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园林工程实训总结【五篇】

时间:2023-06-27 19:0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经过近几年“下厂实习锻炼”活动的开展,本专业的领导和教师与企业密切联系,深入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每年特邀请企业的专家和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于2008年成立了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园林工程实训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园林工程实训总结【五篇】

园林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40-02

1 确定专业建设指导小组

经过近几年 “下厂实习锻炼”活动的开展,本专业的领导和教师与企业密切联系,深入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每年特邀请企业的专家和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于2008年成立了专门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盛聂铭是武汉园林建筑设计院,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工程师,任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组长;叶汉英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环化系书记、教授,任副组长;刘小宁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环化系副主任、教授,任副组长;刘红明是湖北人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当组员;侯永胜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担任秘书。

2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对技能型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行 “双证融合”、“产学一体”、“项目教学、实境训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圈和武汉都市圈,服务园林行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园林制图、园林植物应用、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手绘或计算机绘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及预算、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 明确职业范围

职业面向有:园林设计师、园林工程师、工程预算员、园艺师;职业岗位包括:园林方案设计;施工设计;效果图设计;园林动画制作、园林工程施工及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植物栽培管理;职业资格(名称、等级、鉴定单位)、能力证书:普通高校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一、二级考试、助理景观设计师。

5 定位人才培养规格

5.1 应具备的知识

(1)具有必需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

(2)具有基础英语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

(3)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及初步的编程知识;

(4)具有园林美术相关知识;

(5)掌握园林树木花卉的识别和栽培管理知识;

(6)掌握园林制图的基本技能和规范;

(7)了解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8)掌握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造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D建模及效果图制作等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9)掌握园林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材料及预算、园林施工图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5.2 培养的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阅读化学化工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能力,并达到英语三级水平;

(3)具有计算机操作及应用的能力,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实际应用,并达到计算机一级水平;

(4)具有一定的园林艺术审美能力;

(5)具有较强的树木花卉识别和栽培管理能力;

(6)熟练掌握园林制图能力;

(7)一般掌握园林建筑设计基础能力;

(8)具有较强的景观设计能力;

(9)具有园林工程施工、设计、预算能力。

5.3 养成的素质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公民意识;

(3)具有较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具有良好的从事园林生产一线工作的职业基础技能素质;

(6)具有良好的从事园林生产一线工作的职业专项技能素质;

(7)具有较好的从事园林生产一线操作工作的职业拓展技能素质。

6 设计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园林景观方案创作:能进行园林景观方案构思、手工绘图表现、电脑绘图表现;园林工程项目施工:能熟练阅读园林施工图、进行施工设计,具有较强的施工技术,并具有一定的施工管理能力;园林工程预算:能运用计算机技术,结合园林工程造价规范要求,进行有效的园林工程预算;园林苗木生产:能根据园林市场要求进行苗木生产经营管理;园林动画设计: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园林动画设计。

7 学习领域规划

每门课程都要明确课程教学目的、课程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学期、总学时、讲练学时、单项技能训练学时、综合技能训练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学习重点、职业行动能力、职业知识内容、教学基本条件等。本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41学分。学生修完课程,操行评定合格,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高等教育三年制专科学历。

7.1 基础学习领域包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形势与政策;军训与入学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

7.2 专业学习领域包括

(1) 园林植物学;

(2)园林实用美术;

(3)园林树木花卉学;

(4)园林制图;

(5)园林建筑设计初步;

(6)园林规划设计;

(7)园林建筑;

(8)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9)景观制图表现;

(10)3D建模及效果图制作;

(11)植物造景;

(12)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13)园林施工图设计;

(14)园林工程材料及预算;

(15)园林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

7.3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包括

(1)草坪学;

(2)园林建筑动画;

(3)中外园林史;

(4)园林模型制作等课程。

一般要求每周学时安排不超过26学时;专业学习领域中的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要着重体现;人文素质拓展学习领域从人文素质拓展学习领域列表中任选3项进行学习;总学分一般要求限制在155学分以内,总学时限制在3300学时以内。

8 保障实训环节

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安排大量课程实训和集中实训,专业课集中实训达20周,其中课程设计16周,毕业设计4周;还有半年顶岗实习。首先从源头保证实训的开展。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我们始终紧紧抓住实训课程这个主线,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实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一切围绕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一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实际,真实结合模拟。

8.1 校内实训基地

(1)园林实用美术实训室;

(2)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

(3)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室;

(4)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室;

(5)园林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

(6)校办绿化公司;

