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环境与健康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30 14:5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与健康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环境与健康论文【五篇】

环境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篇

    一、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体摄人过量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氟对防龋齿、促进牙的生长有积极作用,氟还参与人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和钙、磷代谢。但是,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和骨质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现代人与古代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环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过了古代环境。因此,现代人人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古代人.

    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它们在人体中有隐藏毒性,当高于某一阈值时,人体便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铜的过量摄人曾导致了轰动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长期食用含铜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达72处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铅也是一个潜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在汽油时代开始以前,古代罗马人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铅了。古罗马人用铅制成贮存糖浆和果酒的容器,贵族妇女痴醉于铅做的化妆品。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铅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产和不孕症是罗马帝国上层阶级出生率低,从而导致古罗马最终衰亡的原因。随着铅的开采和汽油的使用,环境中的铅越来越多。铅中毒引起人体寿命缩短,情绪低沉、疲倦、贫血,甚至影响儿童的智力。  二、人体对污染物的富集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质越多,“潘多拉魔盒”效应也越明显。据统计,已有96000种化学品进入了人类环境。这些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100年前,“滴滴涕”的发明者(瑞士人缀勒)由于发明了“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奖,而现在许多国家因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已将“滴滴涕”列为禁用品。

    科学家发现,人体对环境中某些元素具有惊人的富集效应。美国的科学家在长岛河口区做过这样的实验,大气中“滴滴涕”浓度很低,但经过食物链放大,进入人体的“滴滴涕”浓度可达大气“滴滴涕”浓度的 1000万倍以上:大气“滴滴涕”(富集1.3万倍)浮游生物(富集14.3万倍)小鱼(富集57.2万倍)大鱼(富集85.8万倍)水鸟(富集1000万倍)人体。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富集放大是惊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县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县的痛痛病及农药的污染,研究表明,工业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镉污染,从而使当地居民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含镉量超标,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粮食、蔬菜等,导致体内镉负荷逐渐增高,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乃至肺癌。长期、低剂量接触镉污染主要产生的肾脏病变,表现为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镉中毒时,肾脏对钙、磷的吸收率下降,对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长此以往,可导致镉接触者的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镉还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睾丸的肿瘤。都是由于食物链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结果。着名物理学家牛顿在1692年由于患严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忧虑及妄想等症状而与世长辞。100多年后,人们分析了这位大物理学家的头发样品,发现牛顿死于铅、砷、镉中毒。这些元素都是牛顿用金属做炼丹实验时,从“潘多拉魔盒”中跑出来的。牛顿当年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身体吸收了他的炼丹元素,并因此而丧生。

    三、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

    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气态污染物一般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由于呼吸道各个部位的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体肺泡面积达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进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径一般不超过3μm,而直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气态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而水溶性较小的气态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由血液输送到人体各组织。不同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状况不同。一般来说,重金属往往分布在人体的骨骼内,而“滴滴涕”等有机农药则往往分布在脂肪组织内。毒物长期隐藏在组织内,并能在组织内富集,造成机体的潜在危险。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的污染物可以原报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体的肝、肾、胃肠等器官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和水解,这一代谢过程主要与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关;第二步是结合反应,一般经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原属活性的有毒物质就可能转化为惰性物质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现象,如农药1605在体内氧化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经肾、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少量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过皮肤的新陈代谢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

