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水资源管理学论文【五篇】(完整)

时间:2023-06-28 13:4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论文摘要摘要:水资源短缺、洪涝灾难和地下水持续下降新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制约东营市发展的主要新问题。笔者结合东营市实际,分析了东营市近几年水资源状况,现就如何把洪水资源变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资源管理学论文【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水资源管理学论文【五篇】

水资源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摘要:水资源短缺、洪涝灾难和地下水持续下降新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制约东营市发展的主要新问题。笔者结合东营市实际,分析了东营市近几年水资源状况,现就如何把洪水资源变害为利,科学和综合利用洪水资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前言

长期以来洪涝灾难一直是威胁人们生存的心腹之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洪减灾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政府在1998年长江发生大洪水后,对防洪工作重新做了战略性的调整,即我国的防洪工作将逐步从控制洪水向体现水资源性的洪水管理转变,以规范人类社会活动,尽最大可能变害为利,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以解决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紧缺新问题。在水资源紧缺的东营市,汛期洪水在造成灾难的同时,其作为资源的特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值得探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2东营市地理位置及水资源概况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全市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当地水资源量为5.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7亿立方米,有70%集中在汛期,大部分汇流后经河道排泄入海。唯一的地下淡水区位于小清河以南的山前冲积平原上,面积为367平方公里,其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0.6亿立方米。由于连年超采,致使地面裂缝、海水入侵。小清河以南地区地下水持续下降,,到2007年已形成以大王镇政府驻地、稻庄镇政府驻地、县城规划区、石村镇辛桥为中心的4个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同时,黄河水是东营市最重要的客水资源,近年来均引提黄河水量为55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水资源日趋减少,东营市水资源短缺新问题将愈加突出。因此,在有效利用黄河水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濒临渤海湾,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也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雨量560毫米,受地理位置及气候因素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在区域分布及时空分布上均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变化较大,降水量丰枯相差悬殊,连丰枯时段变化明显。从实测降雨资料可以看出,1964年年降水量达到1133毫米,为系列之最大,而1989年降水量仅为364毫米,为系列之最小值,丰枯极值比达3.1。1961—1967年是明显的丰水时段,平均降水量706毫米;
而1980—2004年则是典型的枯水时段,平均降水量仅为476.6毫米,丰枯时段降水量极值比为1.5。同样,降水量年内分布更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汛期6—8月。一般年份汛期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的60%—70%,而有些年份甚至高达80%以上。尤其是7、8月份易产生洪涝灾难,而其它季节降水极少,季节性干旱时常发生。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水量4.47亿立方米,其中汛期3.08亿立方米,实际全市骨干河道建闸25座,拦蓄总量2.4亿立方米,仅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53%,每年汛期均有1.5—2.0亿立方米的洪水被弃,造成极大浪费。目前,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影响到城乡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严重制约着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的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推进传统的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在优化配置现有水资源的同时,不断强化洪水资源的意识,科学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大力推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3科学和综合利用洪水资源的办法和办法

3.1加快水库及河道拦河闸建设步伐,提高拦蓄总量和多年调蓄能力

加快水库及河道拦河闸建设步伐,增强水库、河道拦蓄总量,提高多年调蓄能力,是科学利用洪水资源的重要工程办法。在洪水资源利用方面,东营市具有较好的优势,河道、水库众多,分布较合理,需水能力较大。截至2008年,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共建成平原水库708座(地方558座,胜利油田150座);
总设计库容9.31亿立方米(地方4.40亿立方米,油田4.91亿立方米)。但多数水库未达到设计蓄水标准。相当一部分水库地处低洼地带,或靠近河道,但具有流入水库条件。为从长远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新问题,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洪水水资源,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东营市蓄水工程规划增加蓄水能力2.0亿立方米。蓄水工程本着少占地的原则,采取以下办法摘要:一是利用工程办法对现有水库进行增容,1.5亿立方米。二是新建水库工程,库容2500万立方米。三是新建河道拦河闸,拦蓄库容2655万立方米。

3.2加快“水网”工程建设步伐,尽快实现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加快“水网“工程建设及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是科学利用洪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加快水库衬砌及河道拦河闸建设的同时,组织本市主要骨干河道流域”水网“工程建设的科学统一规划,总的要求是”库库相通、沟沟相连“。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期组织实施,力争5—10年的时间,建成东营市“六纵六横”的水网体系,以尽快实现洪水资源的科学统一调度。

