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理财培训总结【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30 16:5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集团总部的管控模式主要体现了总部对集团成员的协调和控制风格。西方研究者在对16个英国的企业集团进行个案研究后,认为集团总部对其分部的管理有八种不同的风格:集权化、战略规划、战略程序化、财务程序化、战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财培训总结【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理财培训总结【五篇】

理财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 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 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 总部培训

一、集团总部的管控模式

集团总部的管控模式主要体现了总部对集团成员的协调和控制风格。西方研究者在对16个英国的企业集团进行个案研究后,认为集团总部对其分部的管理有八种不同的风格:集权化、战略规划、战略程序化、财务程序化、战略控制、战略冒险、控股公司、财务控制等。此外,从企业价值观、资源、战略及成员企业定位的差异角度,集团总部的管控模式也可以分为战略规划、财务控制和战略控制三种类型。国内研究者按照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将集团总部划分成财务控制型、运营控制型和战略控制型三种管控模式。

(一)财务控制型

财务控制型集团总部高度分权,注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对成员企业重点实施严格的财务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总部作为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本运营、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时监控,以及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而对成员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予过问,只要达到财务目标即可。

财务控制型管理风格适合的集团是:各成员公司经营规模较大,且多数业务没有直接关联,如分别经营地产的开发与销售、产品的制造与生产、能源的服务与利用等,因而总部不会设立更多的职能部门参与成员公司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只对集团成员企业内部的财务和会计实行严格的监控。例如,和记黄埔就是一个典型的财务控制型集团公司,在全球45个国家经营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业务,以及因特网、电信服务等多种业务,因此总部主要负责资产运作,总部的职能人员也以财务管理人员为主。

(二)运营控制型

运营控制型集团总部高度集权,注重过程管理。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和生产指标管理中心,直接管理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具体业务,经常性地对下属单位的财务、营销、研发、市场等同类管理领域进行协调和集中化处理。

运营控制型管理风格适合的集团是:各下属企业业务高度相关,并且在外部环境经常变动时,自身的能力或资源不足,或需要与其他成员共享资源和能力。该类集团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应对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人数较多,因而总部规模较为庞大。例如,IBM公司就是这类集团的典型,为了保证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各事业部都由总部进行集权管理,计划由总部制定,下属单位负责保障实施。

(三)战略控制型

战略控制型总部处于财务控制型和运营控制型的中间状态,以追求集团公司总体战略控制和协同效应的培育为目标,将过程管理与结果控制相结合,注重发挥成员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又通过对主要人员的任命、严格的财务预算等方式来协调和控制成员企业的经营活动。

战略控制型管理风格适合的集团是: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成员企业能力或资源特征介于上述两种情形之间,同时愿意接受总部的柔性化管理模式,即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时候,集团总部比较适合战略控制型风格。运用这种风格管理的集团总部规模不必很大,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集权与分权综合平衡点的把握上。一方面集团总部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对成员企业的战略和财务进行集权控制,提高集团资源管理、品牌管理等整体效益;
另一方面总部应采用分权管理的体制,将负责审批的成员公司计划及预算等再交由成员公司执行,总部最终主要通过成员公司的季报或年报等形式实现控制,分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集团管理的效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者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例如壳牌石油、飞利浦等公司。

二、不同模式集团总部培训的特点

公司总部的管理不仅要求创造各种有形的机制,以配合核心信仰的保持和激发实现未来目标的各种变革,还要不断培育适应公司发展变化的人才。因此,不同的总部管控模式对总部人员的培训规模和内容等方面也有所区分。

(一)财务控制型总部培训

由于财务控制型集团总部的职员人数不多,并且主要以财务管理职能为主,因此在培训总部员工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投资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和监控管理训练。此外,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结合经营业务的培训课程。由于总部在具体业务方面的管控采取分权的方式,因而业务类课程不需要占太多的比例。

(二)运营控制型总部培训

运营控制型总部的规模较大,涵盖了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流程的综合管控,因此总部人员培训首先要把握财务、营销、研发、生产、市场等各种专业职能的培训需求,将相似的职能部门进行归类合并,采取总部人员分类培训的方式,以提高对大规模总部轮训的效率和针对性。第二,针对当前的重点业务和薄弱环节,可以多开展总部相关部门的小规模专项业务培训,并且利用培训机会经常性地组织总部人员与集团成员企业人员的沟通交流活动,以加强对相关业务基层情况的深入了解。第三,针对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以及团队沟通等综合通用性管理培训内容,可以在分类的总部培训中适当加入相关课程,以提高总部人员的战略思维和协调沟通能力。

