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直播,随着受众审美的变化以及直播手段、理念的更新,已经悄然发生变化。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世界体坛格局如何变迁,受众对于体育赛事直播的热情却丝毫不减。那么,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为何拥有如此魅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育叙事【五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教育叙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赛事直播审美叙事
体育赛事直播,随着受众审美的变化以及直播手段、理念的更新,已经悄然发生变化。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世界体坛格局如何变迁,受众对于体育赛事直播的热情却丝毫不减。那么,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为何拥有如此魅力?本文将通过分别论述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中的审美功能、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中的叙事方式,以及综合论述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中叙事与审美的关系来详细分析体育赛事直播艺术。
一、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审美特征
直播艺术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艺术呢?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我们知道,艺术生产由“作家、作品和读者”①三部分构成。再辅以艾布拉姆斯所著《镜与灯》一书中所提出的艺术世界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与世界”理论,我们将直播艺术与其他艺术相对比,不难得出“直播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时空艺术”这样的结论。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所提到的艺术世界四要素以及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中,“作家”是指艺术家,“作品”是指艺术品,“读者”是指受众,而“世界”是指现实生活。
一般情况下,是先有“作品”创作,后有“读者”对“作品”进行艺术审美。而对于直播艺术这种特殊的时空艺术来说,却是作品的创作与读者审美同时进行的。
1、体育赛事直播中,着重表现运动美
体育赛事直播,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将正在进行的体育赛事向大众传播。其内容主体为运动本身。因此在探究体育赛事直播艺术中的审美对象时,主要是指体育运动的运动美。
以女排赛事直播为例。对于女排赛事来说,其运动美审美元素包括对女排运动员体态的审美、对女排运动员个人技术的审美、对女排运动员团体战术的审美以及对战队伍双方之间对抗的审美。
2、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审美教育功能
根据彭吉象所著《艺术学概论》可知,从艺术对象来分,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可以分为三类――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和审美认知功能。审美认知功能是指艺术作品起到引导认知的作用,例如《国家地理》杂志、《走进科学》电视节目等等;
审美娱乐功能是指艺术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大众,例如电影艺术、达达主义绘画、波普艺术等等。而本文所研究的女排赛事直播艺术,着重体察其审美教育功能。笔者现以女排赛事直播为例,详细分析女排赛事直播中的审美教育功能。
(1)展示竞技体育中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在老一辈的中国女排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以2004年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决赛上对战俄罗斯女排为例。在中国女排以大比分0:2落后的情况下(排球赛事规则,以五局三胜制,先获得三局胜利的队伍获胜),反超世界强队俄罗斯女排,获得该届奥运会女排世界冠军。在2004年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中国女排获得感动中国团体荣誉称号。
(2)弘扬对运动员个人精神的继承与创新。提及乒乓球,脱口而出孔令辉、刘国梁;
谈及羽毛球,林丹顺口而来;
说到网球,李娜已然成为焦点……相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样谈论到排球,我们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自然就是中国女排的优秀队员,例如郎平、冯坤。
从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上来说,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是社会整体的特殊性体现,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因此,根据电视直播规律与特性来说,将以点代面的转播思路落实到体育赛事直播中,对于运动员个人精神的弘扬,实际上是对该项体育赛事精神的弘扬,也是对整个体育运动精神的弘扬。
二、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叙事方式
随着电视直播技术以及直播转播设备的更新换代,在以往单一的线性叙事的方式之上,对于体育赛事的转播,有了将插叙、特殊镜头的运用与线性叙事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相较于现场观赛来说,电视直播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展现更多的、现场无法捕捉到的细节。这些细节,在体育赛事直播过程中,通常通过插叙的方式来展现。
具体来说,在体育赛事直播的过程中,除了重点交代对抗双方的比赛进程之外,更多的是交代现场观众的状态、教练员的状态以及场外评论员的评论。在体育赛事直播过程中加入观众、教练员、评论员等元素,其目的是为了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体育赛事直播的电视观众,能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情绪。
1、典型人物,以点带面
一场体育赛事的直播,好不好看的关键就在于这些回放、慢放以及特写所组成的特殊的叙事段落所放大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世界公认的“严苛”教练,俄罗斯女排主教练卡尔波利,导播采用声画分离的剪辑手法,将画面与声音分开,让卡尔波利与和主教练形成对比。具体来说,导播在第五局技术暂停的时候,画面切至中国队时,声音切入俄罗斯队主教练卡尔波利训斥俄罗斯队员;
在画面切至俄罗斯队时,声音给到中国队和教练和队员积极布置战术。通过对比蒙太奇的手法,来表现和的沉稳大气以及卡尔波利的严苛。
2、集中表现矛盾,强调对抗性
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冠亚军争夺赛,中国女排对战俄罗斯女排为例,在整场比赛中,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打得异常激烈,每分必争。那么在这场比赛的直播中是如何通过插叙的方式来表现现场的紧张气氛呢?
