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高校经济学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28 11:45: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学注重学生的理科基础,强调学生的理论分析、实践研究能力。由于现代经济学的引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容易陷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通过在课堂上对公式的推导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经济学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校经济学论文【五篇】

高校经济学论文范文第1篇

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学注重学生的理科基础,强调学生的理论分析、实践研究能力。由于现代经济学的引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容易陷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通过在课堂上对公式的推导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这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性,抑制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应用,从而造成了对课程学习的惰性,同时也损害了学生的创造性。因为无论学生是否参与课堂的教学与思考,问题的推导过程或结论都会被给出。这与大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宗旨相违背。亦有很多教师不赞成“填鸭式”的授课,主张启迪式教学,但是经济类专业大部分课程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在介绍、分析、推导某一新的程式或模型时,学生在面对新的知识而没有背景知识为衬垫的情况下不会形成扩散思维,授课的内容以及观点会被看成权威。教师为了课程进度,也很少留给学生思考、提问与解答的时间,教师就会占据绝对的课堂主导地位,因而会导致一言堂式的教学。如果不能改变教学思想,随着课程的深入以及知识的复杂化,学生越难以理解便越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教师更关注的是课程知识的讲授,忽略了该课程的价值和思想的介绍。例如,《计量经济学》就是以经济理论、概率论和统计学为基础,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以探索经济规律。上课时要着重介绍该课程的学科基础,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作用以及该课程所能解决的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摆脱计量经济学中复杂的推导和计量软件分析带来的枯燥,使学生相信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以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为自主研究提供方法。

二、教学方式的灵活化

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学容易导致教师形成绝对的课堂权威,而纯粹的板书式教学又很难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适当的板书必不可少,但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能使学生积极地跟上课堂的步伐,积极参与思考,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1.案例教学法。经济学课程很多方面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的,单纯模型、方法的讲解,会使得课堂变得沉闷乏味,脱离实际,也缺乏实用性。其实,经济类专业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可供研判,在课堂上适量使用案例,不仅使得课堂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大为提高,还能充分引发学生对问题与解决方式的积极反思,形成教学的双向互动。就案例而言,可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案例模型化,便于教学与理解,一方面可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与理解记忆,同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到实际应用层面表明该学科的价值;
另一方面,案例也有利于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结合,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

2.实践操作法。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可以通过学生切身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布置某一个具体问题,如牌照发放模式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家户住房购买的因素分析等。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思路、问题解决模型,制作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完成实验报告等。实践操作法就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安排实验或开展社会调查与统计,自己控制实验的变量与因素,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外,也利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体现课程的实践价值,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学习。

3.学生讲课、师生点评法。往往教师在课堂上的观点会形成绝对的权威,学生的思考和发问都受到了主客观上的抑制。在教师讲授为主的情况下,辅之学生讲课、师生点评的授课思路,有时会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安排适当的话题,不宜过难,但也不应太容易,以期学生在通过思考、查阅、研究一定的资料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和便于讲解。其次,话题范围不宜过宽,以便学生作深入的学习。除主讲的学生外,其他学生亦需要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的学习,以便提出问题。最后,教师主持、学生讲课,并组织学生对所讲内容进行提问、辩论,主讲学生予以解答,教师做最后点评并对话题知识进行梳理、纠错。这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课前导读,激励学生自主提前学习。另一方面,其他学生结合自己所预习的内容会对所授课题进行细致思考,由于学生讲课的权威性程度较低,学生们会涌跃的提问。此外,根据自身情况对问题的解答和辩论会加深同学们对该知识的理解,就这使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

三、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考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多数学校采取的都是传统闭卷考试的办法,重视理论、轻实践,而且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如此导致的后果是很多学生平时懒惰,期末突击学习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真正地学习知识,更不用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了。因此,单一化的考核结果并不能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应当丰富考核的形式。

