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他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没有的“协调、融合、判断和想象的能力”,“对自己是否工作拥有绝对自”。美国学者帕纳斯认为:人力资源就是其生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产计量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人力资产;
价值;
人力资产计量模型;
企业竞争战略
1人力资源、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辨析
研究人力资产计量模型首先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1.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他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没有的“协调、融合、判断和想象的能力”,“对自己是否工作拥有绝对自”。
美国学者帕纳斯认为:人力资源就是其生产贡献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人。
我国学者张文贤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人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人在劳动活动中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我们在这里将人力资源定义为: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宏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概念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
微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以部门、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人力资源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所谓质的规定性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能、知识、技能等,体现在劳动力人口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上,这是人力资源不同个体或总体之间相互区别的关键。所谓量的规定性是指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数。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量,用人力资源率来衡量,即劳动力人口总量与人口总量之比。
1.2人力资产
我国学者王化成认为:人力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它包含了能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现金或其他经济利益的潜力。
刘兴斌认为人力资产是将企业招聘、录用、培训、保护以及开发人力资源所花费的成本,按照资产衡量标准确认为企业的会计资产。
人力资产作为企业的一种经济资源,具备有用性、稀缺性、可交换性和边际收益递增性等,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将人力资产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交易或事项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本身,也就是当一定量的人力资源进入企业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就形成了企业的人力资产。
2人力资产计量模型的建立
从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对人力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的生存与持续经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计量恰恰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进行绩效评价的基本,也是企业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的起点。因此,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建立模型来讨论人力资产的计量问题。
2.1模型的前提假设
人力资产的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人力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组成资产,依靠自己的主动行为能力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对人力资产进行评估分类,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对其进行提升和进一步的开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建立人力资源的计量模型来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在本文中,企业人力资产的价值将被定义为该人力资产在企业中可工作年限中所获得的总工作报酬的现值。
2.2模型的建立
下面我们分4步来建立模型:
(1)对人力资产进行分类。
对人力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的第一步是对人力资产进行分类,我们依据不同的属性将企业的员工分成不同的服务类别。企业所有的人力资产都将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和水平。比如说划分为六类:公司主管、项目经理、监督人员、行政人员、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处于同一水平的不同人员将进一步对应不同的评价等级,不同的水平状态和评价将共同决定这个员工的最终的服务状态。所有的服务状态将被重新分类为一系列的以时间为基础的评价因子。我们将企业所有的服务状态表示成一个服务状态序列I。
(2)确定员工所处的不同的服务状态。
假设为i状态(属于序列I的一个元素),处于该服务状态的员工相应的服务年限为Ni。在确定员工的服务年限时,我们将综合考虑员工的退休期限n和员工的流动率a。例如我们假设处于i服务状态的A员工的可工作年限为ni,处于服务状态i的员工的流动率为ai,则我们计算出来的A员工在本企业的服务年限为:Ni=ni×(1-ai)。
(3)估计不同服务状态(i状态)的基本工资率。
不同服务状态(i状态)的基本工资率的估计,意味着不同水平级别和不同服务年限的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将被确定下来。其基本工资工资水平Wi,包括基本的薪酬,补助,还有一些长期的社会保险收益等,将由同一水平上的不同员工所获得的收入的平均水平来决定。在基本工资工资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引进一个增量乘数bi,比如说5%/年,这样可以使工资水平保持一定的增长,以确保生活水平不下降。在这里,在确定基本工资率时,我们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个人因素,为了修正这一点,我们再引进一个员工效率因子E,它将根据员工的不同表现来对员工的薪资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我们可将它的变动范围确定在[0.45,0.95]的区间内。
(4)估计人力资产的价值。
从上面三个阶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处于某一特定服务状态i的第j个人力资产Aij的价值将取决于三个因素:服务年限Ni,基本的工资水平Wi以及其相应的效率因子
2.3模型总结和意义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力资源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了。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物质资源、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的竞争。我们必须对人力资本及其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增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缩短和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本上的差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经济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才能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并增加经济剩余的积累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能够对人力资产能够进行可靠的计量,因此,建立企业人力资产的计量报告体系将对企业的实际经营起到指导作用。对企业的人力资产进行确认计量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是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前提基础,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效益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廖泉文.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3]王化成.试论人力资产投资[J].财会月刊,2000,(18).
