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快速护理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8 16:25: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保胆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成为当今普通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疾患的首选方法,也是目前胆囊疾患最先进的治疗手段。这不但保住了患者的一个器官,还具有创伤小、保留胆囊功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快速护理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快速护理论文【五篇】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腹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33-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保胆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成为当今普通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疾患的首选方法,也是目前胆囊疾患最先进的治疗手段。这不但保住了患者的一个器官,还具有创伤小、保留胆囊功能、恢复快,复发率少等优点[1],为患者减少了痛苦,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收到良好的护理效率,增加了患者的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传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理念与措施已经不能很好的与这个先进的手术方式相适应了。自2006年以来,先进的快速康复外科医学理论在我国通过临床试验,逐渐走进了医疗护理领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也为腹腔镜下保胆手术患者带来又一福音。

快速康复外科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在2001年率先提出,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它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组合而产生的协同结果。快速康复外科必须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不仅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治疗师、护士,也包括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

我院在周围几家医院中率先汲取了快速康复外科医学和护理的理念,对保胆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了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平均住院日、增加了床位周转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保胆手术患者病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腹腔镜保胆手术患者86例,其中男36例,女50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56岁,术前均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能耐受手术。

1.2 方法 实施手术前,对86名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基础疾病等,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方面优越性的宣教,经过评估,有56例患者适合实施术后快速康复护理,和家属接受并且愿意配合接受快速康复护理。

1.2.1 术前护理

1.2.1.1 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对手术和护理先进理念的不了解,担心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有差别,效果会不理想,护士要耐心细致宣教,介绍保胆手术和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和方法的优点,消除患者由于对保胆手术和快速康复医学知识的缺乏而引起的恐惧心理,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鼓励患者,增强信心,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认真解答,争取让患者和家属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和护理。

1.2.1.2 协助患者完善各种检查,护士向患者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患者接受检查,向患者交代各种标本的采集要求,使患者的各项指标确保能耐受手术。

1.2.1.3 传统择期手术患者要术前12小时禁食, 4小时禁饮,是为了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造成窒息和肺部感染。但长时间禁食会造成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加重术后的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已是公认的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2]。现已有研究发现,胃功能正常者进食固体食物6小时、液体2小时后即可排空。为此,快速康复护理提倡术前尽量减短禁食禁饮时间。

1.2.1.4 护士要配合医生,遵医嘱应用血管收缩剂。维持患者稳定的血压。手术均采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加气管插管,选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麻醉剂,保证患者在麻醉后快速清醒,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用硬膜外麻醉时可能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管内容量相对缺乏及低血压,合理的处理方法是使用血管收缩药而不是大量输液。

1.2.2术后护理

1.2.2.1 早期有效复温:患者回到病房护士要及时采取增加盖被等保暖措施。早期的保温,具有减少出血、术后感染、心脏并发症,以及降低分解代谢的作用。如体温过低,在复温过程中产生应激,有损害凝血机制以及白细胞功能、增加心血管负担等不良作用[3],所以,患者手术结束及时有效的采取保温措施至关重要。

1.2.2.2 饮食的护理:传统的手术日及术后的液体输入可能导致围手术期体重增加3-6kg。通过有效地处理术后恶心、呕吐及肠麻痹,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降低高分解代谢。早期恢复口服饮食可以减少腹部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缩短住院日。

1.2.2.3 术后充分止痛,疼痛消失了可以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及褥疮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56例患者中除2例术后进食出现严重腹胀现象,3例术后发生了尿潴留现象,均为60岁以上男性,24小时之内重新放置了尿管和胃管外,其余51例均无并发症,手术3天内出院患者达到41例,手术后三日出院率73.3%,出院后随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达到92%,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11天减少为7天,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床位周转率。

3 讨论

快速康复医学理论及护理相对于传统护理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我院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以患者为中心,体现人本位的护理理念,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引入腹腔镜保胆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减少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增加了床位周转率;
降低了人均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是当今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磊,刘衍民,文辉清。胆囊壁结石微创保胆手术价值的探讨。中国内镜杂志,2009,15(6):572-575.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人体质虚弱,骨含钙量低,骨质脆弱,特别是髋关节,其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供给障碍,如遇跌倒或不慎遭遇创伤,极易导致骨折或关节病变且难以愈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或关节病变的首选方法,一则通过治疗可以减轻因股骨头坏死导致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二则此术式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护理和住院时间[1]。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 FTS)是一种新型的康复理念,主要应用于外科,它融合临床、麻醉、护理、营养等多个学科,遵循循证医学理论,在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老年患者行护理照护,以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行快速康复护理用以判断其效果,以便为进一步推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注:*表示 P

