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王籍的两句名诗。诗人以“噪”衬“静”,益显其静;用“鸣”衬“幽”,愈见其幽,这两句诗把静景写活了。王安石看了却认为大谬不然,于是挥毫将它改成“一蝉不噪林愈静,一鸟不鸣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诗句古诗【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第1篇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清明》
宋·陆游
气候江吴异,清明乃尔寒!
老增丘墓感,贫苦道途难。
燕子家家入,梨花树树残。
一春回首尽,怀抱若为宽?
4、《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第2篇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王籍的两句名诗。诗人以“噪”衬“静”,益显其静;
用“鸣”衬“幽”,愈见其幽,这两句诗把静景写活了。王安石看了却认为大谬不然,于是挥毫将它改成“一蝉不噪林愈静,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把诗句改得韵味全无,无怪乎黄庭坚讥笑他是“点金成铁”。
相传,古时苏州有个秀才,善诗工文。一天晚上,皓月当空,秀才触景生情,即兴作了一首咏月诗。适逢太守来访,秀才请他修改。当太守看到“一轮明月照苏州”一句时,便说:“偌大的月亮,如何只照苏州,不照别处?”于是便在“苏州”后面添上了“无锡等地”四个字,变成为“一轮明月照苏州无锡等地”。这位太守根本不知诗为何物,无知妄说,弄得秀才啼笑皆非。此事传出去,闻知者无不大笑。
苏轼写的《古史》,即对《史记》所作的修改,有不少是因为苟简而顾此失彼的败笔。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写道:“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古史》却说:“母,韩女也,滑稽多智。”删去三字,语意不明。再如:“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学百家之说。”《古史》省去动词“事”,就与原意迥然不同。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理论体系源流正变理论辨析
近年来,关于古代诗话研究的著作已经出版了很多,如宏伟《法式善〈梧门诗话〉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程小平《〈沧浪诗话〉的诗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6)、王术臻《〈沧浪诗话〉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等,都是选择一部诗话进行的专门研究;
有人研究中国诗话的外传情况,如张伯伟《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中华书局,2007);
有人对中外诗话进行比较,如权宇《中日诗话比较研究》(延边出版社,2010);
有人甚至专门研究外国的诗话,如郑判龙《韩国诗话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和任范松《朝鲜古典诗话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外诗话的若干特点进行了探析,取得了各自的成就。跟这些作品相比,温州大学张一平教授的《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则是对中国古代诗话全景式的研究。笔者现就个人读书所感,谈几点看法。
其一,宏观的视野,完整的体系。跟一般的诗话研究著作相比,《论纲》最鲜明的特征是视野的宏阔和结构的严密。第一章《诗话者何谓?所话者,诗也》是对诗话文体本身的考察;
第二章《目见者易远,足践者必近》关注了诗歌评论的方法;
第三章《格谓品格,韵为风神》、第四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分别对诗话中的神、韵、格、调以及气、味、趣诸术语一一加以梳理;
第五章《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论述了诗人及其所处的时代与其所创作的诗歌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第七章《八体虽殊,会通合数》(上、下)具体对清淡、自然、含蓄、绮丽、新奇等五种风格进行了阐述;
第八章《更能识诗家病,方是我眼中人》不仅对古人的诗病进行了研究,而且结合具体例子对以禅喻诗、穿凿论诗的得失加以评价;
第九章《文章得失寸心知,千古朱弦属子期》探讨了诗话作者之间的共鸣现象;
第十章、第十一章《言合典谟则列于风雅》两章分析的则是评论诗歌的标准问题。就这样,全书以11章的结构建筑了一个宏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样“体大而虑周”的宏伟体系,不仅开诗话研究之新风,即使在其它文学研究中也是不多见的,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书名里“论纲”一词所具有的特征。
其二,侧重对源流正变的考证是《论纲》的突出特征。体系的宏大,意味着《论纲》里包涵了数量众多的具体研究对象。如果没有很好的章法结构,就会出现散乱而头绪不清的缺点。令人欣喜的是,《论纲》的调理非常清晰,这主要归因于作者对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的源流正变的考察。第六章《八体虽殊,会通合数》(上)分析的范畴有清淡、自然、含蓄三个,对这三个范畴,作者都进行了认真的追溯和考证。如第一节在对“清淡”的叙述里,作者先从陶渊明的诗风谈起,将其作为清淡风格的源头;
