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医美培训总结【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6-30 13:4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以规范化为出发点,就是要求在美容医师继续教育中,从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医师的发展为本,对知识、态度、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使美容医师水平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有利于其适应美容医疗行业的发展需求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美培训总结【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医美培训总结【五篇】

医美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1 以规范化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和深化美容医师培训目标

以规范化为出发点,就是要求在美容医师继续教育中,从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医师的发展为本,对知识、态度、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使美容医师水平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有利于其适应美容医疗行业的发展需求与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目前国内尚无美容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行业标准,各类美容医师培训班遍地开花,时间多为3天~1个月的短期培训周期,授课内容也主要以美容激光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为主,内容较为局限,受训医师在短时间内也较难接触大量的患者。因此此类培训班的学习美容医师仍缺乏系统的理论教学和系统扎实的基础操作能力[3]。

鉴于这些局限性,笔者提出以扎实系统的理论和临床实际操作为出发点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即学员经过半年的全脱产学习,主要包括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外科技能的掌握,熟悉常见皮肤、美容相关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与各种美容激光设备的使用方法,内化美容医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旨在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理论扎实、水平一流的规范化高级美容医师。

2 培训学员招收规范化,严把美容医师基本素质

扭转非手术美容医师无准入门槛的观念,在确定培训对象的过程中严格考量美容医师初始能力、发展潜力、职业道德及行业认识等方面的素质。

如今美容医疗行业从业者中鱼龙混杂,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笔者在招收学员资格审查经历中,发现有学历以低充高、非专业医务人员冒充专业人员、护理系列人员冒充医疗系列人员,甚至根本无医学专业文凭,想通过美容医学继续教育获取从事美容专业的通行证。美容从业人员如此的动机和素质,如不严把招收关,以后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为保证教学培训质量,本学科严格控制招生人数,每期培训班只招收20人左右,以期达到一对一带教,实现全程辅导的负责教学要求。为此,科室制定严格的招收条件:①有医科院校本以上学历并具有初级医师以上职称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②具有一年以上皮肤科或皮肤美容相关工作基础;
③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及道德品质。

3 坚持规范化教学,着眼于综合素质提升

3.1 规范教学团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其知识储备也应该丰富而且规范。作为皮肤美容医学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丰富的临床操作和治疗经验,在国内皮肤美容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科室多名教员在国内皮肤美容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些高水平的教员是学习班能够成功举办的重要保证。同时教学力争集百家之长,科室积极引进人才,邀请多位国内著名皮肤学专家授课,弥补了本科室自身尚存在的不足,丰富了教学梯队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考试评价教学效果,二是通过学生评价每个教师和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对评价最差的教师和课程进行更替和调整,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3.2 建立完善系统的课程体系:培训课程循序渐进,安排合理。包括理论学习及临床技术学习两大部分,理论学习中从皮肤结构与功能入手,系统讲解皮肤美容相关理论知识,囊括所有常见皮肤美容相关疾病,并系统全面介绍激光美容的原理与适应症。后半部分结合临床操作实习,着重系统全面的介绍各种常见皮肤美容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整个授课包括35个专题,累计近300学时。在整个学习班期间进行3次阶段考核,及时分析发现学员学习中的不足,同时提高学员的理论掌握水平。

3.3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以往的常规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就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彻底的调动,教学质量总是得不到提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取多媒体以外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可以分专题采取启发式教学,即提出问题--列出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点--对每一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学生总结。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要求同学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例如在讲解美容医疗仪器时,首先要求同学对前面学过的每个仪器的作用熟记于心,然后提出针对不同皮肤疾病各仪器设备的应用范围与特点,帮助同学复习前一阶段关于皮肤疾病中学到的内容,然后让同学自己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可灵活掌握,即可采取集中的方式,也可以随时进行。