    人体除了通过上述蓄积、代谢和排泄三种方式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外,机体还有一系列的适应和耐受机制,但机体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体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剂量、作用时间、反应条件和个体敏感性等。总的来说,不同的污染物对机体危害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时间都是不同的,只有当环境污染物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发生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当污染物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常会造成急性危害。历史上的公害事件,都是急性危害的例子。当污染物长期以低浓度持续不断地进入人体,则会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例如,大气低浓度污染引起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低剂量重金属铅引起的贫血、末梢神经炎、神经麻痹、幼儿脑受危害而引起学习和注意力涣散等智力障碍等。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主要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资料表明,人类癌症由病毒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过5%,由放射性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90%。而致癌的化学物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环境污染物。例如,砷化物、石棉纤维、煤烟中的苯类、二氧化硫、农药等。如位于包钢北部偏西约20公里的沙德格苏木,许多牧民都患有腰背部及四肢关节疼痛,部分人出现骨骼变形,据包头医学院在该地区的调查,儿童牙齿斑釉率为97.63%,成人为89.57%,严重的氟污染不仅损害了沙德格百姓的健康,而且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危机。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大队有万余头羊,后来只活了不过4000头,牧民们生活极端困苦,纷纷洒泪离乡,逃荒到达茂旗等地。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很重视,指派太原环境医学研究所去调查核实,结果情况基本属实。

环境与健康论文范文第2篇

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开设心理讲座和心理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宣传心理知识等心理操作技术的运用,却忽视了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持续影响,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达到的效果有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注重运用传统心理操作技术的同时,应该考虑营造和谐舒适的校园环境。

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局限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自身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及其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途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展开,所采用的典型技术就是心理操作,即通过心理调适来预防或矫治人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依赖心理操作技术,忽视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难以排除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使用传统心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尽力控制环境因素势在必行。

二、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9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看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并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子系统。环境不是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其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子系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能够找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

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其中并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五个子系统,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指明了方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其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学习知识、享受生活之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则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胡思乱想,既影响学生学习、破坏学生心情,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生的小家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共同奋进的互助集体。在这样的“小家庭”中生活,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困有所助,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

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甚大。生活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会油然而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从而使人情绪愉快、精神焕发。相反,身处污秽、嘈杂的环境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宁。因此,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种植花草树木、修建人工花园和清洁校园卫生等方面展开。

2.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深入地了解学生,除平时观察和交流沟通之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极其重要。而且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发展潜能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调节其心理困扰,预防其他心理困扰的发生。

3.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社会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外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是智能多元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都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一致,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背离社会文化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不适感和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学校各项举措与社会文化的总体要求具有同步性。

4.关注突发事件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

布朗芬布伦纳把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看成是历时系统,认为生态系统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须注重恰当处理突发的生活事件,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利事件对学生心理造成消极影响。

环境与健康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括)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门槛回归方法,分析了环境污染与公共服务对健康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对健康支出具有显著性影响,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公共服务变量的引入,对环境污染的健康支出产生了门槛效应,并且不同公共服务对环境的健康支出影响产生的门槛数各不相同。其中,教育产生的门槛数为三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产生的门槛数均为一个。

关键词:

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健康支出;门槛效应

一、引言

我国现今拥有将近14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GDP增长速率持续24年保持在7%以上(1991-2014)。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共同刺激下,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表现得极为突出,各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污染随处可见,不少城市常年处于空气污染超标状态。有关水污染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河流已有82%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江河水系中,劣V类水质已经占到了41%,城市河段中的90%以上已达到了严重污染的程度[1]。而对于固定污染体现出的危害为大多数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的困扰。这些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不言而喻。其中,损害健康最直接的污染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这两种污染的相关物质分别通过呼吸道和饮食进入人体,致使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免疫力下降,给人体造成健康风险、疾病甚至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并测算得出,我国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经济损害占居民疾病负担的21%,每年过早死的人数中有30000人源于室外空气污染,而因室内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的人数每年达420000人,并且居民疾病中环境因素所占的比重仍呈上升趋势[2],甚至有研究者认为我国80%~90%的癌症病因与环境因素有关[3]。环境污染的严重化提高了疾病产生的风险,激发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从而引起了健康支出的增加。根据清华大学与亚行联合的《中国环境分析(2012)》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因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经济损失已达到GDP的1.2%。由此,环境污染对健康支出的影响具有显著性,但在不同地区,尤其在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异性的地区,其影响的显著性存在差异,据有关学者研究显示,公共服务具有的功能之一就是抵御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风险和降低健康成本。对于公共服务水平供给不足的地区,其所面临的环境健康风险问题更加严峻[4]。因此,为有效降低居民健康成本和增强地区间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改变以往学者通常从环境科学和医疗卫生的角度分析环境健康效益的方法,转而运用经济学的手段,加入公共服务因素探讨如何提高环境的健康效用,降低居民的健康支出。就理论上而言,公共服务具有增强居民抵御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风险的功能[4],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最基本的需要,也有助于环境污染的改善,延缓健康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害,甚至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尽管如此,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共服务对健康支出的影响存在累积效应或时滞效应,即:公共服务(教育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治理投入等)在供给初期,由于受供给数量不足和自身“折旧”的影响,导致其影响范围有限,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微乎其微。只有当其供给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其“折旧”影响时,公共服务才能够显著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实现降低健康支出的目的。同时,公共服务供给的增加与健康支出的降低之间有一个传导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因此,为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政府需要了解并把握公共服务的累积效应和时间滞后效应。与此同时,由于受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加之各级政府没有有效界定个人与政府的社会责任,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在我国表现得极为不公平。如:我国农村环境一直以来作为城市环境污染的消纳方,致使公共服务建设在农村存在奇缺性[5]。鉴于此,本文一方面将倡导各级政府重视公共服务建设;另一方面揭示并验证公共服务对环境污染与健康支出关系影响的内在机理,为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提供依据。

本文以中国2003-2013年各省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门槛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了环境污染与公共服务对健康支出的影响,以及区域间公共服务的差异性对环境的健康效用影响,倡导政府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应注重其结构的调整和效率的提升。其中环境污染主要指空气污染。

二、文献评述与假设

早在20世纪初期,国外便已经开始了环境方面的健康研究。开始时,研究者们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式分析大气污染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如:早在1964,MedaliaNZ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大气污染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他认为,由于大气污染会刺激到眼睛、鼻子与喉咙,降低能见度,因此这些污染物一直都不受人们的欢迎[6]。随着研究的深入、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环境健康方面的定量研究开始产生,并逐步取代了定性研究。而定量研究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首先,定量研究侧重于环境污染与健康两者间关系的分析。根据NeidellMJ指出的一氧化碳对1-18岁的儿童哮喘发病率的上升有促进作用的观点[7],由亚行专业团队和环境研究领域的专家联合完成并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国家环境分析》(2013)报告指出:大气污染导致了人体肺功能的下降,提高了支气管炎、肺心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带来了医院就医人数的增加,甚至引起了居民过早死亡人数的上升。该研究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并没有对空气污染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详细的解释与说明。其次,定量研究演变为环境污染与健康相关变量间的探讨。如:环境污染与健康支出和环境污染与健康经济损失。此两者可以概括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包括个人与家庭,宏观为社会与国家。在微观层面,环境污染中不论是大气污染、水污染或者其他污染,都会损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增加居民的健康支出[4][8][9][10][11]。ChristopherL.Ambrey等采集了澳大利亚家庭、收入和劳动力方面的数据,并用空气污染模型测得的MP10值作为空气污染指标,以调查昆士兰东南部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方式测算PM10引起的健康成本,得出污染导致平均每个家庭降低了5000澳元的收入[12]。在宏观层面,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11][13][14]。赵晓丽等(2014)以计量反应模型为基础,将温度、湿度和饮食模式引入模型之中,并用人力资本法估算了北京市2011年中大气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人数所产生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4亿元。其中,心血管疾病损失值为4.27亿元,呼吸系统疾病损失值为1.77亿元[15]。这些研究探讨了环境污染与收入、环境状况、健康存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侧面反映出健康支出的产生不仅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还受其他相关因素的制约,为环境污染影响健康支出的研究拓宽了思路。第三,定量研究转变为环境污染、健康或健康支出与其他变量间三者关系的研究(现今的研究状况)。根据前人的研究与经验分析,环境污染与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如何降低环境的健康风险以及探讨环境的健康风险与其他因素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研究者们探讨的中心问题。环境的健康风险问题并非是简单的两者间关系问题,相反通过引入其他视角分析环境的健康影响,不仅丰富了环境健康方面的研究,而且让研究更趋于现实状况,对现实更具有指导价值。