8.2 校外实训基础

(1)园林树木花卉学、植物造景等课程实训基地:武汉解放公园、武汉中山公园、武汉江滩公园、各类小区游园等;

(2)园林工程材料及预算、园林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实训基地:东湖风景区管委会磨山管理处;

(3)顶岗实习实训基地:武汉新世界康居发展有限公司、东西湖园艺工程公司、武汉市和平公园、武汉迪园园艺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华天园林公司、武汉鄂冶园林公司、园林建筑设计院、武昌园林局、武汉市园林种苗中心、武汉市华欣园林种苗、广州森瑞思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等。

园林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互补、双赢”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HGJXHB1111004)

1.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强化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实践教学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接轨社会,接轨生产单位是高职教学必需面对的环节,只有接轨生产企业,才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真正的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才能真正的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建立“互补、双赢”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新时期学校和企业无缝连接必走的途径。

1.1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通过“互补、双赢”的校企合作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教学设备、办学经费、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企业的在发展将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要积极争取政策,强化校企合作才能摆脱困境,求得发展。

1.2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可以带动企业发展

“互补、双赢”的校企合作便是沟通教学研究单位和生产服务单位的桥梁,高职院校的科研和技术,为企业建立了发展的平台,院校师资、实验室、实训场所、材料设备可以与企业互补,减轻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的负担,减轻企业发展的重负,高职学院的壮大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企业的发展。

1.3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力,锻炼学生的适应力,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加强校企合作,实行顶岗实训、半工半读,能够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企业环境熏陶、必要的实习条件及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生产实践过程也就成了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学生在师傅带领及指导下,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并把在实践中体验与理论对接,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热情和创新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学生有偿的生产劳动得到的报酬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求学的经济压力。

2.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1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机制建设

2.2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建设

2.3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制订

3.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3.1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机制建设

3.1.1建立“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

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建立“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由此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领导、组织、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具体实施办法,委员会成员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委员会要分工明确,要有运行机构、管理机构、监督机构。

3.1.2建立“互补、双赢”的校企合作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机制

首先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运行机制主要指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与方法,主要包括:咨询模式、培训模式、实训模式、服务模式等;
之后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学校和企业在第三方地方政府的监督下签订合作协议(合同),对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和各自的利益进行明确规定,对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受益者―学生参与实践生产等方面问题进行详细规定;
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制订资金、设备、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保障合作顺利进行;
另外从长期合作的角度出发,还应建立校企合作评估反馈机制,定期全面总结及时反馈,从中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以便合作能够长期稳定健康的进行下去。

3.2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运行模式

结合专业的特点从“互补、双赢”的角度出发,利用学校的师资、技术、设备、场所,在校内建设企业研发和生产机构。依托企业的场地、设备、实践经验、社会影响力等,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

通过校中建厂、厂中建校,对内扩大专业办学的视野,加快专业课程改革的步伐,使专业教学快速适应社会需求,减轻学院专业实训场所建设的资金负担,扩充学生实训内容;
对外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开发工程项目的能力,提高员工素质,减轻资金和人力不足的压力,促使学院和企业相得益处。

3.3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制订

3.3.1确立园林技术专业办学模式

通过对我院园林技术专业多年的专业教学进行总结提炼,确定园林技术专业以“专业办产业、生产中育人”为专业办学模式。校内办产业、校外建基地,接轨行业,构筑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学校与行业无缝连接,增大实践技能培训力度,为专业教学奠定基础。

3.3.2明确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三学段、渐进式”工学结合为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教学更适合行业的发展。其内涵是:将学制三年细化为六个学期,将六个学期按照渐进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规律归纳为技能训练、生产实训、顶岗实训三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1-4学期学生在校内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阶段,5学期以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岗位专项技能轮训。第三阶段,6学期根据学生“个性化”要求及企业人才订单的要求,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训,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岗位胜任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顶岗实训与就业无缝接轨。

3.3.3建立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模式

依据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人才需求制订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模式。

园林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线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切入点,以新疆园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基于新疆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程序,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就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三段式指学生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展开,即是第一阶段在校内培养绿化养护能力(实践教学与教学实习完成);
第二阶段在合作企业的施工和设计项目中培养施工组织、设计能力(顶岗实习完成);
第三阶段在预就业单位培养社会工作能力(预就业实习)。两联动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与企业合作,每个教学年度开始前向企业征召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项目,即企业施工项目等于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工程任务联动,实践教学时间随工期机动,第一二学期教学实习为主的时期为一期联动;
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为二期联动;
最终实现就业能力递进。

