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张小娴散文【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6-29 14:4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张小娴,香港当今著名女作家,时尚流行杂志《AMY》的总编辑,同时还兼任全球华人女性网站主持人。在全球华语文坛,张小娴因为身兼多个情感专栏主持,同时出版了多部见解精辟的关于爱情、婚姻、男女两性方面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小娴散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张小娴散文【五篇】

张小娴散文范文第1篇

张小娴,香港当今著名女作家,时尚流行杂志《AMY》的总编辑,同时还兼任全球华人女性网站主持人。

在全球华语文坛,张小娴因为身兼多个情感专栏主持,同时出版了多部见解精辟的关于爱情、婚姻、男女两性方面的作品,而被称为“爱情专家”。可是,这位女作家本人的情感故事却始终是一个谜,许多人都想知道:是怎样特殊的经历,才使这位被视为港台文学天后的才女写出了那么多让人铭刻于心的经典爱情语录的呢?

纯真的初恋遭遇寒流

张小娴祖籍广东省开平县,1967年7月出生在香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喜欢读书写作。

1985年,张小娴考入香港社会学院传理系,主修媒体学。入学半个月后的一天,一个架着黑边眼镜的男生闯入教室。他叫王孜,中等身材,脸庞很白净。张小娴当时不以为意地想:这么晚才到,肯定是个“候补生”。于是,她对他便有了几分轻视。

之后的一天晚上,张小娴听到电台播的一首新歌《金背斑鸠》,她顿时被那凄婉的歌词深深地打动了:“冬日的风/吹不散心中的愁/夏天的雨/冲不掉脸上的羞/自从那一日分道扬镳/只觉得我一天一天地瘦/噢……噢……/我望着树上的金背斑鸠……”主持人的介绍让张小娴知道了歌的词曲作者叫王子。此后,她常常哼唱着这首歌。几个星期后的一天,张小娴去商场买东西。返途中突然下起大雨,她等了20多分钟也没有出租车过来,被雨水浇成了落汤鸡。正当她连连叫苦的时候,一辆小轿车“嘎”地一声停在面前。车门打开了,司机竟是班里的那个“候补生”王孜。既然是同学驾车,张小娴自然毫不客气地坐了上去。见张小娴打了一个寒战,王孜忙把自己的上衣给她披上,张小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车子很快到学校了。张小娴还上衣给王孜时,从衣服口袋里掉出了一封信,她捡起来一看竟是电台寄给王子的。“啊,王子?这个王子是不是《金背斑鸠》的词曲作者?”王孜点头。“那么,他是你的什么人?”王孜说,“王子”就是他本人,他想用这个艺名在音乐事业上有一番作为。张小娴听了顿时对他肃然起敬,不禁为自己以前戴着有色眼镜看轻了他而感到惭愧。从此,情窦初开的张小娴对王孜多了一份仰慕之情,而王孜则被她的才女气质所吸引。

爱情,就这样来到两个年轻的生命里。

在他们恋爱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孜先后发表了几首歌曲,其中有3首在电台播放,他因此被誉为“校园情歌王子”,一时间声名鹊起。很多女同学觉得张小娴能攀上这位才子真是天上掉馅饼,纷纷艳羡不已。

这天,张小娴患病,王孜带她去医院诊治。给张小娴看病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内科医生,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芮恩特。他知道王孜就是电台里的“情歌王子”后非常惊喜,执意将一个精致的音乐盒送给了王孜。王孜又将它转送给了张小娴。这个音乐盒上有一个栩栩如生的瓷像老人。张小娴将音乐盒带回家里,一按开关,瓷像老人竟演奏起艾尔加那首悠远的歌曲《爱情万岁》,那100年前的山盟海誓,每一个音符都使人沉醉。因为这个音乐盒,张小娴和芮恩特结下了一面之缘。

然而后来,张小娴和王孜的恋情却遭遇了寒流。原来,王孜与一个大他5岁的知名女画家打得火热,因为那个女人拥有复杂的社会关系,能使他走上事业成功的捷径。

“女爱情专家”初尝“幸福饼”

经过痛苦的挣扎和反思后,张小娴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爱情不是避难所,想进去避难的话,是会被赶出来的。日久天长,我们渐渐明白,爱情也是一种修行,我们在追逐爱的岁月里终于发现,爱情,是自身的圆满。”

不久,张小娴结束了她的大学生涯,开始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担任编剧,5年之后进了亚洲电视台。1993年,她开始在《明报》以“娴言娴语”为名开专栏。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她的作品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从此,写作成了张小娴的梦和事业。

写作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过程,可是张小娴却在孤独和寂寞中用勤奋练成了一支生花妙笔。几年后,她成为香港流行杂志《AMY》的总编,并兼任全球华人女性网站的主持人。她的情感小品文通透中流露着聪慧,却决不矫情。1994年,她的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后一炮走红。有人说任何一个男人看了她的书都会出汗。