如:叶小青、徐娟(2014)从人口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环境质量与健康支出之间的关系。得出老年人所占比重与健康支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儿童所占比重与健康支出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同时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对健康支出的增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6]。齐良书(2008)通过构建经济、环境与人口健康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得出:工业污染对居民健康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经济增长对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相反,健康水平的提升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贡献并不显著[17]。叶小青、李先玲(2013)通过构建相关面板数据模型,从居民收入角度分析了环境质量与医疗健康支出之间的关系,并就区域间医疗健康支出产生的差异性进行了说明与解释。结果表明:环境质量的恶化会引起居民医疗健康支出上升,而收入水平的上涨能够显著的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支出上涨压力的下降具有促进作用[18]。通过对上述研究和其它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显示,环境污染与健康支出之间的关系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人口结构、居民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等。这些影响因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只有将这些因素剖析出来,才能够真正理解环境污染与健康支出之间的关系,为政府提供真实有效的政策依据。本文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分析环境对健康支出的影响,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根据公共服务供给对环境的健康影响会产生门槛效应[4],以及健康状况与健康支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了公共服务对环境污染与健康支出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公共服务供给累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环境污染对健康支出的影响会出现显著性下降,即产生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第一,中国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和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仍未改变,国有部门的产业布局主要集中于能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19],其中第三产业偏重于工业增加值高的部门,而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环境、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的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福利效用为代价,居民的健康支出在为政府买单。第二,中国的市场化仍处于较低水平,行政审批过多,极大的束缚了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阻碍了国有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同时将民营企业阻挡在门外,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与供给效率,从而增加了居民健康支出上升的风险。第三,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加之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偏重于经济发达地区,致使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两极分化严重,总体水平难以上升。当然环境健康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空间巨大,如:从公共服务结构角度分析环境对健康支出影响,或者引入政策因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等变量。如果条件允许,环境健康方面的研究不仅仅存在于三个变量之间,而应扩展为多变量间的研究,因为环境对健康影响和环境对健康支出影响受多重因素干扰。综上,本文围绕公共服务对环境污染与健康支出关系的影响为核心展开研究,提出公共服务对环境污染于健康支出关系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并且不同的公共服务对环境的健康支出影响产生的门槛效应不同。针对以上问题与假设,本文首次以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实证基础模型和门槛模型进行验证,得出公共服务对环境污染与健康支出影响的门槛值。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一)基本模型的建立与变量解析通过对ChayK.Y.,JosephP.Newhouse和叶小青等文献关于收入、健康与其他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特点,探讨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对健康支出的影响,构建的面板数据模型。控制变量: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为有效探究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对健康支出影响的关系,需要对影响健康支出具有显著性的因素进行控制,其中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健康状况对健康支出影响较大,需要将其作为控制变量,yit是i地区t时期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deathit为i地区t时期居民的死亡率,根据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死亡率与健康状况的关联性,文章以死亡率来表示居民的健康状况。核心解释变量1:以PM10、二氧化硫和烟粉尘为变量的大气污染状况。环境污染的恶化对健康支出上涨的影响并非是直接的,两者之间还存在健康水平这个隐含的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先导致了居民健康水平的下降,之后,疾病的产生引起了健康支出增加。由于污染程度一般体现在污染物成分的浓度上,而非量上。同时各省省会城市一般作为各省经济、文化与政府治理的中心,其城市的面貌对各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主要以各省省会城市年平均PM10浓度表示各省环境污染状况,即PM10it。为提高并保证环境污染指标的解释力,文中以sm与so作为辅助变量引入模型之中,分别为烟粉尘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核心解释变量2: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根据公共服务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分别为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与环境治理投入。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人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健康的多产者[20][21][22],教育通过改变人的生活习惯与偏好而影响人们的健康,比如抽烟、嗜酒和熬夜等,同时教育对于改善人们的健康具有显著的正效应[23][24][25],本文选择普通高校师生比来代表教育供给水平,用eduit表示。Protect与in-fra分别表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GDP比重。由于我国农村环境基础建设极其匮乏,同时鉴于环境基础建设存在外溢性以及农村环境基础建设投资数据的不可得性,本文分别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GDP比重代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模型中c为常数项,β1~β9为各变量前的回归系数值,uit为扰动项。

