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29 13:10: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过程中,创新历史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质量越来越多地为初中历史教师所关注。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历史教学论文【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五篇】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过程中,创新历史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质量越来越多地为初中历史教师所关注。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同时,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势和实施进行重点探讨。

1.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的策略

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大多时候是教师讲解,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效率不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历史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不同的策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初中生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热情,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初中生共同进步与发展。初中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可以关注以下提到的策略和意见。

2.1选择合适的课程使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初中生对初中历史有兴趣,才能吸引初中生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初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前提条件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课程。小组合作教学选取的课程是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在此次活动中均有一个明确的任务。明确分工,才能让小组中的每一个初中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查阅资料,完成授课的课前准备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此次历史课程教学中,为构建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川教版七年级课程《秦朝的统一》时,课程教学目标是掌握秦朝统一的过程及统一后为巩固政权所做的措施。小组中,有负责收集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有负责整理六国和秦朝在政权管理措施的不同做法,有负责分析秦朝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的影响。这样的分工协助,让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引导独立思考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促进动力

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不应该只注重团队合作,而忽视引导初中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初中生独立思考之上的,只有初中生充分独立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困惑,有与别人分享交流的需求,带着问题参与到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中,才会让合作交流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应引导初中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初中生全面快速发展。

例如,在讲解川教版八年级课程《鸦片战争》时,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安排初中生思考:为什么鸦片战争不可避免?经过教师引导初中生独立思考,了解英国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工业原料,需要扩张,在采用外交、经济贸易打不开中国的大门时,发现走私鸦片可以牟取暴利,在走私鸦片受阻后,必然挑起事端,发动战争。经过独立思考,初中生会对鸦片战争有更深刻的理解,促进初中生深刻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独立思考让初中生带着疑问参与后续的讨论中,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3讨论交流时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倡导初中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学习历史是需要讨论和交流的,初中生在领受教师安排的教学课程任务分工之后,经独立思考、查阅资料之后,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疑问。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要倡导初中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学到他人对于课程的理解观点后,初中生对课程的理解更深刻,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解川教版七年级课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课程教学目标是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教师在课程开展之前,安排初中生分组预习,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在课堂教学时,安排初中生讨论交流:三国之间的关系,分析三国之间时而联合、时而对抗的鼎立现象。初中生经过充分的课堂交流,在讨论交流中,不仅让各个小组阐述己方观点,而且学习别人的观念思想,构建一个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

3.结语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协助意识。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引导初中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创新性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初中生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必文.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7(10):115-116.

[2]陈梅兰.浅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9(40):139-140.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六年一贯制 初高中历史教学 整合方式

关于历史课程,2011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的:“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无论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历史作为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在健康成长上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对于文科生,历史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要学科的地位是比肩的,更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在六年一贯制完全中学任教的历史教师,进行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整合方式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

一、整合教材,做好初高中衔接

我校初高中历史教学均采用人教版教材,初中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用的是人教版《历史》。初中共有6本教材,高中必修教材3本,选修教材2本。

初中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列,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可以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课程模块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构建基础。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课本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打乱了原有的时间顺序,变成以专题形式出现的中外历史的“混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的知识基础,否则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极容易出现历史知识与认知规律的颠倒错乱,给学习乃至日后的专业发展带来阻碍。

教材的整合是医治的良方,整合也必须基于现有教材的基础。首先,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还是应该以2011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编年史的体例,“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史实陈述之外,作为整合的一个步骤,高中阶段的方法传授可以适当下放。其次,授课过程中的对同类题材的温故知新,同一专题的融会贯通,也可作为初高中历史教学整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六年一贯出发,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自2010年起,我校依据地方相关政策,初三部分优秀学生免试直升本校高中。这一改革对于进行六年一贯制整合教学的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在中考之前的半个多学期内,在学生业已完成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开始了初高中衔接教学,并对整个初中教材依照高中体例进行整合。编写校本教材和导学案,将中国历史简单地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独立单元,设置相关思考题,拓展学生思维。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文化单元里可以将“中华文化的勃兴”、“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灿烂的宋元文化”及“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整合在一起,分为“文学篇”、“书画篇”、“科学篇”、“建筑篇”四个篇章,将重要知识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梳理脉络。各具时代特色的诗歌、散文、词曲、小说在同个篇章中呈现,大篆、隶书、魏碑、行草在一方田地争辉,学生预先适应按专题分门别类的教学方式。既复习了初中内容,又熟悉了高中模块式的学习方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二、引领学生,让课堂成为思想的舞台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历史的课堂应该是全方位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创造能力的课堂。在历史教学中,首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学生才能在纷繁芜杂的史实中,找出历史概念中最本质的东西,才能以一个正确的观点和立场独立地认识历史现象。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以通史框架为主,能力培养以识记为主,加上简单的理解、归纳,运用。高中教学以政治、经济、文化三大专题模块为主,更趋向于理解、归纳,运用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的形成。初高中不是割裂开的。如果在初中阶段,教师一味只要求学生识记,甚至用政史地只要死记硬背的传统错误观念引导学生,那么历史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江苏的历史高考试题。2012年江苏卷选择题的第一题就是“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摇?摇)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

