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历史教学案例【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27 08:2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行,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中学历史教育方面,采取案例教学法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成为现代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历史教学案例【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历史教学案例【五篇】

历史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行,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中学历史教育方面,采取案例教学法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成为现代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完善,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

中学历史;
案例教学法;
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是依据史实,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并教会学生以史为鉴,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一门学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习得者的位置。这样的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于学生根据史实进行自我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因此,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的教学方法,成为现代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值得加以合理利用的手段。

1做好课前准备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细致的研读,将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较为充分的查阅,尽量掌握最为丰富的、正确的史实。特别是一些著名历史事件的意义及影响,教师需要将专家学者的看法进行整理,整合出较为完整的答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还可以对一些具有相似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这样能够使各项史实的特点更为明确。教师还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做好课程设计,将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进行标注,在上课时详细的讲授给学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课本上的一些历史事件并不一定是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料的搜集,将最为典型的、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的案例筛选出来,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案例教学法可以说是将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在课上时采取各种手段将历史事件进行还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而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讲解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分散且十分重要,教师就需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需要根据年份对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发明进行分类;
其次是对这一时期的各项发明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调研;
最后需要将与这些发明相关的内容制作成图表,在上课时直接以图表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举例说明,使得课程内容更为清晰明了。教师做好了充足的做准备,才能保证在课上将重点与难点十分简洁、明了的讲授给学生,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也避免了知识过于分散而出现记忆错位的现象。

2丰富课堂内容

教师首先需要重视课程导入,对中学生而言,教师的个人魅力以及教师的知识技能成为了其喜欢一门课程的关键,教师应当把握好课程伊始,将自己的魅力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做到真正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故事、提问、对话等形式的导入,让学生对本节课即将进行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本节课所做出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需要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轻松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大部分历史事件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来感受历史事件。这样可以使历史事件更为真实的还原给学生,使得教师所准备的案例更为真实,具备说服力。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还会安排当堂检测的环节,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将这一环节的题型进行扩充,让学生见识到更多类型的习题。教师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小软件,将每节课的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边玩边进行自测,帮助学生记忆,也使得课堂更具趣味性。这样教师就可以使整个历史课堂的内容更为丰富,而不是单纯的进行案例的罗列,让学生在更为轻松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例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清朝末期各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影音资料,使学生感受到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环境,以及外国列强对我国的蚕食瓜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还可以将相关条约内容打乱,将各通商口岸、列强瓜分的地点等内容标注在地图上,让学生进行分类。这样就将经典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强调,帮助学生进行了记忆,还使得课堂内容更为丰富紧凑。

3重视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够使学生发现自己在知识点的掌握上存在的缺陷,因此,师生都需要重视课后反思,并尽量在每节课结束之后进行反思。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也可以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经典案例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当认真倾听学生对历史案例进行的讨论,从中发现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看法,并且对理解存在偏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同时,教师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回忆,反思自己是否合理的利用了历史案例,是否将各案例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学生对自己提出的案例能否正确理解,是否在课上或者课下组织学生进行了合理的讨论。尤其是教师需要反思自己选取的案例是否与课程目标相符合,能否让学生挖掘出案例中蕴含的中心观点,进行了几次案例教学之后学生在自我意识的表达以及思维能辨力上是否有所提升。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学生也可以在不断的反思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将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行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丰富课堂内容,重视课后反思。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落实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扎实历史基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历史事件的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积极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浅谈案例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98-299.

[2]陈家刚,应琼.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历史教学设计———对一位美国教师“经济大萧条”教学案例的评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1:47-52.

[3]王少非.案例法的历史及其对教学案例开发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42-45.