“水网”工程建设要以现有水利工程为基础,以规划工程作依托,修建引、蓄、排配套工程,构成网络体系,达到引、蓄、排自如。修建拦蓄洪水工程,增强控制洪水和利用洪水资源的能力。另外,要建立水库、河道风险调度机制。随着东营市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水利工程的治理,水利工程拦蓄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水库、河道多级调度变为可能。

3.3加快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尽快改善生态环境

在抓紧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拦蓄及“水网”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加快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结合产业种植结构调整,改进耕作方式,大力种草、植树,增强地表植被,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轻水库、河道淤积,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重点抓好支脉河、沾利河、神仙沟、广利河、溢洪河等流域水保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大搞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治理,做到治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十一五”末东营市水土流失严重区得到基本治理,再经过5—10年的奋斗,将东营建成富而强、绿而美的新东营。

3.4加快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洪水资源管理和调度,不仅能提高洪水资源在利用管理和调度上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而且可为逐步建立洪水资源科学利用和调度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已建成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雨情自动测报系统、防潮大堤潮水位自动测报系统、墒情监测及旱情信息管理系统、引黄灌区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水文预告、洪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应用。加快东营市大中型水利工程雨水情遥测系统建设,在主要河道流域上合理增补雨量、水情站,及时、准确、快捷、有效地收集雨情、水情等数据资料,用地理信息系统加以处理,利用洪水预告模型对流域上的产汇流情况及河道水库的水位、流量进行预告,用洪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对大中型水利工程实施科学统一调度,并做到可靠、平安、快捷、准确,真正实现洪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

3.5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完善运行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使洪水资源的配置发挥最佳经济社会效益。依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大胆探索地方流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配套规章建设,对洪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征收资源费等作出明确规定,加快依法开发利用洪水资源的步伐。积极探索科学开发利用洪水资源的运行机制,使其和社会发展真正融合在一起,用水的人有利益约束、开发水的人有经济保证。改革东营市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投资体系,采取经济刺激手段和价格机制调节资源的利用和供给管理。尤其对洪水资源工程的开发建设,应实行收益者投资,真正从经济上保证洪水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管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
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
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3、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1][1]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2][2]。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
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
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
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
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
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
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
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
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
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
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
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
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水资源管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资源论证;
水环境;
水资源承载能力

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

自2002年3月24日,水利部、国家计委联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15号令)开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在全国普遍开展。11年来。水利部通过“论证资质管理”、“审查工作管理”、“论证导则”等文件的推出,使论证工作逐步完善。论证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事纠纷出现。论证促使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考虑处理好与公共资源——水的关系,既保障了建设项目水量和水质可靠性、安全性,又使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控制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统一规划的范围内,保证了水、生态和环境不受大的影响,发挥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

2 论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论证工作开展阻力大

一些地方政府偏重GDP增长,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往往把水、电、路三通作为招商条件,一些用水多、污染重的项目被冠以“市长工程”“县长工程”,阻止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水利部门作为政府属下的职能部门,有法不能依,执法不能严。目前各地的用水建设项目很多,但真正进行水资源论证的大多是发改委审批过程中要求必须有水资源论证的重点项目以及石油、铁路等与地方政府部门不存在直接隶属关系的项目、个体老板的项目等没有一个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在经济发展与水资源论证工作发生矛盾时,只考虑经济发展因素。部分领导干部水资源保护意识低,论证工作开展阻力大。

2.2 项目业主对论证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

目前相当多的业主对水资源论证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认为论证仅仅是立项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水行政主管部门刁难建设单位的一个借口,给论证单位论证和编写报告书的时间一般比较短、经费较少,使论证工作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

论证单位和论证专业技术人员得到论证合同后,不仅应为业主负责,更应该站在国家公共利益的立场上,为水的高效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负责,为公共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服务。

2.3 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缺乏,论证宏观依据不充分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应以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现实条件为基础,但是目前许多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还没有做出,要加快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河流水量分配方案;
明确全流域和各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根据流域的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制订出合理的规划方案,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布局和流域水资源基础条件相适应、项目规模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以及水资源发展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2.4论证依据变化导致失真

水资源论证必须对建设项目用水工艺、排水处理深入了解。业主提供的基本资料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确定的项目用水量和用水工艺流程;
确定的厂址及取排水口位置;
客观全面的河势和水文地质条件;
废污水退水影响要有一定深度的分析;
水生生物现状及影响分析;
附近用水户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等。现实工作中业主往往不能提供论证工作必需的基本资料,或提供的资料达不到要求的情况 论证人员必须想办法收集,否则,论证深度很难达到。

2.5项目论证专家现场查勘工作较少

水资源论证是审查项目取水、供水、用水、耗水、排水、节水和保水等多个方面的合理性,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其重点是审查报告的文字、数字,但也要增加论证专家的现场调研工作,尽量让专家到现场进行查勘,详细了解报告所叙述内容的可靠性。