3.4 讨论式教学方法:每章授课结束后,实行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式多向交流。目前在我国的教学体制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该模式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但是不可否认,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以及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但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如果每学期开展1~2次的课堂大讨论或数次的小讨论,就可以弥补这种局限性。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次数有限.学生为参加课堂讨论而展开的思维活动不可能与平时的听课活动挂起钩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每章授课结束后留出一定的时间。通过教师答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更加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在重要而难懂的内容讲授以后,在复杂关系时,可以利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使学生按照座位就近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畅所欲言。即使不同意见,也允许充分发表,在基本达成意见后,派出代表发表本小组的意见。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当了一次课堂的主人。

3.5 循序渐进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美容医疗的检查和治疗是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初学者为好奇心所驱使,急于掌握相关操作,往往容易出现差错。对于已有操作基础的医生,除了矫正不规范的操作外,主要应当利用综合医院病种丰富的优势,使其增长知识,提高诊治能力。医生前期不操作,以看为主,兼做术前器械准备。使其在观摩过程中建立感性认识,熟悉解剖、标志和部位判断及操作注意事项,在这一时期内使初学者将书本知识与临床结合,对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有更深刻的认识,当开始正式操作时,初学者难免有些手忙脚乱,操作和观察无法协调,此时带教医师应该耐心指导,尽可能使初学者有良好的规范操作习惯,尽量使其手眼协调。

4 反思与总结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也发现了部分不足和问题:

4.1 技术理论授课内容单一:在培训过程中,部分学员反映初期的专业技术理论授课内容枯燥、复杂、晦涩难懂。对于激光美容仪器的构造、激光专业理论等内容没有兴趣,觉得无足轻重。激光的基本理论知识,美容仪器的构造及作用机理,这些基本理论知识虽离临床较远,但作为一名高级专业美容师,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帮助其分析在具体治疗中出现的各类临床问题,作为解决问题发现新治疗方法的必须理论基础。因此此部分的内容讲授也十分重要,笔者系统分析了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情况,提出多媒体结合实物、动画配合录像、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形象生动,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同时对于理论内容的掌握更生动形象。

4.2 临床实践操作监管不足:在临床实践操作中,前期因为经验不足,对于操作学员的监管不认真,学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治疗操作,出现操作激光仪器设置异常、使用不当引起机器的损害。对此情况的发生,笔者在中后期的操作实践中制定严格的操作监管规定,要求学员操作必须在带教老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严谨私自造作,在每次进行治疗前都应和带教老师确定参数及相关内容。通过规定的制定,在中后期再未出现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和问题。

综上所述,在目前国内尚无规范化高级美容医师培训行业标准的情况下,笔者提出“高素质、扎实理论及高实践水平的高级美容医师”的教学培训目标,通过规范化的学员招收标准,配合规范化教学师资队伍,构建规范化教学内容,力求通过笔者的培训为我国皮肤美容行业输入高质量专业人才。通过实际观察,笔者的培养方法得到了前来参加学习的广大学员的充分肯定,在皮肤美容行业内得到认可,是规范化美容医师培训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许龙顺,李靖.美容医学科学发展与人才教育[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3):358-359.

[2]尹健,姜希连,高树奎.美容外科现在和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l7(2):216-217.

医美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1调整专业结构,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2006年,卫生部下发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将不允许报考临床助理医师,使得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再次发生变化。2007年明确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培养类型是“技师”[1]。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医疗美容技能,从事临床医学美容技术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术有理化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技术、减肥美体技术和整形手术后的护理等;要求掌握的技能有基本医学美容技能、熟练运用各种美容仪器设备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教学中始终紧扣实用性这一特点,突出教学与美容市场的结合[2]。

2调整教学计划,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2.1 为适应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根据高职高专特点,本着专业基础知识“必需”与“够用”的原则,适当的减少公共和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对于具有重复性的课程可以消减掉,比如:《美容心理学》可以代替《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容伦理学》可以代替《医学伦理学》。而临床基础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时,应适当向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倾斜,比如:制定系统解剖学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医疗美容专业特点将皮肤解剖结构作为重点讲述等。