(二)门槛回归模型的建立环境质量对健康的影响存在基于公共服务水平的门槛效应,当公共服务供给的累积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程度会出现下降[4]。据此,本文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门槛回归模型,验证并得出公共服务对环境污染与健康支出影响产生的门槛值。“门槛回归”模型是Hansen于2000年最先提出的。本文以Hansen(2000)构建的门槛回归模型为基础,结合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构建了如下门槛回归模型。在分析公共服务对环境污染与健康支出之间产生门槛效应的过程中,本文从公共服务的教育水平(普通高效师生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GDP比重)和环境保护情况(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三方面分析了公共服务对环境污染的健康支出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

四、估计结果

(一)基本回归文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对相应数据进行平减处理(以2003年为基期)和相应的变换,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共获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不包括)。表1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为解决变量间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本文选择spearman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每万人拥有卫生人员数(m)、二氧化硫排放量(so)与烟粉尘排放量(sm)等变量。为验证模型适合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文中采用hausman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F统计量为0.000,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比随机效应模型更合理,验证结果如表2。Fe与Re对应的表格数值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下各变量的参数,根据表(2)结果可知,PM10与健康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PM10浓度的上升会引起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增加医疗健康方面的支出。而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人们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投入,但收入水平的日益改善对医疗健康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的影响甚微,甚至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健康的消费呈边际效用递减趋势。同时教育资源的投入,对健康支出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当教育投入增加时,健康支出的数额在不断增加,其所占消费的比重在逐渐下降,由此可知:教育的投入有助于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与重视、生活习惯的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相应地,公共服务中环境治理投资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占GDP的比重对健康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的影响显著性偏弱,两者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关系,其表现出的结果与前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需要注意一点,我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值仍然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化建设仍然在不断的加速,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显得更为严峻,因此,我国现阶段处于发展、维护与污染三者同时并存的矛盾体中,这便不难理解环境治理投资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占GDP的比重与健康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呈正相关关系。

(二)门槛回归本文基于上述理论对模型进行门槛分析,采用自抽取法得出相应的P值与F值,其中对单一、双重和三重门槛抽样次数均为100次,结果如表3以及门槛图形1、2和3所示。由上表数据可知,当门槛变量为edu时,其单一门槛、双重门槛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并通过检验,而三重门槛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同时三重门槛估计值并非位于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的置信区间内,因此以教育代替公共服务的模型存在三重门槛特征。对于以protect为门槛变量的模型,其单一门槛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而双重门槛和三重门槛的门槛估计值均位于单一门槛的置信区间内,因此,以protect为代表的公共服务门槛模型存在单一门槛,但通过图1可知,其中的临界值大于LR值,表明所得到的门槛值可能为无效门槛值。同理分析,以infra为代表的公共服务门槛模型存在单一门槛。五、结论本文基于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对健康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一,环境污染对健康支出影响显著;其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够改善人体健康,当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境的健康支出影响表现显著,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环境的健康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但其对健康支出的具体影响并不能确定,因为不同种类的公共服务或者同种公共服务的不同供给水平对健康支出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教育的供给能够改善人们的健康,同时具有降低健康支出的作用,并且区域间教育水平的差异对健康支出影响的显著性和正负相关性也存在不同。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而言,其供给水平具有促进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的效果,但会因此而增加居民的健康支出,加重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负担。据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所具有的政策含义有:第一,环境、公共服务与健康支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不应单独或者片面的考虑部分因素。第二,公共服务的供给对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第三,政府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应调整好公共服务供给的组成结构,注意哪些公共服务会导致健康支出增加,而哪些公共服务会降低健康支出。第四,教育投入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低健康支出的作用,政府应重视对教育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林海平.环境产权交易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30-131.