1995年10月的一个晚上,张小娴的母亲因心脏病发作住进医院。老人的病情非常严重,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张小娴急得直哭。这时,她猛然想起了当年那个送音乐盒的芮恩特医生正是在这家医院,就抱着一丝希望去找他。

芮恩特祖籍浙江杭州,1964年5月生于英国,在那里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回香港工作,此时已是医院的副院长和医学权威。当他得知面前这个相貌清秀,留着柔顺的垂肩直发,穿着淡绿色毛衣的小女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情感专家”张小娴时,芮恩特大吃一惊,不过他并不记得自己当年曾给她看过病,更不知道自己有一个音乐盒一直被她收藏着。在芮恩特的连夜抢救下,张小娴的母亲终于摆脱了死神的纠缠。

几天后,张小娴在一家法国餐馆请母亲的救命恩人芮恩特吃饭。席间,芮恩特终于知道自己和张小娴其实是旧相识了。得知她和王孜早就分道扬镳后,芮恩特唏嘘不已。张小娴把自己的新作《面包树上的女人》送给芮恩特,他如获至宝。因为王孜,张小娴当年认识了芮恩特,还把他的音乐盒收藏了近8年。她没有想到,一段失败的初恋却早就埋下了新的爱情种子,或许是冥冥中早有安排吧。

自从和张小娴熟识后,张小娴身上那种特殊的气质,一下子就打动了芮恩特。芮恩特对张小娴一见倾心。

芮恩特是一个非常细心的男人,平时对张小娴呵护有加。渐渐地,张小娴越来越迷恋他身上散发出的医院特有的消毒药水的味道,那种味道使她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原来,真正的爱情能给人以内心的宁静。

千回百转的爱情成就了一个懂爱的女人

尽管张小娴身处潮流与文化的最前沿,号称“爱情专家”,她与芮恩特的恋情也比较稳定,可天蝎座、B型血的她内心深处却是敏感的。不知为什么,她会像别的恋爱中的女子一样,常常患得患失,心里总是隐隐担心会失去这份爱。

一天,张小娴无意中在芮恩特那里发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美丽而时尚的女子。一种不祥的感觉顿时袭上她的心头,她疑惑地问男友:“这是谁?”面对她的质问,芮恩特竟不由得红了脸,支吾道:“其实也没什么,这是我以前的女朋友……”张小娴觉得自己的脑子“嗡”地一下,多年前曾有过的那种绝望的感觉似乎再一次侵袭了她的整个身体。芮恩特见她脸色惨白,赶紧解释道:“她去美国已经5年了。在这5年中,她没回来过,我也没去找过她,我们的关系已经名存实亡了。”“那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们并没有明确提出断绝关系,对吗?”“我从没想过脚踩两只船。我一直联系不上她,又怕失去你,所以不敢告诉你。”可是,张小娴觉得自己的心被伤透了,她当即取下戒指还给芮恩特,并提出分手。

此后的日子里,芮恩特仍像从前一样,每天给张小娴打电话。张小娴很不耐烦,甚至非常坚决地说:“我警告你,今后不要再用电话骚扰我,你这个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可是芮恩特不为所动,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张小娴。他情真意切地说:“张小娴,请你原谅,我爱你!请给我一段时间,我要彻底了结以前的事情,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张小娴的心软了,她也舍不得放弃这段感情。

就在这时,当年弃张小娴而去的王孜又找上门来,想与她重修旧好。原来,10年前他与张小娴分手后马上与那个女画家结了婚,但从此江郎才尽,再没有创作出优秀的歌曲。后来,女画家叫他弃歌学画,先是油画,后是国画,五六年过去了,他也没画出什么名堂。最后,女画家干脆和他离了婚。看着这个当年背弃爱情的男人,张小娴冷冷地说:“难道现在你就不怕我们走不到一起了?”王孜语塞,脸色很不好看,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2001年圣诞节前夕,芮恩特像个孩子一样欢天喜地地来找张小娴,见面后二话没说,将一封从美国来的信件交给她。张小娴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几年来,你写给我许多信,不久前你又亲自来了一趟,我想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要尽快了断我们的事。其实,我们的关系早该结束了,但没想到拖到现在。我同意你的要求,把你我的事情画上句号,尽管它属于并不圆满的那一种。”

至此,再也没有什么阻碍芮恩特和他的“爱情专家”相爱了。

2003年春天,张小娴在写给芮恩特的信中对他们一波三折的爱情进行了回顾。她深情地说:“爱上了你,我才领略到思念的滋味、分离的愁苦和妒忌的煎熬,还有那无休止的占有欲。为什么你的一举一动都让我心潮起伏?为什么我总害怕时光飞逝而无法与你终身厮守?”芮恩特读后热泪盈眶,他暗暗发誓要呵护这个痴情而脆弱的女子一生一世。

现在,张小娴无愧于“爱情专家”的称号了,她的写作事业更是获得了大丰收,10多年来,她出版了40部长篇小说和散文集,各种语言版本的作品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一股“张小娴风”正在席卷全球华文网络和出版市场。