表1显示,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6个分维度均低于试验组患者,P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n=80,天)

注:*表示 P

表2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于试验组患者,P

3 讨论

传统的手术治疗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治疗花费高[3-4]。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消除关节疼痛,以最小的痛苦来纠正关节的畸形、恢复关节相应的功能 [5-6]。这一术式的推行使得患者既避免了接受大型手术的痛苦,又从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的肢体功能,是临床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快速康复理论强调护士不仅要帮助患者减轻身体上的痛苦,还要在住院期间与患者一起规划出院后的康复和后续护理方案,向患者介绍控制情绪的方法、讲解患者出院后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不仅解决了患者知识储备不足的难题,同时安排了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宜,使其能尽快、较为容易地适应疾病带来的生活环境的转变,助其尽早摆脱疾病带来的迷茫。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煤矿;
锚杆支护;
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053-02

1 国内外锚杆支护技术的现状

1.1 美国煤矿的锚杆支护技术现状

除中国以外,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产煤大国,也是较早把锚杆作为煤矿顶板主要支护方式的国家之一。目前,美国是世界上锚杆使用数量最多,锚杆支护技术最成熟、最先进的国家。锚杆的作用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围岩,加强围岩的稳定性,美国几乎在煤层中布置了其所有井下巷道,锚杆支护每年被应用在约26 000km的煤巷中。美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锚杆的生产效率居于世界首位。据统计,美国每年只有不到10人死于顶板冒落,可见其锚杆支护技术应用非常成熟,可靠性很强。

1.2 澳大利亚煤矿的锚杆支护技术现状

澳大利亚拥有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锚杆机具装置研制水平,现在主要集中精力发展特种锚杆:如注入式锚杆、采区高预应力锚杆和纤维增强塑料锚杆(其重量仅为钢材的1/4,刚度却比钢材还要高)等。关于安装锚杆机具,如新型锚杆安装机ABM20,一次可同时安装六根顶板锚杆;
旋扭预紧装置,通过在螺母和托板加承压滚珠,承载达到90kN左右。

1.3 德国煤矿的锚杆支护技术现状

德国普通锚杆支护达到8%~20%的移近量,可拉伸锚杆和滑动锚杆的极限移近量可达到30%~35%。现在影响德国煤炭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长壁工作面采区煤巷掘进速度滞后,煤巷每掘进一米,需要安装两根煤壁锚杆和六根顶板锚杆,每班安装锚杆的根数也会变化。由于连续采矿机在煤矿中被广泛应用,导致锚杆安装速度跟不上工作面回采速度,某些煤矿逐渐采用了位置变换开采法。

1.4 南非煤矿的锚杆支护技术现状

由于南非大多数矿井煤层顶板是硬砂岩顶板,顶板条件好,比较容易支护,锚杆安装速度很快,不影响采煤作业。南美一些煤矿安装了顶板岩层监控系统以防煤层顶板出现局部冒落,这样有效维护了矿井安全生产。

1.5 我国煤矿的锚杆支护技术现状

我国锚杆支护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6年,一些煤矿开始使用刚砂浆无托板锚杆和机械端锚,这类单体锚杆仅适合于稳定的岩石巷道,不适合用于围岩较软的煤巷。上世纪80~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了以锚梁网和锚带网为代表的组合锚杆支护阶段,由于锚杆支护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高,对破碎岩体的加固效果好,因此,我国煤矿中开始广泛应用锚杆支护技术。到1998年,煤巷中锚杆支护比重已达到20%以上。由于我国煤矿的软岩地层分布广泛,即使在服务年限内,很多巷道的围岩变形量都很大,有的甚至冒落无法再利用。因此,推动锚杆支护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研究开发可以有效控制高应力、采动和软岩等大变形巷道的锚杆支护技术。

与国外相比,我国锚杆支护的主要缺点在于锚杆可靠性差、锚固力低等,因此提高锚杆性能、开发具有高阻力、急增阻和强初撑力学特性的锚杆支护,是控制高应力、软岩大变形巷道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内锚杆支护的主要发展方向。

