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汉语言文化论文【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6-29 18:0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汉语言文化论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化论文【五篇】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汉语言;
文化;
差异;
跨文化交际

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

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理解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就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加注的方法: 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tung shih was an ugly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理解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周总理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通过这一类比,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意蕴浓厚,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朝秦暮楚、毛遂自荐、班门弄斧、名落孙山、三顾茅庐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蜀中无大将,寥化作先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因此在交际、理解时,应在弄懂典故含意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交流、表达方法。

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有700条,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

2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主,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来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自然是“from north tosouth”,“北屋”为“a room with southern exposure”。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方位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文化相反,分别为“northwest ”,“southwest”,“northeast”,“southest”。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east wind)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oh,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理解此诗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否则会给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一些汉语读者造成困惑或误解。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家皆喜以牛自喻: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
明代名臣蒋冕年迈衣锦还乡后,皇上御诗,称其为“江南——老牛”,蒋冕也作诗谢辞:“老牛用力已多年,劲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3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是“你到哪儿?”“你要干什么?”“你吃过饭了吗?”,这几句话中国文化里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形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除非是亲密的朋友。而“你吃过饭了吗?”则使他们不知所措,对方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hello”,“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4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交流、理解时应予注意。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英译为“man propses,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话。但由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在此认为用“heaven”来代替“god”更忠实于原文。

总之,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英词典[s].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r•r•k哈特曼,著.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4]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汉语深厚的文化底蕴

汉语的发展与演化不仅是语言本身的进步,也是民族文化在语言活动中不断积淀的过程。

从商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汉语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音、义系统。甲骨文的发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备交流、记录和表达的语言体系。经过了三千多年的发展与进化,汉语无论是在语音体系还是在语法体系上,都有了相对固定而且优越的表达方法。与其他古老的语种一样,汉语的进步,不仅仅表现在词语的增多,更表现在它与人的社会活动内容日益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典籍仅仅是几部史书、诸子百家,而到了汉代,使用文字积存下来的典章书籍就已经是“汗牛充栋”。而到了今天,汉语对人的思想的记录和显示以及对社会的反映,已经到了宏阔精微、无所不能的地步。这不仅是语言的成就,也是文化的成就。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之所以密切,是因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汉语在交流过程中,其整个语言系统中所表露出来的文化现象可以说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就汉语词语来讲,每一类的词语中都有大量的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词语,至今在我们所使用的常用的汉语词语中,还有许多古老的成语、典故以及俗语和惯用语等。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成语。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是语言文化的精华。事实说明,无论什么人,想要灵活自如地运用汉语,就必须真正地领略汉语中所蕴藏的中华民族文明的精华,尤其是要了解汉语文化的形成氛围。比如,如果西方人不明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一特殊内涵,就不可能理解“望子成龙”这一成语的意思表达。西方的语言学家们一直为不能准确地翻译或表达汉语中的一些语言成就(如古典诗词)而困惑,他们对汉语作品中的言简意赅但意义深远的词句,用尽了西方语言的词汇和自身的文化感悟力,却还是觉得力不从心。因为他们解决的是语言问题,而不是文化问题。

