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卫生管理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9 13:20:03 来源:晨阳文秘网

韩国在2006年对卫生服务法案进行了修订并于同年10月27日颁布,新颁布的法案中有针对HTA的相关规定。此外,新的卫生技术评估的规则也于2007年4月正式颁布。为了使卫生技术评估顺利开展,韩国卫生福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生管理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卫生管理论文【五篇】

卫生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韩国在2006年对卫生服务法案进行了修订并于同年10月27日颁布,新颁布的法案中有针对HTA的相关规定。此外,新的卫生技术评估的规则也于2007年4月正式颁布。为了使卫生技术评估顺利开展,韩国卫生福利部把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的项目委托给健康保险审查与评估局。至此,新的卫生技术评估机构正式建立。2008年3月,韩国成立了国家循证医疗合作局(NationalEvidence-basedHealthcareCollaboratingAgency,NECA),目的是促进医疗技术行业的发展进步。为了适应新的卫生技术评估工作,卫生福利部在2010年6月将原来有关卫生技术评估的工作、组织和人员全部从HIRA转移到NECA,并在NECA下面成立了卫生技术评估中心(nHTACenter)。这一阶段HTA发展的特点是HTA作为循证决策的工具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重视,HTA从机构层面到具体的操作层面都不断成熟,而且有国家法律的保障。HTA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HTA在帮助卫生决策和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2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和人员

2.1HIRA的职责

HIRA成立于2000年7月,是依据国民健康保险法第55条而成立的一个通过执行严格、公平、高效的评估和审查来致力于提高国家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公共部门。它的主要职责是在卫生福利部的指导下审查医疗费用是否合理和评估医疗服务是否恰当以及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除了审查医疗费用和评估医疗服务外,HIRA还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通过研究和学习借鉴他国经验来为政府部门提供循证决策信息。在2007年之前,卫生技术评估工作由HIRA下面的卫生技术评估委员会来承担;2007年之后,对卫生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工作转交给了NECA。但对卫生技术经济性的评估仍由HIRA负责[4]。

2.2国家循证医疗合作局(NECA)

NECA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卫生福利部,它的使命是为卫生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从而促进国家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人民健康。NECA下设了卫生技术评估的中心(nHTACenter)。卫生技术评估中心通过对新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从而为卫生服务的提供方、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提供综合信息。对于卫生服务的提供方来说,评估也有利于他们合理选用新的卫生技术,从而有利于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5-6]。2.3卫生技术评估专家委员会NECA下面的卫生技术评估中心设有专门的卫生技术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是根据卫生服务法案第54条而成立的。委员会由20名卫生保健领域的专家组成,分别是:9名医学专家、2名牙科专家、2名传统医药专家、2名患者代表、3名卫生政策和管理专家、1名法律专家和1名政府机构代表。在卫生技术评估专家委员会下面还设有6个分学科的特别专家委员会,分别是内科、外科、牙科、护理学、传统医药和其它医学学科,每个分学科委员会成员不少于30名(护理学科委员会暂时只有5名成员),所有学科目前总共有548位专家成员。评估一项具体卫生技术时,会成立一个顾问小组。顾问小组根据具体的评估内容从5个分学科特别委员会中挑选10名或者更多成员。顾问小组对具体技术的评估工作提供支持[6]。

3卫生技术评估过程

[7]首先,提出卫生技术评估申请。任何机构和个人(医药企业、医疗机构或者个人)都可以提交卫生技术评估申请。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并准备相关文件,然后向卫生福利部或国家循证医疗合作局提交申请。卫生技术评估中心依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决定是否受理申请。评估委员会在决定是否受理申请时主要考虑:新卫生技术的一般特性,疾病特征和疾病负担,现有类似的卫生技术和它们的缺陷,新卫生技术可能对临床的影响和潜在后果,目前新卫生技术研究的质量和数量,国内外相关的卫生技术评估经验和评估的可行性等。是否予以受理会在提交申请之日起90天内告知申请人。正式开始评估前会针对评估对象拟定一个评估方案。如果是以系统综述的形式评估,专家顾问小组会举行3次或4次会议就评估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结束后,卫生技术评估委员会对它的评估结果进行二次评估和审核,然后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并提交给卫生福利部。卫生福利部收到评估结果60天内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公布的信息包括技术的一般特性、安全性、有效性、适应症、适用人群等。

