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五篇】

时间:2023-06-29 12:25:04 来源:晨阳文秘网

在众多培养方法中,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围绕拓展主题设置活动内容。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中,学生被给予了更多的创新性发展空间,同时团队合作意识与进取心态能够得到有效锻炼。这种教学方式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五篇】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1篇

在众多培养方法中,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围绕拓展主题设置活动内容。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中,学生被给予了更多的创新性发展空间,同时团队合作意识与进取心态能够得到有效锻炼。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教学改革指导下的素质教育兴起和,能够有效丰富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其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发展适应能力。以身体健康为基础,知识文化为途径,观念思维意识为方向,形成立体化的学生培养体系,有效引入素质拓展训练内容,丰富新课标指导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内涵。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在丰富的活动内容中实现身体锻炼、心理素质提升。由此可见,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的体育教育目标相契合,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也成为的校园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在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收获了理想的效果,其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不仅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并且还能为体育教学注人一股新的活力。 

2 体育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拓展训练的创新性教育理念与方法引起了众多领域的关注与研究,许多国家已经在校园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拓展训练的内容,形成了新的教育模式与方法。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其实践应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第一,素质拓展训练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校园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在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以此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而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是通过对参与者的引导与训练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目标相之一,在体育教育中引入拓展训练是较为可行的。 

第二,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相类似。当前较为常见的素质拓展训练其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训练、生存训练扩大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就其内容与形式而言,很多训练化解都有着体育项目的影子。体育教学过程可大致划分为教学准备、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总结。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爱好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营造体育学习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实践环节,以学生体育知识与方法传授为主线,对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关键进行观察指导,帮助学生培养体育锻炼爱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树立体育锻炼观念;
教学总结阶段则能够对体育授课过程进行回顾,与学生共同进行体育学习交流,整理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而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过程十分相似,其中的训练引导与体育教学准备相似,其目的在于帮助训练者融入训练氛围,调整训练态度;
拓展训练中的体验感悟阶段则与体育教学实践相似,都具有提升训练者身体素质与意志品质的作用;
而拓展训练中的分享和总结阶段则与体育教学总结相一致,都强调对前阶段学习与训练过程的总结与提升。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是可行的,教师能够以学生个体特征为出发点,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实际需求安排安排课程内容,选择素质拓展训练中的精华部分,使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全面丰富起来。 

3 体育教育中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第一,强化素质拓展训练的力度。对现有体育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整合是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内容的基础,根据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作用在于对学生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在当前的校园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其基本出发点与指导方向中的主线依然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这使得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效果受到了很大制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应按照新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以学生体育学习热情的激发为先导,强化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塑造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由此可见,学校开展素质训练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对学生团队合作和心理挑战意识的提升,帮助其成为全面素质发展型人才。同时,学校应为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在活动场地与设施方面增加投入,综合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给予更好的支持 

第二,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体育新课改教学与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途径之一。任课教师要对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不断的改进,将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设置为过程评价。在此过程中,即使学生的体育基础比较薄弱,教师也要肯定学生,使学生获得教师的充分尊重,从而建立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促进素质拓展训练的实际意义得以充分发挥。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应再以短期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为评价依据,应符合体育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长期性规特征,将学生一定阶段以来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意志品质变化提升纳入评价体系,并为学生制定体育健康与锻炼档案,进一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性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 

第三,优化师资水平。在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保障师资水平的专业化是该过程落实的基础。由于我国体育教学引人素质拓展训练的时期较短,部分体育任课教师不能对其进行充分的认识,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任课教师也并非出自个人意愿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这就制约了我国体育新课改教育与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机融合。为了改善上述问题,体育任课教师要在强化自身专业素质的前提下,积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大胆的去尝试新课改教学内容,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从而使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发挥其重要的教育价值。为了保证体育任课教师能够完全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责任,教师可以定期地通过专业培训来强化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训练项目的编排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中科学的引人拓展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体育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实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强化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勾凤云.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探讨[J].蘭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1-82.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 30年的柔道训练及从事教学训练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之通过国家体育总局2012年部级教练员培训班的学习,在听取了专家和冼东妹等教练的讲课之后,特别是在用心阅读了本次培训的学习资料后,对自己所掌握的专项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当前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进行了深刻地反思。通过对比,发现了自己在训练工作理念、训练意识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与现今先进的训练方法之间存在的诸多差距,由此引发自己对训练理念的更新,对柔道项目的意识、体能、技能、运动智能、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间的作用、渗透及相互补偿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柔道项目 训练理念 训练意识 再认识

