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金融类专业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8 08:2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论文摘要:当前金融业已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所必须的。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类专业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金融类专业论文【五篇】

金融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当前金融业已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所必须的。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专业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金融类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海洋金融;
实验;
教学

1.引言

海洋经济,英文名称marine economy,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总称。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1]

金融体系的支持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它直接关系到特定海洋经济项目的成败。同时,海洋经济也为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国内金融业对于海洋经济相关产业的支持,呈现出金融机构支持海洋经济的积极性迅速提高、政府全力引导、以银行业支持为主等特点,但同时留下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缺乏专业化机构支持两大问题。[2]

2.海洋金融专业必要性和学生应具备的主要技能

恶劣的海洋环境和频发的海上灾害,使得海洋产业具有的高风险、高投入以及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这与银行信贷追求稳定收益的目标存在矛盾,使得一些金融机构缺乏针对海洋经济的金融产品,与此同时,服务于海洋经济的专业金融机构和人才上严重不足,海洋产业和海洋企业也缺乏高风险下的融资能力。

因此海洋金融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基本金融业务,包括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的操作能力;
二是适应海洋产业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
三是不同类别海洋产业的融资能力。前两个能力是对学生在金融领域就业的要求,第三个是对学生在涉海类企业就业的能力要求。

3.海洋金融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海洋金融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与其它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在形式上无本质区别。课程性质上也可划分为学科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
在实验性质上可划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在实验内容可划分为单项实验和综合型实验。各高校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实验加各类实习形成的体系结构。下面仅阐述实验内容体系。下图分析了海洋金融专业应具备的实验课程体系:

通过对海洋金融专业必要性和学生应具备的主要技能的分析,该专业主要的实验课程应包括如下主干课程:1)金融市场操作业务: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海上保险业务;
2)海洋产业(企业)运营模拟;
3)金融工程;
4)数据分析软件。以上是该专业的四个核心专业实验课程。学科基础实验不再详述。

4.海洋金融专业实验教学目前的问题和建议

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个反复的过程,首先理论知识体系要建立,并且达到一个熟练的程度;
然后才能通过多次在实践中运用,在这一阶段会逐渐脱离已建立的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通过思维的抽象,又回到理论,在这一阶段又产生脱离具体实际的情况,学生可以不借助实验和案例在头脑中完成抽象的论证。以上三个阶段会反复重复下去。根据这一认知规律,对海洋金融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做如下建议: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在时间上分离,传统的思想是理论教学分成多门课程,每门课程自带本课程的实验,但是海洋金融专业与金融学专业一样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专业,也就是说该专业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因此建议学生先形成理论体系,再进行实验教学,也就是说在学生完成专业的核心课程后统一进行实验教学,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海上保险业务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系统性极强,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三者之后,并且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再进行实验教学效果会更好。同时建议不以理论课程做为实验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而是让实验教学自成体系。

实验教学的学时数量要大。没有足够大的学时量,不能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就不能完成前述三个阶段的转变,从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再到设计性实验正是对应这三个阶段,如果学时量小,学生只能完成一小部分验证性实验,没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时间,教师为了完成实验内容安排,可能会给学生留下较少的思考时间,对实验中的难点问题会过早的给出提示,以至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培养,知识点会很快被学生忘掉,不能形成学生自身的能力。因此建议实验教学的课时量要大,超过理论学时数也是完全可以的和完全必要的。

全能型实验教师的培养。海洋金融专业的实验教师,要同时掌握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海上保险业务,并且对海洋产业的运行有相当的了解。建议教师要加强合作,共同设计实验项目,每名实验教师都具备讲解三类业务的能力和经验。教师不要只在自己教授课程范围内开展实验。同时要定期安排教师到金融机构实习,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使其知识体系和思想更接近业务实际,充实原有实验项目内容,此外还可聘请金融机构的兼职教师扩大师资队伍。

实验教材和教学软件会出现不足。目前的情况是,金融模拟类软件基本完备,包括股票、外汇、期货、期权等国内外都有,实验教材正在完善中;
国际结算类软件质量尚可;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类软件与实际差距很大,仿真程度不高,这与银行业务不断创新有关;
证券业务、海上保险业务模拟软件和实验教材都没有;
海洋企业运营模拟类软件或沙盘也没有。这些都会成为严重的问题,使学生无法进行验证性实验,如果跳过这一阶段,建立各类实习基地,让学生进入实习基地了解业务,但由于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学生不可能接触真正的业务而得到提高。目前来看,有些学校做到了实验教学体系多样化,各类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都有,但收效不大。建议:一是至少实验教师要去金融业学习具体的实际业务,回来后制作模拟业务的案例;
二是自主研发或高校联合研发,但耗时耗资具大,但必要时也要考虑;
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在高校办实验室,如果商业银行在高校办个商业银行业务的实验室,将会事半功倍;
四是加强理论教学,以弥补实践课程的不足,不是所有课程都要有实践课程支撑,理论必定是基础,理论可以不实践,对实践不足的课程要加强理论教学。