教材中没有原句,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知识的储备和分析能力,则学生连第一道选择题都会无从下手,更不用说根据材料分析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了。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按照课标的要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组织课堂教学,开展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毫无疑问,课堂是主阵地。

初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存在差异:初中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
而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则开始转向理论型,能够用理论做指导分析各种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到这种差异,但也不应“因噎废食”,割裂初高中历史教学,各自为政。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的课堂应该就是思想者的舞台。这个舞台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初中学生擅长史实的识记但欠缺于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高中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可以分析得头头是道,却会忘记事件发生的时间。知识的掌握不是历史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初一就开始,经过六年的系统训练,让思想、情感、价值感占领历史课堂的舞台。

纵观近年来历史学科高考命题思路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从知识点的考查到能力的考查进而到价值观的考查,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从单纯的“听故事”走向深层的思索,让学生走近历史。

三、校本教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由于义务教育学段与高中教学学段教学目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历史教学的连贯性也有一定的冲击。教材模式的大相径庭,以及在教学内容处理上的截然不同,都使学生感到困难。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辛亥革命为例,在初中阶段出现在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课,重点内容是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和武昌起义,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常识即可。而在高中教材中,这一事件被分散在五册教科书中。必修Ⅰ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中讲述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政治意义,必修Ⅱ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章节中简述这次革命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必修Ⅲ则讲述三民主义及它对这次革命的影响,并将三民主义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列为“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而选修课程中,“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及实践”重点讲述孙中山的民主观点,这与辛亥革命紧密相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则专门安排了一个专题评说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他对推动历史进程意义重大。相比之义务教育阶段通史式的教材模式,高中历史教材追求的是结构新颖、问题深层和分析透彻,历史教师必须有相当深厚的学科功底,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

六年一贯制学校的存在,可以让校本教研顺利开展。肖川先生说:“校本教研的真正目的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校本教研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初高中历史教师是一个整体,不能在有关业务学习中将其人为分裂,要让历史教师全面熟悉初高中各学段的教材。有条件的话,可以让教师进行六年一贯制的大循环,这样,无论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应该全面理解课程标准,排除应试教育的干扰,不仅仅着眼于当前所教年级,放眼全局,立足当前,思考六年,这样,才能使课堂灵动富有活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整个六年一贯制历史教学中的一颗珠子,成就璀璨的六年一贯制历史教学。教师会在这样的教研方式、教学模式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

一、在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做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角度来讲,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探知欲望,历史事件中蕴含的道理,不用通过教师“灌输”,凭借着自己的思考,即可领悟。第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注重人文性,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的恢复,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时,会与现代生活作对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时代、社会都在进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第三,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正能量”的名人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的品质,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第四,现阶段,我国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历史学科作为我国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学理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新课标要求,然后以此为基本参考,创新教学方式,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历史应该是最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其原因在于历史教学通常会涉及到很多名人小故事、历史小故事等等,但是就目前的历史教学来看,由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在延用,学生大多数都无法对历史课程提起兴趣。另外,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初中生都觉得数理化更加重要,忽视了历史学习,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无法对历史学习感兴趣,自然无法投入其中。对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首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初一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三国鼎立》为例,教师在上课初始的时候,可以先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从讲故事的角度切入课题,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如“有没有同学读过《三国演义》,能不能给讲一讲三国中某些人物的特点或者相关的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找出学生讲故事,在故事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切入本节课程的主题,在课程的开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为以后的讲课过程做好铺垫,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2.以人为本,提升课堂参与度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当中,课堂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本应该是学习主体的概念。新课程的背景下,恢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只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够感受到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能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带领学生一同进入到历史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参与。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初一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贞观之治》为例,贞观之治主要讲的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在讲到这一个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一下李世民在位时都出现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正式上课时,通过话剧的形式将故事演绎出来。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当时的时代下,为何会出现“繁荣盛世”的景象。只有当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人物行为、当时的心理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3.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目前,新课改已经推行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很多初中课堂上也可以看到小组学习形式,但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导致这种学习模式仅流于形式,更多的是给学生创造了交谈的时间,学习目标的不明确,让学生不知道小组讨论时间该探讨什么,自然也就不会讨论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的意识到小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下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初二下册第一单元《土地改革》内容中,土地改革期间,我国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制度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调整,其中包括税收、产权改革等等,教师在讲解完土地改革的内容时,留出时间向学生提出疑问,如“土地改革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性的改革,期间必然会出现很多困难,在了解了这一事件之后,同学们认为,土地改革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时地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疑惑给予适当地指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 衔接 对策

