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水利现代化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30 17:4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科技档案的形成并不是在某个阶段,而是工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科技档案的建立能起到维护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珍贵财富。专业性是科技档案管理建设的重要方面,建立程序、内容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水利现代化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水利现代化论文【五篇】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1篇

科技档案的形成并不是在某个阶段,而是工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科技档案的建立能起到维护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珍贵财富。专业性是科技档案管理建设的重要方面,建立程序、内容的链接、专业的交叉都必须建立在专业性的基础上。除此之外类型和种类的多样性也是档案管理的特征,在建立档案的各个阶段、各个专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阶段就应该开始档案建立工作了,按照社会上存在的档案建立规则来开展一系列的文件整理,这也说明了当前的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着一致性,和其他档案管理相比,科技档案在归档之后更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能够对实际的工程建设进行指导。要想实现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就必须结合实际工程的特点,在建立档案的时候,使用任何对建档有帮助的方法和技术,树立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发挥出档案管理对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2加快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档案是企业发展的见证,能够人们了解企业的历史文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会用到档案,它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查看到原来类似工程建筑的资料,为当前的工程提供依据,进一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下面我们就对如何加快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进行阐述。

2.1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其中涉及到的步骤很多,例如收集信息、编号、归档、保存等等,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每一步工作,否则就会影响到档案管理的质量。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快当前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能力,第一,对档案管理的各个流程实行科学化管理方法,采取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第二,按照当前的档案管理规范,对不同性质的文档采取不同的归档方法,对一些保密性强的文件,应该做好特殊管理。第三,纸质的档案由于随着时间的增长会逐渐损坏,工作人员应该对这些文件进行妥善处理,在接手一批文件时就应该做好验收工作。第四,档案资料中会有竣工工程图,在归档之前要查看各个部门是否都已经加盖公章。第五,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加大档案管理投入,提高档案管理的环境,尽量减少对档案的破坏程度,延长档案归档年限,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够实现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2.2加快科技档案管理进程

作为水利工程单位,科技文档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加快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进程,一要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和网络系统,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形成高效管理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管理系统,达到档案管理自动化、信息传递网络化的目的,进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二要积极推进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作为档案管理工作技术现代化的中心,提高档案检索、内容查询功能的实效便捷,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海量化。三要严格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收集、安全管理、使档案管理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2.3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1)作为水利工程单位,应该根据国家水利部的《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有关法规为准绳,制定出本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其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2)建立科技档案统计台帐,做到帐实相符;
建立查、阅、借档案利用效果登记表,做到查阅、借阅有登记,利用效果有记载。(3)规范档案业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档案分类大纲、保管期限,使档案业务工作井然有序。

3科技档案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作用

3.1激发水利水电科技档案活力

(1)优化整合。针对水利水电科技档案是水利活动真实、完整、准确记载的规律性,根据每个主题要求,收集整理工程资料,通过整理、分类、鉴定、保管、积极挖掘档案内在价值,总结规律,对档案进行提炼,使档案信息不断增值,使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以整合。(2)将整合的资源信息与电子网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科技档案进行现代管理。将整合的资源信息与电子网络相结合,以确保整合后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以有效手段为本单位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3)加强规划。档案的建立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通过完善和协同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规划好档案的管理方法,制定出合乎当前档案管理的制度,并组织好其他部门和人员参与科技档案的管理中。

3.2强化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服务效能

(1)为了保证档案的及时归档,建立起最全的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人员在服务方式和内容加以改进,提高催促的力度,积极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开发档案资源,建立期一个科学的检索方式,方便用户使用。(2)科技档案的建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工程建设的过程,更大的目标就是能够被其他工程建设服务,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积极地为建设人员提供档案信息。同时还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的档案管理方式。(3)计算机技术在科技档案管理当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这也是体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面,根据档案的特点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方式,严格控制档案的使用权限,特别是对一些保密的文件,对整个档案使用的过程严格把关。

4结束语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2篇

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过程 80年代以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处于人工管理模式,即根据人们长期工作的实践经验,借助常规的工具、机电设施和普通的通信手段,采取人工观测、手工操作等工作方式,处理工程建设管理的各类图表绘制、数据计算和文字编辑,进行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等控制,水情、工情调度指令和启闭调节各类工程建筑物。到90年代初期,通信、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开始得到初步应用,但也只是作为一般的辅助工具,主要用于通讯联络、文字编辑、图表绘制和打印输出,最多作些简单的编程计算,通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其技术特性和系统效益不能得以充分发挥。