(二)“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全过程为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而形成的。其中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约占技术技能教学课时的60%。

1.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第二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及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期,根据季节以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加强技能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时期,教学实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昌吉周边苗木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任务(项目)与课程内容的高度结合,实地技能学习和操练,通过1~2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的技能,能够承担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
而此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3~6学期要学习的知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学实习即为第一阶段“联动一期”。

3.第三学期为专业及专业核心课学时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场、实训室完成初级训练。

4.第四学期主要为顶岗实习教学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外58家合作企业,使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具体岗位,完整地完成企业中的一个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技能学习、技能检验与行业实践。并且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技能相互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5.第五学期为专业拓展课程阶段,充分凸显行业发展趋势和具体岗位要求。

6.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预就业实习阶段,确定自己的就业岗位和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这个时期为“联动二期”,也是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形成期。

二、以“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设计开发课程

(一)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调研,凝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国家绿化工、花卉工、预算员、绘图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现工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之上加大了各门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设计,按照每门课程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处的环节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不脱节。

2.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项目进阶式通道,以精品课程为支撑,合理划分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基本技能逐步向核心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践课程体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合并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时间,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园林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核心课程

依据企业调研及校园绿化、嘉禾新居绿化工程实施操作,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对职业工作岗位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由岗位群—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技能—核心课程—课程群,开发课程和核心课程。

1.岗位群。

园林植物生产管护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
主要岗位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施工内业岗、景观设计岗。

2.核心技能。

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培育土肥水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施工放线、管网布设、大树移栽、识别工程设计图、常用工程材料识别、编制园林工程流水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网络图计划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园林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各项工程量计算规则、园林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

3.核心课程。

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4.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0门,包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制图、园林测量、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美、园林苗圃、园林植物学、园林文件撰写、园林建筑技等;
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
专业拓展课程4门,包括园林法规与标准、插花与花卉装饰技术、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园林史;
公共基础课程9门,包括英语、体育、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

三、“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条件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配备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这就有赖于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施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带头实践锻炼;
同时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辟专业建设有效途径。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已有33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人,占3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2人,占70%。

(二)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如何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运行机制,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突破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如下工作。

1.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与合作,实施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实施互兼互聘。

4.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监控专业和课程建设。

5.定期召开一次校企座谈会:探讨专业建设;
解决顶岗实习中合作教学管理问题;
宣传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概况,发放职业教育理论文章,使企业了解、认同学校,支持职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制图室》、《园林规划设计室》、《花卉装饰实训中心》;
校内实训场2个:《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在教师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目前已有51家校企合作企业,确保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带薪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为专业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构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园林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技术;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实践

1引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强调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世界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尤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或者是政府提供财政投入来推动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的需求。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校企合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在进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摸索。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平台,将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起,实现互利共赢。

2.1助推高校在产学研大步前进,充分发挥科教兴国的作用

中国高校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门类齐全的学科,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当今知识或技术在提高生产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高校的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等往往不能很快进入市场,产生效益。而有了企业这个平台,所有的成果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校企合作为高校的产学研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总量、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我国要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势必要努力提高科技竞争力。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掌握、创新也需要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条件。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省级示范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进行研究。

3.1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专业(2011年立项)建设的要求,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从事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植物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3.2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02年,在全省率先依托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立了园林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在四川省建设厅岗位培训中心及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的指导下,实施“双证”式教学。目前,有专任教师23名,兼职教师29名,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31个。

3.2.1校企全程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驱动,四段育人”,其中“项目驱动”指对接并归纳整合七个职业岗位(四个主岗位,三个拓展岗位)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对接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开发课程体系;
对接真实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标准,遵循认知规律,开发课程;
对接工作过程,创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文化,建构专业和课程的评价体系。

“四段育人”是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素养形成规律,在设计与实施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4学期):学生在校内和师徒工作室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搭建专业基础平台,培养学生岗位认知、基本专业素养及单一问题的解决能力;
第二阶段(第4学期暑期岗位见习):在合作企业和师徒工作室结合生产项目进行定岗实践,让学生对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有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三阶段(5学期):根据定岗实践中对各岗位工作的体验与认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企业提供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在学校或合作企业进行综合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学习,提升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
第四阶段(6学期):到园林企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3.2.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1)抓阵地,建协会,强师资,设基地,举行技能大赛、多种方式凸现素质教育为中心。按照“抓住一个阵地、建立三个协会、培养一只队伍、建设一个基地、举行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政企行校”四方联动,提供项目支撑,立体推进。与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管理局,温江区劳动就业局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合作,政府出台政策,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成都华西生态集团等31家省内外企业合作,确立了设计员、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四个主要就业岗位,监理员、招投标员、苗圃管理员三个拓展岗位,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一道,根据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制定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完成了工学结合的23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建设工作;
对接工作过程,实现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指导下,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完成了专业教学标准和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3)三方互动,理实一体,深度合作,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依托名企(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师徒工作室(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专业建设共同分析岗位群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岗位见习(定岗)、顶岗实习指导工作等;
使深度合作企业增加到31家,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比例达到100%。

