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相继对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但由于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起步较晚,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了解生态道德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道德教育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相继对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但由于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起步较晚,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了解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以确保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劣,各国越来越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更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更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生态道德的教育。对于部分专业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对于生态保护的课程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知识,严重缺乏对学生生态道德层面的教育;
对于全校范围的学生,高职院校更是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公共类课程,导致无法向学生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不仅无法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对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展,因此,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2.生态道德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学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导致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化,教学模式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意识到提高自身生态道德的重要性,从而不重视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仅停留在单纯讲授生态保护知识,并没有开设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生态道德知识的兴趣,也无法指导学生将书面化的生态道德知识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导致学生不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环保活动,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活动,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投入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之中,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3.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及必要的物质条件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需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需要更为专业的生态环保知识与生态道德修养,而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授课教师普遍存在自身生态环保知识较少、生态道德修养较低以及生态教育能力较差等现象,并没有受到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仅凭自身学习及环保知识难以有效教授。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也会影响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如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浪费水资源、浪费纸张等小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因此,确保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教师进行生态环保知识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技能型人才,学校的实践基地、辅助网站、图书馆资料专业性很强,主要是为专业课学习服务;
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实践基地、网站、资料少之又少,无法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生态道德知识,影响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
4.高职院校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较低
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生态道德教育滞后、教育体系的缺乏,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生态道德知识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较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很好地将生态道德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今,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好,没有意识到浪费的坏处,在生活中不自主地表现出浪费水资源、浪费电、过度使用一次性用品等行为。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阻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导致这些不良现状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高职院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并没有将对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压缩了生态道德教育的课时,无法确保有足够的课时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生态道德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呆板的理论知识上,单一乏味,学生无法很好地了解生态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了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滞后。其次,国家对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仍处于较尴尬的地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更多倾向于各专业设备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投入较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基地,甚至没有相关教材,只能靠教师课上的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生态道德的内容,大大缩小了生态道德教育的范围,不利于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同时,由于教学资金投入少,高职院校无法对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无法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影响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达不到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根本目的。最后,教师重视度不够,学生学习意识不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自身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投入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多的是受到教师的影响,加之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阻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不重视的散漫学习态度。
二、加强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1.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
第一,充分发挥高职思政课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职思政课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必然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生态道德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各种关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焦点、热点等,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当今生态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二,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生态道德教育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在专业课教授的过程中,融合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本专业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第三,高职院校应开设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或必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第四,高职院校也要定期聘请相关专家或是环保名人来校为学生做生态道德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态道德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
2.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是成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团活动机会,组织学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身参与强化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修养。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开展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小品表演、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震撼学生心灵,转变观念,从而外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加强生态道德宣传,在潜移默化中让生态道德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高职院校还应该利用网络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空间,制作内容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网页,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真正落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
