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28 14:0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分析一句话妙处”的问题通常作答可遵循以下答题技巧,大的方面从两个角度回答,一是语意角度,而是文章结构角度。从语意角度作答首先可以分析此句话中生动传神词语的妙处,接下来分析此句话所包含的修辞及作用,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答题总结【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五篇】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1篇

“分析一句话妙处”的问题通常作答可遵循以下答题技巧,大的方面从两个角度回答,一是语意角度,而是文章结构角度。

从语意角度作答首先可以分析此句话中生动传神词语的妙处,接下来分析此句话所包含的修辞及作用,第三步从整个句子的语意出发分析它表达的内容及含义。

例如: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冬天》里写到了豆腐,“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这一句描写得非常好,因此文后就有一道题“分析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的妙处”,针对这道题,第一步先分析“养”字,“养”字写出了豆腐在水中煮时鲜嫩、光滑、可爱的情状,接下来从修辞手法上去分析,此句不牵扯修辞,因此接着分析整句话的内涵及作用,此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豆腐的喜爱和鲜嫩的豆腐引起了作者的食欲。

再如聂鑫森的《壮美的印江》一文后也有“结合语境说说‘跨在龙背上的印江’的含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虽然问法不完全相同,但意思是一样的,答题的方法技巧是相同的。“龙”代表的是中国,代表我们的祖国,在这里以龙喻中国,因此运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

“跨在龙背上的印江”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印江”“印江跨在龙背上”说明了印江的大发展和腾飞,因此,此题的答案是:此句话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印江在祖国大发展的前提下腾飞、向前发展的壮美趋势。又如: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元)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此题牵扯句子的关键词是“叫起”和“敲残”,我们应该先分析这两个词的含义,“叫起”“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接着看整个句子,此句话陈述的对象是嘹亮的雁声,雁声是抽象的,同“叫起”“敲残”连在一起,抽象的雁声具体可感了,因此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此答案其实也是遵循了上面所说的三个步骤,并非每个句子在分析妙处时都牵扯到词语的生动形象、修辞的作用、整个句子的含义及作用三个方面,牵扯到的就答出,没有的就不用作答。修辞手法是考查的重点,这里简单的归纳一下,帮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作用及答题模式: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从文章结构角度作答通常可以这样回答:此句起着承上或启下的作用,照应了上文或下文的内容等等。当然某一句话由于在文章结构中处的位置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具体归纳如下:

1、文首:开篇点题;
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
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
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学生可根据要求具体回答

此外题目要求中“说说一句话在文中的含义”也可归于这类题型,不过在答题时应区别对待,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П散文阅读题《春天的梦》第三小题结合上下文,说说.“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在文中的含意。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里文中语句的含义,自然得在中心意思的统帅下来理解。“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即指北京的解放,“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的意思是“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即使命题人不特意指出“结合上下文”,也是需要把这句话放在整个“语义背景”中来理解的。最后的答案是:“故都(北京)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经验;
经验总结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最受用,这恐怕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也不是没有答案。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进行总结,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在课堂上所实施的教学方法,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从而能够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

一、初中语文教学流程的方向总结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上的教学流程。语文教育者根据经验总结出来这样一条流程方向:第一步就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开始之前一定要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能够让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对文章就有大体的了解,做完相应的课后习题,剩下不会的题目就可以在老师正式讲课的时候,着重听讲自己不太懂的问题。第二步就是在老师讲完文章之后,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完成,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把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出来,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讨论交流中得出答案。最后一步就是老师要将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及时补充正确的答案,对于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人教版中《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中,老师先让学生在讲课文之前进行内容的预习,在老师讲完文章之后,让学生做后面的课后题,在回答该怎样看待盲孩子影子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一些欠缺,这时候老师就要再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遵循的经验原则

1.学生掌握主动权原则

如何让初中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在传统教学意义上的课堂上老师是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处于一个被动者的地位,而根据教育工作者多年的经验,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要让学生去主动地进行学习,给予学生一些能够发挥创造性的课堂活动。比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济南的冬天》,老师让学生主动地朗读,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老师要进行奖励表扬,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就是在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2.合作学习的原则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3篇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хх中学初一、初二年级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为研究对象。两个年级共6名语文教师,教龄都在3年以上。研究小组共观察了20节课,基本是每位教师3节课。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标准为工具进行课堂观察。该评价标准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依据古德和布罗菲的问题类型检测编码、语文新课程标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制定。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标准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了解有关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2.个案法。本研究以хх中学初一、初二年级语文老师的20节课为例,对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3.课堂观察法。这是本研究的核心方法。观察中,小组三人中有一人,专门记录师生问答的对话详情,其余两人负责对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做评价。听课结束后,三人对问题进行整理、汇总,经讨论统一,确定评定结果。