汉语的人文特性和独特的意化特点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特征和思维定式。

作为东方语文传统的代表,汉语的主要特征是人文性。中国的语文传统主张“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朱子语类》)这种充满了人文内涵的语言观,代表了我们整个民族对语言的认识。汉字的形体和音韵中渗透着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性认识,它既注重单字的意义表达,也注重词句整体的意义和语言效果,立足于语言的本质,将思想观念、道德评判等主体意识蕴含于语义、题旨、情境之中。汉语承载了汉民族几乎全部的文化精髓,不仅留存了古代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和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自然科学内容,而且延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和传统观念。汉语的人文精神,始终是汉民族语言的核心。与西方表音文字不同的是,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了它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单纯是为展示语言的交流特点而存在的一种符号。这个特征是古代西方语言如拉丁文、希腊文所没有的。汉语“形入心通”的独特意化特点以及对汉民族千百年来的思想和文化的影响,造就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思想特征和思维定式,被欧美人誉为“东方人的思维”、“东方人的智慧”。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五四”时期的汉字拼音化改革、建国以后的汉字简化改革,但这些对汉语的改革一旦触及产生汉字的深厚的文化基础,就立刻显得无所适从。从交流意义上讲,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唯一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汉语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形态交融、碰撞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汉藏语系是世界语言中最大的语系,而汉语又是其中最大的语族,其使用人数达十几亿之多。汉族文化是东方文化的起源,在汉语的成长到成熟的过程中,其所映射的文化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汉唐文化甚至成为周边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学习的蓝本。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局面,使汉语形成过程中的文化氛围有一种孤独的洁净。然而,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不可能完全故步自封。在中国历史上数次民族大融合造成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形态的交融、碰撞过程中,汉文化以其宽广博大接纳了与其相容的其他的文化形式,使其成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及至现代社会以来,即使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汉语在交流上依然保持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是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词语成分和基本的意义表达方式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
另一方面是因为汉语自身也有着强大的包容性和自我净化能力。历史证明,人文化的汉语要想保持其特有的文化意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保留深厚的汉族文化的基础,保留汉语在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特征,如声像兼备、因形生义等,这样才能使汉语充分发挥其语言的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连接社会关系的纽带。二是必须在汉语的表意特征的约束下,从对汉字形、音、意互动式的理解中,领略这种语言的魅力。优秀的汉语文字形式如诗、词、文等都具备这些特点。惟其如此,汉语的交流才能更加富有中国的文化特征。

现代科技条件下,网络对汉语本身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4.85亿。调查显示,国内使用网络的人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其中70%的人年龄在25岁左右。网络语言正悄然冲击着校园,成为不少青少年的口头禅,并不时现身在学生的作文、毕业留言甚至班级墙报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使用网络交流也不是不可以预期的。这么多人尤其是这么多年轻人接触或使用网络语言,本身就是对汉语使用的巨大的碰撞。单就表现形式和表现力来看,网络语言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传统“规范”语言的颠覆和“革命”。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四类:缩写型,包括汉语缩写和英文缩写,比如PMP是拍马屁的缩写;
谐音型,包括数字谐音和汉语谐音,比如520(我爱你)、斑竹(版主)等;
童语型,故作幼稚状,比如将“东西”说成“东东”;
新语型,一种是新创造的词汇,比如用“菜鸟”比喻初上网的新手,还有一种是旧词新义,比如将“丑女”叫做“恐龙”,将“丑男”叫做“青蛙”。网络语言主要有简洁、新奇、诙谐等特点,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既简单易用,又迎合了紧张忙碌的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放松身心的需要。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语言同时也存在着语意模糊、不合规范、过度求新、沟通困难甚至粗俗低下等弊端,网络对汉语本身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语言对汉语正常交流的文化含量的影响。由于大量网络专业词汇和人们网上交流所使用的简易词汇的介入,“网络汉语”的常用词汇中加入了大量意义与传统生活、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无关甚至相悖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改变着人们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事物和理念的概括、形容和描述。从整体上讲,网络流行语失去了文字、语言本身应具有的意境,更谈不上文学价值,有的纯属无厘头、矫揉造作。网络词语对汉语的“充实”不同于以往汉语与任何传统文化形式的融会,科技与商业色彩浓重以及代表社会文化前卫群体的观念和思想的网络语词,不小心“跨出”了由大量汉语词汇构成的民族文化的殿堂。

2.网络化的表达对汉语雍容典雅表达方式的隔断。如上所述,汉语产生于汉文化的背景之下并深受其影响。从字体上看,汉字结构疏密相间,字形方正,在排列上呈现出一种雍容庄重的美感。比之于拼音文字以及日语、朝鲜语等文字,汉语文字的形体无论是从单字还是从整体效果上都给人以视觉上非常明显的愉悦。尤其是成语“四字格”的形式最具有汉语和汉文化庄重典雅的特征,最符合“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从发音上看,汉语的语音抑扬顿挫、节律丰富,中国的古典诗文诸如唐诗宋词甚至可以通过声调直接用来吟唱,国外的学者形容汉语是“从外形到音韵都充满美的语言”。现代汉语由于大量继承了古代汉语的语言要素如词语、句法、音韵,并简化了字体,统一了语音,使其更具备实用的特征。而网络化的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汉语的这些特征。它在尽可能选择简便快捷的同时,以符号化、程式化的交流手段以及不带任何文化色彩的意义传递,很大程度上阻断了汉语表达特征的延续。

