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工程市场论文【五篇】(完整)

时间:2023-06-29 12:3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海外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一般已都从规模取胜走上了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取胜的道路,具有明显的服务和产品竞争优势,拥有特色、高端技术或产品,并不断发展壮大,争取实施垄断,获取油公司订单能力强,高毛利率服务业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工程市场论文【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工程市场论文【五篇】

工程市场论文范文第1篇

1.1巩固和发展自身竞争优势

海外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一般已都从规模取胜走上了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取胜的道路,具有明显的服务和产品竞争优势,拥有特色、高端技术或产品,并不断发展壮大,争取实施垄断,获取油公司订单能力强,高毛利率服务业务占比高,盈利能力强,新项目多且拥有服务价格话语权。

1.2一体化能力突出

海外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已从单纯的陆地钻井承办商向陆海兼备、技术服务配套的油气井承包商方向发展。综合性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从油田技术服务到物探,从软件到工具装备,从陆地到海上,业务覆盖整个上游领域,独特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柱。

1.3经营方式灵活

灵活的经营方式是整合资源的重要手段。国际领先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多为上市公司,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灵活运用各种资本经营手段,如合资、并购、参股等方式,以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资源,快速实现资本积累和自我发展目标。近年来,海外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为了进一步巩固垄断地位,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兼并重组等方式继续保持垄断利益。以上这些特点,我们在研究制定海外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加以考虑。

2海外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力分析

本文所谓海外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力分析,实际上分析的并非海外的国际公司,而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板块中的工程技术服务子公司在海外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分析研究时,选取了包括公司规模实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一体化服务能力在内的五大类11个指标,构建公司海外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选取同一集团公司在海外的5家工程技术服务公司(D1—D5)的数据为样本,保证了所选样本的可比性;
数据的选择经过了严格筛选,选用一组3年连续的统计数据,采用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具体计算。分析评价这5家的市场竞争力,目的在于为其选择突破口、找准发展方向、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依据。

2.1模型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是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一种方法,能充分体现影响企业战略经营的重要因素。一个有效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能够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独特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从不同侧面对企业竞争力作出评价。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是采用指标权重评价体系,遵循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一系列综合衡量指标。本次研究根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的指导思路,结合工程技术服务的共性和特性,构建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力评价模型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规模实力、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和特性指标“一体化服务能力”5个因素,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设计了11个二级指标,其中:规模实力用收入规模和投资规模来表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盈利能力指标反映盈利能力高低,分别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润率;
经营能力选取资产负债率和资产创收能力作为衡量的指标,反映财务杠杆的利用及企业资产利用效率;
发展能力选取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两项指标,反映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和能力;
一体化服务能力用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来衡量,技术能力涉及工程技术服务所有专业的能力,包括钻井技术、固井技术、测井技术等,管理能力包括工程程序设计、商业运作。由于一体化服务能力所包括的指标众多,用定量指标计算比较困难,所以在此次建模过程中只把一体化服务能力作为一个维度,模型演算时不进行综合计算。根据竞争力模型体系的层次结构图,形成竞争力评估模型体系的内容框架图。以同一集团公司的样本来测度技术服务公司在海外的竞争力特征,揭示最具竞争优势的技术服务公司的内在因素,符合行业特征。根据海外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通过分析5个一级指标要素和11个二级指标要素指标数值的顺序排名,找出各个技术服务公司之间的差异,明确各技术服务公司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以便制定积极的战略决策。

2.2模型体系中权重系数的确定

根据指标体系属于多指标系统评价的特点,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隶属度和专家打分方法来评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依据专家的意见确定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并对指标打分,将打分结果进行综合求得权重,重要性越大得分越高,权数越大。从评定的各层指标权重关系表来看,规模实力比重下降,盈利能力指标在评价中的重要性提高。

2.3指标标准化处理及模型量化求解

由于各评价指标量纲不同,本文采用归一化处理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对选取的9个二级指标3年经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二级指标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将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与单因素评价矩阵做乘法,得出二级指标的综合评判集。

2.4竞争力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从上述评价结果来看,本次竞争力评价中,盈利能力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大。评价结果诠释了风险与收益并存的经济规律,显示国际化经营能力亟待提高。

(1)技服公司D1: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计算结果为0.3964,该公司各项指标表现非常好。

