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英语文化是由英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不是英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但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思维,文化不是与语言相脱离的。英语国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传统,比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风土人情、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语言学论文【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篇
虽然说英语文化是由英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不是英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但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思维,文化不是与语言相脱离的。英语国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传统,比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应当都蕴含在英语文本的字里行间,不同阶段的教材有着不同英语文化的高度而又集中地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去做到的是理清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与英语文化渗透的关系。窃以为教师应当是学生接受英语文化熏陶感染的引路人,而要做到正确引路,教师对英语文化一定要有比较强烈的敏感性,这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初中英语教师有了这方面的敏感性,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接受度肯定就能逐步提升。
所以,我们要做有心人和热心人,把搜集英语文化资源或者说挖掘英语课程文化资源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和自觉行为。其次要理清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应当说目前学生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是广泛的,英语国家文化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也是多元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国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也有精华和糟粕,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再加之英语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的,而学生在这短短的学习时间内不可能全部学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是自己要有解读英语文化的硬功夫,针对新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初中学生必须形成的相关文化意识的具体级别目标,思考学生文化内容的选择的问题。只有这样,初中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基础才能奠基得牢牢实实。
二、努力发展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提升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语言学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
摘要是对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过程及成果的高度概括,能直接反映论文质量高低,影响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目前,对英文论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对英语摘要从学术规范的角度(例如,在时态、语态、句式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规范)进行研究;
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中西方学者英文摘要差异,或是研究不同语种英文摘要差异;
对某一学术领域论文(如财经类、医学类等)摘要的结构进行研究。学术论文摘要需要具备特有的客观、严谨、学术的特点,朱永生、董宏乐曾指出,在正式的语体中使用名词化结构可以增加语篇的理性、技术性和客观性[1],这无疑与英文摘要的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论文摘要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本文将聚焦于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试图为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1 名词化概念隐喻
语法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除词汇层面外还发生在语法层面,即语言意义未发生变化,只是在隐喻化过程中发生了语法性状的变化,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韩礼德曾明确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为名词化,即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体现的过程(一致式)和特征由名词或名词词组(隐喻式)来体现[2]。很多学者指出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度越高,语言正式化程度也越高。由此可见,名词化隐喻式常见于相对正式的书面语中。
摘要是对学术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其语言需要符合简练、客观、逻辑性强,而名词化是将复杂的小句成分“浓缩”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得语言结构更加凝练、紧凑。由此可见,名词化语法隐喻恰恰迎合了英文摘要写作的要求。聚焦于学术论文摘要中名词化语法隐喻特征对摘要的英译与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 语言学论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总体情况
有些学者曾从实证的角度对其他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非常普遍。杨信彰[3]指出,以名词化为特征的语法隐喻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科学方法、科学论证和科学理论的需要。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同样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陈兰[4]选取从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随意挑选了20篇字数上较为接近的语言学论文的英语摘要,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平均值为10.6%,就说明每100个单词中出现10.6个名词化结构;
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为9.13%,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本文按照“-ion等名词后缀及其变体的相应名词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中国作者的使用频率(33.7%)比英语为母语的作者(19%)高得多,可以看出这方面中国学者存在一定的过度使用的问题。以上两点值得研究者加以重视,小学英语 论文以期在语言类学术论文摘要的书写中提升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同时尽量纠正不良倾向。
3 名词化隐喻在语言学论文摘要中的构建功能
名词化语法隐喻对于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构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现摘要简洁凝练的文体特征