2.6 重视取水轻视退水

工业企业和生活用水(水厂、水源地)等取用水量较大且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取用水工程,必须有充分的水平衡数据作支撑。但是许多论证报告中的水平衡测试数据经不起推敲和实践检验。

取水和退水对周边的影响都是水资源论证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水资源普遍缺乏的地区,这些地区供需矛盾突出,新建、改建、扩建水源地对原来的取用水格局将产生影响。许多项目取水影响分析相对退水影响论证的难度低,所以许多报告的退水影响论证不充分,影响水资源论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7 论证区域范围规定模糊

由于没有统一的论证范围,评价河段或项目影响河段的范围由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甚至到几百公里。这样对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论证的深度往往不够。如果没有一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分析,仅限于项目是否有可靠的水源,这只解决了建设项目的问题,没有解决公共水资源是否安全的问题,而后者对于项目及周边用水户对区域水资源累计影响和水环境累计影响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论证工作。

3 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建议

随着取水许可制度的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一定会逐步规范,一定会成为优化流域及区域间水资源配置,加强取水许可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平衡和安全,支撑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武器。

3.1 加强水资源论工作的宣传力度,完善相应措施,落实领导责任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依照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的理念,适度确定建设项目发展速度。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耗水少、污染小的工业,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发展,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对现有耗水大的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不以当前经济发展影响以后发展的持续性。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水许可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避免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失误,依法保护公共利益、取水户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

3.2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应服从国家重大规划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要紧紧围绕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工业布局及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来开展。在国家重大规划的指导下,以水资源综合规划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水资源论证制度的推进要充分考虑流域与区域之问的实际情况,做好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科学论证。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减少水事纠纷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3 严格管理论证单位及评审专家,保证论证的准确性

论证单位内部要建立健全内部审查审批制度,组织开展分口把关、研究问题、落实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写单位进行资质监管,对论证专家库进行严格审查、动态管理,对审批的文件充分发挥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层层会签(由技术负责人审签,分管行政领导审定)。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做到每个环节专人负责把关。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关的行业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依法加大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管理、考核和监督力度。

3.4 严格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写、审查工作和市场监管

在审查过程中,坚持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统筹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的相互影响,注重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相结合,考虑取水、用水和退水之间的影响,平衡流域与区域、用水与节水、生态水与生产、生活用水的关系。要重点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现场勘察、取水分析、用水平衡、退水影响以及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等关键环节的严格审查,确保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成果的科学合理。

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工作的市场监管,建立公平的竞争市场,规范项目管理,提高报告书编制的质量。

3.5 选择合理论证区域

应该根据论证内容的要求制定统一的评价范围,建议设定三个层次评价区间或范围,即水文评价区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和建设项目与其他用户相互影响区间,分别作为水文评价、取水评价和排水评价范围。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分析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区域用水累积影响。如果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已经有水量统一分配或调度方案,则应该按统一分水方案进行取水评价。如果尚没有建立流域或区域水量统一分配方案,建议以建设项目为中心,上下游各取一个水资源三级分区或上下游各100 km左右范围作为用水参考评价区间。

3.6 建立论证回访与论证后评估制度

水资源论证为建设项目可研和科学审批取水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提供了依据,具有前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项目建成投产后取水、用水、退水情形如何,与论证是否一致,建立论证回访制度和论证后评估制度,用实践来检验论证理论的正确性,以反证水资源论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论证后评估内容建议包括建设项目背景,取水、用水、节水、退水实施评价,论证效果评价,涉水运行管理评价和结论等。通过论证回访和论证后评估,学习更加科学合理的论证策略,杜绝论证与实际脱节,总结经验和教训,对进一步提高水资源论证与评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水资源管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水关系;
博弈论;
人水博弈;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TV213;
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1]。进入21世纪,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问题之一。Cosgrove和Rijsberman[2]等指出日益严重的水危机将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甚至影响全球社会的安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世界水发展报告》中指出,“水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出现的水危机日益严重”[3]。据估计,到2025年世界上79亿人口中将有50亿人缺水,他们的基本生活用水也很难甚至不可能得到满足[4]。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使人水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危机,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撑系统,现代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水关系,重视人水关系的研究,并强调人水和谐相处[58]。

博弈论 (Games Theory)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文化、军事、资源开发与管理、各种比赛等方面。在对人水关系进行研究时,左其亭和赵春霞认为可以将“人水关系”理解为“人”与“水”之间的博弈关系,人水博弈是人水和谐量化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或途径,人水和谐是人水博弈的最高境界,将博弈论应用于人水关系研究中,对促进人水和谐和指导水资源合理开发、管理及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9]。