[4]刘兴斌.人力资源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论分析[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9).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一、会计目标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
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由于社会资源(主要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应强调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在会计计量上,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从会计确认上,认为:会计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然而无论哪个流派,会计界都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谁?二是会计信息的用途是什么?三是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是有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会计信息的用途是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并评估治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就需要会计信息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即要求通过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可靠的和相关的。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包括披露)之间关系密切,其中确认和计量是核心。所谓会计计量,是指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交易或事项金额的会计量化过程。按照西方会计研究成果认为:对会计计量属性一般从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和流向(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考虑。从而产生出:历史成本(从过去投入角度计量)、现行成本(从现在投入角度计量)、现行售价(从现在产出角度计量)可变现净值(从未来产出角度计量)、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从未来产出角度计量)等。计量属性的不同选择,会使相同的计量对象表现为不同的货币金额。例如:2003年末购入的一栋购价为100万的办公楼,假如不计算残值并按50年折旧,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到2008年末其价值为90万元;如果以现行成本计量,假设2003年末到2008年该地区该类房地产价格上涨了一倍,那么2008年末按以现行成本计量的价值可能180万元。可见,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从而使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建立在不同的计量属性上。
那么,在会计实务中,究竟应该在何时采用何种会计计量属性呢?这个问题最终还得回到会计目标上来并最终服务于会计目标。如果信息使用者要求以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为目标,可能历史成本便成为会计计量属性的主导模式;如果会计目标更多地倾向于决策有用观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持有期间,价格波动较大,历史成本难以追踪市场价值的资产(如股票,期货等)当信息使用者会计目标开始更多地倾向于决策有用观时,一些其他计量属性,例如公允价值可能成为会计计量属性的首选模式。由此可见,一方面不同的会计目标理论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计量观点;另一方面,会计计量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环节,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点不同,由此决定了会计系统运行的终极目标不同。
二、会计制度改革对我国资产计量属性的影响
会计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呈现出渐进式变迁的特点,期间资产计量属性也经历了多次变化。纵观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发展,可以将其粗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这是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建国初期,我国仿效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确立了分行业、分部门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从账户名称、报表格式到成本核算方法等都高度统一,会计主要是围绕服务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的国家经济成分是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其他经济成分比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建立集中统一的会计制度为会计制度变迁目标,会计信息仅仅为宏观经济计划管理和内部管理服务,资产计量基本上只有历史成本单一计量属性。会计目标主要反映资源的受托责任,比较漠视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各方面的会计信息需求。这种单一计量属性在提供具有充分客观性、可验证性的会计信息,正确反映物权、所有权转移,合理配比收益和费用,均衡各期损益,公允衡量企业受托经营业绩等方面,具有其优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企业产出中的保值和增值部分。但是由于资产计量属性单一;使众多资产计量不准确、不合理,导致资产价值虚增、会计收益虚盈、财务会计信息充斥着大量的“水分”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存货项目,有许多企业存货积压严重,短期变现几乎不可能,存货的真正价值(市价)已远远低于账面价值,但却仍按历史成本反映在账上并列示于报表之中,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第二阶段(1985——199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变革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推进,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时期,各种新的经济成分不断出现,如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的产生,旧的会计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情况。这个时期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变革以《会计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为标志,资产计量属性有了一定的扩展,历史成本、重置成本二重计量属性的应用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制度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但由于这个时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正逐步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渡,旧的经济体制虽已突破,而新的经济体制尚未最终形成,因此,会计制度变革只是对旧经济体制的一种修修补补,资产计量属性的作用与发展受到局限。
第三阶段(1992——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新的经济现象不断出现,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建立,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加,会计信息使用者剧增,及时、相关、可靠的财务信息成为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时期,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十三个《行业会计制度》及先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16个具体准则为代表的新会计制度出台,会计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会计制度的变革进程明显加快,无论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巨大的变化。由于政府、投资人、经营者等市场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会计目标不能仅仅反映资源的受托责任,还需要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各方面的信息需求。比如,股市的投资者需要通过了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来作投资决策,需要会计信息向相关性和有用性偏移。随着16个具体准则的出台,资产计量属性向多重会计计量属性转变,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得到应用。比如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八项资产减值(或跌价)准备,资产中的“水份”在一定程度上被挤干;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相比,能更好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的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了提升。然而,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在完善阶段、经济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资产市场化程度不够高,法律与监管也不够完善,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曾一度被上市公司滥用,使得该计量属性经历了放闸又关闸的尴尬局面。
