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民族心理学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8 10:1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民族是基于共同的历史、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形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居住地点、生活方式和历史习俗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识,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又千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心理学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民族心理学论文【五篇】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民族是基于共同的历史、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形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居住地点、生活方式和历史习俗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识,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又千姿百态,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各民族在主动和能动地创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将民族文化内化于自己的心灵,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体系。1957年,英国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通过理性和逻辑分析获得的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即“外显知识”;另一种是在社会生活当中无意识获得的、不能系统反思和清晰陈述的知识,即“内隐知识”。[2]现代心理学不仅通过实验证实这两种知识独立地存在于人的记忆系统中,而且发现这两种知识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和提取机制。外显知识的提取是一种控制化的、缓慢的信息串行过程,而内隐知识在提取时是一种快速的信息并行输出过程,不消耗或很少消耗心理资源,不受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相对教育中获得的外显性观念,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更具有自动化和无意识的特点,容易被自动激活,是某一民族人们心理和行为最迅速、最直接的支配力量。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虽然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空间,离开了一直浸染的民族文化环境,但原有民族文化观念并不会消失,而是以隐性的方式持续地发挥作用,-33-自动地、无意识地影响他们对新观念的接受以及行为选择。首先,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在思想观念深处不自觉地留下印记。这些散布于头脑中的民族文化观念有些与新的文化观念相一致,有些则可能与之矛盾或相悖。当矛盾或相悖的情况出现时,由于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具有自发性特点,它会极大地阻碍和干扰新观念的接受。其次,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观念系统的践行。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新观点和新观念,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观念能够马上成为支配行为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内隐的文化观念具有极强的潜在性和稳定性,它不会因为新观念的出现而消失。在此阶段,就会导致内隐和外显“双重观念”的出现。与外显观念相比,内隐民族文化观念较少需要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所以在没有主观意志控制的情况下,作为一种积淀下来的无意识痕迹,它会首先被激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反应的最直接的支配力量。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忽视

既然民族文化观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先在性生成因素,并持续隐性地产生影响,那么,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无视民族文化的存在。然而,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民族文化”或“超越民族文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民族文化成了教育过程中的被忽视的无关变量,这极大地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标准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

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为所有在校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使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测量问卷基本上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我们并没有对其局限性和文化适应性进行足够的反思和认识。受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影响,西方心理学把心理看作是一种独立在主体之外的类似于“客观存在”的“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反映,并确定科学化的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孤立的,它从几个孤立的方面来认识人的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个标准是静止的,它从某段静止的时间来认识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待;这个标准是普适性的,它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而忽视心理的文化相对性。心理异常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于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特定文化契合性。健康、常态的心理并没有统一的、普适的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有着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行为表现。受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在遇到困扰时,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从科学的、普适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忽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文化性和独特性认知。目前许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和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情绪波动、消极悲观、缺乏自信、人际敏感、强迫倾向等。这种标准化、表面化的测试无法深入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失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更糟糕的是容易夸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和性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师源性伤害。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

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以追求客观合理、科学、普遍的方法和手段为目的,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疾病的治愈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的社会背景和少数民族学生所经历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成了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应忽略的无关变量。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科学化的、标准化的、去文化的。事实上,任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潜意识”、“认知失调”和“真实自我”等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只不过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人的一种理解而已。所以,这些理论具有文化适用性。当把这些理论放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因为缺少特定的文化土壤,可能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效用。当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和咨询中简单地搬用那些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那些让人倍感“神秘”的概念和令人“困惑”的推理时,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同时,当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以科学化的面目出现时,那些非主流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似乎就变成了非科学的,这无形当中会给各族学生带来一种压迫感。目前,在我国的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愿望不强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一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助意愿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校内心理咨询机构求助的仅占5%,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倾向“内省”、“感悟”和“自我解脱”,而不喜欢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求援。[3]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那些所谓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缺乏契合性,那些冷漠的分析和冰冷的结论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望而却步,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失去必要的信任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族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不相信心理咨询的效果,不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那么这一目的就无法实现,其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保持民族文化敏感

