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发表高等教育论文【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29 13:2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阶段,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大众化阶段并不意味着抛弃精英高等教育,相反,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依然存在且将更加繁荣。【关键词】大众化阶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表高等教育论文【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发表高等教育论文【五篇】

发表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阶段,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大众化阶段并不意味着抛弃精英高等教育, 相反, 在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依然存在且将更加繁荣。

【关键词】大众化阶段、抛弃精英高等教育、更加繁荣

【本页关键词】论文写作、双刊号CN期刊

【正文】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阶段,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大众化阶段并不意味着抛弃精英高等教育, 相反, 在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依然存在且将更加繁荣。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其精英高等教育也处在世界首位, 一流大学众多, 为美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个后发国家, 我国应该吸收、借鉴美国在发展精英高等教育上的经验, 避免其不足, 从而发挥后发优势, 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我国的精英高等教育,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一、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不仅代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之一, 更表示一种高等教育理念, 这种理念存在于高等教育的所有阶段, 是国家培养英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 是为了满足少数人( 特别是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的人) 的教育需求而设的, 其面向少数具有极佳天赋和潜质的学生, 目的是让这些更容易成才的人尽早成才, 尽可能成为高水平人才。在大众型高等教育中学校仍然需要培养精英, 但这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精英, 包括所有经济和技术组织中的领导阶层。从学校类型上来区分,美国卡内基委员会提出的大学卡内基分类法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其中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型大学被认为是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我国具体体现在列入“985工程”建设的34 所大学, 而以北大、清华为首的前九所大学更是精英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美国精英高等教育的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之一, 也是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 同时还拥有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发展精英高等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 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文章来源】/list.asp?classid=43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
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发表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中,培育学术新人、激活创新思维、养成科学方法、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承继作用、在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传播与交流作用等等[8,12-13]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理,高校学报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学术交流窗口高校学报从质量和数量反映我国高校总体科研教学水平和成果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是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渠道。作为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检阅一个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治学的学术思想与作用。同时,青年学子通过高校学报这一窗口从课堂外更熟悉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和学科发展情况。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立项的教改课题日渐增多,立项单位从国家教育部到各省市区的教委,包括各高校的校级教改课题。尤其是北京市教委,非常重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他们设有教学质量提高专项经费,这些专门用于高校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这些课题的立项无疑使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果层出不穷,相应的论文成果也会数量不少,高校学报正好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发表教育教学成果的园地,学报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质量得到了提高,教师教学成果的论文在学报的发表也增加了教师学术交流的机会。学报教学理论方面学术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无疑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另外,高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成果。如何把所取得的成果公之于众、让社会了解,有会议交流以及有关职能部门鉴定公布等途径,但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学报、高校学报、学术研究刊物发表。高校学报在发表高校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果方面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2.培养人才的摇篮青年人将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他们在教学的舞台上发挥长远而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学报在发现学术新人、培养和栽培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任何社会期刊都无法替代。学校的许多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但多数的学术研究水平不太成熟,成果水平还有某些缺陷,需要帮助和扶持。而高校学报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之一,把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首次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的青年教师,不轻易退稿,学报编辑要寻找到他们教学科研成果中的创新、独到之处,帮助他们反复修改,为青年教师今后成为学术“大家”、“教育家”走向教学科研舞台奠定基础。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养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学报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扶植是通过对其科研活动的支持进行的。高校教师作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执行主体,且部级、省(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高校教师以一定的学术修养和教学研究为基础非常重要。但是,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其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这是提高高校教师素养、促进深入教学研究最根本的原始动力。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及教学素养是通过在职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在职攻读学位、发表学术论文、教育教改研讨会等渠道塑造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学报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学报编辑组稿、审稿、编辑加工、修改和发表高校教师研究论文,不仅体现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价值,传播了教师辛勤创造的科研信息,还激励了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学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增进高校学报服务教育教学的路径