海洋金融专业对数学要求高,数学类实验必不可少。如金融衍生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海上保险精算等都需要复杂的数学知识,建议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可开设诸如matlab、sas等数据分析类软件课程,课程的数量不在多而在精,开出的课程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学时数。调整好金融类课程、涉海类课程、数学类实验课程的比例关系。

5.结论

海洋金融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高校之间,校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还需要各行业的大力支持。海洋金融专业实验要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有足够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雅莉.辽宁发展海洋经济的策略思考[J].海洋经济,2011(4).

[2]颜剑.急行与短板海洋金融宁波“试水”[N].上海证券报,2011-12-6.

金融类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工程;
实验教学体系

1.引言

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的设计、定价和风险控制是决定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前景的两个关键因素。2008年民生银行开始筹备成立金融工程实验室和市场研究中心,其主要作用包括:“开发先进的风险分析模型,建立满足业务需要、分析水平较高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积累对风险分析系统运用的实际经验,逐步自主开发市场风险分析模型;
掌握对固定收益类、外汇类、信用类以及商品类等金融产品定价的成熟方法和实际操作经验,并与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物为我用;
针对人民币市场的特殊情况,建立符合现状的、能够指导实践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初步形成独立的内部定价机制。”然而金融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正是金融工程专业所讨论的两个核心内容。

2.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意义

作为金融工程技术的发源国,美国金融工程的专业主要设置于硕士阶段,强调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其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经济学理论、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知识,掌握开发、设计、运用创新性金融工具和手段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然而,金融工程专业的理工味道非常浓厚,美国的金融工程专业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环节上演化出三个不同的方向:(1)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工程学院。代表学校有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主要培养学生成为金融工程师,课程设置强调数学建模思想,如随机过程模型、金融工程最优化模型、蒙特卡洛方法、期限结构模型等。(2)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数学或统计学院。代表学校有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等。主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数理金融理论型人才,课程设置强调相关的数学基础理论课程,比如随机积分、偏微分方程、连续随机过程等,为进一步研究开展奠定良好基础。(3)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金融学院或商学院。代表性学校如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的Hass商学院。主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强调了如金融机构讨论、公司金融、资本与货币市场、动态资产管理等职业导向型课程和案例教学,为学生毕业后较好地适应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进到我国,也演化出两个方向:(1)金融数学系,代表性的学校北京大学的金融数学系、南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下的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方向、山东大学的金融数学专业等,主要培养既具备金融基本知识又受到良好数学训练的新型复合型金融人才。(2)金融工程专业,主要设在金融学院,代表性的学校主要是国内的财经类高校及其他综合类院校的金融学院,采用的教材主要是以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考试教材,要求学生掌握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以及简单产品的定价。

培养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除了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可以看到,数理定量分析已成为经济学、金融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学习金融工程必须要有数理基础。训练学生在注重定性研究分析经济金融现象本质的同时,加强定量研究。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一定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国内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与观点

目前在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中,相当一批高校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推进相关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金融学院与世华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武汉大学金融系的金融工程实验室(上接第184页)等。由于这些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在风险预测、建模、蒙特卡罗仿真分析及决策优化中应用了分析软件等工具,使得该学科在金融工程教学和研究领域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

国内一些老师对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对比较好的建议,如安徽财经大学的何启志老师强调了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却没有提出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模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向华老师提出了在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应该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四个方向的动手能力。刘向华老师的观点我非常同意,但是没有提出具体的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天津财经大学的张元萍老师提出了整个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的架构体系,但是她的课程设置与整个金融学的其他专业没有差异,不能够体现金融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安徽财经大学文忠桥老师提出了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可以分为课程实验,专业必修实验课与专业选修实验课,他的想法和观点具有创新性,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运行方案。我参考了国外一些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结合以上几位老师的想法与5年实验教学的经验,构思了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

4.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通过5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我认为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分为四类实验,其中包括课程实验、专题实验、项目实验、第二课堂实验。通过这四类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也能够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我认为金融工程专业应该在大一就应该学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与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大二应该完成外汇业务、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分析、国际金融、金融工程、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定价等专业课程,大三开始学习计量经济学、风险管理、对冲基金等难度相对较高的课程,同时学习一些专题实验课程。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开始一些项目实验,然后撰写毕业论文。