在中国队前两局均输给俄罗斯队的情况下,中国队只有连续扳回三局才能获胜。在直播过程中,导播插入场外解说员郎平的分析以及慢动作回放,加强裁判误判这个判断的准确性,然后辅以对于休息区队员张平拍手摇头口里默念“没有打手”的特写,使因为这个球所带来的紧张气氛得以表现,同时也拉高了观看电视直播的观众的情绪基点。
3、情节设置,寓情于体育赛事之中
这场比赛转播之所以能够成为体育赛事转播的经典之作,重中之重是在最后结尾的情绪处理上。
通常来说,电视直播都是胜利者的赞歌,应该是欢欣鼓舞,大肆歌颂中国队丰功伟绩的时候,但是由于现场并不是欢腾的景象,而是中国队队员和中国队教练员抱头痛哭的画面,这是欢乐的泪水,辛勤的泪水,甜蜜的泪水。而与此同时,导播也发现,在败北的俄罗斯队赛场上,俄罗斯主攻手加莫娃,失望的跪在场地上,放声痛哭。导播再一次运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一方面传达了中国女排自强不息、永不放弃、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展现给电视观众一个有血有肉的加莫娃的形象。因此,这组叙事镜头成为经典。
三、叙事手法的变化所导致的情绪差异
1、技术手段丰富了情绪表达
从画面来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赛的赛事直播过程中,与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直播相比较,在球网距离主裁判远端标志杆外,有一台可旋转摄像机的机位,采用广角镜头,用于近距离捕捉扣球画面以及增加不同角度画面。这个机位的设置在2013年被修改成为固定机位,且用非广角镜头进行拍摄。当摇臂、飞猫等新型设备产生时,这一机位就被取代了。
而在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直播过程中,根据新的比赛规则,当队员对于边裁判罚有异议时,可以向第二裁判提出视频挑战申请,现场重放,再次做出判断。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比赛规则,增加了VEDIO CHALLENGE这条叙事通道。VEDIO CHALLENGE的作用相当于网球比赛中的鹰眼,是更加强化的慢放。
2、解说员与评论员成为情绪控制的法宝
从内容上来说,两场直播最大的区别在于,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赛直播过程中,设置了解说员与评论员一同在演播室里面为电视机前的观众解说、评论球赛,而在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直播过程中,仅仅只设置了解说员为大家解说。
这样的设置,对于叙事过程中的情绪表达效果来说,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解说员加评论员的模式,让整个比赛都充满了话题性与参与度;
而单一解说员则像是在做看图说话作业。
3、叙事段落是体育赛事直播的核心
对比两场直播,最大区别在叙事段落上。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赛,导播在处理直播效果的时候,采用线性叙事与插叙相结合,渲染情绪段落,烘托气氛;
但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直播,观感平淡。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赛明显充分调动叙事手段,其审美元素多种多样,涉及场上队员、教练员、现场观众以及评论员和解说员等等,每一个电视形象的出现都是有血有肉,而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两场体育赛事直播仅仅从客观性的角度出发转播比赛,难免枯燥乏味。
结语
体育赛事电视直播,将电视直播艺术中的审美性与体育赛事的审美性,融入电视直播叙事之中。通过电视直播,将体育赛事的魅力与电视直播艺术的魅力传达给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电视观众。
体育赛事中的叙事,必须保证在线性叙事的前提之下,加入插叙和环境烘托等多维度的叙事手法,在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带有情感地进行体育赛事直播;
而对于体育赛事中的审美而言,不仅仅需要展现体育赛事本身的运动美以及运动精神的美,更要体现体育赛事直播的审美教育功能,传达体育精神、弘扬运动员个人精神,同时也通过体育赛事直播,将该项体育赛事更加广泛的传播出去,实现体育赛事直播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①王玉辉,《中国排球赛事电视化生存的艺术性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9-122
②李艳平,《全国排球联赛电视转播现状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2008:17-22
③李光宇,《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视听语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19
④王殿洪,《浅谈排球运动美的特征和审美功能》[J].《辽宁师专学报》,2011(4):79-80
⑤吴云芳、何微,《排球运动项目中所折射出的美学元素探析》[J].《竞技体育》,2013(60):30-31
⑥苟凯东,《电视新闻直播的艺术感知――纪实美学形态下的传播美》[J].《中国电视》,2013(7):20-23
美术教育叙事范文第2篇
2001年,Charon[2]将“叙事医学”定义为:具备叙事能力的医生开展的,能够提供人道且有效诊疗活动的医疗模式。叙事能力是指能够识别、吸收、理解他人故事和困境并对其采取行动的能力。对医生与自身、患者、同事和社会之间发生的叙事活动有所影响。通过对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叙事医学“优化医生诊疗思维,实现职业自省,改进医疗服务”的目的[4]。在叙事医学的实施过程中,医生需要倾听患者及他人的叙事,理解并尊重所述故事的含义,进而代表患者的利益去进行医疗活动[2]。“叙事医学教育”目前尚未形成明确定义,Charon[2]提出,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如精细阅读、反思性写作、与患者专业的谈话),以提高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对患者的照护水平,可以看作叙事医学教育概念的雏形。与叙事医学教育相类似的术语有“叙事教育(NarrativePedagogy)”,指的是通过叙述、解释和重构教育者和学生的故事、经历,达到教育目的和研究目的[5]。两者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叙事”这一质性过程,再现叙事者的世界观,重视的是人的情感、体验和主观诠释[6]。叙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描述经验,解释现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方法[7],叙事医学教育则通常被认为是以培养具有叙事能力,能够开展叙事医学实践的临床医生为目的的完整教学过程。
