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银行营运管理工作思路【五篇】

时间:2023-06-29 14:3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银行营运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资本监管趋势要求银行经营转型银行业资本监管的趋势。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银行经营的逐利性目标带来的综合风险与国家以及社会要求银行经营的安全稳健目标存在矛盾。为规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营运管理工作思路【五篇】,供大家参考。

银行营运管理工作思路【五篇】

银行营运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资本监管趋势要求银行经营转型

银行业资本监管的趋势。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银行经营的逐利性目标带来的综合风险与国家以及社会要求银行经营的安全稳健目标存在矛盾。为规范银行经营行为防范金融风险,银行监管当局需要依法对银行业的经营进行监督管理。巴塞尔银行管理和监督委员会从1974年至今不断完善相关协议,形成银行监管制度体系,巴塞尔协定和资本协议逐步成为国际银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更明确了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目标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实施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银行经营风险中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对银行资本的侵蚀,从而维持银行业的稳定。

我国银行监管当局也一直与国际银行业监管趋势保持一致,特别在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成立后,更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为落实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新理念,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质量,借鉴巴塞尔新协议内容,2004年银监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到2006年底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届时资本金不足的商业银行将停止其机构和业务的市场准入。

回顾和展望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发展趋势,把资本充足率确立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核心指标,并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内涵决不仅仅限于提高资本充足率这个单一目标,其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促进商业银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主动寻求改革之路、转型之路,将商业银行从以往盲目的、缺乏理性的外延规模扩张之路引导到自身持续的、平稳的、健康的内涵深化经营转型道路上来,化“被动的资本约束机制”为“主动的资本激励机制”,实现资产安全和效益的动态平衡,提高综合竞争力。

资本约束条件下的银行传统经营“两难”。近20年来,快速发展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总量、存贷款规模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经营不断发展、资产迅速扩张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也日显突出。根据有关资料估计,按照原资本监管口径计算,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是5.75%,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7.35%,均低于8%的最低监管要求。

随着资本监管约束的增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经营发展模式出现“两难”困境。一方面,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银行信贷等以资金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与支持,银行信贷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并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推进器;
另一方面,单纯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所带来的规模快速扩张,将占用较大的资本,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急剧下降。而在资本补充方面,由于传统存贷款业务主要依靠利差收入,利差空间收窄,银行盈利能力有限,靠银行自身的利润积累远远弥补不了规模快速扩张导致的资本缺口;
同时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不高,再加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又导致银行从外部资本市场补充资本难以及时有效实现。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不可避免。而资本充足率达不到8%的最低监管要求,监管当局将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越来越强化的资本监管,使传统业务模式下的我国银行业务经营与发展陷入“两难”的境地。即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不增加资本,难以满足业务特别是风险资产快速扩张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难以逃脱监管当局的管制和制裁;
增加资本,现有的资本回报水平又难以在目前仍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通过有限的渠道形成对投资者的足够吸引力,资本补充的速度和数量难以满足业务扩张的需要。

银行业面临的“两难”困境,其实质是当前在资本约束下银行传统业务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而盈利能力不足。商业银行要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探讨经营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的转变,提高资产盈利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建立稳定有效的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实现资本监管下的业务持续发展。资本补充不是目的,而是永续经营的必要条件,核心是通过业务与盈利模式转变,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银行的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

银行经营转型的方向和思路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实施经营转型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涉及战略目标、公司治理、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方方面面的改革,要求长期持续的资源投入,需要长期规划、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当前的重点,是做好战略转型规划,以业务转型为核心,通过改革完善公司治理,配合以高效的组织架构和流程再造,以及严密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正向的绩效管理激励,建立、健全良好的转型机制,通过先进的IT建设形成推动经营转型的技术支撑,通过理念和文化重建形成推动经营转型的理念环境和文化环境,最终实现整个银行的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业务转型。社会经济结构和金融服务需求的深刻变化、金融业激烈竞争、资本充足率监管将促进银行业务和盈利渠道的多元化,并最终导致商业银行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全能型的金融服务中介的转变,从社会资金提供型银行向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的转变,由此推动我国银行业的深刻变革和战略转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最重要的是转变原先的业务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原先以批发业务为主的存贷款业务逐渐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现业务转型,塑造自身的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这是银行经营转型的核心。商业银行谋求业务转型,当前主要应根据国际国内银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立足现代金融服务业的本质,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逐步淡化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对资本的依赖,塑造业务特色和业务品牌,努力走出国内银行业务同质化的经营格局,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公司治理转型。经营转型,是关系到银行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在银行公司治理层面上认真思考,使现代公司治理的理念、原则、制度完全纳入到银行转型的具体行为中去,与银行发展和转型实践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当前的重点是围绕经营转型,完善公司治理传导机制,把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核心原则、基本要求,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化作银行基本制