1.考与教要相辅相成。传统教学的做法是在课程结束后,由教师划定考试范围、给出考试题型,然后学生就依赖于此范围,猜测考试题目,然后死记硬背、突击学习,最后拿到理想的分数。这种模式很难区分平时认真努力的学生,在另一种程度上也鼓励了学生的不良学习方式。将教学与考试统一的做法就能避免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靠突击的做法,也能反应一个学生的平时功课有没有做扎实,督促学生回到正轨。然而,如何能够将庞杂的教学内容全面地反映在考核中,对老师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2.重视平时的考核、常规考核和期末双拳出击。一般教学思路都是看重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把期末成绩的权重放到最大,平时的表现基本上流于形式。这种“一门课一锤定音”的考核模式一方面会使课堂变得松散,学生以各种借口逃避上课,对老师上课的信心是一种打击,老师的教学质量就会下降,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一次表现评价其整个学习过程,难免以偏概全。因此,应该重视平时常规性考核,而不让其成为形式。平时考核可以有多种方式,最终,由教师打分并按一定的权重计入该课程考核的总成绩中。

3.进一步加强考核模式的多样化。目前,中国很多教师主要看重试卷考核的方式,认为此种方式能直观、公平地测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教师划定范围、题目等,学生死记硬背、作弊等亦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打击认真好学的学生积极性,并很难区分出是否是优秀的学生。增加平时的小测试就很能较公正、全面且真实地体现一个学生态度端正以及认真与否,在问题的研究上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平时的小测验和作业是需要公开的,因此,能够增加信息的流动与披露,提升公平性。一般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内容可以有如下几种,一是安排学生阅读课程文献,让学生写出评论;
二是就某一个特定的观点,对其模型、结论进行学习、研究,据此写出研究报告或文献综述;
三是就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同学们组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提交实验报告;
最后是安排一个命题让学生在通过自己搜集文献与数据、学习研究之后就该问题进行讲解阐述,然后师生点评等。

四、总结

高校经济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对考评体系的定位不准,评价理念落后

教学过程的跟踪与教学效果考评,是提高、判断教师培养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对教学过程全面、准确地了解,合理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是教学评价体系的目标。笔者选择四所高校(均为教学型)法学院的六位经济法授课教师为调研对象,假设各个年龄段教师数量呈均匀分布,考虑到各高校都以引进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居多,且经济法作为核心课程,四所高校均由三至五年教龄的教师授课,因此,选择30—35岁教师两名,35—45岁教师两名,46岁以上教师两名;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连续四学期经济法课程的授课内容、学生卷面成绩、考核方式、学生评教等为分析对象,使用Linkert5分评分法进行相似性对比。结果显示,两年四学期授课相似性较高。同一个年龄层教师的授课情况横比区别不大,连续不同学期授课情况相似性较强,说明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过程影响不大,授课情况没有因为评价结果而改变。分析上述数据结果及座谈会内容,可以认为所调研的四所高校法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把经济法课程的评价过程设定为:确定目标──确定评价情境──选择评价方法和工具──判定评价结果四个基本的步骤。在这四个步骤中,判定评价结果是评价的落脚点,是一次完整评价的终点。这种认识属于典型的泰勒式目标评价模式,没有把课程评价看作是一种循环,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直线式的顺序结构,评价体系与课程设计之间不发生相互交融。这种评价是静态的封闭性体系。

(二)评价主体无资格条件,参与程序混乱

高校课程评价主体由单一专家评价发展到今天普通教师互评、专家组(一般有职称高、学历高的双高要求)评审与学生评价的多主体、立体化评价模式。笔者与同事走访5家高校法学院,认为考评过程的多元化主体参与基本确立,但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主体的知识背景与评价能力没有标准。

无论是专家组评审,或者教师互评与学生评价,参与主体须有严格的知识背景与评价能力要求。参与调研的5家高校法学院,全部确立了专家组的知识背景要求,3家规定了普通教师知识背景要求,只有一所高校对学生知识背景仅做了二条的资格限定,对评价能力均未涉及。

2.没有对评价主体进行能力培训。

任何评价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中开展的,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如何解释和使用评价结果、如何使用评价量具都需要进行培训,从而确保评价过程的专业性、科学性与结果的准确性。参与调研的五所高校法学院都没有对评教主体有过任何培训制度和计划。

