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集约化畜牧养殖的出现,社会大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对职业学校畜牧养殖专业教学提出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业毕业论文【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畜牧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畜牧养殖专业;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484-01
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集约化畜牧养殖的出现,社会大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对职业学校畜牧养殖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引起了广大职高畜牧专业教师的深思和探究。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适应现代集约化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使畜牧养殖专业得到高效发展,是我们必须探究与解决的课题。我从职业院校畜牧养殖专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入手,谈谈认识和体会。
1.职高畜牧养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生源不足,学生文化基础差。由于职业院校自身存在的软硬件不足、就业形势的严峻等问题,职业院校的吸引力降低,学生不愿报考职业院校。而畜牧养殖专业做为"农"字头专业,相对来说脏而累,另外,该专业见效慢不如外出打工来钱快,使得许多希望孩子"跳农门"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学习本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得不降低门槛,实行免试入学,这样一些未能进入好一点中学的学生甚至一些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差,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造成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从而形成招生难度进一步加大,招来的学生基础更差的恶性循环状态。
1.2师资力量的组成不能适应畜牧养殖专业的要求。职高院校的学生除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掌握畜牧养殖专业技能。很多畜牧养殖专业的教师是从师范院校生物系毕业的,他们在中学完全能够胜任,但在畜牧养殖专业却不能很好地胜任。部分科任教师虽然是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但由于毕业时间早,专业理论知识已不适应现代集约化畜牧养殖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他们毕业后,大多一直从事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较少。所以我们在掌握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现代化的畜牧养殖专业知识,打造既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1.3教学安排不科学,重理论轻实践。职业院校在课程安排中,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安排要科学合理,要侧重专业课教学。现在的课程安排上常常是文化课和专业课对半,有时文化课还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方式上,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和我们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畜牧养殖"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形象、直观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1.4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畜牧养殖专业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填鸭式的"满堂灌"。小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及探究式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有些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短缺。
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应有适当比例,应侧重专业课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对半,甚至于在对口升学的情况下,文化课课时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手段上,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养殖"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 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1.5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实习条件差。畜牧养殖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实体教具、动物模型、实践操作都很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投入有限,教学设备短缺,缺乏实习场地,学生很难进行必要的养殖实习,这是学生不能有效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原因。
2.改变职高畜牧养殖专业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2.1创新教学模式,侧重技能发展。开展教学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职高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根据职高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职高生,课程安排上允许适当增加文化课教学,但总体仍要侧重专业课的学习。对于不参加升学、毕业从事畜牧养殖工作的学生,可实行模块教学,使他们主攻畜牧养殖方向,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书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这样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全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强硬的专业教师队伍只是一句空话。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2.1有计划的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去学习。这样会使教学功底更深厚,同时接受外界的先进的饲养技术,开拓视野,为畜牧养殖专业打下雄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2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养殖界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只要学校有名师,不愁学生踏不破门槛。
2.2.3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对群众带来的有病畜、禽,引导学生现场诊治、解剖,每次出诊和疾病预防注射,教师带一组学生实习,手把手的教学生,使学生能诊断、敢开药治病。
畜牧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畜牧养殖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的组成难以适应专业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之外,主要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专业课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的生物系毕业,他们在普教中可以胜任,在畜牧兽医专业上还不能完全适应。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养殖专业毕业,但毕业时间 早,专业理论水平已不适应当前畜牧养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毕业后大多一直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从事专业实践的少。教学上难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样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如何能达到技能传授的要求?这就 要求教师在掌握原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先进的畜牧养殖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 型”的教师。
(二)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重理论轻实践。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应有适当比例,应侧重专业课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对半,甚至于在对口升学的情况下,文化课课时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手段上,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养殖”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 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实习条件差。畜牧养殖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实验设备短缺,没有实习场地,学生难以进行必要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这也是学生不能很好掌握专业技能的原因所在。