度和具体可行、详细明确、覆盖各个层级环节的制度规范,化作一整套明确完整的传导、执行、监督、控制、反馈机制,使公司治理从银行“上层”有效传导到“基层”,更好地推动经营转型。也就是要建立清晰有效、完整规范的公司治理传导机制,解决公司治理在银行基层的构建问题,解决公司治理上层架构与基层架构之间的衔接问题,促进最高权力层、决策层、监督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等全行各层级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的全面衔接,确保公司治理的理念、精神和原则以及决策层、管理层的决策意图、管理目标切实有效地传导到全行经营管理的每个机构、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公司治理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战略目标传导机制、经营目标传导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等几个方面。

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转型。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必然要求组织再造和流程重组,这也是全球银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组织再造总的方向是以客户为中心,按照扁平化、集中化、专业化和前、中、后台分离的原则,逐步变“小总行、大分行”为“大总行、小分行”,按照“事业部制”方向,实行“双线运营”,逐步加强公司、同业、零售等业务线的垂直化运作管理,同时设立一系列专业化的作业和经营中心,对资金清算、单证业务、信贷放款、离岸业务、资金市场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电话银行业务等进行集中化、专业化运作和管理,相应改革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架构,改革工作报告路线,加强风险集中管理和监督。伴随业务转型和组织再造,重组决策流程、业务运作流程、监督控制流程再造、核算流程,使静态的组织架构得以灵活有效运转。

风险管理转型。银行业是高负债、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是商业银行始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尤其在经营转型过程中,风险管理必须首先转型,风险管理理念、制度、工具、手段等必须适应新的经营模式的需要,无论建立何种经营模式,其风险都必须首先可控。结合经营转型,适应加强风险管理的要求,商业银行当前应重点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精神,优化风险管理构架,建立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量化管理为基础、以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为核心的风险管理骨干体系――风险管理与资本配置体系(RMCA体系),建立统一、优化的风险管理模式,并在加强风险管理基础上完善资本管理,优化资本配置,实现风险资产的最优组合。通过风险管理骨干体系的建设,使整个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重点从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转变到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各种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从主观的经验管理转变到量化的科学管理,进而使经营转型建立在比较可靠的风险管理保障之上。

绩效管理转型。经营转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业务的多元化、特色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盈利来源,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依靠有效的绩效管理加以引导和推动。为此,商:业银行应积极运用经济增加值、平衡记分卡等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改进传统的单纯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方式,建立一套与经营转型的目标相一致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最终必须通过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来实现,因此,商业银行还应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新设计和建设,重点是以业绩衡量评定为基础改革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涵盖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目标明确、导向一致、操作简洁、稳定持续的薪酬分配体系,实现银行的薪酬制度要以银行的转型战略和目标为基础,与市场竞争要求和银行自身条件相匹配,充分发挥其基础性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信息技术转型。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并将商业银行数字密集和时间价值的基本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离不开信息技术相应转型所提供的强大支持。根据经营转型的需要,商业银行在信息技术建设方面应把握好几个重点:一是深化信息技术在客户服务、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应用,增进技术与业务的相互融合,提升核心产品、品牌产品的技术壁垒,形成别人难以模仿、复制或超越的产品技术优势。二是深化信息技术在管理决策方面的应用,增进技术与管理的相互融合,提升管理决策的速度和质量。三是深化信息技术在内部沟通方面的应用,增进上下、左右信息沟通的实时性、有效性,增强银行整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四是深化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将风险管理镶嵌人工作流程,使各项业务规章和授权转化为系统软件中的逻辑门槛,在客户开发、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等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实现对风险管理的硬约束。五是深化对信息技术风险的管理,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原则、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监管要求,结合银行业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实际,以及经营转型过程中新技术运用的新动态,科学制定技术风险管理策略,健全技术风险评估和系统运行监控,加强技术外包管理,确保数据和技术安全。