2叙事医学的教学目标
Charon[8]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开展的叙事医学教学项目中提出,要培养医学生的一系列能力,其中包括“感知患者遭遇,理解所感知的遭遇,处理认知冲突,多视角看待疾病事件,设想疾病结局,采取一定行动”。由此可以看出,以上作为该项目目标的能力与其最早提出的吸收、解释、回应故事和其他人类困境的“叙事能力”[2]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展的“哥伦比亚合作性老年人计划(ColumbiaCooperativeAgingProgram,CCAP)”项目中,包括1项以叙事医学为基础的写作训练。该训练的目的仅聚焦于提高实习生在整个项目中对于评估过程、数据收集和临床质疑的反思[9]。目前,国外各医学高校开展的众多形式叙事医学教育尚未形成统一的教学目标,但大多围绕Charon提出的“叙事能力”的定义和内涵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叙事能力”不只是简单的沟通交流故事,而是要求医生帮助患者通过对“疾苦”的叙事来建构疾病的意义。该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提升其共情能力、职业精神、亲和力(信任关系)和对自我行为的反思[4]。
3叙事医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10]。在叙事医学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精细阅读(closereading)和反思性写作(reflectivewriting)。
3.1精细阅读
即通过对不同内容和体裁文学作品的阅读,以培养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实现“参与”这一过程[11]。Charon[8]在她《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NarrativeMedicine:HonoringtheStoriesofIllness)一书中提出,将“文学叙事学”(即对故事如何构建、讲述、进展、理解的研究)应用于精细阅读这一方法之中。她根据医学的叙事特点,提出了精细阅读的五要素:结构、形式、时间、场景、要求,明确了精细阅读对文学作品及相关素材的研究角度。我国学者杨晓霖[12]认为,结合叙事学基础知识,将文学作品中疾病故事与医学疾病叙事阅读纳入医学课程设计中,集中讨论与疾病、疼痛、衰老、心理健康、死亡等相关的作品,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叙事能力。
3.2反思性写作
美国学者Kerr[13]指出,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反思性写作是“以自我意识和(或)专业成长为目的的对自身经历进行反思的写作”,并认为反思性写作具有改变行为的潜力。通过反思性写作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完成叙事医学中“表现(representation)”这一过程,使其主动地表达自己并评价和分享自身的经历[11]。Charon[2]提出的“平行病历(parallelchart)”就是教育者通过反思性写作培养临床医生叙事能力的一种形式。它是患者普通病历之外的“影子病历”,要求医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见证、书写患者的疾苦和体验。而在国外高等医学院校针对医学生开展的叙事医学教育中,教师则为学生提供了叙事访谈和反思性写作的提纲,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患者的内心体验[14-17]。
4叙事医学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任务,组织与协调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18]。目前,国外各医科院校开展的叙事医学教育虽都围绕着培养“叙事能力”为目标,但各自的教学策略有所不同,总体情况可进行以下分类。
4.1依托课程教学的叙事医学教育
部分高校将叙事医学教育与传统课程结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美国梅佑医学院就利用解剖课,鼓励学生将其课堂上的体验通过反思性写作编写成剧本,再通过戏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19]。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学人文课程通过基于人文主义的文学阅读和有助于职业发展的反思性写作等方法,培养本科医学生和参加继续教育临床医生的反思、移情等叙事能力[20]。
4.2依托实践项目的叙事医学教育
目前,国外高校开展的叙事医学教育大部分基于综合性教学实践项目展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针对实习生开展的“哥伦比亚合作性老年人计划(CCAP)”[9]、新墨西哥大学针对一年级学生8周社区见习开设的“实践性融入式体验(PracticalImmer-sionExperience,PIE)”[17]、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以家庭为中心的体验(FamilyCenteredExperience,FCE)”[16]等教学活动虽然主题、实施方案略有不同,但均是借助各项目提供的平台,通过叙事医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达到某一课程培养目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叙事能力。
4.3依托跨专业合作的叙事医学教育