第四阶段(2001至今),进入21世纪,一方面,随着经济国际化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加大,大量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相关性缺陷越来越突出,而价值计量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则成为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信息不仅具有较高的决策相关性,而且从提供真实价值信息的角度看,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也绝不逊色于历史成本;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和贸易的国际化必然要求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提高其一致性程度。因此,与国际惯例接轨,是这次会计制度变迁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次会计制度变迁的重要导向。为此,2006年我国出台了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1个基本会计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中,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反映出会计目标取向由重视信息的可靠性向可靠性与相关、有用性并重的转变。基本准则(2006)中还首次规定了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同时,会计计量从重视初始计量发展到更加重视基于初始计量的后续计量。会计计量属性比之于过去更加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能更好的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的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这些变化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
三、会计计量属性的未来趋势展望
笔者认为:从发展来看,未来主导的会计计量属性将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主。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是合理反应企业财务状况、提高财务信息相关性的需要。它着眼于现在和未来,体现了一定时间内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能够真实反映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或企业在清偿债务时需要转移的价值。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对于处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工具,显然公允价值是会计所能提供的最为相关的计量属性。再次,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国际化的需要。作为用来规范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会计,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逐步实现国际化是必然要求。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价值计量有利于我国吸收国际资本,也有利于我国公司到境外上市或兼并外国企业。
【参考文献】
[1]高巍,王秀靖.略谈会计计量基础及其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7(3).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形资产;
会计准则;
无形资产推销;
初始计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知识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原2001年《无形资产》准则基础上,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分析、吸收各方面反馈的合理建议,财政部于2006年2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1无形资产的适用范围
旧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既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可辨认无形资产,也包括商誉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而新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强调了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特征,这样就把企业自创的商誉以及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排除在无形资产之外了。这样就使得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确定、计量和报告同国际上的通例具有了可比性,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的竞争,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会计处理的修订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研究和开发工作。企业进行内部研究项目的开发,必须投入人力和物力,发生各种支出。而对这些支出的核算,旧准则中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
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这样处理必然引起开发阶段利润的下降,管理者不愿因为业绩下降而引起投资者不满,于是就减少开发经费支出,这样短期利润数字可能比较好看,但却损害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新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进行了修订,研究费用依然是费用化处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可以资本化。这就要求企业能正确划分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才能正确确定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支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探索性,已进行的研究项目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会否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该阶段的支出不能资本化自然是合理的。而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可以减轻管理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从而提高企业在开发投入上的热情,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促使企业的业绩及现金流实现长期的同向增长,使公司进入良性循环周期,提高企业价值水平。
3增加了不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
旧准则未规定无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新准则增加了不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根据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判断,如果无法合理估计某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的,应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并对其进行了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指该无形资产无法预见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进行摊销,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这样做有可能改变企业的资产和损益情况。
4无形资产摊销的变化
旧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而新准则规定,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按照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进行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新准则还增加了每年年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以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的规定,以及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的规定。一旦发现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可以及时调整,使会计处理更加符合当前的经济实质,比较客观地反映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及账面价值。
5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变化
新旧准则对不同渠道取得的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均作出了规定,但是,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概括如下:
(1)外购的无形资产。旧准则指出,购入的无形资产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新准则规定更全面:首先,规定了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包括的内容,指出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其次,新准则又进一步规定,对于购入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根据旧准则,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只包括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而根据新准则,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的三个条件和追加的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
(3)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根据旧准则,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而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和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相关准则确定。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产计价理论;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会计目标
一、资产计价理论的相关研究
(一)资产计价理论的概述
资产计价理论是关于资产的概念与确认标准、资产计量属性、资产计量模式以及资产计价方式等的资产在会计中的计量问题所形成的一系列的理论。本文主要以资产计价方式来探讨资产计价理论的含义。我认为资产计价理论从资产计价方式角度考虑的含义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计量的会计理论。而本文主要以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两个方面来说。
(二)资产计价的方式
目前我国公认的资产计价方式主要有五种,即公允价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双方都自愿情况下的公平交易中,二者彼此进行债务清偿或资产交换时的金额。这里的公平交易是指不进行或不需要进行经营规模的缩减、清算或在不利条件下持续经营的企业在双方不利的条件下仍进行交易的情况。本文所指的公允价值是将可变现净值和现值包含在内的计价方式。
历史成本是指在进行会计计量时候, 按照所取得资源时的原始交易价格,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
重置成本又被称为现行成本,是指在当今市场条件下的利益相关者利用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重新购置一项资产时支付的金额。在重置成本的计量模式下,这里的资产的价值是指按照我们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取得一项与其相似或相同的资产时所支付的金额。
在正常生产的经营条件下,可变现净值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计量:
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预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这是一个净值的概念,即:在可变现净值计量的条件下的资产价额=正常对外销售所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资产至完工是估计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现值是指以一定恰当的折现率对未来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进行折现所得到的金额,它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是考虑时间的一种计价方式。
在现值计量方式下,资产要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值流量的折现金额计量。通常我们在确定非流动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及在确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价值时,引入现值的计价方式。
二、基于会计目标下的资产计价理论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必须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因此, 我们强调相关性要多于可靠性。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不仅要在会计上进行确认,那些虽然还没有发生但是对于企业有重要影响的事项我们还要求进行确认。因此要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受托责任观相对于决策有用观相比,其注重的是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人员服务于委托者的需要,会计报告是以委托者为中心的。会计人员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客观的信息上,公允的报告会计信息。受托责任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客观公允的表达经济责任的履行结果,因此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一)以公允价值为计价方式体现的决策有用观
一方面,公允价值的本质体现的是“现在和未来”,公允价值计量的着眼点在于会计要素现在和未来的价值,所追求的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决策的会计目标,即它强调的是计量结果与会计目标的高度相关,而对与产生这一结果的计量过程的标准型以及程序是否合适等并不注重,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是注重结果在会计计量中的反映。而这恰巧体现了“决策有用观”中的决策相关性,即会计信息必须要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价的优点也能够体现决策有用观:首先,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很强,企业资产的价值被公允价值直接客观的放映了出来,并保持其既“随行”又“随市”的特点,这些都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其次,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资本保全,当企业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管何时耗费、均按现行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核算;
最后,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有助于预防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并且解决了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在成本计量的模式下,当期利润被企业过分的重视,导致企业资本积累被忽视从而造成短期行为。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将经营者的中心由单纯的提升企业利润转变为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立足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二)以历史成本为计价方式体现的受托责任观
一方面,历史成本的本质是“过去”,它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这体现了不可变性,即它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而是永久的保持原始数据。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有利于受托人对公司进行真实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履行对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历史成本相对与公允价值也是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历史成本是指买卖双方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构建企业的财产物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金额。这是客观确定下来的,没有通过人为的操纵,从而真实地反映了财产物资在被购置当时的价值;
其次,历史成本具有可验证性。它具有原始凭证作为“证据”,例如合同、发票和账单等,可以随时对其进行验证;
最后,历史成本计价时,因为其证据容易获得,所以大大的减少了核算的手续;
另外又不需要经常对账目做调整,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人们对资产价值的随意改动和对财务状况造假等现象;
④按历史成本计价时,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还是收入,都是按照实际耗费和实际成交价格确定的,可以预防企业经营收益被任意歪曲或操纵的现象。
三、结论
我认为通过对研究资产计价理论以及我国的会计目标的研究,发现资产计价理论中的历史成本体现了受托责任观,而公允价值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并且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能体现会计目标。(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朱青,常凯.从会计目标的变迁看公允价值引入的必要性[J].财经论坛,2011,1(3):47―48.
[2]刘新勇.论会计目标与会计计量模式的多元化选择[J].商业经济,2008,12(4):48―49.
[3]苏菲..从会计目标的变迁看公允价值引入的必要性[J].财经论坛,2011,1:47―48.
[4]孙海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会计目标的耦合性研究[J].北方经贸,2011,12:65―67.