银行营运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集约化运营 六西格玛管理

为适应日益激化的竞争态势,国内外大型银行日益重视运营能力建设,近年来纷纷摒弃了传统的分散式运营模式,构建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集约化运营模式和工厂化运营服务体系。本文笔者将起源于制造企业的六西格玛管理引入到商业银行集约化运营管理中,旨在提高集中运营后台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集约化运营能力。

一、集约化运营及六西格玛管理介绍

集约化运营,是指对传统的运营流程进行改造,将银行营业网点和营销部门的非营销职能、服务职能进行剥离,集中到后台中心处理,构建统一的跨产品、跨地区、跨渠道的后台集中运营模式,打造集交易处理、账务核算、现金营运、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客户服务为一体的工业化运营体系。

西格玛(σ)是统计学术语,代表质量特征值分布的标准差, 用于描述各种可能的结果相对于期望值的波动程度。6σ即为六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每百万产品中的不合格品或每百万次出现缺陷的机会不到3.4。但六西格玛管理在今天已不仅仅指产品质量,而是一整套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六西格玛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针对过程采取改进措施,强调预防性管理和无边界合作,构建持续改进和追求质量和效率的管理机制。起源于制造业的六西格玛管理,在制造企业取得成功后,开始在服务业广泛交流和传播,银行业也逐步引入来进行业务流程改造和产品研发流程设计,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商业银行集约化运营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意义

首先,商业银行运营流程再造后,大量的复杂交易集中到后台,使得商业银行的“运营工厂”面临着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巨大挑战,急需借鉴制造业工厂管理经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及工具,以加强后台“运营工厂”的管理,持续优化集中运营流程,不断提升运营质量。

其次,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集中运营使后台直接介入到生产流程当中,后台运营的质量和效率也直接决定了客户的满意度。通过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降低业务处理差错率,使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再次,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可以引入量化指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是对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这就需要用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和衡量,西格玛水平正是一个衡量过程满足客户需求的质量能力指标,因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可以对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行评测,帮助找到改进目标,并持续改进。

最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高素质队伍。六西格玛管理不仅是一种技术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它以数据、事实为基础的解决方法和改进过程,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因果思维模式。通过六西格玛管理的培训和在实战中应用,可以提高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三、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集约化运营中的应用思路

在质量管理中,六西格玛质量代表的是对客户要求极高的符合性和极低的缺陷率两个方面。作为与制造企业工厂生产组织管理方式较为相近的商业银行集约化运营后台,要积极引入六西格玛管理,针对两个方面,灵活深化运用。一是六西格玛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包括集中运营过程各环节六西格玛水平测评方法,以及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思想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二是六西格玛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根据DMAIC流程进行质量改进,使质量改进成为一个以数据和数据分析为基础的逻辑严密的过程循环,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降低生产差错率。下面就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理念在商业银行集约化运营后台的应用思路进行阐述。

(一)高度关注客户需求,积极倾听服务对象声音

六西格玛管理是以客户需求为起点,以满足客户为终点的,客户的满意程度决定成败,因此对客户需求的关注极为重要。在六西格玛管理中,强调重视客户之声,客户之声是指外部和内部客户对运营后台工作需求和结果的反馈。六西格玛管理专门有一项收集客户声音和需求的工作,并转化为对服务、产品的具体描述。

集中运营后台作为服务前台、服务客户的支持部门,前台和客户的需求是集中运营后台的工作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对客户需求应保持时刻关注。为深入了解服务对象需求,积极倾听前台营业网点和客户声音,集中运营后台要建立顺畅的前后台沟通机制,通过开辟多种沟通渠道,拉近与前台网点和客户的距离,及时掌握柜员和客户需求,并时刻关注需求的变化。对收集上来的需求认真对待,经过整理、概况、提炼后,转化为便于测量的关键质量指标(CTQ)。

(二)充分利用数据统计,让事实和数据说话

在六西格玛管理中,要求用数据说明问题,不相信主观判断。这一理念在集约化运营中尤为适用,集中运营后台的运行情况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只有用统计数据得以量化,才能直观、真实的展示出来,也只有通过数据分析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