4卫生技术评估的应用

对卫生技术进行评估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评估结果(证据)的应用。正如韩国循证医疗合作局的使命所言:致力于提供科学的证据,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维护公众的利益,促进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所以卫生技术评估的直接作用在于生产科学证据,为循证决策服务,最终目的是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公众利益。卫生技术评估在韩国的具体应用可概括为:(1)循证决策。比如卫生福利部根据卫生技术评估报告的结果来推荐那些安全有效的技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扩大这些新技术的使用范围,淘汰那些落后的技术。(2)政策制定。卫生技术评估为卫生政策制定服务,比如在制定药物报销目录时,韩国强制规定只有那些同时满足安全有效和经济性的药物才能纳入报销目录。在韩国,如果药物想进入医保目录,必须经过药物经济学评价[8]。又如政府还根据卫生技术评估的结果来制定扶持某些卫生技术发展的政策。(3)指导合理选用卫生技术。卫生技术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医疗机构和个人在合理选用卫生技术时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评估结果的公开可以维护民众的知情权,促进卫生技术行业的公平竞争。

5经验和启示

卫生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
卫生管理;
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都在追逐效益的最大化,然而,雾霾问题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只要金山银山,还要保住绿水青山。作为有严重危害的化工企业,在职业卫生方面更要引起政府和企业的关注。近几年,我国针对这方面问题先后颁布了多个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了作为公共卫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卫生管理工作,也让企业在这方面做到有法可依。然而,这些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往往只是笼统的进行了规范,所以更需要政府有力度、企业有规定、员工增强防护意识,共同把职业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员工认识不足、企业预防措施不到位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化工企业往往追逐效益与产能的最大化,就会忽视卫生问题、忽视员工的健康问题,而员工也没有在这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缺少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一定的防范意识,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实际工作中就会不重视这方面的危害,一旦这方面出现问题,员工自己无法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企业在这方面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设立职业病检查室,及时定期的对员工进行体检,严格要求岗前岗后的体检,就会大大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1.2企业自身的问题

企业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小型企业和效益不太好的企业,没有太多的资金在预防职业病方面投入,因而对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时,药品、设备以及防护设施能省就省,不考虑设备的安全性以及更换的周期,卫生检查的粒度不够大,使员工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危害。这其实和企业决策者的素质以及对员工健康的重视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决策者如果只追求经济利益纳纹职业病问题出现的几率就比较大。

1.3政府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大,给力这种卫生管理问题一定的生存空间,他们检查的次数比较少、监督的人员也比较少,同时监督人员不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积累,使得企业钻空子、有机可乘,在检查时只做表面功夫、应付了事。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力度,与此同时,加强对内部监督人员的培训。对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同时,政府不能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任务对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追求本地区的经济效益,对有问题的企业放宽政策、提供优惠,严重危害企业的员工以及当地的老百姓,做问题企业的“保护伞”。

1.4客观问题

有些客观问题的存在是我们无法忽视且必须致力于解决的:①在我国企业职业卫生问题起步较晚,专业人士较少,大多的卫生管理人士都属于兼职,关于如何开展工作、重点又放在哪,我们无法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寻找解决的办法。②这种对于化工企业的职业病的病源不好找,而且具有潜伏期不容易发现。③员工不可以不体检,但是体检的次数太多就会造成一种资金的浪费,还会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负担。