跨专业教育是指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共同上课和互动来了解对方的职业角色[2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整合口腔学、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学四个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开展了“健康、疾苦和健康照护的文化”主题研讨会。研讨会采用精读指定材料,润色写作内容,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对不同医疗领域的问题交换想法和意见[22],将叙事医学教育拓展到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和学生。这一策略有助于不同专业学生了解彼此职业角色间的异同,培养同事间的叙事能力,从而实现工作中团队的高效合作。
5叙事医学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指的是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23]。目前,叙事医学教学资源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大部分研究主要聚焦于叙事素材的整理和开发。叙事素材可以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例如小说、散文、诗歌、传记,也包括影视作品、照片等形式。杨晓霖[12]根据素材内容不同,将国外的叙事文本分为了以下五类:①疾病叙事作品;
②关于医生负面形象的叙事;
③医生作家关于行医治病的散文小说;
④患者关于疾苦及重建被疾病摧毁的身份的叙事;
⑤医生归纳、传递医疗知识的疾病叙事。美国学者Helle[24]专门进行了照片在叙事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通过摄影理论和叙事理论的结合,分析了视觉教学的优点及照片应用于叙事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6叙事医学教学评价
6.1评价内容
叙事医学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叙事能力,因此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也是围绕着叙事能力展开,包括接受培训者对于患者及其工作的态度,临床工作早期的习惯和愿望,学科知识的保留、表达和反思他们所见所感的能力,行医过程中的归属感及人文领域非认知方面的专业能力,如是否拥有诚信,富有同情心,为患者负责[25]等。
6.2评价形式和方法
目前叙事教学效果评价的形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②患者对学生的评价;
③同学之间的互评;
④自我评价。有研究[25]认为,对医生或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最有根据的来源是患者,因为他们能够真正体验医生的这种素质;
另一方面,患者和医务人员在医疗知识上的不平等性,使其对医生的评价略有困难,可以通过同行(或同学)评价进行补充。不同的评价内容决定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叙事能力的评价,主要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问卷法。根据回答问卷的方式,所用问卷分为封闭式(结构式)和开放式(非结构式)两种。封闭式问卷包括一系列的患者满意度量表[26-28]、患者-医务工作者导向量表(thePatient-PractitionerOrientationScale,PPOS)[29-30]、同行评审评价表格(PeerReviewEvaluationForm)[31]等;
开放式问卷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情况或看法,例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展的“个人疾病叙事”反思性写作训练项目结束后,学生通过回答由7个开放式问题组成的问卷完成对自己的评价[15]。
7对护理学的启示
7.1将“叙事医学”的观念引入护理专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卫生政策改革,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医学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却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医学的人文属性。在此社会背景下,叙事医学对于和谐医疗环境的形成显现出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2]。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护士相比医生接触、陪伴和照护患者的机会更多,更容易发现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33],而国内尚少有研究将叙事医学的有关概念引入护理专业领域。因此,我国护理研究者可尝试在学习借鉴叙事医学有关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将其与护理专业特点有机结合,以培养临床护士及护生的叙事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在护理活动中运用移情,与患者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通过对自我行为的不断反思,来提高护理照护水平。这一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贯彻落实,更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照护。
7.2为跨专业教育的开展搭建平台
目前跨专业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变得愈来愈重要,但现存的很多政策和学术问题都限制了不同专业间合作的可能[21]。叙事医学与护理专业结合而形成的教学模式可以吸收跨专业教育这一理念,为其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开展搭建平台,在培养不同专业学生叙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整个医疗领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其具体开展形式,应在叙事医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卫生政策及护理教育现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7.3构建培养临床护士及护生叙事能力的教学模式
