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五篇】

时间:2023-06-29 12:35: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学习能力是基础,卫生院院长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和他人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是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医学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同时,要善于领悟,对学来的知识和上级政策要有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五篇】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第1篇

(一)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基础,卫生院院长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和他人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是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医学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同时,要善于领悟,对学来的知识和上级政策要有敏锐力,结合实际思考问题,且能将学习的成果转化成工作业绩,这是学习的落脚点。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靠技术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卫生机构,业务性很强,院长如是技术上的权威,就可获得卫生人员及社会相关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开展工作。业务上院长即使不能成为专家旗手,也应成为行家里手。

(三)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靠人品做事先做人,提高管理能力首要的是提升做人的品质,然后才是管理方法。在品性修炼方面,卫生院院长一方面要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做到在位一日尽职一天。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道德修养,并锻炼毅力,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渐走向成功。为改进管理方法,卫生院院长首先要掌握公共卫生管理、临床诊疗管理、财务管理和行政后勤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其次要懂得循序渐进。卫生院基础差,起步低,管理要从最简单的、最容易的、最有效和最紧迫的做起。且注重抓细节,“要想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
再次,要严格照章办事,实施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和执行情况考核严则有之,不严则无。

(四)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靠真诚如果协调不力,内部工作就难以顺畅,外部环境就难以宽松,很多工作就难以落实。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方法很重要。与上级协调要有“胆识”,多汇报,汇报困难和问题必须同时带“多选题”和“参考答案”,不能只上交矛盾。进行内部协调要源于“诚心”,多说理,切忌简单粗暴;
同时要做到了解情况,共谋对策,不仅注重结果,也要紧盯过程,且要做到关心、激励、照顾好职工。与相关单位协调要发自“肺腑”,平时要多联系,态度要诚恳,以主动、体谅、谦让的姿态与对方协商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又坚持原则性。

(五)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靠才智院长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按照政策方针、上级指示和基本规律办事,又不能固守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定式,不盲从迷信,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智,开式思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六)防**能力

防腐能力靠自控院长在卫生院有“六掌”:掌印、掌舵、掌柜、掌鞭、掌勺。握有一定权力,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过好权力关、金钱关、荣辱关和人情关,做到严守纪律不贪赃枉法,秉公尽责不,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

二、在工作中要抓住的管理重点

衡量院长是否称职,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有没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当前,乡镇卫生院院长要抓住五个工作重点创造佳绩。

1、认真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政策,这是乡镇卫生院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

2、千方百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乡镇卫生院是农村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应该解决,也必须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问题。

3、高度重视卫生技术队伍的培养和稳定,使农民“未病有人防,得病有人医”。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第2篇

人力资源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兴院之本。公立医院要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必须通过改革来创新人才管理方法。为此,医院需要抛开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树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如今困扰乡镇卫生院发展的问题几乎相同:专业人才奇缺。如何留住高学历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人才成为乡镇医院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郑州市金水区常住人口有104万,有乡镇卫生院四所,乡镇卫生院要同时承担农村居民常见基本疾病的诊治、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妇女围产期的保健、儿童疫苗接种等诸多医疗职能。但由于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大多学历较低,多为中专,大专毕业生,甚至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院校教育的“赤脚医生”,很少有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高学历的毕业生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卫生院无法达到周边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无法完成自身的医疗职责。周边居民到“大医院”看病又要面临就医难,看病贵的难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金水区政府针对这一问题,在2007年将区人民医院与金水区四家乡镇卫生院实施集团一体化,由区人民医院统一管理。在这个大的医疗格局之内,城乡医疗机构间的设备、人员等医疗资源均可统一调配和流动,全面提升和改变乡镇卫生院的落后面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其能够承担起为农民提供卫生服务,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职能和职责。区总医院委派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到四所乡镇卫生院长期坐诊,并对乡镇卫生院原有职工进行业务培训。诊疗时乡镇卫生院解决不了的难题可通过互联网迅捷地传送到总医院,总医院能及时的给予技术上的全力支持。这样,较好地解决了就诊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使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并且享受的是区一级医院的服务标准。

但如何使临床经验丰富地专家安心的服务于乡镇卫生院,这又是一大难题。金水区总医院周国平院长经调研作了如下的安排:1、对于到乡镇卫生院坐诊的专家,在工资待遇方面,医院给予经济上的补助;
2、由于乡镇卫生院的位置处于城市的郊区,每天的上下班总医院安排专车接送,这样就解决了医务人员因路途远不方便上下班的问题;
3、工作及休息的调节上,每周总医院会排序好在乡镇工作的专家特定休息时间,这样也就消除了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专家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觉得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不是医院对他们的“下放”而是一种重视,对他们能力的看重。这样一来医疗资源在各个小医疗机构间统一调配、流动,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城乡共享,缩小了城市和农村的医疗服务差距,也使区人民医院有了充足的病源,也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做到了双赢。