2.2 根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特点,在教学计划中,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医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医疗美容技能的学习与锻炼;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基本上以实际工作需要为标准。通过医学美学、素描及形象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具备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情趣及较高的审美能力;调整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的学时比例,尤其应适当增加实训课学时,同时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使医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医疗美容技能,提高其整体素质。

2.3目前各地医疗机构对于医疗美容技师没有统一的认识,重视程度也不够,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适当地调整与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联系紧密的课程,有目的的向该类课程倾斜,同时注重实训课的教学,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保证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3配套实验、实训室建设

根据医疗美容专业的性质与特点,要求高等教育学校必须配备相应的实训室或有附属的培训机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求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这就要求学校要配备相应的实践场所与设施,尤其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皮肤美容学、形象设计、医学美容技术、中医美容学等,应配备相应的实训室及配套实训设备。比如:医学美容技术实训室应主要配备CO2脉冲激光仪、彩光仪、冷冻治疗仪、微晶磨削机、高频电治疗仪及文刺的相应治疗配套设施等;美容美体实训室应配有酵素减肥仪、淋巴排毒仪、美体太空舱、多功能美容仪和奥桑离子蒸面仪等仪器设备;另外还应设有中医美容实训室,形象设计室,形体训练室,化妆品化学实验室等,充分满足学生实验、实训需求。为了保证实践效果,应配备专业的实训员,并给予充足的实训学时,以促进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练的掌握医疗美容技能。

4加大教学方法的改革

4.1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动态互动教学:多媒体能够有效的整合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影像、图片等,并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教学中能更好的便于学生理解,并形成良好的互动,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实训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实训课前授课教师均应进行集体备课,力争做到“三好”即“备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总结好一堂课”。对每次实训课都要进行精心设计,讲解时应做到正确、仪器设备操作熟练及讲解详细到位,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设定1~2个教学目标,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有合作关系的医疗或非医疗美容机构去见习,以吸取最新的医学美容信息,充实了实践教学的内容。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教育模式要秉承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及时的调整和完善教学体系与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使医疗美容专业更具有生命活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 洋,谭佳男. 对高职学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辽宁高职学报,2008,11(2):22-23

医美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美容手术存在不定型手术方案设计思路与美容个性化的要求,要求专业医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具体来讲包括空间想象能力、心理描绘能力等。美容专业与理工科、社会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广泛交叉;
注重外形改善与功能兼并恢复;
与心理学有密切关系;
需要深厚的美学艺术理论与技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整形美容外科医师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良好心理想象能力,广博的社会知识和阅历,尤其需要熟练的外科操作技术和丰富的审美知识[3]。正是这些特殊要求决定了整形美容外科医师成长的缓慢性。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未来学科发展,提高美容整形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思考许多东西,将目前陈旧的教学体系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吸收国内外其他专业学科先进理念,改革研究生培养的传统观念和模式。

1.1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教育部已下发文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目标、内容和临床实践等有了进一步的说明。如何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已提上日程,这是单位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而考核评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逐步规范和完善教学体系,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体系,建议设立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拓展学生的思路,可开展各种临床操作模拟训练,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估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结合学生填写轮转手册作评价的考核方法,建立临床能力量化考核指标,构建了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1.2阶段式培养模式的建立所谓阶段式培养模式是根据研究生接受教育培养的侧重点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理论学习阶段(第一学期);
(2)临床学习阶段(第二学期、第二学年);
(3)—科研课题阶段(第三学年)。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造就优秀专业整形美容医师的重要培养阶段。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教学医院的共性化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没有针对性设计培养方案。学生学习动力往往大部分来自外部压力,太强的压力适得其反,内在驱动力被抑制,从而使之只注重结果,对求知过程缺乏热忱与向往。通过多阶段,目的性针对性明确的学习,逐步培养研究生全面的临床工作能力。

