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财政建设论文【五篇】(完整)

时间:2023-06-27 17:15:02 来源:晨阳文秘网

经济决定财政,而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税源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着财政收入质量。在组织收入时,不能单纯看收入规模及增幅,要看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比重、本级可用财力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在安排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财政建设论文【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财政建设论文【五篇】

财政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经济决定财政,而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税源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着财政收入质量。在组织收入时,不能单纯看收入规模及增幅,要看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比重、本级可用财力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突出支出重点、支出方向,尤其要看财政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绩效如何。特别是安排专项支出时,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数量、用途,还要规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同等条件下,要把财政资金安排给效益较好的地区和项目,资金使用后,还要跟踪检查使用效益,彻底改变重支出轻效益的作法。

二、抓好“五个更加注重”。

即在注重战术性质量措施的同时,更加注重战略性质量策划和实施,如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财政质量指标体系;
在注重强化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等“硬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培训等“软措施”,如财政文化、作风建设;
在注重财政运作程序的质量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运行结果、资金效益的质量监督;
在注重当前财政工作整体运行质量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长远财源培育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控制;
在注重单独的质量控制活动的同时,更加注重把质量与工作效率相融合,完善管控体系。

三、着力提升收入质量。

要转变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方式,逐步改善财源结构。积极应对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性特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支持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着力开发高科技、高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强财源后劲。要按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调整转移支付制度。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构建结构优化、分配规范、激励监督有力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如逐步取消各类专款、单项结算等转移支付形式,将各类补助资金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中,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等。要规范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依法组织收入。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国家与企业分配的透明度,让政策透明、财务透明、税收透明,改变税务部门自征、自管、自查的体制,强化税收征管监督,建立以工商税收为主的公共财政收入机制,保持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要杜绝虚假收入,不能“为数字而凑数字”,严禁空转收入、列收列支、先征后返等虚增收入行为,也不能“压库”、留存而减少收入。

四、着力提升支出效益。

财政支出效益由财政支出管理水平、财政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决定。提高财政支出管理质量,要做到支出决策科学化、支出程序化、执行规范化、监督公开化。首先,建立健全绩效预算制度,把好资金分配第一道关口,财政预算的范围、结构和方向与政府职能的范围和方向保持一致,提高预算支出的科学性。其次,提高支出执行水平,继续完善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等制度,保证和控制财政支出按预算要求执行。再次,提升支出管理水平,突出保发展、保民生两大重点,引入论证和民主参与机制,对项目支出先论证后预算,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最后,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支出保障体系,将应由社会和单位负担的部分支出从财政支出中转出去,通过市场途径解决。

五、着力提高财政监督能力。

财政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一)昆明市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昆明市为城镇化的建设把土地作为主要的资源进行扩大,土地的收入管理存在制度上的不规范。被征土地的补偿费用没有按规定留在地方财政用于土地的开发,而是大部分被用在城市的开发;
土地出让金的预算管理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农民得到的补偿费用与出让金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农民的利益受损。加之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及安置途径单一,对其就业及保障制度考虑不够充分,使得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受阻,也加大了“三农”问题的难度。

(二)昆明市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当前,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划还不够完善,政策的实施存在相应的难度,导致实施的效果不容乐观,相应的建设资金被挪用到城市开发与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城镇赖以发展与持续成长的基础。但是,昆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同步于城镇化的进程,其中资金的投入较为缺乏导致环境的承载力过大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不全面的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应投资体制,昆明市的城镇化在受阻的同时会出现交通不完备、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窄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地方财政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昆明市政府更加注重于经济的发展,追求昆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高速增长,而对居民的医疗、社会保险、文化建设等经济效益产出不明显的公共产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昆明市的经济长期以来保持着一定速度的增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也造成了公共服务覆盖窄的局面,大量高效优质的文化、发达科技、医疗卫生等资源主要集中在昆明市区,导致了市区与农村地区之间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差距扩大。

(四)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于长期的二元制社会体系的发展,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城镇居民的收入长期高于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使得人才及各种资源不断向城镇集中,导致城乡的经济水平及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资源的集中及经济的快步发展,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入增加了昆明市生产生活的压力,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加大,不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建设。

