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经济学人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9 09:2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每个学科或学科分支所处的文化位置、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不同。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重要部分,所以,以人为主体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不是什么新看法。它的特点在于它是从揭示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学人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经济学人论文【五篇】

经济学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
农民工。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每个学科或学科分支所处的文化位置、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不同。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重要部分,所以,以人为主体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不是什么新看法。它的特点在于它是从揭示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方面来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人的发展经济学则是以经济运动规律为基础揭示人的发展的规律性,揭示人的发展是怎样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想状态,探寻达到理想状态的现实途径。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觉得人们对人的发展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一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其理论根据是人性论、人道主义,研究的着重点则是以人的本性为依据,批判现实中不符合人的本性的种种表现,然后依据人的本性设计一种社会模式理想方案,实现途径则是通过宣传其美好情景动员人们为它而奋斗。

另一种观点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一旦从现实的人出发,立即就发现社会中的人都是有差别的,他们的利益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还往往是互相对立的。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用工人要求从资本的压迫剥削下解放出来,有尊严有地位;
而资本家则要求尽量巩固这种阶级差别,以便独自垄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特权。所以,恩格斯曾作自我批评说,他起初希望一下子解放全人类,后来发现要求从现有秩序下获得解放的只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根本并不要求从现有秩序下解放,而是要求维护现有秩序。恩格斯说这是我“自作多情”了。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首先是无产阶级解放。

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时说:“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指空想社会主义所阐述的理想社会),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①这首先是指为走向新的社会所必需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差别的缩小,也包括工人阶级本身的组织程度和管理能力。

不懂得这一点的人,不去深入研究、理解现实社会和揭示它的运动规律及变革的现实条件,而是想当然,总是企图用新社会的幻想图景和方案,来弥补运动所缺乏的历史条件,把宣传这些空想的图景和方案看作是真正的救世之道。

如果我们总是以先知者自居,把努力主要落在去设计人的发展和自由解放的方案,让人们去实现它,而不去认真深刻研究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条件,不研究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对个人解放的实际决定作用和找到实现这一点的社会力量。那我们就容易犯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犯过的错误。现实的发展将不会理睬你那些设计方案。历史过程必将按照自己的运动规律前行。这一过程看起来不怎么“理想”,甚至粗俗,还充斥着丑恶的东西,但却是走向人的解放的现实的步伐。

所以,我们讨论人的发展经济学新学科的建立,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是首要的前提,以保证我们的努力能取得重大科学成果。

为此,我提出四个问题同大家讨论。(1)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还是由先知先觉人士根据人性要求,提出理想目标,由大众去实现的过程?(2)人的解放是历史过程,还是思想过程?(3)人的发展是从低级经过一系列中间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还是人的本质异化到复归的过程?(4)在具体实践方面,重点放在个人根据对抽象的人的本质的看法、否定现实、设计人全面发展的和谐美景,还是深入研究经济的实际发展进程,即研究实际的历史进程,从中揭示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际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发展过程。

用关于发展规律的知识武装现实活动着的人的头脑、了解人的发展的趋势,自觉地为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奋斗?

下面,我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人的解放和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不是人们根据社会公平正义、伦理道德的要求去实践的结果。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先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不是伦理道德或法学问题。后者不能给我们指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历史根据和现实根据,从而也会轻易地被人所否定。另外,也不能指明实现它的现实历史条件、物质条件和具体途径。

有人说,人的发展即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这种说法没有正确地指明人的发展的实质,因为这里所说的“人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说明它的内容是什么和是由什么决定的。离开人的社会性就不可能有“人”的存在。

另外,把人的发展归结为抽象的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就导致另一种看法,即把人的发展过程表述为人的形成——异化——复归的过程,这就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方法论。

从抽象人性出发很容易陷入道德伦理的论证,诉之于社会公平正义要求,对推动社会历史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没有什么用处。在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前,道德说教从未停止过,中外都不例外。我国孔子的仁爱、世界大同思想讲了几千年,对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及自由解放,没有起多大作用,只是起到稳定当时的社会制度的作用,改变的只是帝王统治的方法。

黑格尔甚至说中国没有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

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②欧洲也有类似情况,从古罗马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一直到黑格尔、费尔巴哈都不乏爱、人道主义的宣教。他们的道德说教也没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爱也并未因此落到每个人身上。

在资本阶级封建制度的革命时期,从一般的“爱”发展到举起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旗帜,但是这些也只能限于口号、愿望,不管它怎么好听,而其结果却是一个更加严酷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不是自由、平等、博爱,而是社会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阶级,一个阶级压迫剥削另一个阶级,大多数人继续受苦受难。20年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打出了人道的社会主义旗帜,但他实际上是只讲“人道”,而放弃了社会主义。结果,不仅人道主义没有实现,而是广大人民群众重新陷入被少数垄断寡头压榨的处境。整个经济发展大倒退,更谈不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追求不仅是“一文不值”,而是成为一种罪恶。

这并不是说不要人道主义,不讲伦理道德,但是应看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不乏伦理道德的诉求。实践表明,只有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它才有影响力、号召力,才能起到动员群众的作用,才能结出果实。这个果实并不是人道主义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客观历史规律决定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位学者说“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心”,这表明他是与历史唯物主义唱了反调。

生产力的发展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根本的物质基础,这首先是由于人们如果没有保证个人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的满足,就谈不到发展、自由和解放。另外,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每个人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使自己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最后,生产力和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人的发展和解放的不同阶段。最初,单个人力量极端薄弱,只有结成一个或大或小的集体才能生存。所以,马克思把人的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定义为人的依赖关系。包括原始社会的家长制、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几种社会生产关系顺序发展也是人的解放过程的依次进展的阶段。在阶级存在的社会制度下,个人的解放首先为少数人所垄断,被剥削阶级只能是为少数剥削者的发展服务,被剥削者也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解放。到了资本主义阶段,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劳动者从封建式的人身依赖关系下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还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因为这时还不可能具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需要有一个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过程。根据这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需要一个使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商品关系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这种物的依赖关系,也就是依赖货币来建立人们之间的联系,冲破了人的依赖关系的狭隘局限,使人们建立了全面的联系,从而也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立了更优越的生产关系条件。人的发展进到第二个阶段,即物的依赖阶段。这时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物与物的关系建立,人的命运由物的命运决定。但是只有在这种关系下,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极大的发展,才能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从而才能创造出使得每一个个人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开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谈人的解放和自由,都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这里与所谓道德伦理无关,也不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所以,人的解放是经济问题,而不是人性、道德问题。