历史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杨冬晴

近日,有幸得到赵俊特级工作室赵老师的推荐,阅读了一本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之——《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全书以不一样的视角让我们了解了与国内历史课堂教学有着很大差异的国外历史教学案例。它让我们看到了国外历史课堂教学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独特的教学方式、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一样的师生互动、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等等。现跟大家简单分享如下:

一、宽领域的教学内容

国内历史教学的内容基本以政治、经济为主,其他领域则很少涉及。而国外历史教学的内容则宽泛得多。比如,涉及科学领域的《疾病是怎么传播的》《原子分裂是好还是坏》;
专门研究妇女地位的《1900年以来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
涉及体育方面的《这是友好的运动会吗》,等等。学生历史学习的眼界十分开阔。

二、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1、国外历史教学目标中,"分析""评价"之类的要求居多,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而达到的能力层次高了许多。一旦学生掌握了相关的要求,将对其学习任何学科都有益处。比如,在案例4《历史解释可以改写吗》中,教学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学生通过审查和分析与具体事件相关的原始材料,判断与该事件相关的解释是否能得到原始材料的证实".再如,案例26《歌曲中的美国大萧条》中规定:"提出关于他们正在学习的历史事件的问题和假设".这样的教学目标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史证意识与质疑能力方面的发展。

反观国内历史教学目标,大多是"了解""知道""复述"等识记层次的要求,对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较少,因此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必然有所欠缺。

2、目标中还涉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比如,案例26中提到的"描述历史题材与其他科目、当前事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3、涉及其他领域的培养目标。比如,渗透公民理念的教育,案例29《为什么学习历史》。

三、丰富的教学资源

1、丰富多彩的文字材料。国外历史教学案例中文字材料的选择相当具有代表性,可读性强,且角度更全面。比如,案例14《澳大利亚是阳光的吗(上)》中选用了一个故事性材料《安妮·奥基夫的故事》,可读性很强,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这样的故事入手设计相关问题,不正是非常有效的情境教学吗?再如,案例12《1900年以来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上)》中,教师提供了妇女运动、阻力、妇女参政权——漫画家的观点、"调解"议案、支持妇女选举权的论据、反对妇女选举权的论据等等,许多角度的材料。众多不同角度材料的呈现,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

2、别具一格的歌曲、影视材料。比如,在案例26《歌曲中的美国大萧条》中,教师为学生选择了多首歌曲,并从歌词中选择有价值的进行提问,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完成了历史学习的任务,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案例27《电影中的美国大萧条》中,教师通过播放电影以及《纽约时报》的相关文章,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在这之后还设计了相关的角色跟踪。这一教学案例使学生能用批判性的眼光来观看电影,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虚构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别。国内历史课堂也会使用影视资料来教学,但是却用得远远不够深入,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增强视觉体验而已。

四、教学方式的差异

国内历史课堂多数是教师的一言堂,有时也会有师生互动,但多数是一些书本上有答案的问题。即使有点思维难度的问题,多数也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有些地方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于是小组活动似的历史课堂出现了。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小组活动多停留于表面形式,没有真正的思维活动。

而国外历史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们的学生活动非常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多数时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他们的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很高,活动的思维难度也高。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逐渐形成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能,而这一切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比如,在案例32《为什么20世纪的冲突影响了如此多的人(下)》中,安排了一个学生活动:

(1)阅读两种相反的陈述——"美国的资本主义"和"苏联的共产主义",做一张如下表格,将上面的陈述填在空格内。(2)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其中一人是"共产主义者",另一人是"资本主义者".尝试说服你的搭档,你喜欢的这个体制更好。

我们或许会觉得学生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吧。可实际上,只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一定会达到这样的层次。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

五、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历史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战国时的楚辞、两汉时的赋、两晋南北朝时的骈文、唐时的诗、两宋时的词、元时的曲、明清时的小说等流传都非常深远,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唐诗和宋词,中国历代着名的大诗人、大词人比比皆是。用诗词来对课文进行导入,可以钩起学生儿时的回忆,拉近中国古代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够轻松的介入学习。而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要从几千首唐诗宋词中认真挑选,既能符合教学实际,又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在把握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情景去独立创作诗词,这样达到的效果会更加意想不到,因为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关心的往往是教师自身的因素,而教师所肩负的传授知识的角色相比教师自身因素所受到的关注要小一些。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将两方面有效结合,肯定会使你在学生中间有大批的“粉丝”。

    案例一: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我们在导入时可以先引用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杨波喷云雷。鯮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接着我们引用毛泽东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穅。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孰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在学生读完以上两首诗后,给出问题:“秦始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帝王?”由此导入新课。

