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信息技术教学【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29 20:20: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信息技术教学【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信息技术教学【五篇】

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1篇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
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
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2篇

现在,基础教育面临的是知识的创新、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取决于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与电教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话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手段;
素质教育

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变单纯理性知识为感性材料到理性知识,以达到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

一、运用电教媒体技术突破构图难点

构图也叫构成,是指画面布置物象的方法,或称“布局”,也就是传统画论所说的“经营位置”。如果画面的构图合理,主体突出,层次分明,不但有利于内容的表现,而且给人美的感觉。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构图教学,这样对学生了解画面构成的基本方法与意义是有帮助的。教师可围绕构图知识,通过电脑图像处理软件,演示所绘物象在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不同视觉效果。我在教学鱼乐图的时候,就是在信息技术软件的帮助下进行编辑,将背景、鱼、水波、水草、水泡等分别组织在一个文件里,需要不同层面的。

二、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不是把美术课当成一种负担,而是让美术教育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东西。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天生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在教学中适当结合信息技术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高年级学生虽然能够积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但他们并不是对每一课题都会产生兴趣。在教学变体美术字的教学中,学生对书写美术字兴趣不大,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让学生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板报、报纸、广告等),感受到美术字的重要性。其次,通过电脑软件运用操作;相同内容的文字,以不同字体、颜色的形式出现,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拉伸、拓宽、扭曲、变形,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变化各异的美术字海洋中邀游,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顺其童心,投其所好”,只有当教师借助电教媒体技术,创设出特定的情境,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之成为推动求知的一种强烈的动力。

三、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是决定其创作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想象可以开拓思路,能产生情感,能把事物描写具体,使画面充实、完整,更有创意。借助信息技术,大大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感受力,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如在教学海底世界的题材时,由于学生的见识有限,对海底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在教学中我播放了一段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海底景观视频,并在播放过程中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启发学生想象。这样一来,既使学生拥有海底的真实资料为创作题材,而且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学生的想象力受其年龄的限制,但每一幅画从构思到完成都充满了想象。所以,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

四、运用电教媒体技术突出教学重点

要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善于驾驭教材,突出重点,训练度、到位,这样才能让大部分学生在掌握所学的教材内容上有发展、有所创新。如在教学有关春天植树节的内容时,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环境是我们人类安身立命之根本;环境向我们提供居所,提供食物,提供水,提供空气;而我们人类却为了自身利益,用以德报怨的态度,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同时又将一些污染回赠给自然的有关情况,使他们认识到生态和环境的破坏,给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带来巨大的危机。让他们明白许多疾病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树木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作用,发现生活周围的种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雾霾、生活垃圾,化工厂的危害使环境恶化,等等。这样,不仅能为绘画练习找到素材,而且开拓了学生视野,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的思维教育中得到提高,达到拓宽思维、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目的。

五、运用电教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欣赏中国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先采用视频按顺序播放全图,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和解说词,详细介绍作者和当时创作的社会历史情景和影响,让学生对作品内容和画家思维有初步的了解;再将局部放大仔细观看。在多种方式组合下,使学生融入自豪而又振奋人心的节日气氛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3篇

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开始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起到决定作用的关键步骤就是导课环节。从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如果利用好导课环节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在接下来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便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与教师形成十分默契的配合,并且会对课程内容进行主动的思考;
如果在导课环节没有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的话,在接下来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想要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课程教学主题上来,就会显得有些吃力了。因此,导课环节也是一门艺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导课环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一点,每一堂课程教学内容在导课环节应尽量避免雷同,以免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与此同时,导课的设计不能过于天马行空,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就《用word进行电子小报制作》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中,在进入教学主题之前,教师可以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将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应用到相关的教学中来。比如中秋节快到了,教师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时候可以利用节日的特殊意义,让学生创作出能够表达美好情感的小报,从而让他们怀抱这种美好的情感参与到教学中去。除了情境创设的导入方法之外,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入环节还可以采取直观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如进行Flash基础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段Flash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Flash的表现效果,并利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动画片段来进行呈现,便能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发挥导课环节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方式的合理转变,丰富课堂表现形式