所以,可以看出,人的自由、解放不是主观意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自由和民主的结果。自由就在于根据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所以,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生产力,这才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从动物界解放出来。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有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可能获得解放。最初当人从动物界刚刚分离出来的时候,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谈不到自由,只有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人本身也随之不断发展,个体的能力不断增大,从而日益不断地取得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
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③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④这就是说,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历史活动的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而不是由人们为了某种理想刻意追求的结果。

恩格斯说:“唯有借助于这些新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⑤马克思的《资本论》可说是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最全面的论述,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

马克思在揭露资产阶级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而拼命地从事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时指出:“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
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⑥由此,马克思说,正是资本家这种狂热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欲望,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他才受到尊敬。“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价值。”⑦这里表明他已经抛弃了从道德伦理方面去评价资本主义制度的非科学观点。

资产阶级所推动的大工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个过程。他说:“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⑧毋庸置疑,大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以牺牲工人的幸福为代价的,这是消极方面,不过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对工人是一种灾难,但它“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⑨大工业的发展尽管给雇用工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生活更加不安定,但它的积极方面也应当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发展的。马克思说:大工业“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⑩这是一个矛盾的发展过程,但“一种历史生产形式(指资本主义)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新形式形成的唯一的历史道路。”

马克思还阐述了大工业的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其他方面也带来很大冲击。马克思谈到对旧的家庭关系的影响。他说:“大工业在瓦解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家庭劳动的同时,也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本身。……不论旧家庭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解体表现得多么可怕和可厌,但是由于大工业使妇女、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家庭范围以外,在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也就为家庭和两性关系的更高级形式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同样很明白,由各种年龄的男女个人组成的结合劳动人员这一事实,尽管在其自发的、野蛮的、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是造成毁灭和奴役的祸根,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必然会反过来转变成人道发展的源泉。”

工厂的自动化过程,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自动工厂中分工的特点,是劳动者在这里已完全丧失专业的性质。但是,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自动工厂消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不是出于某些先知者的头脑,而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大工业、机械化迫使人们不断变换工种,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技术基础;
同时它使人们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也为缩短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活动时间,去从事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计算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使人们从简单繁琐的一些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一切都推动着人们的劳动变得更符合人性的、更有尊严的和不带强制性的自由活动。这一切都表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自然史过程。

我现在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话作为上述分析的结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
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用来消除已经发现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

下面,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上述观点和方法,探讨为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原则和创立人的发展经济学新学科的有关实践方面的问题。

二、从实践方面谈谈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我们的长远发展目标是共产主义,但什么是共产主义?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奈斯比特在最近出版的一本著作《中国大趋势》

中说,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定义:

“定义一是‘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消除阶级、国家概念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意识形态’。这也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定义。定义二是‘纯粹共产主义’。指的是建立没有阶级、国家和压迫的社会,民主决策,允许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参与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决策。”

这里所说的第一个定义是复述了马克思的话,意思是说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他说的第二个定义是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面貌,这里是指共产主义是一种制度。对此,马克思有准确的表述,这就是共产主义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约·奈斯比特的关于共产主义的描述显然没有显示出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

实际上,共产主义并不是有两个不同的定义,马克思在不同的地方,的确对共产主义做过不同的表述,但这并不是共产主义有不同的内容,而是在一定历史时期,针对当时的主要任务,而强调某个方面。上述作者所说的第一个定义是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必须经历的现实途径,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途径使无产阶级得到解放,以达到最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所以,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空想社会主义者正因为不懂得这一点而被确定为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个定义则是根据物质生产发展的客观趋势所确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面貌,即在这里所有的人,也就是每一个个人都无差别地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完全消灭了少数人的发展依赖于更多的人丧失自由发展条件来实现的不平等现象。

既然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这也就成为我们工作的长远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人的解放目标不能靠“爱”、“公平正义”来实现,而只能“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这也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的意义所在。

下面,我按照马克思指出的“人的解放是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这一思想为指导谈谈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问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和个人争取个人解放、全面发展的现实的历史活动来研究。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谈:一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显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现实途径。这一途径不是从思想中去找,而是从群众的现实活动中寻找;
不是发明什么办法,而是在群众的历史活动中发现具体途径。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践着人的全面发展。

同志的《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特别提出了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不断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大工业的发展,是每个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因此,研究我国人的发展经济学,首先应关注全体工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广大工人群众日益得到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才能为我国最后实现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先是资产阶级成为新生产力和新生产关系的代表,他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广大农民和小生产者从土地和手工工具中解放出来,成为无产阶级劳动大军。在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广大工人个人日益得到相对全面的发展。但是,这一过程也是以遭受极大苦难为代价的。

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一直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我国由于历史环境,工人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并最终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时,又在此后的组织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我国工人阶级已无可怀疑地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使工人阶级在各国都成为一个人数迅猛增加、比重持续增长、素质迅速提高的阶级。在社会主义中国当然更是如此。也正因如此,我们党高度重视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工人在全面发展方面日益进步。

同志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实践表明,工人阶级如果不牢牢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能,不最大程度地得到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把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领导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广大工人群众的全面发展是最后实现每一个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经途径和现实手段。

工业中高科技的日益广泛的运用,对广大工人群众来说就是一个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获得解放的过程。举一个服装行业的例子,服装行业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我国服装制造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工序和工艺进行优化配置,有效地解决熟练技工相对紧缺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提高了服装生产水平。同时,企业对科技进步更加敏感,技术改造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一些服装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集成控制服装吊挂流水线。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各设备和工作也按产品工艺顺序排列,劳动对象在运输线上呈链索式单向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辅助作业及设备间隔时间,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性。一些无线射频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将优化、革新服装供应链结构,使我国服装产业通过效率、质量、服务手段的比较优势得以提升。如今的服装业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融合了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业,机械化、自动化为主的技术手段作用上升,人工成为辅助因素。这使工人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对广大工人群众来说,为了推动每个工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在今天,除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工人更多地解除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掌握全面科学的生产流程。此外,在物质生产已经得到相当大的发展的条件下,应在财富分配上更向一线职工倾斜具有了突出的意义。当前,提出全面推进“体面劳动”

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增加一线职工的工资,进一步改善劳动条件。在企业工资分配方面,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分配差距不断扩大,部分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和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收入偏高、增长较快,劳动密集型竞争行业、私营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偏低、增长较慢。这种状况就会使得工人只能陷入日常最低生活的操劳中,无暇从事学习、受教育、钻研技术和教育子女。

这怎么实现全面发展?