张小娴散文范文第2篇

《评奖风波》

创作:邹宗荣

公司年会专用剧本

作品主题:通过展现一个单位年终工作总结,有人伸手要奖和有人主动退功的搞笑场面,反应当今社会人们求公开、要公正、盼公平的民主意识,也折射出在名利面前两种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荣誉观。

人物设定:4人,两男两女。

主任(男)——单位领导(如果是企业可改称王总);

张 娴(女)——要奖员工:

李 姗(女)——要奖员工;

姚 江(男)——退奖员工。

舞台道具:一张桌子,上摆电话、茶杯、文件资料若干;
四把椅子。

情 节 展 开:

王主任戴着眼镜,夹着公文包上场(以下简称主任)。

主任:年终总结刚搞完、评功评奖起波澜、没获奖的有意见、评上奖的也不干,这种现象真少见,真是鸡屁股拴线儿——扯蛋。对不起,当领导曝粗口有点丢面儿(不好意思)。(走到桌子跟前坐下,端起茶杯喝口水)现在的人啊,真是琢磨不透,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毛驴思俊马、住着别墅望高楼。什么时候能满足?没个够。咳!(叹口气)

主任:(喝口水两手揉了揉太阳穴,接着说)评奖风波难消停,血压升高头也疼,有人要写告状信,有人上访去京城,逼我退宫快走人,(一拍桌子)——不可能!(冷静片刻,接着说)员工不明具体情况,有点牢骚也正常,当领导就得有肚量,让他们大胆把话讲。这不,今天有几名员工要找我提意见,听听他们有什么不满,到底是红中还是白板。

张娴气呼呼的上场。

张娴:我对评奖有意见、凭啥没有我张娴、我找主任去理论、看他给我啥答案。(稍停)我等个同事叫李姗,我们并肩去作战,看看主任怎么办,说不定死人放屁——有缓。(喊李姗)李姗,快点啊!

李姗:来了,来了(手拿一张纸,快步上场)。优秀员工出名单,上面没有我李姗,听说今年要重奖,评上优秀奖八千。(拉着张娴的手)走,我们找主任说说看,能不能来个峰回路转。

张娴:什么(问观众)?你们说我俩伸手要奖脸皮厚?。

李姗:你们还是老观念,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这是自告奋勇来维权,古代有个毛遂能自荐,我们干嘛还要脸?不、不,说错了,我们干嘛要躲闪?维权就得冒点险。

张娴:再说,这次评奖本身有问题,不能憋着委屈生闷气。哎!这不到了吗?(指着主任办公室)

两人到了主任办公室门口又有顾虑,互相推让,谁也不愿先进去。

李姗:你先进吧!(把张娴往前推)

张娴:你先进吧!(把李姗往前推)

李姗:你进,你胆大。

张娴:你进,你脸厚

李姗:什么?

张娴:你在前,我在后。

李姗:哦,要不咱们一起进,同时迈腿手推门。

张娴:好哇,我喊一二三。

主任:谁在门外乱嚷嚷,有事赶快进来讲。(起身去开门)

这时张娴、李姗同时准备迈腿,正好主任开门,二人差点扑倒在主任身上。

主任:哎,哎! 你们开什么玩笑?(往后退让)

张娴:主任请你不要见笑,我们不是投怀送抱…

李姗:我们是有事找你闹…

主任:闹?

张娴:不、不,有点事找你说道说道。

主任:来,来,坐下慢慢说。

李姗:不,我们站着说气儿足。

主任:什么事有那么大的气?

张娴:这次年终评奖不公平,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大家都说有猫腻,领导拿奖送人情。

李姗:真正优秀的没评上,能吹会拍的上了榜。

张娴:你们凭关系、认背景,获奖的都是你们身边的大红人。

李姗:埋头苦干的没评上、投机取巧的受表扬。

张娴:你把风气往哪带,这样下去都学坏。

李姗:说是交给群众评,领导早就搞内定。

张娴:有个员工叫姚江,平平淡淡能获奖,刚来两年就当标兵,准备到市里去演讲,知道大家怎么说吗?

主任:怎么说?

张娴:跟你主任是老乡。

主任:哈哈!你们真是能瞎编,他是河北山海关,我是安徽马鞍山,黄河两岸握手—差的远,说是老乡,根本就不沾边儿。

李姗:别人能获奖我们就为什么不能获奖?

张娴:别人吃肉也让我们喝点汤。

李姗:喝不上汤也让我们闻闻香。

主任:评优秀、当先进,你以为是吃食堂---人人有份啊?喝口水,你们先歇会儿,听我先说两句…(被打断)。

张娴:大道理你别讲,我们找你就要奖。

李姗:大道理我善长,做梦说的比你强。

主任:哟喝!你们这是诚心找我斗气来了?还让不让我讲话?

张娴:好吧,你讲吧!

主任:你俩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你们的意见我是愿意听取的,评奖程序是没问题的,结果是不可能更改的。你们要好好….(被李姗打断)

李姗:好?好什么呀(气呼呼的)?评奖结果不更改,我们等于是白来。今天如果没结果,明天我们去静坐….