海外市场工作量饱满,作业所在国政治稳定,收入、利润稳定增长。从二级指标的表现来看,收入增速高于投资增速,受益于内部市场增储上产和市场规模开发,工作量增长带动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平均投资增量最低, 摆脱了投资拉动规模的经营方式;
利润快速增长,在评价模型中表现为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指标排名第一,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排名第二;
资产创收系数指标排名第一,资产整合能力强,海外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并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从发展能力来看,收入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相对高。但市场比较集中,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作业所在国发生政治动荡,收入、利润将急剧下降,没有其他市场收入来弥补。

(2)技服公司D2: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计算结果为0.2632,在该企业集团中排名第三。

在样本中,该公司海外市场规模最小,平均收入和平均投资增量均小,资产创收系数高但利润指标表现不强。受限于海外地域市场划分,导致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方面无法形成合力,造成营业利润率低,进而影响了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排名。

(3)技服公司D3: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计算结果为0.3368,在该企业集团中排名第二。

外部市场比例所占份额在该企业集团中排名第一,海外市场布局点多面广,处于完全市场竞争环境下,竞争激烈,面临很高的政治、市场和经营风险。为提高抗风险能力,公司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新增收入弥补了原有市场收入的下降,进而保证了收入增长率逐年增长,但是收入增速小于投资增速;
盈利能力降低,一方面,海外钻井模式逐步从日费制向大包制转变,利润空间在降低,另一方面,受局部市场战争和动乱的影响,运营成本增加,压缩了利润;
资源整合及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国际化经营能力低,主要表现在资产创收系数偏低,原因是近两年向海外投放的测井、测试设备较多,但相应的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创收创利能力下降。利润增长逐年下降,导致模型中利润增长率指标为负数,公司发展能力不强。

(4)技服公司D4: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计算结果为0.0879,在该企业集团中排名第四。

在样本中收入规模较大,公司为完善工程技术服务产业链,培养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的能力,从海外市场业务链完整性看,相比其他技服公司,技服公司D4多了物探、地面建设和勘察设计3项业务,业务链更完整,有利于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的开展。经营能力和资产整合能力强,资产创收能力表现好,目前项目建设期需要大量投资,拉低了盈利能力指标。

(5)技服公司D5: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计算结果为-0.0382,在5家公司中排名最后。

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盈利能力逐年下降,投资规模下降,发展乏力。

3启示与建议

3.1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

完善公司统一协调机制,在公司统一协调下,争取内部市场,同时加强技术服务公司与油公司之间合作。当前油价地位运行,国外油公司降低成本和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为适应油公司的要求,转变经营策略,采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形式降低合作双方的风险和成本,实现利益双赢。

3.2加强特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培育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和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争取更高端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行业面临困难的环境下,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公司能够先于竞争对手赢得主动,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效益、获取合同订单、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司之间在信息、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技术服务专业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3发展一体化产业链,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

对于技术服务公司来讲,一体化服务能力实际是资源整合能力,我们的技术服务公司和国际领先技术服务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技术储备;
培养复合型人才,引进渠道多元化;
以战略发展为目标,提高全球服务保障能力等。

3.4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加强合资合作,降低所在国作业的运营风险

工程市场论文范文第2篇

现在高职毕业生越来越多,但现存的问题是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一些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格的毕业生,因此高质量的教学需转变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

2《市场调研》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2.1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以教师为中心,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沟通较少,学生主动动手也较少,缺乏目标指引。大多的学生对课堂有消极认识,课堂的气氛没有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兴趣不高,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

2.2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调研》课程设计思路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市场调研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目前,高职教育的总体原则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学生要想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要求,需要课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立足调研的工作过程导向,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解决:学什么怎么学;
教什么怎么教;
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并将市场调研活动分解为六个项目,并依据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序化,形成各项目之间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动作的继起性,整个课程按照职业工作过程主线,也就是以市场调研工作程序为主线,首先分析基础确定调研的目的,制订市场调研的方案,然后选择市场调研的方法,设计市场调研的问卷,再组织市场调研活动,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最后编写调研报告。