改善劳动条件是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基础。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一些企业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职工超时加班现象仍然普遍,加班工资标准不落实,休息休假权得不到保障等。必须引导企业增加劳动投入,改善劳动条件。否则就等于剥夺了广大工人发展自己的机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在推动各种社会经济差别的消灭,这是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如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使我们的活动半径大为提高,能更方便地迁徙,更加顺利地往来于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为消除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

高速铁路的发展,改变的不只是距离,也改变了个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旅行,拓宽了个人的视野,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各地的经济发展变得更加均衡,使西部大开发工作更易展开,逐步消除各地财富、地位,甚至语言上的差别,这当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高铁的发展也推进了城铁化的发展,一些城镇将得到较快发展,这大大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更接近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武广高铁的建成,加速了长沙市的变化。武广高铁全部开通后,长沙将成为铁路枢纽,发展将获得更大的辐射区域。一方面长沙城市规模将迅速扩大,辐射、服务的半径将不断延长;
另一方面长沙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将发生变化。随着武广新城的崛起,单中心的城市格局将向多中心格局转变,从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待沪昆高铁修通后,变化将更大。通过高铁这个快速通道,长沙和珠三角、长三角、武汉城市圈等几个重要的经济区域的时空概念发生了变化。产业的承接转移、分工合作有了通畅的渠道,城市的辐射效应也更强了。更重要的是区域统一市场将确立,影响经济要素正常流通的行政区划界限将不断被打破。

当然,在同一个经济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同城效应将更为明显。武广高铁使长沙与株州、益阳、娄底、邵阳、衡阳、永州等城市之间形成了“2小时经济圈”,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资源优化配置中都将起到重要作用。这一切,首先有利于、加速了人与人之间重大差别的消失,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均等发展和自由发展打下物质基础。武广高铁的贯通,带来的不仅仅是区域发展机遇,对当地群众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进而是思想方式的改变,是人的解放的重要步骤。铁路沿线,特别是车站周围的农民都将很快地转变为市民,农民住进了崭新的居民小区,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转变,文明素质必将得到很大提升。许多新城的居民都开始开展各种培训,进行“新市民”教育。这显然必将大大促进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消失,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也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必然趋势。大城市的吸引力是无法阻挡的。当前,全球人口城市化进程仍在加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方式都在推动人口向大的中心城市聚集。上海每小时都在增加30名居民。大城市的发展带来人的居住问题。今天,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城市郊区的简易房屋中,这当然不利于人的生活质量和个人的解放。所以,必须解决为所有的人提供有尊严的居住条件问题。这又表明,不受限制的城市扩张是不可持续的。这种扩张对能源和交通运输资源的需求是合理发展无法承受的。因而又是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的。我们从人的发展出发,以人为本,就必须在城市化过程中避免自发发展过程中的弊端,采取措施尽力消除居民中的不平等方面,以利于人的发展。

我国工业化和大工业的发展使人口逐渐向工业集中地聚集,农民脱离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是大工业发展的结果。但应看到,这个过程如果自发进行,必然造成许多畸形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化过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贫民窟”现象。如果不加以规划和治理,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也难以避免这种现象出现。例如,有的地区出现了“大学生村落”,10余万蜗居的“蚁族”发出了警报。

当前,人们在谈论我国城市化进程时,局限于纯经济方面,只说这是如何通过发展经济、产业转型、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怎样去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条件,逐步纳入城市生活,变农民工为市民,这些都是现实的经济发展问题。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实际的。但是缺乏的是从这里探索农民个人的解放问题,没有从人的发展角度来审视经济发展过程。

这就应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所谓“中国特色”,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这一发展的必然过程。要赋予全社会的城市生活方式新内涵。

城市化,使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其基础就是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其内涵就是使农村人口到城市里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就业,使他们在劳动中逐步获得全面发展,个性日益得到解放。为了使每一个个人都更快地获得这种机会,城市化也必须在全国得到均衡发展。

我国城镇化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紧缺(资本缺乏)问题,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农村人口转移的关系,我们认识到这对人的发展和解放意义重大,就应自觉为解决转移过程中的问题服务,把对务工农民的公共服务搞好。

最大限度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问题是扩大内需,即国内生产与消费的增长不平衡的问题。有的人单纯从经济方面,从再生产过程的比例关系角度思考问题是不够的。应首先从我们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出发,树立这一长远目标。由此看来,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全民的素质,这是实现最终使每一个个人都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个人这一理想目标的重要步骤。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

为扩大内需,我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底,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有关部门安排了四批3800亿元的扩大内需中央投资,用于六个方面10多万个中央投资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电下乡不应只看到是一种扩大内需和推销的商业行为,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它也是大大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电视是20世纪的一大发明,大大地改变了人的生活。电视是人们获得信息、认识世界的最便捷的方式,也是媒介穿越时空距离、拓展人类资源和能力的最佳例证。电视是填弥知识鸿沟重要高效的工具,让处于“知识贫困阶层”的人们便捷地获取知识,改变命运,广泛用于教育。广受欢迎的电视剧中传递的生活方式,让很多贫困地区的女性减少了生育。电视促进了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并通过知识普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视显著地让社会更文明、更开放、更进步了,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推动着社会进步,这大大有利于人的发展。当然对于它的负面影响,也要尽力杜绝。

(二)一场宏大的实现个人解放的历史活动。

历史的发展不是少数精英设计和执行的,而是广大群众的活动创造的。我们很幸运地直接看到这场震撼世界的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这就是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轰轰烈烈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活动,这是明明白白地争取个人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活动。它不是由少数精英提出和组织的,而是广大农民追求个人幸福,改变自己劳动条件的自发活动。这场活动并不是农民为了什么远大理想,而是为了摆脱受苦的环境,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的现实目标。

大工业是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客观物质技术基础。农民转化为工人是他获得解放的必经过程。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亿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和土地,涌向城市,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历史活动。这场活动实质上是农民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的运动。很显然,这场历史活动不是在某些精英设计的美好理想的指引。

