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星星变奏曲课后题【五篇】

时间:2023-06-29 10:50:11 来源:晨阳文秘网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它体现了“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星星变奏曲课后题【五篇】,供大家参考。

星星变奏曲课后题【五篇】

星星变奏曲课后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爱动乐学;
能动会学;
生动表现;
主动自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因此,结合音乐的学科特点,让音乐课堂“动” 起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是我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发展,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习得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1 让学生“爱动”起来,激发“乐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效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有了良好的动机,有了良好的开端,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渐入佳境。

1.1 声势律动激趣

让学生在声势节奏律动中直接感受,自主感悟,激发兴趣。声势律动主要是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直接去感受音乐。低年级孩子一边倾听音乐一边跟随老师的声势变化而变化,高年级学生可以自编声势律动感受,不仅吸引学生聆听音乐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受这首乐曲的音乐结构,感受音乐的韵律美感,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感悟。例如:在歌曲教唱或初步欣赏时,学生在富有节拍韵律的声势节奏中,拍手、拍退、跺脚、捻指等活动,自主感悟歌曲的节拍特点或者是曲式特点。

1.2 互动游戏激趣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时,才能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为此,在低年级的唱游课教学中,教师可带着学生专心地体验音乐的情感,并根据不同的音乐,让学生自发地表演出各种不同的动作,或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游戏。学生在互动游戏中感受着音乐的情绪。孩子们身心投入在互动游戏中,自然而然感受着音乐的情绪特点,点燃着“爱动”的激情,燃烧着“乐学”的火把!例如:在感受《哈里》的情绪特点时,孩子们两个面对面,跟随着欢快活泼的歌曲跳起拍手舞。这种形式孩子们喜欢,在互动游戏中,孩子们主动地感受着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

让学生在快乐律动中感受是激发学习音乐兴趣的情感基础。我尽力为孩子创设快乐律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动”起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音乐!

2 让学生“能动”起来,培养“会学”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课堂中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音乐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学行为,由注重老师的“教”转为注重学生的“学”,有效促成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音乐的能力。

2.1 课堂小老师,培养课外、课内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学生好强、好表现的心理,在课堂上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小老师可以展示自己创编的节奏、动作、歌词以及自制的打击乐器,并组织同学学习。小老师还可以为同学们提供课外收集的音乐资料,音乐小故事等在课内进行介绍。小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同学自主学习,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音乐。例如:对高年级学生开展《摇篮曲》专题欣赏时,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收集歌颂母爱的图片、收集关于母爱、父爱的音乐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小老师介绍他们小组课外收集歌颂母爱的相关的资料,为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持续发展提供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终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和兴趣。

2.2 开展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为全体学生拓展主动参与的途径,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明确学习要求,小老师起到组织作用。首先老师应让每个小组明确学习要求,小组长明确职责。例如:在《小星星变奏曲》竖笛演奏课活动中,我让小组长明确自己的职责:⑴在四人小组创编节奏型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讨论①表现什么音乐形象?②引用哪一组节奏型表现合适?③运用什么弹奏方法演奏?⑵确定了音乐形象、节奏型后,组织大家根据节奏型唱变奏旋律。⑶小组长代表本小组进行交流,创作的变奏旋律所表现的音乐形象。⑷组织全体小组成员演奏变奏旋律。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促进生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创作中探索变奏曲式的特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在音乐海洋中自由翱翔,在创作演奏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和成功的喜悦。

3 让学生“生动”起来,学会“表现”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爱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教会学生感受音乐,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生动地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力、音乐表现力。

3.1 课前五分钟小舞台展示

音乐课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机会,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例如:课前五分钟小舞台展示活动。在每堂音乐课的课前五分钟,请同学们上台表演,表演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来决定。可以是乐器独奏、齐奏,歌曲独唱、小组唱,歌表演、诗朗诵、讲述音乐小故事等等。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表演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学生的表演能力、自信心都有了提高,同时开阔了视野,促进学生生动表现的能力,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得到提高,音乐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2 让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生动表演,学会表现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在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都会设计“课堂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例如:歌曲教学《愉快的梦》,为学生留出课堂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即兴创造性活动,有的学生即兴创编声势节奏、有的学生即兴创编舞蹈、有的学生即兴绘画,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在创造性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4 让学生“主动”起来,促进“自主”