1.出版教育教学改革专辑(增刊),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由学校主导,高校学报根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配合学校教务处,就教学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体制等,组织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学报开展学术讨论、评论和争鸣,公开发表校内外专家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传播和交流新的教学管理理论和经验,宣传部级省(市)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没有社科版的高校学报,如《北京农学院学报》利用学报不定期出版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专辑,配合教务处评选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评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推选部级、优秀省部级教改论文等,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相关奖励,发挥学报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上的平台与阵地作用。在《北京农学院学报》及其增刊发表的教改论文均获得了校级、北京市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二等、三等不同层次的奖励。还如,《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每年定期出版1期教育教学改革增刊,吸引校内外作者踊跃投稿,初有成效,仅2009年社科增刊就有133篇,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论文80篇,而教改课题论文20篇,获得部级教学成果奖的有2篇,其余大部分论文(80%)都获省级和校级的教改成果奖。2011年社科增刊92篇,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论文50篇,而教改课题论文10篇,获得部级教学成果奖的有2篇,有60%的获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出版教育教学改革增刊正好与正刊互补,达到调整稿源与期刊出版周期之间的矛盾。

2.改变观念开设教育教学研究专栏许多高校学报编辑对教育教改方面的论文存在偏见,认为其“理论性比较浅,多是经验总结,泛泛而谈”。同时,有些高校对科研成果极为重视,学报主要刊载科学研究论文。实质上,教育教学研究是高校一项重要研究工作,随着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日益深化,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三位一体已成为高校的共识。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该转变观念,有社会科学版的高校学报有条件而且必须开设教育教学研究专栏,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要主动关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围绕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创新与创业等主题,挖掘其中的新经验、新方法、新理论,及时发表这些成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报道校内外相关学者的教育研究的论文,其学术质量没有因为开设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而下降,相反吸引了全国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期刊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大,获得“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的殊荣,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名刊等荣誉。

3.利用学报封面做好教学改革宣传工作学报封面是一个宣传、推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报是一张高校对外交流的“名片”。而据岳凤荣、田丛笑曾经调研100家高校学报的封面利用情况,无论是封二、封三,还是封四,有1/3以上的学报完全不加以利用,尤其是封二,其空白率高达44%,这种状况,既造成了版面的浪费,减少了学报的信息容量,又在编排上显得苍白、单调、不美观,因此,学报设立“知名专家”名录,报道某个部门如院系到某个人物(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校从外在的形象到内在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以图片和简讯的形式宣传展示各学校的部级特色专业、省部级特色专业,部级精品教材、省部级精品教材、国家优秀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一级学科等等。编排上选择合适的图片、字体、字号、横排、竖排等方式灵活多变。通过学报这个“窗口”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管理等的经验和理论宣传推广出去,既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又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报封面传播学校教学信息重要窗口的作用。使学报内容丰富多彩,美观、谐调。学报对于一个高等学校来说,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发表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人文表达;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明确指出,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必然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然而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始终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历史教育,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阐释,注重站在人类发展的整体高度教育和引导学生,却相对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贯彻,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最终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苍白无力的局面。2007年和2012年在党的十七大、十报告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同样的表述,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不仅表达了我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且明确指出了其工作着力点在于人文关怀,这为高校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穿人文精神的必然性分析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当代这样对人拥有这么多只是,但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少地懂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贯穿和加强人文精神势在必行。

(一)贯穿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奠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恩在唯物史观基础上,从“现实的人”出发,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人的生存、地位、社会关系、价值、尊严、发展等内容,并将其定义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原则和形式。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改善和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心理需求,努力发挥学生的潜能、素质和能力,致力于保证和满足学生在物质、精神等多层次的需求。

(二)贯穿人文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报告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写入,这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聚焦围绕“人”,也即大学生来做文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受国内外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们的思想状态也日趋复杂和多元,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成带来了严峻挑战。实践证实,只有以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客观需求为出发点,以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为基本原则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认同,而这一过程又始终渗透和贯穿着人文精神。

(三)贯穿人文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两个层面。然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去要求人,忽视了教育的个体价值,学生的内在心理和情感被淡漠,这都直接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力低效。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在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同时,必须注重增强其个体价值,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教育者必须始终贯穿人文精神,遵循人的身心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致力于学生参与和接受意识的形成和强化,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人文精神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的辩证关系研究