3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调研》整体课程设计

《市场调研》课程的在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时充分考虑高职学校的学生需求与特点,结合市场调研过程的步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调研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程设计中,整个课程划分六个典型环节,本门课程共72课时,每个环节12课时。六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实施过程是教师先进性知识讲解,导出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结合任务进行讨论分析、实施任务,将实施成果全班分享,最终教师进行点评,整个过程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具体教学环节设计——以“任务2设计问卷调查”为例

《市场调研》课程中共6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12课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展现了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管能动性,从课时比例上也充分说明这一点。如表2。

5《市场调查》课程改革设计的创新

工程市场论文范文第3篇

一、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投资运行的特点

1.提供公共服务。

通过修建堤防等防洪工程,能够使防洪保护区的人们免遭洪涝灾害,存在很强的外部效应,可以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体现了公共服务的特征,满足了公众安全保护的需要。

2.不具有消费排他性。

这类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益处不可分割地散布到整个影响区域,受益区的任何个体享受防洪保护的同时,不影响他人的收益,也就是说,每个受益者能获得相同的效应、互不干扰。

3.非价格性。

由于公共品性项目的非竞争性和外部性,价格机制在纯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的需求与供给方面无效。同时这类工程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投资规模又较大,且由于灾情的随机性,使得减灾效益具有不确定性,本身财务效益没有或很小,很难有投资者修建这类工程,只能由政府来投资修建、运行管理。

二、我国水利工程投资运行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家的进步。现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是长期以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促进发展。其具体措施如下。

1.坚定改革原则。

(1)保证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原则。我国水资源贫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社会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我国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必须保证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2)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原则。我国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管理体制必须保证公益性水利工程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管理体制一方面要追求工程社会效益的实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防洪保障、水资源供给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必须着眼于工程管理单位本身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在盈利性与公益性之间寻求平衡点。

2.明确管理权责。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责任。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转变职能,改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投资运行企业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投资运行企业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主管部门、水管单位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

3.建立耗费补偿制。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公共设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应要求。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且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从水利工程的作用、功能看,是典型的纯公共服务产品,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费用补偿完全应该由政府予以支付,政府应该建立水利工程耗费补偿制度,保障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工程市场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是当代世界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当代主流经济学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Grosfeld,1990)。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关于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学说,但从总体上来说,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一套现成的“过渡”理论或“转轨”理论用来指导经济体制国家改革的重大实践。这意味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这个实践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呢?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是整个社会的共产(共同占有和共同生产)、整个社会的自由联合劳动、商品生产和竞争的消除、阶级的消灭等等。显然,这样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是不能结合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共(论文库)产主义而言的。而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的科学社会主义(共(论文库)产主义)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是基于当代实践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高形态共(论文库)产主义。就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而言,我们的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根本定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做了科学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确切地说,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一些学者在讨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中,总是把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形态的特征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研究,如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仅仅归结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公有制形式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较低生产力水平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必然导致平均分配。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实质上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另一种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种基本制度本身就包含着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元的产权关系、包含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产权主体的存在提供了市场经济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藕合有其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得以共同存在的一个前提。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的生成确实是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并没有演化为以市场为中心在社会范围的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而分工越发达,单个私人资本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就越有限。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这一矛盾的解决,一是通过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财产占有与运作的社会化来解决的。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我们选择了公有制度而西方国家则是通过选择了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一矛盾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消除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因财产一定形式的社会化运作而使其经济体制演变为计划经济体制,因此笔者认为把市场经济区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科学的。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它直接联系的或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要素或财产的组织单位——企业,而不是所有制制度。市场制度所要求的是采取什么样的生产要素或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既能适应财产社会化运作的要求,又能按照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主体。历史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法人产权独立于所有权,所有权与法人产权分离与制衡机制的创立,曾使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突破自身的局限,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公有制财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所有制社会结构的调整,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相藕合,也与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经济低效率直接相关。本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是以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全部社会生产都要有组织地进行,社会对全部劳动和资源都要有计划地配置和调节,商品也就随之自动消失了。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同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共(论文库)产主义是相同的。从计划经济的现实来看,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的计划经济,共同特点都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其运行机制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和行政手段来调节,计划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政治安排,而政治的本质是支配与强制,即国家对社会经济实行全面垄断和政(论文库)府的超经济强制,因而是一种“统制经济”、“命令经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单纯理解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有三个最为基本的特征: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这与计划经济的基础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借以产生和存在的制度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奢望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改良出市场经济。事实上无论是理论意义上的计划经济还是实践意义上的“统制经济”都是同市场经济相根本对立的。如果不是这样来理解,那么就意味着不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就可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种模煳认识是非常有害的。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真正的计划经济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完成之后才会出现,而“统制经济”实际上是超越客观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制度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有着一种与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世界性背景和意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界或地域限制的,市场经济的这种属性必然要求打破国家或地域的限制,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跨国公司的出现正是市场经济这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因此,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无疑使中国经济隔离于世界市场的“经济鲁宾逊”式的设计最终归于梦想。世界需要中国,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问题的另一面是:中国也需要世界。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企业,而不是政(论文库)府。因此,我国高度集中体制下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中,政(论文库)府作为一个超级的“经济托拉斯”来与国外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和竞争,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必然导致经济的X非效率。因此中国建立与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相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有了理论上的或概念上的依据。我们把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置于国际大背景的坐标之中,就会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总体氛围的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可以说,中国加入WTO的实质是同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二、市场化及其标准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和价值取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不少学者也对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和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由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市场化及其判断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少需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市场化;
二是市场化有无标准;
三是市场化的研究方法问题。