主任:噢!(惊讶)至于吗?

张娴:不管鱼不鱼虾不虾,实在不行我们去找奥巴马,奥巴马说不行,再找潘基文…(说着,捂着嘴笑起来了)

主任:喝!真行啊!(接着上面的话开玩笑)奥巴马在华盛顿,谁个给你们办签证,没签证警察给你一闷棍,你说丢人不丢人,引渡回国再受审,成了第二个赖昌星。

无意中的这段玩笑两人冷静了许多。

主任:你们两个消消气,静一静,就你们刚才说的我来答复你二人,有些情况你们没弄明,有的纯属是捕风捉影。你们说这次评奖凭关系、认背景,几个领导搞内定,请你们说说具体事和人。

张、李合:可以。

张娴:我先说。

主任:好,我洗耳恭听。

张娴:就说姚江吧,他没关系没背景,你们能让他当标兵?

主任:你们说他和我是老乡这个已经排除,他还有什么关系、什么背景?

张娴:听说他的一个堂叔给一位副市长当过秘书,这个粗腿你们能不抱吗?(被李姗打断)

李姗:没有,不当了,早下去了。

张娴:啊?怎么下去的?

李姗:办事轴、不灵光,尽给领导出洋相。

主任:哟喝!看来你们知道得不少啊!那你说说都出什么洋相?

李姗:领导讲话他叨嗑,领导敬酒他不喝,领导夹菜他转桌,领导要走他唱歌,领导的家事他瞎说,领导出事他推脱。百分之百不合格,这样的秘书谁还要。

主任、张娴哈哈大笑。

李姗:合格的秘书哪能是这个样子。

主任:那合格的秘书应该是啥样?

李姗:合格的秘书应该处处体现一个“先”字。

主任:怎么个先法?

李姗:领导未行我先行,看看道路平不平;
领导未坐我先坐,看看位置错没错;
领导未讲我先讲,试试话筒响不响;
领导未尝我先尝,看看饭菜凉不凉;
领导睡觉我站岗,在哪儿睡觉不能讲。(说完自己也笑了)

主任:哈哈!你还一套一套的啊!照你说我们就抱这样一个不合格秘书的大腿啊?

张娴:谁当秘书我没听说,我听说姚江他有个表哥在哪个乡当乡长。

主任:乡长大腿我们也抱啊?

张娴:乡长怎么啦?乡长不比你这个主任差,没听农民兄弟说吗?

主任:说什么?

张娴:乡长、乡长,不吃香谁当这个长?当乡长的会保养:每天一只鸡,五天一头羊,天天都在当新郎,村村寨寨都有丈母娘。(说完捂着嘴笑了)

主任:你说的是腐败乡长,大多数乡长可不是这样啊!

李姗:我还听说….

主任:你又听说什么了?

李姗:有个县开三级干部会,散会后县长拍着一位乡长的啤酒肚说,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可要像你这肚子一样气可鼓不可泄呀!乡长拍了拍自己的肚皮:县长您放心,自从当了本乡长,就把肚皮交给党,要是派我去台湾,准能吃垮。

主任:哈哈!你们这些听说都是从哪儿听来的?(稍停片刻)好了,不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无中生有瞎杜撰,这和评奖不相干,既无堂叔当秘书,更无表哥是乡干,当心告你们是诬陷。

张娴:姚江才来单位一年多,他平时无声无息,有什么先进事迹,骄人的业绩,他当先进,我们不服气。

李姗:我们的表现你没注意,可以说感动2011,堪称活雷锋,超过郭明义,不是我们说大话,敢和姚江来KP。

张娴:那叫PK,你说反了。

主任:你们是反了,总算有自知之明。(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姚江是党员是骨干,挑起大梁独当一面。今年推出的新项目,为单位赚回三十万,他热心公益不计名,帮助他人度难关,平时为人很低调,劝阻领导来宣传,群众写了感谢信,挂号寄到市委办,这样领导才发现,打来电话批评我:政治不敏感,行动太迟缓。上面正在整材料,要在建党90周年作为重大典型来宣传,这些事迹你们有吗?PK出来我看看。

张娴、李姗互相对视了一下,仍然不服气。

李姗:你那么说,我就不谦虚了。

主任:你说吧!

李姗:我基本上是天天做到:上班提前一刻钟,打开门窗通通风,打开水、拖地板,看看厕所冲没冲。单位采购劳保品,我一人搬箱洗衣粉;
上次组织去郊游,主动要求当留守;
接待客户笑脸迎,谈完业务送出门;
工作业绩也不错,每月考核都通过;
有次单位买配件,我还垫了五毛钱;
没有必要一一数,你说说,评个优秀够不够?我建议你们重新研究、研究。

主任:嗯!对自己的优点总结得还很全面,不过….(张娴打断)

张娴:别不过,我的表现也不错,借此机会也说说。

主任:好吧,你也…。

张娴:我不会说只会干,样样工作往前站,这次搬家安网线,我还帮忙打电钻,我当文员不偷懒,资料整理很规范,每次检查受称赞,打印文件速度快,从不积压遭埋怨,坚持原则管物品,天天按时订盒饭,自学修理复印机,玻璃坏了自己换,单位员工都说我…

主任:说什么?