2几点建议

对于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或多或少发现的问题,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参考建议:①在企业中,对于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培养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落实相关职责问题。②对于化工企业的设备,及时的检查与更换,完善有污染项目、有毒项目的操作规范,并针对专项的职业卫生提出应急预案,且定期的进行有关于职业卫生方面的演练,防患于未然。③政府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的法规规范,规范企业及个人做好防护工作。④企业应该实施职业卫生培训,培训要做到有针对性、全面性、简单易懂,能对绝大多数员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培训的对象应该上至企业领导,下至普通职工和管理人员,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从热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⑤建立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有针对性的进行体检,做到不盲目,同时,与相关的职业病体检医院建立合作,整合相同的体检项目,较少一定的体检次数以及经费,不浪费企业有限的资金。⑥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和李岗后的体检,有助于收集员工的资料,有针对性的建立预防措施,避免之后的员工出现相同情况的可能性。

3结语

职业病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对于化工企业卫生管理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预防、控制、消除,从而保护员工的健康,对于职业病的防治,是每个企业以及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张大立 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卫生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医院统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医院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当前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围绕此项活动,医院的统计工作应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充分显示统计工作的魅力,已是摆在医院统计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医院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医院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掌握院内的各种信息基础上。卫生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医院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医疗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促进自我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1统计数据的性质

1.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科室,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账,包括人事、财务、仪器设备、科研培训和患者资料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2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2.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2.3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建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具体有以下几点: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
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
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
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部和“智囊团”;
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反馈工作:每季、半年、年度做定期综合性统计分析,其内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经济效益及病人满意度等。并从纵向(与往年同期比)、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正负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提供给医院及有关部门。院领导往往据此主持召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疗质量分析会,并把统计分析报告进行宣读,对于成绩及问题进行全面讨论,给予表扬和批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专题性调查,写出不定期统计分析;
改进统计方法:医疗评价更合理在诊断质量评价上,以前我们只评价门诊/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仅这两项指标不够全面,又把漏诊率、待诊率、入院3日确诊率纳入考核项目,对诊断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并把一目了然、反映不出诊断水平的疾病,如大部分骨折、烧烫伤、原因明确的中毒和部分创伤等剔除,使其不参与诊断符合率的计算。

两点体会:第一方便了领导对统计信息的利用,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第二有效地发挥了统计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9-100.

[2]张翠红.统计工作与医院的综合管理.地方病通报,2002;17(2):82-83.

[3]侯世方,孙长福.统计职能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75.

[4]马天华.浅谈医院统计职能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4):202.

[5]赵雯.搞好医院统计要处理好八个关系.医院管理杂志,1999;
6(3):237-238.

卫生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1公共卫生危及管理机制不完善(1)法律制度落后。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法律制度是非常稀有的资源,同时也是危及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是,我国法律制度建设中对危机管理的制度建设还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各地政府在需要处理危机时应该提升自身的法制意识。(2)没有合理的沟通协调机制。目前,我国政府职能划分的还存在欠缺,不够明确,很多事项管理的权利不明明确,责任存在条块分割以及部门封锁现象,各个政府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协调沟通时非常困难的,如果发生危机,责任问题不能明确。(3)政府领导对危机反应能力存在不足。如果发生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通常的危机处理方式是临时组织指挥小组和领导小组,临时指挥人员是政府首脑,成员是各部门的行政首脑,这种临时性的安排会对危机的反应能力的持续性不足。(4)危机管理队伍存在问题。危机管理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专业化程度不高,没有科学目的性的针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如果危机事件发生,反应以及行动最快的一定是军队,可是军队中受过严格的训练,并且掌握救助技术人很少。(5)因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机制还存在不足,所以,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通常是运用非常态的管理方式和应急措施,严重影响了实施的效果。

1.2危机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1)因为信息机构大部分属于各级政府,很多公共卫生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同时,部门之间没有联系,从而就导致了信息和权利的不匹配,所以,在发生危机事件后,应急处理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比较难。(2)现在,我国公共卫生信息机构的规模不大,因此,卫生信息化管理专业的人才也就缺乏,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若,特别是缺乏掌握信息技术有队公共卫生知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不能满足公共卫生危机应急工作。(3)目前,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的数据都是需要去现场采集,可是,因为信息标准的不同以及采集方法的落后,不能满足应急突发事件。