4.1 放飞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差异,喜爱也各不相同,老师要尊重学生,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飞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乐于想象、乐于创造的学习情绪,鼓励学生自由探究。例、运用电子琴学会创作简单的变奏曲――初步了解变奏曲式的特点,在《闪烁的小星》歌曲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旋律的节奏型、选择合适的音色及伴奏型表现可爱的小星星,有的学生创编2/4 X XX的旋律节奏型,选择迪斯科搬走型和小号音色,表现小星星快乐地跳舞;
有的学生创编3/4 X X X的旋律节奏型,选择华尔兹伴奏型和小提琴音色弹奏,表现可爱的小星星跳着优美的圆舞曲----然后让学生探索变奏部分是在主题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来的,最后小结变奏曲式特点:A(主题)+A1(变奏1)+A2(变奏2)+----通过联奏引导学生取名为《小星星变奏曲》,从而引导学生根据变奏曲式的特点以及多种变奏的手法,创编更多的变奏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探索,放飞着想象的翅膀,把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紧密结合,运用节奏型、乐器音色特点,旋律创编,表现音乐形象,一幅幅小星星生活化的画面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4.2 以评价促发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星星变奏曲课后题范文第2篇

[案例描述]这是一节小学音乐唱歌课《闪烁的小星》。课堂一开始我用故事导入:寂静的夜晚,明月高悬,亮晶晶的星星在天上眨着眼睛。小朋友明明出去玩了一天,早早地上床睡了。突然,听见敲门的声音,就起床开门。可是,什么都没有看到,就很纳闷地把门关上。这是,又听见有声音:“我想要回家,我要找妈妈”明明打开门,顺着声音低头,原来是一颗小星星。离开了自己家园的小星星的光芒越来越暗淡。明明很好奇地问:“你是在天上的,怎么跑到了人间。”小星星说:“本来是和姐姐在天上玩了的,发现蓝蓝的地球好美,就跑到这里来了,谁知道回不去呢。”明明说:“这里有秋千,也许会把你送回家。”于是,明明就把星星放在秋千上,用力地悠荡。小星星很快地就飞回到了天上,明明快乐极了。突然,听到妈妈说:“明明,哪来的星星呀。”明明睁开眼睛,原来是一个美丽的梦。

故事讲完了,当学生还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的时候,这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闪烁的小星》的歌曲,并在画面上呈现出跳跃的五线谱。此时有同学叫到;
“老师,上面的谱子会跳跃,一闪一闪地,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这时我将该歌曲的五线谱在Finale界面上展示出来。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中,用鼠标点击音符,先将音符的时值选择出来,然后将点击音符输入的位置,然后播放音符的旋律。伴随的音乐声的响起,音符显示出了不同的颜色,这节课学生很快认识了的歌曲中的相关音符,并熟练地掌握了它们的音高位置。

[案例反思]

一、创设数字化音乐教育的课堂情境

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画卷。作为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其是在运用音乐的语言,述说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音乐知识的传播开创了新的历史阶段。实施教学的个过程中,更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并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打造快乐高效的音乐课堂。

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也极具丰富的想象力。为了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内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音乐知识,并充分地发挥内在的动力,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本堂课的歌曲教学中,笔者使用多媒体放映与歌曲相关的动画。然后将故事引入其中。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天性好动的低年级学生竟然没有弄出一丁点儿声音。

这首歌曲很简单,在六小乐句的处理上,主要是中强、弱、强、弱、中强、弱。要将歌曲处理得丰富多彩,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使用竖笛吹奏《闪烁的小星》,使用多媒体摄像头将指法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听着音乐,观察吹奏的指法。吹奏结束之后,让学生讲解一下教师演奏时指法操作特点。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于音乐乐谱的敏感度。一些学生对于音乐没有敏感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如果一时跟不上,可以花点时间在课余时间练习。让音乐的课下练习变成一种娱乐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地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互相帮助。

二、课堂教学融入数字化

(一)识谱教学融入数字化

教师在乐谱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声乐谱教学,可以将传统音乐教育运用到中小学音乐教育当中,以作为音乐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将《闪烁的小星》以竖笛演奏。音乐教师通过讲解竖笛的知识,将乐谱与乐器建立起密切的关联,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吹奏指法的角度认识音符。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对于竖笛并不陌生,但是,并不会将其与乐谱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于是,使用多媒体播放竖琴演奏的《闪烁的小星》,并以音符“4”作为练习的重点,以指导学生着重联系。