高一历史的难教和难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一直是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初高中的分离办学使得这一课题更具现实意义。初高中两阶段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课程设置等不同,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难度上都比初中历史有所增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知识深度和广度、教法和学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他们的基础如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转变师生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现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是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的。然而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衔的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求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一,课程理念的异同。初中历史课标更强调“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历史课标增加了对“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特点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加之知识间的跳跃性、综合性强,教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如何做好衔接,在上述标准及其解读中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系统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两个阶段。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倡导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等。

第二,课程目标的异同。“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历史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初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总体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虽然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具体目标上都采用“三维目标”设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和综合性。高中与初中相比更加强调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

第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总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感知历史,形成初步的认识;
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
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思维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初中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崇尚科学,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三,强化衔接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一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

2.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历史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生作为普通公民,身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人文素养;
作为21世纪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具备历史意识、历史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历史使命感,顺应时势发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对历史学习的理解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上。他们普遍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因而只要划书、背书就可以学好历史,临时突击就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对历史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浓、方法不对、习惯不好,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首先为历史“正名”。在开学之初,教师不应急于上新教材的第一课,而应实施学生对历史认识的衔接教学。

3.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积累的过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历史课学习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培养兴趣,移情历史。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来看,加强历史自身的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等做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参与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来触摸历史、亲近历史、玩味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比较浅显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课上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协助,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进行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集合起来,帮助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的公开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通过设计《回忆录》的方式将鸦片战争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个人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得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顿时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查发现,教师上课生动与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刘正萍的研究表明:对现任教师“不满意”或“说得过去”的占 61.8%。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较高的引导水平。教师具备了上述几方面素质,才能发挥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敢于质疑,挑战传统。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对于历史问题的解读,我们要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判断,敢于对任何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收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才会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学习历史,要注意理出线索,构建成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应按时空顺序,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掌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概括重大历史阶段特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四,多做比较,善于归类。比较和归类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的本质,更加深刻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培养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意识;
通过归类,可以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总结出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区别和联系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合理改进学习方法,必将能事半功倍,学好历史科目,真正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养,顺应时势发展的21世纪合格高中毕业生。

4.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加强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衔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做好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有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系统的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较之无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好。所谓识记材料的意义,是指其所蕴含的事物内在联系及与识记者知识经验间的联系。简言之,透彻地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调查显示,高一学生依然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在没有弄清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效果自然不好。要培养能力,必须转变学生的记忆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歧路引领到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大道。理解的本质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这种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能够促进学生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材料处理能力;
历史阐释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改变学生滞后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史实提炼观点,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如在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时,通过相关史实,提炼出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的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由史实记忆向观点记忆转化,并不是忽略史实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对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对众多观点依据史实加以综合、比较、提炼、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阐释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利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案导学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并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角度出发,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简言之,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继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在高中进行历史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有助于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从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

四 结语

作为一名耕耘在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深有感触。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笔者自身知识储备、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文中的相关论述略显苍白和无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余力.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亚夫.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J].首都师大学报,2006

[7]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M].历史教学,2004

[8]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9]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1)

[12]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J].教育探索,2006(2)

[13]黄慧红.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 研究述评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认知和元认知心理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二是基于学情分析下的不同教学模式的探索,其中九十年代多是基于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以活动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并逐步发展成熟。

(一)学情分析

第一,从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马越的《初一学生心理特征及历史教学方法初探》,以初一学生的智力因素为依据,探究初一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的发展[1]。贾美华、张静的《11―12岁儿童历史学习学习心理的调查分析》,从儿童对学习历史的态度、儿童的历史认识、儿童对历史教学方法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探究[2]。钱要武的《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与引导》,主要从教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探究。

第二,从认知和元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对历史学习的影响。如张元、骆月绢的《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对十一岁学生所具有的历史联想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历史想象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究[3]。白月桥的《知识的新观念与学生的认知过程》,首先分析了知识的具体内涵,接着着重介绍了认知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感性认知阶段和理性认知阶段[4]。赵亚夫、李建红的《对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状况的初步研究》,从学生学习历史的成就动机方向进行研究[5]。张小平的《浅析认知因素对高中历史课学习的影响及对策》,主要从认知风格、认知结构、元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刘军的《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分析,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师的教学、历史课的考试方式的评价和期望,对学习历史课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6]。