(三)战略控制型总部培训

战略控制型总部的人员规模和职能部门分工均位于财务控制型和运营控制型总部之间,在总部培训期间可以针对具体业务的控制强度和力度,针对财务、审计、投资管理、公共宣传、人力资源等内容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专题培训。此外,由于战略控制型总部以平衡和协调资源的职能专业为主,因此需要加大对战略管理、团队建设与沟通等综合管理类课程的培训力度,以促进总部人员对各项业务的顺畅沟通和协调管理。

三、管控模式的融合转换与总部培训的动态调整

(一)综合管控形态

在现实情况中,企业集团的内部管控可能呈现出以一种模式为主导,多种模式相配合的综合管控形态。例如上海宝钢集团除了对钢铁生产业务采取运营控制型模式外,集团总部还对其金融、贸易、房地产等业务采取战略控制型管理模式,以此与集团的“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战略导向相一致。此外,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对所属的成员公司中涉及电力、煤炭等战略业务单元采用战略控制型模式,而对涉及汽车配件等业务的成员公司采取财务控制型模式。

针对这种综合管控形态的集团,总部培训需要根据不同业务的管控模式需求,将两种或多种总部管控模式进行搭配组合,在每个子业务中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形式。

(二)动态调整形态

此外,现实情况中的集团管控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集团企业的整体战略转型和发展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

1、运营控制型向战略控制型调整

运营控制型总部会根据其成员企业状况,将一部分经营权力下放给的经营能力和资源水平较好的成员企业,同时采取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考核方式,这时运营控制型风格就趋近于战略控制型风格。针对该类动态调整的管控模式,总部培训可以适当减少对生产运营方面的课程内容,适时增强对总部人员在战略规划、管理沟通、财务管控等方面的训练。

2、财务控制型向战略控制型调整

财务控制型集团总部通常采取结果导向式管理而不大关注具体过程,但在企业集团面临重大危机和业务调整时,该类总部也可能会对成员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控制,表现出过程导向的管理方式,这时财务控制型风格就逐渐转换成为以结果导向为主、过程控制为辅的战略控制型风格。针对该类动态调整的管控模式,总部培训可以结合进行战略管控的业务和职能类型,在原有财务控制型总部培训的基础上,增设相关业务和职能的专题培训,以强化对该项内容的学习和了解。

3、战略控制型向运营控制型调整

随着企业各种信息系统等管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总部对成员公司可以通过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来控制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以衡量成员企业除了财务之外的其他各项经营活动对集团的贡献,此时管理风格由战略控制型向运营控制型转变。针对该类调整,总部培训需要加大对各项具体业务的培训力度,以全面加强对成员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管控了解。

4、战略控制型向财务控制型调整

伴随总部对成员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完全到位,可以采取内部结算制,从而依据财务结果判断成员企业对集团的贡献大小,并且企业更加强调以利润为中心,此时管理风格就由战略控制型向财务控制型转变。面对该类调整,集团总部培训可以适当缩减业务类课程,强调对利润管控的训练。

集团总部的管控模式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大背景变化中将呈现综合和动态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总部培训需要针对业务发展的不同目标和阶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培训需求,灵活调整培训内容和形式,才能使总部人员的素质能力与企业集团的战略方针相适应,推动和促进集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立.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风格[J].企业管理,2007,(7):101-102.

[2]季红梅,罗彪.企业集团总部业绩管理系统特征和构建原则研究[J].价值工程,2008,(9):89-92.

[3]王吉鹏.集团管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理财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乡镇财政干部的基本情况和职能现状

(一)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省已拥有一支较稳定的乡镇财政机构和基层财政干部队伍,据统计,截至2016年7月底,全省119个县的1294个乡镇中,县财政局管辖的乡财政所有349个,乡镇政府管辖的财政所有945个。人员结构方面,全省3316名乡镇财政干部中,按类型分,公务员为555人、约占总人数的16%,事业编制人员1998人、约占总人数的60%,工勤人员382人、约占总人数的12%,其他人员381人、约占总人数的12%;
按性别分,男性1934人、占总人数的58%,女性1382人、占总人数的42%;
按年龄阶段分,35岁以下的824人,占总人数的25%,35岁至45岁的1326人,占总人数的40%,45岁以上的1166人,占总人数的35%;
按学历分,高中学历715人、占总人数的22%,大专学历1527人、占总人数的46%,本科学历1074人、占总人数的32%。