市场化是一个与市场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范畴。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市场化的理解是有一些分歧的。例如,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认为,市场化是指资源配置方式由政(论文库)府行政配置向市场调节的转化,具体说,就是“取消或放松国家对商品生产要素供求数量及价格的管制”。而较早系统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市场化进程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增强的演变过程。市场机制包括供求、竞争、价格、风险、利益机制等,是市场化理论含义的延伸[3]。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的过程这个定义非常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正统规范,但是忽略了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人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见物不见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自从19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供给和需求背后恰恰是人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因此现代经济学把市场过程更多地理解为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另外把市场化单纯理解为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会偏离市场化的本质。已如前述,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市场机制调节配置资源的过程,是有一定的理论假设和前提的,那就是在一个完全竞争和市场化已经完成的经济中,在私有财产和经济自由已成为既定前提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自然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才被称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或经济形式。经济市场化就其本质来说,首先是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权利的确立、实施和得到有效保障的过程。经济自由权既包括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也包括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化的实质就是经济自由化。市场主体在明确的产权关系和平等互利的条件下,自主从事交易活动,交易双方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利,而且还能够创造合作剩余,这样就使原来我们认为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的交易活动具有了生产性,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也因此凸现出来。

第二个问题,关于市场化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问题,专家学者们也是有不同的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市场化进程有绝对的标准。这种观点最有代表性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要判断和评价体制改革是否达到目标,就必须对测度市场化程度的标准作出界定,尽管这是一个难以统一的复杂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作出统一的结论。所以,他认为,应以100%作为完全的市场化的标准,以0%作为完全计划化的标准。其理由是由于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政(论文库)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国家对不同领域的干预、在不同时期的干预都不完全一致,所以,如果不是以100%来界定完全的市场化(尽管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达到100%),而以某一个市场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作为对比的基础或参照系,那么,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失去统一的标准,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时期的比较也会发生困难。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化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意义[8]。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计算或测度市场化程度的绝对值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也不能从绝对值的意义上去理解市场化程度。说一个国家的市场化达到一个百分数,会给人一个错觉,好像世界上存在一个100%市场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并不存在;
即使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调控的手段、方式、程度等方面也不完全可比;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的内涵也相应改变,所以,不存在一个静态不变的市场经济标准。因此,对市场化进程的绝对评价是无意义的,而只能进行不同地区之间进程快慢的相对比较,即以名次之类的顺序尺度进行衡量。

笔者认为,市场化不仅在性质上是可以定性的,市场化的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经济自由化的过程,而且在标准上也是可以界定的。也就是说市场化的含义是双重的,既包含过程,也是指一定的标准,严格来说它是指市场经济发育的一定程度而言的。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假设一个国家的市场化水平是从5%向10%过渡,我们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市场化了。这就意味着市场化不能单纯是指过程而言的。其次对于标准来说,它是从静态的角度对市场化的程度的一个限定,即规定了市场化的最低标准,比如说5%就不能说是市场化了。至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交易越来越突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在全球范围组织经济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只能进行相对比较等观点,并不能说明市场化本身是不能测定的,而只是说明市场化的测度的研究方法问题。