近几年,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开始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逐步转换为现代化管理。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抓紧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并着手利用通信、计算机、程控交换、图文视讯和遥测遥控等现代技术,配置相应的硬、软件设施,先后建立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动控制,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工程视讯异地会商及办公自动化等。

2 系统初步解决方案 工程建设管理虽具有相应的国家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但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标准,也缺少现成的经验借鉴。如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制定临时(建设期)与永久(运行期)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急需的课题,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战略实施的关键。

根据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认识到工程建设管理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应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择优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成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系统开放、扩展灵便和实用的综合业务现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台,提供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环境,将是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

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拟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鉴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系统中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拟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拟根据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客户终端和网络管理等硬件和应用软件,并研制开发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专用软件,完成工程建设管理局域网络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计算机网络的汇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管理广域网络。信息采集网络的建设拟选择无线扩频、数字超短波等通信方式,建立区域性信息传输专用通信链路,配置相关的VHF数传电台、RCU遥测控制终端、SCADA应用软件和水情、工情遥测传感器,由此构成一个基本的实时信息采集网络。远程监视监控网络的建设拟采用4C技术(即:控制Control、通讯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图形显示CRT),集影像、语音等视讯和远程水工建筑物控制于一体,借助于有线无线传输媒体,配置相关的摄像、录像、数字解压缩、信号切换、图像显示和远程控制等设备,实现对工程建设管理范围内水工建筑物和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监控。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主要完成相关的专用工程建设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预报分析水情、工情动态趋势,建立各类工程建设管理模型,制定相应的优化管理和调度方案,提供工程建设管理业务办公、计划财务、材料物资、工程合同、施工监理、政策法规、技术文档等管理自动化的服务环境,满足建设、监理、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网上办公、资源共享的需要。

通过上述各网络或系统的建设,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建设现代智能型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也是一个较为实际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83-01

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开始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逐步转换为现代化管理。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抓紧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并着手利用通信、计算机、程控交换、图文视讯和遥测遥控等现代技术,配置相应的硬、软件设施,先后建立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动控制,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工程视讯异地会商及办公自动化等。

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全面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计划方案,做好水利的管理工作,流域管理部门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规范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流域管理技术,重视综合治理流域的管理思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最终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这都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回归自然,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大力宣传人与流域和谐共处的观念,使流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平衡;
强化技术规范,大力发展先进的水利技术,更新水利修复设备,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水利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督机制,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正加快经济发展,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地域的不同,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水利现代化计划方案,分阶段综合治理,提高效率,加大资金的投入,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人类社会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

二、现代化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工程建设管理虽具有相应的国家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但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标准,也缺少现成的经验借鉴。如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制定临时(建设期)与永久(运行期)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急需的课题,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战略实施的关键。根据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认识到工程建设管理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应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择优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成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系统开放、扩展灵便和实用的综合业务现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台,提供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环境,将是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拟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踊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鉴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系统中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拟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拟根据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客户终端和网络管理等硬件和应用软件,并研制开发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专用软件,完成工程建设管理局域网络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计算机网络的汇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管理广域网络。

三、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在水利防汛的应用

目前在全国各省市基本上都建立了本地的局域网,通过卫星线路连接到国家水利部,构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水利专网,为当前的水利防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根据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可划分为5个分系统,即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天气雷达系统。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总体结构由两个网络组成:一个是分中心以下的星型报汛网,一个是分中心以上的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两个网在分中心汇接。利用多种通信信道组成的报汛网和众多的报汛站、采集点一起组成了信息采集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基于国家公众通信网组成,它为各级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工作平台的相互间交换信息的通路。

四、现代化、信息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促进水利新理论的产生

为实现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水利新理论应运而生,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高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传统的旧水利理论是以改造大自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要指导思想,以力学知识作为支撑,在这种思想下的水利建设工程严重的破坏了水流域的循环系统。水利新理论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情况,发挥水利在流域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水利新理论跨出传统水利理论的局限,将流域观念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重视流域的物理特性之外着力分析流域的社会及自然特性。在研究流域的水文规律的基础上,从天象、地象及生态整体上观察水域情况。同时,不可忽视人类活动在其中的影响。顺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水利新理论在综合分析水域的自然特性、水文状况以及社会特性,实现流域范围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第一,在顺应现代化规律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我们党顺应现代化规律、驾驭现代化进程、开掘现代化动力的理论成果。无论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还是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都是我们党在顺应现代化规律的前提下把握中国发展进程的体现。邓小平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其中,“三个有利于”不仅打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某些不正确理解,而且为中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邓小平在顺应现代化规律的前提下构建新理论、开拓新局面、挖掘新动力的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如何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巩固和发展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政治保障,是我们党面临的艰巨任务。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潮流,把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使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具有了更强的时代性。