(二)乡镇财政干部的职能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乡镇财政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形势,乡镇财政干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体制,自觉完成了从“征管员”向“服务员”的角色转换。目前我省乡镇财政的工作职责主要有:

1.提供基本财力。乡镇财政所是落实党的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乡镇财政干部已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推动者、社会事业的支持者和公共服务的保障者。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三农”资金的扶持力度,这些资金事关国家政策的落实,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局,事关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财政工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今年我省又把扶贫资金作为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乡镇财政作为乡镇财力分配的职能部门,要积极提供基本的财力保障,参与到乡镇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组织收入,监管支出,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努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促进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2.服务经济发展。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将更为显著,主要体现在:一是运用财政政策,引导、支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制约机制,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强协调,负责社会保障和涉农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四是大力培植税源经济,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些都要求乡镇财政充分行使职能,在培育和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经•工作研究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指以县乡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及规定,依法依规依程序履行财政监管职能,对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的各类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目前,乡镇财政虽然直接组织的收入规模减少,但需要管理的支出规模在不断扩大,直接面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种财政补贴资金也越来越多,如农廉建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三资清脱查、征地拆迁、移民征地、家电下乡、林权改革、一卡通、脱贫款、修路款、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低保等,只有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才能发挥财政资金的应有作用。

⒋村级财务管理。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村级取消了会计和出纳岗位,村级财务由乡镇财政所代管。财务管理是村级事务管理的核心,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加大财务公开力度,不仅可以切实维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促进农村事务管理民主化,也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二、乡镇财政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时间短,不能满足学员对知识的需求

现有培训时间每年不超过24课时,不同的乡镇财政干部在年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上都存在差异,对能力强、新知识需求强烈的干部来说,现有培训不能满足其对知识的需求,存在吃不饱的问题,迫切需要增加培训时间、培训力度。

(二)培训模式单一,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乡镇财政干部本身的特点,及师资、经费、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县区的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基本都采用了集中培训的教学模式,这种培训的特点是“满堂灌”、“教师讲、学员听”、“教师问,学员答”,其好处是学员集中,方便老师集中讲解,也能互相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但是,随着培训的深入,其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广大学员已不满足于课堂培训,尤其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互动性差,让学员感觉培训较枯燥,学员不能积极融入到培训活动中,很难保持对培训的兴趣,更不能满足学员个性化需求。

(三)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搞好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必须具备一支熟悉和懂得财政支农政策和财会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组织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才能够提供权威、全面、正确的政策解读和培训内容,才能够高标准、高质量得实现培训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将国家政策不折不扣地传达到农村,传达给农民,而现有的组织者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培训效果。

三、解决乡镇财政干部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大培训力度,树立全方位培训工作理念

从改进教育培训方法和提高培训效果入手,以问题为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
补什么,强什么”的要求,坚持把乡镇财政干部培训与干部队伍建设当成财政工作发展的大事来抓,认真分析研究,针对财政干部年龄结构、专业化程度、教育培训方法、机制构建等问题,研究出台相关的方法和措施,进而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在财政人才资源开发、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乡镇财政干部培训质量

随着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整体推进,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时间需要增加、培训形式需要丰富,但由于师资、经费、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培训面授时间很难增加,培训形式一时也难以变化,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满足乡镇财政干部的需求。各级培训机构要及时调整增加培训网站的栏目,使之更加合理化、精细化、多样化,为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提供一个随时自我学习的平台,通过网站让乡镇财政干部及时学习到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内容,实现乡镇财政培训信息的资源共享。

(三)建立乡镇财政干部培训长效机制

理财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理财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以及财政中心工作,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用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干部,用系统业务知识培训干部,进一步改善学习风气,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知识素养、业务技能,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着力打造“高效财政、规范财政、安全财政、和谐财政”,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二、培训内容

要紧密结合宏观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干部素质能力提高需求组织开展培训。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训。组织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训。组织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三)加强现代科技文化等方面知识培训。组织深入学习《公共管理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知识,积极开展国情、省情、市情教育。

(四)加强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组织深入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预算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各项财政税收政策,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三、培训形式

以科室、单位自学和集中学习等方式为主,根据需要灵活采取多种形式:

专题宣讲。聘请财政业务骨干进行财政政策专题讲解;
观看专题教育影视片;
参加全市统一举办的相关专题讲座等。

专题研讨。组织干部深入调研、撰写调研文章、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总结经验。

自主选学。根据科室、单位业务需要和财政干部的学习需求,通过书目选学、网络选学等形式,自主确定学习方式、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时间,由办公室统一考核。

每日一学。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每日组织学习一定数量的知识。

四、时间安排

素质能力再提升工程从年5月启动,到年底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年5月上旬-5月底)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财政干部充分认识实施素质能力再提升工程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统一思想认识,增强组织培训和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集中开展阶段(年6月-年11月底)

集中开展阶段的工作是整个工程的主体和关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需求调研。要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征求各科室、单位工作人员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工作人员的学习需求,按需确定学习形式,研究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

2、制定方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培训总体计划、批次安排、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参学人员、培训时间、场地、师资、流程、责任人、考核办法等。

3、组织培训。各科室、单位要严格按照培训方案精心组织、抓好具体实施工作。其中,开展专题宣讲不少于1期,每期时间不少于2天;
自主选学政治理论书目、业务知识书目各不少于1本。

4、考核评估。在每个培训班次结束后,采取组织考试、考核笔记、撰写调研报告与学习考勤相结合等方式,对参学情况进行考核。

(三)总结交流阶段(年12月)

各科室、单位以及全体财政干部都要进行学结,撰写、交流学习体会,并将总结体会书面材料以科室为单位交办公室备案。

五、组织领导

素质能力再提升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科室、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坚持长抓不懈,确保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市财政局素质能力再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任组长,局党组副书记同志任副组长,各党组成员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组成,具体负责全局素质能力再提升工作的方案制定、活动筹备等工作。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各科室、单位要加大对素质能力再提升工程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上报好的经验做法,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推动活动有力开展,在全局营造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浓厚氛围。

理财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服务民生、扩大内需、发展经济、吸纳就业为宗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多方参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的原则,实现“财政政策引导,商务组织资源,工会打造平台,家政拓展就业,促进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从2009年开始,通过实施技能培训等措施,每年扶

持一批城镇下岗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逐步形成规范、安全、便利的家政服务体系。2009年计划全省扶持5000名城镇下岗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建立20个家政服务培训基地。

三、培训对象、内容及方式

(一)培训对象。男性年龄16周岁以上、55周岁以下,女性年龄16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准备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内容。与家政服务工作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医疗保健知识、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及专项技能等。培训时数和教学内容详见《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见附件)。

(三)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四、实施步骤

(一)确定承担培训任务机构。全省家政服务工程的培训工作主要依托工会培训机构和大型家政服务企业承担。符合条件的单位,可在8月10日以前向所在市级商务部门提出申请,市级商务部门会同财政、工会部门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单位资格进行审查,并向省级商务、财政、工会部门推荐。省级商务、财政、工会部门通过专家评审方式在推荐单位中确定可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报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1、承担培训任务的工会培训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1)有法定的办学资质,有1年以上的家政服务培训经验;
(2)有3名以上具有专业资格的教师,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培训场地和培训所需的设备设施,年培训能力在500人以上;
(3)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动化办公设备;
(4)能为学员建立详细档案,并能为家政服务员提供后续跟踪服务。

2、开展自主培训的大型家政服务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自主招收员工;
(2)有实施培训师资、场地、设备设施,有不少于1000人次的培训经验;
(3)能够为所培训人员安排就业,有全程跟踪家政服务员服务情况的能力;
(4)能与家政服务员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建立专门档案。

(二)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各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9月1日开始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一是由工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不具备自主培训能力的中小企业,可将用工需求报当地商务部门(或其委托的有关机构,下同)并签订承诺安排就业的相关协议后,委托地方工会组织进行人员招募,由确定的工会培训机构按《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见附件)组织培训。二是由大型家政服务企业自主培训。大型家政服务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自主招收员工,到当地商务部门登记备案,依托自身资源,按照《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组织培训。

(三)组织验收和就业。工会培训机构培训的学员,考试合格并经当地商务、财政、工会部门验收(具体验收标准另文,下同)后,由提供用工需求的企业按承诺安排就业。大型家政服务企业自主培训的学员,考试合格并经当地商务、财政、工会部门验收后,由企业优先安排就业。

五、资金支持方式及标准

(一)中央财政对家政服务人员培训经费予以全额补

助。按照培训大纲在指定机构完成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并安排就业的,经当地商务、财政、工会部门验收合格,均可享受补贴政策。