(二)欣赏教学融入数字化

按照欣赏课教学的方式开展声乐谱教学。在多媒体可见上展示这部音乐的创作背景,并配以动画。多媒体课件播放动植物的精彩动画表演,让学生通过欣赏动画来体会这好听的音乐。将《闪烁的小星》作为音乐欣赏课教学,当多媒体课件播放竖笛音乐的时候,教师朗诵小星星的故事。学生虽然已经熟悉了小星星的故事内容,但是,在音乐的背景下,就会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并将所学习的乐谱知识融入其中。

(三)知识技能融入数字化

认识乐器和演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运用PPT课件对于乐器进行简单地分类,声图并茂地进行讲解。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判断所使用的是什么乐器,并对于所听到的音乐进行辨认。关于音色的特点以及演奏的技巧,教师可以运用media协助讲解,以调动学生思维,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音乐教学融入数字化方式探讨

(一)参与-活动-创造: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运用课件,展示舞蹈并配以音乐。学生直观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当学生的音乐思维被激活之后,就采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对于音乐的感觉表达出来,从中体验音乐的内涵。以这种触感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并通过对于音乐的理解,以激发其音乐创造潜力。

(二)模拟-营造-情境: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数字化资源对于音乐的背景进行模拟,并以动态的图画形式塑造音乐的意境,以增强音乐的质感和时空穿透力。比如《卖报歌》的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将困难时期孩子们所经历的艰苦生活运用课件展示出来,在以音乐作为背景,以深化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并感到音乐的时代价值,在促进学生的对于音乐的理解的同时,使学生更能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采用数字化技术,就是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音乐教学设计,建立起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小兰.浅析中小学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星星变奏曲课后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
音乐课堂;
教学;
兴趣;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50-01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媒体中的声像结合,变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具有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例如,在教学《鞋匠舞》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设置"音乐娃娃"的家,每天都能传出奇妙动听的声音这样一个幼儿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让幼儿倾听声音,在节奏方面做出反应(读或拍),激发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歌曲描绘了鞋匠愉快做鞋的生动情景。我用多媒体将这一情境再现出来,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劳动的快乐以及与之相应的节奏,引导幼儿担当"小鞋匠",从做鞋的动作中提炼不同的节奏,使幼儿在担当角色的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为理解歌曲、掌握技能奠定了基础。在本课中,通过童话情境的创设,以情感为纽带,引导幼儿入情、动情、移情和抒情,在情感的陶冶中,体会节奏,使幼儿的音乐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2.改变教学模式,给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传统的歌曲教学是教师凭个人经验进行传授,以学生的模仿为主,为达到某种学习效果而做短期的强化训练,忽视了个体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过程,改变原有的歌曲教学模式。如在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时,教师可以在活动的一角布置厨房的情景,请一位教师勤快人在厨房炒菜、煮饭、蒸馒头的劳动情景,并引导幼儿观看,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在学唱过程中,让幼儿通过多次倾听,感受、熟悉歌曲。

3.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适当引导。例如,在学习歌曲《到小熊家里去》时,为激发幼儿的兴趣,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电脑的动画形式创设了一系列童话情境,五彩小气球、鲜艳的彩带等热烈的气氛呈现在幼儿面前。许多小动物在去小熊家做客的途中遇到一些困难:"节奏城"、"音乐宫"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攻克难关,终于来到小熊的家。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动画游戏,幼儿很轻松地进行节奏、视唱训练,同时也感受了歌曲的情绪。

4.编讲故事,观察画面,欣赏音乐,再现情境

《请你唱个歌吧》这首歌词曲都很美,极富诗情画意。根据歌词内容,教师可以编制一个故事。一边放音乐《苗岭的早晨》录音片断,一边讲述:(放出幻灯片,画面上是许多美丽的鸟儿在枝头歌唱)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大森林里欢歌笑语,非常热闹。原来,是群鸟聚在一起举行歌咏比赛。听,哪是谁在唱歌,那么悦耳、动听?请它也为我们唱支歌吧(放歌曲范唱)。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看投影,听录音及老师生动形象的描绘,向幼儿再现了一幅大自然春天的美景,幼儿仿佛看到了天上下着蒙蒙细雨,绿柳条在空中飘舞,种子竞相破土而出的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通过联想幼儿很受到歌词的内容。这样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一上课就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既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