一是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质量数据采集系统,确保过程质量数据第一时间得以全面、真实、准确的获得;二是建立过程控制系统,及时发现或预警生产过程中的异常,采取措施消除,使稳定的过程得以恢复;三是要重点关注数据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准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避免只收集不分析;四是加强问题整改的后续跟踪,按照过程控制系统“查出异因、采取措施、保证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的要求,用数据呈现整改效果,保证问题的彻底解决,避免反复。

(三)积极调整质量管理思路,高度重视业务流程改善

传统的质量管理思路偏重于结果,六西格玛管理则重视过程,即流程的改善。无论把六西格玛管理的重点放到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还是生产质量、效率水平的提升上,六西格玛都认为过程是成功的关键载体。它用流程的视角看待一切生产管理活动,用一系列的概念描述和评价流程。对于集中运营后台的生产和管理流程,首先应该认真理清,然后针对问题,用量化的方法认真分析流程中的影响因素,找出关键因素加以改进,将其纳入后台岗位规范,逐步实现流程中每个环节作业内容的标准化,并追求生产和管理流程的简化、最优。在改进后的流程中,要使用数据评测每个环节,强化业务处理或管理流程中的控制力和执行力,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四)积极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保持改进的持续性

六西格玛管理着眼于潜在问题,以一种主动的、预防的管理态度,进行问题的提前介入,从问题根源着手,于问题现实发生前予以解决。另一方面,本着“不断改进和突破,追求卓越”的理念,六西格玛管理又是一个渐进、循环反复的过程。在集约化运营中,管理者要主动梳理业务处理流程、管理流程、系统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日常容易忽视,存在风险隐患的操作习惯、操作流程、系统缺陷等采取预防性措施,并对改进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测评,及时解决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提高服务水平方面,要坚持不懈,站在上一轮改进提高后的水平上进行下一轮的改进,如此循环反复,保持改进的持续性。

(五)努力倡导无边界合作,实现前后台一体化

六西格玛管理倡导无边界合作,努力创造一个真正支持团队合作的管理模式和环境,进一步加强上下层级和跨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完成目标的合力。集中运营后台自诞生起,就不可避免的与前台网点发生着紧密联系,两者属于客户交易流程的两个组成部分,通过相互配合,共同为客户服务。如果两者之间沟通不畅,作业标准不同,管理流程不顺,势必会影响服务客户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存在较大风险隐患。要以提升客户满意度这一共同目标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纵向合作,主动打破上下层级的隐,彻底摒弃自扫门前雪、各自为战的思维模式,努力探索建设性方案,逐步形成跨层级合作的工作模式,真正实现服务客户的前后台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郭浩达,罗永宁.商业银行运营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3]张丽拉,张子昱.我国金融业前后台业务分离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1.

银行营运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铁路资金结算所下设的结算室,其主要职责是办理内部单位账户间的往来资金结算,通过在工行、建行、中行和农行四大银行开设的银行账户集中办理内部账户与对外银行账户间经济业务往来的实划资金,保证运输生产、铁路建设、职工生活等各项资金的需求。本文反思了银行账户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结算所银行账户管理中可以整改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铁路资金结算所;
银行账户;
问题;
对策

1 银行账户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反思

经调查研究,银行账户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1 基本存款账户的使用情况差强人意

因铁路资金结算所本级机构迁址等因素,重新开立铁路资金结算所基本账户会存在许多障碍,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的规定,只有企业法人与非法人企业可以申请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开立时应向银行出具营业执照等开户所需资料。铁路资金结算所作为内部附属机构,既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也无非法人企业营业执照,只能以其主办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资料在银行申请开户,但主办单位如在银行已经开立过基本账户,证件已使用,不能再以此资料开立基本账户。

在2006年以前全路各结算所只根据铁道部资金中心的批文以及所属路局或公司的相关证明文件号在银行开立了基本账户,目前全路各结算所均无营业执照。若为铁路资金结算所办理非法人企业营业执照,无法提报其经营范围,因为附属机构的营业范围不应超出主办单位法人所允许的经营范围,而主办单位的营业执照里的经营范围并无资金结算内容。即使到工商局办理了非法人企业营业执照,按规定也有涉及缴纳数目不小的营业税与所得税之嫌,而目前实现的净利息收入全部上缴主办单位,可抵减公司的财务费用,无须考虑纳税事项。所以铁路资金结算所以非法人企业名义开立基本账户的条件既不具备也不可行。