互联网毕竟是虚拟的,这面镜子也会照到人性的另一面——人性中受到压抑的一面。通过对网络语词的调查发现,相对于通常的语言交流方式,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讨论、聊天时较少考虑自己的身份和教养,往往变得比平时好斗,易被激怒。据国外对电脑通讯的一些早期的研究表明,发生在网上的谩骂等侮辱性表达要比面对面时经常、激烈得多,比如网络上常见骂人的粗话等。这种心态正日益对传统汉语交流中包含的中和、礼让、恭谦的语言心理形成冲击,从而影响了汉语交流的深层文化内涵。这应该是现代生活的互联网对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优秀传统的最大冲击。

汉语语言规范坚持与汉语语言建设的对策

汉族文化孕育了汉语,而汉语又反过来利用其语言在交流和表达上的特性,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形态与思维方式形成约束力。这种关系本身就说明,语言和文化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失去了民族语言的使用特色,就失去了民族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前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保护民族文化,维持民族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保护语言的纯洁性。这个理论在世界上许多优秀民族的发展史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犹太民族对他们的民族语言希伯来语的顽强保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法国人提倡说法语,韩国人大力宣扬朝鲜语,大多以抵制英语文化的入侵为背景。从汉语语言纯洁性的角度看,毫无疑问,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汉语从容应对这种由时展带来的挑战,是纯化我们的民族语言、净化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后者是确立我们社会发展主流文化的基本原则。

汉语的基本要素如音、义、成语等必须得到本民族的认可和使用,这不仅仅是一个喜好或习惯的问题,更是一个要靠自觉性与规范化相结合去执行的问题。汉文化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并不意味着汉语自身有金刚不坏的免疫力。在网络文化这样无孔不入的划时代的文化大潮面前,对词语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尤其显得必要。就汉语的社会性应用和规范化的前景而言,汉语在传统的汉文化区的使用和管理,应该有足够的社会倡导力量和完善的语言使用法规。近年来,我国在汉语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国人大、国家语委和教育部对汉语语音(普通话)、汉字和汉语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法规、政策和规定,这些措施对保持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于报纸、期刊上的文字都有相应的规定。然而有些新闻媒体、广告媒体对语言规范坚持不够,使用或引用网络语言随意性比较大,实际上对网络语言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鉴于此,国家和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或重申汉语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特别要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新闻传媒和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上不得使用或尽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词汇,带头净化语言。据报道,长沙等城市早在2002年就已出台政策,禁止使用拼音和不规范的汉字及带有外来文化不健康色彩的词语作为商场、店铺和建筑物的题字和招牌。近年中考、高考虽没有对考试作文能否使用新词酷语进行规定,但并不提倡学生在考试作文中使用新词酷语。

汉语言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词汇,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所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允许语言的创新是可以理解的。从某种意义上看,网络词汇也是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据“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63.9%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流行语中的一部分精华会成为正式用语。那么,与其被动接受网络语言,不如主动接触和研究网络语言。目前,国内对于一些新兴用语的研究早已展开,一部分来自网络的新词新语被编入网络用语辞典。国家语言文字机构应该每年对各类使用较频繁的新词进行整理,以语言文字标准规范词语词义,适时收入词典或辞海成为正式的汉语词汇,以丰富中文语言。有些生动、贴切的新词汇如“给力”等,符合汉语言的表达规范,有可能逐渐进入到汉语的基本词汇。但笔者认为,语言的创新需要有一个度,必须是积极向上,生动形象,能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只有在这样不断的筛选和甄别中,我们的语言文字才会在规范中不断汲取养分,跟上时展的步伐。

在现阶段,我国关于网络用语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健全,对于目前流行的兼具媒体性质的网络语言还没有专门的规定。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十分快捷,网络对汉语的迅猛冲击之势不减。因此,要制订更加规范的网络使用法规和网络语言规定,加强对网站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屏蔽那些低级趣味的脏话、江湖黑话等不健康的语言以及严重失范的网络语言,建设文明网站和文明网页。只有这样,才能把网络对汉语交流中文化底蕴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地保护汉语文化发展过程的一贯性。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影响;语言;民俗;德钦