5.以形象代替抽象,用动态代替静态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小班的歌曲,刚入园不久的幼儿要一字一句唱好这首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使幼儿充分理解并唱好歌曲,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体把整首歌曲的每一句歌词都设计成一幅幅动画。"闪烁的小星、满天的繁星,眨眼的星斗、西沉的太阳,飞动的乌鸦……"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理解了歌词。为了使幼儿对歌曲旋律有个直观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把五线谱上的所有音符都设计成了一颗颗可以跳动的小星星,星星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同时告诉幼儿大星星要唱得长一些,小星星要唱得短一些,离我们远的星星要唱得高一些,离我们近的要唱得低一些,使幼儿对音的高低、长短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6.创设游戏情境,在玩中学,在动中练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主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如《火车开啦》是一节以节奏教学为重点的唱游课,通过"开火车"活泼的教学形式,反复播放音乐,幼儿律动,然后把节奏训练、乐理知识通过多媒体设计成一个个游玩的重点,既符合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7.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起双向情感沟通渠道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去精心设计,才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歌曲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电教媒体,并把它们同其他手段和方法融为一体,不断地去创新,就一定能闯出一条音乐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侯亚琪. 幼儿的旋律偏好与音乐教学取材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 刘白玮. 游戏取向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13.

[3] 赵雅丽. 当前幼儿音乐教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07:45-47.

星星变奏曲课后题范文第4篇

1. 聆听合唱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2. 能够对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在聆听音乐作品和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背景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准备

1. 结合历史教材,让学生分头查阅有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像等)。

2. 教师要查阅大量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料,并制成相关课件,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补充。

3. 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巧妙过渡 感性导入

1. 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展示黄河两岸秀丽旖旎的景色。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秧,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媒体出示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曲是哪个历史时期创作的吗?

学生:抗日战争时期。

教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八年间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

2. 同学们展示与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抗日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

学生展示之后,教师给予鼓励和作总结性发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与缺乏人性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奋起打击侵略者,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我们的音乐工作者以及文艺宣传队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为抗日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中《黄河大合唱》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最经典的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第七个乐章《保卫黄河》最为人们所熟悉。

二、层层深入 新课教学

欣赏《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

1. 展示和总结之后,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了感性的认识,情绪也特别激动,这时马上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仿佛就是抗日军民中的一员。(媒体播放)

2. 欣赏之后分组讨论并回答如下几个

问题:

(1)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真实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整首合唱曲的情绪如何?(学生自由发言)

(3)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轮唱)

3. 创作背景

同学们心中也许在想,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音乐作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呢?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激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一首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除夕之夜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很兴奋,决定把这首长诗改成歌词后谱曲。后冼星海只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与配器。1939年4月13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国。

《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

1. (衔接和过渡)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的演奏片段,要求学生与刚才听到的合唱《保卫黄河》做一个对比,看有什么不同?

2.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

3. 教师从学生的答案中导出钢琴协奏曲《黄河》。这部作品是根据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创作而成的,1969年脱稿,1970年5月首演于北京。全曲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愤》、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4. 完整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乐曲中出现了哪些熟悉的音调?主题一共进行了几次变奏?(媒体展示主题旋律)

主题一共变奏了八次,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时而由乐队奏出硝烟弥漫、战马奔腾、游击健儿勇敢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
时而又由钢琴和乐队奏出抗日军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

5. 让学生谈谈在欣赏的过程中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画面?

6. 感受和体验了《保卫黄河》两种不同表演形式的音响效果,同学们谈谈合唱曲与协奏曲的异同。你喜欢哪一种形式,为什么?

