开展学风建设;
培育良好的班风;
保持班级的安全与稳定;

评优评先或违纪处分;
学生入党入团工作;
新生入学工作;
毕业生的毕业与就业;
学生骨干的选拔培养;
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的组织。

2.3 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分析

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事件访谈的收集统计,得出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的频次分析见表1。

表1 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表

胜任特征

总计

胜任特征

总计

胜任特征

总计

认真负责

130

细心

17

人格健全

4

个人素质

59

管理能力

15

恒心

3

耐心

36

做事有技巧

14

自信

3

为学生着想

35

勤奋

14

品德高尚

3

组织协调能力

35

公平公正

14

综合素质好

3

积极主动

35

专业知识

11

沟通能力

34

创新能力

9

热爱工作

31

包容心

9

师生关系好

28

科研能力

8

学习能力

24

文体能力

5

爱心

19

博学

5

规划能力

17

思想端正

5

2.4 文献资料收集

山西大学的杨继平、顾倩、郑建君、靳江波对辅导员胜任力现状、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和应用、辅导员道德规范与胜任力的关系、胜任力模型的建立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他们曾对该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做过一些探讨,发现该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包括以下16项: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关爱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职业忠诚感、个人魅力、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心理辅导能力、反省认知能力、理解和尊重学生、原则性和参与能力。顾倩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区分出了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12个维度: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职业忠诚感、个人魅力、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心理辅导能力、理解尊重学生程度、原则性、参与能力等;
杨继平、顾倩进一步研究得出大学辅导员最重要的5项胜任特征依次是:理解和尊重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原则性、关爱学生、职业忠诚感。

国内西华大学的学者研究认为,在组成结构上,辅导员胜任特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动机、特质、自我形象、价值观或态度、知识与技能。其中,动机、特质、自我形象、价值观或态度属于鉴别性胜任特征,而知识与技能属于基准性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模型就是由这5个层级所构成的结构模型,也就是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3 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分析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文献查阅的方式对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职业胜任特征作详细的分解,参考国内相关研究的描述和归纳,我们认为,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应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个人魅力三个方面,具体见表2。

表2 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的模型分析表

胜任特征 因子内容

1.认真负责

2.热爱工作

职业态度 3.为学生着想

4.五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包容心

5.公平公正

1.组织协调能力

2.综合管理能力

3. 沟通能力

职业能力 4. 学习能力

5. 专业能力

6. 规划能力

1. 积极主动

2. 亲和力

3. 自信

4. 人格健全

个人魅力 5.善于倾听

6.自制力强

7.博学

8.虚心

9.真诚

3.1 关于职业态度

研究中发现,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中,职业态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态度主要包括认真负责、热爱工作、为学生着想、公正公平、五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包容心)。

由于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琐碎等性质,就要求其必须有认真负责、热爱工作的态度,才会用心去承担,也就会公平公正地时刻为学生着想。古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正确认识到辅导员工作既是一种专业,又是一种职业,光荣而艰巨;
还要认识到一名合格的辅导员,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难度并不亚于做一名专业教师,其知识、能力、素质、经验和丰富的阅历是需要长时间的,甚至用一生去学习、提高、锻炼和积累的。

3.2 关于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在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胜任特征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通过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由于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配备不足,再加上工作本身的琐碎性、具体性,这就需要辅导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辅导员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和做法,要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且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才能担负起创新教育的重任。高校辅导员要提高自身能力,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习,因此学习能力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是提高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3.3关于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大部分的内容均为描述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辅导员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研究发现,胜任高校辅导员岗位,需要具备的人格特征包括积极乐观、亲和力、自信、人格健全、善于倾听、自制力强、博学、虚心、真诚。高校辅导员工作涉及到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的各方面,全面而复杂,并且在短期内不易见到工作成效,因此要出色地完成工作,必须首先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份工作,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在对待学生时,要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使学生愿意和你沟通交流;
第三,在指导和帮助学生时,要有宽广的胸怀,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实践证明,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情感的优化具有陶冶价值,对学生的意志强化具有促进价值,对学生道德的升华具有示范价值。

参考文献:

[1]庞鑫培.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6.

[2]白凯等.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8,1.

[3]顾倩等.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

[4] 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山西大学.2004.

辅导员家访总结范文第5篇

培训老师从基础心理学开始介绍,然后慢慢过渡到心理技能。经过此次培训,我才分清,心理的正常与不正常。一般所说的心理问题是指正常心理中的不健康心理,而不正常心理则是指有心理疾病,这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咨询的面对人群是心理正常的人群中不健康的。

作为一名辅导员,所面对的是高校学生,对于自己带的学生要有一个总体把握。例如对于大一的新生,因为是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对于周边的人和事都不太了解。离开了家庭,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地方。纵然是在高中时期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可是来到大学后,突然间这种优越感消失了,那一种失落与落差会造成新生自卑感的产生。因为军训期间的高强度训练,也会使新生感到身心的疲惫,从而让部分新生有躯体疼痛感的现象产生,还会有如莫名的紧张感,恐慌,甚至会抑郁等。这就需要辅导员对这些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通过与这些学生的交流,通过其他同学的侧面观察,来使他们尽快的适应校园的环境,如果在进入校园后两个月还是无法转变那种孤独、无助的心境时,那么对于此类学生就要请学校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辅导了。

当然,作为一名辅导员,首先自己的心理就要是健康阳光的,不然如何去进行心理辅导。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去带动学生。

记得培训的时候有个老师在讲心理诊断的时候,就说了,心理咨询师对于来访者,即使对方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你再怎么不喜欢都好,都不能抱有厌恶的态度,也不能说来访者有言语刺激到咨询师某根神经了,就与来访者进行争执。咨询师面对来访者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如果是实在是无法接受来访者的咨询,那么就只能是转介了,不然这样只会加重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既然如此,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也是一样的。对于学生,我是辅导员,是老师,可是在年龄上,我只是他们的大姐姐,应该要向对待弟弟妹妹似地去关心、爱护他们。当然,如果学生能够像对待大姐姐一样的看待我,能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对辅导员的思想心理辅导工作也是极有便利的。

做了一年的辅导员工作,对学生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了,也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与我谈心,对于班级上的情况,除了心理委员会关注班上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他们周边的同学们都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在我带的学生当中,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大都是贫困生,他们有的自卑,有的偏激,有的过于自信。不过是自卑心理的占大多数,因为家里的贫困,所以他们交不起学费,穿不起漂亮的衣服,害怕班上同学嘲笑,为了能拿奖学金而拼命读书。即使是成绩再优秀也好,也打消不了他们中一些人的自卑感,于是与班上同学的关系就不好,总是独来独往,就像是个独行侠。培训时,老师们也有说过,他们并不想成为独行侠的,给人感觉好像很独立,很潇洒,其实他们内心的孤独感是那些家庭优越的学生们无法体会的。

并不是说家庭贫困的学生才有心理问题,家庭富裕的学生也会有。有些家庭富裕的学生家长并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将钱给孩子花,自己忙自己的事业,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扭曲。记得有个老师就讲过这种情况,说是一个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那个孩子的妈妈很会做生意,也做得很好,可是她总是不在家。到后来孩子上了大学了,再一次心理普查中,查出这个孩子有心理问题,于是心理辅导老师就找了那个孩子谈话,结果却发现,那个孩子很痛恨自己的母亲,甚至是想杀了她。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个母亲除了赚钱,根本就不关心自己,使得自己像是被抛弃了一般。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