2 我国锚杆支护技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 对锚杆支护机理认识不够

现在采用的锚杆设计方法,如加固拱、组合梁和悬吊等理论都是针对一般巷道提出的。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煤巷的特殊条件,建立起符合煤巷自身特点的设计方法与支护原理,特别是在软岩或全煤条件下,没有成熟的巷道围岩支护设计要求。因此,现在很多技术标准都是依据经验制定的,缺乏科学依据,导致施工和设计中存在一定盲目性。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巷道围岩矿压显现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煤巷独有的特点,不断探索、创新煤矿锚杆支护理论。

2.2 锚固剂与锚杆质量低

锚固剂的质量指标是决定支护可靠性的关键,锚杆的力学性能与其结构和材质紧密相关。我国煤矿井下使用的锚杆的延伸率和强度偏低,因此,锚杆支护既不能适应煤巷围岩的变形,也不能为巷道围岩提供较大的支护阻力,导致巷道顶板容易产生离层或错动。另外,由于锚杆质量低,煤巷每掘进一米的需要安装更多的锚杆,极大的影响巷道的掘进进尺。

2.3 锚杆机具结构性能有待提高

锚杆机具性能是决定施工速度和锚杆安装质量的关键。目前,虽然我国具有液压、风动和电动锚杆钻机,但其整机性能和零部件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4 需要提高锚杆监测仪器与检监测技术

监测是保证锚杆支护可靠性和监督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很重视锚杆支护的检测工作,研制出了如超声波围岩裂缝探测仪、锚固力测定仪等监测仪器,但其功能不全、性能不高,尚未形成成套的综合检测技术。虽然,我国已经开展监测工作,但是监测所起的指导和反馈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差,理论水平低,对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3 对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展望

3.1 继续完善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技术

锚杆支护理论很多,但这些理论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发展适应性较差。所以,有必要结合煤矿自身特点,不断探索煤矿锚杆支护理论,提高煤巷锚杆形式与参数选择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我们要不断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锚杆支护理论和设计方法,学习先进的煤巷锚杆支护的工程监控设计方法,根据我国实际,发展科学合理的锚杆支护技术,提高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3.2 发展掘锚新机具

根据当前的施工工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快速掘进:一方面是锚杆机打眼及安装速度;
另一方面是掘进机割煤速度。现行煤巷快速掘进施工方法的主要矛盾是掘进工作面的开机率较低,支护时间过长,影响单进水平的提高。加快煤巷锚杆支护单进速度的有效手段是发展掘锚联合机组,实现“掘支锚一体化”平行作业。因此,发展掘锚新机具将是我国煤巷快速掘进的一个发展方向。

3.3 进一步研究锚杆支护监测技术

要对煤矿井下的锚杆支护进行综合监测,验证初始设计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并为修正初始设计提供依据。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必要的监测工作并没有顺利进行,导致监测效果大打折扣。但是,监测的重要性不置可否,所以在日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加紧研究锚杆支护监测技术;
另一方面,要提高人员素质,使其清楚监测的重要性,以便实时、有效地对煤矿锚杆支护进行监测,保证安全生产。

4 结论

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支护效果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技术,并结合本国实际,不断完善我国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技术,提高锚杆支护的可靠性,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B・里文,李孝尚.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进展[J].中国煤炭,1999,25(8):52-55.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钢轨病害;
新型维护理念;
钢轨维护策略;
智能维护;
模糊评价;
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120-02

0.钢轨病害发展趋势及机理

钢轨病害是由于轮轨循环往复作用导致轮轨关系逐步恶化,使得钢轨表面材料塑性变形,造成钢轨表面产生硬化层。硬化层受列车滚动接触疲劳产生初期鱼鳞纹(裂纹萌芽及初期病害),初期鱼鳞纹逐步发展为钢轨轻度和中度病害、重度病害、断裂或断轨。

第一阶段为裂纹萌芽阶段,主要有钢轨表面硬化、初期微小疲劳裂纹等病害产生,应采用以HSG高速打磨车为代表的体现“小量多遍”的预防性维护。从示意图1中X、Y轴分析,由于消除病害维护量小,维护线角度小,维护次数偏多,同等维护量下的钢轨使用寿命最长;
由于该阶段病害增长速度较慢,采用“小量多遍”的维护模式与病害发展机理匹配,使钢轨维护成本最低,维护经济效益最高。

