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德育答辩总结【五篇】

时间:2023-06-28 17:4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多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并把德育作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首要根本任务。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德育答辩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德育答辩总结【五篇】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育答辩;
医科院校;
人才培养;
价值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023-03

多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并把德育作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首要根本任务。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目前,多数学者肯定德育的功能。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教授从多方面论述了德育的教育功能,社会性功能以及个体性功能。他指出德育功能认识对德育实际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是一种理论分析,也是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线索之一。德育答辩是高校德育的一种形式,其功能和意义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肯定。高博从道德认知的尝试与解读中探讨德育答辩的理论和意义,他认为“道德认知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的程序设计,高校德育答辩是道德认知新的尝试。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有效系统地参与道德认知过程”。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高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以及整个德育体系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无论是其形式和内容,还是体系和定位都有待逐步完善,深入拓展。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

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首次开展德育答辩,这次新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者魏俊兴认为德育答辩是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是引导教育学生将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方式”,这种教书与育人同步运行的教育方式,不仅符合教书育人的主旨,且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2013年云南中医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现状,存在医患关系持续恶化,究其原因,有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院过于功利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患者维权意识高等因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较低。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实践

为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更好的提升德育水平,云南中医学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具体实施细则,成立了由校党政领导牵头,学工部、团委、宣传部、思政部、教务处等部门组成的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生的德育答辩工作,并投入专项工作经费为德育答辩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按照学院德育答辩的具体工作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分为宣传准备、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总结整理五个阶段。

在宣传准备阶段,云南中医学院要求各学院结合实际制订周密、详尽、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并通过各种途经,向本科毕业生阐述德育答辩的目的、意义以及撰写答辩论文的基本要求及答辩方式。引导毕业生妥善处理好求职就业、毕业综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职业资格考试与德育答辩的关系,集中必要的时间精力做好德育答辩准备。落实好每名毕业生德育论文指导教师。

在撰写论文阶段,要求每位毕业生回顾大学历程,认真梳理生活、学习思想成长过程及对人生的感悟,全面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找准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撰写符合本人实际情况、个性化的德育总结答辩论文。

学生在撰写德育论文前,先与指导教师充分交换意见基础上,拟订德育总结的论文提纲,成稿后先在班级内部互评修改,再根据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通过后,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经本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审核同意,方可提交答辩。

在现场答辩阶段,各二级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组织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规程组织答辩,要求每位毕业生必须参加,并安排低年级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毕业班级的答辩由“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指定评审小组具体负责,答辩评委应不少于3人,要求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并指定专人负责记录。

现场答辩结束后,各学院综合每名毕业生平时成绩、论文成绩、答辩成绩,计算最终成绩,填写《云南中医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登记表》。按答辩人数5%的比例推荐“德育优秀论文”报学工部,同时在对撰写毕业生鉴定中使用好德育答辩评审意见。

整个德育答辩过程中,云南中医学院坚持德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又切实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毕业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

通过三年的实践,云南中医学院在本科生中推行的德育答辩,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目标。2013年、2014年、2015年全校分别有1288名、1415名、1445本科毕业生参加德育答辩,且全部都通过德育答辩,其中综合优秀的比例达到90%以上。从实施过程以及最后结果看,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从制度上确保了德育论文答辩的强力推行。事实也有力证明,德育答辩制度不仅较好地丰富完善了德育工作体系,而且还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成效和经验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德育答辩对把德育落到实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德育答辩有效引导学生德育知行合一

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确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将一定的思想理论、社会道德传递给受教育的青年一代,以促使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使青年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答辩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以及论文的撰写影响学生的思想,其过程的基本要素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构成的。德育答辩其实质是通过制度设计,由学生完成建构内心道德境界、发展道德知识直至指导自身行为、激发道德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由外在的强制内化为内心信念及准则,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德育答辩有效把握人才培养薄弱环节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毕业之际,他们渴望理解与沟通,希望心灵得到关切,渴望困惑的问题得到明确的答案。德育答辩通过对大学生活的回顾,总结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其思想动态,是大学生心路历程的反应,能很好地呈现大学生内心世界与心灵成长的轨迹。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题之一就是研究和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提高认识,其过程实际上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的建构的过程,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