    案例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笔者特意自创了一首诗作为本节课的导入──

    共和国之恋

    李荣伟

    鸦片战争国祸起, 虎门硝烟抗争开。

    太平天国壮志悯,义和拳团神威显。

    戊戌百日六君子,辛亥短暂孙逸仙。

    半殖半封悲中国,牛鬼蛇神祸华夏。

    十月革命劲春风,七月建党耀神州。

    二十八年终奋斗,百十余载尽雪耻。

    终朝一日换旧颜,万民欢腾谱新篇。

    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主义万年存。

    诗词导入法相比其它导入方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在教材基础上深挖诗词本身的内涵并设置必要的问题,那么教学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

    二、歌曲、戏曲导入法

    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用歌曲、戏曲导入法的形式。古今中外历史上歌曲、戏曲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歌曲中的民歌、童谣、影视歌曲或是流行歌曲,再诸如戏曲中的京剧、晋剧、黄梅戏等,这其中不乏被人们所广泛传唱的经久不衰的经典名曲。在影视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歌曲、戏曲通过电影、电视等传媒手段迅速传播并广为流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知识迅速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易于受到身边诸多外在事物的影响,特别是歌曲的影响,早先广泛存在的“追星族”就最能说明问题。我们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结合教学背景并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选择的选用古今中外健康向上的经典名曲以期产生学生学习历史的共鸣,这是我们所必须要做到的。当然,歌曲、戏曲导入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单纯用歌的形式如教师清唱或是学生合唱,可以单纯用曲的形式如播放经典名曲或是现场弹奏名曲,亦可以用歌曲相结合的形式如播放经典歌曲、戏曲等等。

    案例一: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我们在导入时可以参用着名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来进行,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体会到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主人公浪漫、真挚的爱情氛围和泰坦尼克号最后的悲剧情节,然后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这艘堪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豪华邮轮在当时为什么能够被建造出来?当时有没有办法让濒临绝境的泰坦尼克号免于撞上冰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去寻找答案。

    案例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我们可以利用《三字经》歌曲版来作为这节课的导入,《三字经》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接受,再加上以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完歌曲之后,我们可以给出学生问题:“《三字经》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但是《三字经》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字经》的来历?”学生回答(当然答案不要求唯一)。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说明:《三字经》是儒家的经典着作,我国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当时除了儒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思想学说?他们的关系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去探寻答案。

    案例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我们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引入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名曲《夫妻双双把家还》,这首歌曲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为了增加课堂的气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意在课堂上清唱了这首歌曲,然后讲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多么令现代人向往的“男耕女织”的田园般的生活啊,那么在古代这样“男耕女织”的生活是怎么形成的?这样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其他的干扰和影响?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来探询究竟。

    总之,歌曲、戏曲导入法因其形式灵活、便于操作而被广泛应用,是故教无定法、学无常规,只要是有助于学生能够独立构建历史学习场景、独立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我们可都不妨一试。

    三、影视导入法

    影视导入法即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众多的影视作品来作为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和手段。具体来说,可供我们选择的有:利用经典影视歌曲导入、利用影视作品经典镜头导入、通过在影视作品中寻找明显历史性错误来导入等等。利用影视歌曲导入在前述歌曲、戏曲导入法中已有叙述,这里就不再赘述。利用影视作品经典镜头导入,这就要求我们寻找影视作品中既能突出历史主题,又能激发学生认知和调动学生兴趣的经典片段并设置必要的问题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而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寻找明显错误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做到,这既需要平时注重对学生文史知识的灌输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对所选影视作品的细心推敲、精心设疑、小心求证。当然,影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在虚构历史,所以我们集中几个有明显错误的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来作为课堂的导入,只要用心是能做到的。

    案例一: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我们可以如下导入:给出镜头──(给出学生问题:注意观察皇帝与大臣的关系怎样发展)

    镜头一:电视剧《汉武大帝》──在朝堂上,皇帝与大臣议事(君臣皆坐)

    镜头二:电视剧《水浒》──在朝堂上,皇帝与大臣议事(君坐臣站)

    镜头三:电视剧《锦衣卫》──在朝堂上,皇帝与大臣议事(君坐臣跪)

    学生给出结论:君臣皆坐──君坐臣站──君坐臣跪。接下来我们可以提出: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只有皇帝始终保持着坐的姿态,那么为什么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呢?好,今天就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关注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以探寻答案。