一、德钦县的基本情况

德钦县译为“极乐太平”,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北靠芒康县,西连左贡县、察隅县及云南省怒江州的贡山县,南接维西县,东临四川省巴塘县、德荣县。总面积7596平方千米,总人口6.24万人(2006年)。德钦县辖2个镇、6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升平镇、奔子栏镇、佛山乡、云岭乡、燕门乡、拖顶傈僳族乡、霞若傈僳族乡、羊拉乡。共有2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

藏族作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中华这块广袤土地上的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几千年来,其发展历史一直同汉民族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并在文化上相互不断给予巨大影响,共同创造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一方面,汉族将自己先进的文化传播给藏族;另一方面,藏族也将其独特的文化不断传播到汉族地区,丰富了汉族文化,给汉族文化一定的影响。德钦藏语对德钦方言的影响就是一例。

二、语音方面

德钦县境内的汉族长期和当地的藏族和睦相处,相互交流,深受当地藏族的影响。从语音上来看,他们间接或直接使用藏语方言的现象突出,这样就形成了具有德钦地方特色的汉语方言。

(一)间接使用藏语音。

“茶”在德钦藏语中发音为“加[j214]”,与之相对应的德钦汉语方言中有这样的现象:

1.形容词+了加[j51]。例如:

(1)太阳辣了加。

(2)水都不有喝,口干了加。

(3)那块肉臭了加。

2.谓词+了加[j51]只能充当谓语和补语,而且只能在句末出现,在“了加”后面不再加任何语气助词。

例如:

(1)这个地方脏了加。

(2)着个房间干净了加。

(3)他在那点哭了加。(以上是充当谓语)。

(4)昨晚我睡呢[nə⁵⁵]香了加。

(5)风吹呢[nə⁵⁵]凉快了加。

(6)小娃娃高兴呢[nə⁵⁵]笑了加。(以上是充当补语,之后不加任何语气词)

(二)直接使用藏语音。如“饭”在德钦藏语中发音为“赛[se35]”,与之相对应的德钦汉语方言中有这样的现象:

(1)你快点把赛[se3 5]吃掉。即“你快点把饭吃了”

(2)就把剩下的赛[se3 5]丢给狗。即“把剩下的饭丢给狗吃”

(3)今晚上我家要吃赛[se3 5]。即“今天晚上我家要吃米饭”

(4)赛[se3 5]洗干净了在煮。即“把饭洗干净了再煮”。

由此可见,德钦汉语方言中有很多不同于普通话而同于德钦藏语的音,考虑到下文要谈到的德钦地区、地名在德钦汉语方言中的使用,就会自然得出结论:显然是受了藏语的影响。

三、词汇方面

在德钦汉语方言中至今保存了不少的藏语词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改变而来的。

(一)音译词。包括纯音译和半音译。

1.纯音译:

(1)“尼西”香格里拉县一乡名,“尼西”在藏语中是太阳初升的地方之意。

(2)“次卡桶”迪庆州德钦县一村名,“次卡桶”在藏语中是湖畔边的平地之意。

(3)“斯农”迪庆州德钦县一村名,“斯农”在藏语中是指一个人有福气的意思。

2.半音译:

(1)“香格里拉”为举世闻名的世外桃园,是迪庆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德钦藏语为“香巴拉”即“人间仙境”。

(2)“加拉那”迪庆州德钦县一村名,其中“加”是德钦藏语中“茶”的音。

(3)“奔子栏”迪庆州德钦县一村名,其中“奔”是德钦藏语音,是“高原上的平地”之意。

以上所举的是融入德钦汉语方言中的德钦藏族地名,类似的地名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如在上文举出的德钦县两镇六乡包括40个村委会,其中一半以上的村委会名字就直接或间接音译藏语而来的。这样德钦的汉语方言更具特色,有别与其他地区的汉族方言。还有一些非地名词汇也融入了德钦汉语方言。主要通过以下形式改编而来。

(二)直接使用藏语词汇。例如:

1.“擦瓦”德钦藏语意为“青稞酒”。“他烧的擦瓦香的很,你来一口?”