[2]王春霞,朱利中,江桂斌.环境化学学科前沿与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79-680.

[3]徐晓勇.卫生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1-202.

[4]卢洪友,祁毓.环境质量、公共服务与国民健康:基于跨国(地区)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3,(6):106-118.

[5]杨妍,孙涛.农村公共服务与生态环境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43-48.

[6]MedaliaN.Z.Airpollutionasasocio-environmentalhealthproblem:Asurveyreport[J].JournalofHealthandHumanBehavior,1964,5(4):154-165.

[7]NeidellM.J.Airpollution,health,andsocio-economicstatus:Theeffectofoutdoorairqualityonchildhoodasthma[J].JournalofHealthEconomics,2004,23(6):1209-1236.

[8]苗艳青,陈文晶.空气污染和健康需求:Grossman模型的应用[J].世界经济,2010,(6):140-160.

环境与健康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教学环境是高职院校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学场所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进行研究与探讨。

生态心理健康由个体生理、个体心理、生态外环境三部分内容构成,它包括个体心理内部的平衡、个体心理内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个体生理与心理的平衡。生态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环境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加强建设高效的高职院校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

1.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院一级的管理层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在二级院(系)主任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研室在开展教研活动中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动态地揉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

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首先,应考虑科学设置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参考本科院校宏观型的做法,注重思政的宏观管理,但忽略了系部乃至年级、班的微观层次的管理,忽略了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

其次,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师资比较薄弱,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教师队伍中选拔聘任和培养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让这些专、兼职教师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并考取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
二是培训年级政治辅导员,增强辅导员的学生心理辅导意识,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生活的益友,心理的医生;
三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揉和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3.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要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面临着知识更新、社会舆论、竞争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在这些压力之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引导学生发展个人的智力和培养个人的健康心理。二是要提高教师“育人”的意识,明确育心理健康之人的重要性。三是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的培训,要求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加强生态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让每个学生都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课程如基础文科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公共关系学类课程、礼仪课程等。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课程的网络资料和多媒体课件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心理暗示,从而培育出健康的心理。

三、努力建设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场所环境

加强教学场所环境的建设,做到让学生在明亮整洁的教室中学习,在设施先进的实验室中做实验,在雅静宽敞的图书馆中阅读,在优美谧静的校园中漫步这些良好的环境因素,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场所的建设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场所建立“三个网络,一个系统”。“三个网络”,是指以卫星电视和校园电视台为中心,建设双向闭路电视有线网络;
以中心机房为中心,建设各系(部)、各教研室、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室联网的校园计算机网络;
以音频电台为中心,建设语音室及无线、有线自动广播网络。“一个系统”是指“三个网络”在“网络中心”汇合,构成一个真正的“多体媒体智能双向控制教育系统”,整个系统中的信息和资源都将共享,教师可通过网络检索信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或教室利用校园网或双向闭路电视进行“主动式”、“交互式”学习,也可在网上接受远程教育。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必定心情愉悦。

2.校外实习实训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在教学课时安排上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是1∶1,而校外的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校外实习实训和谐的环境建设,是学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具体心理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动员,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实习过程中的意志、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挑战;
二是实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校内带队教师与指导教师、基地管理人员与师傅的共同引导和指导下完成心理与技能的调整——适应——平衡的过程;
三是实习结束后,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这三个阶段的顺利完成,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态调整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心理基础。

四、发展有利于生态心理健康的学习型校园文化

营造一个蓬勃向上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是高职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美丽校园,营造优雅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2.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校刊及网页、校园广播来营造校园的学习型的精神文化氛围。

4. 引导与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发挥社团的群体效应作用。

综上所述,管理严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气氛融洽、实习实训场所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也就是说,要实施高职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抓好教学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峰.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合肥工业大学.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2007,(03).