美术教育叙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融媒体;
影视编剧;
跨媒介叙事;
人才培养
在融媒体时代,影视内容生产呈现鲜明的跨媒介倾向。影视编剧教育应注重对影视编剧人才跨媒介叙事素质的培养、跨媒介叙事能力的提升、跨媒介叙事技巧的训练,以培养对接业界的高层次应用型编剧人才。
一、影视内容生产跨媒介体现及编剧能力诉求
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影视艺术的渗透性、吸纳性、延展性空前增强,其中跨媒介既是集中体现,也是重要手段。内容生产的跨媒介叙事机制、传播营销的多媒体统筹联动、受众的多媒介迁徙阅读等构成当前影视生态的主要表征,其核心是媒介深度融合带来的影视生产思维和文化理念的深刻转变[1]。编剧作为影视内容生产的源头,其人才培养也应立足时代,在观念、技能等方面有所拓展和提升。
(一)文本跨界
一方面,IP热潮促使编剧改编的边界不断拓展。当前,IP改编成为影视内容生产的重要来源,涉及动画、游戏、网文、戏剧等各种文本,几乎任何类型的媒介的内容都可为影视所用,影视内容改编的美学边界、题材边界、类型边界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影视内容生产形式多样,深度融合成为常态。“网生代”(指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群体)受众具有鲜明的亚文化审美需求,拆解重构、混搭戏仿成为他们喜欢的常规表述,而这涉及对各种媒体资源、文化样本、媒介现象的借用、延伸和融合。例如,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以游戏式互动情节作为全片结构,《头号玩家》将VR游戏内容与电影主题式叙事相融合……内容的跨界改编和叙事的融媒范式已成为影视内容生产的重要形态,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改编与创作形势,成为影视编剧需要思考的时代命题。
(二)平台跨界
一方面,同一影视文本多屏化、跨媒介传播的现象愈发普遍,例如,电影在电视、视频网站、短视频App播放,电视剧的网络版、手机版甚至广播版的多维传播等。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传播媒介与终端的变化倒逼内容生产的前端做出改变,编剧创作必须将跨媒介叙事纳入创意范畴,将多元媒介受众群体作为表达对象,更新编剧思路和观念。另一方面,影视作品综合体不断出现[2]。当前,影视创作呈现营销有机统筹和叙事多媒介互动、互补、互文的发展态势。例如,漫威电影宇宙除了二十多部电影,还有大量电视剧集、网络短片、漫画绘本……这些媒介产品的内容并非简单叠加,而是故事相互补充、线索互相指涉,形成庞大的影视叙事综合体。在产业化背景下,编剧具备多元平台跨界联动叙事的创作能力成为重要诉求。
(三)技术升级促使边界消融
一方面,电影技术的升级促进奇幻、灾难、未来等超现实题材作品喷发,而电视的多屏互动、全息投影、虚拟演播室等功能使电视审美趋近动漫或游戏,各种影视的新变化对编剧的创意想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媒体的更新融合与影像文化的刺激以及大众思想的变革,致使影视艺术的观念、形式、手段都在发生变化,这要求影视编剧人才的创作思维必须有所突破和创新。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运用加剧类型融合,类型边界快速消融。近年来,电视剧领域出现仙侠、爱情、成长、玄幻、冒险、古装、宫廷等类型元素的融合创作,如《花千骨》《择天记》《庆余年》等,这些类型融合、元素混搭、剧情繁杂的故事远超传统单一类型的叙事范畴。电影领域类型元素的融合拓展更考验编剧对生活的洞察与对未来的感知,如《盗梦空间》的梦境机器的构思、《流浪地球》的未来预测与科技自信、《战狼》的国际视野等。在融媒体时代,影视内容生产技术升级、审美多元、边界消融,对此,影视编剧人才的创意能力也应与时俱进。
二、影视编剧人才跨媒介叙事能力培养策略
在融媒体时代,媒介生态、文化语境、受众群体、技术环境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影视编剧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有所改革。
(一)提高跨媒介叙事素养
在融媒体时代,基于跨媒介的叙事素养是传媒人才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也是新时代编剧创作的素质基础。1.多媒介读解能力多媒介读解能力主要指领会融媒体时代叙事艺术变革,熟悉各种媒介文本叙事特点和规律,既知晓媒介编码方式,也了解受众解码过程的能力。对此,影视编剧教育应开设专题板块,补充媒介阅读教育,将相同内容与不同媒介的叙事文本或不同媒介叙事文本同源IP进行对比,分析这些方式的叙事特点。例如,编剧人才对比《何以笙箫默》的电影版、电视剧版、小说版的编码方式差异及受众解码效果;
对比名著《封神演义》的衍生电影《封神传奇》《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这些作品在情节、人物等方面对原著叙事的改造情况。另外,影视编剧教育案例应向多元媒介的叙事新形态、产业新业态和热点文化现象倾斜,加强前沿实践内容的融入与渗透,拓展影视编剧人才的跨媒介知识面,同时影视编剧教育应构建通识课与专业课互补、线上线下互动、课内课外一定翻转的多元课程体系,增强编剧人才媒介素养培养的丰富性与多元性。2.跨媒体资源整合能力编剧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职业,创作者需要积累大量素材,增强自身故事创作的敏锐性和创造力。当前的编剧创作绝非传统观念里仅描摹现实生活就可以囊括,其需要通过对大量现实、文学、历史、新闻等材料资源的收集整合,结合编剧知识,才能形成题材、人物、情节、细节甚至台词素材库[3]。在互联网环境下,影视内容素材的获取渠道更加丰富多元,网文、电视节目、微博、短视频、新闻甚至弹幕等都可成为素材来源。而面对海量资源,编剧人才的资料搜索、甄别、整理和分析能力和技巧尤其重要。因此,影视编剧教育应在影视传播学、新媒体艺术、影视文化创意学等辅修、选修课程中加入定量分析、抽样调查、统计软件使用等,以培养影视编剧人才的媒介辨识能力、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媒介运用能力,使其能将自身的编剧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地联系起来,快捷高效地收集和整合影视剧本创作资源。3.跨界现象的反思意识在逐利逻辑下,影视跨媒介叙事热潮出现诸多涉及侵权、盗版、山寨、恶搞等乱象问题,这对编剧原创产生不小冲击,影视编剧教育也难免受其负面影响。例如,在2015年天津“原创与IP相煎何太急”的论坛上,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表示将挑选一批网络作家及贴吧吧主改编他们的原创网络文学,替代雇佣职业编剧。该事件引起诸多疑问:如果影视公司不再需要专业编剧,是否意味着编剧专业教学失去存在的意义?IP真的能够取代原创、取代编剧,成为振兴影视产业的法宝吗?面对新时代、新语境,当前影视编剧教育应培养人才反思意识,理性思考业界的各种变化。通过开展跨媒介改编热潮、媒介融合的多维层面、影视创作跨界现象、IP热等思辨性主题的讲座及课程,影视编剧人才可探索跨媒介的深层驱动力及因素,深度思考媒介融合、影视跨媒介叙事热潮等相关问题,并理性面对时代给予编剧人才的机遇和挑战。