金水区各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后,针对各大医学院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认为乡镇卫生院条件不好、提升空间有限,都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导致乡镇卫生院高学历人才的稀缺,金水区总医院建立了人才灵活流动机制。充分让新进入医院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感受到了医院文化中的团队力量作用,让他们能真正的全心全意为患者奉献青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具体作法是:第一、对于新招入金水区总医院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是属于总医院的正式在编人员,其人事关系是属于区总医院的,这就首先让他们吃了颗定心丸。第二、新进的医护人员到总医院之后,会被派往乡镇卫生院工作,但这个工作不是长期的,干一年两年后,就会调回总医院来,只属于暂时的科室调整,就形同于轮转科室,这种形式的人才流动,有效地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缺乏高学历医务人才的问题,以此给乡镇卫生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第三、因为总医院有派遣高深资历的有经验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坐诊,也就让新进的年轻医生有了跟随老专家学习锻炼临床技能的机会,迅速提高了新进医务人员对于常见疾病的诊疗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经营之后,高学历医学毕业生以及原总医院各科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轮流到各个乡镇卫生院坐诊,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数量、学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人员离职率大为降低,人才队伍趋于稳定。由于集团内部人力资源流动顺畅,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短缺和流失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这样,总医院就成为了医生流动的载体,吸引,培养,留用了大批的医学人才,并不断向乡镇卫生院输送人才,达到了医疗城乡机构共同发展的目的。以下为其中三所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前后人员学历变化情况,如表1、2、3所示:

我们对“医院城乡一体化”后的医疗服务对部分群众进行了随机访问,当地的居民告诉我们:以前看病很麻烦,就拿庙里乡卫生院来说,医院城乡一体化以前卫生院只有十几张病床,13个员工,其中本科学历以上的职工只有1人,因缺少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务人员,加上医疗设备的缺乏,连最基本的疾病诊疗都无法完成,最基本的疾病诊治也需要到区里、市里的医院进行就诊,因此时常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致使附近居民都不愿意来卫生院看病。这些问题在完成医院集团化之后,新的门诊及住院大楼相继盖起来,病床增加到70多张,医护人员也增加到47人,并增加七名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本科生,门诊量大幅度提高,内、外科的一些常见疾病都能诊治;
像阑尾炎、疝气等简单的手术也能够开展,并且医护人员还是技术过得硬的区一级医院的人员,价格实惠公道,老百姓感受到了这种城乡结合的好处,真正的从实际上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我们对三家卫生院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前后患者就诊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卫生院医疗环境满意度从11.7%上升为90%;
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从25%上升为93.3%;
对治疗效果满意度从28.3%上升为90%;
对医院收费满意度从28.3%上升为81.7%,一体化经营模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认可。

金水区总医院的这种“一拖四”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城乡医疗机构“打包”成一家,留住了大量人才(城乡一体化之前金水区乡镇卫生院的正规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仅占当时医院人力资源比的5.53,目前大学生比例占到了人力资源比例的12.17,金水区总医院现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30多人),积极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动态的,开放的人才管理模式,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带动了医院的跑步式发展,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深层次地体现出了医院的办院宗旨:办基层的、广覆盖的、保证老百姓基本医疗服务的、低成本的医院,办老百姓放心的医院。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第3篇

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县在深化医改中,持续实施强基层战略,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大幅提升,但也要看到,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仍是全县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难以适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市府办字〔2019〕X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切实筑牢乡村卫生健康服务网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原则,补齐乡村医疗机构短板,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疗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努力建设健康寻乌。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乡村卫生健康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
坚持兜住底线、补齐短板,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水平;
三是坚持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
四是坚持把维护广大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城乡居民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三、主要目标

到2030年,乡村卫生健康服务机构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全县乡、村两级卫生健康服务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乡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实现“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看小病不出村”,逐步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四、主要措施

(一)履行政府举办基层医疗机构责任

1. 坚持政府主导,将乡(镇)卫生院编制人员的基本工资、基本绩效、养老保险、职业年金、职工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医疗责任险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并全额保障。〔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 按照“核定旧债、不偿新债、逐年化解”的原则,由县财政3年内有序化解乡(镇)卫生院2014—2018年期间的存量债务。〔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 加大财政投入,由县级财政按照每年每所乡(镇)卫生院10—30万元的标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齐或更新医疗设备。〔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卫健委〕