他们还根本不知道所谓的伟大理想,但他们在行动上这样做了,他们只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希望摆脱整年从事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不人道的劳动条件。艰苦的劳动、贫困的生活、缺乏受教育机会,这一切阻碍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坚决地从土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走向自由发展之路。

相对来说,城市里的人较早地获得了个人自由和发展的条件,特别是富有的人首先具有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正是这些情况吸引了广大农民奔向城市.进城当了农民工,在私人企业里并没有得到人道主义的待遇,每天12小时的劳动,加班没有加班费,极低的工资,有时还受到人格侮辱。特别是他们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妻子儿女,终年不得回家团聚,这些同样是不人道的。

人道不人道本身不可能成为选择的标准。但他们知道进城务工是他们获得解放的唯一现实途径。进城打工使他们进入了另一种新生活方式。他们宁愿忍受这些痛苦,这不是用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所能解释的。

关于农民工,不要仅仅把他们看作弱势群体、照顾对象、同情对象,实际上他们在创造历史。我国的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城市林立的高楼大厦,东南沿海珍珠串般的新兴城市的崛起,主要是他们的劳动成果,使我国的面貌大为改观。

据最新的研究,我国农民工大约有2.3亿到2.4亿人,其中“80后”农民工群体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相比他们的前辈,这些新生代的农民工学历较高,很多都是高中毕业生,物质要求也高,生活标准在向城市居民看齐,选择工作时,轻松、体面、报酬高和发展好的工作是他们的首选。他们说,他们决不会像他们的父母亲那样在城里干那些又脏又累的活。他们认为,父辈进城打工是为了生存,他们进城则为了寻梦。在城市生活的洗礼中,逐渐更新着价值观,酝酿着人生的“转型”,向“白领”进军,甚至自己当老板。

这种情况也迫使有些招工的私有企业改变原来的剥削方式,不能再那样工时长、待遇低,迫使企业必须正视现实,建立让“80后”、“90后”农民工可以安心工作,持续成长的机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给他们职业发展空间。事实表明,单是农民拥有强烈的获得自由解放的愿望是不够的,他们到城市来,要能生存,就要有就业的企业。

可是谁提供企业的生产要素,谁提供资本?在我国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条件下,国有资本是有限的,不可能吸收从农村转移来的亿万农民到这里就业。资本是农民进城务工,从而获得解放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我们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决定了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外资为了获得廉价劳动力,纷纷来我国建厂;
同时对内放手发展个体、私有企业,从而为亿万农民进城就业创造了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要最后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为此不但需要有能实现这个变革的无产阶级,而且还需要有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的资产阶级。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达到了这样的发展程度。可见,就是从这一方面来说,资产阶级正如无产阶级本身一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我们利用了外资、内资,尽管存在着剥削,甚至是严重的剥削(当然对不合法的剥削是要铲除的),但客观上却是导致农民走向个人自由和解放的必然途径。由此可见,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性论出发来探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人的解放是不会有多大帮助的,是没有实践意义的。

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用工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对此马克思说道:“它在消灭小生产和家庭劳动的领域的同时,也消灭了‘过剩人口’的最后避难所,从而消灭了整个社会机制的迄今为止的安全阀。……因此也同时使社会的形成因素和旧社会的变革要素成熟起来。”在我国的这一过程就不同了。进城的农民工保留了农村中的土地,家还留在农村,家庭的分离与团聚,以及农村的联产承包制度,成了应对工业发展周期波动和缓解失业矛盾的“安全阀”。

“农民工”的形式是我国农民获得解放的一个中间步骤,防止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贫民窟”现象。这个实际的农民解放的过程和形式,也不是由人们主观设计的,不是从思想中产生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客观历史过程。

所以,谈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前应当给予农民工问题以极大的关注。我们的任务,就在于从人的发展的视角,研究经济发展中怎样对这个过程起推动作用。从实践中研究现实情况的发展,主要不是主观主义地凭空想象什么办法。

首先认识这是一种自然史过程,是生产力发展必然造成的趋势。我们的任务就是通晓这种必然趋势,研究实践历史运动过程中的现象,把握住这个趋势,然后,用我们的理论认识,提高自觉性,为这个客观的必然趋势寻找更好的实现步骤,加速这个过程。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农业农村本身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要求城乡共同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2010年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是“五个把”:一是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二是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三是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四是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五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这五句话不仅对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指导,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

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新趋势: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一些经济学家建议赶快把农民聚集到城里来的做法并不正确。这些经济学家忘记了生态和能源的承载力。调查显示,一个城市居民消耗的能源相当于三个农民。这也表明,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即个人的解放是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

从1996年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至今,我国的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6.22亿,增长了108%,但同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却从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5.7万平方公里,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另外,许多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忽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冲出农村争取个人自由和解放的农民工,怎样在新的条件下融入城市生活还在探索中。这些方面,从人的发展视角考虑问题,应当是首要问题,但某些地方的领导人对此却非常冷漠,视而不见,甚至导致许多的发生。例如,强制拆迁、强建项目、低价土地流转。真有点像英国资本积累时的“羊吃人”、“房吃人”的重演。这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绝对不允许的。

30年来,我国农民流动呈现三次浪潮:第一次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办乡镇企业;
第二次是离土又离乡,以城市为目的地,异地暂居流动;
第三次浪潮则是以长期居住为目标,甚至举家迁进城里,彻底从农村脱离,农民工市民化。我们应当对这些现实过程作深入研究。农民工现象体现着个人解放的必然趋势。

农业发展到工业化,农民通过演变成工人,小农生产的破产到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大规模进行,农村居民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这就是广大农民实现个人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成亿的农民离开农村奔向城市,正表现了个人争取自由解放的必然趋势和规律性。

这个规模比资本原始积累剥夺农民,把他们推向城市的规模要宏大得多,当时的过程是在资产阶级的主导下进行的,农民经历的是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极端痛苦。我们今天的过程是在工人阶级政权的领导下进行的,与资本原始积累有本质的不同。我们不是通过剥夺农民强制实现的,而是农民为争取个人幸福和自由解放的目的而自主进行的活动,他们在农村拥有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集体土地,并没有被剥夺,还是他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进城务工。这极大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保证农民向工人转化过程中,消灭了阶级对抗,农民工的生活得到更快提高,从而使个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遭受到的损害可以降到最低限度。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0页。

②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载于《人民日报》2009年9月2日。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经济学人论文范文第2篇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特殊性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基础和承担者,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既要把人放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中去考察,同时也要把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提升到人的高度去理解,即要正确把握“人”与“物”的两个层面的关系。

就“物”的层面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定性是在与市场经济一般本质的结合与分离中获得的,上述过程主要是:个人之间的等价交换、企业之间的等价交换、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等量劳动交换。前两个过程是结合,后一个是分离,正是后者的分离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本质。

就“人”的层面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主要存在于三层面:个人,企业,社会,但在经济运行实践中,主要是两个,即个人和企业,只有这两个才真正成为实体。社会在剩余劳动水平阶段还无法成为经济实体。换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交换关系具有三种类型: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和个人与企业之间,前两者具有市场经济一般性,主要是价值规律和等价原则起作用,后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等量劳动交换原则起作用。因此,对这一过程,我们不能用价值规律去衡量,道理很简单,就像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与资本交换是等价的,但我们决不能就以此原则去衡量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弄清这种特殊性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这种特殊性是什么呢?