    案例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影视剧镜头并提出问题:大家来看这些片段,你认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镜头一: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郭靖请黄蓉吃饭花了19两多的银子(假)

    镜头二:电视剧《楚留香》──楚留香扮作一个大老板在济南赌钱,一次就输了三十万两银子并且当场给钱(假)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结论并说明当时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然后给出问题:既然前面两个镜头都不可能,那么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到底如何开展?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商业的发展去寻找答案。

    四、对联导入法

    关于对联大家并不陌生,我国的习俗中在春节会贴春联,新人结婚会贴喜联,有人亡故会有挽联等等,可以说对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对联包涵的意境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语言也是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所以千百年来一直盛行不衰,是我国的又一大文化遗产。对联因为和律诗有很强的渊源,对联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所以对联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只有上联和下联,除语言精炼外,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这些特点充分满足了寻常百姓的需要,也为我们利用对联在历史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课程导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历史课程导入时,如何选择对联,怎么通过对对联的设问来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这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

历史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作为一部奇幻电视剧, 《权力的游戏》中的魔幻元素量少而隐蔽,而现实人物命运的悲欢起伏却是叙述的重点。作者不仅参考了大量的欧洲中世纪史,而且对其加以提炼和升华。历史在这部电视剧中的影射比比皆是。虽然在现实社会中,权谋诡计不会像小说中那么密集繁杂,但对照其影射的中世纪史,确实给读者们带来了一个新的看待历史的视角。

首先是其中描写的封建制度。《权力的游戏》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西方大陆的七个相对独立的公国。这七个公国的制度类型实际上就是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国王居于君临城,7 个公国的领主效忠国王(类似于德意志领土上的七大选侯)。封君封臣制在这里充分地体现出来。欧洲中世纪有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这样一来,君王的权力影响范围就有限,造就了贵族的独立性。

其次,封建的效忠关系是有限度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效忠实际上来源于早期日耳曼人文化的影响,即部落中的战士须听从首领的领导与指挥,与此同时,首领必须为下属战士谋取相应的利益。在日耳曼军队之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权威,谁能带领军队胜利,属下就跟随谁。因此,在欧洲后来的封建制度中,强势的贵族可以和国王直接抗衡。这一点在《权力的游戏》中体现得很明显,当罗柏史塔克成为北境之王指挥战斗的时候,宣誓效忠斯塔克家族的贵族有一部分指挥不动甚至叛变投敌,如佛雷家族及波尔顿家族。

最后,关于继承制,封建制度下的继承制实际上就是长子继承。日耳曼人的继承制传统是把家产平分给后代,这个传统影响到了封建社会早期的法兰克王国。国王路易奉行的是将帝国分而治之的原则:他把长子洛泰尔封为意大利国王兼共同的皇帝,把次子丕平封为阿基坦国王,把三子路易封为巴伐利亚国王。但是这会带来一个弊端,即国家容易很快陷入内战并衰落下去。因此,在中世纪中后期的时候,欧洲封建君主们纷纷奉行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这不仅能保持封地、封臣和财产的完整性,更能进一步保持家族的影响力。

以上几点是本科历史教学中欧洲中世纪史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只靠教师对书本上知识的讲解很难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不容易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而《权力的游戏》通过鲜活的例子深刻阐释了这些知识,并且在其中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对观众来说理解中世纪的主要特征等知识要相对容易很多。

历史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有以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准确地选择历史案例,使学生对历史情境有着很强的代入感,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分析案例并大胆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总结,从而把具体的事例升华为抽象的理论。实行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改善旧有的历史教学方法,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案例,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把理论讲授与本科历史教育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高本科生对历史的认识程度及实际运用水平的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仅限于告诉学生如何去做,而且教学内容与实践的关联性不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如何去做,而是要求学生自身主动分析并解决问题,这会使传统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案例教学的收尾阶段,每位学生都要就各位同学的看法说出自身的理解。通过这种思想的碰撞,不仅可以在思想上取长补短,还能够提高学生人际交流的水平,更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效果。当学生们交流的时候,短期内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但长期落后者,大多会引起学生自身想要超越他人的内驱力,从而积极刻苦学习。