第二阶段为早期裂纹生长阶段,会产生轻度、中度疲劳裂纹,以及轻度、中度钢轨波磨、侧磨、轨头剥离、肥边等病害。对钢轨维护而言,该阶段已错过预防性维护的最佳时机,应采用以GMC-96打磨车打磨为代表的病害消除量较大的修复性维护手段。从示意图1中X、Y轴分析,由于消除病害维护量较大,维护线角度较大,维护次数偏少,同等维护量下的钢轨维护寿命偏短。该阶段病害增长速度加快,维护周期缩短,使钢轨维护成本较高,维护经济效益偏低。

第三阶段为裂纹生长阶段,钢轨病害由轻度、中度快速发展成重度,钢轨掉块、钢轨重度波磨及侧磨、钢轨重度肥边等病害同步产生。该种病害主要出现在长大隧道、小曲线半径、频繁运营重载线路及年久失修的区间线路,应采用以XM-1800钢轨铣磨车铣磨为代表的病害消除量较大的修理性维护手段。从示意图1中X、Y轴分析,由于消除病害维护量很大,维护线角度最大,维护次数最少,同等维护量下的钢轨维护寿命最短。该阶段病害发展更快,维护周期更短,使钢轨维护成本最高,维护经济效益最低。

第四阶段为断裂或断轨阶段,钢轨由重度病害发展为断裂或断轨,由于该阶段病害发展迅速且不可控,仅能采用换轨方式,而换轨成本巨大,且有巨大的铁路运行安全隐患。

本文结合钢轨病害四个阶段发展趋势及机理,提出采用预防性、修复性、修理性、换轨四个阶段的对应维护手段,并提出钢轨新型维护理念,即一方面突出钢轨预防性维护,将维护周期提前,采用“小量多遍”,与病害发展机理匹配的维护策略,最大程度提高钢轨维护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另一方面,应重视修复性、修理性维护,在钢轨维护关键节点开展有效维护,最大程度降低钢轨病害恶化速度,实现“预防和修理两手抓”,“不过维护和不欠维护”的维护策略;
第三,应重视维护工艺数据、维护前及后钢轨病害检测数据提取及分析,结合人工交互及智能专家系统,实现具有层次化、智能化、科学化的钢轨智能维护,及时、科学、准确的指导钢轨维护。

1.钢轨在线维护工艺

钢轨维护工艺应基于钢轨病害发展趋势、机理,在最佳时机,采用最佳维护工艺和设备,达到及时、恰当、经济进行钢轨维护,做到“预防和修理两手抓”,“不^维护和不欠维护”的新型钢轨维护理念。结合国内、外各主流钢轨在线维护设备性能特点、施工工艺,提出基于钢轨预防性、修复性、修理性维护阶段的维护工艺。

针对第一维护阶段(预防性维护),应采用HSG高速打磨车砂轮与钢轨呈一定倾斜角度的被动打磨维护手段,如图所示,砂轮通过牵引车拖动着高速旋转,实现对钢轨轨头的动态打磨,具有打磨量小,打磨效率高,打磨环保性高。维护工艺策略为维护量控制在0.1mm~0.2mm,维护周期与钢轨病害发展匹配,如同牙齿保健,经常刷牙能更有效地预防蛀牙,免除治牙之苦。针对该阶段的病害消除,由于打磨较小,打磨效率高,被动式打磨作业综合经济效益较优[1]。

针对第二阶段维护(修复性维护),应采用GMC-96普通打磨车电机驱动高速旋转的砂轮端面对钢轨表面进行主动式打磨的维护手段,如图所示,通过调整打磨砂轮压力调整打磨量,通过调整砂轮角度,实现钢轨廓形不同角度的动态打磨。维护工艺策略为轻度病害维护量控制在0.2mm~0.5mm,肥边消除1mm以下,1~2次的打磨遍数;
中度病害维护量控制在0.5mm~0.8mm,肥边消除3mm以下,2~4次打磨遍数。该阶段维护的意义在于在钢轨病害发展快速的关键时期,采用较经济的手段阻止钢轨病害发展至第三阶段。针对该阶段的病害消除,由于打磨量适中,打磨效率高,主动式打磨作业综合经济效益较优[2]。