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完善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对现有的财税政策进行深入的改革与优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机制。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应经一部改革,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健全补偿的机制,避免出现高价征地与低价征地同时存在的现象。同时,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基于昆明市情,应将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纳入管理范畴,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救助,给予独立的核算与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管理监督,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增加可支配财政资金,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地方财政的增加对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其职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城市财政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使其满足城镇化的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中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匹配经济的发展。昆明市政府应满足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在不违背中央政策的情况下,合理增加政府的可调配财政资金,充分保证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确定市一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改革现行不匹配经济体系的财税政策,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财税政策。

(三)促进昆明市城乡居民福利水平的公平化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以此来完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昆明市城乡一体的福利政策,提高昆明市城乡文化、科技、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首先,提高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使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政策;
为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其次,提高“三农”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的财政补贴,使其留在农村以发展农村的经济,不能为了实现城镇化而放弃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再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的劳动力以提供就业机会是完善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核心。昆明市应深化“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全方位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建立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的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村居民创造更丰富的就业机会以及适合的岗位。加快建立完善的城乡就业服务机制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推行就业信息的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就业网络信息的建立;
政府要大力支持与发展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及就业的培训工作,提供农民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建立建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及劳动保障机制,为农民的劳动及生活提供保障;
对税费的减免、社会保障的补贴进一步落实,同时鼓励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在学到先进的技术后回农村进行创业,促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

三、结论

财政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两个务必”,构建节约型社会;
严格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的法律效力;
健全政府性投资制度,提高投资管理效益;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高效管理机制;
加强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效: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支持能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
加强外汇资金储备使用管理,实现其保值增值;
支持资源科学利用与环境保护;
取消对企业的亏补支出,大力压缩行政管理支出;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它体现了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公共财政是政府掌握的一部分社会资源,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有效配置,为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缺陷,进行宏观调控,实行民主理财的一种政府经济行为。它体现为国家政府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身份筹集财政资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财政政策和财力支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平衡。

综合运用多种财税政策工具,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一是完善所得税体系和加强征管,对企业所得税除实行内外资企业“两法”合并改革外,还要辅以计划引导,这既有利于在市场上公平竞争,提搞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平衡企业所得和职工工资福利。对个体工商户和个人要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对其加强征管调节,严防偷、漏税的现象发生。对垄断企业的所得税在国家实施严格工资总额控制的同时,实行超额累进税制,既要鼓励适应市场调节的积极性,又要有效的调节其垄断超额收入。二是立法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改革开放29年来。享有巨额资产的人群已达到一定规模,这些巨额私人资产是在国家所提供的强有利的经营环境条件下取得的,在其传代易主或换人易主时国家理应参与适当分配,它是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文明的体现,这在国际上是很普遍的。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要创造条件打好基础,立足我国实际,既要保护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要适当调节个人资产所有额。在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同时支持和鼓励向国家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活动,促进个人巨额资产向国家和社会公益事业转移。三是在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全民,并随着经济大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2、坚持“两个务必”,构建节约型社会。

一是支持降低消耗节约资源的各种措施。在计划引导的同时,制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实现国家规划的降耗指标。二是严格支出管理,狠抓勤俭节约。重点压缩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等支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不务实的论坛、节庆和国际会议,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建设。三是严格控制公务以外的公款消费。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坚持纪检监察部门定期检查通报和组织部门考核的制度,进行严格的长效控制,杜绝这一巨额浪费。

四是科学决策财政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决策要组成由财政部门参加的专家论证委员会,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形成正确决策,杜绝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重复建设、劣质建设和不当建设,同时建立并实施决策失误者责任追究制度,从两方面促进和保证财政基本建设投资使用效益的提高,杜绝重复建设、劣质建设、不当建设所造成的巨额浪费。五是支持国家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及时更新保质储备,以备应急之需。研究制定实施在保质储备规模上的科学合理的控制政策,防止大批量陈化粮的产生,以免造成严重浪费。六是建立实施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促进节约杜绝浪费的机制,实施对财政资金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制止铺张浪费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支持构建节约型社会。