张娴:真能干。

主任:我看你们是托着屁股上楼梯——自己抬举自己。

张娴:怎么?事迹不突出?

李姗:怎么?业绩不突出?

主任:我看是腰间盘突出。

张小娴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蘅馆词选》;
选编体例;
校编内涵;
词论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096—04

词集校编似乎是男子的专属,他们整天沉湎于简牍古籍之中,丹黄不离手,而这些与幽闺中的纤纤女子似乎很遥远。事实也大抵如此,女子真正从事词集校勘辑编的也是屈指可数。自古以来,古籍校编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是女性无法可比的。

晚清民国,从事词集校编的女性很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词集校编之事为男子一统天下,据文献记载,可以寻出几个参与词集校编的女性,如,吴昌绶女儿蕊圆、袁克文妻子梅真、劳巽卿姬人陈染兰、罗振玉侄女罗庄、梁启超之女梁令娴等,她们为这本来枯燥乏味之事增添了不少色彩。其中,梁令娴手自校编的《艺蘅馆词选》,是晚清民国具有一定影响的词集校编著作。

一、《艺蘅馆词选》的选编体例

梁令娴(1893—1966),广东新会人,是近代维新派领导人、著名学者梁启超的长女,家学渊源深厚,自幼爱好诗词、音乐,为清宋民初有名的才女。“艺蘅馆”系梁令娴的书房名,为梁启超所取。《艺蘅馆词选》五卷,为其斟酌繁简手自编选。甲卷为唐五代词,乙卷为北宋词,丙卷为南宋词,丁卷为清朝及近人词,戊卷为补遗。《艺蘅馆词选》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今人点校本。

此书为梁令娴师从麦孟华习词时钞录历代词作而校编成,初选有两千多首,后经麦孟华审定只保留676首。麦孟华(1875—1915),字孺博,号蜕庵,广东顺德人,是康有为的弟子。著有《蜕庵词》一卷,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艺蘅馆词选》录其《蝶恋花》二阕。朱祖谋曾为麦孺博、潘若海辑刊遗稿,名《粤两生集》。麦孺博为罗悖曧外甥,罗氏于民国七年(1918)11月,作《奉题沤尹先生校词图时同游西湖》诗三首,其三:“遗稿丛残粤两生,感君风义重生平。披图我有交亲涕,暮雨寒灯共此情。”书前有梁令娴撰于戊申(1908)8月的自序。书末附有李清照《词论》、杨缵《作词五要》、张炎《词源》、陆辅之《词说》、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况周颐《玉梅词话》。

梁令娴选词理念受到清代中叶以来常州词派理论主张的影响。《艺蘅馆词选》选词观强调词的比兴、寄托作用,选本以入选温庭筠、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张炎、周密等人词作较多,并附录词人小传及历代评论,主要有张炎、黄庭坚、晁补之、周济、张惠言、谭献等人的精彩评说。梁令娴对两宋词作选人最多,“词之有宋,如诗之有唐。南宋则其盛唐也。故是编所钞以宋词为主,南宋尤伙。清真、稼轩、白石、碧山、梦窗、草窗、西麓、玉田,词之李、杜、韩、白也。”书眉部分附有前人词作品评内容,也收录其父梁启超与其师麦孟华对词的审美评论。这些词评置于页眉,皆简洁、醒目。

梁令娴编词体例仿效周济及戈载词选体例,即上为页眉,下为正文,所选篇目、排列秩序也与二选大致相同。据此可以推想,梁令娴在抄录编辑词集时,参阅了周济编的《宋四家词选》、戈载编的《宋七家词选》,当以此二书或其他词集为选编依据。

《艺蘅馆词选》选编体例,盖为每家下一般先对词家作简要介绍,然后引用历代对该词家词作的经典性论语,以振起所选之词;
正文为编者所选编之词;
眉批有前人或时人对此词作的评论,眉批字体以小字别之。因编者为习词所选,未列版本依据,或有所校改内容亦不明确。编者注意引用词话等文献资料叙述的相关词林趣事,增加词作的奇情异色。其作用或揣测词作年代,如南唐后主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后引《雪舟脞语》、《墨庄漫录》、《耆旧续闻》等所载轶事,推测词作时间;
或交代词作背景,譬如编选韦庄《谒金门》(空相忆),引《词统》交待庄宠姬被蜀主建夺去,遂作此词,情意凄怨;
或阐明词作主旨,如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引《鹤林玉露》,言此词表达怨恨,用比附说法,政治色彩浓;
或对词作抒彩等归纳,如编张先《天仙子》,引用《古今词话》,极言张先写景抒情为其所擅长;
编冯延巳《谒金门》,引《唐书》本传,拈出词中精彩句子予以赏赞。