文化心理学家阿克逊和苏(Sue)等人说过:“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助人过程,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平等地重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文化印记。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4]文化敏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意。在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能力,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从纵深的民族文化视角解读学生,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宽容、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其教育对象有着独特的、多元的文化背景。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共性的科学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固然重要,但仅用这些理论来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必然存在着许多相似的普遍共性,但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所以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从纵深的、民族文化的脉络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建立深入的共情关系,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之基础。正如建构主义所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或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知识,应当是有着显著差异的活生生、具体鲜活的关于个体和个别事物的知识。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因此知识的要义不在于找到事物的共性,相反,而是应发现其个性。”[5]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发现个性,深入地理解学生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心理咨询教师不可能对每个民族文化都能完全了解。因此,文化心理学一贯秉承的开放、宽容的态度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开放、宽容的前提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承认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抛开既有的理论体系去理解学生,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民族文化保持一种探索的兴趣。在宽容、开放的理念下,心理咨询教师通过详细的倾听了解各族学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特有的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参照体系出发,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建构发展目标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等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站在权力一方,不再是独立于学生的观察者、判断者,而是学生的密切伙伴、参与性的观察者。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深入的信任关系,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二)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生态哲学把人的心理看做是一个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用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理系统整体功能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不断向内部与外部平衡统一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平衡,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的某个部分功能的缺失或者某个部分发展的暂时滞后并不一定意味会破坏整体功能。因此“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健康。因为当心理的某个部分出现问题时,整体发展趋势自然会对部分进行调整或修复,从而使得整体的功能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这要求我们在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的某个部分的健康状况进行界定,而必须有整体层次的把握,对心理整体机能的状态加以评定。同时,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审慎地对待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可轻易做出“心理不健康”的结论。其次,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互作用,心理健康取决于心理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评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入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由于多灾多难的历史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苗族人养成了封闭收敛的心理定势,形成了自律内敛的性格特征。而蒙古族由于一直过着游牧生活,草原部落游牧的生活习俗已经扎根于蒙古族人民的心理,蒙古人具有开放、热情、豪放的性格特征。不同民族性格的人在具体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会有所不同。如果不从民族文化背景来考量,只用静止、孤立、统一的标准来认识和衡量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极其有害的。

(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
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
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
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
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
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
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
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
(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
(3)民族思维方式;
(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
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
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
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
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
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
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
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
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
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
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
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
(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
(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
(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
(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
(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
(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
(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
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
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
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
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
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
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
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
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
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
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民族是基于共同的历史、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形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居住地点、生活方式和历史习俗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识,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又千姿百态,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各民族在主动和能动地创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将民族文化内化于自己的心灵,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体系。1957年,英国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通过理性和逻辑分析获得的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即“外显知识”;另一种是在社会生活当中无意识获得的、不能系统反思和清晰陈述的知识,即“内隐知识”。现代心理学不仅通过实验证实这两种知识独立地存在于人的记忆系统中,而且发现这两种知识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和提取机制。外显知识的提取是一种控制化的、缓慢的信息串行过程,而内隐知识在提取时是一种快速的信息并行输出过程,不消耗或很少消耗心理资源,不受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不需要意志努力。

因此,相对教育中获得的外显性观念,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更具有自动化和无意识的特点,容易被自动激活,是某一民族人们心理和行为最迅速、最直接的支配力量。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虽然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空间,离开了一直浸染的民族文化环境,但原有民族文化观念并不会消失,而是以隐性的方式持续地发挥作用,自动地、无意识地影响他们对新观念的接受以及行为选择。首先,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在思想观念深处不自觉地留下印记。这些散布于头脑中的民族文化观念有些与新的文化观念相一致,有些则可能与之矛盾或相悖。当矛盾或相悖的情况出现时,由于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具有自发性特点,它会极大地阻碍和干扰新观念的接受。其次,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观念系统的践行。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新观点和新观念,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观念能够马上成为支配行为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内隐的文化观念具有极强的潜在性和稳定性,它不会因为新观念的出现而消失。在此阶段,就会导致内隐和外显“双重观念”的出现。与外显观念相比,内隐民族文化观念较少需要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所以在没有主观意志控制的情况下,作为一种积淀下来的无意识痕迹,它会首先被激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反应的最直接的支配力量。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忽视