(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一些理论课的同时,结合相关实验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够牢牢掌握基本理论。对于金融工程专业来说比如统计学、银行业务、外汇业务、证券投资分析、金融工程、固定收益、计量经济学等课程随着教学进度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通过这些课程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有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课程实验的具体安排如表1。

表1 课程实验的具体设计

理论课程 课程实验名称 专业素质与能力

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 SPSS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EVIEWS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 掌握软件如何导入数据,通过软件掌握统计学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具体按照步骤操作

商业银行

国际结算 商业银行业务实训

国际结算业务实训 掌握银行业务(储蓄、对公、票据)等业务以及国际结算业务

金融学、证券投资分析、财务报表分析 证券交易模拟

证券市场行情分析

证券财务报表分析 掌握证券交易规则,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如何获取财务信息与资讯信息,账务财务指标的运用

固定收益 访问中债网,查看债券信息 根据债券新息得出利率期限结构

外汇业务

金融工程 外汇交易

期货交易、权证交易 掌握外汇的报价、实盘交易与保证金交易规则

掌握期货与期权交易规则、定价与套利机制

(2)专题实验

专题实验,就是开一些专题软件应用课程,这些软件在投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运用相对较多,比如MATLAB在金融数量分析中的应用、EXCEL在金融模型分析中的应用、Stata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SAS在金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这些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一样,上一个学期。将这些课程的简介和方案列出来,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必须选择其中一门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共36课时,通过这些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些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软件在金融数据处理、CAPM模型、APT模型、期权定价模型、固定收益证券计算、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金融衍生产品计算、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控制、金融数据的可视化与数据获取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将这些课程的讲义和软件挂到实验室网站,方便一些同学自学。

(3)项目实验

项目实验,就是将这个实验作为一个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通常项目实验一般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进行。我个人认为目前金融工程专业可以开设两个项目试验:股指期货投资模拟与企业投资决策模拟。这种项目实验一般持续一个学期,4个学分,项目方案的具体设计非常重要。股指期货投资模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些小组分为套期保值、投机、套利三类小组,初始资金相同,套期保值小组只做套保,投机小组只做投机、套利小组只做套利,分别设置交易费用。通常利用期货股票模拟平台,初始资金额度要足够大,同时限制仓位,避免在模拟期间由于爆仓出局。同时要求小组撰写交易记录、月度报告以及最后的投资总结报告。企业投资决策模拟,主要利用股票交易平台,投资股票,这个项目实验设计要求小组必须撰写投资报告,相当于学生小组管理一只股票型基金,需要撰写投资策略报告,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投资定价分析报告以及公司分析报告,同时需要设计投资控制报告,要求每个学生参与,防止小组同学搭便车,最后每位同学撰写投资总结报告。整个成绩按照模拟业绩、报告质量,控制报告填写加权给出综合成绩。项目实验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学生利用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在走出社会之前,知道所学的知识该怎么应用。

(4)第二课堂实验

第二课堂也就是学生参与的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举个例子,上海某一财经院校每学年举办一次“金融论坛”与“金融案例分析大赛”,其中两次活动分在两个学期进行。“金融论坛”的主题包括金融产品设计: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保险产品设计等等,通过设计金融产品,让学生了解这个产品的定价、投资者和发行方面临的风险和收益。“金融案例分析大赛”主要依托案例的形式,一般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主要掌握投资选择,产品定价,以及面临的风险。为了与实践相结合,通常邀请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银行保险等业内人士进行点评,防止学生产品设脱离实践。

本文结合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构建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专题实验、项目实验、第二课堂实验。通过这四类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也能够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动手能力。从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工程学科发展来看,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了解最新学科的前沿发展,为银行、券商、期货、保险等公司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立.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8).

[2]危慧惠.建构主义模式在金融工程教学中的运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4).

[3]刘向华.关于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5).

[4]文忠桥,李阳.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1).

[5]何启志.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1(9).