3.健全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充分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投资,建设完善的师资队伍,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完善教学计划,突出生态道德教育,确保课时充足,同时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与专项经费,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92-02
20世纪中期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出现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发展生态理论和实践”遂成为全球共识。而生态道德教育是其中的基础性环节。当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1]当前,部分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出现了不少残杀动物、污染环境、超前消费、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积极面对当今社会生态道德缺失这一新的挑战,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来探索解决新课题的办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高校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爱护自然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是要求大学生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情感、行为习性和人格,这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针对大学生污染校园环境和喜欢“涂鸦式课桌文化”等不良习惯,展开环境保护教育。作为生态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教育强调人类不能无节制开发、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从正面来看,高校生态德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去亲近自然,感受校园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生态美。从反面教材的警示效果出发,高校生态德育应该让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破坏环境的不道德行为的巨大社会危害,认识到部分学生对校园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真切地体会到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
第二,关于生态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生态法规的教育。生态道德规范和法制教育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社会更迫切地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加大高校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关于生态道德体验和生态道德情感的教育。生态德育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情境和生态情境中不断引导学生感受生态美和生态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美是丰富和充沛的生命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和谐所展现出的美。“生态美是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大美,也是人与环境和睦相处之大美。人对这种大美的体验,必须由主体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繁荣及和谐的情景中去,和生命整体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2]生态德育教师需要帮助大学生学会体验、享受生态美,从而拓展他们的生态道德体验,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
第四,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习性的养成教育。生态德育教师要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通过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性和德性;
要让每一个大学生意识到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生态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实践活动过程,是主体在教师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生态德育内容的过程。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环节理应成为这个过程的首要构成部分。
第一,将生态德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科课程的内容体系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教育等构成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这三大板块。在价值观、人际道德和法制教育这三个点上它可以和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则教育实现对接。目标与内容的相通性使我们完全可以在本门课的教学中挖掘出与生态德育相关的资源,从而实现教育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整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内容的三个部分都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以第一章为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实践观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起源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离不开自然界,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而从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看,自然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因为如此,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界。通过实践,人将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人改造着自然,从而表现出自己的类本质。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和谐统一关系。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了解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进行的奋斗与奉献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热爱社会主义及拥护祖国统一的深厚情感和道德体验。
第二,立足校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和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意义上优化生态道德的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的生态德性养成。高校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高校生态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依托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整体效应。因此,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规律和生态发展的认知水平;
二是通过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养成珍惜资源、不盲目超前消费的环保意识、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
三是建设校园生态环境,让学校的一花一草、师生间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风景线”,以此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第三,充分利用高校社团的教育资源,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从而巩固和发展大学生在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展的生态知识、意识和德性品质。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为纽带,为满足自我归属需要、交往需要、娱乐需要、成就需要而结成的同辈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3]。高校生态德育可以通过扶持德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相关社团来培育自身的教育资源。比如,生态德育教师可以考虑吸收优秀的社团成员参与教师负责的生态德育科研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生态德育老师可以通过社团骨干成员的培养、社团的发展来逐步提升高校学生的生态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再如,生态德育老师可以利用社团的力量组织各种校外实践活动:在地球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日子里,通过大学生志愿者协会来组织学生开展改造周边环境的亲身体验和社区服务活动,使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能力。其次,生态德育老师可以联合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等部门,合作举办校园生态文化节。在校园生态文化节等活动中,理论学术类社团的生态知识普及和志愿服务类社团的社会服务活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高校丰富的社团活动能够使生态价值观辐射全体高校师生,强化他们对“生态和谐”这一共同理想和价值信念的认同,从根本上巩固课堂教学环节中生态德育成果。
第四,利用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文教事业单位等在环境利益和目标上的共同点,建立高校生态德育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学不是自我封闭的“象牙塔”,高校生态德育必须立足于校园生活,面向学校周边社区乃至全社会来拓展。学生的生态道德人格和生态道德共识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场合综合形成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的:“个人的道德在家庭里、学校里以及社会中形成……现代社会令道德教育难以施行的社会现象之一,就是道德学习的上述三场所之间丧失了道德共识”[4]。因此,建立实习基地、与所在城市和社会接轨是高校生态德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社会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态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生态道德教育的成果顺利地转化为大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能力。比如,高校可以联合环保部门共同建立生态德育的网络课堂,选派优秀的学生到环保部门参与他们的生态法制法规宣传、政策宣传教育等活动。所有这些对外交流和宣传的实践活动都能够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提升其社会形象,从而取得更好的协同放大效应。