我认为,它特就特在社会主义的企业具有双重性。就资本主义企业来讲,总体上讲企业是资本的社会载体,是物化的资本家。但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看,情况就复杂。一方面,企业是不完全的社会的代表或象征,因为剩余劳动水平决定了其主体是私人,虽然生产资料公有,但公有的层次还只是停留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层次上,也就是说,并非社会每个人所有?D?D社会所有,因此,他在与“社会”进行等量劳动交换时,这里的“社会”并非指人类社会,而只是社会的一部分?D?D企业。根本原因是,剩余劳动水平还无法提供足够的社会总劳动,社会总财富还达不到“充分涌流”的程度。总之,企业成为社会的象征和代表。另一方面,企业同时还是扩大了的私人,因为在公有程度还不充分的前提下,在企业内部,劳动者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他们只拥有劳动财富,因此他们个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个人之间交换直接就是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交换;
但在企业之间以及不同企业里的劳动者之间,由于占有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一样,他们实际上又是不同的所有者,因此受等价原则支配,企业本身是扩大了的私人。

可见,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双重性,决定了它与市场经济一般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形成了两者之间既有结合又有分离的双重过程。而正是分离过程并且也只有分离过程,才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本质,因此,辩证理解社会主义的企业的本性,成为我们考察其所内含人学逻辑的基础。

概括讲,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逻辑主要有三个:

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来讲,社会主义企业的特殊性要求劳动者成为直接的主人和管理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实行经济民主。

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来讲,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享有具有双重性,即既有按价值分配又有按劳动量分配,其核心原则是以按劳动量分配为基础的劳动者充分分享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分享经济。

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手段来看,由于企业的双重性质,企业在作为公有制的载体时产生公有产权的外部性问题,即对公有产权无人负责和“免费搭车”现象,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一种监督经济。

二、主体逻辑:民主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民主经济,这是由社会主义的企业性质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企业具有双重性质。一是就企业之间来看,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不是共产主义的公有制,因此企业具有私人性质,是扩大了的私人。现阶段的公有制本质上是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是一种不充分的社会所有,因此,国家所有体现为国有企业的实现形式,集体所有体现为集体企业的实现形式。而每一个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所支配的生产资料,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在经济上就成为不同的实体,具有自己的利益需求,具有私人性。二是,就企业本身来看,生产资料公有,其内部劳动者只拥有劳动,除此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这样,对劳动者来讲,其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相应,企业内部劳动者之间的交换就成为私人与企业的直接交换。此时,个人之间交换已无必要,在个人与企业交换中,等价交换原则也不再起作用。因此,这时企业成为不完全的社会的象征,成为企业范围内的社会劳动的载体。

而正是后者,即企业作为不完全社会的代表的性质,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这就意味着,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来讲,应具有以下权利: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二是生产资料的使用权,三是劳动成果的消费权,并且三者必须统一,不能分割。因此在经济实践中,企业内的劳动者既是决策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和成果享有者。那么,怎样的经济形式能满足上述要求呢?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他们提出这样一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即劳动者管理型的市场社会主义(labor-managed market socialism),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a)工人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和收入权,(b)企业决策的基础是一人一票制,(c)企业管理由对工人负责的经理或直接通过工人委员会,面向市场经营,(d)企业净收入属于企业的全体劳动者,并在投资、工资和集体需要之间分配,(e)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竞争的关系。

问题是,我们应当怎样实现经济民主。

我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经济之内在要求,关键也是核心的因素是建立和实行两个经济机制:劳动者的完全参与制和经济上的充分民主制。

第一,劳动者的完全参与制。这一机制的含义是:在经济运行中,行为主体的决策来自于每一个执行决策的人,即劳动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很显然,传统和目前的经济机制本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在这种机制下,企业的决策权被权力分割,管理的特权属于管理者,劳动者只是决策的被动执行者,其地位只相当于一种投入的生产要素,本质上,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物。这显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相违背。这是一种情形,另一种状况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股份制,人人持股,工人似乎参与了企业行为,事实上并非如此。工人持股,只是以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身份参加企业的决策机构(董事会),但他们只是有发言权,没有决策权,是不完全的参与,劳动者与在等级制下相比其地位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真正的参与制应是完全的参与制,所谓完全参与是指必须具备下面几个因素:(a)工人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参与最高决策机构,(b)企业最高决策机构是工人代表大会以及常驻机构工人委员会,(c)企业重大决策必须实行表决,其基础是一人一票制,(d)企业日常管理雇佣经理,经理向工人代表大会和工人委员会直接负责,(e)企业工人就业自由。

那么,完全的参与制是否可行呢?它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呢?