通过德育答辩,教师能了解到个体成长中的困惑问题以及学生内心世界成长轨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激励学生走向至善。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是德育目标之一,同时还要改造学生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并建构学生内在的良好思想道德境界及行为习惯。德育答辩通过论文的撰写,德育指导教师一对一的引导,促使毕业生感情、意志、智力和能力得到完善。

德育答辩过程可以说是毕业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无论对个体还是对学校、老师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就德育主体而言,开展德育答辩可以引导其回顾在校成长、成才历程,总结收获,找准缺失,增强学生主体自觉意识。就学校办学育人实践而言,通过德育答辩,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人才培养和德育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

(三)通过德育答辨,充实毕业教育内容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进入实习求职阶段,群体分化明显,班集体难以统一组织活动,毕业生处于松散状态,极易诱发事端。“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
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开展德育答辩,旨在激发“潜藏的自我意识,使毕业生更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德性,而非脱离现实生活,在虚无缥缈的世界中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同时,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的各种不良情绪,引导毕业生珍惜时光,顺利度过大学的最后宝贵时光。

(四)通过德育答辨,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通过德育答辩系统工作,一是加强毕业生教育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又依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其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
二是要求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发挥主导作用,从与学生充分交流思想,到指导论文选题、撰写审改,强化对学生成才的理性指导,有效弥合高校新校区显示存在的师生时空距离疏远的不足。三是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风。

(五)通过德育答辩,全面衡量人才培养质量

云南中医学院对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和学术水准的评判,已经有成熟完整的考查、考试、答辩制度,但对于其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的评判,尚未形成和建立一套系统性、痕迹化、规范化和总结性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德育答辩,为云南中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创新、新生教育、全面衡量和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材料。

德育答辩是云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旨在加强毕业生教育与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又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旨在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学生中的不良情绪,增强毕业生的爱校情绪。旨在深入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学生在校期间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旨在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学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习。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程序的设计,其形式与内容,体系与定位都需要逐步的完善,深入和拓展。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第2篇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里程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要切实帮助大学生形成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指导大学生制定人生规划并不断努力。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加强素质教育,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基础工程”抓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实。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民心工程”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逐步确立自我意识,形成自我价值体现。这个过渡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推动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民心工程”。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
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工程”

受东西方文化交汇冲突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文化呈现多样性。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在面对东西方思想的冲击时,不能深刻理解思想内涵,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这些思想的群体化会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工程”。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的不明确、教育教学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但是,单纯的理论授课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缺乏认同感和感染力,而且某些同学对思想政治课也不重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好的教材是基础,好的老师是关键,好的方法是保障。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

2.学生党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骨干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动开展的主要原因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授课为主,突出行政管理对思想政治的教育,但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党群组织和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效果并不理想。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内涵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信息时代产生的信息爆炸式增长对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新缓慢、滞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网络的使用现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思维更加灵活。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凭经验办事,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育。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里程碑式教育模式探索

里程碑,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标志的大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里程碑式教育模式,应该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符合新形势、新变化的教育理念,建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工作途径

在教学方法上,突出解决教学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感染力不够的问题。大力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在实践中,教师用丰富、生动的实践教材去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在感受中提高。

2.网上网下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德育工作的渠道和手段,德育工作进网络是信息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课题。要充分利用学校论坛、门户网站、办公网站等网络平台,大力弘扬和宣传典型事迹、理想信念、先锋模范等内容,创新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同时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占领网络文化高地。

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在发扬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科技活动为核心,结合专业特点的科技、学术活动为重点,以融入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校、院两级品牌活动,着重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大学特色,努力营造健康、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4.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