金融类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国际化、复合型和创新型是西方大学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

1.注重通识教育。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追求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强调通识性基础知识和专业性理论基础并重,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创新等方面综合品质的培养,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例如,美国印弟安那大学凯利商学院制订的金融学本科教学计划侧重于对本科生各方面知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对通识性基础知识的兴趣,使得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自然、人文、艺术等各门类科学的突出贡献,理解国际、国内、政治、社会、经济的环境对公司运作的影响。

2.注重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国外著名大学注重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如日本一桥大学和九州大学以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为战略目标,英国大学教育则奉行全球化的人才观念,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罗德经济管理学院强调与国际市场实践结合的方式等。

3.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国外著名大学注重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学生需要熟悉专业外的知识与技术,强调本人知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有机结合。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对包括金融学在内各个专业的共同培养目标是:“通过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般要求和管理学院的课程相结合,使本科生学会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独特结合,并能够胜任当今技术密集的商界中的顶尖工作。”

4.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本科金融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西方许多顶级名校在培养本科金融人才方面,往往根据社会需求的内容和特点来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把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作为教育工作的实际考核标准。许多高校注重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课程。如英国牛津大学设置了金融就业关系、中央管制与转型经济、社会科学统计方法等课程;
威尔士波戈尔大学商学院的银行与金融学专业设置了银行发展战略与业绩、模拟金融数据、投资与私人银行业等课程。

二、发达国家金融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特点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多数西方国家大学(尤其要英美国家在大学)的教学计划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它们认为学生不仅应该谙熟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累深厚的文化素养。美国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通识教育课程、公共核心课程、金融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选修课程所构成。这些学校注重新生通识类知识的积累,在大一至大二的课程中,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兴趣跨学科选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课程,此类课程学分所占比重高达20%~30%。以麻省理工学院此类一流大学金融专业的本科课程为例,金融专业学生需首先修完微积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核心课程,才继续学习公共核心课程和金融学专业课程。与广泛的选修课程相比,其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则显得少而精,其比例一般不超过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选修课程也并非随意设置,有大量关注金融学研究前沿、反映金融市场变化、贴近金融类岗位需求特征、培养学生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的选修课程可供学生选择,有利于金融专业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激发创新思维、适应市场节奏。

2.更注重微观领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国内本科金融学教育不同,国外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微观金融为主,如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工具等,而诸如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课程并不占主流,而且学生从大三才开始进行系统的专业领域学习。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为了加强金融学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专门开设了金融管理案例课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一改系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开设了诸如金融市场实践、东亚商务等金融实验课程;
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为了培养投资领域的实务类人才,专门开设了风险资本、证券投资基金、资本运作等课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特色专业课程包括日本金融系统、证券市场交易、固定收入模型与方法、投资心理学、风险评估与管理等;
耶鲁大学则设有竞争策略、计划评估、税收和商业策略、私募证券投资、金融状态分析等课程。

3.重视经济金融方法论的研究。国外高校认为金融学更偏重于应用学科,因此更注重经济金融方法论方面的课程,也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密歇根大学设置了金融实证方法课程,用实证模型发现和解决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在目前流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趋势下,对于经济金融方法论的掌握和研究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就模型论模型,神话和放大模型的作用,而应该更多了解经济金融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从根本上理解现实情况对模型修正的意义和作用,以使模型达到对经济金融现象更好的解释效果。

金融类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现代金融业人才;
职业能力;
培养模式

? ? ? ?0引言

? ? ?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金融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改变。高职院校在金融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获得从事金融相关工作的所需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辽宁高职院校如何根据金融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改变,提升金融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是高职院校需求解决的重要问题。

? ? ? ?1现代金融业人才职业能力分析

? ? ? ?职业能力是随着心理学中能力理论的研究而逐渐发展出来的概念。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态度、技能和身体能力进行整合以胜任某类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从结构层面来看,职业能力可以分为专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关键核心能力三个部分。专业特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特定岗位或工作应具备的能力,适用范围较窄。行业通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一类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岗位群应具备的共同的技能和能力,适用范围比专业特定能力要大。关键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和岗位都需要具备的能力,获得过程较漫长且不易更改,适用范围最广。根据冰山理论对能力素质的界定,关键核心能力是处于海平面以下的冰山的主体,是员工内隐的特征,而行业通用能力和专业特定能力是处于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一角,是员工外显的特征。不同职业和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根据以上对职业能力概念和内涵的剖析,结合现代金融专业的特性,现代金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为以下方面:一是专业特定能力:这是胜任特定工作岗位且区别于其他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是现代金融类专业的从业能力,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包括会计、保险、金融、证券、信托等不同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金融业从业人员必须学习并掌握系统的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技能知识和金融实务操作能力。二是行业通用能力:这是除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是为保证专业知识能够顺利发挥的保障。包括经济学知识、外语能力、计算机知识、公文写作能力、公关礼仪、法律意识等从事金融行业都要具备的通用知识和技能。三是关键核心能力:这是涉及到个人特质的范畴,是除从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基本的能力综合。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自我提升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对从业者的诚信、可靠、细致、谨慎等个人素养的要求相对其他行业要更加重视。