3.评价程序混乱。

完整的评价过程要求有评价前的准备工作,评价过程中的有效性要求及评价后效果分析和追踪要求。调研结果显示,5所高校对评教均没有准备程序要求、效果分析及追踪制度设计,且评价程序混乱,人员随时更替,操作不标准现象严重。

(三)考评方法单一、指标僵化

1.考评方法单一。

考评方式单一是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其中期末闭卷考试(97.3%)、口试(45%)、教师评教(35%)、论文(33.2%)、社会调研(3%)(授课效果可能会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所以上述数据不能相加),未见其他评价方式。

2.评价指标僵化。

归纳5所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表中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这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确立标准授课方式为核心,强调教师传授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为教学重点,属于传统的凯洛夫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评价系统。这种评价观念重视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强调教材的整体性,忽略教师的个性、研究方向及学生差异和教学的针对性;
强调传统讲授法的运用,无法对案例讲授法或其他实践性教学方法做出评价;
也缺乏对教学发展的监控和总体性评价。

(四)考评结果信度及效度不高

信度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效度就是正确性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在教学考评中,信度(也称可靠性)是指评教主体能否稳定地反映教师实际教学水平的程度,指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效度(也称有效性)是指主体评教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即评教的操作过程应当科学、合理,且评教结果应当可靠有效。因此,评教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就要看评教的信度和效度。调查结果显示,多主体评价中,专家评价的信度与效度高于普通教师,学生评教最差,但上述评教结果信度与效度均未达到要求。

(五)考评体系建设研究空白

由于目前经济法课程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相应的考评制度也有着僵硬、静态与封闭性的缺陷,不能监控、发现、纠正整体教学中的问题,亦无法对教师及学生的个性做出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信度与效度均不好,评教的有效性低。因此,针对教学法的革新研究,建设开放性、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目前各法学院管理部门的研究重点。

二、经济法学课程立体化教学考评体系的构成模块

高校经济法学课程“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知识全面、专业技能精良、综合实力强硬、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富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实用型与创新型法律人才,并以此促进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高“。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符合我国高校课程的价值取向,突显了课程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强调人的个性化生存。“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构建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

(一)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特征

1.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同步发展。

立体化考评体系修正只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阶段性成绩的弊端,将关怀面覆盖课堂上所有的主体,包括学生与教师,把授课过程视为立体的动态发展过程,考察、评价学生与教师的阶段性发展状态,及时修正不符合整体目标发展的方式、方法。

2.教育性经验培养与尊重个性并存。

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注重经验性知识的传授,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和价值观的养成,教师则体现在专业及职业生活质量的提高。

3.立体化考评内容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立体化评价体系是对多学期授课及单学期课程全过程的评价,在对课程的目标、过程以及结果的评价中,各种因素对课程各部分的评价的影响有所不同,同时这种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不断地变化和重组,所以相同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在不同的评价过程的使用和权重也不同。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是动态的开放性循环系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与相关学科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以保持评价内容和指标及时更新。在评价中的每一次循环,都会根据前一次循环结果调整评价内容或指标,动态要求满足对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持续性考评的要求。

(二)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构成模块

1.专业、多样化的考评主体。立体化考评体系的考评主体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专业的教学评价人员。

不同于传统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人员,立体化考评体系的专业教学评价人员是受过统计学、教育学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评价过程中负责程序的跟踪、数据正确性判断和最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还负责对其他类评教主体的培训及评价行为的规范性审查。

第二部分,专家组。

这部分主体由授课时间超过五年,讲授经济法至少三年或六学期的教师构成,考虑到目前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以科研成果为主要评价标准,立体化考评体系的专家组成员对职称不做要求,但严格经济法的授课时间和经验,以保证对经济法授课教师的关怀和被评价教师的配合。

第三部分,相关专业教师。

“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中设计了“双师教学”、“教师与实务部门人员合作讲授”的形式,对上述教学法的考评或在课程涉及的经济学、金融知识的,必须由相关专业有三年以上授课经验的教师评价。