1.3个性化培养模式初步探讨个性化培养首先需要了解、掌握每位研究生的性格特征、长处和劣势,根据不同知识水平或素质特点制定带教方案。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让每个研究生绽放各自光彩,尽可能使每位研究生发挥长处,避其缺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增长其自信心。在个性化培养方案中,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所侧重,如强调美学思维的培养,增加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强调心理素质的锻炼,包括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了解整形美容患者特殊的心理思维也非常重要。

1.4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自己做的研究领域,所选题目应从研究的深度或广度上寻求创新点,探索新试验依据。导师必须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坚决避免低水平科研的重复,毫无新意的盲目研究。研究生要瞄准国外前沿领域,应该全面掌握最新进展,鼓励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交流,积极总结自己的研究论题,主动参加讨论,培养创新性思考的能力。只有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1.5临床技能提升结合研究生需要,在临床工作中训练其发现、分析临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研究方案的科研能力。根据这些问题挖掘研究生医师的特长,如分析问题、表达问题能力,应变能力,演讲能力、写作能力等,使其通过特长的发挥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心,从而削弱其对临床生疏的不适应。针对他们缺少临床实践的缺陷,应重点加强其外科基本功的训练。

1.6培养系统的科研思维学习并掌握系统的科研思维方法远比学会那些具体的实验技术重要。研究生在校期间,都尽可能锻炼学习书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因为这是目前研究领域最客观有效的评判机制。研究生课题无论大小,都必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合理的科学假说,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假说进行验证,得出适当的结论并进行讨论。我们有必要确立:实验能力建立是硕士水平,而博士一定要做前沿的生物学实验才可以。

2结束语

医美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19世纪中叶,在战争期间,南丁格尔在手术室旁设立手术后病人恢复病房,被认为是ICU的起源。1923年,Dandv在Hopk1n、医院建立神经外科病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Dandv和Gush1ng建立起第一个24 h管理的术后恢复病房。20世纪20至50年代脊髓灰质炎流行席卷世界,包括美国和欧洲利用较大的空间建立能够容纳较多病人的抢救单位,给患者应用铁肺和手动通气,包括麻醉科、内科和外科医生组成多学科的专家队伍,这是现代ICU的最早尝试。丹麦哥木哈根麻醉医生Bjorn 1bsen,1953年首次通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1953年被公认为现代ICU元年。1960年,Max  Harrv  We1l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率先建立4张床的ICU,首次建立心、肺等脏器生命指标监护的医疗体系,建立专业的ICU团队,被公认为现代ICU之父。

2 美国PCCM发展史

呼吸医学起源于结核病的治疗,因此,呼吸专业兴起于结核病流行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有效的抗生素接连出现,结核病得到控制,患者人数迅速减少,这是呼吸医学经历的第一次事关学科生存的冲击。其后,肺功能检查以及气管镜等技术的发展使呼吸专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专业业务范围趋于稳定,直到危重医学出现。20世纪80年代开始,危重症医学在美国进入快车道,从业人员供不应求,这是呼吸医学遭受的第二次冲击。20世纪80年代,美国胸科学会(ATS)提出学科的生存和发展与危重症医学息息相关,井于1995年发表官方声明,美国PCCM执业医生应为所有内科ICU患者提供服务。

20世纪80年代,当美国危重症医学与ICU业务开始正式起步时,CCM医生应该经历什么培训,具备什么资质属于一个探索性的问题,因为此前史上从来没有这一专科。美国内科、麻醉科、急诊科与外科几个不同领域的学会在洛杉矶举行联合集会,大家一致认为,CCM应该是一个亚专科,受培训的医生必须已经完成专科(内科、外科、急诊科或是麻醉科)住院医师阶段的培训才能进入CCM亚专科阶段培训。因为各专科住院医师阶段的培训时程不等(内科3年、外科5年、麻醉科与急诊科4年),对入学标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决定由各专科学会各自举办自己的CCM亚专科培训,学制订为2年。内科学会注意到CCM内容与呼吸科高度重叠,因此决定只要另加1年,培训人员即可获得呼吸疾病(PM)与CCM双重认证,三年可以获得PM与CCM双重认证的PCCM培训项目由此诞生。据统计,美国内科ICU医疗工作内科与呼吸危重症两方面的治疗处理占78%左右,来自大内科的PCCM专业背景优势自然明显。由于美国政府不直接参与医院与医学分科具体事项,所以,如今PCCM成为危重症医学的主导力量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结果,人为政策十预成分很小。另外,美国ICU拥有权在医院,而不在科室,医生和医院是合同关系,没有所谓占地盘的现象。以处理内科情况为主要支柱之一的ICU业务对于已完成内科住院医师训练的PCCM学员属于驾轻就熟,可以保证顺利地衔接到CCM与PM亚专科培训内容。据统计,2014至2015年美国参加PCCM培训的成员占参加成人危重症医学培训人数的72.8%,美国PCCM一枝独秀自是必然。