之后,作者又引出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冲淡”一品、宋代苏轼评价柳宗元诗所用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一句、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卷九对庾信清新诗风的分析、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对“清”的描写、清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以“浙中庖”比喻清淡诗风等,这样,中国古代诗话对清淡的论述就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考察了古人对清淡诗风的评价和重视现象,并且将平淡与拙易拉开了距离,最终归结为清淡出于华丽纤,将处理清淡与绚丽的关系看作把握清淡风格的重要因素。其下二节对自然、含蓄的分析,也大体沿着同样的思路,只是在详略取舍上有所不同。如第二节在追溯自然风格的源头时,作者从《周易》里关于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说到《老子》里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到庄子的“天籁”思想,说到东汉王充《论衡》以“自然”名篇,说到齐梁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强调“自然之文”,说到钟嵘《诗品》倡导“自然英旨”,说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专立“冲淡”一品,说到宋代朱弁《风月堂诗话》里主张“自然天工”等等,这样就把自然风格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不论谈到哪一个范畴,作者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取舍,但考察其来龙去脉时会有其共同的地方。
其三,严谨的理论分析是《论纲》的又一重要特征。诗话虽然以诗歌为谈论对象,但往往伴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也是被称为“诗话”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诗话本来是不甚重视理论分析的。可是,《论纲》尽力洗去了其中的故事性,而将其写成一部理论体系完整的学术性著作。表现在具体章节中,则无论哪一部分都有很强的理论分析色彩。如第二章共有三节,第一节针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作与识原是一家眷属”观点进行了认真的解读,认为这其实是批评史中的逆流;
第二节谈论的是批评诗歌的不同方法;
第三节认为诗歌评论中要强调客观性;
第四节则以后人对李、杜二人的评价为例,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来阐释前面的理论。这几节内容结合起来,有破有立,有点有面,有理有据,全面阐释了作者对该问题的理论思考。又如第六章第三节在分析诗话对含蓄诗风的重视时,作者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的:“第一,重视诗风的含蓄。”“第二,诗话将含蓄风格与《诗经》写作方法联系起来,并以此来批评诗人及其作品。”“第三,古代诗话以含蓄为基础,探求如何写诗的规律。”“第四,含蓄所涉之讽刺当温柔敦厚。”通过这样逐层深入的分析,古代诗话对诗歌含蓄的认识便一一呈现出来了。
此外,《论纲》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优点,即所有的章节标题均取自他人的成句。全书正文11章,概莫能外。如第一章大标题“诗话者何谓?所话者,诗也”,出自郑方坤为王士《五代诗话》所作的例言;
第一节标题“夫观文章宜若悬衡然”,出自柳宗元《答吴秀才谢示新文书》;
第二节标题“言诗者日多,而诗道日晦”,出自汪沆为杭世骏《榕城诗话》所作之序;
第三节标题“诗话作而诗亡,缘拾宋人道学唾余”,出自张晋《达观堂诗话》。如此众多的标题均取自他人成句,不仅反映了《论纲》作者知识的渊博,而且表现了其驾驭问题的能力之强。
《论纲》一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和长处,但由于理论性太强,对初学者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且,该书在校对上也还有个别错误,如第65页引用陈与义的“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语声中”一句中,“语”字乃“雨”字之误;
第250页“苏子瞻在黄州,上数欲甩之”句中,“甩”字乃“用”字之误;
第261页“少陵‘州月’一首”一句中,“”字乃“”字之误等等。当然,瑕不掩瑜,这些小小的缺欠并不能掩盖《论纲》的价值。对于古代诗话研究来说,《论纲》的价值固不待言,其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曾感叹:“知音其难哉!”对于古代的诗话作者来说,张一平先生亦可谓千古知音了。
参考文献: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第4篇
一是上坟扫墓的习俗。南宋诗人高菊卿,在其《清明》诗中,曾写有“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的诗句。此诗反映出了古人清明扫墓的情景与心情。清朝《帝京岁时纪盛》中亦有这样的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挚盒,轮毂相望。”看来扫墓之风,在古时是十分盛行的。
二是在坟上植树的习俗。坟地有了墓堆之后,在墓旁植树作标志之风十分流行。有诗为证:“松柏冢累累”(汉乐府《十五从军》)、“垄树久苍然”(岑参《故仆射裴公挽歌》)、“新墓已栽松”(皇甫冉《送魏六侍御葬》)。
三是“插柳”的习俗。我国久有清明插柳之习俗。《风土志》中说,清明为柳节。清明在门楣上插柳,从春秋战国开始,在唐代已很盛行。清明插柳,其意义有四:清明日,家家以柳条插门上,为的是祈求吉祥;
借此以记年岁。宋代赵元镇就写有“寂寂柴门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的诗句,以此作为已祭过祖先的证据;
借以从大自然汲取青春和力量。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有的地方清明这天,青年妇女把杨柳枝戴在头上,认为这样做可使红颜不老。