[5]黄中生,王惠芳.对历史成本计量的重新认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7):58―61.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现状
经济学家舒尔茨自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人们将人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源加以开发与管理,并形成了会计科学发展的新领域――人力资源会计。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文章在各期刊上发表数量增多,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走向繁荣。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进展为基础,基于四个不同的视角总结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想法。
一、基于产权关系的人力资源会计
阎达五和徐国君(1996)详细叙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起源、发展的主要过程及相应成果,在评述人力资源会计两种主要模式的不足(基本立足点存在局限且均未能解决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和界定等实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改进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
张维迎(1996)认为企业所有权仅考虑剩余索取权是不够的,因为企业参与人有权获得剩余并非等于他一定能获得,剩余索取权的实现还要依赖相应的控制权,剩余控制权指的是在契约中没有特别规定的活动的决策权。(郭道扬,2004)认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合称为企业所有权。而作为财产权利具体化的产权现状,在范围与内容上表现为一组权利束,权利束中最基本的内容则是占有、使用、处分与收益四项全能,它是人们(财产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权利关系。袁振兴(2000)指出,当劳动者在契约中约定不让渡其人力资源所有权时,劳动者权益具有债权人。吴泷(2005)则直接指明人力资源所有权可以让渡,即“人力资源载体在私人产权基础上的个体所有者之所有权通过产权交易转变为人力资源所有权主体在法人产权基础上的集体所有者之所有权”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陈静宇,魏力伟(2007)运用产业经济学与企业契约理论探讨了劳动者权益会计的逻辑关联及学科属性、人力资本的主体范围、企业所有权内涵、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及如何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等这些问题做了研究,得出了五个结论。
吴泷(2008)在分析人力资源产权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人力资源会计事项的基本类型,通过会计理论创新,构建了人力资源的新模式,他认为人力资源的投资者与受益者未必完全一致,导致产权的保护和权益的保障可能存在主体错位,因此,要求建立人力资源产权主体才是会计主体的假定前提,在从人力资源活动事项中剔除了那些不会导致企业控制人力资源产权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部分的内容以后,把人力资源的投资活动明确区分为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与个人对人力资源投资两种不同的类型,以投资成本及投资价值作为会计客体并对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二、基于成本角度的人力资源会计
杨洪明(2001)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只不过是建立了不同于传统会计的一系列会计模式而已。张文贤(2002)认为这些会计模式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投资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等四大模块。吴泷(2004)将人力资源成本开支范围的界定为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替代的投资活动中所发生的实际支出与招致的机会损失按核算用途不同所进行的具体划分,他还将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三种方法具体运用时,把企业在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替代全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按性质及用途进行划分,以此来进行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吴泷(2010)还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的范畴以及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进行了反思,他认为目前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模式,把招募、选拔、录用、安置等资本支出以及培训、开发等成本支出按员工的效力期间分期予以摊销,并与即期的人力再生产的维持、激励、调剂等费用支出一起计算有关的价值耗费的信息,但相关的支出却与能力的储备(人力不能储备) 的投资毫无关系现状,那么所生成的只是有关支出的流量,而非成本的存量。
三、基于价值角度的人力资源会计
葛家澍(2004)给人力资源效用价值下了定义,指人力资源使用价值的价值效应,属于人力资源的产出价值。作为尚未耗费的价值,它既不涉及流量也不涉及存量,因此已有的工资贴现法、随机报偿法、商誉法甚至于完全价值法等计量模型,也就不是人力资源效应发挥所产出的未来经济价值。所以,现行的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并未计量人力资源的效用价值,所提出的所谓计量模型也就只能是作为一种介于成本模式与价值模式之间的怪异模式。
刘仲文( 2007)计量及报告人力资源在企业所发挥的效用价值不仅涉及到许多客观条件,还涉及到更多主观因素。李新,陈强(2005)作了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思考,认为建立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应坚持盘活存量的原则,与激励机制设计相互结合的原则。间接定价与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价值、知识经验、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程蕾,刘仲文,艾新宇(2008)对人力资源价值影响因素作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影响人力资源价值的六大因子分别是: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子、组织管理能力因子、适应环境因子、工作态度因子、生理因子和工资收入因子。
四、基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
葛家澍(2004)对人力资源计量的六种方法作了综述与反思。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的创始人(Flamholtz),前者优点是使用的客观、可验证性,但是不能揭示人力资本的真正成本,甚至导致大量的企业价值信息被隐匿(hidden),后者的优点是尊重市场因素、是资产经济价值的较好代替者,但是各类人力资源的非同质性,不存在等同代替者;
未来薪酬贴现法(humanson),优点是:属于产出计量角度,在一定程度揭示人力资源的部分价值,但是将企业支付的工资当作人力资本价值的替代变量缺乏说服力;
随即报酬计价法(Stochastic Reward valuation Method )(Flamholtz)现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人力资源的动态性,但是主观性较强;
未来盈利贴现法(Discounted Future Earning Method)的优点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力资源的部分价值,但是无法分离企业每年的收益中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贡献;