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直注重于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却相对忽视和淡化了人文精神。面对十后的新形势,要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就必须在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探求真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将人文精神贯穿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实现其价值。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坚持和丰富人文关怀,又要运用和改进人文表达,全面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相互区别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坚持和弘扬人文精神,要求教育者既要不断丰富和完备人文关怀的相关内容,又要改进和完善人文表达的具体形式,二者在诉求性上有原则区别。一方面,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础,它指出的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从事的涉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的人性化关怀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理性知识关怀、心理健康关怀、价值实现关怀、全面发展关怀等。其重点是在生活、学习、情感、心理、就业等方面为学生办实事,解难题等,难点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如贫困生、学困生、心理困惑生、就业困难生等进行因材施教式教育,教育者需从细节入手,致力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人文表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它明确的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采用的具体人性化的路径、方法和措施,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课堂表达,日常管理中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的课下表达,校园内种类繁多且寓教于乐的文化表达等。其重点是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表达的现状,理解人文表达的多样化维度,目标是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简洁高效的表现形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相互依存

唯物辩证法中内容和形式这一对基本范畴不仅相互区别,而且还相互依存,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也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决定人文表达。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基础等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又有对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养的教化和疏导,这些多样化的内容都需借助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如理论知识需要借助于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入情入理的语言表达和方法表达;其它多层次的人文关怀内容,包括满足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建构学生的精神信仰等,则需借助师生之间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校园文化表达等不同的表达方式共同完成。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表达会反作用于人文关怀。人文表达的方式恰当,则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的实现,反之,则起阻碍作用。换言之,只有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得当切合地表达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完成,其价值才能实现。

三、要素整合基础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的统一研究

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是高校贯穿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实效性的有力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的辩证统一,要求教育者善于挖掘和整合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的基本要素,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的认知度

主体是完成实践活动的主导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体是高校的所有工作人员,其中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政管理人员等基本力量组成。实际上,所有人员都有实施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的义务和责任,每支队伍也都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关怀。然而,受原有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情感意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主体队伍对人文精神认知的深浅程度不一,对人文表达多维度内容的认识参差不齐,对从事人文表达的手段和能力不尽相同,这些都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人文精神的坚持和弘扬。为此,高校除引导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之外,还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开校会、下发文件、组织活动等形式,逐步提高所有人员对高校教育运行规律的把握程度,牢固树立高校教育中“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致力提升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中的理解度和执行度。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中介的科学性

中介是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之间联系和作用的必备要素,中介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的具体实践中,也需要借助各种形式的中介,也即教育载体以及手段方法来完成。在中介的教育载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运用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个性的日常化管理和心理咨询、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的新旧媒体平台等,实施对学生群体的知识关怀、心理关怀、德性关怀、终极关怀等内容。此外,在这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人文关怀中,人文表达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样的,其外在形式主要有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图片表达、音视频表达等,其中蕴含着人文表达主客体之间基于人的尊重、理解、平等基础上,运用的多媒体、电脑媒体、手机媒体等具体手段,以及采用的讲授、讨论、互动、导向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双主体间的协同互动性

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的实践中,只有主体意识能动作用的积极发挥,客体若不参与其中,再多的努力也是枉然,教育的目标也很难完成。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急需调动客体也即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需要教育主体也即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此外,学生是人,人是主体,因而高校教育改革理论中出现了双主体式教学和管理模式,这一模式运行的关键在于强调师生在教育实践中的“合作”、“协同”,强调双方的互动统一。结合此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坚持双主体性的规律和原则,要求师生双方提高自身对主体性的认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需求和发展目标,结合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人文表达的相关形式,设计和确定师生双主体性互动的最优化方案,努力使教育实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总之,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些目标都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指引,离不开充实丰富的人文关怀和完备有效的人文表达。只有切实做到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内容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才能完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所在。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5-86.