可以看到,参与制的核心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合一,其根本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拥有所有权,而生产资料的企业公有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所在,因此其可行性不是问题。那么,参与制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人的动力在现实中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内在的需求,二是外部的压力。显然,后者是一种消极的动力来源,但现实中它力量很强大,例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的动力是完成任务指标,完成就奖完不成就罚,雇用制度下,是完成既定工作量。完全的参与制下的动力是那一种呢?是前者,是企业中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的,满足自己消费的需求。瓦内克(Vanek)认为参与制动力有两个部分,一是狭义的动力,即参与制经济的目的是使每个成员的收入最大化,一是广义的动力,即除金钱外的因素,例如,工人可能愿意少拿点钱以换取额外的休闲时间等。

可见,社会主义条件下,完全的参与制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可行的。

第二,经济上的充分民主制。这一经济机制的含义是:企业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即企业的控制权必须掌握在劳动者手中。这一机制的核心内容是消除企业的等级制和官僚决策机构,实行决策的一人一票原则。我们看到,由于等级制和官僚决策机构的存在,使得劳动者不控制生产资料,他们只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工资收入,在决策机构中他只是一个部属,这样,劳动者会感到自己没有任何权能,因此他们不会对劳动的成果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关心,而这一切又成为造成其他异化现象的开端。因此,为消除上述劳动的异化现象,实行经济上的充分民主是很必要的。

现实的问题是,充分的经济民主能否带来经济效率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一般来说,经济民主通过消除异化,把劳动者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会极大刺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事实也是这样,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者合作社的经验可以作为佐证:蒙德拉贡德缺勤率大大低于私人企业的缺勤率,相反,美国一个从合作制转变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企业在生产线用的监工和工头是原来的4倍,等等。

总之,劳动者的完全参与机制和经济上的充分民主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民主经济本质的内在要求,两者表述的是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前者是民主经济的事实因素,后者是价值因素,两者的核心是:所有权公有,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

三、目的逻辑:劳动者充分分享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还是一种充分分享经济,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特有的规定性决定的。

社会主义企业的特有规定性是:企业是一种不完全的社会代表或象征。如上曾所论述,在企业中,劳动者与企业存在直接的等量劳动互换关系。在社会主义的企业中,“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 也就是说,在分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接就是一种消费经济,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对其净受益的分配上,实现劳动者充分分享,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充分分享经济。

什么是充分分享经济呢?企业按一定的市场价格出售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总额称为总收益,企业生产这些商品或劳务的货币总支出称为总成本,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净收益,即:净收益=总收益-总成本。如果,全部净收益在作必要的扣除后,根据民主原则在全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我们称之为“净收益分享”;
如果,只把一部分利润拿出来与劳动者分享,我们称之为“利润分享”。可以看到,两种分享具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分享的对象是“净收益”,是劳动者创造的成果(必要扣除后),后者只是一部分;
前者分配依据的是民主原则,劳动者是平等的,后者不是,劳动者地位是不一样的;
可见,前者的分享是完全的、充分的,是真正的分享,后者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我们把前者称为充分分享。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分享就是充分分享。其所以可能在于以下几个因素:(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内部,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企业范围内的社会),(b)劳动者与企业的交换是一种等量劳动互换关系,(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实行经济上的充分民主和完全参与。

不仅如此,劳动者的充分分享在经济实践中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理由很简单,第一,它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直接联系起来,大大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第二,工资由传统的刚性转变为弹性,而工资的弹性可以使企业更灵活适应市场变化;
第三,可以使收入最大程度的实现平等化,使分配趋于合理,从而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总之,社会主义企业内实行劳动者对净收益的充分分享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本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价值目标,在实践上,它不仅可能,而且可行。在社会经济实践中我们没有理由不充分实现它。

四、手段逻辑:监督经济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企业的运行实践上又是一种需要监督的经济,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所决定的。

由上所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本质是在市场经济一般与公有制相结合的过程中生成的。公有制是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本质的关键因素。那么,公有制因素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什么特殊性呢?

一般说来,公有制因素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体现为产权公有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收益必须分享。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公有产权的外部性问题。所谓公有产权外部性问题,是指,在公有财产的使用中,它不具有排他性,即因为公有谁都可以来用。这样,每一个人都可以不支付成本而获得收益,而每一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后使成本转嫁给共同体的其他人员,公有财产最终枯竭。为什么公有产权会有外部性问题呢?原因在于:公有产权本质上是公有但还达不到人人所有的程度,即达不到私人财富直接就是社会财富的程度,因此,事实上谁都不是主体,即公有产权的主体缺位,既模糊又无法界定,所以在使用中必然造成效率低下。那么,公有产权的这种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呢?根源就在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如果私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那么私人财富也就直接成为社会财富,公有就是人人所有,人人都有,公有与社会所有直接统一。那样,公有主体明确,就是每个个人即社会本身。

然而,私人劳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直接统一需要劳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即自由劳动水平,显然,在剩余劳动水平的历史阶段,整个经济社会是做不到的。但是,仅仅就公有企业内部来说,却是可以的,即公有企业内必须是完全的参与制和充分的民主制。只有这样,公有企业内才不会有公有产权的外部问题,否则问题依然存在。因为,目前的公有企业是不完全意义上的社会,本质上是社会的象征和代表。

因此,总体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产权的外部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则是上面所说的公有企业内部,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一则是整个社会企业之间是扩大了的私人之间的关系,其经济活动隶属价值规律支配。

基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其运行中必须对其外部性进行约束,即进行公有产权监督。如何监督呢?

一种观点认为,进行私有化。诚然,产权私有可以消除公有产权的外部性,但是其代价如何呢?举例来说,在公海中捕鱼,如果鱼的数量有限,但又归公共所有,那么每个人就会尽最大能力捕鱼,相应,他人所得的就会少了,由于公共所有,没有谁会关心鱼会枯竭的问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大家都无鱼可捕。假定对公海私有化,那么人人都要争夺所有权,显然最后决定胜负的只能是强力,事实上,私有化的历史就是一步血和火的历史。不仅如此,进一步的后果是,一部分人拥有了产权,占有了公海,这些人会发展起来,那么,另外的呢?怎么办呢?世界就会两极分化,世界就会永远不安宁。可见,私有化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太高。

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设计使用公有财产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他们认为,公路现象可以给人启示,公路也是公有财产,但它为什么不会出现财产的浪费现象呢?原因在于,制定了交通规则和有专门执法的交警。

我认为,后一种观点是可取的。但也存在着问题,就是,有了监督机制和监督机构,那么谁来监督监督者呢?