机会价值法(利用自有现金流量贴现法计量人力资源价值),但是贴现率的选择将是一个容易为该模型导入“噪音”(noise)和不确定性的过程,降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闫萍(2009)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作了概述,提出了针对认同类型人力资源采纳不同的计量模型的建议。根据计量人力资源成本(Human Resource Cost Accounting)的基础不同而形成四种方法: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Human Resource Value Accounting)旨在计量、报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价值,分为货币性计量模型和非货币性计量模型。
人力资源会计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面取得了这些研究成果,葛家澍(2004)认为这种看似完善的会计体系自诞生以来,在实际中的运用却很低,导致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且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葛家澍、杜兴强(2004)将人力资源会计在实务中经过短暂的繁荣之后又归于沉寂的原因归纳为四点:一是人力资源计量及确认方面的困难;
二是传统的会计及当代财务会计学没有人力资源会计的“容身之处”;
三是人力资源的经济后果性;
四是财务会计的内涵及外延问题。他们认为人力资源计量及确认面临的困难时国外会计学文献极力渲染的一个论断。他们对对传统的人力资源主要的六种计量方法进行了评述和反思,得出了六个结论:一是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方法陷入了资产的定性规定和定量描述之间的困境;
二是未来收益贴现法和未来工薪贴现法,无法揭示人力资源价值的本质;
三是纯粹的人力资源的非货币计量或者模糊性计量可以摆脱计量不可靠的指责,却与会计信息系统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特点相违背;
四是各种计量方法没有区分生产性人力资源与管理型人力资源,而用统一的计量方法试图计量企业内这两类具有不同特点的人力资源;
五是即使是货币计量,要达到或者追求精确性计量也是不可能的;
六是关于人力资源的计量与股价问题,既应该考虑人力资源的基本价值或内在的价值,还应考虑人力资源的模糊性计量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适当调整(杜兴强,2003)。
刘晓梅、闫素梅(2002)从企业理论、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三个角度指出我国当时不宜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杨有红(2002)就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形似完善的现行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在实际中运用程度却很低,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理论的支持、概念本身缺乏泾渭分明的界定、体系本身缺乏一致性。牛彦秀(2004),崔东顺(2005)将人力资源会计难以实施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理论体系的不完善。
吴立梅(2007)将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作了两方面的分析:一是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方面,她认为人力资源基本符合资产的定义,但是传统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型历史成本法,根本不能揭示人力资本的真正成本,而重置成本带有认为估价因素现状,使得价值容易被人操纵;
二是人力资源的列表问题,她认为西方推行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一般只使用于企业内部,并不对外公布。孟利琴(2009)、崔胜利(2007)、李兰云,汪凡(2010)等也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陷入困境的成因。
五、总结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达到高峰并且呈现繁荣的景象。一是研究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全面,理论基本成型;
二是开始应用经济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杜兴强,李文将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会计中;
三是结合中国实际的创新性研究较少,研究成果尚欠指导性,很多文章是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四是理论研究较多,实践应用很少,与国外仍存在巨大差距;
五是规范性研究较多,实证性研究很少。建议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加强实证研究方法,用实证数据来检验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爱萍,程明娥.人力资源会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仲文,王志忠.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阎达五,徐国君.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与劳动者权益的确立――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探讨[J].会计研究,1999(6).
[6]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上)[J].专家论坛,2004.
[7]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下)[J].专家论坛,2004.
[8]葛家澍,余绪缨.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
[9]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及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彩色模式(上)[J].财会通讯,2001(11) .
[10]杜兴强,李文.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田[J].会计研究,2000(6) .
[11]刘永泽,戴军.论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0,(3).
[12]朱金凤,薛惠锋.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进展和现状揭示[J].会计与审计,2006.
[13]杨有红,王仲宾.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02.
[14]吴泷.基于产权行为研究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再造[J].会计研究,2007(1):10―14.
[15]吴泷.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之再思考[J].会计研究,2005.
[16]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创新[J].会计研究,2008(10)31―36.
[17]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
[18]吴泷.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账务体例设计及机理关系[J].财务与会计,2008.
[19]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反思及新思维模式的创立[J].当代财经,2008.
[20]王秀丽.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人力资本会计研究[J].会计研究,2005(8).
[21]余绪缨.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
[22]吴立梅.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
[23]张文贤.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J],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