2公共卫生危及管理的应对措施

2.1完善公共卫生危机信心管理机制(1)需要构建完善的数据中心和升级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对异地的容灾进行备份和关键业务数据传输和交换的功能,实现公共卫生机构与政府部门的横向联系。(2)完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用系统,通过建立预防接种、健康危险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公共卫生基础数据检测系统。(3)建立公共卫生信息交换、共享以及机制和政策,完善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

2.2建立公共卫生危及管理人力资源保障体系(1)为了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以及时间评估等方面,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专业咨询机制。(2)完善应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队伍的管理机制,我们需要培养出一些可以胜任突发性危机管理工作的领导型人才以及专业技术性加强的队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共卫生危及管理队伍。(3)提升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同时建立公共卫生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数据库。假设,发生了如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政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从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的专业人才,同时还会在第一时间投入到危机管理的工作中,做大资源的合理利用。

卫生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药品质量,重于泰山。药品是治病救人,保健身体的物品,它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医院药房应对药品的质量高度重视,可以成立专门的药事管理部门,对药品的使用、审核、不良反应监控、上报、药品质量分析等问题进行管理、指导、监督。建立药品合法资质标准。药品质量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职业药师技术职称。药剂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药剂士以上的技术职称。任何与药品有直接接触的人员必须具备健康证明,并且每人建立健康档案。

2、管理制度及操作记录

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养护等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拆零药品管理制度,特殊药品购进、储存、保管,使用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药品质量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首供企业”和“首用品种”质量审核制度,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退换货药品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中药饮片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和出库复核等20项管理制度。操作记录主要包括:每批进购的药品具有真实完整的购进验收入库记录,品使用记录、温度记录、拆零药品记录等。

3、药品的采购与验收

相对于一般商品而言,药品因其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质量问题容不得半点含糊。因此,就药品的采购来说,我们必须把好关,选购药品时,要采用集中招标,从合法的供货单位购药,以此来保障药品的质量。对供货单位的合法资格要经过仔细认证,保证万无一失,特别是对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从具备相应药品生产资格的供货商处购货。此外对首次合作的企业以及首次进购的药品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对购进的药品,管理人员需要逐一验收,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特殊药品要进行双人或是多人多次检验。

4、药品的储存与养护

药品的储存与养护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要求药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做大细致、认真,同时也要求医院要及时配置相应的各种设备,冷处需要配置冰箱、冷柜。为保障药品的质量,应建立阴凉库,阴凉库中需要配置空调机、除湿机以及温湿度计。同时要定制木质柜架来存放药品,保障药品防止离地面低于10cm,离四墙、屋顶超过30cm以上,同时在保障房间通风透气的前提下也要保障房间的避光。每月要定期安排专人对药品进行清点、整理,为节约成本以及保障药品的使用质量,要对保质期在6个月内的药品进行登记上报,避免过期失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药品的调配与使用

药房调配使用药品必须严格按照执业医师的处方和医嘱中的内容进行,特殊药品的调配使用必须要以专用处方为凭证,并及时、准确的做好记录,在药物的调配使用时,药剂人员首先要: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
查药品,对药名,对剂型,对规格,对数量;
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在药品发放中,处方鉴定人员和药品调配人员需要及时签名,处方要按照相关规定保存,药品用量要按照相关规定配置,一般用药配置1日用量,急诊用药配置3日用量,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用药的时间配量。同时,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要收集记录,并及时上报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6、重视药房信息化管理

网络是现代科技的产物,药房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对药房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及时对全院的医生、护士、以及病患提供最新的药品信息,药品信息主要包括:各种新型药品;
各种药品的相关质量信息;
药品搭配的各种禁忌;
各种药品使用的不良信息;
以此来减少医护人员以及病患在药品使用中的错误做法,实现医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各个岗位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