二、研究结果统计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总体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八个指标的无效比较低,均在4.30%以下。高效比大于低效比的指标有三个,分别是问题的内容、问题的表述和提问对象。低效比高于高效比的指标有五个,分别是问题的目的、类型、难度、侯答时间、理答方式。

(二)具体分析

1.问题的目的

问题目的的低效比(71.19%)明显高于无效比(1%)和高效比(27.81.%)。这说明,教师提问的目的基本是明确的,但更多倾向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诊断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对于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发展高水平思维,亦或还能兼顾三维目标的高效提问相对较少。

2.问题的内容

问题内容的低效比(47.02%)趋近于高效比(50.33%),两者都明显高于无效比(2.65%)。这说明,教师所提的问题基本是依据教学目标设定,而且有一半的问题是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或难点展开,不过还有近一半的问题不是针对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3.问题的类型

问题类型的低效比(74.50%)明显高于无效比(4.3%)和高效比(21.2%)。这说明,只需学生做出简单判断的问题已很少,但大量存在需要学生复述记忆或对知识直接应用的低认知水平问题,而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应用的高认知水平问题只占到约1/5的比例。

4.问题的难度

问题难度的低效比(75.17%)明显高于无效比(4.3%)和高效比(20.53%)。这说明,教师很少问到过于浅显或过于深奥的问题,而难度适中或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约占总问题数的1/5。大部分问题难度小,学生回答起来较容易。这有悖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5.问题的表述

问题表述的高效比(76.82%)明显高于无效比(1%)和低效比(22.85%)。1%的无效比说明教师的表述基本能说明问题,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已基本杜绝。大部分问题的表述能做到准确、精炼,且在语气上具有一定启发性和挑战性。然而措辞不简练,语气无任何感彩的低效表述仍存在。

6.提问对象

提问对象的高效比也是明显高于无效比和低效比。4.3%的无效比,说明教师提问,自问自答的情形较少。78.81%的高效比,说明教师的大部分提问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兼顾到全体学生的反应。但仍有16.89%的提问只顾及到部分学生。

7.侯答时间

侯答时间的无效比为0,也就是说,排除了问题提出前就点名让学生回答的情形。大量存在侯答时间短或无侯答时间(≦2秒钟)的低效问题,约占69.21%的比例。而实际上,候答对学生相当重要,但适当留出侯答时间(≧3秒钟)的提问只占问题总数的30.79%,相对较少。

8.理答方式

问题理答方式的低效比(71.85%)明显高于无效比(4.3%)和高效比(23.85%)。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很少给予批评或不做反应,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直接提供答案的情形也较少。大量存在的仍是低效的传统的理答方式,而对学生有鼓励和启发作用的高效理答方式也占少数

四、结论

总的来说,该学校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已基本摆脱了无效的情形,但低效的做法还大量存在,亟待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答题技巧;
探究

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考两个文段,说明文、议论文考查其中一种文体,文学类文本阅读每年都考查,分值共约27分。在现代文阅读的备考中,对不同文体文段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方法、技巧都要熟练。遗憾的是,许多学生的现代文阅读题得分不高。如何促进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题能力的提升,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做好现代文文段阅读题,在中考专题复习时,不仅要关注阅读思维过程的训练,训练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能充分地理解和领悟;
还需要进行规范答题要点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做到要点清晰、表达准确。

一、对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有一个全面了解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阅读理解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的,如文学类文本阅读,从考查的能力来看,主要考查以下几种能力:对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对写法的分析,对语音的品析,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感悟,对文章感情的把握能力等。从最常见的考查方式来看,有关字词句的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的妙用或表达效果,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赏析写作技巧也包括词句赏析等。可是有许多学生在答题的时候,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模棱两可,言不及义,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也就做不好此种题型了。

2.对阅读材料的文本不熟悉

文本材料的体裁不同,考查的角度不同,理解答题也有所不同。学生应对其体裁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很好地把握住该文段的主要特点。比如,说明文文段大都以读懂、理解选文介绍的科学知识为主,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大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
语言特征的理解,用文章的科学理论解释我们身边的现象。叙事性文章,我们首先要了解记叙的六要素、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而议论文则要找出作者主要的思想观点,作者的论证思路以及语言的严密等。因此,掌握阅读文体的不同体裁知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

许多学生在做题时,想到什么写什么,只想将题目做完,没有对老师讲授的答题技巧进行总结以备日后运用,导致在做题的时候不能根据阅读训练的经验技巧快速地解答题目,这也是学生在现代文阅读理解这一部分丢分的主要原因。