目前,人水关系的博弈论研究渐渐得到重视,国内外已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为此,本文从概念与内涵、理论与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人水关系博弈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当前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新思路。该研究对人水关系博弈论的进一步相关研究也具有启示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概念与内涵研究

国外很早就开始对博弈论进行定义和研究。1944年,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在《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中首次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领域。之后,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等概念的提出,都是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博弈论才开始扩展应用到其他学科研究中,包括生物学、政治、文化、法律、计算机科学等。2010年,Madani[10]指出博弈论在解决水资源冲突的问题中具有预见性。不过,国外研究尚未对人水关系博弈论进行明确、统一地定义,针对其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有待加强与完善。

1.1.2 理论与方法研究

l[11]早在1975年就将博弈论引入水资源规划研究中,并且利用计算机构建了博弈模型,模拟各个用水户之间的竞争问题,从而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优化配置。Suzuki和Nakayama[12]运用博弈论方法对水资源成本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William等[13]将水文模型、效用函数、需水模型和FH分析模型法进行集成,研究分析了SanPedro流域印地安人的水权冲突问题。

随着水资源问题日益复杂,人水关系博弈论的研究不断发展。Wang等[14]阐述了基于合作博弈论的水资源分配方法,主要包括初始水权的分配和水资源的合作博弈再分配两个步骤。Loaiciga[15]将博弈论引入到地下水研究中,用博弈论方法对公共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过程中的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指出非合作开采必然会导致地下水的严重超采。Homa1等[16]介绍了一种平衡人类和生态流量需求的优化方法,所研究的方法涵盖了河道流量需求﹑取水监管策略和取水量的优化配置3个方面,最后指出优化以及合理监管策略的使用能够改善供水可靠性和河道流量。Ganji等[17]将博弈模型引入水库调度管理中,综合分析了在考虑用水者、水库管理者及其偏好的情况下,水库的优化运行策略。Le Bars和 Le Grusse[18]利用Olympe软件构建了决策支持系统,提出应用博弈模型模拟快速构造假定并进行优化决策的方法。Requejo和Camacho[19]基于模型和演化博弈论两个框架,研究了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合作演变,结果表明,演化博弈理论的复式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动力学在模型中的应用,而建立资源与适宜度之间的关系方程能够简化检验演化博弈论预测性的实验设计。

1.1.3 实践应用研究

Fraser[20]用博弈理论对跨国水环境冲突、美加杨树河流量变化引起的冲突和EPA发放许可证时与排放者之间的冲突等进行了研究。随后,Okada等[21]利用FH分析方法中的误对策方法 (Hypergame Analysis)对日本Biwa湖水资源分配冲突方进行分析研究。

进入21世纪,相关的实践应用研究成果更加丰富。Frisvold和Caswell[22]针对美国和墨西哥边境水处理工程的经验和政策问题,用博弈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确立了合作博弈谈判模型。Raquel等[23]将博弈论引入地下水研究,分析了位于墨西哥Guanajuato州Alto Rio Lerma灌区的农民和社会这两个决策者之间,针对经济效益和环境损失两方面问题的博弈均衡。博弈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Kossa[24]针对坦桑尼亚Rufiji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导致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诸多用水矛盾,设计了一个用于实践的对话和决策支持工具“流域博弈”,从而使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关键水资源问题分析中并影响水资源分配结果,解决水资源问题。Eleftheriadou和Mylopoulos[25]针对模拟假设的希腊和保加利亚对奈斯托斯河(梅斯塔河)水资源管理问题所进行的谈判,运用博弈理论加以分析,从而说明博弈论可以有效运用到跨界水资源管理冲突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概念与内涵研究

国内针对博弈论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对人水关系博弈论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代表性的是左其亭和赵春霞进行的研究。他们指出“人水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与“水”之间的博弈关系,人水博弈是指人文系统和水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情形,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非合作的动态博弈[9,26]。

[BT4][STHZ]1.2.2 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内针对人水关系博弈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较多,并且针对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罗利民等[27]以区域经济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了水资源多目标配置模型,并提出一种以博弈分析思想为基础的模型求解方法;
李建勋等[28]根据水权、水市场的基本制度,结合博弈论、遗传算法原理,建立了区域二次配水博弈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完全水权交易方式和行政调节方式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问题;
肖志娟等[29]应用博弈论原理与方法求解了应急调水的合理补偿量,从而解决了水库调度过程中调水各方的利益冲突。