发表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体育艺术;培养目标;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088-04

A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Goals and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Arts Department in Sports Institute

――Based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Philosophy from Brubecher

LIU Hao1,ZHANG Xiaoying2

(1.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430079,Hubei

China; 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Philosophy,written by John•S•Brubecher,a famous American sc holar,illustrated a series of ideas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deas in this book and the practice of China’s sport and art inst itutes,the paper explores the rationality,training goals and course design for

the sport and art majors. It concludes that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sport a nd art majors give due importance to the objectivity of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and feasibility in politic philosophy to achieve the cohesion in the value of hi gher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goals,the focus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ntegra ted development of common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d esign,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should orient to enhancing the academic ability

and solving public problems and test it in the practice. In the structure of t he course,th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 and art and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integrated course struct ure

Key words: John•S•Brubecher; higher education;sports&arts;cultivati on goals;course design

体育与艺术都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也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 及人们审美标准的不断提升,体育活动中的艺术现象日益得到关注,自2003年起至今,全国 已有11所体育院校相继增设了艺术类专业,部分师范院校的体育学院(系)也逐步开设了体 育艺术类专业,从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及《高等 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中可以看出,艺术类有20种专业,其中舞蹈学、表演、舞蹈编导和 播音与主持艺术4个专业在体育院校已增设。经过五年多的学科建设,我国体育艺术类专业 的建设已初见规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体育类艺术专业的诞生与发展时期,其背景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一 个阶段的扩招及结构调整,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在校规模急剧攀升,学历层次及专业结构得到 调整,高等教育已提前迈进大众化的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机 遇和挑战,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也不断经历着改革与发展。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新成立不久 的体育艺术专业的发展,也有诸多需要进一步思考问题。

高等教育本身即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逻辑起点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决定了认识的多 样性。美国学者布鲁贝克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集中体现了其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对高等 教育领域内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哲学上的总结与阐释,这些思考,无论对于宏观的高等教育体 系改革,还是到微观的学科专业建设都有着理性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基于其哲学思想,联系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实践,思考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变革与发展。

1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的写作背景及逻辑起点

美国学者布鲁贝克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写于 20世纪70年代末,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背景是美国高等教育进 入大众化阶段,并向规模扩张的转型时期,由于学生数量上的变化引起高等教育质的变化, 新型的高等教育对原先意义上高 等教育的理念带来冲击,在其发展中,诸如高等教育的界定、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等教育 培养目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基本问题迫切需要在哲学层次上予以澄清认识。《高等 教育哲学》正是适应这样的要求而产生的,它以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为背景,围绕“专 门知识――即深奥的探求――它构成了高深的学问”的逻辑起点展开论述高等教育的基本问 题,建立其理论的框架,深刻地分析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由于作者 抓住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最为根本性的问题,且从哲学层次上来思考,因而它对于世界 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包括中国高等教育今天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这场变化有着实际的理论指 导意义。

2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及本文分析框架的构建

2.1 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当今的大学和学院,为变革中的人民的多种多样利益服务…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 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而是寻求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1]布鲁贝克的哲学思 想是对美 国几十年高等教育实践的哲学总结。他的高等教育哲学直接来源于美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论争 即认识论与政治论之争。认识论哲学认为大学是一个“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独立的有机体” [1],追求高深学问的客观性,因此要摆脱一切价值的判断,崇尚学术自治与自由 ;而政治 论哲学则认为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因 此大学不能摆脱价值判断,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为社会服务。布鲁贝克对此指出,认识论 的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传承高深学问和为 社会服务都是必须的,在其价值取向上是统一的。这为我们认识体育艺术专业存在的合理性 提供了了哲学上的启示,对于认识体育艺术专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价值取向上有着积极的借 鉴意义。

2.2 规模扩张下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携手并进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布鲁贝克对于“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阐述,实质上探讨的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之后 的培养目标问题,其焦点是进行普通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的,他强调 从高深学问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将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起来。一方面,恪守高等 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把高深学问的传播与创新作为目的。同时,大学也不能绝对排斥发展 高深学问的工具性,摆脱价值判断。大学适应社会是将高深学问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存在 ,这是由大学在当代社会发展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作为高等教育哲学逻辑起点的高深学问既 是目的,又是手段或工具。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要携手并进,应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各自得 到繁荣并发展,未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观是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平衡。