? ? ? ?2辽宁高职金融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 ? ?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的主要载体,应该根据金融业岗位的人才职业能力要求对在校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每年辽宁省高职院校都会输出大量的财经类毕业生,如2016年辽宁省财经类专科毕业生就为16261人,从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情况来看,财经类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却极低。虽然辽宁高职教育近些年也在持续地进行改革,但是传统的金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仍然影响着辽宁高职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方向。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辽宁高职院校金融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

? ? ? ?2.1金融人才培养目标落后于行业标准

? ? ?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因此辽宁省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应用技能型人才。但是从辽宁各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质来看,仍然带有“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设置结构。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技能掌握不足,不能适应用人企业短期上岗的需求。二是专业定位不明确。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的金融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但是辽宁高职金融类专业仍然以传统金融岗位作为学生培养的定位,使得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行业发展脱钩。三是人才培养层次界限不清。从辽宁高职院校金融类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情况来看,突出综合管理类课程,缺少实践操作性实训,这就无法区别于本科院校的金融业人才培养层次,不能突出高职专科学生技能性特点。

? ? ? ?2.2金融人才培养方法不够完善

? ? ? ?目前辽宁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法多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这种人才培养方法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学会实际操作技能。但是辽宁高职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却不能根据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一方面理论课程的授课方法多为填鸭式,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并不扎实。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课程由于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校内实训基地硬件设施不匹配、校外实训极低不健全、教师实践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 ? ?2.3教学课程设置缺乏革新

? ? ? ?很多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在无科学调研的基础上随意设置教学课程;
教学内容陈旧,无法跟上金融业的发展步伐;
教学方法单一,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方法应用较少;
教材选用标准低,知识的更新速度慢且针对性不强;
实践性课程安排较少,且与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脱钩。

? ? ? ? ?3辽宁高职金融人才的培养对策

? ? ? ?为了能够提升辽宁高职金融人才的培养水平,为企业输送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金融人才,辽宁高职金融相关专业应该根据金融企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对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根据现代金融业人才职业能力要求对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 ? ? ?3.1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 ? ? ?辽宁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定位于培养面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现代金融企业的一线基层岗位,能够综合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并能熟练掌握金融业务技能的复合型技能金融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不能把专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关键核心能力割裂开来,不仅要把金融专业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强技能,同时还要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创新、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的金融人才。

? ? ? ?3.2更新培养方式

? ? ? ?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就能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学校应该增加实训课程、提供实习机会、参加技能大赛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应该通过案例、微课等多种教师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更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学生通过更多机会的模拟实战演练,这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方法。

? ? ? ?3.3更新课程体系

? ? ? ?辽宁高职金融专业负责人应该在科学合理地调研基础上,为专业设置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可以在“课(课程体系)———证(职业资格证书)———赛(技能大赛)———岗(岗位职业能力)”这一基础之上,对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的同时,应根据金融环境和金融业发展的变化,调整部分选修课的设置,使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落后行业发展太远。

? ? ? ? 3.4改善实训资源

? ? ? ?高职现代金融相关专业的模拟实训是基于特定工作对象和工作流程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与之相匹配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是实训课程必备的依托条件。因此辽宁高职院校应该对金融实训建设上,根据岗位业务的需求从硬件和软件双方面尽量为学生模拟出实践操作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训课程就能理解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也能更加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 ? ? ?3.5推进分层培养模式

? ? ? ?分层培养模式是高职金融专业根据职业能力的三个层次,分层次推进人才培养的过程。在大学一年级应专注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大学二年级应专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大学三年级应专注于校内外实训和实习,通过实训和实践岗位的真实操作才能真正提升技能型人才的技能性。除了这种分段式的分层培养,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有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的学生安排选修的学习计划,提升这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复合型的金融人才。

? ? ? ?3.6提高教师素质

? ? ?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根据金融业的发展掌握更新的金融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用的金融人才。但是目前辽宁高职金融专业教师大多没有企业的工作经验,这样也就无法对学生的技能进行有效的培训。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让高职金融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事业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增加并更新专业技能。二是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兼职讲学。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让行业专家与学生直接面对面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

? ? ? ?3.7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模式

? ? ? ?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是积极地将企业引进到学校,参与到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通过企业的参与与合作,使高职院校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也可以使企业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对所需人才进行定向培养。在校企进行双向沟通的过程中,使人才培养的模式更加科学,提高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也能节省企业人才培训的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怀明.组织行为与:理论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唐福萍,刘志浩.高职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