梁令娴的《艺蘅馆词选》带有集评性质,对编者看来重要的词家词作,多在正文前或页眉显著位置抄录有关词论,条目清晰,版式富于变化。梁令娴继承古代刻书样式,尤其是晚清以来《宋四家词选》、《宋七家词选》的版刻体例,丰富了晚清民国词集校编内容和形式,使选词和论词相得益彰。

二、梁令娴《艺蘅馆词选》的校编内涵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校编内涵较为丰富,全书有校编者十四处按语或附记,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体现选编者词集校编的严谨。

一是校辨词作归宿之争。譬如,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词后引东坡自序,梁令娴并添按语,认为《漫叟诗话》所载此词为孟昶所作,当为后世好事者附益而成;
并以为朱彝尊说法欠妥,既是苏轼原创,何来点铁成金之说?

二是探究词作所依之本。梁令娴于南唐后主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词下引《雪舟脞语》、《墨庄漫录》、《耆旧续闻》语,并曰:“按,此词即据《耆旧续闻》本,殆被掳后续成末三句耶?”又,编清吴兆骞《念奴娇-家信至有感》,梁令娴于页眉上附记:“清朝词评语,全录谭仲修《箧中词》。其中不标名者,皆仲修评也。令娴记。”此记说明为避免重复,在后面出现的谭献词论,不再标名。同时说明这些词论所依之本均为《箧中词》。同时在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页眉上梁令娴也有类似附记。

三是交待选源。于王仁堪小传后梁令娴案:“可庄太夫子,文学吏治,有声于时。今从《薇省集》录出一首,以志渊源。”又,曾习经小传后梁令娴案:“蛰阉年丈之诗,家大人箧中甚多。惟词则仅此一阕。盖畴昔书筵见赠老。录此俟补。”又,梁启超小传后令娴案:“家大人于十五年前,好填词,然不自以为工。随手弃去。令娴从诸父执处裒集,得数十阕。今兹选词,乞麦丈为摘录二首。昔弁阳翁首。窃取斯义,以殿全帙云尔。”又,康有为小传后有令娴案:“南海太夫子不以词名家,偶从仲父所录《南海诗集》中,见此一首,盖少作也。录志渊源。”又,于黄遵宪小传后有令娴案:“公度世丈之诗,近世独步,多能知者。其词亦骎骎追辛、姜。全集写本昔存家大人处。戊戌之役,散佚不可复得。今仅从《饮冰室诗话》录两首,非丈得意之作。然尝鼎一脔,可以知味。”梁令娴交待所选王仁堪、曾习经、梁启超、康有为、黄遵宪词作来源。五人中除王仁堪为福建人外,其他四人均为广东人,体现选者选词的故里情结。

四是探讨选词标准。于郑文焯小传后令娴案:“叔问舍人,今代词家第一,全集琳琅不可悉收,专取其感咏戊戌、庚子国事者录之。”所选清季四大词家之作,多为感怀时世,关乎国运之词,审美性与社会性结合,成为梁令娴选词的重要标准之一。

五是分析词作背景。于清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词后有令娴案:“汉槎以科场事,谪戍宁古塔。梁汾百什营救,久无效,寄以此二词。成容若者,太傅明珠子也,见之泣曰:‘山阳思旧之作,都尉河梁之什,并此而三矣。此事弟当以身任之。’告之太傅,汉槎遂得赐还云。故容若寄梁汾《金缕曲》有云:‘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盖指此也。汉槎既入关,过容若所见斋壁,大书‘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不禁大恸云。昔人交谊之重如此。”所案内容较长,叙作二词背景并极赞他们之间深厚友情。

六是辨明词恉。梁令娴编易安居士《武陵春》(风住尘三香花已尽)一词,加按语:“《水东日记》云:此是南渡后易安居金华作,时年已五十三矣。按,此盖感愤时事之作。”用语简练,而旨意尽现。此外,梁令娴在《艺蘅馆词选》还校注词作者之异,考辨词作年代。

晚清民国大规模的词集校编,既有对词总集、别集校讹与刊刻,如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朱祖谋《村丛书》;
也有对宋元词选编、校勘,譬如江标《宋元名家词》、周济《宋四家词选》、叶申芗《六十名家词选》。可以说,词选难于总集、别集的编刻,它需要细密甄选,当中融入了选者的审美观和校编观,好的词选更容易让初学者接受并喜爱,其流播也更广。梁令娴《艺蘅馆词选》所选词时间跨度大,从唐五代到清代及近人词,编选者既能做通盘考虑,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这在清末民初词选中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粱令娴对词作流传过程中引起误解或错误之处,择要予以校释,对词籍版本、选词标准等进行评说,这样使该选趋于严谨,给读者阅读、研究带来便利。同时也可见出个别按语的稚嫩可爱之处,这与梁令娴编词时年龄与阅历吻合。