四是踏青的习俗。踏青,也叫探春、寻春、游春。此习俗古已有之,始于汉,而盛于唐、宋。唐代诗圣杜甫,在其《绝句》中,即写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并在其《清明》诗中,描绘了踏青春游的盛况:“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首朱蹄骄啮膝。”宋代周密在其《武林旧事》中也这样写道:“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装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代著名的风俗画长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为我们留下有关北宋首都清明节出游盛况的形象记录。
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习俗。杜甫写有“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
宋朝黄山谷亦写有“未到清明先梦火,还依桑下系秋千”的诗句;
《天元天宝遗事》中还有清明节举行斗鸡、打球等比赛的记载。《梦粱录》中还说,清明之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乐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上述拔河、蹴鞠、打球、斗鸡、荡秋千、放风筝、赛龙舟等体育活动,可见在当时已开展得相当普遍了。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第5篇
一、置换诗词中的字,体会作者用字的妙处
古代诗词不但讲求形式和韵律,更强调意境和兴寄。受篇幅制约,诗人在遣词用字上往往费尽心思反复斟酌。因此,中学古诗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诗词中每一个字的具体含义,更应让学生理解诗人为什么用这个字而不是其它。语言置换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就可以大显身手。从语言置换的角度来看,可以置换的字有动词、形容词、虚词、量词等等。现举例如下:
例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例2:“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例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以上三例在中学古诗词用字讲解中具有代表性。例1和例3属于置换动词,在诗词中,将各种各样的意象按照作者的构思组合而成的关键是表动作的动词。例1中可将“垂”、“涌”分别置换成“下”或“起”。置换之后整首诗句的意思变成了星星下的原野开阔,月亮升起大江流动。虽然大意与原意相符,但原文意境全无。极目远望原野,视野开阔仿佛无边无际,抬头仰望天空,星星参差错落,就像往下掉到原野上一样,故“垂”字极力衬显空间的广邈。平视远方,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出来,而“涌”字则抓住了江水浩荡富有动感的特点。例3中可将“见”置换成“望”。按理说,“见”与“望”都表示看到这一动作,意思比较相近,但是在诗歌构造的具体语境中,“见”明显比“望”好。“见”这一动作是无意识的、自然的,在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见南山,这个动作传达了整首诗里作者所要的悠然自得的生活追求,符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自然、率真的意境。而“望”字这一动作明显是有意识的,显得不那么自然。由此可见,运用动词来组合意象,所选用的动词必须具有高度凝练性,才能将诗歌的意象整合成一个统一且富有活力的画面,进而准确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达到“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目的。例2属于形容词置换。在诗词中,形容词往往能赋予景物生气与活力,能够将景物的特征传神地表现出来,将抽象变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如果将“绿”字换成“过”、“入”、“满”,那么句子的意境会完全不一样。“过”和“入”作为动词,表示一种动作,就将春风拟人化,“满”则将无形的春风写成有形,“绿”字作为形容词,除了写出了江南两岸在春风的吹拂下变绿的画面,还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触觉转换成视觉,给予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以上三例中置换的是古诗文中较有代表性动词和形容词,像虚词、量词等词性的字的讲解中也可使用置换法。因此,古诗词教学中通过置换个别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创作,体会诗人所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领悟炼字所创造的意境,学会字的特殊用法、感受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
二、置换诗文中的词,领悟作者对诗歌意象的构筑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多以唐诗宋词为主,而唐宋诗词之中多音节词已经逐渐成为构筑诗词意象的主流。本文讨论的词语置换主要是针对以双音节词为主的多音节词。举例如下:
例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例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以上两例中均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多音节词的置换,且所涉及的词语属于典故。典故在古诗词中比较常见,而且每一个典故都有其背后的故事c寓义。古诗词中典故的运用能够增大诗词表现力,使得诗词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且更具韵味和情趣,同时达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审美效应。例4诗中的“易水”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其表现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那份豪迈与守诺。“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宴请天下奇才,其表现的是燕昭王“千金买马骨”那份对人才的渴望和信用。前者与后者相互呼应,表现天子信任重用将士及将士为君王浴血奋战精神的称颂。如果这里的两个意象置换成“汉水”、“点将台”,整首诗的意象就会大打折扣,诗中通过两个典故所营造的那份燕赵之地的慷慨豪气也就丧失殆尽。例5诗中“八百里”、“的卢”也涉及两个典故。“八百里”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词中这一典故展现的是将军对战士们犒赏的场景。的卢马是刘备坐骑,当年从檀溪一跃三丈,帮助刘备脱离危险。词中这一典故展现的是战况的惊险和激烈。若将上面两个典故用其他同义名词置换,不但词作中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的激烈场景所具有的感染力会降低,其所营造出来的紧张激烈的气氛也会减色三分。
因此,通过置换词语来创设不同的意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意境中思考感悟,透过不同意境的比较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自己掌握分析古诗词意境方法。
三、置换诗句,感受作者的构思用意
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运用语言置换有效地清理字、词等语言障碍,但这只是进一步阅读诗词的前提。因为诗句是诗歌的基本意义单位,对于诗词内容与形式之美的把握也是建立在对诗句内容、句式及诗句之间逻辑层次的理解之上的。然而,仅就诗句字面意思谈诗义,很难道出诗歌句式与所建构意境的妙处。语言置换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也大有可为。现举例如下:
例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例7:“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例6和例7都属于句子的倒装,也叫倒装句,它是古人在写作时为符合声律的要求,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倒装句的使用是为了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追求“新意”、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之美。例6用“明月”、“清风”来写风、月、蝉、鹊等景物。“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属于倒装后的句子,按照正常表达习惯可将其置换为“月明惊鹊飞别枝,半夜清风送蝉鸣”。这种表达从形式上看虽更明了简洁,但却淡化了诗意,让诗变得平淡无趣。词人将“月明”写成“明月”,将“惊鹊别枝”写成了主谓颠倒的“别枝惊鹊”。“明月”与“清风”相对,“惊鹊”与“鸣蝉”相对,对仗严谨工整。经过作者巧妙地颠倒组合,不仅增强其韵律感和美感,而且更丰富了内涵,升华了意境。例7如果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导致“莲动”。故诗句可以置换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如此一来,画面中心就转为“竹”和“莲”这两个意象,整个动作过程便由此而终,诗作营造的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王维诗句中则呈现出另外一幅画面:“竹喧”、“莲动”是“浣女”、“渔舟”进入画面的引子,画面中心就是动作的发出者“浣女”、“渔舟”。“浣女”、“渔舟”之动的意境,不仅远比“竹”、“莲”之动的意境鲜活,而且由它们作为整个画面动作的发起者,更使诗句里场景的动作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而整个画面的生动性和流动感也因此大增。倒装句只是句子置换中的一种,句子省略或句子之间顺序的调换都是语句置换。古诗词讲解过程中诗句的置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歌语言的形式之美,更准确地把握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与所寄托的情感。
综上所述,通过“语言置换”来开展古诗词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还能透过不同意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借助“比较――鉴别――判断”的思维机制,锻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文的能力,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当然“语言置换”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求着教师群体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应对学生在“语言置换”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孙春成.给语文老师的101条件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黄淑华.语言置换:比较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2,(31).
[4]邓惠珍.置换语言,解读文本[J].考试周刊,20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