2.3 高等教育的课程

布鲁贝克认为,课程内容既包括高深学问,又包括实际的社会问题。“大学的合理性主 要表现在它与下列两方面有关:完善高深学问和解决社会问题。”形成多元动态的课程结构 是布鲁贝克重要的课程观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不存在学科必须与之保持一致的单一模 式。”[1]现代人重视的是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而不是按照一个等 级结构来 组织各门学科,以试图探讨各门学科间的相互关系,为课程提供一种提纲挈领式的结构。跨 学科组织的第二种方法与高等教育的政治理由比较接近。它不从学科着手,而是从那种多面 性问题――各门学科复杂地结合在这一问题里一一开始。这里焦点集中在问题上,从而在跨 学科的联合中,各学科通过在解决问题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而相互联系。

3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现状解析

3.1 体育艺术类专业存在的合理性

体育艺术类专业的产生与发展,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是作为体育文化发展的必 然结果;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为其产生 提供了现实上的政策可能。体育院校以其资源上的优势,成为了体育艺术文化传承、完善的 机构;同时,适应了我国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院校发展战略规划中关于专业设 置的整体目标,实现了体育资源的优势配置,顺应了市场发展趋势,这为体育艺术类专业服 务社会提供了切实的途径。以布鲁贝克的哲学视角认识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不但有 着认识论哲学上的客观性,而且更关注到了“为社会服务”这一政治论哲学上有着其作为学 科专业的实用性,从而实现了对于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认识上的统一。

3.1.1 我国体育运动文化的丰富与复兴为体育艺术提供了感性的社会思想基础

从古代奥运会诞生伊始,艺术与体育便紧密联系在一体,使古代奥运会成为古希腊全民 族的体育、文化、艺术的节日盛典。体育和艺术相互汲取着养分,共同筑就了文化史上的一 段辉煌。经历了文艺复兴思想的近代奥运会在复兴之初,艺术即受到人们的注意,顾拜旦提 出艺术、科学、运动是构成和平友谊的奥林匹克思想的三要素,极力推崇艺术和科学对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极大促进作用,重新把艺术置于正常的位置,让它和科学一起,为提高竞技 运动的水平和文化价值发挥了作用。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其后生产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生 活的迅速改变以及迅猛发展的人本主义思潮都有力推动了体育和艺术的的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的社会功能在一阵阵的人文浪潮中被释放,逐渐回归其本 质。人们在注重自身的精神需求和物质满足的同时,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也随之加强。迅速兴 起的体育表演市场和健身热潮,不仅使人们满足了身体上健康健美的需要,更为其精神上、 情感上的审美追求提供了满足;在运动中,体育与艺术对于人自身发展的交互促进与满足以 及社会上多种的体育艺术、表演等现象逐渐加深了人们对于体育和艺术融合的感性认识,而 这种感性认识也成为体育艺术类专业诞生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

3.1.2 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开设顺应了高等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种类的需求开始增加, 相应地,专业的设置也开始增多。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 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 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要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要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 业,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2]

体育与艺术之间的这种文化融合的趋势得到体育院校的重视。从学科层次上看,体育与 艺术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顺应这一趋势,逐渐渗透,出现交叉学科――体育艺术。政策上 的可能与体育院校各类资源优势使这种交融不但在理论上得到多方的重视,而且成为了持续 发展的现实。自2003年起至今,在艺术类20种专业中,舞蹈学、表演、舞蹈编导和播音与主 持艺术4个专业体育院校目前已增设。在体育院校中增设艺术类专业,有利于扩大办学优势 ,提升体育院校整体文化品位和办学实力,达到多学科综合体育大学的办学目的。

3.2 体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3.2.1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情况

就现阶段而言,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建设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各学校是根据自身的学 校特色进行尝试和实践,见表1,在艺术类专业设置上,在专业名称和专业方向上不尽相同 ,这折射出各学院对于体育艺术专业的理解各不相同。从文化的角度上分析,任何类型的文 化作为整体,必然包含表层的物质技术结构、核心的心理价值观念结构,以及在这两者中间 起重要作用的制度结构。[3]各体育院校对于专业所属系部、专业名称和专业方向 上的侧重 不同,反映出各院校对于核心的“体育艺术”、“表演”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尚存在一些分歧 ,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是体育艺术类专业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表1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名称