(二)培训经费标准。家政服务人员培训标准每人800元。

六、补贴资金的申报及下达程序

(一)补贴资金的申报。培训机构应于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持有关材料到所在地市级商务、财政部门申报。申报材料包括:补贴资金申报表、申请者培训资质证明、商务部门备案记录、包含学员个人信息和培训记录的培训档案、验收合格凭证、家政企业与学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申请者银行账户等。

(二)补贴资金的划拨。财政部会同商务部根据各省经

济发展水平、家政服务市场发展情况等,测算年度补贴资金规模。财政部将补贴资金预拨到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按需求

进度及时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市级财政。

(三)补贴资金的审核及兑付。市级商务部门对企业的

补贴资金申请进行初审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下达补贴资金。财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审核及兑付工作。对不符合补贴要求的,应在接到申请后的6个工作日内与商务部门或申请者沟通答复。实际补贴资金超出中央财政预拨资金的,由省级财政先行垫付。

(四)补贴资金清算。2010年3月底前,省级财政

部门核实汇总本地区2009年度补贴资金使用情况,报财政部审核清算。

七、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实施家政服务工程重要性。家政服务工程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实施家政服务工程,运用财政资金支持开展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供需对接、从业保障等工作,扶持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从事家政服务,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当前就业困难,而且对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有着重要意义。各级商务、财政、工会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将这项工程作为一项紧迫而又长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工作任务。商务、财政和工会部门要各司其责,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切实做好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工作。商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工作;
负责研究和协调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财政部门负责家政服务工程补贴资金的管理、监督和审核发放工作。工会部门负责招募家政服务人员并组织工会培训机构对其进行培训。

理财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明确新一轮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工作的方向目标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新形势下,大力加强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积极推进财政事业科学发展、切实促进财政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要不断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工作的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进一步坚定推进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和《关于20*-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升财政工作水平、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以健全机制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现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发展为目标,拓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内涵和外延,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宽领域、开放型的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学习型机关、文化型机关、廉政型机关建设,使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财政事业科学发展服务,为财政干部健康成长服务。

(二)总体目标。

围绕财政改革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广大财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水平,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党性修养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围绕实现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着力建立和完善政治理论培训、岗位培训、财政业务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相结合的分类培训工程;
创新培训理念、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实践性;
着力推动学习型部门建设、财政文化建设、和谐机关建设;
着力构建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重实效的财政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围绕全面完成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使干部教育培训基础建设更加扎实,质量和效益更加明显,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更加健全,培训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具成效。

(三)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全国财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权责明确、协调配合”的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以实现服务财政大局,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目标。

坚持优良学风,学用相长。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探索学风建设督促检查制度,促使培训成果运用,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引导与督促的“三结合”。

坚持按需施教,分岗实施。加强培训需求调研,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对财政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按照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要求,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自身需求有机结合,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的需要有机结合,缜密设计、有所侧重、分步实施,逐渐形成科学、有序的分级分类培训新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有序。干部教育培训既要适应财政工作的实际需要,又要适应财政干部增强能力的个人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干部职业发展为目标,按照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原则,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精选培训教材,创新培训内容,积极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教育培训的绩效,实现组织发展与干部成长的双重目标。

坚持两手并重,统筹发展。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使党性教育与财政业务培训齐发展,坚持用马列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主要任务。

新一轮大规模培训期间(自20*年起至2012年底),全国财政系统要完成新一轮全员轮训任务,各级财政部门每年培训干部人数不少于干部总数的20%,县处级及以上财政领导干部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10学时,5年内累计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达550学时以上,科级及以下干部每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0学时。通过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有效推动全国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

财政部、省、地(市)级财政部门各自承担的培训任务如下:

财政部直接组织的干部教育培训。财政部主要负责对部机关、部属事业单位及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干部的岗位培训、任职培训、初任培训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负责部机关、部属事业单位及专员办干部、各省级财政部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专项财政业务培训。

省、地市财政部门组织的干部教育培训。各省、地(市)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级及以下各级财政人员的教育培训,根据全国财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及本地区财政工作的实际,完成本地区新一轮全员教育培训任务。负责制定本地区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工作的实施细则。

二、立足创新,锐意进取,着力打造新一轮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工作的系统工程

(一)一把手培训工程。

按照建设高素质财政领导班子要求,结合财政部门工作实际,切实加强“一把手”的培训。重点抓好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一把手”的培训,同时把新任“一把手”培训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开拓创新、决策把关、危机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二)财政业务培训工程。