近几年,网络媒体的发达使得各种知识资源呈爆炸式增长。美剧作为一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元素,其正面功能也不可忽视。就像《权力的游戏》这种历史类美剧,其实能够深刻地反映出中世纪历史的很多方面,而这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接受知识的渠道。通过讨论剧集,可以把中世纪史的很多教学难点蕴含于其中,使学生们真正理解并吃透这段历史的相关知识。

把美剧运用到历史案例教学中,需要几个步骤。首先,在让学生熟悉剧情后,先自行消化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知识。其次,让学生独立查阅相关历史一手或二手资料,从而加深他们对剧中包含的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再次,当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而对知识点有着自己的理解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后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使学生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学生的主动思考得出的想法在由教师引导后,也会促进教师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这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说来, 在本科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以下三个优点:

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使本科生理解历史知识点困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在本科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准确地选择相关的历史教学案例,如《权力的游戏》相关的剧集,通过学生对历史的还原,在头脑中构造出相应的历史情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历史直观的形象,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深入进行理性思考,寻找历史现象背后的内在原因所在,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把教学理论与教学案例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应用,这会帮助学生对理论理解的进一步深化。

2.案例教学法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科生如果在大一刚开始学习历史时就陷入背景、原因、结果、影响等传统学习知识的海洋之中, 他们往往会对学习产生乏味感和厌恶感,这十分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即便学生识记过知识点也无法深入理解历史规律的内在联系,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则根据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案例,真正把直观的感性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教学的真正参与者。

历史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一、教学情景再现

笔者曾上过一节公开课,课题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了上好这节课,笔者动了不少脑筋,翻看相关书籍,观摩优秀课件,还反复重温了以前上过的课。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笔者对教材还作了处理,并进行了如下教学。

【课例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片断

1.新课导入

播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视频片断。

2.新课教学

展示一: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通过中苏建交引出“一边倒”的方针,接着讲解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

展示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视频展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和内容。

展示三: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

展示四:参加万隆会议(1955)。

3.课堂小结

一个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次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三项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四项成就——第一次建交高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五项原则——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公开课得到了大多数评课教师的肯定,但有一位教师的发言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他说:“沈老师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解成了四项成就并逐一讲解,条块比较清晰,但在最后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没有梳理这一时期外交发展的脉络,结果是条块过于清晰,却缺少条块间的内在联系,使得整节课的内容变得零散破碎,没有整体感,造成课堂教学的‘碎片化’。不可否认,对照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沈老师似乎完成了所有知识点的教授,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这种支离破碎的教学形式下,学生或许会记得‘三大方针、四大会议’等内容,但若问学生‘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或让其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进行整体的评价,学生也许就不能顺利对答了,因为沈老师把这一知识结构掰开,揉成了一地的碎片。”

二、课后反思对照

这位教师的发言迫使笔者静下心来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而第一次听说的“碎片化”概念也自此进入了笔者的教学研究内容。

所谓教学的“碎片化”是指在教学中,将完整的教学过程分解为零散的知识点和细节的现象。在比较关注用细节打动学生的今天,中学各学科几乎都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它形象生动,可以见微知着。但若处理不好,也会走向反面。如高中历史学科,因现行的教材是在专题式的教材编排体系之下,很多教师习惯于单独对某一课甚至某一知识点作具体的分析,而不再认真建构和解读整个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甚至有的教师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一堂完整的课割裂成毫无关联的若干碎片。长此以往,教学中的碎片化现象不仅会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割裂成若干条块,还会阻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更阻碍了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种“以知识为本”的碎片式教学模式,背离了现代教学“育人为本”的整体价值取向,十分值得商榷。

经长期观察,笔者发现,除了如“课例1”这种“散落一地”的无序化碎片现象外,常见的还有其他几种表现形式。

(一)碎片堆砌化

【课例2】《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导入片断

①视频导入:视频《大国崛起》片断。

②提问导入:何为新航路?