既然民族文化观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先在性生成因素,并持续隐性地产生影响,那么,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无视民族文化的存在。然而,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民族文化”或“超越民族文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民族文化成了教育过程中的被忽视的无关变量,这极大地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标准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为所有在校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使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测量问卷基本上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我们并没有对其局限性和文化适应性进行足够的反思和认识。受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影响,西方心理学把心理看作是一种独立在主体之外的类似于“客观存在”的“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反映,并确定科学化的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孤立的,它从几个孤立的方面来认识人的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个标准是静止的,它从某段静止的时间来认识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待;这个标准是普适性的,它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而忽视心理的文化相对性。心理异常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于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特定文化契合性。健康、常态的心理并没有统一的、普适的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有着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行为表现。受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在遇到困扰时,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从科学的、普适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忽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文化性和独特性认知。目前许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和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情绪波动、消极悲观、缺乏自信、人际敏感、强迫倾向等。这种标准化、表面化的测试无法深入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失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更糟糕的是容易夸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和性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师源性伤害。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以追求客观合理、科学、普遍的方法和手段为目的,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疾病的治愈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的社会背景和少数民族学生所经历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成了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应忽略的无关变量。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科学化的、标准化的、去文化的。事实上,任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潜意识”、“认知失调”和“真实自我”等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只不过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人的一种理解而已。所以,这些理论具有文化适用性。当把这些理论放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因为缺少特定的文化土壤,可能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效用。当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和咨询中简单地搬用那些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那些让人倍感“神秘”的概念和令人“困惑”的推理时,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同时,当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以科学化的面目出现时,那些非主流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似乎就变成了非科学的,这无形当中会给各族学生带来一种压迫感。目前,在我国的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愿望不强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一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助意愿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校内心理咨询机构求助的仅占5%,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倾向“内省”、“感悟”和“自我解脱”,而不喜欢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求援。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那些所谓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缺乏契合性,那些冷漠的分析和冰冷的结论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望而却步,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失去必要的信任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族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不相信心理咨询的效果,不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那么这一目的就无法实现,其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保持民族文化敏感

文化心理学家阿克逊和苏(Sue)等人说过:“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助人过程,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平等地重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文化印记。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文化敏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意。在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能力,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从纵深的民族文化视角解读学生,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宽容、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其教育对象有着独特的、多元的文化背景。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共性的科学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固然重要,但仅用这些理论来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必然存在着许多相似的普遍共性,但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所以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从纵深的、民族文化的脉络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建立深入的共情关系,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之基础。正如建构主义所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或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知识,应当是有着显著差异的活生生、具体鲜活的关于个体和个别事物的知识。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因此知识的要义不在于找到事物的共性,相反,而是应发现其个性。”[5]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发现个性,深入地理解学生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心理咨询教师不可能对每个民族文化都能完全了解。因此,文化心理学一贯秉承的开放、宽容的态度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开放、宽容的前提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承认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抛开既有的理论体系去理解学生,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民族文化保持一种探索的兴趣。在宽容、开放的理念下,心理咨询教师通过详细的倾听了解各族学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特有的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参照体系出发,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建构发展目标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等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站在权力一方,不再是独立于学生的观察者、判断者,而是学生的密切伙伴、参与性的观察者。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深入的信任关系,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二)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生态哲学把人的心理看做是一个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用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理系统整体功能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不断向内部与外部平衡统一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平衡,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的某个部分功能的缺失或者某个部分发展的暂时滞后并不一定意味会破坏整体功能。因此“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健康。因为当心理的某个部分出现问题时,整体发展趋势自然会对部分进行调整或修复,从而使得整体的功能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这要求我们在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的某个部分的健康状况进行界定,而必须有整体层次的把握,对心理整体机能的状态加以评定。同时,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审慎地对待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可轻易做出“心理不健康”的结论。其次,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互作用,心理健康取决于心理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评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入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由于多灾多难的历史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苗族人养成了封闭收敛的心理定势,形成了自律内敛的性格特征。而蒙古族由于一直过着游牧生活,草原部落游牧的生活习俗已经扎根于蒙古族人民的心理,蒙古人具有开放、热情、豪放的性格特征。不同民族性格的人在具体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会有所不同。如果不从民族文化背景来考量,只用静止、孤立、统一的标准来认识和衡量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极其有害的。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传承研究的意义从学术价值方面看,进行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则可以创拓出跨境民族文化学,进而开拓出跨境民族学学科,实现学科的突破与创新。跨境民族文化传承是国家跨境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民族问题历来关系到国家周边地区稳定和邻国间的合作与交往,因此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方面;跨境民族文化传承还与国家文化安全密切相关。当前,随着时代和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东北边境东部的朝鲜族已经受到韩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许多朝鲜族青年已经流向韩国,韩国的文化早已越过鸭绿江,以韩流的态势流入东北甚至全中国;而在东北边境的北部,俄罗斯文化正跨过黑龙江向南蔓延,而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东北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向俄罗斯流动和推进;在东北边境的西北部,我国的蒙古族文化凭借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正极大地影响着蒙古人民共和国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与此同时,跨东北边境而居的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也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因此如何使东北跨境民族文化在时代潮流中得以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使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根基不至于在这种潮流中被淹没甚至冲刷殆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挑战。当前,中国与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邻国的政治、外交、经济、民族关系和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纷繁复杂,在面对和解决这些关系与问题的过程中,国家急需文化方面的参考和学术支持。因此,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不仅仅是传承保护和开发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扩展其发展区域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是国家跨境国际文化合作发展的重要课题,以及国家文化边疆建设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拓深到东北跨境民族发展与国家文化边疆建设领域,是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