3、严格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的法律效力。

一是启用新科目编制政府预算,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财、民主法治建设;
建立实施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制度;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二是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设置,对到期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及时清理,编制中央补助地方的分地区、分项目的详细预算,整合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统筹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完善资金分配机制,各级财政要完整地编报本级预算,管好用好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4、健全政府性投资制度,提高投资管理效益。

一是根据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实际需要,针对部分部委的专项投资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缺乏明确的资金分配标准,要尽快研究规范各专项投资的管理办法,做到资金分配标准公开透明,项目安排程序规范。二是针对一些主管部门在项目建设中既是决策者,又是管理者和建设者,项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体制,切实做到主管部门与项目法人政企分开。主管部门重点抓好行业投资发展规划,对项目法人实行行业管理,加强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运营的监督检查;
各项目法人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5、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高效管理机制。

一是细化物业税的改革方案,推进物业税改革试点。调整完善资源税,扩大征收范围,改革计税依据,加大税收对资源开采和使用的调节力度。积极推进车船税、耕地占用税等改革。对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并合理调整其税率。择机出台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等。二是按照分类管理原则,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健全政府性基金管理制度,做好已到期基金政策的调整工作;
规范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建立、管好土地收益基金,开展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专项检查,确保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应收尽收。三是研究制定规范的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特许经营收入、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纳入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四是加强国债余额管理,建立科学、灵活的国债管理机制;
促进政策性银行建立自我约束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研究推动国家储备物资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完善和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6、加强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招投标制度是国内外财政支付购买性资金市场化运作的主要方式,它有利于节省资金,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保证采购产品和承包工程的质量,有利于克服不正当竞争。我国政府采购已大部分实行了招投标模式,但目前政府投资:亡程仍有部分还没有实行招投标模式。一是政府采购和基本建设投资要加强市场化运作,实行招投标模式。二是依法严格招投标程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不断拓展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方法和范围,使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成效

1、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科技水平与经济效益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财政要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是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支持力度,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研基础条件经费的比例,稳定持续地支持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二是总结实践经验,建立有效管理科研课题经费的制度,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应用型的科技投资项目要设立明确的绩效目标,建立独立的经费使用效果评价机制。三是支持建立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在支持搞好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依托一流的科研单位搞好集成创新,不断取得重大关键性的高科技成果。四是制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鼓励能源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设备机器零部件的进口,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五是支持全面落实国家奖励自主创新成果的政策,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制度,支持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自主创新骨干实行股权激励等政策。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高智力,吸引出国留学生回国创业,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有效的出国考察学习,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素质,支持和鼓励争创世界一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六是与滞留在世界各国的我国留学生建立和保持学术与技术交流关系,随时掌握各国高新技术的前沿动态,争取他们以各种方式为社会主义祖国高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服务。七是建立自主创新和成果转产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风险投资基金,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八是支持科普工作和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全民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支持能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

能源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我国能源紧缺,支持对其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尤为重要。财政支持能源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要坚持开发、进口和节约三项投资并重的方针。一是为了保护国家宝贵资源,财政对合理开发的投资要坚持先远后近,海上、陆地同时并举,在海上开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条件下,要优先大力投资海洋开发,并坚持先远海后近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与可燃冰三种开发并举。在搞好陆上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同时,积极投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高位水流势能、核能、生物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作为煤炭和石油的替代能源。支持对太阳能的研究和开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太阳光照比较长的地区普及利用。我国西南部的水流势能很丰富,具有较大的利用规模效益,在财政投资开发的同时鼓励社会融资开发。农村发展沼气的原料比较多,但由于效益不高而未能普及,支持对沼气能的研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以便于在农村普及开发利用。我国海岸线很长,大风口也很多,潮汐能和风能资源丰厚,应尽快投资研究开发利用。二是为了稳定国际石油的供给量和价格,财政要支持国外进口与原油到进口国投资开发和直接购买并举,大力增加到进口国开发投资,扩大开发规模和石油供给量,以提高投资效益。三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实现节能战略目标,财政应采取征收燃油税,并对节约型技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将目前尚未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不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对达到低消耗低污染的小轿车、越野车等适当减征消费税,对关键性的、节能效益显著且因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应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四是积极投资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