本人参加柔道训练及从事教学训练工作30年,在当运动员时,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曾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性比赛。在从事教学训练中,经我培训的队员如:薛福艳、何晓梨、吴姣、于丽娜、马刚、于珊珊等在全国及世界性的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上述竞赛成绩的取得,自我感觉在训练上是一个称职的教练。但通过国家体育总局2012年部级教练员培训班的学习,在听取了专家和冼东妹等教练的讲课之后,特别是在用心阅读了学习资料后,感触很深。在学习领悟每篇文章的内涵的同时,与自己现在的专项训练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选用的手段方法,时刻进行对比、反思,逐渐理清了思路,发现了以前的训练工作中的不足,找到了与先进训练方法之间的差距,由此不断地更新了训练理念。对柔道项目的意识、体能、技能、运动智能、运动心理等内在联系和相互间的作用、渗透及相互补偿有了新的认识。

一、对体能训练的再认识

(一)体能就是机体的运动能力,是由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心理等因素组成,又称身体素质。通过学习后,对体能训练的概念和内涵有了重新认识,更加重视力量训练。把力量训练从六大素质中单独提出来,称力量与体能训练。在力量素质中又强调爆发力和速度力量训练。值得提出的是,体能的各项素质不是孤立存在,它总是通过技战术动作直接和间接的表现出来。在提高体能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好心理素质作为支持。体能的发展与意志品质心理素质互相促进,互为条件,在训练与比赛中将上述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补偿,相互支持,形成统一的综合体,将技能协调地体现在完整技战术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体能是根本,是母系,是提高技能、技战术的土壤和依托。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客观体能,特别是具备爆发力和速度力量,才能充分发挥促进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一个体能很薄弱的运动员,在高水平的竞技中,只靠完善的技战术变化赢得对方,那是很困难的。真正完善的技战术蕴藏在体能之中,是体能激活了技战术。

(三)好的身体形态是重要的物质条件,出色的爆发性速度素质则是能否在该项目中达到高水平的基础。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体能的训练应坚持始终。应根据不同时期、阶段的任务,根据技战术动作的组合,或变异组合,把体能各项素质体现渗透在技战术,或变异的组合中。这样技战术或变异的组合能力得到了发展,体能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训练手段的选择要克服固定运动轨迹的力量体能训练。要全身多关节协调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训练,同时在训练中的负荷安排要与比赛的负荷相吻合。既提高了体能、技能又提高了技战术的能力和反应力量的训练,智能的训练也在其中。这种举一反三的训练手段和效果是非常合理科学的。

二、对柔道运动项目技战术特点的再认识

(一)体能的训练必须紧密结合专项技术的特点。柔道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特点、技术结构及动作形态是无固定运动轨迹,变化多端的用力形式。是在动态中完成各项技术环节。是与对方身体接触,在被控制与反控制,被制约与反制约,进攻与反攻中对抗。比体能、比技战术、比应变、比意志、比利用。在与对方体能、技战术水平相当的状态下又突显出智慧的能力。

(二)柔道的实战中,在大脑中枢神经的控制指挥下,根据对方的姿态、重心、战术意识等瞬间发现对方的破绽。随机应变有效的控制对方,实施自己的战术策略。柔道运动员比较讲究手法,俗语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迎人”。

(三)根据当前国内外柔道技术发展趋势,宋兆年专家总结雅典奥运会和回顾柔道运动发展历程时概括出了散、快、连、准、狠、能的六字方针,分析的非常透彻。每个字的内涵都很丰富,使我个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认为这六个字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是简单的六个字相加,而是要有机的、协调的形成一个统一体。

(四)在教学训练的实战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找到教训,从中获得效益。从实践中提升到理论,又从理论指导实践,这样不断地周而往复的深化训练思维。提高训练质量这个过程中需要基础理论知识多学科的参与。如:运动训练学、人体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医学及社会科学的介入和支持。从中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通过训练,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变化情况,深挖人体的潜在能力。作为一名教练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训练能力。了解本项运动技术特点,筛选合理科学手段,提高训练质量是教练员基本的工作内容和任务。

三、对柔道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再认识

(一)柔道运动项目是对抗性极强的格斗项目。根据技术结构,动作形态,体能是基础,但爆发力量和速度力量是主要的力量核心。爆发力量是力和速度的乘积,爆发力量不仅可以克服阻力,同时可以使物体产生巨大移位作用。