(四)观念陈旧,生源不足,学生文化基础差。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自身存在的软硬件不足、就业形势的严峻等问题,职业学校的吸引力降低,学生不愿报考职业学校。而畜牧养殖专业做为“农”字头专业,相对来说脏而累,另外,该专业见效慢不如外出打工来钱快,使得许多希望孩子“跳农门”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学习本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得不降低门 槛,实行免试入学,这样一些未能进入好一点中学的学生甚至一些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差,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造成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从而形成招生难度进一步加大,招来的学生基础更差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改革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师资组合,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强硬的专业教师队伍,那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呢?我认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或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第二、有计划的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去学习。这样一来,会使教学功底更深厚,同时接受外界的先进的饲养技术,开拓视野,为畜牧养殖专业打下雄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养殖界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只要学校有两三杆“大旗”飘舞,不愁学生踏不破门槛。以上三点是畜牧养殖专业办好的前提,也就是现在说的校本培训,是恢复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的方法之一。
(二)改变教学模式,侧重技能发展。组织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课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文化课的课时,但总体仍应侧重专业课的教学。对于不参加升学,毕业后即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可实行模块教学,使学生主攻养殖或兽医等方向,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专业 技能的掌握。在专业课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试验室建设,组建专业实习基地。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行的,必须配备较完善的实验室。为此,学校需要配备标本室、解剖室等专业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学校需组建实习基地或校企结合,为教师队伍实践锻炼和学生专业实训、就业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了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并培养了 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
(四)加大宣传力度,更新观念。职业教育硬件设施要跟上,人们的观念更要更新,否则,一切努力都是零。要不断宣传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要宣传畜牧养殖专业实用性。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畜牧养殖也大有前途。
畜牧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畜牧兽医;
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4-0060-03
畜牧兽医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只有农业大学和农类高职院校开设,该专业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重较小,加之国家对畜牧业的投入加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缺口也就增大,给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就业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是,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广西农职院”)近五年来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看,就业率达95%以上,而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学生,所占的比重较小,与大企业或事业单位签约的学生就更少,且稳定性较差。要想使学生在就业的空间里就好业,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能力培养,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务实就业期望值,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1影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1.1教学模式的因素
1.1.1理论知识不够牢固
当前,高职院校多数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顶岗实习一年。由于此模式将三年的课程压缩到两年上,很多知识的学习都只停留在表面,不够扎实,而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评方式比较放松,导致了学生“宽出”的现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不高。
1.1.2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由于学校实训场地有限,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实践不多。最后一年到校外实习,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好的实习规划,只跟着实习单位的师傅做小工,甚至是混日子。由于对工作岗位定位不明确,换岗、跳槽频繁。一些学生对岗位工作不了解,期望值较高,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处理,导致了对本行业厌倦的心理,从而改行,出现不对口就业。
1.1.3教学方式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课程教学的重心,应该从理论知识讲授向职业技能训练的方向上转化。畜牧兽医作为一门技术类学科,实践能力才是关键,更应该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的重点。而高职院校当前的教学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羁绊,教学方式总体上“产”、“学”、“研”结合不够深入。
1.2学生自身的因素
1.2.1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根据对近五年来与广西农职院长期合作的企业用人标准调查分析,畜牧兽医行业的用人标准重视学生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当今的学生多为“90”后一代,缺少耐心、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2.2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校虽然设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但是,缺乏师资力量和系统的指导方法。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形式,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局面,没有受过正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高职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不知所措,迷失目标和方向,导致择业的盲目性。
1.2.3就业观念理想化现实中,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使得某些高端就业领域出现人才饱和的局面。而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和家长,常把择业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企业等待遇高的工作岗位。同时,在具体的择业过程中,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益取向的制约,往往对工作的报酬、工作地点以及工作是否稳定等诸多实际利益的考虑多于对事业发展的考虑,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几乎不可能实现能满足如此多考虑的就业。
2相应对策
2.1采用科学方式的实施理论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1.1
以就业前景为导向,培养学生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很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肉类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畜牧兽医科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带来新的就业机遇和光明的就业前景。
2.1.2目标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相当部分存在学农厌农情绪,畜牧兽医专业的苦、脏、累,更使一些学生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对今后的前途一片茫然。针对这一现象,正确引导学生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非常重要。教师应该结合本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正确地引导学生。结合已毕业学生的成功事例,让学生从师兄师姐们身上看到自己明天的希望。此外,还要带学生到当地的一些畜牧企业参观,把参观和教学相结合,实现实景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和兴趣。
2.1.3改革考核手段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考核手段的主要依据是试卷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只能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许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而靠考前的突击记忆通过考试,达不到考核学生基本技能专业能力的目的。考核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应根据社会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考核方式。广西农职院的一些教师的做法值得借鉴:理论课程的考试成绩调整为总分的40%,社会实践环节为20%,实验成绩为20%,现场技能考试为20%,并将学生课堂和实践中的出勤相应地纳入考核体系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的探索,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兽医技术人才。