3、加强外汇资金储备的使用管理。

随着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逾万亿元美元。但是,近来由于美元兑人民币大幅贬值,巨额的外汇储备给我国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风险。为了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必须及时灵活的改变储存形式,以规避和分散储存风险。为了充分发挥其支出作用,必须调整优化使用结构,提高支出效益。一是尽可能的采用币值最稳定的国际货币黄金来储存。二是尽可能的采取多种币值稳定的货币储存,如兑换一部分欧元,并在欧元区的友好国家购买国债或者投资经营。三是因美元是国际货币,而且在国际上流通量比较大,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其在国内贬值一般都低于国际汇率贬值,可利用这一贬值差,支持我国具备国际竞争条件的企业到美国去投资经营。四是在友好国家尽可能多的购买我国需要的高新技术,以大额外汇购买大批量的高新技术产品为条件,同时购入其全面系统或关键性的高新技术。以达到最赶国际高新技术的目的。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就业压力大,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很多,而且大多是传统产业。为了促进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还可以购买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用技术。五是在发展国际友好合作的同时,投资于紧缺资源产出国的开发生产,既可争取较多的紧缺资源的平稳供给,又可以提高外汇支出的经济效益。

4、支持资源科学利用与环境保护。

一是制定实施支持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理顺资源价格,建立合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促进矿产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综合开发。加大对清洁生产、可再生产的资源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制定实施支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税政策,引导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支持建立健全生态建没和环境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将环境要素成本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支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为突破口,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监管的资金投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一、货币发行收入与铸币税

在金属货币时代货币供给由经济实体内部提供,黄金和白银的生产部门本身就是实体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作为商品金银也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凝结物,具有价值。货币的购买力取决于其所含金属的重量。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是一个等价交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货币的发行收入。

但当货币形式发展到不足值货币,特别是到了信用货币时代,从技术上货币发行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束缚,货币发行就成为一种特权,能为发行者带来发行收入。历史上,发行收入应该归谁所有,一直是有争议的。西方政府曾以“铸币税”的形式对私人银行发行现钞课税,作为允许他们拥有货币发行特权的交换。中央银行建立后,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货币的发行收入明白无误地归属政府。

设铸币税为S,Mt是t期的货币发行量,Mt+1是t+1期的货币发行量,考虑到价格因素,S=(Mt+1-Mt)/Pt,Pt为t期的价格水平。从上述公式中反映出:1、货币发行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比,物价水平越低,中央银行同等数额货币发行的铸币税就越高;
2、货币发行收入与新增货币发行量成正比,新增货币发行量越大,铸币税越高。

铸币税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税种,只是理论上对货币发行收入性质的界定,是将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收入具体化,使之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实践上实现货币发行收入归政府所有。在明确了货币发行收入的性质后,还要确定货币发行收入的范围,即哪些货币供给和货币创造行为会产生货币收入,在现代货币供给机制中,这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确定货币的发行收入首先要明确货币发行的范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货币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层次:M0为现钞货币,在流通中的相对比例下降,但完全由中央银行提供;
M1=M0+活期存款,即现金加活期存款,M1被称作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被称作广义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将(M2-M1)定义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货币外延的扩大使货币发行收入的范围也扩大了。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现金和活期存款是货币的基本形式,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提供和创造。因此,一方面,货币发行收入表现为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活期存款的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体系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在不完全准备金制度下(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不断降低已是趋势,有些国家已趋近或降到0),一部分新增的购买力就成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二、国债具有铸币税的功能

上面谈到,货币发行收入包括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所形成的收入。从中央银行的角度实现铸币税有两条途径:一是中央银行直接掌握基础货币;
二是要求商业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因此,多数国家对存款准备金是不支付利息的)。从财政的角度实现铸币税,在理论上也有两条途径:一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和透支;
二是向商业银行借款。借款可以采取直接借贷,也可以采取间接借贷。