二、阅读理解答题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1.关注阅读思维过程的训练

阅读过程要经历三个步骤:快速读懂文章,把握全文――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域――筛选信息,提炼语言规范回答。我们要养成全程关注的好习惯,切不可只热衷于答题模式的记忆和训练。

(1)快速读懂文章。学生至少要将文段材料阅读两遍,第一遍是快速粗略地看一遍。对文章的思想、思路、结构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快速阅读时,可以运用三个技巧:看题目,了解内容;
看首尾过渡,了解结构;
找总领归纳句、抒情议论句,了解主旨。

(2)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域。接着,就要阅读题目,知道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方面的,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第二遍阅读,可以提高问题的解答效率以及准确度,做到事半功倍。这一遍对于题目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标识出原文中相关的句段,明确答题范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语,弄清答点和要求,锁定答点段落细看。

(3)筛选信息,提炼语言规范回答。初中现代文阅读文段大都具有开放性及发射性等特点,但是题目的设置是紧紧围绕材料的中心思想进行的,因此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不能脱离文段主旨。在答题时,思路一定要清晰有条理,能答的一定要答上,尽量将整个线格答满,同时要注意措辞严谨、语言简洁,所答的内容尽量在原文中有依据,坚决避免乱写乱答现象的发生。提炼语言规范答题时,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摘录中心句、组合缀连法、舍次取主法、提炼概括法。

2.现代文阅读规范答题要点

我们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专项复习训练时,加强答题模式的训练,规范答题,可以较快提高中下层学生的成绩,每个语文教师也应深入探索研究。概括来说,应注意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最重要的原则是,答案要紧扣原文。答题的时候先确定答题区域,再在原文中筛选有效词句,然后整合词句确定答案。尽量用原文的词句或者关键词回答,而不是自己去生造。

(2)答案和分值密切相关,答案和题序密切相关。一般题序在后的题目往往要回答几个要点,题干如有“根据文意”等类似词语,答案往往要在几个段落甚至全文查找。

(3)有关“简要分析”类的题目,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答案中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和举例。

(4)仔细审题,不要遗漏答题要点。如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认真把握,切记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

总而言之,答题时要做到规范,一要审题正确,二要要点清晰,三要表达准确。

另外,要引导中下层学生学会敢于放弃,对于难题和没有把握的题可先放一放,将会做的、容易做的题目做完之后,再回^好好地解决这些题目。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做出更多的题目,获得更高的分数。

三、总结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5篇

1. 借助开放性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前,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的提问内容限制过多,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扩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创新传统的提问模式,努力提高问题的开放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精心选择与设计问题,尽可能使得每个问题都具有很高的开放性,确保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Women of Achievement》这篇阅读课文时,教师就可用问题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深度研读阅读文本内容,并设计问题“What is a woman of achievement?”引导学生在精心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思考并回答这一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指的是在某方面获得重大成就的女性,也可以是整体比较出色的女性,还可使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贡献的女性……总之,答案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学生在回答该问题的时候,不会受到过多条件的限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思维能力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与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快速提高。

2. 借助针对性提问,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及个性发展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置提问,尽可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回答的问题,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英语基础、学习能力等详细情况,然后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分层的问题形式,使得不同英语基础与个性特点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提问教学环节中。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Healthy eating》这篇阅读文本时,教师就可用问题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等情况,并将其恰当分成三个层次:基础薄弱的为普通组;
基础一般的为发展组,基础扎实的为培优组。然后,教师依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问题形式。像“What is a healthy eating?” 这些可直接从阅读文本中找出答案的问题,可以让普通组学生回答;
像“Who can say the way we live is a healthy eating?”这些需要稍加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应该让发展组学生回答;
像“Who can say how to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这些需要归纳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应该让培优组学生回答。教师只有善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使得每个特点的学生都能较为容易地回答出问题,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在发展个性的同时还会以更大积极性投入到以后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去。

3. 转变提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考热情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用提问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想切实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及思考问题的热情,就需要大胆创新传统的提问形式,借助可让学生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提问形式快速激起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前,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主要是细节化与实质性的问题,缺乏引导性与针对性。一般来讲,学生只需直接回答问题,不必对问题涵盖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思想与总结。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积极思考与总结的阅读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及时转变提问形式,尽可能摒弃传统的各种各样的实质性的问题形式,尽可能设计一些间接性、推理性的问题,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这篇阅读课文时,教师就可用问题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提问“Which country has the most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这个问题在教材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需要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这就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与归纳能力。

总之,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仅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指挥棒,而且还是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研究课堂提问的技巧,尽可能确保所设计的提问具有开放性、针对性及新颖的形式,从而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积极作用,最终切实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光芳.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提问策略的研究[J]. 校园英语, 2014(34).

[2] 余素红.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的提问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