[2]肖二平,燕良轼.生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4).

环境与健康论文范文第5篇

生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为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整体环境出发,将各种环境的资源相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结合,开展系统、全面、可持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生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生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新兴的一种研究取向,自20世纪中期西方开始出现。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开始更多关注这一研究取向,对其进行分类和界定,研究其理论取向及意义,根据其观点对心理学研究模式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内容也陆续从以生态危机及环境保护为初衷的生态心理学角度扩展至研究人—环境交互作用的注重实际应用性的生态心理学,谋求人与环境有机和谐,并致力于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生态心理学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也为更加系统地、动态地、发展地研究心理打开了新的思路。生态心理学观点在各个学科当中都有运用。它系统宏观的思想可以给予各项工作许多启发,并十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个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实际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需不断提升,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需不断改善。利用生态心理学观点整体把握、综合考量、系统操作并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和谐、稳定,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路可结合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探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逐渐占有较重的地位。2011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机构设置、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硬件软件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开展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正在逐步走向理念人本化、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发展科学化的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主要体现为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相辅助,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相配合,进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排查,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已有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与此同时,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强调心理问题与危机的防范处理,除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外,重点针对已经出现问题和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校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错认为仅仅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维护;第二,很多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质不足,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面学时设置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不足,学校其他教师及行政人员不重视、不理解、不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导致工作开展不力;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较为单一,目前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往往只有课堂,相应的社会实践课程少,且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第四,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网络资源、社会多元思想等多方面的环境影响,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1],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受到诸多影响。

2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生态心理学,狭义上可界定为: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有学者先后对国内外生态心理学本身进行了梳理、分类和界定,概括出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学者们达成以下共识:第一,生态心理学受深层生态学理论影响,以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2];第二,生态心理学强调环境或背景性因素的重要性,反对脱离环境孤立研究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第三,多元的交互的因果解释对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3];第四,生态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交互作用,研究对象是人—环境,研究要在真实环境中进行[4]。从生态心理学观点可以看出,心理学不应该仅研究人的意识和行为,更应重点研究人的心理和所对应的环境因素。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意义与价值。

2.1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的意义及应用概况整体主义是生态心理学遵循的原则,研究侧重于谋求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机和谐,并致力于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自兴起以来,将实验室心理研究扩展到了社会应用性的心理研究,其观点对心理学研究及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很长远的发展趋势。研究者发现:“更为宏观的社会及自然环境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不仅仅是对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的被动响应,还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塑造它们的宏观环境”[5]。因此,生态心理学观点将研究对象从个体与近端环境扩展至宏观环境,可以为各领域研究创建更多视角,将生态学理论融入各领域理论体系,更系统全面地、贴合实际地研究问题。目前在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运用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对心理疗法的探索、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构建、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作用、对教育活动的启示等。如在心理疗法领域,荒野疗法、家庭疗法都运用了生态心理学观点,行之有效,应用广泛;在教育领域,生态学习观、情境教学观应运而生。这些研究的结论将有助于系统全面地思考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2用生态心理学观点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研究价值生态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与环境各自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个体与环境的组合同样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同理,在高校中,大学生、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各自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以往大多数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将大学生自身与外在环境隔离开,习惯于对学生做单一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预防和处理,以不出现问题为目标,很少采用积极手段维护学生的和谐心理;在学校整体环境上,仅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学生家长、学校其他教师及工作人员极少参与,如此很难真正实现各个独立生态系统与整体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想要构建大学生和谐心理状态,不仅需要做针对大学生的工作,更应融合环境,把握整体情况,共同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其更加系统、全面、行之有效、可持续。