三、《艺蘅馆词选》与梁启超词论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保存不少词论资料,也是紧扣其所选之词而为,词论与词作紧密结合,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也体现出编者适用的编选原则。所有词论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内容:前人对词作的评论,梁启超对词作的评沦,麦孟华对词作的评论。

梁令娴在编选《艺蘅馆词选》时,对所选之词,择取历代对此作的精要之论,置于页眉醒目处。这些评论历经时间检验,堪为经典之论,对理解词作的内容及艺术特征、审美旨趣等颇多裨益。引用次数较多的词论家有周济、张惠言、张炎、晁无咎、黄叔饧、谭献等,其中,引周济之论位于所选之冠,体现出编者对常州词派的尊崇,讲究兴寄,表达幽怨之情,为梁令娴选词的重要标准。词选中周济论词内容随处可见,譬如,周济对柳永《雨淋铃》(寒蝉凄切)评价,阐明柳词对周邦彦词的影响,且周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思力沉挚处胜于柳词;
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引周济语:“两两相形,以整见动,以两‘到’字作眼,点出换字精神。”

梁令娴将其父梁启超的词论置于页眉显眼位置。据笔者统计,《艺蘅馆词选》凡收梁启超词评27则,每则前以“家大人”冠称。

梁肩超认为诗歌之文学,以能人乐为贵。以此标准衡量,词是很切合的一种诗体。梁启超的词学观从这些词评内容可见端倪,主要包括对词作主旨和内容的归纳,对词境、词法、词风等词作艺术的探讨,对词作影响力的精辟概括。

在词作内容和主旨的评议中,梁启超往往有感而发,用最精炼的语言加以归纳。譬如,对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三词,分别用“此南渡之感”,“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无限感慨,哀同甫,亦自哀也”三句总结,提纲挈领,用语简洁,对词作内容和主旨做出评价。梁启超对辛弃疾词评论最多,盖论者与词人所处时代背景相似,身处末世,政局动荡,国势飘摇,令人空有一腔爱国之志而报国无门,扼腕叹息,故辛词最能唤起梁启超内心共鸣,两者的爱国情思在遥远时空隧道里是相通的,故评论尤为深切。

在词作艺术审美特质的分析上,梁启超对词作境界品评,“康南海谓起二句纯是《华严》境界”(评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引用康有为对该词以佛法角度阐论,突出该词弥漫着浓郁的佛理色彩。对词风评价,“与清真之斜阳冉冉春无极,同一风格”(评姜夔《玲珑四犯-越中闻箫鼓感怀》);
“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评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精炼点明李清照词中豪放风格。

同时,梁启超对词作具体艺术手法概括得非常精到,譬如,有对词作融情人景特点作形象的说明,有对词作语言特色的品论,有对词作特色的议论,有对词法的探讨,等等,论者由一首词推而及同类题材的词作。

在词作影响力研究上,梁启超情感丰沛,语言凝炼,掷地有声。对佳作,梁启超会情不自禁地直接赞赏,对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梁氏通过引用李清照对王安石诗文之辨,激赏此词,认为可与周邦彦、辛弃疾媲美。对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梁启超认为是“奇语”。他激赏词作气势,偏重欣赏表达社会大事主题的词作。在词作艺术效果的评价上,梁启超认为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是“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词作的影响有精彩之论,“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夺胎,文前有文,如黄河伏流,莫穷其源”(评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谈欧词对辛弃疾婉约风格的影响,并阐明艺术创作存在着源流关系。

以辛亥革命为界,将梁启超的词学研究分两个阶段。辛亥革命前,梁氏活跃于政坛,其词学思想与其“改造国民品质”的文学主张结合,侧重于词的社会批评,具有较为强烈的社会功利主义倾向。梁启超词学思想受常州词派影响,讲究“比兴”、“寄托”,同时又有所超越,表现在对词体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探论。梁令娴所编《艺蘅馆词选》阐发并推崇这种词学思想,彰扬了梁启超的词史观。

对梁启超词论的保存,是《艺蘅馆词选》的又一贡献,从中可以窥视梁启超对词作内蕴和艺术特征及艺术影响方面的独到见解,在词选中,这些论述都是有感而发,结合具体词作的特点做精到分析,使《艺蘅馆词选》在选词和论词上达到一种融合。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梁令娴此选在词论安排上,有意把父亲的词评与前代名家词评并列,体现对乃父的推崇和彰显。应结合文学史对一些词作的整体评价,从而做出公正全面的评论。

与梁令娴在词选中极力宣扬其父的词学观相似,《艺蘅馆词选》在页眉词评撮列时,也胪列其师麦孟华词论16则,内容涉及词作内蕴、主旨、词境与词作表现手法以及词作气势、语言特色等方面。麦孟华词学造诣较高,对所评对象往往一语中的,简洁明了,读者藉此阅读作品,犹如有了一把钥匙,往往能很快找到门径。但我们也应注意到,麦孟华论语多是直观印象式评判,尚缺乏对词作内蕴及艺术的深入挖掘,更多的信息需要读者去揣味理解。