系专业名称专业方向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表演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国标)、舞蹈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系舞蹈编导体育舞蹈西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表演、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艺术表演、舞蹈 教育、体育节目主播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表演、舞蹈学形体与动作表演、舞蹈、体育舞蹈、健美操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舞蹈学模特艺术与公共关系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艺术系舞蹈学艺术体育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表演健美操、舞蹈、武术表演、舞龙舞狮沈阳体育学院人文科学系表演体育艺术表演山东体育学院运动系舞蹈学体育舞蹈、健美操、中国舞、模特表演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舞蹈学健美操、体育舞蹈 3.2.2 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布鲁贝克认为,规模扩大之后的高等教育应坚持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携手并进的教育 目的观。现实要求人们积极参与广泛的实践活动,使学科、课程与实践相联系,接受社会检 验,他提出以下三个论点:1) 自由教育走向职业教育。如强调实践的“职业是文化之根 ,文化乃职业之果”,“一个人必须不仅为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变换做好准备”。

2) 将自由教育转向普通教育,并赋予新的含义。普通教育既要涉及道德行为的理论分析 ,也要关注道德行为的习惯化,更要对人进行全面教育;3)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 发展的、有价值的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携手并进,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 要的是学会做人。[4]

据此,在思考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时,不但要考虑到教育的目的性,更要考 虑到教育的工具性,其培养目标不但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全面的发展,又要有专业的职业 能力;既要具备体育与艺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这两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要根据社会 对人才的要求和就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市场经济观念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实践性人才。以5所 开设艺术类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表2),各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在知识结构上是复合 型的,涉及到教育、体育、艺术等主干学科;在能力培养上是实用型的,需具备较强的教育 、体育、艺术实践能力,强调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与布鲁贝克所提倡 的目标培养理念基本一致。

表2 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培养目标

学校 名称专业培养目标北京体育大学表演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技能,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专业表演团体、表演性组织、学校、 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从事表演、教学、编导工作的一专多能型的优秀体育艺术人才。武汉体育学院表演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在体育院校、普通学校、文 化(艺术)馆、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学、训练、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西安体育学院表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承担高等院校、普通中等学校 、各级文化艺术团体、厂矿企业、城镇社区、社会各级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体育文化艺术指导 工作的复合型表演艺术人才。南京体院学院表演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巧,能胜任各类学校、俱乐部、文艺团体、厂矿企业及基层社团等单位从事体育艺术表 演教学、训练、组织管理等方面专业人员。沈阳体育学院表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体育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 和技能,能够从事体育表演的组织、创编、教学和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2.3 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设计

对于课程的组织,布鲁贝克认为现代人重视的课程组织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按课程结 构组织,以确立概念的方式,通过问题研究探讨学科之间的关系,为课程提供一种提纲挈领 式的结构,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织课程,形成一个纵向的学科体系组织结构。其二是 多元综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多学科的视野 汇集成一个横向的学科体系结构。这对于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启 示,普通教育其实也就是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能力关联密切,课程内容应该以完善高 深学问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结合标准,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在体育艺术类的专业建设中,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在课程体系 设计上也不尽相同。当前,各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 ,在课程类型上也有所不同,如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在课程上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了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育实践课三种;其中,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是实施艺术专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选修课程包括了限制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两种。

必修课程或通识课程是实施普通教育的途径,专业教育内容则放在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 课程当中,按照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携手并进的思路,则应该在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比例与 内容。体育艺术类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在课程方案上还未有专门的国家教育政策指导,但从 其“体艺结合”的专业特点出发,可以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对于学时分配的规定,制定学时计划。从现阶段的专业课程学时 上看(表3),5所体育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均多于《课程方案》中的1 000~1 200学时规定 , 而选修课程却少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800学时以上的规定 。[5]选修课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宽其职业渠道有着 直接关联,这表明,现阶段体育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关注。

表3 体育艺术类表演专业学时分配

学校名称专业 名称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北京体育大学表演1 600714武汉体育学院表演1 362684西安体育学院表演1 174――南京体育学院表演1 254630沈阳体育学院表演1 296544