第三,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分析。赵恒烈的《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赵恒烈、冯习泽的《培养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多维历史联想》,叶小兵的《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朱可的《高中历史思维能力的构成和培养》,这几篇文章都分别从历史思维是什么,历史思维的构成,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马卫东的《试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几个问题,主要介绍了历史思维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学情分析下的教学模式探索

一方面,基于学生历史学习心理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多集中理论与经验的介绍。如叶小兵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王雄的《培养与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提出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观念理解与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7]。北京市“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对策研究课题组”的《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研究》,在研究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心理学、教学论研究成果,理论上提出了发现式、情境复现式、范例式、问题探究式、课堂讨论式、角色扮演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资料研习式、分层自主学习式、合作学习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了几种教学实验,分别是分层自主学习的教学实验、资料研习教学实验、角色扮演教学实验、合作学习教学实验、问题探究教学实验[8]。

另一方面,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发展,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理论和模式的探索逐渐丰富和成熟。2001年中学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展开,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为历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契机。《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并提供了历史课程活动探究课的8个案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索的历史教学模式具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和一定的可行性。随之,《历史教学》和其他几家很有影响力的教学杂志大量刊载了关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性文章。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9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以历史研究性学习为主题的论文有90多篇。这些文章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理论基础,分类方式,学习目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等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聂幼犁在《历史教学》上连续三期发表《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他把研究性学习分为分为两类四种方式:1.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包括课前设计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和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
2.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包括“本”内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和“本”外主题式研究性学习[9]。陆安的《利用档案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和李冬梅的《基于网络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初探》,扩展了研究性学习的领域。一些以具体课堂实例为依据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提供了实例。如聂幼犁的《从“唐朝社会生活剪影”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李茜的《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例,看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等。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教学模式包括李静的《历史课堂辩论式学习初探》,周仕德的《历史对话教学初探――从教育学视角探讨历史教学改革》,杨朝晖、卢阳的《中学历史教学与自觉表象学习策略》,冷伟的《历史学科中“自学自测自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李霞、孙传超的《讲台≠舞台――浅谈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等教学模式。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模式在理论研究方面逐步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和适用性。一般来讲,教学模式都是大学专门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授专家通过对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研究,把这些教育理论与历史的学科特性相结合,凭借多年经验而创造出来的。这种教学模式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但在实践中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制约。真正通过一线老师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模式很少,即使总结出了教学模式并在相关核心期刊上发表,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也未必经常使用他自己创造的教学模式,更不用说别的老师借鉴他的模式了。因为不同地方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于少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无论你说得天花乱坠,他们都不愿意学习,你说你的他干他的。这样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计划得很周密,结果都往往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新课改实施了有几年的时间,也明确要求要改变课程评价方式,但是在实际中,高考定终身的现状并没有改变,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课后习题和闭卷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方法,学生的好坏是以分数的高低评判的。这样的教学评价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下,消极被动地学习,死记硬背地学习。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仍会选择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给学生大量、系统的知识,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那些新的教学模式只在公开课的时候用一下,并不能实现培养目标。

三、研究展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历史教学模式发展的总趋势,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理论与历史学科将会更好地结合,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会越来越多。针对现有教学模式实用性和适用性的弊端,我们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可以选择新的思路和方法。教授和专家拥有较丰厚的教育学和历史学专业知识,对于新教学模式的开发,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线教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能够准确地发现教学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教授提出新模式的初步设想,一线教师根据教学模式在学生中逐步进行阶段性实验,并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给教授,这样经过多次的实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另外,在新的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不同地域的老师专家可进行定期的听课、评课交流,根据自身所在地方条件的不同提出颇具可行性的改进意见,扩大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当然,在实际中,并没有万能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会随着教师和学生水平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积极吸收各种教学模式的精华,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越.初一学生心理特征及历史教学方法初探[J].历史教学,1995(4).

[2]贾美华,张静.11―12岁儿童历史学习学习心理的调查分析[J].学科教育,1999(8).

[3]张元,骆月绢.十一岁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初探[J].历史教学,1997(4).

[4]白月桥.知识的新观念与学生的认知过程[J].历史教学,1997(2).

[5]赵亚夫,李建红.对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成就动机状况的初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6]刘军.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分析[J].历史教学,2002(12).

[7]王雄.培养与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