管理人员以育人为导向,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帮助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管理中渗透教育,使管理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后勤服务人员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用自己的优质服务感染和教育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强调特殊时期教育方式的变革和作用

针对特殊事件和特定时期,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理论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学生的观念形成强大冲击力。在突发事件和特殊时期,加强调查研究,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舆论阵地建设,注重宣传;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五、里程碑式教育模式的典型实例――德育答辩

德育答辩是思想政治教育里程碑式教育模式的一个典型实例。通过德育答辩可以增强学生对德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更好的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

1.德育论文开题答辩,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制定积极向上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大学生刚刚入学,必定会对大学生活有一定的迷茫,特别是自制力不强的青年学生,面对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实践环境,容易放纵自己。开展德育论文开题答辩,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合理规划大学蓝图,对于激发大学生德育主体意识和理性思维意义重大。

2.德育论文中期答辩,回顾两年思想变化,及时修正奋斗目标

经过两年的学习生活,接受了大学给予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教育,并实现着自己入学时的大学规划,此时,组织学生们再次交流答辩,进行自我总结、反思、提升、修正,可以让学生分享成长感悟,达到“检修、加油”继续前进的目的。德育论文中期答辩注重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发,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老师的引导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提高,通过回顾两年思想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3.德育论文答辩,总结大学经验教训,面向未来

答辩确定了“如果大学可以重来”的宣传主题,引导学生总结大学生活,归纳经验教训,并切实用到以后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德育论文答辩与毕业教育紧密结合,引导毕业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好人生之路。

德育答辩形成德育开题、德育中期检查、德育论文答辩的三个典型模块,贯穿四年大学生活,整个过程按照“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的顺序进行,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自身发展,明确自我目标和定位,制定合适自身的发展模式。德育答辩是一种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综合了思想政治教育里程碑式教育模式的方式方法,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程序化,结合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具有重大意义,它体现参与式教育过程,是值得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他们的成长成才,更是牵动亿万家长的心,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利用里程碑式教育模式提升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2010年05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4]吴海勤等.立体化多途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70-71.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教育;
厚德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19-02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现阶段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为理念,全面推进学生人格发展和素质提升的教育模式。而德育教育则是高校的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它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后备人才。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切合实际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措施;
要不断探索改革和加强德育教育的新道路;
要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大体在于学生层次、社会认知度、学生自我目标定位、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不同。高职学生的这些特点,使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具有了特殊性。目前,我国德育教育由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流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特点,使得德育教育的内涵界定层次不清,比较笼统,不具体,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德育育人效果不理想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远离学生生活,更是成为一种理性的外在规约手段,渐渐丧失了其涵养人格的本真意义。

现今的这种德育教育模式的根本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德育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冲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这必然要求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可避免的向专业性、实践性课程倾斜。因此德育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开展起来十分困难。此外,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德育理论的传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还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培养大学生的完美人格。要实现如此高难度的德育教育目标,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个人也必须具备较高的水平。但目前,少数领导仍认为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是搞好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两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把重要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年轻的老师身上,使得德育工作队伍思想不稳定,信心不足,对德育工作的价值认识不够;
不少辅导员、班主任精力投入不够,没有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少数辅导员、班主任人格形象欠佳,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学生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
工作效果达不到要求。这些情况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很大的局限性。

二是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在常规的德育教育中,往往存在着注重课堂教学,满足于一些道德理论、价值观念的讲授,重视德育的内容输入,而忽视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的现象,忽视学生主动性和学习的反馈,忽视学生德性的养成和人格的培养。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如果不能在各学科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全面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观念,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这就阻碍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实践转化,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德育考试高分而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的双重人格现象。