2.“阿那马那”德钦藏语意为“一定”。例如:“你叫我做的事我阿那马那办成了。”

3.“七大”德钦藏语意为“不整齐,胡来”。“卓玛,你到学校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七大的做不成!”

此外,德钦藏语对德钦汉语方言的影响还表现在语法上。

四、语法方面

同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相比,德钦汉语方言在语法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动词宾语前置情况非常多。例如:

1.“去色恰”其中“去”是主语“你”,“色”是宾语“饭” ,“恰”是谓词“吃”。形成“你+饭+吃”。德钦汉语方言即“你饭吃!”(即“ 你吃饭!”)以下类同。

2.“去电影票阿归” “你+电影票+要”形式, 德钦汉语方言即“你电影票要啦?”(即“你要不要电影票?”)

3.“去不龙挂克” “你+牛+拉走”形式, 德钦汉语方言即“你牛拉走了”。(即“你拉走了牛。”)

4.“去从农电话阿语” “你家+电话+安装”形式, 德钦汉语方言即“你家里电话安装了没?”(即“你家里是否安装了电话?” )

5.“那去动” “我+你+打”形式德钦汉语方言即“我你打呢!”(即“我要打你呢!”)

(二)出现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众所周知,无被动是藏语语法的一大特点,在德钦汉语方言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

1.“那册号跌”其中,“那”即“我”,“册”即“狗”,“号跌”即“咬”德钦藏语即“我狗咬”形式,德钦汉语方言即“我狗咬了”(即“我被狗咬了”)

2.“那西号跌” 德钦汉语方言即“我蛇咬了”(即“我被蛇咬了”)等等。

造成德钦汉语方言中宾语前置和有些无被动现象的原因,虽不排除受到外来汉族方言的影响,但主要是受到了德钦藏语的影响,因为从历史渊源看,德钦汉语方言所受到的德钦藏语影响更为久远。在德钦藏语中动词宾语前置式常见的语言格式。然而,德钦藏语对德钦汉语方言的影响实际远不止这些,本文以上所举的例子仅仅是一些比较突出容易发现的方面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德钦藏族文化对汉族的影响。由此我们发现原始而独具特色的德钦藏族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和对当地汉族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历史上不仅仅是大汉民族的文化在影响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在影响着汉族的文化。总之,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汉藏两大民族的文化同其它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

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也应该重视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给中华文化添加新的内容,构建各民族文化和谐、持续健康、共同繁荣发展,维护我们伟大祖国的统一和安定。

参考文献:

[1]《迪庆藏族社会史》.王恒杰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8.

[2]《汉藏语言研究》.薛才德 .复旦大学出版社.

[3]《论藏族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陶柯.民族出版社2006.9.

[4]《迪庆藏族人名的含义及发展演变》.和建春.

[5]《云南省行政区划简册(2006)》.2006年.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方言词,地域文化

 

语言普遍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很多语言现象都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借词、地名、亲属称谓等等。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由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问题很早以前就被学者们注意到了,“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和德国哲学家海德,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曾撰有《语言与文化》一书,专门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本文即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汉语方言词词义的文化因素。博士论文,方言词。

一、地域文化与方言词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而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域文化必然要利用该地域通行的语言——方言承载、储存和传播文化信息,并以这种语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发挥其引导、制约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简言之,地域文化的特质必然要反映到方言中,也可以说,地域文化就是通过方言本身表现出来的,这样,方言就成为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同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语言层级结构水乳交融,互为里表,而方言词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言词直接承载、储存、传递地域文化信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同一地区的人群获得了大体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评价,至少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会对包括方言词在内的整个方言系统产生强大影响,对方言词词义的形成产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制约和均衡作用。面对同样的客观现实,具有不同地域文化的人群能产生大相径庭的观念,从这些观念出发,根据地域文化的特质,混合地域文化内在精神实质的方言词就大量地出现了。