四、结语

张小娴散文范文第4篇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作者:胡适)

叶散的时候,你明白欢聚,花谢的时候,你明白青春。(作者:张小娴)

青春的情绪叫惆怅,丢掉惆怅的那天,我们已经散落天涯,但愿你记得我过往的模样。(作者:迟落)

岁月会让你知道,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再也无处寻觅明白青春(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屋网 )

张小娴散文范文第5篇

肖铁(1979― ),北京人,青年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小说《标本》、散文《壶口的黄河》《童年》等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儿童文学选刊》等书刊选载。在北京汇文高级中学读高二时写的散文《壶口的黄河》,被作为2005年高考广东卷的阅读材料。2002年7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研究生院东亚语言文学系,现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

【 思想艺术 】

肖铁作品的思想源自于冰心、泰戈尔等,充满同情、爱和童心。作者同时把自己融入自然的和谐,走进自然,开阔视野,豁朗心胸,写作的感觉就自然奔涌而来,沉淀在心里,凝聚在笔端。巴乌斯托夫斯基说:“对于任何一位作家来说,童年的感受与体验都是至关重要的。”肖铁在谈到自己最初是怎么爱上写作时,一再说到他童年时代的“异想天开”和“多愁善感”。他说,如果写作也需要某一种“依托”的话,那么他的依托就是“小时候我家楼后那一片苗圃、公园,和融入其中的童年”,“那里是我的庇护所,如陶潜的桃花源,有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有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这些成了日后我许多写作的背景,即使不实写,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写作的”。

肖铁的小说主要描写校园生活时代,寄托着年轻作家身上一种纯情的理想,把人牵回或倒退十年、二十年,回到小说主人公的父母们所处的上个世纪纯情的校园生活时代,体现了作家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审美向往。

肖铁的作品感情真挚动人,情节铺排细密流畅,毫不遮掩地显示着他张扬的个性和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无论小说还是诗歌、散文,都是对灵魂的充实,对认知的更新。他对外界事物灵敏的感觉,他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他驾驭语言文字的才能等,都在这从未停止过的文学练习中,得以磨砺并变得丰沛和有力。

【 重要作品 】

著有长篇小说《转校生》《飞行的杀手》,散文小说集《成长的感觉》《红房子》《坚硬的早春》《树的回忆》,短篇小说《标本》,散文《登龙骨山》《壶口的黄河》等。与父亲肖复兴合著《三色冰激凌》《吹着口哨走过来――雕刻时光》。

【 经典重读 】

圣诞卡――校园速写之一

肖 铁

的父母都是当年插队的知青,至今仍然扎根在那里。他的母亲在山西农村生他的时候,由于过于劳累,生了重病,再无法干活,家里生活的担子就落在他父亲一人的身上。去年暑假,他们实在没办法,另外也想把孩子送到北京好一点儿的学校读书,便把寄养在北京的爷爷家。就这样转到我们班上来。他爷爷并不富裕,每月父亲寄来的钱在农村算是大数目,到北京就微不足道了。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总是捡最便宜的菜吃,他知道父母和爷爷都不容易。而且,他最怕过节,尤其是圣诞节,城里讲究送圣诞卡,可他从没有送过别人,别人也从来没有送给过他这玩艺儿。

去年的冬天极冷,快过圣诞节了,这是到北京过的第一个圣诞节。一下课,大家忙着准备互相送贺卡的事,他却低着头,假装看书,不敢和同学们的目光相对。因为他没有钱买一张贺卡。不是他不爱同学们,早在前一个多月,他就开始攒钱了,每天中午只吃一个馒头和两角钱的肉皮冻,本来已经攒了五块多钱,可前天老师让买练习册,钱又花完了。

圣诞节那一天,我们班上就要开联欢会了。来得特别晚,我们真怕他不来了呢。他是怕看见联欢会前大家互相赠送圣诞卡的热烈场面,那会让他很尴尬。他悄悄推开教室的门,低着头走到自己的座位,他惊呆了:啊,五颜六色的圣诞卡塞满了整整一课桌!看,这张是班长送的,正宗的楷书写着圣诞快乐;
那张是“淘气鬼”送的,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英文:Merry Christmas;
那张是“四眼”送的,想想前几天因为打乒乓球争球台还和他吵过一架。啊!还有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送的:一朵鲜红鲜红的花朵盛开在贺卡上……

怎么也抑制不住,泪水充满眼眶,一下伏在桌上。他从来也没拥有过贺卡,而且一下子居然是这么多的贺卡!等他抬起头来,他才发现,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在看着他。泪水闪烁中,辉映着我们大家微笑的脸庞,他此刻也许还不知道,是老师告诉了我们他的身世,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出了这个主意,决定在圣诞联欢会上每人送他一张贺卡,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去年冬天极冷,我们要用这些意外的贺卡给他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

他再也忍不住,当着我们全体同学的面,任泪水刷刷滚落出来。

【 作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