二、高职院校发展德育教育的措施

围绕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这一根本任务, 德育必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文明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培养的全过程, 使大学生在受到思想启迪和教益的同时,获得适应新时代文化精神需要的综合素质。学院作为新晋的高职院校,在学生德育教育上我们主要以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为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造学生的世界观。此外学院的校训为“厚德、笃学、修能”。厚德是第一标准,也是首要要求,即要求我们在加强公民道德这一基础层面教育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后两类道德即职业道德和政治道德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因此在平时的教育中就更应该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切合“大思政”教育,加强德育教育的工作有序性、环节完整性及全面整合性,全力推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厚德”型大德育工作创新格局。

为此,学院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措施不断深化“厚德”型德育创新模式的研究

1.注重“两课”教学,强调“以理服人”

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应发挥“两课”教学的重要作用。在“两课”教学中树立起同学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将这种教育理念贯穿在高职德育的始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院针对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特殊规律,改革课程内容,把职业核心能力建设作为“两课”的主要内容,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中心,通过系统讲授有关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竞争意识、沟通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力求紧密结系实际,符合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以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同时注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僵化灌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把知识的传授与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构建“以文化人”氛围

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校园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能使学生不知不觉、但又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的影响,并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校园文化这一特点,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来。学院时常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主题教育活动是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激发学生的社会认知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主题教育活动既可以利用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如学校每年都要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庆祝教师节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近几年来学院先后组织了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 “拒绝,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远离网瘾,从心开始”主题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将时代的主旋律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作为德育的内容,突出德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我院利用专业知识的传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引导,如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辅修课程结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有利于学生开启智慧、净化思想、健全身心的育人环境,形成有利于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与传播的学术气氛,并且学院还将德育教育和学生日常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技文化节”“寝室文化节”“心理宣传月”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入全院创建“、邓颖超” 班级的活动风潮,在全院中开展学习伟人精神,鼓励先进班级、帮助学生塑造优秀人格,引导学生在向伟人学习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不断升华综合素质,不断完善的人格理想。

3.建立德育答辩制度,设置“以情动人”环节

针对目前许多高校“重理论教育轻德育教育”的现状,学院创新地设置了“德育末五位答辩制度”,要求同学每个月根据自己的思想、纪律、寝室、能力四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自己进行加减法,在学期末时,班级德育成绩末五位的同学要对自己这一学期来的大学生活做出认真地回顾和分析,并形成3000字左右个人总结德育论文,将这学期成长历程在德育答辩中进行自我陈述,并由系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组成答辩工作小组对每位学生的答辩进行点评和指导。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通过德育论文答辩可以全面考核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情况,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与毕业论文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总结和展示,展示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展示学生面对压力和痛苦时的思考,展示自己走向成熟的每一点收获,是一次展示真实思想历程的过程。设置德育答辩制度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有了同智育工作一样的评价机制和体系,进一步从制度上凸显了德育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完善了学院德育教育工作。

4.加强实践德育,践行“以行树人”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第4篇

二、活动班级:高20XX级1班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四、活动形式:讨论、演讲、游戏等形式

五、主持人:徐富达

六、活动准备

1、确定主题

2、讨论整个活动步骤

3、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七、学情分析

这次的感恩活动主要是掀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和关心朋友的热情,让每个人都真正地试着敞开心扉感恩这个美丽的世界了。使大家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好和爱。学会感恩,才会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八、设计理念

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通过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感恩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和社会风气,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时刻心中装着感恩,与感恩同行,培养学生感恩的高尚品德,同时也会激发全校师生对感恩意识的热情,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大大提高了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九、活动步骤

1、唱团歌、国歌

2、教师宣布团队活动课开始

3、辩论赛

4、讨论

5、演讲“感恩小故事”

6、感恩小游戏:

7、总结:

8、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十、过程设计

1、唱团歌由四名学生护旗出场并把团旗摆放在课室正中,全体起立,唱团歌。

2、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班会主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

天的眷顾。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面对现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教师: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今天我们团队活动课的主题就是“感恩”。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感恩教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但涌现了很多让人流泪的感人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总有欺骗谎言、尔虞我诈侵蚀呢?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小品《一杯牛奶》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