第四部分,学生。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受众,其在评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无需论证,但由于普遍存在的学生主体评教态度不端正、评教能力差、入门资格低等问题,学生评教面临着信度和效度不高的考验,提高学生评价主体的入门资格是保证评教结果有效性的重要措施。立体化评教体系要求自愿参加评教的学生首先要满足两个基础条件:学习积极努力、成绩中等以上,上述同学还必须通过行为一致性、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量测试,才能进入测评学生储备库,储备库人选每学期更新。立体化考评体系要求根据不同的授课方法与授课内容,进行评价主体的选择和组合适用。立体化考评体系提供教师评价,包含授课教师课中、课后独立的小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组组合评价,相关专业教师单独或组合评价;
学生评价,包含学生互评、学生自评;
大型教学评价全部主体均可参与。

2.专业、针对性的评价方法。

立体化考评体系针对客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保留了纸面试题、调查问卷、口试、技能实演、知识竞赛、专题研究、社会调查等考评方法,并依托信息化技术,提供电子档案袋、评价量规、学习契约、电子试卷等新的考评方法。立体化考评体系要求考虑主观影响因素:授课主体个性特征、授课风格、教学方法、学生群体特征;
客观影响因素:教学场所、设备、时间,综合考评目的选择不同的考评方法。

3.严格评价程序制度。

为规范评价过程,立体化考评体系设计了评价程序制度,包括:

(1)前期策划制度:由专家组撰写评价策划,说明本次评价目的、主体、客体、内容、指标、方法、时间要求、使用工具、方法、预期结论、报告时间、分析主体、结果反馈对象、反馈方法,预算。

(2)审批制度:独立学期考评由专家组联合审批。纵向连续性考评项目由院系与专家组共同审批。

(3)前期培训制度:由专业考评人员分析考评特征,对考评主体进行培训,并监控整个考评过程。

(4)考评实施制度:制定不同类型考评法适用的实施要求,如《经济法案例分析课程口试效果考评实施细则》。

(5)考评结果分析制度:要求所有的教学考评结束后,由考评主体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考评报告。

(6)考评结果反馈机制:所有类型的考评结果都必须通过确定渠道进行反馈,以确保考评结果的公开性。立体化评价提醒是开放的循环体系,考评结果反馈机制确保教学评价与课程设计之间的动态的发展模式。

(7)改革实效评价制度:组织学生对每一种教学改革方式与考试改革方式进行实效评价,总结经验与不足,促进教学相长。

4.考评体系更新、自检的完善制度。

立体化考评体系强调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与自身的动态发展,考评体系完善制度要求对系统本身不断自检,删除过时的方法和工具,保证系统的与时俱进和适用性。

三、高校经济法学课程立体化教学考评体系运用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学考评的重要性,避免教学地位的边缘化

无论是传统的考评模式还是“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中的立体化考评体系,都面临着被管理者轻视,被教师忽视的尴尬局面。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正逐渐转向“人性化发展”的教育观,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全面发展将是未来高等教育的目标。因此,加大教学考评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建设科学、开放的立体化考评体系不仅是法学科的任务,也是整个学校的任务。

(二)严格评教的程序要求

立体化考评体系的科学性,要求评教实施过程必须严格遵守程序要求,忽视程序和形式要求必然导致评教结果不确定性。

(三)切实的落实与推行

高校经济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假设、核算原则、核算对象、教育成本项目构成与核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核算方法

随着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在高校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劲,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经费的需求与教育经费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职院校如何做到既重视教学活动规律,又重视经济活动规律,既重视办学的社会效益,又重视办学的经济效益,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概念

“教育成本”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产生时出现的。舒尔茨(1963)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中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他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包括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尽管人们对教育成本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达,但对其本质内涵则有基本共识,即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是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属于经济学的概念范畴。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是特指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仅指高职院校自身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投入的费用,而不包括高职院校以外的如家庭、社会等对学生的付出成本,如学生的上学交通费等。

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的会计假设

1.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是指在什么空间范围内计量教育成本,计量谁的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必须从产品生产者或提供者的角度考虑。具体到教育产品,其提供者是学校,学校就自然地成为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主体。