合唱曲特点:声乐曲、有歌词、通俗易懂,根据歌词提示发挥想像。

协奏曲特点:器乐曲、无歌词、较难理解,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三、积极体验 巩固新课

1. 观看吉拉尔德听黄河画黄河的录像片段。

吉拉尔德曾经到过很多国家表演《看得见的音乐》,他非常喜欢中国的音乐,他六个月之间先后三次再来中国,翻阅了大量有关黄河的资料,1998年的9月8日在北京的保利大厦剧场,吉拉尔德听黄河画黄河创作了一幅长10米,宽2米的巨幅油画。(让学生从中感受这部音乐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

2.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集体齐唱《保卫黄河》,(媒体展示歌单)再一次亲自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把中国人民不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中。

四、理性深入 课堂总结

同学们:《保卫黄河》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活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

抗日战争这段难忘的岁月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中国人民和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的。因为珍视和呵护历史的记忆就是维护我们的尊严和生命,只有记住黑暗和罪恶性的历史,才有可能远离黑暗和罪恶。

星星变奏曲课后题范文第5篇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主题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音乐主题活动1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感受歌曲,能较好地感知音乐形象和主要内容。

2.感受和表现小鸭子的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

3.激发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室内“快乐的小鸭”墙饰布置(表现各种游泳姿势的小鸭);

2.池塘边的情境创设;

3.小鸭头饰人手一份;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扮鸭妈妈,幼儿扮小鸭,在音乐“快乐的小鸭子”声中一边做动作一边进教室。“瞧,这是什么地方啊?今天妈妈真高兴,我想为你们唱首好听的歌曲。”(放录音)

二.感知欣赏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2.听了歌曲,你感觉怎么样?

3.引导孩子们边听歌曲边学小鸭拍翅膀状为歌曲打节奏。

三.唱唱跳跳

1.一起和“妈妈”唱唱歌。

(鼓励孩子们用好听的声音快乐的演唱)

2.小鸭是怎么游泳的呢?

(1)集体听音乐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孩子们听音乐较合拍地做各种游水动作。

(2)个别孩子示范,教师从旁指点动作要点,规范孩子动作。

(3)引导孩子们模仿个别孩子的优美姿势

(4)集体听音乐再次尝试

采用“超级变变变”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表现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游水动作。

教师用手做照相机,巡回指导,鼓励能力较弱的孩子大胆表现。

(5)教师组合幼儿动作表现音乐。

(6)引导孩子们自由组合一起“游泳”。鼓励能力强的孩子带能力较弱的孩子一起游戏。

四.复习歌曲“欢乐蹦蹦跳”

小班音乐主题活动2活动目标:

1、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

3、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

重点难点:在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

活动准备: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小星星》磁带、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

二、图片引入主题,欣赏歌曲:每当天黑了,天空中就会出现许多许多的小星星,你们见过他们吗?

1、你觉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

2、欣赏歌曲《小星星》;

“星星宝宝快乐的唱起了歌。听——”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为什么说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第二次欣赏歌曲《小星星》:“听听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样的?”

小结:一闪一闪、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进一步熟悉歌词。

2、“怎样唱出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的感觉;

运用手势配合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感;

四、和老师一起运用跟着录音带学唱;

1、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提示幼儿说歌词;

2、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录音唱;

3、看着图谱和老师一起唱;

4、请个别幼儿唱,老师和其他幼儿随着节奏做动作;

5、请幼儿来当星星宝宝唱歌,老师当月亮妈妈表演动作;

6老师扮演月亮妈妈,幼儿扮演星星宝宝一起边唱边随歌曲有节奏的做动作;结束。

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此内容可延续4-5天。

(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如幼儿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说明:这一阶段幼儿在角落里玩的时间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不断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譬如幼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乐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等。最主要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以及幼儿初步的4/4节奏感。这里要提醒的是4/4节奏也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型,如_— — — | _ — — | ;如:— _ — | _ — _ —| ;如:_ _ _ _ | _ _ _ _ | ;又如__ __ __ __ | ___X_X_ X_ |。教师可通过每次角落游戏的讲评让幼儿体会角落活动中的成功和愉悦。

(3)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4/4节奏,

如 _ _ _ _ | 如 _ _ _ _ | __ __ __ _ | 又如:__ __ _ | _ _ __ _ |

请你过来! 我们都是 我们 都是 好朋 友 我呀 长大了,你 也 长大 了!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2.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听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讲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玩法:老师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满天的星星。星星围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乐前奏起月亮姐姐转圈;星星跟着音乐拍手。前奏结束前月亮姐姐要点到一颗小星星,小星星就马上起来,跟着音乐做动作(如眨眼、睡觉、或者跳舞)。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必须马上跟着他(她)一起有节奏地动作,直至乐曲结束。待到间奏起,