2.2推进“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畜牧兽医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共同编写教材,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校外的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中,实施“工学结合、岗位轮换、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深化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的“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让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磨合,学生毕业时就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或就业合同,成为正式员工。这样,不但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在用人上的稳定性。
2.3加大校内实践实训教学资源的投入
广西农职院除了强化本校教师教学水平外,还经常聘请行业精英、技术能手、成功校友作为兼职教师给学生授课、指导学生实训。在校内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新建实验室、种猪场、种鸡场、饲料加工厂、动物养殖实训场、动物教学医院等,还引进校企合作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实现了生产车间与教师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院还成立了院级学生社团“动物养殖协会”,由专业教师指导,供学生实习实训。该院还与桂林力源集团共同成立了学生社团“力源合作社”,并设立了“力源奖学金”、与正大集团共同成立了“正大班”,为企业和学校、员工与学生共同开展活动,共同进行行业交流,提供平台,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2.4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指导
目前,大学生就业主要来源于于市场,就业的竞争压力更大。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选择面前变得十分的盲目,没有明确的定位,甚至不知自己能做什么。因此,高校加强职业规划指导迫在眉睫。笔者认为,主要思路有如下几点:
2.4.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和就业观念畜牧兽医主要培养养殖业一线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就业面向基层,又苦又累,需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校要通过讲座、职业规划课的形式,让学生能客观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正确的自我定位,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
2.4.2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由于畜牧兽医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学生普遍有成为“猪老板”、“鸡老板”的梦想。因此,创业教育是畜牧兽医专业职业规划指导的重点,学校应该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课程,开展相关的创业模拟比赛,锻炼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创业创新活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4.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培养要根据市场需要和用人单位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广西农职院做法是:组织学生深入养殖类企业开展教学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学生在校期间组织开展职业能力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今后就业的竞争力。
2.4.4完善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科学指导学生就业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就业工作队伍的基础上成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指导队伍,主要由学院的招生就业处、学工处、团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政领导、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组成。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队伍可以聘请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成功校友担任兼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参观等学习活动。此外,定期组织学生到行业企业参观,使“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争取提高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水平。
畜牧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畜牧兽医 专业人才 素质教育
1.畜牧兽医事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人员
1.1专业人员匮乏成为制约畜牧兽医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牧兽医行业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畜牧兽医行业,尤其是基层一线工作者。在这种潜意识的作用下,畜牧兽医行业得不到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足够投入,从而严重影响到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
1.2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国畜牧业年产值已达到1.2万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达1.3亿,带动相关产业的6000亿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5%,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作支撑,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兴牧战略。动物科技人员是将本行业科研的智慧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转化者,有助于高层次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的衔接,因此,要建设畜牧大产业,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建设这一关键,健全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以便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2.融入素质教育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改革策略
2.1确立合理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2建立并完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同时将校园文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等纳入该体系之中,使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形成以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为核心的“全员育人”职业素质教育新体系。
2.3要将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起来。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实践创新、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获取职业技能,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获取新知识能力,为适应职业变化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2.4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实践中。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等项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毕业生进村入户,深入畜禽养殖场所为农民朋友开展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普及推广新型养殖技术等,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增长才干,不断提升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质量。
3.对提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建议
3.1加强业务学习。畜牧兽医毕业生的工作和任务主要是为“三农”服务。熟悉和掌握现代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所以应重点围绕畜牧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畜牧业现代技术推广等课题开展专项业务教育和培训,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业务素质、打牢服务“三农”的基础。
3.2强化岗位锻炼。围绕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鼓励学生立足岗位成才,加强岗位锻炼。引导学生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竭其力,杜绝和解决“知不抵位,识不符职”的问题。
3.3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的质量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3.4在学生的管理中融入素质教育。通过组织学生的校园文化节、主题班会、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能力。同时加大校园公德和行为规范的宣传力度,通过思想情操的熏陶,杜绝一切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把毕业生培养成为智力健全、身体健康、不怕吃苦、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以便适应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将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灵魂来抓,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到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中去,重视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采用多种形式,使素质教育贯穿学习生活的始终并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陆秀英.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初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4(3).