3、辩论赛

正方:给父母的报答是精神上大于物质上。

反方:给父母的报答是物质上大于精神上

教师:我们辩论的重点不在胜负,而是通过辩论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讲感恩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其实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应该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亲,

作为高中学生,我们将是准备去迎接社会洗礼的人,那我们自己是怎样认识感恩的呢?下面,请几位同学说说。

4、讨论

学生1:所谓“感恩”,就是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学会报答那些给自己帮助的

人。

学生2: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帮助父母,多体谅老师,那就是感恩。

学生3: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只有学会了感恩,生活才会快乐,

生活中才会有真挚的情感。

学生4:生活中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帮助过我的人。

(1)分组讨论、集中发言;

(2)教师总结:

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
其次,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
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辩论赛结果:正方胜

5、讨论为什么要感恩父母?母亲的一生为你做了什么你知道吗?”

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
而作为报答,你整晚的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的为你做菜;
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笔;
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漂亮的衣服;
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

当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球;
而作为报答,你用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补习;
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不去学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陪你还有你的朋友去看电影;
而作为报答,你让她坐另一排去;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你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一整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

当你17岁的时候,她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却抱着电话和你的朋友聊了一晚上;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你却跟朋友在外聚会到

德育答辩总结范文第5篇

1 我国护理学学位授予情况

1.1 我国的学位制度 我同学位制度是在1980年建立的学位分学上、硕上、博士_一级。围家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授丁学位的学科门类为12类,医学为其中之一。医学门类一级学科有8个,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巾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同内、外、妇JL等临床学科一样,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1.2 学研究生培养类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年下达“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嚣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规定 学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医学科学学位”(科研型)和“医学专业学位”(临床 )两种。医学科学学位主要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理沦和应用基础理论的人员;而 学专业学位主要侧重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实际丁作能力,目标是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 牛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人才。

2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方法

2.1 培养目标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护理教育、科研和临床能力,在护理专业领域学有专长的高级专业人才。该目标与护理本科生、博士牛的培养目标既有联系又有 别。相对言,本科牛毕业后是面向大临床的专业人才,而硕士生更强调专业特长,博1:生更侧晕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2 招生学制 脱产学习和在职学 研究生学制有所不同。前者为3~4年,研究生入学需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英语、政治、基础课(内外科护理学、病理生理学)和专业基础课(基础护理学)。在职学 者入学考试科目为英语、护理综合(内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成绩合格者6年内可申请在职硕士学位。

2,3 培养流程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在3年的培养时间内,须按期完成下列任务:第一、二学期制定培养计划,参加学位课程学习;第三学期参加教学(临床)实践,继续专业课学,完成预实验和开题;第四学期参加教学(临床)实践,开始课题研究,发表文章,进行中期考核,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提前攻博;第五学期继续课题研究;第六学期撰写论文,完成毕业答辩。

2.4 获得学位条件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授予医学硕士学位,获得学位的条件包括:(1)学分积满:科研型学位、专业型学位的学分均不得低于34分,且各类课程学分均不能低于规定标准;(2)答辩合格;(3)通过国家大学生英语6级考试;(4)。

3 提高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

3.1 建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汁划的核心,因而构建科学的、富有护理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提高护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2004年,我们调整课程设置,力争逐步建没和形成体现护理发展主流、符合高层次护理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课程体系,开设公共必修课4门、专业必修课、专业课、选修课9门。鉴于部分专业必修课教材存在知识老化、内容简单、不符合研究生需要等问题,我们编写专业教材3本,其中《危重症护理学》获2004年国家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3.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出高层次的跨世纪护理人才,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选好导师,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关键。

3.2.1 严格导师遴选和资格审杏,确保导师质量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必须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和资格审查。首先,导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其次,导师要求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在研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最后,实行导师资格的滚动管理,改革导师终身制,以保持导师队伍的高水平,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2.2 加强导师培养,提高导师质量教育乃终身之事,并}一劳永逸。导师也要不断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指导研究生的需要。因此,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导师纠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交流和学习,以加强其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我们提供的培训途径包括:(1)面上培训:1—2次/年;(2)学历教育;(3)出国进修:3—5人次/年,时间3个月至两年。这些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导师的视野,丰富完善了导师的知识结构,提高r导师指导研究生的 能力。