在水市场、水价问题、水权分配及水事纠纷方面,史晓明等[30]通过对节水型社会水市场利益进行博弈分析,建立并分析了节水型社会水市场博弈模型,得出了水市场建立应具备的相关法律保障条件、硬条件和软条件等;
刘晓君和李颖[31]针对水价在吸引城市水务设施投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为背景,在水务设施管理企业与政府之间建立了博弈模型;
陈艳萍等[32]针对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引起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和谐性诊断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法;
李浩等[33]基于博弈论,提出了省际水事纠纷演化发展分析框架,为省际水事纠纷的调处提供了依据。

在水环境问题、水资源冲突和水资源开发及管理等方面,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成果比较多,限于文章篇幅,在此仅列举部分作为代表。杨念[34]建立了督导推广节水灌溉的博弈模型,有利于区域经济节水视野的发展;
玄英姬等[35]为求解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水资源冲突分析问题,建立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张俊等[36]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河流水污染问题,对污染源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建立了监督博弈模型。

[BT4][STHZ]1.2.3 实践应用研究

国内针对人水关系博弈论的实践应用研究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在水质管理及水环境问题、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开发及管理和水资源冲突方面的应用比较普遍。例如:Lee[37]将MOGM(多目标博弈论模型)应用到台湾Tseng Wen水库流域,解决了水库流域管理中的水资源冲突问题;
张建肖等[38]针对陕南秦巴山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的现状,从效用和成本两个方面分析了博弈论在流域跨区污染的应用,对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张勃等[39]通过对水问题突出的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下游地区和流域管理局3个主体之间进行博弈分析,为解决黑河流域水问题,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行性策略;
魏守科等[40]以博弈论模拟方法为基础,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有关污染减排、生活用水分配所引起的利益冲突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为南水北调中水资源分配、水价制定及生态补偿提供一定的参考;
蔡喜明等[41]结合多目标分析模型、多目标决策方法和扩展的切比雪夫算法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规划问题进行实例研究,为决策者做出群体决策和水资源规划提供指导。

此外,人水关系的博弈论研究在水库调度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如向传三等[42]从博弈论的角度,讨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四川省的最佳策略,提出应将调水藏族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稳定作为重点战略选择,借机推动藏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BT2][STHZ]2 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以往研究来看,虽然对于人水关系博弈论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概念与内涵方面。虽然国内外对博弈论的定义与研究比较成熟,对人水关系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但是基于博弈论的人水关系研究还略显不足,并没有形成全面、明确、统一的概念。由于缺乏对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和深刻理解,因此更多的是强调人类社会的作用,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水’博弈双方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9]这一思想。

(2)理论与方法方面。目前人水关系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博弈论和研究情况确定决策者,结合目标约束条件,建立博弈模型,最终求得博弈均衡解。国内外相关研究中也结合了其他的一些理论方法,例如遗传算法、切比雪夫算法、模拟仿真分析、水文模型、效用函数、软件平台等,使得研究分析更加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毕竟现有研究中对这些方法的运用仍然相对较少,而且以定性研究居多,多方面条件约束、多种方法综合考虑的研究很少。

另外,研究中虽然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博弈均衡,但在考虑不同时期背景下研究思想理念差异方面比较欠缺,包括最近的研究成果中也没有很好地体现新时期背景下的一些新制度和新理念,新时期背景下应该重视理论方法和新理念的有机结合。

(3)实践应用研究方面。国内外针对人水关系博弈论在水质管理及水环境问题、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开发及管理和水资源冲突方面的应用十分普遍。但是一方面,在水库调度、水事纠纷、水权和水价等方面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缺少对水资源进行完整的系统分析,缺乏对水资源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水资源的价值仍然不清楚;
第三,针对一个国家、流域或地区的研究居多,而针对跨国、跨流域、跨界等问题的研究比较少。

(4)学科合作研究方面。人水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水文、地理、气象等多个研究领域,经济社会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进行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时,需要结合水文学、经济学、运筹学和高等数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而研究者往往又面临知识的局限性以及多学科复杂性,对群体决策建模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水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这样才能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探索与时俱进的研究思路,改善人水关系,促进人水和谐。

纵观相关研究,在进行博弈问题考虑时,博弈参与主体大都是人类社会,例如:仅仅将管理企业和政府或政府与参与地区作为博弈参与方,而没有真正将水系统作为有“理性”的参与者,综合考虑“人”、“水”之间的博弈问题。一些研究虽然考虑了水系统的价值,但也是站在人类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BT2][STHZ]3 新时期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思路

总体来说,博弈论、水资源问题、人水和谐一直是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人水关系博弈论在水资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人水博弈是促进人水和谐的一种重要途径[9]。