关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在15%以下可称为非市场经济或坟墓经济,市场化程度在80%以上可称为成熟或标准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60%—70%之间可称为准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40%—50%可称为转轨中经济,市场化程度在50%—60%左右可称之为接近准市场经济或转轨中经济。国内学者对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尚有一些不同的判断,主要是有高、中、低三种估计,高位估计是65%,中位估计是55%—60%,低位估计是60%[7]。正是基于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基本达到或已经接近60%的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世纪5—1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我认为关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国外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据世界遗产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利用50多个经济指标对世界150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评价结果,中国市场化程度大致相当于美国的50%,考虑到可存在的人为的偏差,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估计至多达到美国的60%—65%,处于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认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对于十五期间,要在5—10年中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有相当的难度。从西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英国、美国和日本来看,英国大体上用了250年使英国成为标准的市场经济国家;
美国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封建制度几千年,计划经济3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长期的社会革命,对此,我们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如生产要素市场化问题、市民社会的建构问题等等,对此我们应当有科学的判断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市场化程度的研究和判断,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国内学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主要有:江晓薇、宋红旭[5]提出的测算指标是:(1)企业自主度:包括企业的14项自,即生产经营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口权、投资决策权、税后利润分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资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
(2)市场国内开放度: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价格调节、投资管理;
(3)市场对外开放度:包括进口依存序、非关税壁垒,直接投资实际额;
(4)宏观调控度:包括税收负担、政(论文库)府补贴、贸易管理、社会消费、信贷管理;
国家计委课题组[6]是从商品市场(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入手进行测算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就是国家已经放开、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量的那一部分占全部市场的比重。顾海兵[7]则是从要素市场化方面进行研究。他提出的测度指标包括:(1)劳动力市场化,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体制及城镇、城乡的户口封闭体制;
(2)资金市场化,包括资金市场的主体结构、资金结构、利率结构;
(3)生产市场化,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三产业;
(4)价格市场化,包括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房地产价格、医疗价格。陈宗胜[3]认为,对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测度,最好按经济体制自身的构成,即企业、政(论文库)府、市场三方面展开分析。徐明华[8]则从8个方面进行了测算,这8个方面包括:(1)所有制结构:包括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等5项具体指标;
(2)政(论文库)府职能转变和政(论文库)府效率:包括GDP与政(论文库)府消费之比、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等6项具体指标;
(3)投资的市场化: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基建投资中非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比重等3项指标;
(4)商品市场发育:包括出口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商品销售额与工农业产值之比等3项指标;
(5)要素市场发育:包括合同制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每万人职业介绍机构数等5项指标;
(6)对外开放:包括外贸依存度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2项指标;
(7)经济活动频度:包括每万人商业网点数、每万人工业企业单位数等3项指标;
(8)人的观念:包括每万人个体户数、每万人私营企业投资者数等4项指标。笔者认为,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来探索研究市场化的程度判断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实上每个指标体系都不能做到完全真实地反映市场化的程度,重要的也不是运用不同指标体系判断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而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基本趋势的把握。就研究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借鉴美国遗产基金会的研究方法,该基金会的经济学家首先把经济自由化定义为“对于政(论文库)府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管束的消除”。他们对经济自由化指数的测量也是针对政(论文库)府对于经济所施加的束缚程度进行考察,因此这种考察的具体对象主要是政(论文库)府的相关政策。这种考察是对影响经济自由化的“投入”方而不是“产出”方进行考察;
该机构共设置50项变量或指标,采用分值测度的方法进行“打分”和评估。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考察制度因素对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当然影响一个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还有人口素质、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考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11)。

[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

[3]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陈文通.如何正确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N].北京日报,2002-04-19。

[5]江晓薇,宋红旭.中国市场经济度的探索[J].管理世界,1995,(6)。

[6]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J].宏观经济管理,1996,(2)。

[7]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J].管理世界,1997,(2)。

[8]徐明华.经济市场化进程:方法讨论与若干地区比较研究[J].中(论文库)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5)。

[9]盛洪.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6,(1)。

工程市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三元劳动力市场;
主动型非正规就业;
被动型非正规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5-0051-06