针对第三阶段维护(修理性维护),应采用铣磨车利用圆周铣削及磨削技术实现对钢轨在线动态仿形加工的维护手段,如图4所示,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铣盘及磨盘转动,并通过钢轨枕向和高度方向的动态定位技术,实现恢复钢轨轨头廓形及病害消除目的,具有一次切削量大,廓形成形好,作业精度高,作业环保性能高的特点。维护工艺策略为重度病害维护量控制在0.8mm~1.5mm,肥边消除3mm~5mm以下,1~2遍数铣磨。该阶段维护的意义在于在钢轨病害发展加速时期,采用大铣盘直径技术,大铣削量一次快速消除钢轨病害,阻止钢轨病害发展失控,最大程度延长钢轨寿命和保证钢轨运用的安全性。针对该阶段的病害消除,由于一次切削量大,廓形成形好,作业精度高,作业效率高,铣磨作业综合经济效益较优。

2.钢轨维护策略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钢轨病害的在线维护模式及策略凸显重要,传统钢轨维护模式与策略制定的主要依据是采取人工测量,现场调查,辅助对比分析等手段,结合维护经验,提出每年钢轨维护周期、策略,存在维护模式及策略不系统、不科学,“过维护和欠维护”问题突出,导致维护成本偏高及经济效益偏低[3]。

本文基于钢轨病害发展趋势及机理、主流大型维护设备在线维护工艺,结合钢轨检测技术,提出钢轨维护策略的“智能维护”模型,如图5所示,通过钢轨维护前、后检测集成技术,病害数据和维护工艺信息集成技术,专家智能交互及诊断技术,实现层次化、智能化、科学化开展钢轨养护,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基于四个阶段钢轨病害发展趋势及机理,通过钢轨波磨、廓形、裂纹动态检测技术及设备,快速获取钢轨病害数据,并根据钢轨维护标准规范、质量管理规范,结合线路配置结构信息,通过智能专家及人工交互模式,建立面向钢轨四阶段的病害参数数据平台,并输出基于线路配置结构钢轨病害数据清单及关联信息,为建立理论上可行的钢轨维护模式及策略方案提供有价值的病害特征数据及关联信息。

第二步,基于钢轨主流维护设备性能特点及施工工艺,通过收集、整理钢轨维护设备工艺经验,并根据钢轨维护标准规范、质量管理规范,结合维护成本信息,通过智能专家及人工交互模式,建立基于钢轨主流维护设备的维护工艺数据平台,并输出基于四阶段的钢轨病害维护工艺数据清单及关联信息,为建立理论上可行的钢轨维护模式及策略方案提供有价值的设备工艺数据及关联信息。

第三步,基于面向四个阶段的钢轨病害参数数据平台、钢轨主流维护设备的维护工艺数据平台,初步形成多个可行的钢轨维护模式及策略方案。

第四步,基于非数值因素智能专家及人工交互模块,通过专家智能模糊评价流程,包括基于病害特征和设备工艺能力特征因素集、数值因素的隶属度形成专家智能一次模糊评价矩阵或评价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找出不同病害特征和设备工艺能力特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考虑各因素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对单因素一次模糊评价矩阵或评价集中各因素作用以相应因素的权重)确定等级因素级,形成维护模式二次模糊评价向量。

第五步,对几个可行的维护模式及策略方案通过智能专家集对势流程(按照集对某一特征展开,对集对在该特性上的联系进行分类定量刻画,得出集对在具体背景下的联系度表达式,通过同一度、差异度和对立度进行表达),通过基于成本的集对势等级关系集,作用维护模式二次模糊评价向量,智能计算推演出成本最优的维护模式及策略方案。包括病害信息、设备维护工艺信息、预计维护周期、预计维护成本和预算维护精度等内容,真正实现对钢轨病害开展最科学、最经济的维护模式和策略,并形成智能维护数据平台,实时跟踪、记录用户现场维护效果。

第六步,通过钢轨在线维护后波磨、廓形、裂纹动态检测技术及设备,快速获取钢轨维护后效果数据信息,并通过智能专家系统,建立基于钢轨的维护后效果数据平台。并输出基于线路配置结构下钢轨病害维护后效果的数据清单及关联信息。

第七步,基于智能修正模K,结合现场施工效果检测数据,反馈修正智能专家及人工交互系统、模糊评价系统,逐步拟合理论评价体系,实现理论最佳维护及策略与实际施工效果的匹配,使系统具有智能性及专家性特点,及时、科学、准确的指导钢轨维护。