数据来源:王伶俐,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艺术课程设置的研究,2008。

艺术类课程既有普通教育的元素,又包含专业教育的内容,对于艺术课的程设置需要重 点思考。现阶段,各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的艺术课程学时是不同的,而且学时差别较大 (图1),北京体育大学表演专业艺术课程有816学时,其中包括艺术课程模块选修192学时 ;武汉体育学院有468学时的艺术课程;西安体育学院则有780学时的艺术课程,其中不包括 选修课程;南京体育学院仅有270学时;沈阳体育学院高达896学时。这种在艺术类课程学时 分配上的不同反映出各个体育院校在办艺术类专业过程中对于艺术类专业的不同理解,从而 导致在其主干课程中体育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的比例有所出入。

参照不同的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可在学时比例上的划分为:必修课程(60%),限制选 修课程(25%),任意选修课程(15%);教学时数分别为:必修课程300~504学时,限制 选修课程125~210学时,任意选修课程75~126学时(图1),其中包括专项课。在内容上, 必修课程包括从音乐、舞蹈、理论三个方面内容,其中突出了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以及实践 操作能力;限制选修课程部分需包括艺术理论与艺术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任意选修课程部 分主要涉及到艺术赏析、艺术史论、艺术评论、艺术实践等方面。[5]

图1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艺术课程学时

(数据来源于第二届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

研讨会交流材料)

布鲁贝克视野中的另一种课程组织方式是按照课程结构的方式,以问题研究的方式形成 纵向的课程体系。观察体育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已有两所学校进行了此类的尝 试,在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的限制性选修课中,分为了不同两个课程模块,涉及到师资课 程模块、健身指导课程模块,前者侧重于师资职业方向,后者侧重健身指导、健身俱乐部管 理与经营职业方向,学生可根据需要在这两个模块中进行选择。西安体育学院在专业选修课 程里设置了舞蹈与音乐方向,体育与健身方向和影视表演方向等三个不同方向的模块。这种 尝试使得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使学生的专业教育得到强化与提升。

以上的两种课程组织的方式,启迪了对于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考虑,在实践 中本着对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携手并进的认识,着眼于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有效地构建一 种横向与纵向交错统一的课程组织形式,在不断的“适切性检验”过程中,必将对专业发展 和学生培养起着促进作用。

图2 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艺术课程设置学时比例

4 结 论

1) 作为一部学术理论著作,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以高深学问为逻辑基点,探讨了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从哲学层次上来思考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最为根 本性的问题,对当前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有着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为其提供的社会思想基础,也顺 应了高等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布鲁贝克的哲学视角认识这种发展, 不但有着认识论哲学上的客观性,而且关注到政治论哲学上的实用性,实现了对于高等教育 价值取向认识上的统一。

3)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但要考虑到教育的目的性,更要考虑到教育的工 具性,应该树立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携手并进的大学培养目标观。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课 程设计上,课程内容应该以完善高深学问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结合标准,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 得到检验。在课程组织上,着眼于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有效地构建一种横向与纵向交错统一 的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 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2007.

[3] 《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

[4] 李建辉.教育实践中的矛盾是教育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源泉[J].外国教育研究,2005 (3).

[5] 王伶俐.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艺术课程设置的研究[D],2008.

发表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研究;
主题演进;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Ⅱ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16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066-04

1研究背景

现阶段,从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规模来看我国已成为工程教育的世界第一大国。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列入《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占到从业人员的5%左右,同时,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们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工程师[1]。在此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在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许多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加强对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用工程理论指导本国工程实践的发展。欧洲工程教育杂志和美国工程教育杂志从2007年7月起举行一系列国际工程教育会议(AGCEER),联合倡导提升全球工程教育研究能力[2]。并推动它成为一个新兴学科。

纵观国内外情况,工程教育一路跌跌撞撞,虽有文献对其各个角度的知识进行了探索,但对工程教育研究本身演进的认知和研究还处于零星、甚至空白的阶段,本文拟通过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 Ⅱ对百年工程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工程教育研究的开展提供启示。

2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

“工程”一词提出的比较早,在各种百科全书、辞典上有着许多不同的定义,公认比较准确的是由英国工程师、作家Thomas Tredgdd在1828年提出的“工程是一种引导自然资源的伟大力量为人类所用的艺术”。工程是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创造新事物、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