月亮姐姐再次转圈去另一颗小星星,游戏如此循环反复。

游戏规则:小星星必须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别人做过的动作就不能再做,否则算输。

说明:这个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和积极性。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别人动作并表现音乐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让幼儿按音乐节奏活动,并不重复别人的动作,更应放在幼儿会用动作展现不同的节奏型。如有幼儿用_ X_X_X_X_X_| 应该表扬

点头 点头 拍手拍手 拍手拍手

而有幼儿用 _ — _ — | _ _ _ _ | 也该好好鼓励。

扭屁 股 扭屁 股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B.引导幼儿听一段新的音乐(同一旋律的不同乐器演奏)鼓励听到不同乐器演奏表现不同动作、玩法、规则。指导重点同前。

说明:不同乐器表现同一旋律效果不同,如由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较为流畅优美,幼儿的动作应该较为舒展、柔美;而由铝板琴演奏的旋律则感觉更多的是有节奏、有弹性。不同的乐器应该引导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

3.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

表现角中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乐曲,感受节奏。此内容可在表演角里再延续10天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大胆地用各种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型,在角落活动的讲评中展现幼儿的游戏,以此让幼儿体会成功体会愉悦。

小班音乐主题活动3活动目标:1.感受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在有趣的音乐情景中,尝试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体验与小动物做游戏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等活动流程:

一.引发兴趣——看看他是谁?米奇说了什么?(出示PPT)——米奇带着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米奇的音乐盒和蝴蝶游戏 (音乐一)1.欣赏蝴蝶飞音乐——听一听,我们好像来到了哪里?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段音乐听上去连连的很优美,好像蝴蝶在飞一样。

2.看看什么地方到啦?(花园、蝴蝶家……)——米奇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蝴蝶园,蝴蝶在干吗?

3.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它是怎么飞的?他们在玩什么好玩的游戏呀?

4.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教师简单剖析动作。

5.幼儿听音乐和蝴蝶游戏——我们听着音乐和小蝴蝶一起做游戏吧!

和小兔游戏(音乐二)1.倾听音乐二——听听这次米奇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了?

——你觉得和刚才的地方一样吗?

教师小结:这次的音乐有点跳跳的,活泼轻快的,有点像小动物在跳。

2.再次听音乐——原来真的是小兔子的家,他们在干什么呀?

3.幼儿尝试学小兔跳。

(重点分析小兔的动作和节奏)——让我们听着音乐,跟着小兔子去做游戏吧。

4.小兔一起游戏三.小兔和蝴蝶的游戏尝试区分不同音乐性质的音乐,并用肢体动作来大胆的表现音乐

小班音乐主题活动4活动目标

⒈在游戏情境中初步学会唱歌曲《点豆豆》。

⒉乐意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出不同味道的豆豆。

⒊喜欢与大家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豆豆图片:甜豆豆一个、酸豆豆一个、辣豆豆一个。

幼儿每人一个小标记: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

活动过程

⒈练声活动

⑴练习歌曲《苹果歌》

⑵替换歌词,练习歌曲。(将红苹果换成甜苹果)

学习歌曲《点豆豆》

⑴甜豆豆

师:甜甜的苹果真好吃,今天梦梦老师还带来了好吃的豆豆,猜猜藏在哪儿了?

【从围兜袋子里掏出一个粉色豆豆图片】

师:这是一个什么味道的豆豆呢?幼:甜的。

师:为什么?(引导幼儿看豆子图片上笑眯眯的表情)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吃甜豆豆的动作和表情。(幼儿的表情很到位)

(学唱前先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对甜甜的东西,幼儿的味觉印象较深,先从甜豆切入,同时也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师:想吃吗?我们一起来做个点豆豆的游戏,拿出你的食指来点一点,边听我唱,边玩。【教师随音乐范唱“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做相应动作。】

师:歌曲中你都听到了什么呀?

师:这么甜的豆豆,想不想吃?