基于上述两种情况,铁路资金结算所只能在迁址后当地的银行以专用账户或一般账户性质开立。铁路资金结算所原址的基本账户永久保留,因地域跨度,基本账户的使用情况基本属于静止状态,而在迁址后当地的银行开立的专用账户或一般账户真正发挥着基本账户的功能。

中国人民银行在《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规定“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附属机构”可以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但是,对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申请开户时应出具什么层次的证明资料,《人民币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当不具备法人资格的铁路资金结算所这种特殊附属机构要求开立基本账户时,作为各级商业银行即使想追求存款增加额,扩大存款市场占有率,也只能无奈地要求结算所也必须提供开立基本户的各种常规资料(如出具营业执照正本、税务登记证明、机构代码证等),最终导致铁路资金结算所在目前人民银行现有的账户管理模式下所开银行账户的实际使用与规定范围有所背离。虽有所背离,但因诸多因素,暂也无法更改。

1.2 结算所银行账户在银行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中的信息不完整或未及时更新

人民银行政策变化对铁路部门的影响情况。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加强账户管理,整治不合规账户,了新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该办法相比1994年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是一个重大的改革,标志着人民银行对单位结算账户管理发生了观念上的转变,作为办法的配套性措施,2005年人民银行出台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6年进一步颁布了关于规范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时以这三个办法作为指导原则,建立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随后进行了不断优化。对铁路资金结算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各铁路局结算所的基本账户均系在2005年前开立的,人民银行以2005年为界,以前开立的账户继续保留使用,以后开立的严格按新规定办理,若现有铁路部门再新成立结算所开立基本账户的可能性就十分渺茫了。

二是目前虽然银行机构已经对“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优化到二期,但银行机构最初在2005年以批量方式向“账户管理系统”录入结算账户信息时,要对以前数量巨大的存量账户进行初始补录,不仅要查找资料,而且是手工录入,所以当遇到原始资料有缺失或无法省略的必录项目等不完整情况时,银行部门存在随意输入的成份,致使出现了“账户管理系统”的结算账户信息与客户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

铁路资金结算所在人民银行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与各协作开户银行自身的账户信息系统中所列示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国税地税登记证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及证件号码、存款人上级法人或主管单位名称及开户许可证等诸多信息,要么与基本户信息一致,要么与实际状况不符,要么信息空缺。

2 对结算所银行账户管理中可以整改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2.1 据实及时变更或完善结算所银行账户的信息

2.1.1 对铁路资金结算所银行账户信息缺失或与实际不相符的现象,应与各开户银行沟通协商,据实能变更的办理变更(其他辅助信息——如联系人等在做变更时也应据实同时变更),能完善的要完善,如果结算所与开户银行不能解决的,由开户银行负责的,要求开户银行逐级向上级反映,规定答复的时间进度表;
需由结算所向银行提供的,结算所向相关部门提供申请,请求协助配合办理,最终实现结算所银行账户所反应出的账户属性中各个要素真实、完整、有效、一致。

2.1.2 通过各开户银行向人民银行逐级反映,建议银行账户信息数据库应实现资源共享、自动比对、自动更新功能,人民银行的账户管理系统与各开户银行的账户前台管理系统信息应一致,有自动对应校正关系,如当存款人上级法人或主管单位相关信息变更后,使用或涵盖其信息的下级单位的账户信息里该部分内容应自动更新(最少应在账户年检时自动更新一次),因为一般开户单位不会因为上级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等信息变更而主动去银行办理变更账户信息手续,导致账户信息相关要素失真问题。

另外,银行应借鉴与公安系统联网可核查身份证的真实性、有效性的功能,再实现账户管理系统与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管理部门互联共享,可以自动甄别账户申报、年检资料有效性,加强部门合作,进一步促进账户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为了符合规范的银行账户年检要求,建议为结算所及所辖结算室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