由于中央银行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的特殊作用,各国政府都非常强调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货币供给方面,为杜绝直接用货币发行来弥补财政赤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因此,政府运用货币发行收入在具体操作上,只能采用下列两种方式:一个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
一个是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购买国债。

可见,国债既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又具有铸币税的功能。一部分货币发行可以通过国债的方式实现,即国债货币化,这是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基础货币的理论基础,也是财政(国债)货币政策必须密切配合的内在原因。

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国债规模不是必然等于财政赤字,国债规模既取决于财政赤字规模及其弥补方式,又取决于货币发行规模及其发行方式。

三、货币发行收入应该由财政和中央银行哪一个部门掌握和使用

在我国实际部门中有过货币发行收入应该归财政部门掌握使用还是应该归中央银行掌握使用的争论。其实,无论中央银行还是财政部都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职能部门,既然确定了货币发行收入的性质,无论发行收入归哪一个部门使用,都不会改变它是货币信用化制度下的政府首要收入来源的性质。究竟归中央银行还是财政部使用,则应取决于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

中国改革开放后到1998年,在宏观经济层面上面临的主要压力一直是通货膨胀,这使得货币政策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中央银行集中掌握着货币发行权、贷款规模分配权、中央银行贷款权和基准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在资金来源上,中央银行拥有基础货币发行和商业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这期间,在政府资金来源(即货币发行收入)的使用上,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1995年以前,财政部门一直延续计划经济的作法,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弥补财政赤字,截至1993年底,中央财政向人民银行的借款达到1688.7亿元,占中央银行当年资产的13%,中央财政与人民银行通过直接借贷的方式共同占有使用发行收入。从1994年开始到1995年,随着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中央银行直接掌握的资金来源减少,人民银行逐渐停止了向财政提供借款和透支,同时不直接购买、包销政府债券。从形式上看,货币发行收入由中央财政与人民银行共同使用,转向由中央银行一家拥有。但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法》还规定,中央银行可以在国债市场上进行公开业务操作,以保证国债的流动性。这意味着,中央财政与人民银行之间的资金联系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直接方式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方式。

财政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整个无纸化横向联网由人行TIPS国库前置平台、财政接入平台、商业银行(集中支付行)接入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平台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报文交换,通过部署安全控件来保障报文信息的安全。

1.人行国库前置平台

国库前置平台由国库前置系统、电子凭证库、电子印章系统、数字签名服务器组成,为了满足财政特色业务需求、实现不同规范的转换,需要在人行国库前置平台部署TIPS国库前置系统。国库前置系统以TIPS节点的身份接入,国库前置同TIPS之间文件传输采用人行CA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安全机制。国库前置系统将完全遵循TIPS接口规范收发各类信息。为了确保财政信息安全传递和凭证还原处理,需要在人行国库前置平台部署电子凭证库服务器、电子签名服务器、电子印章服务器等多种安全设备。

2.财政无纸化接入平台

省、市财政分别通过石家庄金融城域网接入人行网络,县级财政通过市级财政接入石家庄金融城域网。财政部门通过石家庄金融城域网接入人行网络,使用消息中间件与人行电子凭证库服务器进行直联方式的报文通讯。为了满足TIPS中机构与节点对应关系的管理规则,对于先期已经实现收入信息共享而联网的财政系统,需要将财政系统的MQ队列指向由网间互联平台改为人行国库前置,从人行国库前置获得入库流水、报表、电子税票等收入共享信息,财政系统节点为对应国库前置节点。

3.商业银行无纸化接入平台

各商业银行通过石家庄金融城域网接入人行网络。商业银行需部署电子凭证库服务器,安装消息中间件与人行电子凭证服务器进行直联方式的报文通讯。各类财政业务经由前置平台、TIPS最终在TCBS中进行处理,回执按原路返回。4.平台间数据传输及实现方式通过在人行、财政和商业银行实施部署电子凭证库,代替现有纸质凭证的传递,大大提高支付和清算的工作效率,利用国库前置系统解决财政分散联网交换信息的问题。

二、系统建设的意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