(二)培养跨媒介叙事编剧创作能力
编剧的任务是塑造典型角色、编织情节桥段、构建完整故事,并表达一定的思考和主题。编剧能力包括构思故事和讲好故事的能力,主要涉及题材开发、角色塑造和情节建构。1.跨媒介开发题材创意能力在融媒体时代,影视内容生产源头数量剧增,短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都可成为题材孵化地,互联网文化深刻影响影视内容生产。例如,影片《失恋33天》孵化于微博,影片《泰囧》《港囧》系列电影片名源于网络语言“囧”,互联网职场电影《@互联网人》描绘互联网人真实肖像……影视内容题材开发的时代性、前沿性、创意性与大文化语境、剧变的现实生活无法割裂。因此,编剧人才应避免“闭门造车”,积极吸纳新媒体内容,提升自身跨媒介开发题材创意能力,影视编剧教育应着力培养影视编剧人才运用联想法、组合法、移植法、列举法等方法来创新题材开发技巧。如将传统电影与当前IP组合,传统故事移植到现代都市,现代人物穿越到古代等。近年来,这类创意鲜明、脑洞大开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且反响很好,如《甄嬛传》《延禧攻略》等以女性为主的电视剧实质就是现代职场情节披上古装外衣,形成新宫廷职场爱情剧,获得受众高度关注的同时远播海外,成为文化输出的代表[4]。因此,影视编剧教育要注重影视编剧人才创意思维的培养及创新技巧的训练,培养其开发题材、孵化题材创意的能力。2.多媒介角色素材吸纳积累能力角色是影视作品主题思想的承载和创作者意旨的集中表达,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个性鲜明、形象饱满的角色。传统的影视编剧教育注重培养编剧人才观察生活、观察常人,从内在塑造人物,从细节刻画人物,强调人物“来源于生活”,但总体注重的是对生活的直接提取,而忽略对新媒介环境中人物创作素材的吸纳和积累。互联网是生活的“多棱镜”和“放大镜”,映射社会百态,包含各种人物形象丰富的典型性格、鲜活细节、特色语言等素材。因此,影视编剧教育要注意引导影视编剧人才通过多媒介渠道来收集、吸纳、积累角色素材,传授建立人物素描式素材库的技巧,使其能创作出丰富多彩、独特鲜明并具有现实依据和时代特色的角色形象。3.融媒体范式情节结构建构能力随着收视群体年龄的下沉以及青年亚文化的兴起,当前的影视作品叙事情节越来越融合游戏、动漫甚至综艺节目的情节建构元素和方式。如电影《动物世界》的游戏闯关情节,《盗梦空间》的动画式梦境空间转换情节……在影视编剧教育的情节创作教学中,教育者首先培养影视编剧人才学会分析不同媒介叙事结构的特点,掌握影视作品融媒体范式情节结构的发展流变过程;
其次培养其学会将其他媒介的情节结构范式进行电影、电视化的转化;
最后对其进行专项系统训练,使其掌握和加强融媒体范式情节结构建构能力。
(三)多元化训练跨媒介叙事技巧
影视编剧人才在掌握跨媒介叙事的创作基础知识和技巧后,还要学以致用,通过多元化的实训方式来强化创作技巧的实践运用。1.情节结构建构专项训练电影结构是一种以叙述为主的艺术,跨媒介叙事的创作意味着需要融入动漫、游戏与新媒体的结构特点。影视编剧教育者通过分析不同媒介改编情节结构的故事,对比分析不同故事创作方法的优劣势,培养影视编剧人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操训练,使其更好地掌握跨媒介叙事的改编技巧。影视编剧教育者也可从优秀的作品中分析其情节结构构建的共性,以穿越结构的原型为例,如《夏洛克的烦恼》《机器猫》《回到未来》等,这些电影是怎么通过不同的媒介来体现“穿越”的故事结构?它们可以为电影制作提供新的思路吗?让影视编剧人才去思考这些问题,并尝试重新改编,这样能够启发其跨媒介叙事的创作思路。2.IP改编专项训练在中国电影市场中,IP改编屡见不鲜,影视创作者直接对成熟的IP原作进行改编,可以减小投资风险,积攒原著粉。目前,IP原作改编较为成功的动画电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其衍生品的销售额打破了中国电影衍生品的销售纪录,而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IP能量,该动画电影抓住了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心理,将主角身上的亮点无限扩大,带动整个故事剧情的发展,加强影片的气氛[5]。IP涉及的媒介类型多元、叙事题材丰富、传播形态多样,影视编剧教育者通过对纸媒、网络媒体、舞台等不同类型IP的影视改编进行专项训练,使影视编剧人才既对当前影视跨媒介叙事的生态有更深刻的认识,又能更好地锻炼其进行多元媒介的叙事转化技巧和实践能力。3.热点内容多媒介对比改编训练尽管当前受众的审美愈发多元,受众对影视题材依然有类型偏好和情节桥段的审美倾向。热点内容成为各媒介生产作品的重要方向,内容类似的作品文本或情节同质化也就不足为奇,如前几年的电视剧的穿越架空、近两年的女性职场剧情和微电影的悬疑推理剧情等。那么,影视编剧人才对同题材、同类型、情节相仿等相似内容进行多媒介呈现的对比改编训练,就具有更深刻的对比研究和规律探索的实践意义。
三、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影视内容生产实现了文本跨界、平台跨界以及技术升级促使边界消融。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媒介生态,影视编剧人才应从多媒介解读、跨媒体资源整合、跨界现象的反思意识、跨媒介开发题材创意、多媒介角色素材吸纳积累以及融媒体范式情节结构建构等方面提高自身编剧创作能力,另外,其不仅需要掌握跨媒介叙事的创作基础知识和技巧,还要学以致用,通过情节结构建构、IP改编、热点内容多媒介对比改编等多元化的实训方式,强化自身创作技巧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姚睿.移动互联时代的影视编剧教育创新:跨媒介叙事训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1):141-146.
[2]王文娜.IP热潮下,编剧专业教育何去何从?[J].艺术教育,2016(04):36-42.
[3]钱安洋.全媒体时代影像传播教育的实践:评《当代影像传播与媒体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11):99.
[4]刘俊,董传礼.论全媒体时代影视发展的一个创新路径:基于跨媒介改编的视角[J].粤海风,2020(04):70-75.