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力求以最短的篇幅,用最凝练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量,向其他研究者介绍其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等。表示过程的“动词”和“形容词”(即“一致式“)经过名词化(即”隐喻式“)后,信息打包重组,在表述相同的内容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真正实现了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3.2 实现论文摘要术语化、客观化的文体特征
术语的大量使用是论文摘要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增强摘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把信息量繁多的小句凝练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实现摘要术语化的文体特征。同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应该客观表述研究内容,尽量避免出现显示出主观臆断色彩的表达方式。在名词化隐喻式中,名词化的使用使得动作的参与者信息得以淡化或是隐藏,从实体概念向抽象概念转换,可以脱离时态和情态的限定。因此,名词化结构可以避免行文的主观色彩,增强摘要的客观性。
3.3 提高摘要语篇的连贯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句子有主位和述位两部分构成。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表现已知信息。述位是主位之外的成分,传递新信息。如果将前句述位部分隐喻化,作为后句的主位。通过“主位—述位”的承接可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4 本研究教学启示
理解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名词化特征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基于以上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可供借鉴的训练方法:
4.1 “以阅读带动写作”提升学生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术具有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特别是高级阶段的教材中,政论性的问题和演讲文体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样的文体中,语篇中大量的名词化隐喻是一种典型的“动因的突出”,是作者为顺应某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名词化隐喻与文体正式程度的相关性。
4.2 提供一定量的范例语料加以分析与模仿
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语言特征,教师也可提供国内外不同学术杂志进行英语本族语学者与非本族语学者英文摘要的主要差异。然后学生通过模仿所分析的范文提高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能力。主要模仿对象为常用名词化句式,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模式化的可供直接借鉴的语料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和写作过程中直接使用。
总之,学术论文英文摘要通过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等名词化隐喻手段,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语言要求简洁凝练,具有正式性、客观性,同时语篇需要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研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摘要这一特殊语体的理解,从而撰写出更具学术性,语言规范、得体的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1]朱永生,董宏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4):5-8.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作为承载西方文化的有效载体,电影以其独特的诠释方式在不经意间帮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英文电影片名其内含或反映的英语语言文化在当今的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内含的英语习语或俚语可以使我们更生动形象地了解英语文化,而在对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和接受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深刻感受到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审美特点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深入,电影作为承载文化及语言的有效载体越来越显示出其在有效传播信息和搭建文化桥梁方面的优势。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意义,电影都能真实地反映目的语社会群体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往往在不经意间帮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语言和文化。有鉴于此,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语言及文化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研究范围极广,可谓包罗万象。其中英文电影的片名往往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对我们深入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内涵及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有着重要意义。故本文将英文电影片名作为突破口,研究其内容、翻译和传播在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英文电影片名内容本身学习英语语言文化
许多英文电影的片名本身即是英语习语俚语或者内含部分习语俚语,了解这些片名的来源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清晰地了解英语语言文化。
有很多英文电影,其片名即是一个英语习语或俚语。比如动作电影《虎胆龙威》,其英文片名为Die Hard,汉语字面意思为“死硬”。说来有趣,“死硬”这个词实际上来自英语的动词短语to die hard,die的意思是“死”,hard是“硬”,合在一起就是“死硬”,本意是“拼死抵抗”。这是源于英国“中萨克司团”的团长在一次战役中说的一句话:They(指士兵)were all die-hards(他们都是拼死抵抗的)。他把动词当名词来用了,所以这个团得到了一个外号,叫The Die Hards (拼死团)。[1]随着时间推移,今天已把词义演变为“死硬分子”,意思完全相同。汉语和英语的这种交融确实令人玩味。了解到die hard的含义及其历史渊源,更能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电影主人公约翰·麦克蒂尔的果敢和坚毅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对其硬汉的形象印象深刻。英文电影片名使用习语,往往还具有双关含义。如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其英文片名Roman Holiday就是一个英语习语,但意思另有所指。“罗马假日”源于古罗马时代战俘或奴隶在公开场合彼此格斗或与野兽搏斗,供罗马贵族、奴隶主们观看取乐。换句话说“罗马假日”实际上是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上的快乐和享受,在英语里比喻“以欣赏别人受苦为乐的娱乐”。我们如果知道这一词组的含义,就会深入了解影片的内容,而欣赏电影名的一语双关。
除了片名本身就是英语习语之外,还有许多电影片名中包含英语习语或俚语。这类电影的命名和翻译往往根据电影的题材,找出一个契合的词组或习语,然后从中截取或加以改编。因此,观众一看到片名,首先能从字面的解读知道电影的大概情节,再间接联想到片名原来的出处。举例来说,电影《飞越疯人院》英语片名是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cuckoo’s nest”(字面意思是杜鹃巢)怎么和“疯人院”扯上关系了?这是因为杜鹃老是将卵产在其他鸟巢里,在英语里杜鹃的名声很臭,相应的cuckoo俚语解作“疯子”,因此Cuckoo’s Nest在英语中是精神病院的意思,译名《飞越疯人院》传神地体现了原片名和影片本身的真谛;而如果对此不了解直译为“飞越杜鹃窝”,那就贻笑大方了!