3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根据生态心理学观点对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可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整体研究,要考虑到其相互之间的共生关系,结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可从整体环境入手,坚持横向全面发展,纵向可持续发展,系统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1从整体环境出发构建和谐心理环境大学生心理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依托于整体环境情况,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不能割裂联系孤立地看待心理活动。任何心理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实现的[6],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从整体环境出发,作用于学生心理这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将各种环境的资源相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有助于改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注重培养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上文提到,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之一是过多强调心理问题与危机的防范处理,而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维护。若要构建整体和谐的心理环境,不能孤立来看学生的心理活动,应改善原有的仅针对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提高学生自身调节心态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培养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促进其内心全面和谐发展。

3.1.2建立全员心理教育的体制机制学校环境与校园文化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当前很多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一个部门来完成,学校各级人员(包括领导、行政人员、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片面并具有局限性。全员心理教育是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在体制机制上,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强每一位教师的心理知识素养。除对问题的处理以外,在日常管理、教学、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传递心理教育讯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得到教育,共同营造一个时时温暖、处处温馨的和谐心理环境。3.1.3把握“互联网+”时代开展全面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时代为人的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新的媒介,社交、娱乐、学习……以上种种活动均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来实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有两方面启示:一是防范。即要注意大学生在新媒体获取的信息是否对其积极心态有不良影响。二是利用。即主动通过新媒体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学生心理状态“察言观色”,如通过微信朋友圈观察学生实时心理状态,通过个人博客博文看学生的心路历程,通过微博使用情况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取向,通过播客、小咖秀等作品上传观察学生的气质个性[7]。把握“互联网+”时代这个社会环境,开展全面的心理教育。

3.2从横向与纵向双向考虑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生态心理学观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整体主义和可持续原则,开展系统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教育活动。可从横向和纵向双向考虑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1从横向角度全面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多项工作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从生态心理学观点出发,每一项工作都应站在宏观的角度系统地探索其开展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结合人—环境的交互作用,第一,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尽可能多利用情境教学,创设相应的相对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更直观地处在真实情境之中,深入体会教育内容,掌握处理方法;第二,改善仅有课堂教学的现状,多结合实际的社会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在心理普查方面,除了利用相关心理普查量表进行筛查以外,可以基于生态心理学视角建立新的心理健康标准,以弥补目前心理健康标准存在的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缺陷,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宏观考查心理健康问题,全面地衡量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关注个体的症状表现,而且注意心理健康问题与环境的关联性,在相互影响中审视心理健康的表现及其影响[8]。在心理咨询方面,生态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被破坏,这时可采用荒野疗法、森田疗法、冒险疗法、自然疗法等,在行动上回归大自然,在思想上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从而改善与环境的平衡状态;对于未出现问题的学生应多注意动态平衡的维持,尽可能将工作重心从“治”转换为“防”。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方面,可在个人成长性质活动基础上开拓团体性质活动,重在协调学生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开展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为主题的活动,加强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增添心理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处于积极温暖的校园环境中,心理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2从纵向角度开展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纵向开展主要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应具有持续性,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不能只顾眼前,不能只把重心放在处理问题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之积极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学会遇到问题积极调节心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持续,学生心理得以长久健康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才,其自身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应加强师生互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加深校园文化影响,让学校、家庭、社会、文化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整体环境,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保障大学生健康和谐的心态。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随着生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更具实际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珲.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5,(14):63—65.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易芳.生态心理学之界说[J].心理学探新,2005,(25):12—16.

[4]易芳,俞宏辉.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6—20.

[5]窦东徽,石敏,赵然,刘肖岑.社会生态心理学:探究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新取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3—53.

[6]李梅.从生态心理学的视野看心理健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9.

[7]吕妍,马小晶,王军胜.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7):223—224.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