就教学艺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融入来说,除了对导课环节引起相应的重视程度之外,还应在课程继续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转变。就课程教学来说,教学方式方法是其灵魂,是直接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程进行过程中,对教学艺术的充分利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应用与转变上。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学艺术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传达,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轻松地掌握课程知识。比如在进行《信息和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去感受信息的含义与作用,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告诉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朋友间的电话,广告里的文字,天气预报,电视里的新闻,甚至是交通路口的信号灯等,都属于信息的范畴。通过交谈,教师不仅能轻松掌握学生的认知状态以及认知能力,还能从与学生的交流中获取一些学生的个人信息,让教师在今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避免出现盲目的情况;
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能有效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课程中,理论性的内容占的部分较少,其中更多的是技能操作教学内容,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如果采取直接讲解的教学方式,可能很难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这一部分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教学艺术,建议教师可以从作品教学着手。所谓作品教学,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品进行拆分,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同样以Flash的教学为例,利用多媒体作品展开教学,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启发自身对美感的追求,同时还能激起他们的设计热情和创作热情。

三、结尾环节的完美处理

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计算机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又掌握技能。信息技术教学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为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教学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如何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而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必须要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并不是那么难学。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又是尖端的科学技术,电脑设备相对比较昂贵。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是通常是通过广告和电视,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对电脑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神秘感。这时,我们就要通过实践教学的方法,让他们知道,电脑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它只是人类通过操作可以控制的一种电器设备而已,只要简单使用双手操作键盘和鼠标即可。学生消除了神秘感,自然就会主动去接近和了解计算机了,进而也就消除了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又非常灵活,这样就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例如讲解Word中“插入图片”命令,介绍插入图片的方法时,可引入一些图片知识的来源,像使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教学过程生动而形象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课堂上所利用的媒体也多是粉笔、黑板,学生被动地学习;
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使学生五官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优化课堂教学

当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我们必然要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做大量的工作,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完美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走进中学的课堂时间还不是很长,它作为一门新的课程有其特色。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那教师如何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跟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有所区别,采用具有本门学科特色的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想、方法与手段,精心设计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如,《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属于信息技术中的理论课程比较枯燥,我们更应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教学时可附上图片和文字说明,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专业的语言生活化,让学生能够以较为愉快地心情去接受这些“枯燥”的电脑知识。

四、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设计、构思“任务”尤为重要。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通常采用对比法来增强教学内容的联系,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的共性,大部分的软件菜单项有很多是相通的。在Office办公软件的中,这种共性则显得更为突出。对于不同的软件,我们可以给学生以不同的任务,通过对比让学生学到东西,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办公软件Office中,我们教过学生在Word中进行页面设计,那么在Excel中我们就可让学生对比Word中的相关操作自己去探索并掌握相应的方法,这样在PowerPoint中及其它办公软件中的相似问题也就自然化解。其它的一些类似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如何去设计“任务”,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考虑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完成“任务”,是个人还是小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有提前预测的能力,同时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会使教学设计更加准确而有针对性,任务的设计和改动会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

五、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同学之间可相互探讨、相互研究、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新颖,教师千万不要低估了学生们的能力,往往他们的思维会让你意想不到,能够让你耳目一新。我在上课时,经常挑出几个学习比较出色的学生,和我一起辅导其他的学生。这样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并且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得到新的启发,效果很好,有利于课堂的教学。

总之,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此进行调整。我们要不断研究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与各位同仁互相交流,唯此才能把我们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2]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引导.电化教育研究,1999,(1):3-6.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4]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通信技术;
任务驱动教学法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生产和利用的能力和规模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该国或该地区的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生活质量。加速国家信息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了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为此在中小学专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来提高我国的信息技术综合实力。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把“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定义

信息技术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学[1]。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在活用能力方面,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应注重学生对信息活用的评价和完善,在某种意义上,对信息活用的评价与完善比具体的操作更为重要。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揭去学习计算机的神秘面纱