(2)持续办学假设

就高职院校来说,持续办学则指的是持续教学,与教学相关的各项业务活动都能在可预期的未来将无限期地、持续不断地正常进行,不会大规模的削减教学业务量,也不会停办或者撤销,并据此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这是进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时间性前提。高职院校是否持续办学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很大,只有设定高职院校是持续办学的,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教育成本核算必须遵循持续办学假定,否则教育成本就不准确,许多账务处理,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预提、待摊就失去了理论基础。有了这一假设,就能按照正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能采用通常的方法提供会计信息,按照一定期间核算教育成本。

(3)会计分期假设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期间是指核算报告教育成本的周期。从正确核算成本的要求看,以自然的业务运作周期作为成本核算期间比较适当。教育产品具有明显的学年制特点,因此采用学年度作为教育成本核算期间更为合适。高职院校教育成本计算期应与学生培养周期相一致,全日制高职大专学制一般是三年,将每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作为成本计算周期。

(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教学成本核算能够定量计算下去的基础,在教学成本核算过程中只有把跟教学有关的各种货币化和非货币化支出通过货币计量出来,才有可能真正的比较、分析和控制教学成本,同时要把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2.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

高校会计核算既要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又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

指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是以其归属期为标准,亦即根据收入和费用之间的权责关系确定。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已经当期支付,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2)配比原则

指成本费用与其相关的收益相配合,即将某一会计期内的费用成本或归集于某些对象上的费用成本与有关的收入或产出相配合、相比较。配比原则既强调一个会计期内的费用成本与该期内的收入或产出配合比较,又强调一个项目的费用成本与该项目的收入或产出配合比较前者确定一个时期的成本,后者确定一项产出的结果。

(3)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指将与当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与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有助于正确地确认当期损益和资产的价值,保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4)分类核算原则

由于社会岗位的多样性,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岗位要求技能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专业,对于学习不同专业技能的学生来说提供的教育服务是不同的,由此而产生的教育成本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准确核算教育成本,高职院校应把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教育服务作为教育成本核算对象,针对他们分别设置教育成本明细账,将高职院校在一定期间内培养学生过程中耗费的全部教育资源价值进行归集和分配,从而可以向每一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核算期间内的教育成本。

3.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

成本计量对象,是指计量产品成本过程中,确定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为了正确计量产品成本,首先就需要确定成本计量对象,以便按照每一个成本计量对象,分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来归集各个对象所承担的生产费用,计算出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教育成本计量的对象是指教育资源耗费的载体或目的物,即计量什么的成本。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学校的产品只是教育服务。知识、能力、价值等的变化是学生接受教育服务后的结果,是教育服务和学生自身因素结合的产品。所以教育成本的计量对象应是教育服务,是计量教育服务的成本。学校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是不同的,因此应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分别核算其成本。在实际的核算中,应是先将各年级、各专业的学年教育服务总成本核算出来,然后除以年级、专业学生数,就可以得到向每一学生提供一学年教育服务的成本,即单位成本,也就是人们常用的年生均成本。将各年级教育成本相加就可得到全校的教育总成本。

4.高职院校教育成本项目

教育成本项目是指构成教育成本的费用类别。在核算教育成本时设置教育成本项目,目的是提供便于教育成本分析和控制的信息,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以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高职院校教育成本项目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人工费用

指教学单位直接从事授课、实习、实训的教师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费、医疗费、住房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能明确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受益对象成本;几个受益对象共同受益的,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成本。

(2)直接教学费用

指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费用,包括教学业务费、水电费、差旅费、资料讲义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缮费等公用经费支出以及学生活动费、实验实习费、学生助研费等与培养学生有关的其他费用。该项目能明确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受益对象成本;几个受对象共同受益的分配计入受益对象成本。

高校经济学论文范文第4篇

1.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就目前的国内外计量经济学教科书而言,以模型估计和检验作为核心内容的教科书居多。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所讲授的,并不是全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导致的结果是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中,模型设定、样本采集和模型应用等内容不见了。如此设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计量经济学课程已经不是“理论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结合”,而实际成为一门应用数学课程。第二,毫无疑问导致人们对计量经济学性质的片面认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学生学习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却不能正确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因为作为计量经济学应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正确地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而关于这一方面,目前的国内外教科书几乎没有涉及。