(二)爆发力量训练时,采用中小强度负荷或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手段时,大脑皮层中枢神经能调动发放高频冲动。这种冲动可以带动部分兴奋性较弱慢肌纤维或兴奋性较低的某块肌肉参与工作。对机体神经的灵活性,动作灵敏度有促进作用。爆发力量训练时,采用大强度负荷练习手段时,大脑皮层中枢神经能调动发放强而集中的高频冲动。使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都能被调动参与工作。这种手段的练习,必然引起动作强度的减缓,只采用这种手段会影响发力和速度,造成慢的动力定型。

(三)在实施爆发力量练习时,应采用中小强度或克服自身体重的负荷一组与较大负荷强度一组交替的进行。这样既保持了动作速度又调动了更多的肌肉群参与工作,可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四)竞技体育几乎所有的项目,无论是同场竞技,或隔网对抗都需要快速的爆发力量。但身体接触的格斗项目,对快速的爆发力量要求更加突出,特别是躯干和髋关节的力量。因为四肢、髋、头部都生长在躯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躯干和髋关节大小肌肉群最丰富发达,由于解剖结构的关系,可以内收外展,内外旋360度的不同方位发力,活动的幅度很大,是发力的源泉。

(五)躯干和髋关节的力量好,可以使四肢配合相互协调,平衡能力更加敏捷,活动方向更加灵活随意,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所以柔道项目的训练对躯干和髋关节的力量训练显得突出重要。

四、体能的训练必须与柔道的技战术训练负荷相适应

(一)根据柔道比赛的规划,青少年每场4分钟,成年每场5分钟的强度负荷中进行。从比赛对体能的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动作的次数、组数、间歇时间、机体承受的负荷要与比赛时承受的负荷相适应匹配。这样训练手段和体能才得到了提高,同时技能的质量及技战术的应变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体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对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改造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劳永逸就能获得的,是需要长期的过程给机体负荷刺激,机体产生应激的反应。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机体适应了该负荷的刺激,能量的消耗与补充达到了平衡。根据身体状态,巩固一个阶段后,负荷再稍微大些对机体进行新的刺激,机体由不适应逐渐适应。也就是说,加大负荷经过训练适应负荷,再加大,再适应……运动训练就是一个艰苦的适应负荷过程。

(三)通过岗位培训对训练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对体能、技能、技战术的训练,在一体化的训练模式中,不能截然分开,从难从严应从实战的高强度、技术质量的高标准、战术智商的快速反应能力。一切从实践出发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获得好的训练效果。

(四)运动负荷是训练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用在运动员机体中的负荷,自然产生疲劳。要调整消除疲劳,恢复提高,要有节奏。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在实战教学训练中,根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个体状况,技术情况,侧重于某一方面针对性的调整训练内容。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实施区别对待,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五、对协调能力的再认识

(一)在个别的专著中并没有把协调能力作为一个专门能力加以论述,甚至把协调能力与灵敏素质混合起来。协调能力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它与灵敏素质某些因素有关,灵敏素质是协调能力的基础。柔道运动员协调能力如果好的话,比赛失分就小,身体不僵硬,不容易吃动作。反之柔韧性差就容易输分。所以协调能力对柔道运动员训练非常关键。

(二)协调能力较高的运动员在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技战术能力接受相对较快。协调能力是发展表现其他能力的必要条件,运动员协调能力好,有利于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心理等素质发展与表现。协调能力是把上述的六大素质和谐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更深刻的发展与表现出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速度,移动速度,难度动作,组合动作和变异组合动作的衔接能力。定向、平衡、分辨、节奏、应变反应。

(三)协调能力是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各项素质心理品质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技能掌握与储备等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协调能力差的运动员尽管力量很大,速度也快,但做起动作总是令人感到“别扭”。节奏感差,不流畅,协调能力对其他能力的发展与表现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四)要改善运动员的协调能力,首先要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肌肉的紧张与放松合理交替运动的结果。在训练时让运动员经常体会肌肉的用力感觉,提高运动员的空间感,时间感,用力感和节奏感。在发展各项素质的练习中,时刻注意强调动作的节奏流畅,自然。

(五)在训练时采用多样的手段,如不习惯的各种身体练习,改变已习惯的动作速度、节奏或时空范围、动作的连接组合。经常变化组合的练习是提高训练灵活性和协调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训练时让运动员掌握更多的技能。如:垫上各种滚翻,手翻,球类中的各种转体,急停,上下肢的配合,田径中各种跑、跳、跨步练习。在活动的过程中,都是技能的储备和丰富过程,为协调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
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深入改革,大学教学活动发生不同变化。大学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锻炼、塑造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旨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师,认为应高度重视拓展训练,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教学,实施开放性大学体育教学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