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尖端技术,电脑设备相对较昂贵,中学生平时了解到的电脑知识一般不太全面,以致一些同学对电脑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觉。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他们明白,电脑不过是受人控制的机器而已,其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一般操作键盘或鼠标即可。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走近了电脑,消除了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忌的是教师空谈[2]。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非常强烈的时期,因此在计算机系统组成中,让学生面对计算机,解剖计算机是非常自然的,这样硬件、软件对中学生来说也就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具体实践直观的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结合,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体多是粉笔、黑板,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
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好奇感、独特感、直观感,唤起学生积极情绪、激发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及案例分析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述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有各自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几种形式很难截然分开,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配合使用,目前这种教学方法还是非常普及的。

(二)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以求辨明是非、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认识能力。讨论法有不同的讨论方式,如:小组讨论、全班大讨论、辩论式讨论(班级辩论赛)等,讨论可以贯穿在其他的教学方法中,也可以整节课以讨论为主。此种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较多,在此就不多阐述。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3]。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案例:《虚拟购机》教学案例

1.教师创设情境,提出虚拟购机任务

师: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配置,那么同学们可以想想如果现在让你们去市场上购一台计算机,你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是我的一点建议和此次作业的要求:

建议:

购买前:应考虑购买计算机的用途及家庭经济条件,了解相关知识及市场行情,经分析、筛选后确定欲购买机器的配置。

购买后:为机器配备正版、实用的软件。

任务要求:

以组为单位,十天完成,将机器配置及选择这种配置的理由做成演示文稿。

2.学生分析任务,搜集相关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购机任务进行了分析,发现要完成任务,必须要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搜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处理,最后确定购机方案。学生在此过程中,可能会碰到问题,这时先进行小组讨论,如不能解决,可以向教师请教,解决任务初期碰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任务。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最后一起讨论,决定购机方案并将购机方案和其理由做成演示文稿,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WORD,并没有接触过POWERPOINT,于是教师花上十几分钟利用网络教室的广播功能为学生讲解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和要点,然后学生自己边动手制作边学习,最后,每个小组都独立的完成了演示文稿的制作。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体现,在碰到问题时可集体讨论可向教师请教,在相互交流中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气氛,使教学效果大为提高。

(四)WebQuest教学法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Quest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活动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部分或所有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也叫“网络专题调查”或“网络主题探究”[4]。

案例呈现:《绿色食品》

师:前几天,在市场上听到有个小朋友说绿色食品就是绿色的蔬菜。只有长着绿叶的才叫绿色食品吗?绿色食品的标志是什么?市场上的绿色食品有哪些?怎样辨别?为什么提倡吃绿色食品?……现在,你们就是个小小绿色食品宣传员,先弄清楚这些问题,再为身边的人讲解。

师: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你们要先完成基本任务,然后分小组(5人一组)完成角色任务,进而合作完成小组设计任务。你们可参照以下流程进行。

1.基本任务

从老师给定的资料中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然后将答案及完成时间发送到老师的信箱:

问题:①绿色食品的标志是什么?请参看绿色食品的图标。②绿色食品的概念是什么?③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哪些特点?④什么是衡量绿色食品的标准?

教学建议:你们可以用绿色食品、绿色食物等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找②③④题。

2.分角色任务

从以下的角色中选择一个去扮演:

队长(1名)──主持每天的例会,总体调度。

市场情报员(2名)──深入市场,调查人们对绿色食品的了解情况,将结果统计成Excel表格。

资料搜集员(2名)──搜集关于绿色食品的详细信息,撰写报告

师:请大家参照具体任务和操作指导(教师利用“在线会议”呈现操作指导内容),按照各自分工,完成各自任务。

3.小组作品设计任务

师:请大家将材料综合起来,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一个绿色食品宣传网站。网站内容至少包括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认证标志与辨别、绿色食品的环保价值、食用意义、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状况、绿色食品展示和人们的认识等。完成后以网页形式上传到学生作品展区。

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看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体现了一种建构主义教学观: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我的教学研究结果,我认为这种建构主义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观是非常有效的。

四、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有效教学将会帮助中学生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学会如何获取、利用信息。作为中学老师来说,我也希望和同行教师多多交流,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赵建军.在实习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和讨论法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3]王辉.巧上信息技术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