所谓“工程教育”这一概念目前还未有确切定义,很多文献都是从工程教育的产生、发展来对其描述;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教育的内涵及外延也在不断发展。从希腊罗马时代的艺徒制,到1747年第一所工程院校在巴黎成立——开始于法国的最早的工程教育,再到19世纪初期的美国和西欧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经历了260余年的历程。据文献显示,工程教育(Engineering Education)一词,最早在1925年由美国开始使用,而同一时期的欧洲大陆仍找不到直接的对应词[3]。这一时期,在欧洲大陆用得更多一些的是“技术教育”一词,其英文为“Technical Education”,常被用来指对技术、工业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研究者开始陆续的引进西方的工程教育思想和方法。

本文对工程教育不妄自定义,先引用专家的描述作为理论依据。浙江大学王沛民教授在其著作《工程教育基础》中这样描述:“工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一项社会实践而存在的,它不只是一个客观事实,同时也是一个主观概念。”“工程教育就是一种人工系统,且是开放的复杂人工系统。”“工程教育有生动丰富的实践的学问,有成功独特的方法的学问,也有它自己内容的理论的学问。”

综合研究文献的说法,作为教育的一个类别,工程教育,广义而言,应是一种以技术科学为主要科学基础的培养工程人才的专门教育,它以传授技术科学与工程知识和技能为基本特征;
狭义而言,是指培养工程人才的学校教育,其终极目标就是造就合格的工程师。

2理论基础

科学研究过程的投入产出模型:认为科学文献可以用来代表科学的产出,即发表文献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的科研成果可被量化和分析,以确定所做研究工作的规模和特性[4]。绝大多数重大发明发现,其研究成果均首先在期刊上发表,期刊刊载了现代科技情报的60%~70%[5]。为了让更多同行了解,引起同行关注,从而得到同行的认可,研究者们总是将论文投向有世界影响的期刊。可见,一些优秀的已发表的科学论文可以成为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虽然科研成果的公认不完全依赖于发表文献的数量和哪种期刊发表,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献是科研工作者阐明其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或大规模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水平可以近似地由发表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所反映[6]。

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它是以文献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属于文献计量学的范畴。科学知识图谱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显示了知识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复杂的关系。依赖对科学和学术文献的定量分析,把一个知识域作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的、动态的、复杂系统加以认识和追踪[7]。科学知识图谱研究是一个以科学学为基础,涉及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诸学科交叉的领域,是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它的基本原理是分析单位(包括科学文献、科学家、关键词等)的相似性分析和测度,根据具体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绘制不同的科学知识图谱[8-9]。

3数据来源

本文以“Engineering Education”为关键词对SCIE/SSCI网络版检索系统中的题名、摘要、主题字段进行精确检索,来获得(1901-2011年初)的科学文献数据(题录)。这些科学文献绝大部分为论文(article),但也含有少量其他类型的文献,例如评论(review)、讨论(discussion)、通讯(Letter)、人物传记(Biographical item)等等。在论文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对文献数据进行不同字段的样本选取,如题名字段、关键词字段、主题字段等,仅保留文献类型为论文(Article)的数据。最终获得了11 092篇论文数据,导入CiteSpace Ⅱ[10],得到图1~2,对其进行时间聚类分析及主题内容分析。

4工程教育研究的时间分布

参考文献

[1]张大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6-19.

[2]Jesiek,BK.,等.提升全球工程教育研究能力(AGCEER):建立研究与实践、政策和工业的关联[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33-44.

[3]E.,WW.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States and in Europe.in Report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1930[C].SPEE,Pittsburgh.

[4]吕一博,康宇航.基于共现分析的科技监测地图绘制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10):1459-1466.

[5]公晓晖,赵公正.人文社会学科合作研究的数量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0-112.

[6]马信,等.浅析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NBloembergen为例[J].中国科学基金,2004,(6):25-27.

[7]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149-154.

[8]杨国立,李品,刘竟.科学知识图谱——科学计量学的新领域[J].科普研究,2010,(4):28-34.

[9]刘则渊,等.迈向科学学大变革的时代[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7):5-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