因此,生态德育的日常生活实践和实习基地建设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成果畅通地反哺社会,从而为它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和社会实践获得良性循环发展的动力源,是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优势、教学与管理优势、社会资源的有效切入点之一。
总的来说,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需要积极探索生态道德教育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效途径,需要融入大学生生态道德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4).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66.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生态道德与生态文明的统一性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与广泛的空间维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环节,生态道德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伦理道德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条件。道德作为一种伦理范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中,道德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生产方式与行为模式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生态文明的最终确立需要生态道德修正规范人与自然的道德准则,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道德模式,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伦理道德的支撑。因此在推行生态文明的同时要进行生态道德的建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在道德视角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道德也必须涉足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道德关系的调整”。
(二)生态道德的培育依靠生态道德教育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其中的第36章提出: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2005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
2010年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对人们进行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将生态伦理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行动,使公众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增强自律的能力,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生态法则与道德行为准则。通过生态道德的教育使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自然存在的权利与价值;
协调人类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实现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型与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变。生态道德教育伴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走向发展与完善,成为培养具有较高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的重要形式,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转变传统价值观念,推动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生态道德教育对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提升国家的生态文明程度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工业文明以来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客观上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演进,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物质主义盛行,“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就在于创造、占有、享受(消费)物质财富,从社会的角度看,就在于无限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思维理念。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态价值观念的冲突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在具体行动上表现滞缓,一遇到经济利益的纷争,就放弃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法律与制度的监管,使生态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由理论到实践的道德转换,没有注重生态道德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无法做到知行的统一。生态道德教育包括自然、社会、人三个领域,是各个学科相互交叉与合作的结果,而现实的生态道德教育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从小学到大学只注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知识,缺乏实践性与感染力,只注重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且以说教成分为主的教育方法枯燥,使受众缺乏情感的体验,无法产生共鸣,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模式远离生活,造成教育效果的低下。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国民的环境意识渐渐觉醒并逐步加强,我们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使每一个觉醒的公民将生态意识转变为具体的社会行动,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体现在追求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在自觉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三)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国民的生态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标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建设,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忽视生态道德的建设。随着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渐渐觉醒,但这种生态意识仅停留在思想观念的表层,还没有真正内化为内心的信念。而这种生态意识还没有外化为具体的社会行动,虽然存在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人们不能自觉自愿的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三、提高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的途径
对生态教育的开展与普及,需要从道德观念层面深入的培育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通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培育全方位的生态道德理念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推行生态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价值观念,推行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还自然于本来的权利与价值,对人类活动的考量以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的尺度。摒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观念,而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保护者与管理者;
放弃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无限利用的观念,而寻求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价值观。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自觉维护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保证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既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体现其经济价值,又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自然环境,实现其生态价值。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倡导低碳经济,追求绿色的GDP,在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同时,达到社会可持续的进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利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与教育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型,包含低碳节约、自然健康、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其核心理念是消费的“生态性”,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确立针对不同主体的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生态道德教育面向社会公众,教育对象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层次性,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应当确立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主渠道。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的普及及未来的推行效果,要立足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层次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认知规律,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实践性的教学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从面向未来的高度来探索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之路”;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对教育者的感染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内与校外的活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可以采用生态道德体验模式进行教育,使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之中,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生态感悟,提高德育效果。