3.3 规范课程学 存研究生课程学习当中,选课是关键,突出一个“用”字;学习是重点,突出一个“思”字;教学是保障,突出一个“精”字;考试是检验,突出一个“活”字。

3.3.1 选课开学一周内,导师根据研究生所学具体专业要求,以加深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研究生最佳知识结构为准则指导研究生选课。选课在网上进行,不得随意变更。由于特殊原因必须变动已选课程,研究生需在开学1个月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同意。部(院、系)批准后方可到研究生院办理。

3.3.2 教与学提倡研究型学习,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以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开放性教学,实行教授负责制,授课形式多采用小班课、方法多采用PBL、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3.3.3 考试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形式灵活多样,一门课程综合运用几种考试方式。常用的考试方式有: (开)卷、撰写论文、口头答辩、小组竞赛等。学员即使免修某些课程但仍须参加该门考试;无故缺课时间超过规定学时三分之一或研究生院抽查点名2次不到者取消其考试资格。

3.4 严格培养流程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是全程管理,也是有重点的管理。从第二学年开始,管理主抓3个环节:开题、中期考核、答辩。

3.4.1 注莺选题,使研究生迈好科研第一步 研究生在广泛阅读文献,把握本研究领域内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和导师商定具体研究课题。开题在护理学科内集中组织,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委员会成员至少5名,而且其中至少1名为外校专家。委员会成员根据开题报告表和研究生本人的报告从课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可行性4个方面对课题进行评价,判断研究生是否能够研究该课题。

3.4.2 按期进行中期考核,提高研究生科研过程质量 考核的内容主要为政治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水平、科学研究工作情况。考核的方法是由护理学科成立中期考评组,然后集中进行考核。考核程序为,首先导师介绍研究生简历、培养情况,并对研究生进行评价;其次研究生汇报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情况;冉次考评组在广泛听取意见和查看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生进行评议。综合评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合格者按照考评小组的意见进行整改。半年后再次考评,若仍不合格,则终止培养或延期毕业。

3.4.3 认真把好答辩关,保证研究生终末质量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最后和最莺要的一个环节,把好答辩关对保证研究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把答辩关时我们主要守住两个关口:申请答辩条件审查和答辩。

3.4.3.1 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条件 (1)修满规定学分;(2)开题通过,资料齐全;(3)中期考核合格;(4)专业课考试7O分以上;(5)完成研究论文;(6)论文盲审通过。论文评阅对论文答辩能否通过起重要的作用。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论义,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核质量,我们聘请校内外在护理学上有较高造诣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并实行匿名评审机制,由研究生院在申请答辩的论文中随机抽取并送外单位匿名评审。经评阅专家认真评阅审核后,未达到答辩基本要求的论文,要认真修改,经修改仍达不到要求则不予答辩。

3.4.3.2 答辩的组织形式在科室或教研室安排预答辩的基础上,护理学科集中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7名成员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名。研究生导师在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指定2名书面评审员,以进一步详细审阅论文。答辩时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委员会成员提出各种问题必须由研究生回答,以考核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等。答辩结束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获半数以上通过时,才能通过答辩。

4 护理研究生培养过程需解决的问题

4.1 护理学科定位问题世界许多国家护理学与医学、口腔医学、药学一样为一级学科。而在我国,护理学为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这样的定位不合理,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应重视护理理念、工作性质、工作范畴的变化和发展,护理将成为我国卫生保健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护理均为一级学科,护理学已发展为独立的专业;三是护理研究生授予医学学位存在不合理性,决定护理的方向、学位课程没脱离生物医学领域。护理同仁应申请成立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学组,努力争取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并确定护理学二级学科的专业设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