方言词作为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是传递地域文化信息的重要媒介,这是方言词对地域文化的重要贡献,同时,方言词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方言词,既要符合语言运用表达的规律,又要达到地域文化的要求,但是,地域文化对方言词的制约有时与语言结构规律发生龃龉,无法达到二者动态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是语言做出让步,以适应地域文化的要求。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注意:第一,在结构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方言的词语同其他方言或标准语的词语相比,往往词义差别很大;
第二,方言词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有时无法在其他方言或标准语中找到准确对应的词,有时甚至缺失。博士论文,方言词。也就是说,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面对相同的客观实在,但是表现这种客观的方言词可能存在迥异的面貌,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出现缺失的局面,这就形成了“语词空缺”。这种“独有”或“空缺”现象,说明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方言词存在着独特的地域风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什么地方的,不仅需要听他的口音来,还要听他用的词,因为方言词承载的地域文化使人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虽然“独有”和“空缺”现象出现在个别的方言词上,但是从方言的整个词汇系统来看,地域文化的痕迹还是处处可见,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方言是负载着地域文化信息的符号系统。

二、东北文化和东北方言词

东北文化是在中国东北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地理、移民、民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东北文化的许多特点都存在这些因素作用的痕迹,比如,东北人多性格豪爽,重情义,同东北物产丰富、地广人稀等地理因素密不可分。又如东北人习惯从血缘角度称呼别人,这和东北移民有一定关系。东北文化是汉文化在地域上的分支,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同东北方言分布区域基本一致,这更容易理解东北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

东北方言和华北方言一起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其分布范围大致在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同普通话比较,东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很多特点,尤其在词汇方面。东北方言语音铿锵有力,较粗犷,有一定程度夸张;
词汇幽默生动,好诙谐,有夸张成分,等等。这些特点形成了东北方言独有的特色,表现为生动形象、活泼贴切、富有亲和力,语义表述精当凝练。东北方言的部分词汇已经进入普通话,但大多数东北方言词仍流行于东北口语中,而这些词语在东北方言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东北文化作用的结果。

有许多东北方言词在形式上同普通话词是一致的,但是在东北方言和普通话中词义差别很大,有时候甚至完全没有关系。比如“贼”一词在普通话中指偷盗别人财物的坏人,可是在东北方言中“贼”用来表示“最、特别、极致”的意思,如口语中常说“贼好吃、贼好看、贼有意思”等等。

在普通话中“打狼”是一个动宾短语,指打“狼”这种动物,但是在东北方言中“打狼”和普通话里的“打狼”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很大差异。博士论文,方言词。在东北方言里,“打狼”的意思是“在某项竞争活动中处于最后的名次”的意思。“打狼”已成为一个意义固定的方言词,通行于东北三省的很多地区。

普通话里的“猫”是指一种抓老鼠的哺乳动物,可是在东北方言中除了指动物,还有躲藏的意思,常用为动词,在句子中做谓语。东北气候寒冷,冬季冰天雪地,人们在冬天一般呆在家里不出门,所以有“猫冬”的说法。在东北方言中,“猫”还可用来指妇女生小孩,有“猫下了”、“猫月子”的说法,妇女生下小孩之后,要不出房间休息一个月,吃有营养的食物,不见生人,类似躲藏起来,所以这种现象也称为“猫”。

“调理” 在普通话中指人受伤或生病后的调养护理,而在东北方言中指算计人、陷害人。“造”按普通话理解,是建造、生产的意思,但是作为东北方言词的“造”意义极其丰富,有“糟蹋”、“祸害”、“吃”、“弄”、“做”等多个义项,用法十分灵活。

这些东北方言词在形式上同普通话是一样的,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与普通话完全不同的意义。博士论文,方言词。当然,这些词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不排除有些方言词和普通话词语只是在字形上重合,真正的本字还没有找到,但是地域文化对方言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博士论文,方言词。

东北方言词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有时无法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中找到准确对应的词,有时甚至会缺失。如“嘎拉哈”一词源于锡伯语,是“嘎尔出哈”的汉译音,指骸骨,多取之于猪羊等动物,是妇女和儿童游戏的器具。“发纸”这个词,从表面看仅仅是个动宾词组,在普通话中是分发纸张的意思,而在东北方言中“发纸”往往作为一个名词来用,它专指在除夕晚上,东北广大农村地区举行的祈福祭祀活动。这种活动是群众自发举行的,在除夕晚上22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间段,家家在院子里燃起篝火,同时放爆竹,之后会在住房、谷仓、鸡窝、猪圈等的门口焚烧一些纸钱,祈愿神灵保佑来年生活安定幸福。这种仪式会因地而略有不同,但“发纸”负载的东北地域文化信息却惊人的一致,这是普通话中没有的。

