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9 09:00:09 来源:晨阳文秘网

学校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助,奖助学金发放人员的界定有一定要求,有的学生没有如实反映家庭状况,也拿到了奖助学金,平时的生活并不是简朴,却也是追求名牌电子产品、服饰等;学校每年都有一些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诚信论文【五篇】

大学生诚信论文范文第1篇

1.1经济生活方面

学校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助,奖助学金发放人员的界定有一定要求,有的学生没有如实反映家庭状况,也拿到了奖助学金,平时的生活并不是简朴,却也是追求名牌电子产品、服饰等;
学校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拖欠学费,将学费挪作他用,使得一学期的学习付之东流,得不到学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毕业。

1.2就业方面

学生在书写简历时,为了夺人眼球,有意夸大自己优点;
在找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就不辞而别,缺乏应有的诚信和合同意识,对于学校的名誉及今后毕业学生就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2大学生诚信缺失主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很复杂,有社会、学校、家庭因素及自身原因。学生虽然生活在校园里,但通过各种渠道可获得大量的信息,同样会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中由于运行机制不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规范不完善,大量的经济活动不规范,也会蔓延到学校,必然会影响到学生;
政治生活中一些贪官,一些党政干部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目前学校对于德育教育也是流于形式,简单的教学方法,大大影响了德育的实际效果,一些学校和教师的不适当的行为,也影响着学生坚守诚信的决心;
我国的学生从小就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长大的,学校、家庭、自身注重的就是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的水平相对发达国家相差较多,这也是造成目前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3加强诚信教育的方法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延续传统的教育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探索新方法,重视、加强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个高校教师的责任。

3.1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就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是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纠正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可塑性比较强。因此,加强大学生不断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培养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确保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确立。当代著名人文学家汤一介在《中西文化比较》中讲道:“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人文精神来加以引导。”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观念不断更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的综合、学科的交叉、文理的交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这就要求大学生成为专才,更要成为全才、通才,要情趣高雅,免受当前社会流行的功利主义、浮躁之风的影响,提高文化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3.2教书育人,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诚信建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相伴终生的,教师的道德修养不仅决定着自身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败。学校的管理者、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率先遵守诚信规范。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敢探索未发明的真理”,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自己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者。教师要爱岗敬业,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用人格力量鼓舞他人,用才华和热情授业解惑,不辱使命,为大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

3.3健全考核体系,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

大学生诚信论文范文第2篇

轮训指的是各级的党组织通过党校或者其他尝试对党员进行集中的系统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各级党校与短训班两种形式。要实现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开展形式的多样化与灵活化,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时间活动实现诚信教育效果的提高。轮训内容需要依据党的中心任务与大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过每一次的轮训都力求解决一到两个实际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

二、通过定期的党课教育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诚信教育

党课指的是通过授课的形式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是党组织生活中的常规制度之一。一般情况下,党支部组织复杂党课的实施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定期接受党课教育。此外,要注重对党课授课人员的培训、试讲等环境,确保党课的教学质量。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相结合,通过讲座、讨论、典型等方式对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切实促进大学生党员党课的有效性。

三、通过座谈、讨论及谈话形式强化诚信教育效果

座谈与讨论指的是党员围绕当前的热点问题与难点问题进行交谈与谈论,从而实现相互启发与共同提高的目标。通过座谈与讨论能够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的进行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谈话指的是党支部针对党员个人的思想、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单独对其进行教育的方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正确思想的宣传与错误思想的批判,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诚信素质。

四、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实现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

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知识竞赛、演讲、义务劳动等,可以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通过多样化活动能够赋予各种活动以教育意义,让大学生党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增长与品德的陶冶。在多样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活动政治性与思想性的相互集合,实现寓教于乐。

五、通过党性分析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诚信教育

党性分析指的是对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工作作风、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地反映,能够对党员的灵魂进行触动。党员在党性分析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剖析与教育等方式实现自身诚信素质的提高。在党性分析的过程中,要重点对待查找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对这些问题中具备了整改条件的立刻进行整改,尤其是这对一些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要进行优先解决;
对这些问题中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要实事求是的向大学生党员进行讲解与分析,并积极创造问题的整改条件,实现问题的境尽快解决。

六、通过现代传播进行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

各种大众媒体提供了非常方法对教学资源,实现了党员诚信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在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大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学校党员电化教育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通过闭路电视、局域网等方式进行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同时要实现党员诚信教育网站的建立,促进党员诚信素质的提高。

七、促进党员诚信教育理论学习质量的提高

在大学生党员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精要管用的原则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学习中进行突出。党委中心组织应该注重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复杂对理论集训的领导与组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大学生党员诚信素质的提高。各级党组织要通过考试、评价等方法确保诚信教育效果的落实。要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论学习成果考核,从而对党员的素质进行衡量。

八、总结

大学生诚信论文范文第3篇

受西方思想的入侵,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日渐盛行,好多高校大学生只向“钱”看,政治被视为实现利益的跳板。不少大学生在校参加政治或文体活动仅是为了考核及不影响评奖评优。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各种迷信和伪科学逐渐盛行,部分高校大学生遇到困难失去理性判断。各种宗教思想的侵袭,玷污了大学生的思想,使得青年大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2人际交往不诚信