3 中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基木上是在少数医院采用简易人工呼吸器或麻醉用呼吸机进行,多数医院不能常规开展机械通气进行较长时间的生命支持治疗。与西方国家一样,国内呼吸科早期大多起步于诊治结核。20世纪50年代开始,呼吸科逐渐独立,重点转向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炎等疾病,经常面对呼吸衰竭患者。20世纪70年代起,上海中山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等开始建立比较简单的ICU和系统引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应该说,中国现代ICU的建立真正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①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加强医疗科,重点收治外科术后患者,起步初始为外科ICU; 20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中山医院、广州呼吸病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成立了独立医疗单元、全天候运行的RICU。应该说,国内现代ICU的起源是两条路:以外科ICU起源的和以呼吸ICU起源的,殊途同归。2003年的SARS以及2008年汝川地震等事件,大大促进了国内ICU的发展。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为中国现代ICU发展作出压大贡献的前辈们:上海中山医院李华德教授(1978年出版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机械通气专著)、陈德昌教授(创立了协和医院第一个ICU,中国外科ICU之父)、翁心植院士(中国肺心病防治的创始人之一,建立了中国最早的RICU之一)、钟南山院士(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RICU,中国现代医学史上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医生)、刘又宁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RICU ,井在1990年出版了中国影响最大的机械通气专著,被认为是影响几代人的权威著作)。我们也应记得提出“中国呼吸与危重症应捆绑式发展”理念的王辰院士,早在2000年王辰院士就多方呼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相结合的重要性,井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了“呼吸内科医师应对我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承担重要责任”的述评,井全力推动,方有今天的局面。我也深刻体会到:学科的引领人物确实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引导学科发展的米来。

4 中国呼吸病学发展过程

呼吸学科是国内建立与发展最早的医学专科之一。回首过去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学科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肺结核防治阶段(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主要任务是肺结核防治,此间形成了呼吸学科的雏形。国内许多呼吸科即脱胎于结核科或与结核科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第二阶段为肺心病防治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成立了全国和各大区和各省(区市)的肺心病防治协作组,重点开展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防治研究。此间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开展了呼吸疾病诊疗的技术体系,如肺功能、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支气管镜等。各医院先后在内科中建立起呼吸专业组,后又设立独立的呼吸科。在肺心病防治工作中,对肺心病急性发作合井肺性脑病重症患者的治疗,催生了最初的重症监护医疗单元的建立。第三阶段为现代呼吸病学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全方位开展各种呼吸疾病的防治研究,与国际呼吸学科发展趋势相呼应,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交融式发展成为其主要特征。在这一阶段,许多呼吸科建立了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或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MICU ) ,客观上形成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PCCM)的初步格局。与此同时,危重症医学在国内被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在过去10余年里发展迅速,成为一支重要的临床力量。需要正确面对的是,目前国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综合的“重症医学科”在内科危重症医疗中存在业务重叠和交又,因多种原因形成各自的发展理念。如何定位、交融、共同发展成为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两个学科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5 国内PCCM体系的建立和医生的培养