2.教学课时不合理。就所了解的情况而言,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把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开设在大二或者大三的某个学期,其中包含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共计48学时或54学时。这对于既有理论讲解、又要进行实验操作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来说,总课时无疑不够。在课时分配上理论课通常被压缩到40学时左右,而实验课则为剩下的10~14学时。结果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基本内容,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浅尝辄止,无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学生也无法深入理解模型背后的经济意义;
而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通常学生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独立操作从而完成实验项目。教学课时的不足,制约了理论教学的深入性,制约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的熟练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实验教学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能力较弱。整体上看,在现行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基本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在理论课堂上讲完相关理论模型,随即在电脑上通过教材案例进行操作演示,然后学生据此进行实验操作,并按照既定的格式化实验报告要求,完成实验任务。由于有具体的书本操作实例,又配有上机指导书,加上之前的教师操作演示,学生甚至不需要明白实验原理,更别说理解计量模型背后的经济意义,就可以“依葫芦画瓢”完成实验。有些学生在做完实验完成“漂亮”的实验报告后,就将其操作内容忘到九霄云外了。很显然,现行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从体现,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

4.传统的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目前,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考核方式还是比较陈旧的,灵活性也不强。有的高校完全依据期末考试成绩,而有的高校则是期末考试成绩加一定占比的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的给出主要是以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和平时的课堂、课后作业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只是简单考核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和计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能体现计量经济学实践性强和工具性强的特点。计量经济学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靠短时间临考前的死记硬背蒙混过关,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为了突出本学科的特点及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课程教学内容。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其课程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成为一门真正的经济学课程。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真正实现“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的结合”,教学内容应涵盖“模型设定、数据诊断、模型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全过程。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含如何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如何分析和诊断数据,这应成为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①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层次划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教学层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形成具有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教研室需要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进行反复讨论和界定,比如对于本科层次尤其是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要做到“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原则;
而对于研究生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要做到“重探索、重科研、重理论”的原则。②紧跟学科的前沿发展,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计量经济学学科本身在不断发展,除了一些经典的着作,国外一些新教材不断涌现。国内高校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也要紧跟国际上的新发展,注重教学内容及教材上的适时更新。

2.实验教学的进一步重视深化。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即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指引和工具支持。针对目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弱的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首先是强化基础性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保证实验教学的课时,不能因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博大精深有失偏颇,然后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精选实验项目,先是教师的演示讲解,而后是学生观摩学习,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所有操作流程,教师则从旁予以适时纠偏,从而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其次是大力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是指教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特点,引导学生借助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对本专业的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并以课题申报形式组团完成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比如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国际贸易相关数据深入探讨某一问题。通过基础性和探索性实验教学双管齐下,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解,掌握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以达到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高校经济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研;
区域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117-04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全国高校全面参与国家16个重大专项的研究任务,承担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量占总数的50%以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年均保持在80%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占总数的65%,发表的SCI论文比例约占全国总数的85%[1]。在这当中,地方高校科研占据半边江山,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随着国家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相继出台,高校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如何发挥地方高校科研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成为地方高校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高校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内在功能,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德国高等教育进入全盛时期后,柏林大学开始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必须开展科研。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适应资本主义对拥有新知识、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发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作用。美国赠地学院和州立大学确立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极大地满足了技术和管理层面对人才的需求。《美国科学与技术》(朱斌,1999)系统介绍了美国科技发展的状况、成就、国家政府的政策扶持及管理等情况,《英国科学与技术》(刘云,2002)对英国高等院校与企业产学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作了具体的探讨。我国从上世纪末才开始对其进行关注,但大多是从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从地方高校科研角度出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今后,随着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活动的日益增加,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研究,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相关经济学理论

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建立,为高校科研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如发展经济学、科技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理论以及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等。

发展经济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它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近年来呈现出研究内容趋于具体化、研究范围趋于国际化、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融合的趋势。

科技经济学理论。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明确承认技术、信息要素所有者凭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是合法的,使技术、信息要素的贡献成为确定收入份额的依据之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使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服务经济建设需要用科技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

