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富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知识。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如果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讲述与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历史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富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知识。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如果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讲述与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历史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选择有悬念的历史故事来“激趣”,同时,要把握好故事情节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突出“疑点”和“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例如,教学《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的内容时,笔者先讲述故事:“1649年1月30日,英国伦敦的天气特别阴冷。在白金汉宫的广场上,有一个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拉到了绞刑台下,这个犯人就是英国著名的国王———查理一世。他的死,翻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大家想想,国王是一个国家中权力、地位最高的人,为什么他会被处死呢?处死查理一世,为什么会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呢?”这种悬念式的故事讲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历史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重点、难点知识,如果教师生硬地教授知识点,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教师能利用历史故事来教授这些重点、难点,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历史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听课的疲劳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可以将前后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顺教材知识点和知识结构。例如,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赤壁之战对三国形成的重要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讲述故事前,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准备南下一举统一全国。教师可重点讲述诸葛亮在茅庐中的隆中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国局面形成”的知识点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上台扮演故事中的刘备和诸葛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故事讲述,让学生理顺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
三、利用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
若历史课堂的结尾比较草率,不仅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以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把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留下“悬念”,让学生“有盼头”,从而使学生保持进行历史学习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教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结课时,教师可以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作为课堂的结尾,以小见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仁义不施”的暴政对秦朝的统治有什么致命的影响。用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使学生对秦朝统治的政策有了总结性的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学习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教学,不仅延续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点的教授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结语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顺口溜记忆法
顺口溜记忆,即把写出历史时间最后一个字拼音的谐音,引导学生结合史实编造成句,形成对仗。如1775,英美动武;
1777,战争转机;
1783,英军逃窜。这样一来,学生在用到这些知识时,能顺口而来,不仅轻松简单,而且不易遗忘。又如1853,日美翻脸:美国闯进日本浦贺港;
1854,日美签字:《日美亲善条约》签订;
1869,明治迁都:明治天皇把都城从江户迁到东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编造的顺口溜,千奇百怪,花样繁多,于是“历史年代记忆”这个难题在欢声笑语里轻松解决了。
二、数字错译法
数字错译法,即根据自己的需要,错解、错译数字来协助记忆。如1777,可将7字错解成“起”,1777年是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从此,美国站起来了;
1864,可将4字错解城“死”,1864年俄国强迫中国签订《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可以将这一史实理解成,俄国的这一巴掌把清政府给打死了……这一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时间的记忆难度,如同给“记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对比记忆法
对比记忆是指把相似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从而降低记忆难度。如从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方面对比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从性质上对比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对比记忆法一方面可使学生更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学生混淆类似的事件。
四、纵横记忆法
纵向联系记忆是指在记忆时把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大事连起来进行记忆。如,可将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内战联系起来记忆,这样的记忆省时省力,还可以使学生完整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史;
可将中国历史上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放在一起进行系统复习,以了解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横向联系记忆是指把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历史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如,1861年,中国发生两件大事:总理衙门建立、宫廷;
同时,世界史上也涉及了两件大事: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记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记住同一时期发生的这些大事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目的、内容、性质、影响等方面扩展记忆。纵横联系记忆法可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帮助学生取得极好的记忆效果。
五、事件绳挂法
事件绳挂法,即把同一年的事罗列出来或把相连的时间看作一根绳,然后把当年发生的大事串起来记忆的方法。如: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
1932年发生一・二八事变;
1933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失败;
1933年签订《塘沽协定》;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1935年,吴起镇会师。事件绳挂法使历史知识看起来条理清楚、一目了然,能迅速提高记忆速度。
六、图文并茂记忆法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一、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案例一: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在学习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导火线、开始、经过、转折、结果、性质、意义及林肯的贡献后,可组织学生回忆《美国的诞生》的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开始的标志、领导机构,美国诞生的标志,战争的转折,1787年宪法的制定,美国的政治体制、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意义,华盛顿的贡献等。
案例二: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回忆九年级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知识点:“巴黎和会”使德国的全部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双方的矛盾。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随着德国东山再起,果然在20年后再次发动战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案例三: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师可组织学生先回忆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两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性发明、理论基础、领先国家、新型交通工具、动力机器、新能源、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等,再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自然地导入新课,还复习了旧知识,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区别比较,分清异同
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点互相混淆头疼不已,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有关知识点进行区别比较,帮助学生分清异同之处,准确清晰地把握历史事件。
案例四: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与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两个易混淆的知识点:
局部抗日战争和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正式建立。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比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西安事变”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案例五: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可组织学生对三个知识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进行比较。相同之处: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都发生在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之间;中国军队都取得 胜利;都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 焰,振奋了我国的民心和军心。不同之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对敌作战,“台儿庄战役”是军队对敌作战。