虽然国内呼吸病学领域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了PCCM体制的雏形,80年代起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均设置有RICU,1/3-1/2的大医院呼吸科已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但是,国内PCCM的发展还有诸多需要迅速加强的地方。首先,作为行政与学科带头人,科室领导一定要认识到PCCM是呼吸科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现代呼吸病学的基木格局,已经形成内科专业( spec1alty)下一个极为重要的专科(sub-spec1alty ),科室名称亦应作相应更改。其次,必须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和根据我国情况,迅速建立PCCM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期将出台《关于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呼吸医师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动员住院医师选择PCCM专科,坚定地推动PCCM专科医师培训,形成学科发展的人才基础。再次,呼吸医师必须开拓视野,积极学习以脏器监测和支持技术为代表的危重症医学知识,如血液动力学检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液体管理、营养支持治疗等,井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提高在危重症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医美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疗美容技术;
美容解剖学;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07-0584-03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medical beauty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he beauty of anatomy》teaching research and reform

SU Shi-zhen,CUI Yan-ju,LI Jie,MENG Fan-wei,SHEN Fang-fang

(Shando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tai 264199,Shandong,China)

Abstract:Medical hairdressing technology anatomy teaching reform must be undertaken along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hairdressing technology.Curriculum group from the professional investigation and system reconstruction,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experiment practice、examination appraisal system reform,and fully embody the anatom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bining medical hairdress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edical hairdressing technology;
beauty of anatomy;
teaching research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一门以人体形式美理论为指导,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医学手段,来直接维护、修护和再塑造人体美,并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为目的的新兴医学技术类专业[1]。《美容解剖学》作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2],学好美容解剖学,将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顶岗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解剖学教学一直照搬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案,教学范围过于宽泛、教学内容过于深入、教授知识点过多、专业针对性不明显,为此,近几年来,课程组通过广泛调研,从专业考察和体系重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实训、考试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胆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1专业考察及体系重建

课程组根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特点,深入探讨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解剖学知识范畴,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调研工作[3],明确医疗美容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解剖学知识及重点内容,压缩或删除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来说并不重要的内容(如神经系统、内脏的部分内容),对与医疗美容工作中相关的内容加以重点讲授,还注意综合美容专业各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对解剖学知识的需求,同时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特点,将解剖学总学时由128学时(理论100学时,实验28学时) 调整为90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36学时),强调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实用性,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例如双眼皮手术时需要掌握的是眼睑附近的神经、血管分布;
隆鼻术时需要掌握鼻骨结构、分布等,在课程讲授时给予重点讲解及强调。此外,也明确了教师在讲授到某一知识点时,应联系哪些临床美容内容。例如,讲述面肌时,可联系临床唇裂及修补术,讲述腭骨可联系腭裂的相关知识,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美容解剖学是将来从事医疗美容行业的基础,从而主动学习,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授课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在解剖教学中充分体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特点,需要授课教师进行广泛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知识学习,增强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为解剖学教学和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尝试采取以下方法。组织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明确教师的责任及任务;
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带教,使新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比赛、集体备课、授课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配合校督导组组织开展教案和备课笔记检查,促进授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4];
鼓励授课教师参加各种美容学术会议及相关美容课程短期培训,及时了解美容专业最新动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
鼓励授课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提高教科研能力。此外,还邀请医疗美容技术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为授课教师讲授医疗美容知识,介绍目前医疗美容技术行业最新进展情况,从而让授课教师充分了解医疗美容法专业一线从业人员需要哪些解剖学知识,为授课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提供实践依据。

3教材及教辅资料的选择

根据专业考察、问卷调查的结果,在广泛调研,对全国统编教材进行全面、深入比较后,选用了课程组教师参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美容解剖学基础》作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授课教材。该教材突出科学性、启发性和实用性,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此外,还积极参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解剖学其他辅助教材的编写工作,如《美容解剖学实验实训指导》、《美容解剖学习题集》等,制定了考试考核标准,建立了试题库,编制出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编写典型《美容解剖学》案例及电子教案,并将这些资料上传至校园网,供学生下载学习,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4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组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综合运用以下方法和手段。