第二,在驾驭现代化进程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要想取得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功,必须在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保持协调与统一。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求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既要为驾驭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提供科学的理论说明,又要为执政党自身的发展建构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理论框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回应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为我们党保持新时期的大好局面、巩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三,在开掘现代化动力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之间的共同点是在充分开掘现代化动力的前提下,不断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天,如何使“三个有利于”更好地成为我们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如何使各种新型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已成为我们党沿着邓小平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开掘现代化动力所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怎样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使各种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政策措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是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而且为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更好地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提供了根本保证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同志把邓小平关于经济与政治相互依存、不能顾此失彼的思想,用来分析和把握新形势和社会结构新变化的体现,是同志在新时期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成果。“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能否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贯彻,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则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因而也就成为新时期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保证。

第一,“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核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并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正是遵循“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结果。当我们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进行分析,以使“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能够在新时期继续得到贯彻与落实。因此,“三个代表”就成为新时期对“三个有利于”的政治表述:党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正确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就回答了新时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二,“三个代表”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理论保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方针政策,只有在强大的理论保障下才能转化为中国现代化的动力。尤其是在社会正处于重大变革的今天,如何使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方针政策为我国的有序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石,是一项异常艰巨的政治任务。必须通过理论建设,构建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理论保障体系,巩固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把新型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纳入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顺应这一要求、解决中国当前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体现。

第三,“三个代表”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必然要求。“三个有利于”标准使我国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发展。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经济基础的变动必然带动上层建筑的变革。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充满着各种崭新的要素,而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对政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其中,加强党的建设是关键。只有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使“三个有利于”始终不渝地得到贯彻与落实。如果说“三个有利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判断标准,那么,“三个代表”则在新时期深化了党建目标,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为进一步开掘和培育执政党的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进一步巩固执政党的政治基础

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有强大的政治基础。没有政治基础的政党,也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和动力。从我们党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所拥有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都是它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资源。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我们党的政治基础的开掘与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把握中国现代化规律的前提下,为我们党开掘和培育更为稳固的政治基础,就成为新时期的迫切要求。

第一,开掘和培育执政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核心和先进力量,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有着本质的不同。邓小平曾经讲过:西方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则始终代表着人民的利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必须通过对执政党社会基础的开掘与培育来保持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水融的政治优势。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通过现代化建设来培育执政党社会基础的体现。同志提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在理论层面上对开掘与培育党的社会基础进行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说明。

第二,开掘与培育执政党的经济基础。如何使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关系到党的经济基础能否长期稳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是从理论上回应了这一时代的政治要求。这表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通过政治建设来保障“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贯彻执行,不仅显示了党中央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视野,而且也说明我们党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有机统一的决心。

第三,开掘与培育执政党的文化基础。文化多样性及其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抗与交融,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面对这样一种趋势,如何使我们党保持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优势,关系到党在二十一世纪能否具备驾驭各种文化和价值冲突的能力。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丰富了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治内涵,把文化生活方式的重建和先进文化的张扬注入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拥有了更具引导力和号召力的文化资源。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大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有把党的建设搞好了,才能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纪律和战斗力,使我们能够胜任对于整个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巨大领导责任。”同志也提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新的世纪,新的形势,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课题。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对这一课题的理论回答,它将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产生重大的作用。

首先,“三个代表”为提高党的吸纳能力提供了指针。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社会关系。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要求我们党必须构建吸纳各种先进资源的机制。而“三个代表”不仅为党加强功能层面的建设提供了指针,而且为保持党的强大生命力和先进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水利现代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改善民生;
三个代表;
人的全面发展;
民生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19-03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在继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目标,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为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在领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从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来建设党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出发,对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民生政策取向、发展民生的工作部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概括和新的举措,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理论体系,并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关心人民生活现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它以最直观、最现实的方式诠释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民生问题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所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其根本目的不是发展经济、不是改革开放、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是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他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并始终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一)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

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宝贵思想资源,它也是现代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现代民本思想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重新诠释了民本思想中“民”的内涵。现代民本思想中的“民”指的是人民群众,而“民本”指的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在1994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上第一次提出了“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概念。在讲话中他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广大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取得各项工作胜利的保障。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为本。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党的群众路线要回归到群众生活当中,群众路线理论更加务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对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党“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市场经济建设长足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在继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目标,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为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在领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从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来建设党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出发,对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民生政策取向、发展民生的工作部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概括和新的举措,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理论体系,并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关心人民生活现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它以最直观、最现实的方式诠释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民生问题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所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其根本目的不是发展经济、不是改革开放、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是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他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并始终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一)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