二、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空白状态

跨境民族研究目前还没有较多的文献积累和高层次研究论文,迄今为止知网收录的有关跨境民族研究论文只有170多篇,且大多是关于中国西南跨境民族的研究,东北跨境民族问题研究基本空缺,较大规模的跨境民族研究会议也只在21世纪初举行过两次。代表性论著方面:方铁、张锦鹏在《论西南边疆跨境民族的特点和历史传统》(2004)中,提出西南边疆跨境民族众多,本民族文化保持相对完整,并对中华民族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葛公尚2006年9月出版专著《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主要讨论时代背景与跨界民族发展问题;张兴堂2008年2期撰文《论跨界民族与我国国家安全》认为,加强跨界民族研究,是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的大问题。关于跨境民族文化问题,学界较多的是对西南跨境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关注,而东北跨境民族的研究和阐释还多为空白。魏道俊、黄江在《跨境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刍议》(2011)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多跨境民族的国家,拥有漫长的边境线,深入探讨跨境民族问题,对维护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11年3月9日广西新闻网访问周光大教授,以《重视跨境民族发展推进和谐边境建设》为题,指出深入研究广西与东南亚的跨国民族关系,为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边境,是党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精神的体现;2012年6月19日云南网发表《河口县推进中越跨境民族文化建设繁荣边境文化》,关注中越文化交流,认为跨境的民族可以在文化方面实现水融。具体到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学术成果,目前极少见到。

当前关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及其作用。曹能秀、王凌(2007)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井祥贵(2011)提出,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民族教育肩负着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双重使命,找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平衡点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少数民族及其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二是从政策角度探讨民族文化传承。汪春燕(2006)认为,以民族政策与文化传承关系为切入点,可以显见出民族文化政策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温开照(2007)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具体要通过寻找文化与经济的契合点促使文化发展,同时加强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与宣传来进行;[赵鹏程、徐琴(2005)提出,在认清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的必要性的前提下,应遵循保护、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三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产业化开发。王欣欣、袁美(2010)提出,需要运用城市化视野去认识和理解对河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唐德彪和卢家鑫(2008)分别论述了民族文化资源化问题、原生态民族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的均衡关系,以及社会发展与旅游开发产生的民族文化变迁因素;张晓宇(2011)认为,要加强旅游业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注重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以特色文化造就和哺育民族的生态环境,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学界在跨境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尽管已经积累了一定成果,但是关注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尤其是跨境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还甚少。