一、非正规就业的概念

1972年,国际劳工组织认为非正规部门应该符合以下特征:(1)容易进入,(2)依赖本地资源,(3)家庭所有制,(4)小规模经营,(5)劳动密集型和适用性技术,(6)在正规部门之外获得技能,(7)较少管制和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将非正规部门就业者划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为微型企业的所有者;
第二类为家庭企业的所有者,经济活动大多由家庭成员和学徒承担;
第三类为独立服务者,包括微型企业的工人、家庭佣人、学徒等。

以上是从经营主体的角度谈非正规部门就业。实际上非正规就业不仅存在于非正规部门,还存在于正规部门。针对这种情况,2002年国际劳工局的报告《体面劳动与非正规经济》将“非正规就业”定义为:在正规或非正规的企业中进行的所有非正规工作。“非正规就业者”包括:个体劳动者和非正规企业的雇主、所有对家庭企业有贡献的工人、在正规企业和非正规企业或家庭企业中雇佣的所有从事非正规工作的雇员、非正规生产者合作社的成员和以家庭或个体形式生产最终自用产品的人员。

二、关于非正规就业的主要理论评述

关于非正规就业的研究主要基于三种理论:贫困就业理论、发展经济理论和制度经济理论。其中贫困就业理论和制度经济理论是从社会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厘清非正规就业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乡城迁移模型和三部门理论都是分析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经典理论,这些理论并没有系统、细致地解释非正规就业现象,只是在分析劳动力迁移问题时,对非正规就业现象有一定的阐述。然而,劳动力迁移是产生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二元经济模型、乡城迁移模型和三部门理论对于分析非正规就业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刘易斯的相关理论

早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1954)中,刘易斯就分析了非正规就业现象,他发现城市中临时性行业存在劳动力无限供给,即使这些行业的从业人数减少一半也不会减少这个部门的产量,同时这种临时性就业的边际效益较高,但就业者的平均收入并未高出农民许多。刘易斯所指的“临时性”主要表现在就业人员工作时间较少,工作形式灵活。这些临时性行业其实就是下面提到的“非正规部门”。

在二元经济理论中,刘易斯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部门分为资本主义部门和维持生计部门,前者主要指现代工业部门,其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维持生计部门。后者主要指传统的、人口过剩、仅能维持生存的部门(以农业部门为主),其边际生产率很低,不充分就业现象普遍。随着资本主义部门的不断扩张,维持生计部门的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资本主义部门,这种流动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耗尽为止。

在《再论二元经济》(1979)中,刘易斯对经济部门划分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将一国经济简单地分成资本主义部门和维持生计部门是错误的,二者之间还有“非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中的一部分属于现代部门,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扩张,而另一部分,如一些手工业以及某些服务业,属于传统部门,会逐渐衰败。非正规部门能够满足各种生产生活需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解释劳动力流动、分析非正规就业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元经济理论将乡城人口迁移视为一种劳动力平衡机制,这种机制能使劳动力由过剩部门向不足的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中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在劳动力迁移的过程中,刘易斯还考虑到了非正规部门的存在,肯定了其积极作用。但他对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分析散见于一系列论文中,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另外,在二元经济模型中,刘易斯假设城市现代部门是充分就业,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是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加剧了城市失业程度,这大大地降低了刘易斯两部门发展模式的有效性。

(二)托达罗的相关理论

托达罗假定人口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对一个迁移者来说,尽管城市存在着失业,但他做出向城市迁移的决策仍然是理性的。人口流动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应。影响人口乡城流动的基本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
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就业率成正比,而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托达罗将城市经济分为正规和非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由一大批小规模生产和服务活动构成,它们或者是个人所有或者是家庭所有,采用的技术简单,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属于非熟练劳动力,而且也不掌握金融资本。同正规部门相比,非正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也较低。更为重要的是,非正规部门既不能为劳动者提供正规部门那样的劳动保护措施,也不能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养老的退休金。非正规部门与农业部门、正规部门联系紧密。它不仅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摆脱农村贫困和隐性失业,而且源源不断地向正规部门提供廉价的生活必需品。

托达罗在刘易斯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理论延伸与扩展。他将城市经济分为正规和非正规部门,他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很难在正规部门找到工作,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就业,非正规部门充当了正规部门劳动力的蓄水池。托达罗分析了农业部门、城市正规部门和城市非正规部门之间的关系,虽然他并未明确提出三部门经济,但为以后三部门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托达罗的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假设城市存在失业而农村不存在失业,这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不符。还有他认为创造城镇就业机会无助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这一观点也颇受质疑。