4. 县人民政府以划拨方式保障乡(镇)卫生院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新增用地需求,划拨成本由县政府承担。〔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5. 通过一级医院等级评审的乡(镇)卫生院执行一级医院收费标准,今后上级政策有调整则按新的相应规定执行。〔责任单位:县医疗保障局、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加强乡(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6. 合理配置床位。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承担任务量和居民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情况合理配置床位,配置标准为每千乡村人口0.6张—1.2张(含健康养老床位),原则上不超过100张(中心卫生院不超过150张),最低配置床位不低于

20张。〔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7. 简化、放宽人才引进手续和条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放宽年龄至45周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聘用。〔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委编办、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8. 建立人才补贴机制。对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副高级及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医学类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
对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学类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定向生除外),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补贴。已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且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发放的生活补贴资金统一纳入到所在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总量内管理,在县财政人才经费中列支,设立单独乡(镇)人才项目。〔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9. 优化人才管理。县级公立医院晋升高级医师资格人员,必须到乡(镇)卫生院累计服务一年或连续服务满半年以上;
县级公立医院从乡(镇)卫生院公开选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满足在乡(镇)卫生院服务5年以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时间除外)的条件;
除县级及以上组织人事部门书面商借外,严禁从乡(镇)卫生院借用在编人员,且借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10. 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17号)中“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增发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11. 强化对口帮扶。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协同人社部门,根据县级公立医院提出中级职称人员下派人选,择优选派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人对口帮扶,帮扶时间为一年,帮扶考核结果作为晋升高级医师资格主要依据。〔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人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2. 推行“基层首诊”制。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要求,通过调整医保政策在起付线设置及标准、首诊机制、转诊流程、报销比例等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落实县域医共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等措施,引导群众小病在基层就诊。〔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3. 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能力。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依托医共体建设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办法》,逐步实现乡(镇)卫生院开展一级手术量占全县一级手术总量90%以上的目标。加强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急危重症的判断和初步抢救能力。〔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4. 开展特色科室建设。发展中医、妇产、肛肠、皮肤、骨伤、体检、口腔、眼科、老年科等专科专病特色科室,条件成熟的逐步推行安宁疗护工作,形成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功能互补、差别化发展的新格局。加强术后康复能力建设,开通与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绿色通道,将上级医院术后病人转移到乡(镇)卫生院康复。〔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15. 推进信息化建设。基层医疗服务信息系统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等内容;
开展涵盖医疗服务影像诊断等功能的县、乡两级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强化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在绩效考核和服务监管中的运用,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规范化水平。〔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16. 优化完善医保政策。医共体试点推行总额预算支付制,按照“总额控制、预算管理、结余留用、超支不补”原则,以参保人数为基数,确定当年医保统筹费用支出预算总额。针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特点,实行总额控费下,按病种为主,按人头、按次均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释放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统筹制度,乡(镇)卫生院门诊统筹不设起付线,政策范围内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65%左右。〔责任单位:县医疗保障局、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17.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整合社会力量,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8. 推广“互联网+”签约服务模式。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鼓励运用互联网、手机APP等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签约、健康咨询、慢病随访、报告查询等服务,逐步实现签约服务管理信息化。〔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19. 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体检结果应用。充分利用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确保健康体检质量,保证健康体检结果的客观真实和记录完整,集成人口健康大数据,体检结果作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申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初诊甄别依据,作为防贫监测对象预警的依据。〔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扶贫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强村级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20. 推行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采取乡聘村用,推行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实行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养老等方面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由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的服务质量和数量、医德医风等情况进行考核。乡聘村用的乡村医生按规定享受现有的政策补助以及医保刷卡定点政策。原则上年满60周岁乡村医生均需离岗退出,确因工作需要的实行返聘。加强乡村医生注册管理,不得随意变更执业地点。〔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21. 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乡聘村用的乡村医生在聘用期内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缴费标准最低档参保和享受待遇,由单位承担参保缴费部分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对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从业满20周年已退出离岗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发放养老补贴。〔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22. 建立降低乡村医生执业风险机制。由县人民政府按照“保本微利、动态调整”原则统一为乡村医生购买医疗责任保险,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化解乡村医生执业风险,改善乡村医生执业环境。〔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23. 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在岗乡村医生待遇。继续落实边远地区乡村医生生活补贴政策,县级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建立人口较少行政村乡村医生财政补贴机制,县级财政给予在辖区常住人口1000人以内行政村服务的乡村医生〔含在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服务、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乡聘村用、兼诊的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巡诊医生〕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财政补贴,不重复享受边远地区生活补贴政策。〔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24. 鼓励边远地区乡村医生参选村干部。鼓励边远地区、人口较少的行政村乡村医生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两委”干部,符合条件的,享受村干部固定补贴。〔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25. 加强乡村医生培训。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每年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
每3—5年免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脱产进修,进修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培训或脱产进修期间由乡(镇)卫生院选派医生巡诊。〔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将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建立稳定的乡村卫生健康事业保障机制。