银行营运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一、高速公路财政管理工作近况

(一)项目运营不规范。高速公路是一项大型的且具有较高复杂性的工程,耗费的金额巨大和运营成本高是其明显的特点,但是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往往其缴费收入和前期交通预测值不符,高速公路运营效益偏低。形成高速公路运营效益偏低主要有两方面的源于,第一是高速公路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影响,没有主动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没有合理的进行运营。第二,很多公路是跨省和跨地区运营,财务管理不集中,导致了高速公路企业无法进行合理的监督和控制,造成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不合理,无法实施合理和有保障的控制和监督,财务管理体制没有得到完善。高速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没有形成良好的循环,没有对项目运营进行科学的预测,导致项目运营不规范,没有发挥财务管理在高速公司运营中的重要作用,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资金使用效率低。高速公路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单一的一路一公司模式,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在使用资金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使用不当和管理不严的问题。这种管理模式下,高速公司管理部门没有和银行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使高速公路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和银行发放的贷款在时间上和数量没有建立良好的资金运作模式。例如,银行虽然按照签订的贷款合同保证了贷款及时到位,但由于高速公路建设中对资金需求的变化不确定,导致了计划的资金需求和实际的资金状况产生了差异,不利于贷款资金的合理使用,也没有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在资金运转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大量的贷款资金闲置也使高速公路承担了大额的贷款利息,增加了建设高速公路的管理成本。以海南高速公路财务报表为例,如下列图表:

(三)缺乏财务监督体系。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企业正在进行积极的经营体制改革,高速公路企业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善。高速公路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导致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大量的管理问题,例如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准确,财务监督体制不完善,高速公路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会计监督职能,导致了存在资金管理混乱和私设外帐等一系列不合要求的行为。此外,高速公路规模大和投资时间长的特性导致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加大,使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作用难以正常的发挥。

二、我国高速公路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高速公路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效率。从高速公路产品的属性、公路公司的组建和公路建设管理的计划审批制度可以看出,公路公司实际上推行的是特许经营制度。公路公司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政企分开和政企合作的双重特性,这种特性是必要的和科学的,,体现了公路“经济性”和“公众性”双重性,公路公司是特殊法人, 其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体现了政企分开和政企合作的平衡点,这种平衡点是国家、公路公司、机构投资者、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自然人投资者和公路产品服务对象等所有相关利益者综合利益的平衡点。目前,,降低股权集中度、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等都是可行的措施。

另外,改革目前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也是完善共识治理结构的必然之选。

(二)建立统一的资金管理机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对资金的使用管理过程中可以建立统一的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机构,这样可以起到对资金的使用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管理机构不仅可以对各个高速公路的财务工作起到有效的监督,也可以使高速公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企业和银行之间因为缺乏沟通和协调导致大量资金闲置,增加不必要的运营成本。统一的资金管理模式可以使高速公路企业将自行管理模式改为统一管理模式,有利于高速公路企业对资金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不必要资金支出,减少企业贷款负担,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了贷款的灵活性,有利于资金使用率的提高。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高速公路建设预算的资金稳定性,避免建设资金超预算的现象发生。

(三)探索弹性的银行贷款机制,降低还贷压力。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与银行贷款资金供给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能达到完全一致,因此高速公路应对运营中的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推算,将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需求和银行提供的贷款资金进行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和银行进行资金运转的沟通和协调,建造一个弹性的贷款机制,合理的利用贷款资金。弹性的贷款制度是指贷款时间和贷款资金数量要有弹性,可在施工期间保证有充足的资金可及时满足资金需求,也可以避免资金短缺或者资金闲置对高速公路的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高速公路建设公司还可以向国家的有关部门申请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保证高速公路的建设顺利稳定的进行。

(四)发挥高速公路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作用。高速公路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监督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进行良好的运营发展离不开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进行审计工作不仅可以加强对财务制度的管理,还可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使企业的管理质量加强。第一,要落实经济责任审计职能,要明确划分企业各部门的职权范围,要对重要的管理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第二,高速公路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模式的监督和管理,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对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第三,应当委托中介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和审计。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加强国内市场资源流动和拉动内需增长的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要对高速公路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升级和完善,确保高速公路的高效稳定的运转。这就要求国内的高速公路公司及相关部门,对高速公路的财务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解决处理。以此同时,高速公路运行单位需要不断的解放思想,通过解决问题并分析总结,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升级和完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求,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帅.关于高速公路项目投资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的探讨[J].财经界.2011 ( 6)