美术教育叙事范文第4篇
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使我们能够认识一切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在解放战争初期,新秧歌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的蓬勃发展。当时解放大军打到哪里,秧歌就扭到哪里,腰鼓就打到哪里,人们称之为翻身秧歌,进军腰鼓。可见,当艺术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反映了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时,它将产生巨大的社会作用。
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我国各民族古代的先民们,早就以歌舞这种形式,来传授生产知识和战斗知识,寄托本民族的理想和愿望,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做为团结自己,教育后代起着巨大的社会作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与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休戚相关。至今在我国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中,在婚丧嫁娶,治病祛邪,耕耘播种,祈求风调雨顺等活动中,还可以见到远古舞蹈的痕迹。文艺作品的社会作用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客观存在的。做为社会主义的文艺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应该创作一些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有些人认为舞蹈只是娱乐,甚至有些舞蹈工作者自己也认为舞蹈艺术仅仅是娱乐,从而抹杀了舞蹈的其他作用,这是可怕的。"舞蹈是一种有节奏的、常合着音乐节拍的身体动作,用以表达感情、思想,表现故事情节,或仅仅为了娱乐。"这是西方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舞蹈的撰写。在这里我们并不否认舞蹈有其娱乐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用辩证统一的观点看舞蹈的其它作用。群众看电视、电影和文艺演出,要从中得到娱乐和休息,你通过典型化的形象表演,教育寓于其中,寓于娱乐之中。这就是从事物的本质上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文艺作品"寓教于乐"作用,娱乐和教育是不可分的。舞蹈做为艺术的一种,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要反应生活,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作用。
表现什么和怎么表现,始终是围绕艺术创作的最大核心问题。由于舞蹈艺术特点不是用语言,而是用人的形体动作来反应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这就决定了它在题材的选择和撷取生活的角度上有更多的考虑。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了人的思想感情,不表达任何思想感情的作品很难称得上艺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显示了人的高洁品格。"托物言志"物与志相映才能生辉,"借景抒情"情与景交融才能照人,情是人有感于事物,才发于内而形于外。一个艺术作品首先应该让人看懂,才能引起人的共鸣,否则就成了单纯玩弄辞藻的无病,或是自我感情的陶醉与宣泄,引不起观众的任何反响。舞蹈"拙于叙事"并不是不能叙事,一些富有情节的舞蹈和舞剧,不叙事就不能将故事情节交代清楚。叙事包括对生活的高度集中高度概括和凝练,对情节的选择与结构。要去其枝蔓,留其主干,择其细节,抓住"情"处,以"舞"体现。切记平铺直叙,就事论事。我们有些富于情节的舞蹈作品,之所以不感人,往往是陷入了单纯表现事件的过程,从而形成了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舞,,见舞不见情的结果。就这样故事情节表现清楚了舞蹈也就结束了,引不起人们的联想和深思,激不起感情的浮动,艺术作品的社会效果也难以达到。舞蹈是艺术,不是单纯的技术。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我们不能抛开作品的主题思想单纯的谈形式,也不能不顾形式而单纯的谈内容,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有很多优秀的舞蹈作品,都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强大作用,充分发挥了舞蹈艺术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
美术教育叙事范文第5篇
漫画的创作是以叙事的方式承载了人类关于记录、传播、装饰、娱乐、讽刺、文学表述等功能。而当漫画进入当代范畴,一方面由于读图时代来临,消费阅读盛行,漫画具有更活泼鲜明的流通方式。另一方面,当代意识的植入使得漫画这一传统的大众艺术衍生了另外的触角,藉由漫画这种独特的视觉图形传达方式,用于承载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在漫画业蓬勃发展的法国,漫画独立于其他艺术方式成为法国第9项独立存在的艺术类型,借叙事漫画引申出许多美学以及哲学观点。
普瓦捷大学与安古兰美院联合办学的漫画专业是欧洲仅有的漫画专业硕士点,为欧洲培养众多出色人才,如《LA TRIPLETTE DE BELLEVILLE》(中文译为《美丽城三重奏》)的作者Nicolas de Crecy、法国著名漫画家Sylvain Chomet、Paguito Bolino等。安古兰市区设立有著名的法国国立漫画与影像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Bande Dessinee et de l’Image),陈列与展示世界优秀漫画作品以及漫画学术成果。安古兰地方政府还专门设立有漫画创作者之家(La Maison des Auteurs)以及扶持当地动漫产业的马杰利斯影像产业计划(Magelis)。而在安古兰,每年一月份会举办世界两大漫画艺术节之一的“安古兰国际漫画节”,该艺术节区别于同级别的美国圣地亚哥漫画节空前繁盛的英雄主义漫画,是更多元的欧洲漫画的典型展示,其展品除了被销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展品由欧洲独立漫画出版社和当代概念艺术漫画组成。