3.结束语

结合钢轨病害四个阶段发展趋势及机理,提出采用预防性、修复性、修理性、换轨四个阶段的对应维护手段,实现“小量多遍”、“预防和修理两手抓”和“不过维护和不欠维护”的钢轨新型维护理念,达到及时、恰当、经济的对钢轨进行维护,使钢轨轮轨关系保持最佳状态,降低运行阻力,对延长每个阶段钢轨病害发展速度、降低维护成本,并为我国铁路发展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提出钢轨维护策略的“智能维护”模型,通过维护工艺数据、维护前及后钢轨病害检测数据提取及分析,基于检测技术、信息集成技术、专家系统,逐步拟合钢轨维护策略理论评价体系,将理论数据与施工维护数据进行动态比较,作为智能专家维护平台权重闭环反馈指标,使专家系统具有智能性,实现理论维护及策略与实际施工效果匹配,并通过系统的智能性及专家性特点,为钢轨维护提供精准的分析数据,实现层次化、智能化、科学化指导用户现场施工,对我国钢轨在线维护技术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清跃,田常海,张银花,刘丰收,等.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4,33(2):66-69.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100例入住我院的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为(2.71±0.81)d,短于对比组(4.16±1.21)d;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16±2.03)d,短于对比组(14.27±3.18)d,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快速康复能够有效缩短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输液治疗时间。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该病患者的肿瘤位于结肠和直肠部位,男性患者数量略多于女性。患者早期症状特异性较差,具有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情况,与其它良性消化系统疾病相似,很容易产生误诊。发现后一般处于中晚期阶段,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突出,但也需要在围术期开展合理的护理干预手段。本文即是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10月~2015年12月选出的10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为(56.37±4.41)岁,其中结肠癌患者共39例、直肠癌患者共11例。研究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为(56.08±4.63)岁,其中结肠癌患者共37例、直肠癌患者共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随机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为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
为另外一组则采用快速康复护理,作为研究组。快速康复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干预

在结直肠癌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肾脏功能、肝脏功能、血常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评估结直肠癌手术的风险。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具体方法、预后效果、技术优势、术后并发症等多类信息,降低患者对未知手术的恐惧、焦虑、抵触等负面心理。术前快速康复护理不使用灌肠和泻药清理肠胃,避免患者出现脱水的情况,更换为手术前1d为患者提供碳水化合物药剂对肠道进行清理,并及时采用肠内营养液支持方式,减少肠道内容物,手术前6h禁食禁饮[1]。

1.2.2术中护理干预

为患者采用硬膜外持续麻醉处理(对比组则采用全身麻醉处理),并对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进行调控,同时还需为患者提供毛毯,使未手术部位肢体能够保持正常体温(对比组不采取保温护理)[2]。

1.2.3术后护理干预

快速康复护理在术后并不为患者放置胃管,或者在患者催醒前拔除,在术后1d拔除导尿管(如患者开展低位前切手术则在术后3d拔除导尿管),尽量不为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在手术结束后当天即可开展小范围的床上运动,在3d后可开展床下运动。其中床上运动包括被动肢体牵引、变换等;
床下运动早期为护理人员辅助的床旁行走,后期可开展适当户外运动。在手术结束后1d即为患者提供蛋白质液支持,术后2d则提供半流质食物,术后3d提供常规食物[3-5]。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并利用t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静脉输液、进食、下床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近几年新兴的护理模式,其以传统的循证护理为基础,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不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即可开展营养支持、进食以及恢复锻炼。因此快速康复护理能够被应用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阶段,在手术前可以不采用常规灌肠方式清理患者胃肠道,而是改用碳水化合物药剂,可有效降低患者脱水的情况,为手术后护理打下基础。在手术结束后,则可以为患者开展早期进食和恢复锻炼护理,一般均在术后1d开展,这样可以有效促进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和恢复时间。早期床上被动运动主要包括肢体牵拉和变换,其能够利用重力的变化和肢体轻度压迫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为早期食用半流食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使患者的体力得到快速的恢复,降低术后各类并发症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6-8]。

作者:董久梅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卫生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王灵晓.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4):1935-1936.

[2]胡爱书,焦玉荣,马红霞,等.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J].医药杂志,2013,25(5):100-102.

[3]张淑珍,欧阳满照.全程护理在新辅助化疗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8):1028-1030.

[4]谢桂生,董保国,韦建宝,等.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0,2(2):99-102.

[5]陈旭.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210-211.

[6]殷秀玲,王舒.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7(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