3.1 现代水资源管理的新理念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届五中全会把水资源问题提到突出位置,强调把水资源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予以高度重视,进行现代水利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六大又提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任务,即要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和理念代替传统的治水思路,用现代化管理制度代替传统的管理过程,以水利现代化建设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3]。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系统界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体系构成和基本内容,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战略举措。2012年1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做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可以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应对我国目前水资源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水资源管理方式、手段和内涵的深刻变革,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4445]。

2013年1月,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文)。左其亭[46]认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

3.2 新时期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思路

传统的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和应用中,主要是基于博弈理论、博弈论模型寻找帕累托最优或相对最优解,最终实现博弈均衡。在新形势下,综合考虑现阶段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水利现代化研究课题内涵,以及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践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提出一种新的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思路,明确基本原则、技术支撑、理论方法、指导思想、实施目标和实施意见等6个方面内容,指导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框架图见图1。

图1 新时期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思路框架

从图1可以看出,新时期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当前的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中缺少对水资源进行完整的系统分析,没有真正将水系统作为“理性”参与者的问题,新时期的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应该坚持如下基本原则:治水为“本”、人水和谐、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改革创新。

(2)针对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涉及领域比较广泛、概念内涵不明确、人水关系定量研究和跨界研究不足等问题,新时期的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中需要科技支撑,包括跨学科合作的研究、先进的软件技术、良好的建模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新时期水利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水利改革重要的治水方略,并且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理论,因此在进行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时,需要将博弈论、人水和谐理论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作为理论方法。

(4)应将水利现代化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及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人水和谐思想”融合起来,作为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的指导思想。

(5)传统的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重在博弈均衡,虽然也指出实现人水和谐,但比较偏重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9]。新时期,应将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的实施目标归结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3个内容。

[BT2][STHZ]4 结语

人水博弈是实现人水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概念与内涵、理论与方法、实践应用等各方面研究中仍然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在新时期进行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时,需要坚持“治水为‘本’、人水和谐、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等基本原则,以水利现代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将博弈论、人水和谐理论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Z].20101231.(The S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s Decision on Promoting Water Conservancy Reform and Development[Z].20101231.(in Chinese))

[2] Cosgrove B,Rijsberman FR.World Water Vision:Making Water Everybody′s Business[M].London,World Water Council,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2000.

[3] 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The UN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WWDR).UN World Water Assessment Programme,2003.

[4] Leete R,Donnay F,Kersemaekers S,et al.Global Population and Water,UNFPA Report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eries,2003,(6).UNFPA:New York.

[5] 桂冕.重新认识“人水关系”[N].江苏经济报,20041223.(GUI Mian.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HumanWater” Relatioonship[N].Jiangsu Economic News,20041223.(in Chinese))

[6] 高立洪.重塑新型人水关系[N].中国水利报,20020808.(GAO Lihong.Remodeling 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and Water[N].China Water Resources News,20020808.(in Chinese))

[7] 付丽荣,苏长荣.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水关系 开创水利事业的新境界[J].内蒙古水利,2009,(2):99100.(FU Lirong,SU Changrong.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Good “HumanWater” Relationship A New Realm Cre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J].Inner Mongolia Water Resources,2009,(2):99100.(in Chinese))

[8] 左其亭.和谐论及其应用的关键问题讨论[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7(5):101104.(ZUO Qiting.Key Problems and Its Application of Harmony Theory[J].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09,7(5):101104.(in Chinese))

[9] 左其亭,赵春霞.人水和谐的博弈论研究框架及关键问题讨论[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7):13151324.(ZUO Qiting,ZHAO Chunxia.Discussion on Game Theory Research Framework and Key Problems of HumanWater Harmony[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9,24(7):13151324.(in Chinese))[ZK)]

[10] [ZK(#]Madani K.Game Theory and Water Resourc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10,381:225238.

[11] Wright GL,Howell DT.Application of Gamingsimulation to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JP2][J].Hydrol.Sym.Papers,1975,211214.[JP]

[12] Suzuki M,Nakayama M.The Cost Assignment of the Cooperative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A Game Theoretical Approach[J].Management Science,1976,22(10):10811086.

[13] William BL,Mary GW,Rose MS.Linked Models for Indian Water Rights Disputes,Managing WaterRelated Conflicts:the Engineer′s Role[J].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1990,180193.

[14] LZ Wang,L Fang,Hipel KW.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A Cooperative Game Theoretic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2003,2(2):1122.

[15] Loaiciga HA.Analytic GameTheoretic Approach to GroundWater Extraction[J].Journal of Hydrology,2004,297(14):2233.