三、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一个几近空白的领域里展开研究,首先要做的工作应该是文献调研、搜集与整理。因此,系统地总结东北跨境民族文化收集、整理及研究成果,形成文献资料汇编是推进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规划和提出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内容与路线。因此,推进该领域研究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由文献搜集和实地考察、调研搜集到的所有的关于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的资料和信息将作为分析对比和进一步实施的基础,在现状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其次,要实现通过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创建新的民族文化载体和创新性产业园区;设计并规划东北跨境民族文化新载体和创新性民族文化产业园区,为跨境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操作性平台,以及形成比较科学系统的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理论体系,开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新领域。在具体研究上,应该分别推进东北跨境民族文化成果集成与文献资料汇编、东北跨境民族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与载体创新工程和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理论建设,以及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五方面研究,通过这五个方面研究的互相支持和整合,最终形成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研究成果。

另外,在研究方法方面,拟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获取东北跨境民族文化生态的数据信息、文献资料和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各跨境民族文化资源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展开研究和分析,按照产业竞争力原理、不均衡的要素结构是不利于竞争力系统的持续发展和提升等理论方法,采用竞争力均衡度分析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和量化评价,以此作为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和条件;然后运用战略学、民族学、旅游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化创意产业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或体系,以及其他与文化传承相关的理论,对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则、目标、体系和空间布局及各方面的关系协调进行分层次和分类别的研究,同时进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具体方法上,将运用文献查阅、搜集和整理,田野调查,统计样本和数据挖掘,以及文化产业战略设计等方法。通过上述的研究设计和构思,可以实现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创新与突破。目前,在跨境民族问题处理和文化传承实践方面,国家还没有较大区域的可资借鉴的成功先例,只提出一定的操作原则,即要求尊重相关国家的,维持现有政治疆界,妥善处理两国跨境民族间以及两国间的政治、文化关系,建立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建立相关的科学研究机构,维护边疆稳定和文化安全。同时,学术界目前还极少跨境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研究成果,缺少理论方面的借鉴和启发。因此,该课题的研究面临着许多需要突破与创新的内容和领域。按照既有的研究原则,即将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的战略建立在深入、较全面的文献调研和现状调查及相关数据和相关情况的分析比较基础上提出,在保护和传承东北少数民族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以及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应该通过新的民族文化载体建构和创新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来实现。在这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或领域里,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学术空间,也是一个实践战略课题。通过整合与发掘东北跨境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新学科理论和知识方法创制新民族文化载体,建构创新性文化产业园区,从而实现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在学科建设方面则是创建跨境民族文化学。

四、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

研究的平台建构在操作层面,要实现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目标,科学的方式是搭建独立的研究平台。该平台可以借助2011年教育部号召的“协同创新中心”模式进行构建,称之为: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从国家发展和战略的层面看,构建该中心首先对于国家发展具有意义。2005年,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相当活跃,它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加强东北跨境民族研究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不容迟缓。由于跨境民族与国境线相连,鉴于这样的特点,跨境民族问题具有更强烈的国际性和政治性。因此,我国边疆跨界民族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族关系。它常常与国家关系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跨境民族关系本身就是国家关系的一部分。从总体上看,我国与周边国家间的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有很多都包含着跨境民族的因素。因而,加强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并因此构建较大的研究平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梳理我国周边安全中的跨境民族元素构成,这对于保持和维护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为我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对开拓我国周边文化外交新思路意义重大。此外,构建该中心也具有丰富民族理论体系的意义。冷战结束后,跨境民族问题已成为影响世界局势和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东北跨境民族地区正在成为新的国际热点。没有科学的跨境民族理论做指导,不利于对东北跨境民族现象进行分析和解决东北跨境民族问题。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构建高层次科研平台,认真研究东北跨境民族和跨境民族问题,形成比较科学系统的跨境民族理论体系,对于开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新领域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具有很大意义。在具体的平台构建中,应坚持研究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的原则。

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构建三大创新体制机制:一是管理体制。实行中心指导下的理事会制度,负责指导不同时期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对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给予支持。二是遵循“任务驱动、平台支撑、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突出中心原始创新的基础地位与核心作用,促进人才、资源与成果的共享,造就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提升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能力。三是全面开放机制。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应展开多层次交流,协同开展项目合作。面向中心所涉及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不限定身份,不固化单位,人员可进可出,只要具备协同创新基础、具有突出的创新思路、能够解决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领域重大问题的单位或机构均可加盟中心。同时,广泛汇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及国际社会的力量,扩展协同创新体,构建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解决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与东北文化边疆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项目的协商与决策,制定科学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创新体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在人员聘用方面,协同创新中心应该以项目任务为目标,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普通高校,发展,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论文参考网。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迈向社会建设中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完成大学生价值的升华。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民族体育的内容,对继承发展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再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诸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及特征