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宝贵思想资源,它也是现代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现代民本思想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重新诠释了民本思想中“民”的内涵。现代民本思想中的“民”指的是人民群众,而“民本”指的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在1994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上第一次提出了“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概念。在讲话中他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广大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取得各项工作胜利的保障。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为本。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党的群众路线要回归到群众生活当中,群众路线理论更加务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对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党“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市场经济建设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如何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是党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人民政府为人民,扎扎实实办事情》一文中曾写道:“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有责任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1]党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这是党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原则的重要体现。

(二)党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

从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胜利召开的十三年间,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为核心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扎实工作,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成绩是喜人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部分省、市地区、部分行业仍然存在着只强调对经济盲目快速增长的“唯GDP论”,只强调政绩、形象的“面子工程论”等。这些现象屡禁不止,没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发展经济的目的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相背离,与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路线相背离,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相背离。针对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人要先生存才能再发展。人必须先解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才能在这基础上做别的事情。有生存才能有发展,维持好人的再生产能力社会的再生产才能进行。同时,他还强调:民以食为天,在解决“吃饭”与“建设”二者的关系时,党员干部必须明确人民生活是第一选择。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党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把吃饭问题放在首位,把人民生活放在优先位置,为了“吃饭”而建设,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建设。

(三)党始终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改革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径,稳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稳定就有了更牢固的基础。”[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维护稳定,在稳定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稳定。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改革的成果由人民群众享有,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更充分的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改革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只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才能顺利解决,才能保证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石

在2000年1月14日的《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新时期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是我们党民生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石。

(一)不断改善民生是党的先进性的最重要体现

“三个代表”理论中的第三个代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三个代表”理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民生,不仅仅是人民的生存,而是指更高层次的人民生活。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只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更是要改善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在内的生活条件。不断强调:我们党所制定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由此可见,党始终把是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党的先进性的最高标准。

改善民生不是简简单单、一蹴而就的事情。13亿人整体利益的实现需要各方面利益的实现来完成。整体由部分构成,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所构成。在社会发展中,各种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矛盾层出不穷,这就使我们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必须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得以巩固。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各种的具体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都可以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在民生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特别要关注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把工作落到实处。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利益需要,调和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努力实现公平正义,才能使我们的党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党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得以落实。

(二)改善民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原有的民生问题被解决,新的民生问题又产生。经济社会越发展,影响民生问题的因素就会越复杂。解决民生问题已经不仅仅涉及到经济问题,还涉及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问题。

一方面,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为改善民生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首先,先进生产力是民生建设最重要的物质保障。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直接能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使我们党所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保证经济的长足发展。其次,先进文化为民生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撑。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发展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改善民生不仅仅是要改善生存条件,而且要改善生活条件。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是历史的人、现实的人、社会的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不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人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因此,人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还需要满足精神的需要。

另一方面,改善民生也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提供了动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真正的得到发展。而取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要,不断改善民生。只有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要,人民群众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民生建设成败与否的根本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向我们展示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高度创新能力。其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同党的建设联系起来,就“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给出了更高标准的回答,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衡量党的先进性与否的根本标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所必须牢记并认真落实的要求。符合要求的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要求的要调整完善,不符合要求的要勇于纠正。只有这样我们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向前迈进。当前的民生建设其实质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党在进行民生建设的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民生发展的价值目标

“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马克思“三形态”理论中所强调的第三种社会形态,是使人超越片面、畸形、异化的发展,真正实现个人的完全独立,使人与人能够自由组合并自觉驾驭社会生活、支配社会环境的形态。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一次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到中国社会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来,上升到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在哲学层面为党的民生建设理论奠定了基础,并提高了民生建设的价值目标。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1]这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手段,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人更全面的发展。二者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他所创造的社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越多,人就生活得越好;
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越丰富,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民生的发展过程同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民生建设的价值目标所在。民生建设过程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过程,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长足发展的过程,是不断解决人民基本矛盾的过程,是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民生建设发展得越好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就越高,生产力水平就越高,物质基础就越高,人民的生活就会越好。相对应,人的全面发展程度越高,对民生建设的推动就会越强,民生建设越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民生建设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只有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并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总之,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13年时间里,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他的民生思想与党的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生观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新一代领导集体改善民生的理论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和珍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