[16] Homa1 ES,Vogel RM,Smith MP.An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Balancing Human and Ecological Flow Needs[A].Proceedings of the EWRI 2005 World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ongress[C].Alaska,2005:112.

[17] Ganji A,Khalili D,Karamouz M.Development of Stochastic Dynamic Nash Game Model for Reservior Operation.I.The Syrnmetric Stochastic Model with Perfect Information[J].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2007,30(3):528542.

[18] Le Bars,Le Grusse.Use of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a Simulation Game to Help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in Water Management[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8,62(2):182189.

[19] Requejo RJ,Camacho J.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Mediated by Limiting Resources:Connecting Resource Based Models and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J].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11,272(1):3541.

[20] Fraser N.Conflict Analysis:Models and Resolutions[M].New York,NorthHolland,1984.

[21] Okada N,Hipel KW,Oka Y.Hypergame Analysis of the Lake Biwa Conflict[J].Water Resources Researeh,1985,21(7):917926.

[22] Frisvold GB,Caswell MF.Transboundary Water Management GameTheoretic Lessons for Projects on the USMexieo Border[J].Agrieultural Economies,2000,24(1):101111.

[23] Raquel S,Ferenc S,Emery Jr C,et al.Application of Game Theory for a Groundwater Conflict in Mexico[J].Joum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84(4):560571.

[24] Kossa RM.Use and Impacts of the River Basin Game in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Mkoji SubCatchment in Tanzania[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7,94(13):6372.

[25] Eleftheriadou E,Mylopoulos Y.Game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Conflict Resolution in Transboundary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08,134(5):466473.

[26] 赵春霞,左其亭,于洪涛.人水和谐的博弈内涵及认识新途径[J].人民黄河,2009,31(8):89,12.(ZHAO Chunxia,ZUO Qiting,YU Hongtao.Game Connotation and New Ways of Understanding of “HumanWater” Harmony[J].Yellow River,2009,31(8):89,12.(in Chinese))

[27] 罗利民,谢能刚,仲跃,等.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博弈决策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7276.(LUO Limin,XIE Nenggang,ZHONG Yue,et al.Multiobjective Game Decisionmaking for 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7,35(1):7276.(in Chinese))

[28] 李建勋,解建仓,沈冰,等.基于博弈论的区域二次配水方案及其改进遗传算法解[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10):19141920.(LI Jianxun,XIE Jiancang,CHEN Bing,et al.Secondary Water Distribution Based on Game Analysis and Solution by Improved Genetic Algrithm[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2010,30(10):19141920.(in Chinese))

[29] 肖志娟,解建仓,孔珂,等.应急调水效益补偿的博弈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5,16(6):817821.(XIAO Zhijuan,XIE Jiancang,KONG Ke,et al.Game Analysis for Emergent Water Dispatch Compensation[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5,16(6):817821.(in Chinese))

[30] 史晓明,詹红丽,杜廷文,等.博弈理论在节水型社会水市场中的应用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7,26(增刊):3941.(SHI Xiaoming,ZHAN Hongli,DU Tingwen,et al.Application Research of Game Theory in WaterSaving Society Markets[J].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07,26(Supp.):3941.(in Chinese))

[31] 刘晓君,李颖.博弈论在城市水资源定价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3(4):4144.(LIU Xiaojun,LI Ying.Applying Game Theory to Regulating Urban Water Price[J].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4,33(4):4144.(in Chinese))

[32] 陈艳萍,吴凤平,吴丹,等.基于和谐性诊断的初始水权配置方法[J].系统工程,2011,29(5):6872.(CHEN Yanping,WU Fengping,WU Dan,et al.Basin Initial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Harmony Diagnosis[J].Systems Engineering,2011,29(5):6872.(in Chinese))

[33] 李浩,黄薇,梁佩瑾.基于博弈论的省际水事纠纷预防机制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28(12):7276.(LI Hao,HUANG Wei,LIANG Peijin.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Interprovincial Water Conflict Based on Game Theory[J].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2011,28(12):7276.(in Chinese))

[34] 杨念.区域经济弈论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研究[J].节水灌溉,2003,(3):45,33.(YANG Nian.Study on Application of Game Theory in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J].Journal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Irrigation,2003,(3):45,33.(in Chinese))

[35] 玄英姬,许江松.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冲突问题博弈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3537.(XUAN Yingji,XU Jiangsong.Game Analysis of Conflict Problem of Water Resources Optimizing Allocation[J].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8,30(1):3537.(in Chinese))

[36] 张俊,张荣.博弈论在治理河流水污染中的应用[J].生态经济,2006,(1):5355.(ZHANG Jun,ZHANG Rong.The Application of Game Theory in the Control of River Pollution[J].Ecological Economy,2006,(1):5355.(in Chinese))

[37] Lee CS.MultiObjective GameTheory Models for Conflict Analysis in Reservoir Watershed Management[J].Chemosphere,2012,87(6):608613.