银行营运管理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监管与审慎经营是相辅相成的。从监管者角度来看,对银行业的监管是全方位的、外在的监管,其目的是维护银行业正常运行秩序,防止出现系统性或区域性金融风险,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金融机构实施审慎经营来实现。从被监管者来看,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自我约束,谨慎经营,保护自身的整体利益,其目的是实现稳健经营,有效规避各种风险,这也是金融监管的目标和监管重点所在。为此,我们认为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首先要树立审慎监管理念,将其作为持续性监管的一项内容加以高度重视;其次,切实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审慎经营规则方面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要依据有关规定做出采取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限制分配红利、限制资产转让、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等措施,以确保这些审慎经营规则得到认真落实;三是对现有银监会制订“审慎经营”规则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和改进机制,定期对监管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根据银行业的发展需求对需要完善的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四是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履行“审慎经营”规则情况进行考核,对未严格履行职责的做出严肃处理。

二、监管与支持改革的关系

当前我国银行业主要面临三大风险,即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对这些风险的化解,最关键的是要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提高银行的内部控制能力,而做到这些,要靠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支持银行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是银行业监管当局监管职责所在。但是,支持改革,必须在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允许范围之内,金融机构不能打着改革的旗号搞违规违法经营活动。监管不是阻挠改革,而是推动改革。监管部门要在银行业改革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能无原则的支持改革。一是监管不能缺位,要密切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及时进行风险提示,保持金融稳定;二是监管不能越位,要根据其改革进程和风险管理状况适时调整监管思路和政策;三是监管要强化指导,重点督促其建立功能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务实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灵敏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从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四是监管要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为改革顺利进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发展环境。

三、监管与鼓励创新的关系

监管与创新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两大永恒主题,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银行监管刺激创新,银行创新在提高效率时所带来的风险又不得不要求有效的监管。如果单纯地强调创新而放弃监管,就会产生新的风险甚至导致危机;如果单纯地强调监管而放弃创新,就会抹杀金融的活力甚至遏制金融发展。只有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掌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点,在监管中创新,在创新中监管,才能实现“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

四、监管与提高效益的关系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通常是从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方面来加以检验。直接的经济利益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监管效果的体现方式之一。银行业金融机构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是必须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依法经营,规范管理,不能单纯为了盈利而违反规定,甚至触犯法纪。监管部门通过持续、有效的监管,使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管方式,各种统计数据更加真实,贷款分类更加准确,经营管理更加扎实,从而使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在监管原则上,监管部门必须按照“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的监管思路,运用银监法赋予的行政审批、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强制纠正和处罚追责等权力的职责,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合理严密的风险控制机制和灵活多样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银行业机构在审慎经管的基础上,寻求绩效经管的最佳利润增长点和创新发展点。在具体监管操作上,一要督促各级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真正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运营机制;二要督促商业银行积极配合货币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实现银行经营效益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贯彻实施的双赢目标;三要督促加强增量贷款管理,切实提高贷款效益;四要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监督其落实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五要督促商业银行加强负债成本核算,优化负债结构,改变总量比例和期限对称比例不合理的状况,积极发展多元化负债,提高稳定性负债和低成本负债的比例,实现业务发展由粗放型、松散型管理向内涵型、集约型管理的转化;六要督促商业银行下大力气压缩费用开支,强化压缩措施,努力降低非生息资产占用数量或使之转化为盈利性资产,提高整体经营效益。

五、监管与服务的关系

监管与服务,实质上是统一的。所谓监管服务,就是要通过依法行政、对银行业的规范管理、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来实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目标统一的有效方法。离开服务单纯地搞监管,监管就失去了目的和方向,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监管去谈服务,服务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应正确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牢记监管的宗旨与目的,寓服务于监管之中。

首先,要从监管入手。要树立“严格监管就是最好服务”的观点,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清楚的认识到,监管约束不是鞭子,而是缰绳。要按照“管、帮、促”的原则,对发现的问题,帮助被监管单位查找原因,说明危害,提出完善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

其次,要将落脚点放在服务上。一是努力营造和谐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机构之间公平竞争。二是确保市场信息公开化,按照金融监管制度设定了金融机构信息路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行合法、有效的信息披露,使广大存款人全面了解金融机构的资本状况、资产运用、内部控制及管理能力。三是从政策和机制上引导各金融机构面向世界、面向社会,找准自身市场定位,调整发展思路,转变经营战略,促进自身发展壮大。

第三,要做到监管和服务“双到位”。要正确处理严格把关和热情服务的关系;要努力解决提高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问题;要大力加强队伍的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要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多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积极推行监管标准、监管程序、监管结果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