以诚相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只有真诚待人,对彼此保有一种诚信的动机和态度,才能得到相互信任,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发展和加深,使得人际关系得到发展和巩固。但是不少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各种失信的行为。

3学业、求职造假

学生以学习为主,但是部分高校大学生并不专注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有的盲目于爱情,没有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缺少学习兴趣,或者学习的文化知识不能很好应用。由于平时缺少知识的积累导致考试不能顺利通过,于是开始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作弊、打小抄上。久而久之,习以为常,甚至购买作弊工具。导致原来那些学习努力的同学产生不平衡心理,进一步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整体水平,缺乏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这就进一步影响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4经济诚信缺失严重

当今大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成为受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他们或是不按合同还款或是不按时还利息,更有甚者毕业后拒绝还贷,很多同学恶意拖欠学费,这些诚信缺失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形象及声誉。大学生经济缺失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处可见,有的不只局限在道德层面,甚至触犯到法律,,对人民、社会以及国家构成威胁、造成损失。

5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5.1建立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档案

为规范和制约高校学生的不诚信现象,引领大学生自觉诚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我国目前高校应展开的一项迫切任务。诚信档案的建立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理念,推动国家助学贷款项目的发展,更有利于国家社会信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助力。

5.2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监督体制

为了孕育健康和谐的诚信环境,有力地促使高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高校不仅要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还要制定科学的监督机制。应有效发挥学生主体的监督和舆论作用,加强信用行为的管理和教育,对失信者的行为通过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及时曝光,对守信用者给予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青年学子引起对诚信教育的重视,并主动信守承诺,同时也能引起整个社会对高校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关注。

5.3构建大学生诚信自律示范机制

诚信教育机制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诚信缺失重要原因怕受到家长的斥责,因为害怕所以选择撒谎。有的甚至遭到父母的打骂,这样反而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身心更是受到损害,使得诚信问题也出现裂口。因此,建议家长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达到诚信教育的效果。

5.4建立大学生诚信危机制度

诚信危机制度是大学生经济诚信体制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生诚信危机制度可以保证高校诚信教育的顺利推进。各层次相关部门制定奖惩相结合的诚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避免单一的惩罚制度不合理。还需把握奖惩的力度,避免标准过低或过高失去合理性或者带来负面影响。高校还应完善大学生就业诚信体制,就业诚信制度能够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有效措施。

5.5吸取国外经验,建立科学诚信体制

大学生诚信论文范文第4篇

我认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着力构建诚信社会。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着力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只有真正到了管理上落实,法制上健全的时候,诚信才不只是一句空话,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才能更有成效。而大学生更应该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为打造诚信社会出力,由此来培养道德的自觉。

第二,教育管理更要讲诚信。教育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校更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理念,杜绝种种失信行为的发生。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把诚信落实到全体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对学校和教师的失信行为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大家都来讲诚信。

第三,利用两课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结合两课教育改革,一方面,要使大学生认识到,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让大学生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

第四,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在高校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首先要确定诚信度测评的要素,可以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要素;
其次,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各级指标,即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
最后,选用诚信度测评的途径,可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三种方式。通过运用诚信度测评体系可以考核学生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并将结果记入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更加注重个人诚信打下基础。

第五,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把教育和处罚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把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统一起来。在广泛进行诚信教育,普及道德知识与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让那些失信的学生及时品尝失信的后果而遵守诚信做人的道德底线,以免将来给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

大学生诚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教育 大学生 诚信道德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受到价值观、心理发展、人际交往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恪守诚信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共识,少数大学生诚信缺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恪守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诚信道德规范,对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示范、辐射和感召作用,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拓展和深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和发展先进文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新时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诚信是民族精神的基石

民族精神大发扬,必然带来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大提高。其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民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古人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民族精神,都是以诚信为基石,坚定不移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形成了诚实守信、同心同德、乐于奉献、敢于献身的优秀思想品质和高尚人格,因此,也就有了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的光辉业绩,有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二)诚信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公民道德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等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大学生的形象定位往往与“青春”“知性”“新事物”等彰显时代气息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但诚信道德是超知识性的,也就是说,诚信观念的存在和作用往往表现于已有知识的范围之外,不是知识所能包含和替代的。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大学生是有知识的人就是有诚信道德的人,大学生诚信必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提高大学生诚信修养是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重点

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关键在于要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诚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人们自觉的思想要求和行为规范。诚信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助推器,符合生产力的要求,不讲诚信是对生产力的破坏;
诚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精华,又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不讲诚信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更是与先进文化背道而驰;
诚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讲诚信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大学生的称号不仅是一种文化层次的体现,更是一种神圣责任的象征。大学生不仅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必须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塑造大学生诚信人格,需要大学生不断接受社会的道德教育和加强自身的诚信道德修养。