③图片导入:油画《放贷者和他的妻子》。

④资料导入: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这位教师在这节课的导入中以叠加的方式来进行,形式多样,有视频的,有提问的,有图片的,有资料的,丰富翔实的内容让学生听得很认真、很专注。但十分钟左右的导入环节挤压了教学重难点突破所需的空间,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在评课交流的环节中,上课的教师说这些素材都很好,就把它们都用在导入环节中了。然而,这属于简单重复,再加上所有导入的素材都没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只是一种叠加,可说是“碎片成堆”。

(二)碎片零落化

【课例3】《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片断

在讲授遵义会议这一知识时,有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遵义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2)遵义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3)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从表面上看,这三个问题似乎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但学生只要按图索骥,就能马上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学生即使回答正确,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共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地位,因此,这属于碎片零落式的提问。在这种设问模式下,学生只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却不知对或错的原因,以及甲问题与乙问题的关联,更不知某一历史问题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类似简单化和过度化的提问,能让学生获得某种成就感,但也会破坏学习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无法建构知识的内在逻辑。因此,碎片零落化提问实际上是在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去碎片化”策略例析

(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整体化”教学

与“碎片化”教学相对应的是“整体化”教学,整体化教学的核心是让学习者在感悟学习意义的前提下学习,在目标引领下学习。我们在学习每个章节的起始阶段,首先让学生看到森林,即让学生有机会了解这个时段将要学些什么、做些什么,其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以“课例1”为例,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课的内容,必须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史有一定的了解。按照张小明教授在《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一文中的划分,新中国的总体对外战略自1949年起至1991年冷战结束为止,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50年代的“一边倒”,60年代的“两条线”,70年代的“一条线”和80年代以来的“独立自主”。虽然60年代是课标不作要求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应该了解的“上位概念”。再具体看《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一课。放在整条历史发展线索中属于第一阶段,即50年代的“一边倒”,所以首先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外交政策和方针的背景,然后再讲解“三大政策”的内容及内在关系。“一边倒”所解决的是对外战略问题,而“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所解决的是战术问题,三者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中苏结盟是“一边倒”方针的实践和具体化,应该让学生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和判断,既要认识到其在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其不利于开展同非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的不利一面。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国家性质的局限,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良好的局面,所以我们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都属于我国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表现。理清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线索,学生就能够认识到新中国的外交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也会对外交的原则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因为历史内容林林总总,涉及多门学科,所以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比如必修一中很多专题都涉及 法学的专业概念,需要教师了解“什么是法?”“为什么要制定法?”“法的原则是什么?”等。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体现历史课的价值。

(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实践“主题化”教学

导致“碎片化”教学的是一种根植于很多教师内心深处的观念,即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和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只是全力以赴地做知识的“搬运工”。因此,教师出于对学生所谓负责任的态度,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这些知识,而不管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否完善、学习过程是否快乐。

教学最大的意义应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的方式,认知世界和探究未知领域。但史料浩如烟海,如何选择有效的材料更好地为有意义的学习服务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拓展材料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筛选,使历史教学内容都能够有效地串联组合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思辨和开放式的大历史。如“课例2”,教师只要选择导入其中一则材料就可以了,但一定要充分利用材料,如在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提问:视频中有哪些有效信息?讲了哪几条中西交流的通道?为什么以新易旧?然后再导入新课就水到渠成了。再如,有位教师在上《美国1787年宪法》时,确定的主题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美国1787年宪法”。其所选的两段拓展材料中,一段以视频“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件”导入,提出“如果禁止携带武器,美国每年死亡的人数会急剧下降,但美国宪法却规定携带武器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段是一则马萨诸塞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材料“查尔默斯与理查德的爱情”。两则拓展材料都突出强调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神圣性,却偏离了课堂教学的主题,与“制约权力、平衡利益”不甚相干。课堂教学主题是一堂课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堂质量较高的历史课,应该是教学内容“拓展”与教学主题“聚拢”的和谐统一体。教师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拓展材料进行合理的扬弃,有意识地将有助于主题教学的知识、思维、情感等纳入开放的教学目标中,每一项教学内容都明确而集中地体现和服务于教学的主题。

(三)提升问题设计水平,实践问题“驱动化”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使其全面理解知识。而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科学合理。所以,设计的问题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便于驱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其思考、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所谓问题驱动化,即以问题为引擎,提出真问题,抓住问题要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这既是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解题模型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