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对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且舆论宣传不到位。在全社会范围广泛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普及生态知识、生态道德行为规范、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不同主体的培训、教育与宣传,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履行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道德准则,进而成为具备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社会上应当开展各种层次的在职人员的生态道德继续教育,并将这种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政府、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的作用,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唤醒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三)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南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倡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担负着不可推脱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新时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显得势在必行。海南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将生态立省作为发展方向的省份,体现了海南所具备的自然环境优势。如何对海南大学生有效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海南实现生态立省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基本内容与重要性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出发,启发并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为了人类长远利益以及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1]生活,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2]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平衡观教育、生态义务观教育、生态良心观教育、生态善恶观教育、生态正义观教育。生态平衡观教育,即我们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我们一样都是平等的、受尊重的;
生态义务观教育,即养成主动、自觉地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教育核心与教育最终目标;
生态良心观教育,即爱惜自然,保护自然的善良观念;
生态善恶观教育,即区别对社会、自然的善与恶;
生态正义观教育,即个人和社会集团的行为符合生态平衡的原理,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人类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识,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迫切需要契合时展所要求的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生态道德理念与素养。
同时,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大学教育体系,不仅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并将带动社会以及公民的生态道德养成;
更重要的是它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时代主题。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道德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内容,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使大学生牢固建立起自然生态的平等观、义务观、良心观、善恶观、正义观,而且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敬畏自然,从而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
还能使大学生增强生态道德意识,让自身在知、情、意、行上全面协调发展。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剧烈的竞争对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面临严重威胁,人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严重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异化日趋严重,这就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关系。因此,在校大学生仅仅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尤其是生态道德的养成,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真正成为马克思所认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二、海南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海南省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笔者在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与海南医学院三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310份调查问卷,回收305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 98.4%。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
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回答“您认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是人类主宰自然”问题时,只有8%的学生答案是正确,92%的答案是错误的。回答“动植物对于人类而言仅仅是可利用的资源”问题时,只有4%的答案正确,有96%的答案错误。反映了大部分大学生不掌握生态环境知识,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极其淡薄,对生态道德观知之甚少,生态道德意识与责任感匮乏。
(二)大学生生态行为失范
笔者最近还留意观察所在学校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笔者在所在学校门前马路观察,两个小时内发现有20多名学生购买了小吃,都使用塑料袋以及一次性的饭盒、筷子,大多数人吃完随手乱扔,只有3人吃完后拿到附近丢在垃圾桶里。在校园里,随地吐痰、践踏草坪、随手折树枝、摘花朵等现象时有发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说明了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不端。统计 “购物时,每次都会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问题结果时,有 24%的受访大学生选择都会使用。国家禁止使用塑料袋令已颁布实施七年,但还有24%受访大学生还没有养成外出购物时,自行携带布袋的习惯。统计 “在校外吃饭时,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问题结果时,有5%的受访大学生选择经常使用。统计 “如果手上有果皮纸屑,但离垃圾桶的距离较远,随手就扔” 问题结果时,有52%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了随手就扔的错误答案。两者合计的比例占了受访总人数的63%。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缺失
在统计问题“您所在的学校是否有开设有关生态方面的选修课程?”问题结果显示,选择“有开设,并且非常喜欢”的受访大学生有20%,选择“有开设,但是不喜欢”的受访大学生有46%,选择“没有开设,但是希望开设”的受访大学生有13%,选择“没有开设,也不希望开设”的受访大学生有21%。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海南诸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摆上日程表,作为学科开设课程,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系统讲解。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海南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生态道德自我教育意识缺乏
海南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起步较晚,生态道德内容、规范不完整,加上生态环境基本知识缺乏,许多大学生没有树立起生态道德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要求,平等观、义务观、良心观、善恶观、正义观都不具备。有些大学生还存在“人应征服自然来发展社会、谋求幸福”的思想,认为只要能够使得社会发展,以破坏一些环境为代价是可以的、允许的。即便是具备基本生态环境知识和一定生态道德水准的学生,也难以做到知行统一,他们认为做出违背生态道德行为,侵害的自然界,很少受到追究责任和谴责,就随大流,跟着做。这种明知而为的行为对于生态道德而言意味着雪上加霜,破坏性更大。
(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相对薄弱
要使得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得到充分开展,必须加强学校专业教育,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相对薄弱是海南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开展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大学生本身缺乏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将大学生本身的缺陷加以弥补,但在这方面学校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于道德方面的教育更加侧重于传统道德教育,传统道德价值主要是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却很少教育学生要尊重自然,要对其他生命体和人类未来承担责任。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是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建相失衡。另一方面体现在师资力量方面的匮乏,当前的教育模式既无相关的课程,也无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普遍以兼职为主。此外用于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较少。一般的教材都把重点放在向学生展示自然和生活的美好,缺乏对生态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阐述。有些相关教材过于侧重于理论研究,缺乏趣味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由此表现出的问题是校园生态道德教育开展过于随意,无法形成统一、完整的教育体系 。