[38] 张建肖,安树伟,刘世伟.博弈论与流域间跨区污染问题研究——以陕南秦巴山区南水北调工程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6):7679.(ZHANG Jianxiao,AN Shuwei,LIU Shiwei.Game Theory and Research about CrossRegion Pollution between Hanshui and Danjiang:Taking Qinba Mountain Area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n South Shaanxi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8,21(6):7679.(in Chinese))

[39] 张勃,吕永清,张耀宗,等.博弈理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黑河流域为例[J].中国沙漠,2010,30(2):461466.(ZHANG Bo,LV Yongqing,ZHANG Yaozong,et al.Game Theory i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A Case Study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J].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2010,30(2):461466.(in Chinese))

[40] Wei Shouke,Yang Hong.Using Game Theory Based Approaches to Simulate Stakeholder Conflicts Concerning Domestic water Allocation and Pollution Reduction in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in China[J].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0,46(3):254267.

[41] Cai Ximing,Lasdon L,Michelsen AM.Group Decision Making in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Using Multiple Objective Analysis [J].Water Resour.Plann.Manage,2004,130(1):414.

[42] 向传三,房俊民.从博弈论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四川对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29(4):7275,22.(XIANG ChuanSan,FANG Junmin.The Strategy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Sichuan Province According to Game Theory[J].World SciTech R & D,2007,29(4):7275,22.(in Chinese))

[43] 顾浩.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4,35(1):2629,38.(GU Hao.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04,35(1):2629,38.(in Chinese))

[44] 郭永金.简述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战略意义[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6266.(GUO Yongjin.Brief Description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A].Excellent Forum Proceedings of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C].2010:6266.(in Chinese))

水资源管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资源,发展策略,人水和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 引言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水矛盾也日益突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亿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稍微多点,是世界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有效解决人与水之间出现的矛盾,协调好人水关系,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大部分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地下水超采严重,海河、黄河、淮河以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50%,其中海河流域开发利用率超过100%,有超过50 个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超过200 mm,沉降总面积高达71 9 万km2。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刻不容缓。

我国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水资源的发展策略,有效解决人与水之间出现的矛盾,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和谐调控,实行最严格管理制度,解决我国特殊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和水资源管理力度不足。

2. 人水和谐

人水关系是指“人”(指人文系统)与“水”(指水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人水关系中的人文系统和水系统之间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相互竞争,是一种有冲突的和谐。所谓人文系统,指以人类发展为中心,由与发展相关的社会发展、经济活动、科技水平等众多因素所构成的系统。所谓水系统,指以水为中心,由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所构成的系统。人水系统是以水循环为纽带,将人文系统和水系统联系在一起,组成的一个复杂大系统。

伴随着日益严峻的水问题,人水和谐思想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人水和谐的概念可以看出,包含水系统自身的健康得到不断改善;
人文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保障,人类主动采取一些改善水系统健康,协调人和水关系的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文系统与水系统和谐相处的思想;
在思路上,要从单纯的就水论水、就水治水向追求人文系统的发展与水系统的健康相结合的转变;
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水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人水和谐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协调的状态,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保障。

以人水和谐为目标,,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人水和谐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从和谐论的观点出发,对人水关系进行调控时,在考虑水利工程的兴建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更要考虑到水量的变化对水质、水环境的影响;
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更要注重水污染的防御和保护。

3.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的底限,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取水、用水、排水3 个方面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根本上要靠制度、靠政策、靠改革。根据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系统总结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针对中央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战略决策,国务院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全面部署工作任务,落实有关责任,必将全面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控制用水总量。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并且要进行用水效率控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最后还要严格限制水污染,保护生态系统。

4. 结语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及人水和谐发展策略,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左其亭,马军霞.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和谐论解读[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6):133-137(核心期刊)

[2] 刘军辉,左其亭,张志强. 水资源利用矛盾的和谐论解决途径[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3):106-110(核心期刊)

[3] 左其亭,胡德胜,窦明,张翔,马军霞. 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框架及核心体系[J].资源科学,2014,36(5):0906-0912 (核心期刊)

[4] 左其亭,毛翠翠. 人水关系的和谐论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4):469-477

[5] 郭丽君,左其亭. 从和谐论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4):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