(4)“四段育人”分段推进,工学交替,四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四段育人”,充分体现了工学交替,分段推进的培养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四个融合,即学生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相融合,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从而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4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组织形式

4.1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指导下,将区园林绿化协会、成都欣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院,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工作室。学院提供场地,协会和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支撑,学院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团队,完成南部县行政中心附属工程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工程、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10个项目、面积438000m2、合同额为4800余万元项目的施工投标、工程施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

4.2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学院与省内外31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业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4.3师徒工作室模式

在企业、学校成立师徒工作室,实施拜师制式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为学生选派具有极佳社会声誉的专业人士为导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建设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

4.4组织形式

行业协会、企业、学院、专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负责校企指导与评价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包括拟定校企合作项目、项目实施流程、各环节管理办法及质量评价体系),并定期研讨总结。

5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绩: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100%、就业率在达到98%,专业对口率为91%,本专业学生半年就业起薪为2836元;
毕业生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5.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5.1.1校内实训室、场建设

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分院采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方式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分院新建园林工程材料展中心、园林工程景观设计工作室等17个学习训练区,其中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与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实训中心,与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场;
与温江区园 林绿化协会合作,将成都欣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校,学校提供场,企业提供设备及相应工程项目,共建景观设计工作室。企业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提供项目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实训项目,使各实训项目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完成;
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满足园林类职业技能的鉴定与培训需要。

5.1.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选择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成都华西生态集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了31个校外实习基地。各基地已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共计300余名,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岗位见习(定岗实习)、顶岗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半年顶岗实习比例达100%。

5.1.3师徒工作室建设

充分利用温江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地及川派盆景的发源地,知名园林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园林工程设计兼施工企业多,知名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云集的优势,在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等行业协会及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温江区就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与温江区20余家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成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徒工作室。

5.2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及实施

与合作企业合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并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程实训项目、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认知项目、岗位见习项目、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实行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双指导。

5.3课程建设

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指导,按工作过程和“五个对接”改革教学内容,完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导论》等23门课程标准;
完成了《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等8门课程资源库建设,完成了17门校本教材编写,并陆续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编制了“拜师制”实训、暑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指导书,初步建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和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

5.4师资队伍建设

5.4.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选派4名老师到合作企业全职锻炼;
选派12名老师带着课程建设任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
安排12名老师参与了成都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学院彭州葛仙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项目论证;
四川省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学院大门及景观项目设计等生产性项目。

目前,20名教师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5.4.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含学会)、企业合作,有针对地在“政、企、行”中选聘兼职教师,现已建立了29人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审定等工作。

5.5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积极开展对合作企业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先后参与完成了四川雅安芦山县第三小学园林绿化工程、成都市新都区柏茗现代科技农业园、成都市温江区永生镇石河鱼永生大路、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成都市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26个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
承担成都市温江区、郫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在栽培养护管理方面的技术咨询100余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余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挽回了损失,受到企业好评。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6校企合作反思

校企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后续整改阶段应强化以下方面工作:政企行校中政、企、行的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需进一步明晰与深化;
校企合作中,应创新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陈茂,汤书福.校企深度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以园林工程技术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36~38.

[2] 常会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4~46.

[3] 杨群.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1):174.

[4] 张永玉,徐巧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运作模式探讨[J].才智,2011(2):271.