(三)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缺失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这不仅形容一个人受父母言行举止教育的影响,而且深入反映了父母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学生在校外教育的连续性。遗憾的是许多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了生态环保的内容。究其深层原因,主要在于父母本身不具有这方面的意识,而且重视程度不足,加之本身的行为举止也或多或少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自然无法起到示范的效应。而且不得不提的是,许多家长都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孩子大了,讲了也不听,干脆让他自己去理解与感悟吧!这样的观点在绝大多数方面是可行的,但对于生态道德教育却无比致命。原因在于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即使再次修复也便无法恢复原状。
(四)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开展不利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弊端逐渐显现。人们因此开始寻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社会也开始重新审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随之开始有了一些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宣传标语,但这些标语的宣传力度以及起到的教育效果连规模都谈不上。因此并未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的生态道德教育要想实现全面开展依然任重道远。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可理解为全社会对于生态道德的认识处于可深度开展的发展之中。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地生根。
(一)应尽快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建设
生态道德教育这个概念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因此作为新兴概念、新兴理论,其自身的理论内容必然是不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实施与开展无法充分进行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所以只有尽快地将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完善,并将其整理成文字、书籍或教材。唯有如此,生态道德教育才具有充分实施与开展的前提与空间。
(二)高校必须重视生态道德教育
之所以强调生态道德教育从高校抓起,是因为生态道德不仅是生态文明内容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更有义务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重视并重点开展的教育规划与内容之中。通过之前研究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现阶段海南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于学校不重视。虽然有前文提到的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不完善的原因,但是学校的管理者以及教育者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想:大学生已经成年,身体、心理、思想都已经定型。要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教育对象要么是敷衍,要么是不接受。由此忽略、放弃生态道德教育才是主因。这是严重的教育误区,这种误区不仅会使海南的环境保护得不到有效保护,而且也与海南生态立省的目标相悖。因此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海南省省情的必然要求。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并塑造完整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最好要从小学抓起开始直至大学。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课程与教育内容设置。生态道德教育从学科划分以及内容体系上都归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所以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当以公共课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进行,在考核内容上加入考试成绩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地加入实践学分。这样可以使得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意识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培养生态道德意识就成了贯穿整个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具体来说在课堂教育方面,应当以灌输法为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灌输法适用的对象是年龄较小的人群,如小学生。但由于当前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并未建好。在无法形成完整生态道德教育体系的当下,灌输教育法是只能适用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培养的方法。之前也提到了课外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在学习较为枯燥的理论的同时,用课外实践来践行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可以加深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如通过义务扫除、大自然体验以及观看破坏生态环境的警示片等等都是较为实际的手段。当然也有其他更有效的意识培养方法,其最终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具备生态道德意识。只有使大学生具备生态道德意识,才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
(三)大力开展生态道德家庭教育
一个学生在课堂内、校园内的时间是有限而短暂的,其余多数时间都与父母相处。可以肯定,父母的行为举止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举止。之前提到许多大学生的父母本身并不具备生态道德意识,经常会出现随手丢、随地吐的现象。父母如此,孩子必然也会学着父母做,这极易造成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生态道德教育功亏一篑。因此只有做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才能保证生态道德教育的连续性。而这样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在开学送孩子来校或是定期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具体到家庭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应当以实际行动为主,谈话教育为辅。具体行动可以包括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利用,选用绿色食品、坚持绿色消费,如使用节能环保的电器、使用低泡高效的洗浴清洁用品,外出就餐尽量避免打包,目的是拒绝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餐盒、筷子、塑料袋,外出购物多使用自家拥有可无限使用的布袋等等。以上这些行为不仅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道德,而且也是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家庭教育最实用的内容。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导师,只要父母做好生态道德教育的榜样,身为学生的孩子就有可能具备并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与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惊铎,王磊.生态教育:世纪之交德育改变的价值取向[J].河东学刊,1999(5):65.
[2] 刘琼.生态道德教育简论[D],武汉大学,2005.
[3] 樊洪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途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26):115- 116.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全人教育 全面发展 生态道德观教育 方法研究
全人教育从整体论和系统论出发,追求“完整的人”的发展。全人教育强调求得共存的生态道德观教育,其价值取向是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类与之共生的伙伴,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整合思维的“生态公民”,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全人教育的理念
全人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它注重教育内在价值的阐释和弘扬,旨在培养所谓的“全人”,即以人的自由、和谐、整体发展为导向,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完备人格和综合知识体系的博雅、通达、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这种观念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实质精神,与马克思所倡导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保持一致。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人教育作为一种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在美国兴起。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和科技理性的功利性导致“人的物化”的消极影响和教育片面化倾向。于是,一些激进主义教育家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主张建构以“人的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论。美国学者隆・米勒(R.Miller)将这种理论作了系统化的阐述,正式把这种理论称为全人教育(holisticeducation)。这一教育思想从地球整体观的角度看待教育,追求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一致,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的完整发展,与自然界,与精神价值建立联系,从而获得个人对生命的认同和发现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1990年6月,隆・米勒、菲利普・甘等80位全人教育学者聚集芝加哥,签署了著名的“全人教育宣言”――《2000年的教育:全人教育的观点》。自此,全人教育思潮广为流传,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全人教育宣言》确立了全人教育的10条原则:为了人类发展的教育;
欣赏每位学生的特色;
重视人的生活经历;
实践全人教育;
教育者的新角色;
学生选择专业、学科和学习过程的自由;
体现合作和民主意识的教育;
培养地球公民;
培养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人;
注重精神教育。
二、发展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的必要性