2013年笔者以中国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对法国普瓦捷大学与安古兰美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考察,参与了两所学院联合培养的漫画硕士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于同年一月受邀参加了第40届安古兰国际漫画节的嘉宾剧场创作表演。访法期间,笔者对法国高校漫画艺术教育有了全新的认知:漫画在法国归属独立的艺术门类,漫画不仅是产业链的概念,还肩负了审美与观念承载的任务。而法国普瓦捷大学以及安古兰美院的漫画专业教育以“视觉图形”承载创作“观念”为切入,创造人类精神思考之新形式。
法国普瓦捷大学漫画专业教育课程的基础结构设置
(一)基础造型课程设置。
基础造型课程不被列入学期计划表中,而是以基础造型训练工作室对外开放的方式,由学生自主把握个人时间,在工作室开放时间内进行人像写生、素描或色彩写生、人体动态与结构研究等内容的训练。
(二)材料工作室的设置。
材料工作室的功能是提供相应的艺术实践手段所需的材料分配。不同画种或者媒体图像实验室为不同创作需求的学生提供实验场地以及技术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创作需求自行申请不同材料工作室的使用。
(三)独立艺术家的workshop(工坊)教学。
工坊课程邀请多位专业教师前来授课,基本上被邀请的老师来自世界各地并且都是职业漫画家,他们都在个人创作上有独到的见解且艺术风格迥异鲜明,在漫画创作理念上有丰富细腻或者强烈奔放的个人方式。美院会对不同的艺术家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邀请,在2周到3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课程教学往往是十分有趣、自由的视觉图形教学尝试,课程也没有所谓的规范教案或者教学纲领,而是更多依靠艺术家们的创作经验。例如,美国漫画家Ben Katchor也在我访问的期间来到安古兰美院作2周的课程教学,他要求学生各自默画一张脑海内的脸的形象,然后学生互换各自的作品,拿到别人作品的学生依次根据脸的图像,假设此人物的身份、社会背景、特质、情绪等内容,从而进行故事联想,完成一套短篇故事漫画作品。此课程的方法旨在让学生从惯性造型方式走出来,置身于惯性之外并尝试联想。
(四)研究生导师制度
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围绕漫画创作的观念以及个人意图出发,引导学生应用视觉图形语言完成独立性强的剧情漫画,并由此引申出个人论文研究的方向,将视觉传达与个人论述观点两个问题贯穿始终。笔者此次访问对接的导师是法国著名的绘本漫画创作人吉哈德・葛吕里(Gerald Gorridge),访问期间我曾经问道:“您如何教导自己的学生进行当下的漫画创作?”他答道:“创作有无限的可能,我认为漫画创作就是在这些无限的可能中去寻求自我意识之存在。”可见对于学生的创作指导而言,观念的引导总在首要的位置。
(五)生成观念的课程引导
普瓦捷大学文学院是漫画专业的主办机构,由此可见“文学性”对于漫画语言表述有直接关系。当下的社会特征呈现多元化,愈来愈多的信息模式的变换使得文学的传播方式拓展开来,借助图形语言表述文学含义从而揭示人类情感或哲学观点的方式成为了必需。当视觉图形也成为传播方式必不可少的版块,漫画这样鲜活的创作形式得以成立,由此必然产生此类创作方式的责任担当:观念承载。普瓦捷大学漫画专业的授课内容有另一特别重要的版块,即是理解观念以及产生观念。在访问期间,我旁听了许多此类相关的课程,其中包括电影美学、现代艺术、心理学、哲学、剧情分析、镜头语言应用、文学写作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文学表述为基础出发点,以叙事图形为基础创作手段,从人类复杂的生活过程或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中生成创作的初衷以及概念。
通过对普瓦捷大学教学内容的整理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法国学院漫画专业教育的一些原则性特征。首先,观念总是前置于技巧。其次,叙事过程服务于观念。再者,理解观念以及产生观念直至概念的自主传达成为此专业的授课核心,由此生成的教学效果是自由而且具有探索精神的。法国漫画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大部分作品艺术风格个性化,加之欧洲漫画市场的包容度,是法国拥有大量的成年人漫画读者群的原因。法国的独立漫画或先锋漫画也得到高校教学体系的认可,以致更容易展开细致和系统的漫画学术研究。
中国的学院漫画教育之学术方向思考
中国有丰厚的叙事连环画(以单幅且连续的画面形成叙事图形的创作方式)的创作传统,其作品以细腻传统的画风讲述文学故事或民间经典。时间跨越到当代,新的叙事漫画(以多格渐进的叙事方式进行创作,常带有对话窗口以及拟声词)出现并风行,在火热的“动漫”文化产业的驱动下,政府给予国内原创更多关注和政策倾斜,中国的美术高校也开始尝试“动漫”专业教学,与之展开的专业以动画、叙事漫画、叙事绘本与文学插画为主。
由于社会对“动漫”概念界定的含糊以及片面,出现了简单定义动漫以商业运营为途径的低龄快速阅读文化产业的现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院校对于漫画专业的教学定位,简单地将动画或漫画教学定位为应用美术。过多强调实用技法以及市场规则,导致培育出的学生显得没有个性主张,学生作品徘徊于阅读经验的模仿或某些实用技法的复制当中,因而关于动漫文化的学术氛围至今未见形成。
我们不能说动漫产业链与学院研究型漫画孰轻孰重,两者的领域不同,针对的受众各异,承担不同的社会功能。但如果只是注重市场模式应用技巧的训练而缺失学院体系下对于文化发展之探索自觉的动漫教育必将是没有生命力的。读图时代的来临,漫画与小说、电影、戏剧等传统叙事模式共生共长,漫画无疑会成为新类型文学阅读的分支,以漫画为载体的艺术创作更应直面此类创作方式所承载的思想之责任。只有形成国家文化特征的作品才能形成具有国际发言权的文化产业。漫画理应如同其他文学研究方式那样,去表述情节的同时建立其自身的价值体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