园林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南平 353000)

摘要:探讨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依据、设计模式、实施运行、保障措施,总结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旨在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园林技术;
教学做三位一体;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1-0042-04

一、“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依据

高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着力培养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平台,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全面互动。园林技术专业以园林企业调研、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与园林企事业单位全方位合作,创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详见图1。

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培养未来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旨归。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应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开始,根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根据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毕业生就业调查反馈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进入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设计了“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

(一)职业岗位调研

面向海西园林行业,以福建园林产业背景为参照,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组成调研组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南平市园林处下属企业南平森科种苗有限公司、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等三十多个园林企业开展调研,根据园林产业链将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三个职业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高端职位。详见图3。园林景观设计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中小项目设计、中小城镇园林绿化设计、园林各类图纸绘制等;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工程投标、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施工一线管理、园林工程一线监理等;
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绿化工程一线技术管理、园艺技术一线管理、草业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园林植物养护一线技术管理、插花与花艺设计等。

(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设计“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园林技术专业“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平台,实施“任务驱动,学做结合”,实现“做中教、学中做”;
依托园林技术专业“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平台,引入技术服务项目,实施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让学生“边做边学”;
依托“厂中校”的企业生产平台,实施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实现“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现校企共赢。详见图4。

“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实一体化”,通过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将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岗位规程、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园林法律法规等知识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工学结合。实施“双证书”制度,充分利用学院的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将园林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与衔接,实现“一教双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形成、发展、提高具有渐进性的特征。采取“分段递进”教学,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切入点,实现“教学做合一”,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强化“理实一体”

通过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使学生了解园林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其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将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岗位规程、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园林法律法规等知识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中,全过程、全方位、真实战,实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组织与实施“双证书”制度

充分利用学院的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结合园林技术专业面向的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等三大职业岗位群,按照园林企业生产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园林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形成符合园林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认证标准融通。根据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进一步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与衔接,实现“一教双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分段提升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第一阶段(第一、第二学期),以“校中厂”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基础,实行产学结合,重点训练植物基础和设计基础技能,通过专业认知等实习,了解园林技术专业三大岗位群及主要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进行本地区主要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校内典型园林建筑小品写生,园林植物生长环境调查,并基本掌握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正确选择及处理,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和基础技能。第二阶段(第三至第五学期),围绕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等岗位专业核心技能,依托“校中厂”、“校联厂”园林技术实训中心、国家生物技术实训基地等8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林业调查设计院园林设计室技术服务平台和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结合和工学交替,培养学生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第三阶段(第六学期),依托“厂中校”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福建路兴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平台,执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交替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开展顶岗实习,和企业共同建立实习技术指导方案与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引导学生毕业前取得工种证书,就业后参加国家行业资格考试,获取从业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按照认知规律,使学生从单项能力的训练逐步进入专业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形成“四共建”和“四共同”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

本专业围绕福建生态省建设主题,积极创新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运行机制,成立了由园林行业协会专家、园林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和系主任、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由园林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和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组成的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开发指导小组,在“教学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建设、“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培养、“工学结合”实践平台建设、“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组织、学生就业安排、学生质量评价、产研合作等方面形成“四共建、四共同”专业建设运行机制。以企业专家为主体,在校内建设了园林技术专业企业专家工作站,共同承担园林技术及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专业课程教学、“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技术研发和企业员工培训等任务。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在合作企业建设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企业技术骨干,培训企业员工,协助组织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实习学生管理,共同评价学生,共同安排就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详见图5)

(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以园林行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参照园林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师、施工员、监理员、预算员、绿化工等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和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形成《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多次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成长规律,根据园林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序化,构建以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为核心能力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核心岗位课程、职业拓展岗位课程。

(三)校企共建“五位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按照“校中厂”建设思路,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等园林企业合作建成了“任务教学、实习实训、培训鉴定、师资培养和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8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培育3个实训中心。这些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突出“生产性”内涵,实现了“七个合一”(即实训场与教室合一;
学生与员工合一;
教师与工程师或师傅合一;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
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合一;
作业与“产品”合一;
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合一),满足了各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训项目的需要,校内生产性实训所占比例达到了80%,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按照“厂中校”建设思路,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互利共赢为动力,与园林知名企业合作建成了37家融“学生顶岗、学生就业、双师培养、员工培训和产研合作”五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使专业紧密依托产业与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产业、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实现实训项目80%为生产性实训的目标,满足园林技术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要。

(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实践锻炼、企业兼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项目学习。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高级职称教师10人,占45.5%,中级职称教师7人,占31.8%,“双师”素质教师20人,占91%;
兼职专业带头人2名,兼职教师资源库43人,专兼职教师比为1∶1.45;
专职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师资保障。

(五)建立校企共评的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

及时吸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信息反馈,提高校企合作育人质量。通过实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措施,建立由就业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专业对口就业率、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起薪标准、职业稳定率、自主创业率等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更贴近行业企业的需求,更能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欣.“知行合一”理念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3(35).

[2]张士.社会需求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3(19).

(责任编辑:杨在良)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Work-study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for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as Trinity for Garden Technological Major

HUANG Yun-ling

(Fujian Forestr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Nanping Fujian 353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