经济学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地理 人文素质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一、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时展的需要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经济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活动与生产布局,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国经济地理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各高职院校商贸、财经类专业开设,从其教学内容看,主要包括我国地理位置、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布局、商业、交通运输、旅游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综合性增强,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大,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意识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想社会,成为全社会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政治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人文素质水平不高,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二、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

1.爱国主义情操教育

爱国主义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品质,党的十也号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国经济地理课的许多章节都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我国生产布局的区域差异和对国土整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深化对我国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全面认识,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目的。如在讲到我国农业生产布局时,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清楚,农业生产对于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多么重要。而我们国家在20世纪末就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2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让世界各国都为之惊叹的奇迹。另外,由于我国有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我国种植农作物的界限是最靠北的。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在历史上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讲授轻工业地理时,教师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手工艺品生产的精湛技艺和悠久的历史,四大名绣、四大名锦、文房四宝、三大特种手工艺的生产早已名扬四海,它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通过上述内容的讲授,教师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环保意识教育

地理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提高地理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工业由城市到乡镇遍地开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较晚,许多地区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因缺少基本人文地理知识,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往往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加速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当前,环境、资源、人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建立生态、低碳、环保经济才是我们正确的发展之路。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点介绍我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布局,这些部门与环境关系密切,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典型环保案例的讲解,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状态及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能够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能运用地理科学观念,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行为,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地区性;
关注全球命运,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

3.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经济地理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国际环境教育的要求。而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内容与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较好的素材,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定、人口政策、环保政策,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积极地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

三、经济地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

1.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于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应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经济地理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寻找素质教育与地理知识教育的结合点,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结合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结合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我国许多煤炭生产地利用塌陷地建起了湿地公园,这样既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净化了水质,也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在讲农业地理时可结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桑基鱼塘发展生态农业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教育。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学习、注重积累,及时捕捉新的知识、信息,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经济地理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选择课程资源,如教材、电影、多媒体课件、录像、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教师要自始至终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能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

经济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许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教师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周围所见所闻的事物联系,同当地和祖国的生产建设联系,同国内、国际时事的热点、焦点联系。如:通过社会实践、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在新旧道德观的碰撞中,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借以了解乡情、国情,认识自然,使学生感悟人口剧增、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们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地理伦理道德观。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地理问题的讨论和演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社区环境与发展的考察、植树造林、清除污染等各种环境保护活动,使学生受到实际参与的教育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密切结合,要把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当中。

3.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经济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在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经济地理知识竞赛、举办经济地理墙报、举行地理演讲等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地理人文素质教育。针对日本政府对我国上演的购岛闹剧,以及我国在南海维护等问题,教师可以举行“爱我海洋国土,保卫我神圣海疆”主题报告会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结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举办低碳、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开展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进行野外考查、旅游、社会调查等,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既增长地理知识,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经济学人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策略

 

从理论层面来讲,国际货币应承担提供国际清偿力的义务,资本项目适时的开放会促进该货币的境外持有和流通,扩大供给,对货币国际化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民币的流通范围已经跨越了国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周边国际化,特别是部分边境贸易已经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按照学术界普遍达成共识的“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路径[1],下一步应着眼于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推广。因此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应与正在实施中的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行有机结合,着重解决扩大供给、刺激需求、防范金融风险等问题,在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开放的过程中推动人民币进一步的国际化。

一、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主要的资本输出方式

资本项目开放对于推动货币国际化的一大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资本输出扩大货币供给。在金融市场动荡、投资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在输出资本的多种方式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更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应为中国的第一选择。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流动性短缺,发达国家的海外资金大量从新兴市场抽离,许多深陷危机的国家,面临企业资产缩水、投资不足和外汇短缺的困境,欢迎外资进入。另一方面人民币一直处在升值周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09年全年升值64 个基点,2010年上半年升值373个基点经济学论文,自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重启汇改至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达3.13%[5]。这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的增强,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2011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允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境外设立或取得企业或项目全部或部分权益。因此中国企业可考虑趁此机会,通过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发展海外实体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这些海外企业的建立,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培育和发展还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的海外需求,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龙源期刊。

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已有一定的基础。早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各种有比较优势的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即使是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达到55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两倍。2010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94亿美元,同比增长46%。为达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在投资过程中,要逐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比例,政府应对以人民币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和扶持,特别是在资金融通方面,通过政策性银行、并鼓励商业银行多给予信贷支持,这样既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扩大了人民币向境外的输出,这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范围和影响的扩大。

二、以上海和香港为中心循序渐进的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与深化

国际化的货币必须有充足的存放和流通渠道,以及高效的保值和增值场所,那么一个开放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就是必需的。在这一方面,香港和上海应作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的主要试验田,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在金融市场的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发挥先锋作用。

1. 以香港为中心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

香港是一个老资格的国际性金融中心,金融机构众多,金融市场开放,特别是几乎无任何壁垒的贸易制度、自由兑换的货币、活跃的外汇市场和成熟的监管机制,是内地城市无法比拟的。近年来人民币在香港的流入流出量日益增加,存量规模也相当可观,而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对人民币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人民币离岸市场应运而生。特别是2007年1月,央行准许内地金融机构经批准后在香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这明确了以香港为中心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目标。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作用在于为境外人民币的存放和回流提供一个合法的渠道,促进人民币资产的海外持有,包括作为私人资产和官方储备,反过来又会对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特别是国际大宗交易的结算货币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会对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学论文,而这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基础[2]。在未来发展上,香港应逐步扩大和提高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广度与深度。首先,在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的基础上,渐进式的允许香港银行办理企业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业务,以贸易结算业务为主,再进一步开始非经常项目项下的各项业务,特别是促进离岸人民币借贷市场的形成;
第二,巩固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市场,并拓展其流通市场,以满足交易者的流动性需求;
第三,利用香港良好的市场基础和信息机制,完善无本金交割的汇率远期合约NDF、无本金交割期权NDO、无本金交割掉期NDS等离岸人民币金融衍生工具,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持有者规避风险的需求。

2. 以上海为中心建设人民币在岸市场

上海是我们着力打造的完全本土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在香港主力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前提下,上海应把重点放在在岸市场建设上,尤其应重视目前比较薄弱的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建设。金融衍生品及其交易市场不仅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更有效率的配置金融资源,并且可以作为市场主体规避风险、投资投机的有效工具。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金融期货、期权为主要形式的衍生金融产品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是保持和提高美元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以IMM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为美元持有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避险获利的空间。这样的产品和市场也是走向国际化的人民币必需的。因为人民币衍生金融产品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吸引更多的主体进行避险和投机操作,而且还借助其价格发现的功能促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有助于央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有效调节,这都有利于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环境建设。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标志着我国重新开始了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在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建设过程当中,上海应以自己作为全国银行拆借、外汇交易、黄金交易、证券交易中心的地位作为依托,充分利用自身在经济基础、创新意识、国际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金融法规建设,提高监管机构及人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严格金融执法力度,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一方面对保证金、逐日盯市、每日清算等相关制度要保证遵循,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行政干预力度,保证整个交易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
在市场建设方面,第一,应着重微观主体的塑造,重点培养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正确引导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促进市场的良性成长;
第二经济学论文,在产品种类方面,可首先尝试在我国市场交易规模较大较为活跃的国债市场的基础上推出国债类衍生品,还可将发展重点放在股指期货等股指类衍生品上,优先发展交易所市场,循序渐进的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