(四)诚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条件

诚信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信用既是市场经济准则,又是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志。大学生作为今后走入社会、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个体,必须树立信用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是其走入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的人。大学生在毕业得到一本专业合格证的同时,更应得到德证书,拿一张含金量高的“名片”。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诚信思想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因此,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从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中分析诚信的本质特征,理解诚信对个体成长、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培养他们的诚信信仰。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诚信思想教育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中国传统诚信文化教育

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其加以现代改造,建立现代诚信文化观念。

1.弘扬传统诚信文化的精华

诚信美德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流传了数千年,某些方面已经内化到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和行为模式中去了,其深厚的底蕴和精华将会继续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比如,传统诚信观关于重视和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在今天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实事求是,不仅是诚信道德要求的思想前提,也是诚信道德观念中所要求的不可分割的最为重要的思想内涵。

2.注重加强中国古代诚信典范教育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为人诚信,而诚信观的形成离不开教育,所以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诚信教化同样重视。因为诚信品德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正确引导,所以古人认为诚信教化的第一个环节应从婴幼儿抓起,通过蒙学教材除对少儿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灌输外,还要进行初步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训练,其中就包括诚信教育。第二个环节则是在官学中将诚信教育制度化。首先,儒家经典将诚信列为必修课程,灌输诚信思想。其次,将儒家经典列为必考范围,突出儒家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作用,使诚信规范在学生心目中反复强化,成为人生的道德支柱,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三)现代诚信教育

诚信道德的产生、发展与嬗变,也要遵循客观规律,随着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变化,诚信思想也在发生着历史嬗变,它的内涵在不断扩大,诚信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内容也更加丰富。就现代社会而言,诚信具有“真诚、诚实、守信”“信任、信用、信托”以及“诚信原则”的法律意义等含义。现代诚信伦理教育要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在需求和现实特点出发,认识道德要求,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产生道德情感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并将其内化为道德行为,即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首先,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诚信教育观。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成果共享的同时,也对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在社会思潮多元化、指导思想统一化的前提下,诚信教育必然要以适应新形势为目标,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生个人的思想、学习、就业等问题。其次,要注重诚信法制教育。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契约信用是以法律保障为基础的,所以要求在全社会进行诚信法制观教育,强化公民诚信法制观念。诚信教育不能仅停留在道德层面,更要注重从法律视角出发,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违背这一原则将不仅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从而起到惩戒教育作用。再次,要注重诚信伦理教育。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行的基础,它几乎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具有更新、更广的时代内涵,结合我国大学生的现状与实际,大学生现代诚信教育应包括政治诚信、学习诚信、生活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方面。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学习观等问题上还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较大的不稳定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还容易为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所左右,这就需要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论,而且也是指导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石。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首先要重视学习理论。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掌握诚信道德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分析各种思潮,同时还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选读一些相关学科的书籍,掌握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加强诚信道德教育,首先要学好科学的理论知识,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道德水平。

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最终达到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觉悟的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大学生在伏案读书充实自身理论修养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根据具体条件积极发挥自身修养的能动性,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在困难面前考验并坚定自己的信念,还要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正确理论的积极作用以及不良意识的消极后果;
敢于同错误的思潮和不良意识进行斗争,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思想、观点、情绪、情感、意志等思想道德要素是否符合实践的要求,及时纠正和克服自己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二)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主体的特性、地位和作用,人的主体性推动着实践活动的发展。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诚信教育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认同接受,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和道德自律。

强调和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诚信教育的承受者和体现者,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主体素质和主体意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我要学”等主体意识。由于受到多年的学校教育和个人的人生实践,大学生已基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从其社会化水平来看,大学生仍然是未成熟的社会个体,仍处在形成发展状态。所以,教师的“主导”仍然不能少,教师应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营造和谐、宽松、自由、安全的教育环境,不断去激励与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把外在的道德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诚信道德素质,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诚信的“自律”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诚信属于思想品德修养的范畴,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诚信“自律”是个体正确把握自身的前提。因为个体的自我认识是要在开放的环境中能动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从人的发展来看,诚信是个体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追求,这种追求是建立在人的本质和需要基础上的高层次的价值目标,那么人们为了达到那样一个目标,就会主动地、不断地去反思。这种反思是人的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为对象而反观自照,是精神上自我活动和内心反省的方法。诚信的“自律”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要求。人是诚信的主体,诚信的养成是人主体性发展的一部分。人的主体性发展来源于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的吸引和激励;
来自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以及对事业成功的执著追求。

诚信的“他律”是诚信养成的重要环节。人的道德意识培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人们要实现道德的“自律”,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不可能自发地做到,这种意识的形成只有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才能做到。这是诚信“他律”的一种方式,而其目的就是要达到“自律”。诚信的“自律”是个体行为,但又是群体行为。人类为了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即思想道德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业,就需要教育和管理并进行传承和升华。对人实施教育和管理,从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角度看,也就是对其施加外在的作用和影响,即“他律”。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把外在的教育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就是“自律”,从而达到“他律”与“自律”的和谐统一。

(四)系统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