北京话里的“侃大山”在东北方言中用“瞎白乎”表示,普通话里的“很多、极多”在东北方言中用“老鼻子了”来表达。东北方言词“丁价儿”是副词,一直、不间断地的意思。“晃常儿”是副词,时常的意思。“埋汰”是脏的意思,“乌拉巴涂”是水温热的意思,“泡子”是小的湖泊的意思,等等。博士论文,方言词。这些方言词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中很难找到准确对应的词语,有的甚至缺失。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地域文化对语言的冲击,东北方言词具有了东北文化的特点,在东北方言词中留下了东北文化的烙印,使得在东北文化影响下的东北方言词保持着独特的风貌。

三、结语

地域文化对方言词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直接促成方言词的产生,因为有了现实的需要,人才会想着要用词语去指称表述。在民族语内部,即使语音上、形式上相同的词,因地域文化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意义,如果地域文化差异过大,可能出现“语词空缺”的现象。而方言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传播着地域文化信息,富有生命力的方言词甚至会起到传播地域文化的作用。比如东北方言中的“忽悠”一词,不仅让全国人民知道这是欺骗、哄骗的意思,同时把东北文化中幽默诙谐的文化特质也传递出来。方言词和地域文化相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无法分离的密切关系。研究地域文化,少不了方言词研究的支持,同样,研究方言词,也可以从地域文化研究中获得启发。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曾主张把语言学和人类学研究结合起来,“可以给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搭起一个桥梁来”,罗先生的治学方法在今天仍有价值,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萨皮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贾晞儒:民俗语言表述之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2009.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英汉翻译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也是英汉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要想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翻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并对文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深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必须了解语言,二者密不可分。在英汉翻译中,要准确地进行英汉互译,并准确地进行文化信息传递,翻译者应具有良好的中英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尤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一、英汉文化伯息传递与英汉语言差异

    为了提高英汉翻译水平,有必要开展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这种研究的作用,从微观上来说,有利于在进行双语转换时,判断哪些是对应信息和非对应信息,并选择适当的转换模式;从宏观上说.可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英汉语言之间的相同是相对的,而相异则是绝对的,以免造成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误差。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可以想象,英语和汉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不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区别,准确的翻译则无从谈起,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下面就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特点和区别来说说英汉翻译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词汇方面,英汉翻译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并没有对应词。如: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三伏”等,在英语中就没有这些概念;而英语中的‘`coffee" ,"radar","bingo”等,以前在中国也没有这些对应的词汇。怎样在翻译中处理这些词呢?我们可以采取音译和意译的办法。如把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等分别音译成“jiaozi" } "kungfu" , "chigong",把“coffee" ,"radar”音译成汉语“咖啡”、“雷达”;而汉语中的“三伏”则可意译为“the hottest days in summer",英语中的"bingo”可意译为汉语“一种类似玩的游戏’,。

    (二)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l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另一回事。如英语中rest room休息室,busboy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汉语中“农民”尹farmer ,“爱人”并lover等。在翻译中,我们不能随意“对号人座”,而要根据其词汇的实际意思进行翻译。如:英语中的rest mom指的是大建筑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洗漱设备等,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厕所”或“洗浴间”等;busboy在英语中指是餐馆中收拾碗蝶、擦桌子的杂工,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店小二”、“餐馆服务员”等;汉语中的“农民”最好译成“peas-ant",因为英语中的‘`farmer”指的是“农场主”,与汉语中的“农民”大有区别;汉语中的“爱人”最好译成“wife”或"husband",因为“lover”在英语中是“情人”的意思,与汉语中“爱人”的意思大相径庭。

    在语法方面.英汉翻译中要注意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以下不同:

    (一)汉语里很少用被动语态,而英语则常用被动语态。如汉语中的“家庭作业已经完成”,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homework has been finished".而不能译成:"thehomework has finished

    (二)汉语中常省略句子中的动词,而英语中动词则一般不省略(口语除外),如汉语中的“这公园很漂亮”没有谓语动词,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park is very beau-tiful" ,谓语动词“is”一般不能省略。