(二)明确责任。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卫生健康部门要切实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负责牵头组织协调落实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的各项措施;
发改部门要将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落实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财政补助政策,充分保障乡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员、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
民政、组织部门要做好鼓励在边远地区和人口较少行政村执业的乡村医生参选村干部工作;
医疗保障部门要调整优化医保政策,提高乡村卫生健康服务机构的运行活力;
机构编制部门要做好人员引进、聘用等编制核定工作;
人社部门要做好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和人才招聘及管理等相关工作;
扶贫部门要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体检结果应用工作。

(三)强化考核。

将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进展情况列入县政府督点内容,加强对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促进乡村卫生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第4篇

为切实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现就我市乡镇卫生院近期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为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我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乡镇卫生院容院貌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整治活动要持续1个月(*年6月22-7月22日)。各县(市、区)卫生局要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好这次活动。各乡镇卫生院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院容院貌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并立即行动起来,认真组织实施。在乡镇卫生院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各县(市、区)卫生局要组织督查组,深入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整治,使乡镇卫生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进一步健全乡镇卫生院值班、节假日门诊、首诊负责制、双向转诊、基本药物目录等工作制度,以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
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廉洁行医,推行院务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各乡镇卫生院要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2011年版)》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折不扣地完成本镇辖区内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确保群众获得实惠。

乡镇卫生院医生总结范文第5篇

乡镇卫生院人才数量低,人才短缺现状没有改变。农村居民看病费用降低,到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增加;
国家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量也随之越来越大,但乡镇卫生院人员数量没有相应增加,每名人员工作量越来越大,收入没有相应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降低。

一、技术人才短缺导致产生负面后果

一方面人才缺乏导致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不到位。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在一定程度上仍依靠基本医疗来支撑发展和医务人员收入,仍然存在重基本医疗轻公共卫生服务的现象。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另一方面医疗技术人才缺乏导致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分级诊疗是指根据患者患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大医院主要承担疑难危重病人以及科研,基层医疗机构诊治较轻的病患,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挥无病预防作用,基本医疗发挥小病在基层,分级诊疗使根据病情到对口医院就诊。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负担,医疗资源充分使用,医疗卫生体系整体形成有序良性循环,也能有效降低医疗卫生社会总成本。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是指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先对患者进行首次诊断,根据病情,对一些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转移到相应的上一级或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上级医院对治疗后护理简单,病情稳定的患者转移到乡镇卫生院进行继续治疗和康复。这既确保了医疗服务质量,又减少费用,可缓解大医院压力,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资源。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既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结构,节约医疗社会总成本的重大举措。

目前我国医疗诊治存在普遍现象是:本应承担疑难危重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造成卫生资源拥堵和浪费。在实际诊疗中,乡镇卫生院收治病人少,上级医院收治病人多,且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比率在逐渐减少。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说,“(基层卫生)仍然面临众多困难和挑战,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尚未明确等。”医疗技术人才缺乏是主要制约因素。

二、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

1.待遇低难以吸引人才

乡镇卫生院较县级、省市医院生活条件差,待遇低,难以吸引人才。由于乡镇卫生院条件较差,能够招聘来的年轻人无医务经验者居多。没有新的医技人员注入会使乡镇卫生院能力逐步落后。由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村居民有病到县城或者省市医院看病,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资源闲置浪费,收入难以提高。这又导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形成不良循环。

2.收入少工作量加大导致员工积极性降低

医改启动以来,政府在乡镇卫生院强力推进药品零差率。由于砍掉药品加价,会导致医院收入下降,因此必须增加一块收入来弥补医院药品零差率带来的损失。政策操作者设想由政府补助和医保来支付两方面来弥补,用两方面资金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一降一升,没有加重患者负担,医务人员收入提高,医院收支仍能保持平衡。由于药品没有差价,医生多开药的动力消除;
由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院提高技术质量的动力增加。这样医疗行业结构得到理顺优化,医疗服务价值规律得以遵守,医疗收入由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决定,社会医疗总成本得以控制。药品零差率实行后,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并没相应提高,政府补助有时不到位,实际导致基本药物零差销售影响卫生院收入水平。

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村医负责。但在农村,村医普遍存在老龄化、不懂电脑操作等,不能胜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因此大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代替完成,占用了大量卫生院人力物力,增加了乡镇卫生院职工负担。

工作量大,收入没有相应激励,使其医务技术人员积极性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绩效考核不到位,他们又缺少一定的压力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