(三)三部门理论

三部门劳动力转移理论是对托达罗理论的深化与发展。“三部门”是指将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三部分: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业部门。正规部门包括国有部门、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雇佣劳动力必须签订劳动合同。非正规部门通常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采用劳动密集型的简单技术进行生产。在这个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往往很少受过正规教育,一般也没有技术,并缺乏资金来源。三部门劳动力转移理论指出城市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分属于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和正规劳动力市场,这两个

市场是分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出农村后,主要流入城市非正规部门,因此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工资水平受到农村收入水平的约束;
而城市正规部门中正规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基本上不受农村收入水平的影响。

(四)上述三种理论的局限性

上述三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非正规就业的形成,但具体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却存在一定的理论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非正规就业不但存在于城市的非正规部门,而且存在于城市的正规部门。更重要的是,无论在哪个部门,非正规就业者的处境(如经济、社会地位)并无任何实质性差异。

第二,非正规就业群体既包括流入城市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包括城镇待业人员、失业工人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而以上三种理论主要是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并未涵盖其他非正规就业群体。

第三,从托达罗对非正规就业的定义来看,非正规就业者的一个特征是受教育程度低。当然,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大多数非正规就业者很少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们由于知识、技能、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无法进入到正规就业的行列中,只能被动地选择非正规就业。然而,在非正规就业群体当中,还有一部分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较高,如大学毕业生,他们为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更高目标,以自主创业的方式主动地选择非正规就业。上述两种非正规就业群体在价值取向和就业动机两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分析非正规就业群体内部结构时,应该把两者分开考虑。

三、三元劳动力市场的理论解释

为弥补上述不足,本文借鉴朱镜德教授提出的“三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解释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原因。

(一)三元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及差异

“三元劳动力市场”包括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三元劳动力市场”与“三部门”在概念和内涵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部门中的正规和非正规两个部门与三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城镇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差异。

同时,在三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在非正规就业背景下对城市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模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朱镜德教授建立三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为了解释农民工的乡城迁移现象,而在本文中,农民工只是非正规就业群体中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将原模型中的农民工替换为外来临时人员,具体来说,可用公式表示为:

Mu=Si+Po

Mun=Sf-Po

式中Mu指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Mun指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Si指城市非正规部门,Sf指城市正规部门,Po指城市正规部门中对外来临时人员开放的那一部分。

这种定义扩大了非正规就业群体的范围,非正规就业群体既包括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人员,也包括在正规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临时性工作人员。这部分临时性工作人员虽然在正规部门工作,但不属于正规部门编制,其工资、福利待遇与正规部门正式工作人员有明显的差异。

三元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表现为不同的状态(见图1),图中横轴L表示劳动力供给数量,纵轴W代表工资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实际工资W1高于市场出清水平。城市完全竞争和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工资W2和W3可以达到均衡状态。三元劳动力市场工资关系是:W1>W2>W3。

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主要是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资本密集型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代表,这些部门很多处于垄断地位,即使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发生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影响也不大,因此劳动力需求的弹性较小。城市完全竞争市场主要以微型企业、自我雇佣等形式为主,就业岗位充足,进入门槛低,工资增加会吸引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此部门来,因此需求弹性较大。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无限供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几乎为零,因此供给弹性无限大。

除劳动力供求差异外,三元劳动力市场在其他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从业人员的福利高,劳动条件好,职业稳定,失业风险小。而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密集,就业岗位容易获得,但福利要比正规部门低。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从业人员的福利低,文化程度低,隐性失业严重,农业剩余劳动力受到推拉作用,必定向另外两个市场流动。

由于上述差异的作用,三元劳动力市场之间并非完全隔离,而是存在着双向流动(见图2):

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不受阻碍,当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工资率与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工资率相等时,这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大规模迁移结束。

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通过下岗、分流等方式将一部分劳动力释放出来。同时,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也可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进入到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充当了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这里既有刚毕业的新生劳动力,也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工人。由于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进出成本较低,流出流入的选择性较强,因此它成为连接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桥梁。

(二)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原因

总结三元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及差异的基础上,以下将非正规就业者的特征与三元劳动力市场联系起来,分析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原因。