1.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作用

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大学生自我升华和完善,具体表现为:第一,拓展训练能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以语言或非语言形式开展,让大学生入情入境,彼此感知对方意图,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团队协作感悟,感受团队之间的帮助和信任,共同分享和分担;
第二,拓展训练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大学生需要在设定的训练情境下,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积极调整心态,挑战拓展训练项目,沉着冷静面对训练,迎面困难并解决问题;
第三,拓展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整合现有体育教学条件,设计丰富拓展训练项目,借助情境教学手段,培养大学生训练适应力,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2.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实践分析

2.1制定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大纲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项目,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大学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大纲,其中包括大学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介绍、拓展训练项目性质、拓展训练目的、拓展训练内容、拓展训练考核评价等内容。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拓展训练介绍、目的和内容,笔者认为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特定情境,让大学生体验后,获得感知和感悟,得出拓展训练项目理念,不断反思和共享后,获得体育知识,进而改变大学生行为,实现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拓展训练目的主要是为了:第一,贯彻现代教育方针,实施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
第二,帮助大学生了解体育原理和科学理论,指导大学生健康锻炼身体,实现锻炼身体目的;
第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拓展训练,让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体验、自我享受、自我感悟,获得体育知识;
第四,培养大学生沉着冷静优秀品质,增强大学生体育运动系统,提高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2体育教师拓展训练指导方式

大学体育教师拓展训练指导方式主要采取体验、感受、分享和总结。其中,体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拓展训练,通过自我完成项目实现拓展训练,获得拓展训练体验,激发大学生潜能;
感受是指大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拓展训练,获得直接、真实感受,结合大学生内心感悟,自我加工和分析感受,进而增强大学生对体育自我认识;
分享是指大学生在拓展训练参与中,自我体验和自我感受,体育教师指导引导下,大学生实现相互交流,分享体验经验和教训,获得大学生个人收获和集体收获;
总结是指在大学体育教师指导下,大学生对拓展训练结果进行整合和总结,不断加强自我认知,实现体育认识理性升华,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

2.3拓展训练计划实施的资源

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在实施时需要具备必需的人力资源、场地资源和财力资源支撑。其中,人力资源是有效实施拓展训练的保障条件,大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我,满足体育拓展训练和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成为拓展训练主力军;
场地资源是拓展训练实施的物力保障,包括大学体育场地、设施、器械等,结合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选择不同的设施设备,建设多样化丰富场地资源;
财力资源,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应在有效资金范围内,最大化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拓展训练功效,促进拓展训练顺利开展。

2.4拓展训练体育教学注意事项

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需要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拓展训练宣传工作,强化拓展训练安全意识。其中,拓展训练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观、团队精神,锻炼大学生坚强意志,增强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助推大学生素质提高,对素质教育发展有积极作用;
加强拓展训练宣传工作,大学给予体育拓展训练人力资源、场地资源、财力资源支持和保障,为大学生设立拓展训练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对拓展训练的了解,丰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整合大学体育教学资源;
强化拓展训练安全意识,体育拓展训练受项目内容和场地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定科学措施有效防范拓展训练风险,明确拓展训练安全操作程序,有效监督拓展训练过程,确保拓展训练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1]王霏.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交际,2015,11:244.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应用分析

一、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

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现状来看,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运用[1]。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强化的有效措施。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和积极探究的方式,对训练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强化以后,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也会而得到有效的强化。因此,素质拓展训练与高职体育教学之间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丰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身体素质培养与体育技能训练脱节的问题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体验化的学习方式和基于模拟场景的训练方式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特点,相比于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可以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也可以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器材、场地不足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而,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可以让高校通过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方式,对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一)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不安全因素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天气、温度、场地环境等因素会给训练过程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运动强度的项目也会给素质拓展活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师资队伍

在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以后,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素质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保障,体育教师除了要对教学技能和心理学技能进行掌握以外,还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在素质拓展训练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变化进行把握,并要对训练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进行解决。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也是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三)学生自身因素

从高职院校学生队伍的现状来看,独生子女在学生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一些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家人或朋友有着较强依赖性的问题[2]。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可能会表现出难以与同学和睦相处的问题。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可能会与其他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还有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不肯吃苦,对素质拓展运动缺乏参与兴趣的问题。