全人教育以整体论哲学、永恒主义哲学和深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注重以全球为主体的生态教育,注重对学生生态道德观和生态人格的教育。所谓生态道德观教育是指与生态道德行为及道德品质形成相关的理论观点的教育,是体现主流社会需求的生态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由于生态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因此生态道德观教育也是各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和价值取向。
1.建设生态文明与遵循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地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激起了人类文明的自我反思和拯救行动。由此,我国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中共十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并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作为总体布局加以贯彻落实。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策略方针,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具有新型“生态人格”的生态公民而努力。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具有强烈的生态道德关怀意识,具备与其专业及生活方式相关的环保类知识,规范自身的环境行为,提高生态道德修养,成为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2.高校德育渗透生态道德观教育的要求
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当代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符合特定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面对工业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人的异化”,倡导和渗透生态道德观已经成为高校德育迫切的需要,必然引起高校德育内容的道德原则、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有新的拓展。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一致,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强调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自觉抵制危害生态的不良行为,维护生态平衡。这是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实质变化的道德回应,也是高校德育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
3.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最高价值和理想,这是教育的终极归旨。当代大学生,不仅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应该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观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拥有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博大生态胸怀。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当代大学生应自觉担负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提升生态道德人格,最终促进自身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
三、全人教育理念中的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内涵
生态道德观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是通过把握生态规律,传授生态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觉悟,使之能够自觉地以道德理念去维护生态平衡,将维护生态环境提升到衡量个体道德水准的高度。它紧紧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展开,把道德说教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道德伦理关系,又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伦理要求。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
1.培养大学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生态道德观教育打破了传统的调节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人际德育”的局限,将道德关怀和道德调节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生态系统。因此,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应在大学生中宣扬新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使他们认识到人类也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应尊重和关爱自然界,与自然和谐发展、互惠共生。自然界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权利。“自然的权利,或称生态权利,是属于自然界中的一切有生命物种和无生命体的权利。”[1]任何生物和非生命体都具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存在权利,同时也具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义务。无论是自然的权利还是自然的价值都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类既有改造大自然的权利和自由,又有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批判,尊重自然环境存在的价值,用人道主义的立场和道德情感去对待一切生物。在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倡导在热爱、尊重、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2.培养大学生“适可而止”的消费观
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密切相关。市场经济的不完善造成了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与拜金主义商品价值观的形成。“工业主义将人的主观性物化,抽空了人的主体意识,商品拜物教盛行于生活的各种领域。”[2]这种消费方式使人心浮动,沉浸于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于是自然被过度开采,生态遭到无情破坏,人性在物质的过度享受中被剥离。社会的消费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全人教育以生态世界观为理论武器,对工业化社会中的人的异化、过度竞争、暴力、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批判。”[3]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在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大学生一种有利于客观世界,自然良性循环的消费理念,主张“适可而止”的消费观:绿色消费,节约资源;
垃圾分类,环保处理;
减少污染,绿色选购;
重复使用,循环回收;
珍惜物种,保护自然。培养学生遵循适度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的原则,引导其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性循环的绿色行为模式。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科技价值观
生活在科技不断发展时期的大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科技的价值魅力及其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他们由衷地钦佩和赞叹科技的无穷力量。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自然界带来负面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膨胀、资源耗竭、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因此,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科技价值观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科技价值观。一方面,教育大学生提高对科学技术的事实认识,包括对科技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对科技历史与状况的知晓以及对科技思想及其精神的理解,这是形成良好科技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要培养大学生崇尚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热爱科技事业、献身科技事业的高尚情怀。另一方面,教育大学生强化科技伦理价值标准。现代科学技术既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甚至毁灭人类。在运用科技的同时,应大力倡导道德标准、强化道德评价并对科技运行系统进行严格有效的道德导向与道德调控,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培养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既是一种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发展观念、发展理论。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未来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是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的新体现。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生产力”的新观念,培养学生生态整体意识、公正意识、生存意识,使他们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奠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之上,认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从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共存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生态道德观教育中应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把其自身潜在的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充分发掘出来,既可使青年大学生自身得到可持续发展,又可使他们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语
生态道德观教育已成为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加强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生态道德观念以一种全新的、系统的、开放的方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培养他们正确的自然观、消费观、科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生态道德观教育与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春元.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2,VOL25(6):99-101.
[2]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