根据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制的要求,重点围绕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会计制度、税制改革、社会保障、财政绩效评价和财政监督等内容加强业务培训,及时普及财政改革和“公共财政”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增强财政干部推进改革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各项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岗位培训工程。

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工作中要继续发挥岗位培训这一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品牌,树品牌工程、立品牌效应,推动岗位培训向更高水平发展,向更深层次迈进,推进岗位综合能力培训逐渐向岗位专项能力培训转变。

(四)远程教育培训工程。

进一步完善全国财政干部教育网,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开展在线学习、网络培训和远程教育,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扩大培训覆盖面,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大幅度提高财政干部素质。

(五)重点骨干人才培养工程。

要围绕“以才兴财”、“以才兴业”的目标,切实抓好对财政系统“财经外交人才”、“财经专家人才”、“财经复合人才”等高层次重点骨干人才的培养,着重提高他们把握全局、决策咨询、组织协调、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六)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要从推动财政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目标出发,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提高后备干部理论素养、执政能力、廉洁自律意识和本领。

(七)基层财政干部培训工程。

要着眼于把推动财政科学发展、促进财政和谐部门建设的要求落实到基层财政部门,紧贴实际、注重实效,采取脱产培训、在职自学、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等措施,加大基层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

(八)国际合作培训工程。

按照“以人为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高能力为目的”的培训理念,继续加强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既把握国际交往规则,又能利用国际资源推动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财政干部队伍。

(九)培训管理者培养工程。

新一轮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工作要依靠培训管理者的具体组织实施来完成,培训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影响到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培训管理者的培训,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机构、高等院校等资源,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举办财政系统培训管理者研修班,提高培训管理者的综合素养。

三、勇于开拓,务求实效,努力健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工作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作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工作要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内生动力。

(一)完善培训管理体制。

各级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理顺职能,努力实现由办培训向管培训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管具体事务向管方向、管政策转变。切实加强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和制度规范,更好的统筹协调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科学发展。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二)转变培训设计机制。

牢固树立按需施教理念,建立培训需求调研机制,改进培训计划生成方式,完善培训方案设计。在班次设置上实现由按级别设置为主向按类别设置为主转变,由一般性理论轮训为主向专题培训为主转变,由偏中长期学制为主向短期学制为主转变。

(三)探索自主选学机制。

建立自主选学与组织调训相结合的干部参训新机制,在满足组织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干部个人学习意愿和需求,充分发挥网络培训自主选课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按需自主选学,促使干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四)强化动力增长机制。

建立内在与外在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共同作用的干部教育培训动力机制。要制定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干部培训档案和组织考察考学制度。要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与人事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的有效渠道,促进培训和使用有机结合。

(五)推进质量提升机制。

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生命力。把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培训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提升机制。一是突出培训管理的规范性。既要以学员为本,注重学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又要坚持严格管理,加强学风建设。二是突出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创新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渠道、教学方式和培训手段。三是突出培训内容的科学性。根据干部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现状,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培训内容。四是突出培训评估的系统性。完善评估体系,全过程、多角度对培训质量和结果进行评估。五是突出培训学用的一体性。要实现“学”与“用”的统一,逐步探索建立健全“培训中”与“培训后”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六是突出培训保障的基础性。加强师资、教材、培训基地建设力度,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四、夯实根基,统筹兼顾,不断开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财政干部工作的崭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扎实推进。

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事关财政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建立由厅局领导挂帅的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实解决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职能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把干部教育与财政业务统筹安排,使干部人事管理和教育培训共同发展;
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领导班子和工作者队伍建设,从组织和人员上提供保证,切实将大规模培训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注重研发,鼓励创新。

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大培训研发力度,围绕培训案例撰写、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方法创新等,适时出台相关的体现激励、竞争、创优的政策,加强对培训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实现培训研发机制化;
要着眼于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干部成长规律的研究,加强对干部队伍状况、培训需求状况的研究,及时把科研成果体现在工作中,使培训与研发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健全制度,提升质量。

要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培训绩效评价,建立培训工作考核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干部教育培训新制度体系。要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目标,数量和质量兼顾,在保证培训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要始终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着力推进培训的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教育培训的效果。

(四)保障经费,规范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第四十条“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的要求,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有稳定的来源。干部教育培训部门要认真做好经费的管理工作,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发挥投入的最大效用,确保各项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落实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