三、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素质拓展训练由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组成。对参与者的身体耐力、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进行提升,是这一训练体系的主要目标。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以潜水运动、划艇运动为代表的水上课程、以户外生存、溶洞探险为代表的野外课程和以高架绳网、雨中穿越为代表的场地课程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课程。除此以外,学生在军训期间接触到的一些军事技能训练项目也可以被看做是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流程

一般而言,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教学流程主要涉及到了以下方面:一是训练开始之前的热身活动。热身环节既是学生建立团队关系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缓解自身紧张气氛的过程。第二是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的设置,个人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承受考验,团队项目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彼此信任,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强化。第三是素质拓展或活动的点评、总结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进行总结,也可以在教师的讲评中对拓展训练后的体验成果进行充分认知。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也可以在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得到运用。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这一教学方式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一些科学化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行提升的有效方式。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问题来看,它主要与以下因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一是学生体能的提升情况;
二是学生体能意识的培养;
三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素质拓展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一些让一些单一性的素质培养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也可以让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中,一些教师对集体跳绳项目进行了应用。教师采用了以10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让每个小组完成一分钟跳跃50次的目标。在这一活动的进行初期,学生在难以实现有效配合的情况下会表现出难以完成目标的问题,在训练项目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会有所上升,每个小组的成功率也开始不断上升。在学生完成训练任务以后,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是以“同舟共济”为主题的素质拓展项目,教师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后,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九块塑料地毯,其中一个小组的队员站到地毯上面以后,让另外一组随意减少地毯块的数量,进而对不同队伍留在地毯块上面的时间进行比较。从这一活动项目的应用效果来看,它可以让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得到提升,也可以在促进师生沟通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重视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性原则是素质拓展训练应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也需要在对训练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对器材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针对一些存在一定危险性的训练项目,教师需要在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安排一些学生负载保护管理,也需要让学生对一些规范化的保护方法进行明确。

(三)加强素质拓展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地区优化,可以为素质拓展项目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枯燥性等问题,教师也难以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可以为体育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由于这一模式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一些教师也存在着对这一项目缺乏了解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优化,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培训机制进行完善。为了让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进行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之中,以便让教师对相关的训练手段进行了解,也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与专业训练的方式,让教师对素质训练的训练过程进行了解。在对教师的训练能力进行培养以后,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各个训练环节中的表现入手,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在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的基础上,对适用于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可以让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完成以后,教师也需要从实践过程入手,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总结经验,以便对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进行完善。

(四)优化素质训练课程的测评体系

从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特殊性来看,它的教学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训练前后的变化;
二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在训练前后的辩护,三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的变化[3]。可以说,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综合分值为基础的评价方式无法这一课程的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在这一课程的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变化进行总结,进而通过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方式,对素质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对素质训练课程的课程测评体系进行优化,可以为这一训练活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星慧.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9):163-164.

[2]赵双云.试论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37,39.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5篇

一、思想作风训练

道德品质思想作风训练是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能否很好地完成训练任务和球队的发展方向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只有严格的管理教育和科学、刻苦训练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思想作风优良,训练作风泼辣,比赛战斗作风顽强,组织纪律严明和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好的球队。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和完成训练任务,我坚持不迟到不早退,按时按点的跟学生一起奋斗在篮球场上。并要求队员自觉、积极地投入训练,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精神,培养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为集体争取荣誉的高尚品质。做到把思想作风教育渗透到训练场上、比赛之中和球队学习生活中去,并始终作为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列入训练计划。

二、身体素质训练

1、一般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增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高集体的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在训练过程中主要以一般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为主,因为它们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一般身体素质,便不能掌握高难度的动作,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和紧张激烈的比赛。因此,在本学年训练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小强度,循序渐进的手段,并通过各种游戏方法来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全面的身体素质。

2、专项身体训练

篮球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在于提高速度、耐力、力量、弹跳、灵敏等身体素质,紧密结合篮球技术的特点和要求。以两种形式进行训练:一种是紧密结合单个篮球技术、战术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的专门素质训练;
一种是直接结合篮球组合技术与战术进行的。本学年,我着重加强了快速跑蓝的能力和传接球的隐蔽性的训练。

3、技术战术训练

全面掌握技术,是提高技术水平和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术的基础。技术全面是发挥重点技术的保证,重点技术又能带动和促进技术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特别注重突出重点,从中发现与培养队员的特长技术。使队员逐步形成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个人技术特点。所以根据队员自身的特点,在训练中贯彻全面、实用、准确、熟练的要求。本学年,针对有市的比赛任务,因此在训练中,加强了对我校篮球队队员的对抗练习和联动防守的技战术要求。

三、梯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