1.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

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介于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之间,以吸纳城市非熟练工人、失业者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为主。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是产生非正规就业的主要部门。由于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开放度高,其工资率高于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所以农业剩余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并主要从事劳务派遣工、小时工和临时工等形式的工作。这种流动一直持续到农业剩余劳动力耗尽为止。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高于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但是城市非正规就业者必须支付逐渐升高的食品和住房等生活成本,而这些在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却是完全免费的。不过,即使城市的生活成本高于农村,但研究发现,大部分城镇非正规就业者收入水平甚至要比农村最富有居民的收入水平还高。

2.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

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有时也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但由于该市场对劳动者文化素质要求较高,再加上制度分割和技术分割的作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很难进入到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3.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与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通过调整就业结构,逐步淘汰低技能人员。这些低技能人员通常以自营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的身份进入到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当中。同时,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也可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进入到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当中。由于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吸纳的数量较少,在此过程中创造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

4.非正规就业的形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并非畅通无阻,就业类型的选择除了与自身的知识、技能相关,还要受到制度的影响。由于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所以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会很容易流入该市场。

非正规就业存在于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是形成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条件,劳动力流动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

三、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内部结构分析

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构成,这三个劳动力市场相互区别,相互联系。三者在市场开放度、工资福利、就业稳定性、就业者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劳动力可以在三个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在实证研究方面,胡鞍钢发现1978-2004年我国非正规就业者所占比重处于增大的过程中,到2004年非正规就业者比重达到58.69%。他认为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主要就业渠道,而正规就业成为次要渠道。而吴要武等人分析认为,非正规就业所占比重从2003年已经处于下降的过程中,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已由非正规化走向正规化。

一般来说,劳动者身份和受教育程度决定其就业层次,城市户籍、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往往就业层次相对较高,农村户籍、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就业层次一般也相对较低。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而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进入门槛则一般很低。

不过,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可能处于两个极端:既有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素质群体,他们一般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自主创业或独立服务的形式主动选择非正规就业;
也有以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者为代表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就业群体,这部分劳动者受到自身素质、技能或制度限制,为了生存,不得不选择非正规就业。本文将这两种就业类型分别称为“主动型”和“被动型”非正规就业。

“主动型”和“被动型”非正规就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就业动机和价值取向两方面。具体而言,主动型非正规就业者和被动型非正规就业者具有不同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见图3)。若以横轴L表示劳动力供给数量,纵轴W代表工资率。随着工资率的提高,主动型和被动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均增加,但主动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供给弹性小。这主要是由于两个群体面临的生存境况不同:被动型非正规就业者迫于生计,即使工资率很低,也有很大的供给量;
而主动型非正规就业者主要是为了追求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实现个人价值,只有当工资提高幅度较大时,供给量才会有明显的增加。

目前国内的研究还未有关于主动型和被动型非正规就业者的定量分析,但从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特点来看,被动型所占比例应该较大。在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被动型非正规就业者供给大于需求,为达到市场均衡,工资率会逐渐下降,为了找到一份工作维持生计,那些低技能的人员只能接受较差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而主动型就业者拥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可以在正规和非正规就业形式之间选择,由于这类人员本身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其市场工资率较高。

被动型非正规就业者由于只能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无法支付提升自身劳动技能的费用。与此同时,被动型非正规就业者往往也缺乏动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即使被动型非正规就业者有机会参加劳动培训,也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市场、技术等资源,获得为提升劳动技能而投入的回报。总之,被动型非正规就业者处于“低技能、低收入、高风险”的境地,缺乏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保护和技能培训。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政策不完善。因此,建立被动型非正规就业者的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结

刘易斯主要从现象上描述非正规就业,托达罗则在其基础上作了一定的理论拓展,而三部门理论则在托达罗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三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补充,但在分析中国非正规就业问题时,仍无法解释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和主动型非正规就业问题。为了弥补以上缺陷,本文基于“三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解释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主动型和被动型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差异,以补充和完善非正规就业理论。

参考文献:

[1]丁金宏,冷熙亮等,中国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移植与发展[J],中国人口科学,2001,(6):8-15.

[2]朱农,中国四元经济下的人口迁移――理论、现状和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1):15-18.

[3]托迭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