畜牧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畜牧专业毕业生 就业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一、引言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牲畜产前、产中、产后及c之相关配套的产业体系也基本形成,行业内已进入平衡期,畜牧产品总量平衡的压力不断增加,重大动物疫病风险不断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饲料资源稀缺的制约性明显,生态环境制约作用日益加剧等方面的压力,整个行业的用人需求量已出现下降趋势[1]。然而,高校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2015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770万。畜牧行业的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如何保证畜牧专业毕业生满意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制约性的关键问题。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型人才,以适应由社会经济型向知识型经济的转变,以及如何保证就业的稳定性、薪酬待遇、就业机会、职业发展等就业质量问题,成为当前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2]。
二、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不均衡性
由于畜牧营销行业的特殊性,出现了男学生供不应求,而女学生相对就业难的现状。同时,由于行业的地域性特征,很多企业都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等西部城市及农村地区,而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选择倾向于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这样就导致企业需求和人才供给的不对等,导致就业区域的不均衡。
(二)就业能力较弱
畜牧专业毕业生对专业前景、市场结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认知不足,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产生迷茫和困惑。毕业生虽然已经掌握畜牧专业相关理论知识,但由于在校期间缺乏实践机会,从而导致自身基层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加之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这些都使学生在求职中屡屡受挫。
(三)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许多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对工作地点及待遇要求较高,存在对工作待遇不满意而“有业不就”的现象,“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仍未转变,不敢或不愿接受“先就业再择业”和“勇敢创业”的观念。有些毕业生对行业有偏见,对业务员等职位存在明显的歧视情绪。研究生群体存在“重事业单位,轻企业公司”的就业观念。
(四)学习和毕业实习不能两全
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及很多企业提前进入校园招聘,要求毕业生提前进入企业实习或步入岗位上班等,很多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和学习不能兼顾。有的学生因为要参加应聘面试、实习实践等活动,耽误正常的课程学习时间,最终导致不能顺利毕业而与心仪的工作岗位擦肩而过。因此,学校需要合理安排毕业生学习日程,给予其足够的时间进行求职准备和岗前实习。
三、解决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学校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就业指导工作月历》《就业工作实施细则》《各年级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一览表》等就业指导实施细则,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就业工作动态;
要通过方法训练、能力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开展就业大学堂、企业高管报告会、校友报告会、生产技能比赛等就业指导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
此外,可以按升学和就业两大类别对学生进行宿舍调整,使具有相同求职意向的学生住在一起,加强交流,互相促进学习,保证良好的宿舍秩序。
(二)开拓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利用校友的母校情、师生情,积极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3];
充分发挥“企业班”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优势,“企业班”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免试被企业录用,简化就业流程。此外,许多企业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各农业院校学生开展暑期夏令营,这样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企业发展概况,为校园招聘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类创业讲座,为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
组织相关专业和领域的专家对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客观、科学的指导,对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帮助[4]。
(三)强化信息服务,畅通信息渠道
学校要对就业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对用人单位进行严格审查,不允许非就业工作人员随意信息,确保信息安全。及时将审查过的就业信息通过学院网站就业专栏、学生会就业指导部、毕业生QQ群、辅导员、班主任信息员、学院公告栏、学生宿舍公布栏等进行及时公布和传达,并做到信息及时更新,及时反馈,保证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部,在每个毕业班设立2名就业信息联络员(男女生各1名),在每个专业设1名信息传递员。及时更新用人单位信息库,为就业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四)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基层就业
目前,毕业生普遍过于注重物质利益,要求工作环境好、工资高、工作压力小,不愿意去环境艰苦、地区偏僻、工作压力大的工作岗位[5]。因此,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消除毕业生中存在的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认识,就业期望值过高,在择业过程中观望等待、被动依赖以及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了解不全面等现象;
促进毕业生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积极宣传“大学生到基层从医从教从事农技服务助学金”“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文件精神,在学生层面开展“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宣传、动员活动,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工作[6]。
(五)完善帮扶机制,促进全员就业
学校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并整理汇总,编纂《学生基本情况》小册子,每学年进行更新,并根据不同指标将学生分为专业思想不稳定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沉迷网络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学生干部学生等多个类别,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可以开展“女生节”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报告会,帮助女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现满意就业;
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每名党员都要对本支部的就业困难同学进行帮扶,并将帮扶情况每周向党组织进行汇报;
针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一次性就业求职补贴”、临时困难补助等,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曲艳鹏,李颖,郑永文,等.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03):46-47.
[2]杨育智,刘玲,弓俊红.地方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3):280-283.
[3]许恒勇,李建强,董尧.浅谈农林高校动物科学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2(06):167-168.
[4]张晓凤,张春辉.高职院校畜牧业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1):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