案例六:九年级上册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比较。相同之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之处:英法的革命是为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是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和法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英国的领导者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法国建立了共和制国家。
三、连点成线,构建知识体系
很多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教师应帮助学生把分散、孤立的知识点连成线,整合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七: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清政府在与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从封建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案例八: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知识体系。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每个单元复习一定要向学生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引导其联想。
点。我们对每课或每个单元历史知识点复习的时候,通过提问复习巩固,尤其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多下功夫,运用各种手段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我们各个知识点往往是紧紧围绕中考和高考要求,复习的时候呈现这些知识点,要有时序性,或尽量体现他们的的内在联系。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1)春秋时期,我们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以及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2)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称;
(3)商鞅的内容和意义,它的三个基本内容多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结合下面“动脑筋”理解商鞅变法意义是什么。
线,复习某一个单元时,把各课的知识点按时间顺序或历史事件发展顺序把它们串连起来,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把某一个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理解,以便学生更好地记忆。如我们复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的抗日战争开始了。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我国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性抗战开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胜利结束。我们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复习联想,效果会更为显著。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出现,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十五课“宁做战死鬼,不为亡国奴”是十四课“难忘九一八”内容的自然延伸。
面: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线索不可能是一条,是由多条纵横交错的线索组成的面。它们是指各个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世界近代史是由三条线索展开的,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 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的内容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的历史画面。因 此,在历史复习中要指导学生进行纵横联想,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我们复习可以从细小处,引导学生纵横联想,对每一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其因果,寻找内在联系。“纵”让学生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讲解文景之治有关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西汉初年,社会极度贫困,一片萧条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包括后面继承者文帝、景帝,吸取秦灭亡教训,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经过几十年努力,西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力富强,出现中国历史上少有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这个繁荣局面,为后来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横”找出其他历史事件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作用。如我们讲“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矛头主要是满族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起义军大多是贫困农民,从汉族地主豪手里夺回土地和财富。汉族豪强地主以曾国藩等为代表,马上武装起来,对抗起义军。帝国主义更多担心自己利益,害怕起义军发展壮大,威胁其在中国的统治利益,很快与清政府勾结起来。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复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历 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如讲秦朝的统一,告诉学生秦朝是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国,可以联系欧洲的罗马帝国有关知识复习,并对双方进行比较。
如复习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开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立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后来归纳成三民主义,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候,就可引导学生联想这时候俄国沙皇统治也岌岌可危,正与西方列强进行军备竞赛,残酷压榨本国人民,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内资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政党正在形成和发展,酝酿着革命,其腐朽统治。这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阶段迈进,这些新老牌殖民主义者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矛盾日趋尖锐,正酝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如复习1640年英国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筹集军费,召集议会开会,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要求限制王权,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序幕。英国封建专制制度正在走向终结,而中国呢?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正在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军队浩浩荡荡进入河南。远在东北清政权正虎视眈眈,随时入主中原,这时候明政权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学生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知识点的识记。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26-01
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的归纳总结及运用,它可以凝聚精华、深化认识、激趣求思。课堂总结不是教材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和科学概括的再创造。那么,怎样把好课堂总结这一关呢?笔者总结出几种方法。
一、“线索式”课堂总结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但由于时间短,加之一些学生不善于总结,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教师可通过“线索式”课堂总结,以精炼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相关知识用点、线穿成网络,揭示知识结构。例如,教学完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9课《中华文化的》时,可以这样总结:“中华文明的勃兴最早产生了文字,而文字又使文化得以传承。文化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学生明确:科技与文艺)假如外国朋友来中国考察夏商周科技成果,你们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我们中华的古老文明?”这样既抓住了重点,揭示了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
二、“悬念式”课堂总结
在课堂结束时设计悬念,可以为新课提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可以这样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了解了他们的生存年代、生存地点、生产能力、生活方式以及各自的体质特征,同学们想知道他们进化之后又是怎样生活的吗?请带着这个问题预习下一课。这样既简要概括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下一课有更多的期待。
三、“升华式”课堂总结
放飞理想、展望未来,进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时,特别是讲到中央人民政府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这样进行课堂小结:“假如你是一位设计师,你将如何开发西部,怎样描绘西部的宏伟蓝图?”让学生代入角色,大胆想象。这不仅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又巧妙地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让学生潜意识里产生为西部开发而努力学习的愿望。
四、“图表法”课堂总结
用图表的形式将讲授的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突出重点地进行归类、比较,可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可以用以下表格进行课堂总结(见下表):
使用图表进行课堂总结的做法通常是先列好表格,小结时再拿出来使用;
或讲课时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写板书,最后加上横竖线,便成了用于总结的表格;
也可以先设好栏目,总结时由学生归纳填写。
五、“引申式”课堂总结
“引申式总结”就是在总结时提出带有趣味性或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寻访历史古迹等。例如,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时,笔者这样总结: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请同学们查阅报刊或互联网,了解一下亚太经合组织有多少个成员?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课终既是课堂教学的终点,又是课后活动的起点,我们可以以课终为阵地把教学的某些任务加以延伸和扩展,辐射到课外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