    (三)汉语中只有时间状语的区别,没有谓语动词时态的变化,而英语中时间状语不同,句中谓语动词时态也必定不同。如汉语中的“学生昨天植树”和“学生明天植树”,虽然时间状语“昨天”和“明天”不同,但谓语都是“植树”。但翻译成英语谓语就不同了,“学生昨天植树”译成“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yesterday.",“学生明天植树,,则译为“the students will plant trees tomorrow.",谓语分别是“planted”和“will  plant" 。

    (四)汉语的句式结构是“叠加式”,句子结构像“糖葫芦串”,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叠加。而英语的句式结构是“树权式”,主、谓、宾和主句是主干,定、状、补和分句等是树权,并有一定的顺序。如汉语中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两个单句,翻译成英语则译为“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 fa-vor" ,“一人得道”变成了从句,而“鸡犬升天”则是主句。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区别,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符合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英译汉则要把英语译成地道的汉语,而不是“英式汉语”;汉译英则要把汉语译成地道的英语,而不是“中式英语”(chingliah) 。

    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与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语言的差异实际上来源于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因而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了解,是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的关键。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交际、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惯等。但在英汉翻译中,主要涉及的是英汉语言交际上的差异,因此本篇只围绕英汉语言交际方面进行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英汉日常谈话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打招呼、告别、称呼、祝贺和赞扬等方面。如果你是一名口译者,就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都喜欢用“你吃了吗?”和“你到哪儿去?”这类的问句。如果把这两句说成“have   you   eaten   yet?”和“whereare  you  going?”,很容易引起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误解。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问句,而且是询问他们隐私的问句,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不愉快,而且即使回答的话,也会与中国人所期待的大相径庭。也许回答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那就会使谈话双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地。所以,如果你了解这点文化差异的话,你最好按英语文化打招呼的习惯说成"hello”或“glad to see you!”就行了。再如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的人一般都直呼其名,再客气一点也除非在名字或姓名前加上mr或mis、等,如mr  smith , misssmith等。但中国人都喜欢在姓名或姓前加上职务、辈份等以示尊敬,如“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等。我们翻译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方面的差异,把“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通通按英语习惯翻译成‘`mr/misshuang" , "mr/miss lin" , "mr 1i"。再如:中国人和说英语国家的人在对祝贺和赞扬方面的反应也大不相同,前者则一般用“哪里哪里!”、“过奖了!”之类的话表示受之有愧,而后者一般用“thank  you”之类表示感谢的话表示接受赞扬、祝贺。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这类句子不能直译,而应根据双方的文化习惯稍加调整。

    (二)成语、谚语和格言方面的差异

    成语、谚语和格言的英汉互译一直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难的原因在于它们非常集中地体现了英汉文化差异。在英语和汉语中,完全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不同。因而我们在翻译这类内容时,不能直译,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翻译成与对方语言相似意思的成语、谚语和格言。如英语中的”live and learn"要译成”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直译成”生活和学”。但如果找不到对方语言中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时,我们最好先按原文的语言风格直译,然后再加画龙点睛的解释语,如把汉语中的”挂羊头,卖狗肉”译成”hang upa sheep’s head and sell dog’s meat-try to palm off sthinferior to what it purports to be",前部分直译保持了原文风格,后部分解释语用了地道的英语说法,效果就很好了。

    (三)比喻和联想的差异

    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比喻和联想,同样,英语和汉语中的比喻和联想也很丰富。虽有少数比喻和联想在两种语言中都有对等的表达,如’’as sly as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you ass”(你这头笨驴!)。但大部分比喻和联想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大不相同的,如:英语中的”aswise as an owl"(非常聪明),不能直译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因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猫头鹰并不是”聪明”的象征,而是”厄运”的象征。同样”you,a lucky dog(你是幸运儿)”,也不能直译成”你是一只幸运的狗”,因为中国人一般不会把”狗”与”幸运”联系到一起,倒是常常会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腿子”、”狗东西”等。这种在英汉文化中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比喻和联想的情况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在英汉翻译要注意英汉文化在比喻和联想方面的差异,切不可死搬硬套,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