教育经济学理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原理和规律,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主要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支出的经济效果。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投入,而报酬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发展,主张实现均衡发展。因此,更适用于综合实力较强高校或优势学科内部的协调指导。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是一种优先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一种理论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经常被引用和借鉴。地方高校综合实力相对弱,一般多采用集中发展重点学科的方法,打造特色专业,使其在相应的优势学科上发挥服务作用。

三、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符合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是地方高校科研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发展经济学、科技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区域均衡发展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国外高校科研中得到较好运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高校科研对区域经济建设的推动已从理论探索发展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实践。美国高校所获得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科研经费总额的12%,其研究结果直接推动美国社会创新能力的发展;
英国高校科研评估在具体评估操作过程中都是以学科为评估单元,按照各学科科研质量进行排名的,做法值得借鉴;
芬兰政府在高校科研开发方面的投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5%;
德国高校科研面向未来,加强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日本重视产学研合作,采用多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瑞典每年的高校科研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

我国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同时,高校也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提升自身实力。江苏注重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将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列为教育现代化16项重要指标之一;
广东利用高等教育资源,适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强化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
广西坚持科教工作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使广西高校科研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浙江高校加强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服务,开辟产学研合作之路;
安徽采取有力措施,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积极参与区域发展战略;
黑龙江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的途径越来越多,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宽,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
山东高校把为地方经济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作为科技兴校的重大战略,找准科研服务地方的着力点。但总起来说,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优劣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1. 优劣势分析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高校科研具有独特的优势:丰富的科技、社会科学人力资源,一定的科学研究实力,一定的科研优势。具备这些优势,就有能力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诚然,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重点高校相比较,在经费投入、学科建设、科研队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3],使得地方高校科研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着各种困难和曲折,甚至出现科研价值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科研定位不准,科研影响甚至冲击教学[4]。因此,按照相关经济学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科研功能,需要地方高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谋划科研发展大计,积极探讨高校科研改革创新之路。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高校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教学成果和管理经验提供了可能。高校要强化区域意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重视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沟通,把自身发展置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环境中,在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过程中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服务范围。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应该成为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立足点,要借助丰富的人才与技术资源优势,将服务地方经济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5] 。

潍坊学院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服务潍坊行动计划》以项目为纽带,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的优势,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业,以研究开发、承接科研课题、技术支持、咨询服务、成果转让等形式,扎实推进与60多家已签约企业的战略合作。紧紧抓住潍坊加快“三区”建设的机遇,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组织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搭建学者与政府领导、企业家对话交流平台,为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近5年来,使科研成果大幅提升,科研经费成10倍提高。

2. 对策与建议

在信息化时代,地方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在遇到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高校应抓住机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找准自己的科研定位,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对策,积极发挥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作用,为自身发展打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首先,明确科研定位。地方高校科研必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在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中要采取合适、有效的方式实现互动,达到良性发展、和谐发展,实现共赢[6]。地方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是地方经济建设本身的需求。按照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地方高校要从发展的实际出发定位地方高校科研,从学科交叉创新出发定位地方高校科研,从优势科研方向出发定位地方高校科研。

第二,建设科研平台。地方高校科研要发展,需要争取政府的重视与投资,联合企业共建研究平台。山东省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状况总体良好,居全国上游[7]。按照科技经济学理论,高校与企业合作是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区域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第三,加强人才管理。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带头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地方高校科研带头人,做好重点扶持高层次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
凝炼科研方向,形成科研合力;
要打开“围墙”,整合与形成科研研发团队;
打造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领军人物
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科研人才积极开展科研服务活动。

第四,规划学科建设。协同创新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在跨学科的项目上,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了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的意义[8] 。按照教育经济学理论,高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打破传统设置,调整规划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势学科,实现协同创新,提高服务能力;
要以较高的研究水平赢得社会声誉,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第五,激发科研活力。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在把握知识型员工内部激励因素和外部激励因素的前提下,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个人奖励与团体奖励相结合、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的公平公正合理的最终目标[9]。培养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参与或承担区域经济建设科研项目,使其快速成长为学术带头人;
建立合理的高校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建立科技活动人员职务职称评审制度,完善人才破格提拔制度、科技人员奖励和激励制度,稳定科技人员队伍,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