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经济、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各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活动具有相同的功能,如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制约和影响,并被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包围。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以下特点。(1)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它是由特定的地域的民族所创造出的具有特定民族文化特征的不同精神形态。(2)传承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纽带,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被每个民族自觉加以继承的。(3)某一地区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所处的区域环境以及由区域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各个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4)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历史进程,给民族传统体育造成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也间接地反映时代的特点。

2、普通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体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养成科学合理文明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已经成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受到资金、科研水平、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仍然面临诸如专业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等多种方面的问题。如目前出版的学科专业教材还不是很丰富,而赵长征对全国不同地区共50所高校开展的9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针对从事教学的教师及所具备的场地、器材进行了调查统计, 发现部分高校只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课外活动中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没有纳入教学内容。用于传统体育的教学经费只占3%左右。应该认识到,不论是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认识方面,还是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普及的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存在相当多的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3、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开展对大学生在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增进身心健康以及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了各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丰富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民族传统体育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符合大学生纯真、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作为现有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民族体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从而有效地壮大学生体育锻炼队伍,扩大体育人口。面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材缺乏等问题,普及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龙舟、跳绳、踢毽、拔河等,可大大减轻学校对体育教育投入的负担,既经济又具有实效性。论文参考网。

学生阶段是各种技能形成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人的协调、灵敏、柔韧和速度等身体素质正处在发展敏感期,只有相应地学习、训练多种技术,掌握各种技能,身体素质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包含的类型繁多,其中适合于学校开展的项目很多,十分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技能。在学校体育中充实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极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强调的是人体技能的全面掌握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仅仅是衡量人的运动经历,而非是体育水平的标志,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运动技术加以较大程度地改变,摆脱了技术规范对人的制约,使人在活动过程中更加自由,心情更加舒畅。论文参考网。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终身进行民族文化规范教育的最好载体,各民族文化的规范要求凝聚在运动项目之中,被纳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生活中良好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人的一生,为其健康服务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能够终身得到教育。学生在掌握这些技术的同时,形成相应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形成之后,极易形成人的运动习惯,对终身健身活动很有帮助,便于人们向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化。学生步人社会后民族传统体育的终身教育作用还将始终发挥它的效能。

4 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措施和建议

4.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的珍品,是构成民族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努力继承民族传统体育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给予民族传统体育应有的地位。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大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民族文化,明确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学生在对技术的掌握、规则的学习、理论的了解过程中,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包含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成分的影响,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行为。弘扬民族意识和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面,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的是灌输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面向新世纪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身心俱健的合格大学生。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更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为此,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都需要重新转变,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应做出相应的变革。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教育。在普通高高校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知识和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的修养和思想道德的修养都很有益处。

4.2 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普通高等学校

目前在不少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和体育教育专业课中,已经开设了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开设的面还不够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将其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体育院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当地主要的民间传统项目,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师资队伍的培养。

4.3 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离不开一定的经费投入和物质基础。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积极支持各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4 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通过借鉴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知识基础上,将不断成熟的体育文化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伦理学、体育民族学、体育人文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方面的自然学科理论充实其中,不断地吸纳交叉学科的成熟理论知识,逐渐完善和充实学科体系。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依托的、开放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体系是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学校体育必须结合地区实际,吸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髓来充实学校体育,必须选择代表各个民族体育文化的内容作为学校教育中民族体育的技术主干和框架,并以次建立起不同技术分枝,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要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服务。要健全学校体育文化,使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较强身体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人力资源。

5 结论

5.1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最具民族文化代表性。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5.2 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的发展目前还非常薄弱,需要不断加强经费投入和师资培养的力度。

5.3 要不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芦平生.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100

[2] 赵长征.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 赵玉娟.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173-175

[4] 黄银华.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54-157

[5]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