4.1直观教学法[5]:授课时均带有讲授内容所需的解剖模型、器官挂图,学生听的同时,可以看平面图,也可以观察立体模型,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更直观生动。此外,让学生充分融入学习内容之中,例如讲授“三庭五眼”、“面部美容线”时,让学生自己测量或两人一组互相进行测量,判定是否符合美容标准。效果是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课堂内容也会牢固掌握。

4.2案例教学法[6]:介绍临床美容师实践操作案例(讲述或视频短片)引出授课内容,并根据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一边学习新内容,一边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之后再回到该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讲授“皮肤结构” 时,播放瘢痕修复术的视频短片,提出问题:皮肤的层次结构、皮肤的功能后开始授课。通过案例教学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运用知识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多媒体课件的应用[7]: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特点把枯燥无味的人体解剖结构立体直观的展示出来,既增加了视觉感官刺激,更生动直观的演示授课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同时可给予学生一种新鲜的感受,并且适当运用flas,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讲到鼻部时,可添加隆鼻手术前后对比的图片和动画,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现代美容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通过多媒体这一有效手段,可以更加直观地增添美容技术的新发展及解剖学知识在美容技术中的应用,从而扩展学生知识面。

此外,在上课时既使用多媒体也要注意使用黑板[8]。例如讲授“心脏结构”时,可以在黑板上列出讲课提纲,教师根据提纲边画简图边讲解,多媒体用来播放复杂的心脏图片、心脏搏动的动画等,这样更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也减少了学生吃力、紧张地记忆屏幕上稍纵即逝的内容和赶笔记的辛苦。

5实验实训

实验实训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加强实验实训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9],所以课程组积极进行实验实训课的改革[10]。实训室配有器官标本、断层标本、器官模型及标准化的多媒体系统,实训课时尝试采用小班教学,每班30~40人,做到学生每人手中有标本,便于对解剖结构的观察、理解和掌握。在实训过程中,注意结合医疗美容技术的专业特点,重点加强头、颈、面部、皮肤部分的实验实训内容,如在进行面部实训时,要求学生特别加深对面部骨性、肌性标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结合活体触摸方法提高实训效果。

实训室除了供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使用外,课余时间还向学生开放,开放期间教师轮流值班、巡回指导,充分提高了其利用率和实验实训效果,既有效促进了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又提高了人体解剖学知识的普及程度,成为了学生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和实践资源。

6考试考核制度建设

取消了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评价学习效果的传统考试制度,将考试分为平时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实训考核三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60%、30%。平时考核包括出勤、课上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理论知识考核即期末闭卷考试,通过随机题库抽取A/B试卷进行考核,考后集体阅卷、流水阅卷,并进行试卷分析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制订出整改措施。实训考核包括标本识别、实验报告。通过以上改革,形成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考核体系,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提高[11]。

7讨论

美容解剖学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入门课程,学好了美容解剖学对后续的课程学习意义匪浅。今后,课程组将继续进行美容解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继续提高美容解剖学理论知识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知识的结合度,继续扩展实验实训内容,从而实现高职高专培养基础牢固、专业扎实、技能熟练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向义,吴正平,欧阳学平.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J].医学与哲学,2011,32(6):62-63.

[2]谷建梅.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68-1570.

[3]张秀丽,王庆,寇晶,等.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调研报告[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5):590-593.

[4]刘鸿宇.人体解剖学教学基本功训练的探索[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1):111-112.

[5]索利娅,霍东升.医学院美容专业人体美学解剖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325.

[6]黄志芳,杨红樱.案例教学法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健康研究,2011,31(3):239-240.

[7]徐学琴,牛乐,孙宁,等.医学多媒体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7):73-74.

[8]王晓慧,高振平,杨津,等.坚持多媒体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模式相结合[J].解剖学研究,2013,35(3):234-235.

[9]吕晓红,王庚,李鑫磊,等.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49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