三、保持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

保持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避免过度升值的现象发生,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当某一货币存在较大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会促使投资者将外币兑换成本币,以期许在本币升值时获得相应的汇兑收益龙源期刊。在持有本币的过程中,最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是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因为这类资产收益高且变现容易。大批投资者的相似行为和巨额资金的进入会促使股价房价上涨,如此恶性循环就极易出现经济泡沫。而后,当本币贬值预期产生,资本外逃出现,经济即陷入停滞和萧条,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受到严重的影响。

以日元为例,在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当中同时伴随着日元的升值,甚至是过度升值,长期偏离经济基本面,对于本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的扩大却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同时导致国际投机资本涌入,资产泡沫形成,一旦发生本币贬值预期,资本外逃,经济即陷入停滞和萧条,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受到严重的影响[3]。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当年日元过度升值的情况发生,避免汇率脱离经济基本面,影响实体经济,引发投机资本冲击。

2009年以来,随着国家救市措施的实施,经济开始回暖,但同时也存在结构问题和通货膨胀的风险。2010年我国CPI同比增长3.3%,通胀压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不断增长、交易价格开始攀升,投机行为和资产泡沫发生的机率增大。并且在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和国际化的过程当中,跨境资本流动特别是投机资本流动将愈加频繁剧烈,国内经济受国际经济影响的程度加大,特别是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套利资本不断涌入,会进一步引发人民币汇率的过度升值和投机资本的持续进入经济学论文,未来出现货币逆转和资本外逃的可能性也就加大了。

作为我国来说,首要的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使人民币汇率水平更具有合理性,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启汇改,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未来央行监管应注重营造环境和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外汇市场的改革,主要是增加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特别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做市商制度和外汇远期、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进行套期保值等操作时的价格发现功能,使人民币市场汇率水平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市场主体的供需愿望。另外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应该更加公开、透明、有效,可通过设定汇率目标区[4],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适当控制,在市场定价的基础上避免出现过度升值的现象,以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第二,要以控制房价为关键,防止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引导社会闲置资金更多的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控制资产泡沫的扩大;
第三,应注意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有效监管,特别要注意从2010年年底货币政策从紧后跨境美元套利交易造成的热钱流入。

参考文献:

[1]张蓓.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及路径选择:文献综述[J].管理观察,2009,(6):28-30.

[2]徐新华.国际中心货币、离岸人民币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J].北方经贸,2009,(5):111-114.

[3]高圣智.汲取“日元国际化”经验教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西部金融,2007,(12):11-13.

[4]何慧刚.资本项目自由化、汇率制度弹性化与人民币国际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7,(5):19-25.

[5]2009、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EB/OL].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safe.gov.cn

经济学人论文范文第5篇

1.教学模式层次单一

微观经济学有诸多假设,其中最著名的假设之一,就有理性预期的假设。现实中我们也往往选择这一假设,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往往忽略学生的基础不同,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而假设认为他们是同质的,按照学生的平均状况来进行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往往学业水平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科目上,偏科的学生很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经管类专业就是为了少学数学,甚至有的学生一提数学就反感。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模型、数据、图表,例如在效用理论中,确定最优购买数量时,甚至需要高等数学偏导数的知识。部分学生由于数学知识储备不足,而导致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困难。这种简单的同质性的教学模式,因为缺乏必要的层次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忽略创新思维的培养

近年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应用型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创新型思维要重点进行渗透。然而,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高校的教师选择这种高速、便捷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因为多媒体不用在黑板上大量的书写,所以省去了很多的课堂时间。老师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一步地拓展讲述的内容,信息量非常大。但这恰恰是多媒体教学的症结所在,因为信息量大,授课教师急于将所查阅的资料,研究的动态尽可能全面地展示给学生,而缺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就造成“填鸭式”的被动教学,老师在课堂上“一言到底”、“满堂灌”,学生成了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会学习,没有批判,缺乏思考,这与我们提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初衷是完全背离的。

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经济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这也就注定,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只围绕着经济学科来开展,而应该是一门满足多学科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而现实是,应用型高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往往只考虑本学科的需要,很少考虑多学科交叉的需要。这就造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与实际联系过少,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繁杂,难懂,假设过多,各章节之间内容联系不够紧密。由于微观经济学需要讲解的内容很多,高校教师往往忽略讲述这些难懂的理论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这就造成学生“学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局面。这势必会造成学生为了得学分而学习,为了得高分而选择做大量的习题。等学期一过,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就只剩下老师反复强调的那些模型和公式了,究竟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反而被忽视了。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模式构建的设想

1.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教学模式

针对应用型高校的本科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小组式分组教学,即构建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将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的专业和班级打乱,征求学生意愿的同时(可以由学生先提出申请),分别进行高等数学和英语的水平测试,按照学生的基础和意愿分成若干授课小组,并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考核的方式。

2.构建批判式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源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子,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有必要肩负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提出的构建创新思维的教育模式,即突破以往只讲经典理论本身的束缚,而将经典理论的来龙去脉悉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理论的产生过程和演进的路径,并在其中穿插介绍其他非经典学派的观点,从而将经济理论的全貌展现给学生,而非以往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的理论本身。在授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教师精选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地找寻问题。授课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教师讲解完理论的外延和内涵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教师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课后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结果撰写读书笔记,帮助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个人观点,定期集中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新。

3.构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

近年来,案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精神的培养,因而案例教学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构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首先,授课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案例做成多媒体课件。因为低年级的本科生大多缺少社会阅历,较少地接触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选取案例时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多选取身边的案例,如政府报告、热点话题、新闻报道等等,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共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尽可能地还原事件原貌,既节省了时间,又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学生因为缺乏对案例背景的了解,而产生误解和误判。其次,教师起到一个启发诱导的作用,不直接说出结论,而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和结论,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体会畅所欲言的气氛,教师和学生之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将微观经济学经典的理论引出,并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精心的点评,学生可以课下根据讨论的结果完成相关的讨论作业。这样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成为了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自主性学习的动力加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