(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

(教师用比较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歌唱。)

⑵绿豆豆

师:呀,口袋里还有豆豆在跳呢,猜猜会是什么豆豆?(请一位幼儿摸一个)

师:看看它的表情,猜猜看。【出示绿色酸豆豆图片】

师:下面我们来唱唱酸豆豆吧,听听谁谁唱的声音听,动作表情最最像。

(这里幼儿的表情不太会做,只有部分幼儿在跟着老师学做。)

师:还有一个豆豆呢,请一名幼儿来摸出来,看看什么豆豆,用表情告诉大家。【出示红色辣豆豆图片】(幼儿的表情比较僵硬,只有个别幼儿表情丰富,几个幼儿开始游离活动。)

(看到酸豆豆和辣豆豆的时候,幼儿的反应没有看到甜豆豆时的强烈,因为幼儿对酸和辣这两种味道的感受不深,甚至有些孩子从未尝过这两种味道,他们没有相关地经验。)

师:三个豆豆都吃完了,还想不想吃豆豆呀?来来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豆豆哦。【教师掀起围兜,贴满了豆子,请每位幼儿选一个豆豆贴到自己地身上,还要说说自己是什么豆豆。】

(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表达情境语言的时候,注意将歌曲中地部分歌词融入,继续范唱,让幼儿不自觉地熟悉旋律和歌词。)

⒊游戏活动《点豆豆》

玩法:师:现在我们来做点豆豆的游戏,一边唱一边点豆豆,唱到“点到一个豆豆”的时候,我们请这个豆豆上来,然后大家问:“这是什么豆?”上来的小朋友指着自己的豆豆来回答。

示范:师:我先来点一次豆豆,引导幼儿一起唱:“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

(游戏情境的创设,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还有部分幼儿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豆豆,特别是辣豆豆和酸豆豆。选完豆以后,老师可以问问哪些孩子分别是什么豆,帮助幼儿强化记忆。)

结束:游戏多次后,请一名幼儿来点豆豆。啊呀,这么多味道的豆豆真好吃,现在跟着豆妈妈再去找找有没有别的味道的豆豆吧。

活动反思

⒈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⑴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

⑵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⑶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⒊教师教态自然、丰富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

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

小班音乐主题活动5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体验与朋友友好相处、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颜色不一样小鸟指偶两只、大树围裙、大树一棵、栅栏两处、背景音乐。

2、好朋友一起相处的代表性照片制作的ppt;

3、事先学过小鸟飞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课题

1、你们认识我吗?林老师!对,昨天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

2、利用故事情境,理解歌词

今天还带了一对动物朋友,猜猜他们是谁?(幼儿自有猜测,自由表达)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只动物朋友分别是谁呢?原来是两只可爱的小鸟,这两只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一声招呼吧!(丁丁你好!)它的名字叫做咚咚,跟咚咚打一声招呼吧!(咚咚你好),丁丁和咚咚这一对好朋友特别喜欢在小树上做游戏,让我们来找一棵大树吧!哦!大树在这里,我们请“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它叫丁丁,它叫咚咚。两只小鸟说:“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吧!”于是丁丁飞走了(拿小鸟做飞的动作),咚咚也飞走了(拿小鸟做飞向另一边的动作),两只小鸟都飞走了,小树觉得好孤单啊,于是小树就对着那边喊了一句:回来吧,丁丁!又对着另外一边喊了一句,回来吧咚咚。(两只小鸟朋友就都飞回来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抱在一起,真快乐。)。两只小鸟的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充分欣赏歌曲

1、师:这首歌好听吗?我们也来唱一唱好吗?

老师利用指偶等道具(教师边操作边唱歌)

2、师:刚刚我们已经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接下来我们还要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一段好看的表演,下面我来当大树,请一个小朋友扮演丁丁,再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咚咚,我们一起来表演,(老师清唱: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它叫丁丁它叫咚咚,丁丁飞走了,咚咚飞走了,回来吧丁丁,回来吧,咚咚。

两个好朋友怎么样,抱一抱)。

三、尝试游戏表演

1、谁还想来玩这个游戏,那请你先找一个好朋友,这儿有一棵大树,你们给大家表演一遍好吗?(跟音乐示范表演)

2、尝试用大拇指表演并演唱歌曲;

3、尝试用小指表演并演唱歌曲;

4、尝试用小朋友扮演的方式表演歌曲;

5、请个别小朋友利用大树表演歌曲,请全体小朋友伴唱。

2、全体小朋友利用大树道具表演!

四、结束部分

1、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那么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吗?帮你的好朋友捶捶背好吗?抱一抱你的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都做什么呢?(一起玩、不吵架)还有吗?小朋友说的都很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