二、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体会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受思维方式支配。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到中西语言的语言结构上亦是相差甚远。从思维方式上来说,“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中国人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上就是中国观众习惯于接受那些能够高度概括故事情节的片名,它有利于把握全剧的内容。因此英文片名翻译成中文时很多时候都会照顾到中国观众这种心理特点,其中文译名会体现电影情节或主题。如电影It Happened One Night字面意思为“发生在一个夜晚”,讲述了一个记者与一个离家出走的名门淑女一段偶遇的爱情轻喜剧。中文译名为《一夜风流》,这一译名不仅反映了故事情节,而且不色情不暧昧,照顾到了中国观众重暗示重含蓄的习惯,令人拍案叫绝。此类经典的译名还有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Random Harvest《鸳梦重温》等。而西方人“研究问题都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这种思维反映在电影片名上就是大量采用那些在影片剧情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事、地点等作为片名,如Erin Brockovich,Forrest Gump,The Great Waltz,Casablanca等,甚至往往简单的一个单词就是影片的片名。针对这类片名,为体现故事情节以照顾中国观众的观赏习惯,译者往往采取加译的方法,即根据电影的内容或类型,把观众未知的影片情节或主题明白地表达出来。比如希区柯克的经典悬疑片Suspicion,字面意思为怀疑,讲的是妻子怀疑丈夫这样一个情节,表现的主题是人的怀疑的力量。中文译名《深闺疑云》“信、达、雅”俱全,“疑云”二字蕴含许多神秘色彩,把希区柯克电影的风格入木三分地体现出来。此类经典的译名还有Saw《电锯惊魂》、Matrix《黑客帝国》、Ghost《人鬼情未了》、Island《逃出克隆岛》等。
另外,顺应论认为片名翻译的选择应该对语言结构进行动态的顺应和选择,也就是有策略地选择那些顺应交际语境、顺应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成分的翻译。汉语作为目的语语言,它的一大特色是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四字格这种语言形式内容言简意赅、形式整齐匀称、语音悦耳顺口,中国观众易于接受并乐于接受。因此,英文电影片名汉译大量采用四字结构或者直接将片名翻译为汉语成语,如影片Collateral,Entrapment,My Fair Lady翻译为《借刀杀人》《将计就计》《窈窕淑女》。而一些影片翻译成汉语时会套用某个现成的成语或俗语并稍加修改,比如影片While You Were Sleeping,Mad Money,Wallace and Gromit,分别套用“一见钟情”“点石成金”“掌门人”译作《二见钟情》《点爱成金》《超级无敌掌门狗》,真可谓妙趣横生。
三、从英文电影片名的传播中领会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片名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影片艺术性的展示和商业吸引力的大小,关系到影片的上座率。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无疑是重中之重,好的译名在推介影片、吸引观众、提高票房收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导视作用。在英文电影介绍到中国市场后,片名汉译传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许多不同的英文电影其汉语翻译都差不多。我们会发现银幕上一系列的“总动员”“一箩筐”等电影,而其英文片名却是千差万别,都有其特定的名字。皮克斯 公司的Toy Story是世界上首部电脑制作的全3D动画片,于1995年11月22日在北美公映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无论票房和口碑都是极佳的。它在中国被译作《玩具总动员》,中国的银幕上“总动员”满天飞,在百度百科中输入总动员这一词条,会找到33个以“总动员”命名的影视剧作品。不夸张地说,几乎每年都有电影被翻译为“总动员”,以近几年为例,2004年的The Incredibles《超人总动员》、2005年的Valiant《战鸽总动员》、2007年的Ratatouille《美食总动员》、2008年的Wall·E《机器人总动员》。如此众多的片名翻译有着模仿旧译的特点,基于商业上的考虑去包装这些片名会让观众对影片产生直接认同。笔者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电影宣传的途径远远跟不上西方,只好借用现有资源影响而保证票房的无奈之举。另外这是否说明了国人的“跟风”及“从众”心理以及影视翻译界急功近利的浮躁,因而在创新力上缺乏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及东西方不同的文明模式和文化精神,造就了东西方人民不同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特征。西方“科学+商业”的文明模式和“理性+利益”的文化精神造就了自律人格,而中国“农业+伦理”的文明模式和“经验+实用”的文化精神成就了他律人格。自律人格因为强调个性,因而有进取意识,有利于自身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西方人养成了开放包容的心理特征,看重独立自主精神。这种心理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创新思维,使人们敢于标新立异。而他律人格由于缺乏内在自我的支撑,故而依赖性太强,容易忽视、压抑个性。这也造成了国人封闭保守的心理特征。简言之,西方人相对更重个性,重创新;而中国人往往表现得更具趋同性,随大流。
虽然出于推介影片,激起观众的观看欲望的需要,可以利用观众背景知识,通过激活观众原有知识储备而模仿旧译。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借用原有影片的影响,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影片Bruce Almighty《冒牌天神》曾被译作《上帝也疯狂》,这明显是想借影片Sister Act《修女也疯狂》的东风,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疯狂”的译名不如原来的译名接受度高。究其原因就在于《冒牌天神》成功地将影片中Bruce借用上帝“万能的力量”(Almighty)这一内容概括出来,观众很轻松地就获得了影片的有关信息,自然乐意走进影院观看。但《上帝也疯狂》这个译名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观众无法从中正确猜测影片内容甚至理解发生极大的偏差,反而丧失了其标志。另外,过多套用原有片名,银幕上出现一窝蜂地“魔鬼”“疯狂”,使得片名翻译缺乏特色,这种现象也受到翻译界的诸多谴责。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追求特色的翻译。如英文电影Wall·E,片名即是片中小机器人的代号,现在大部分网站和杂志还是坚持译作《机器人瓦力》,而非俗套的《机器人总动员》,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夏之秋.趣闻英语手册[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156.
傅雷.论文学翻译书[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94.
王炤,井永洁.文化语境顺应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01).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文化;
系统功能语言学;
构建策略
广义上的茶文化泛指一切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我国,茶文化是一种十分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它深刻地与人们的生活系统结合在一起,扮演着重要的养生功能、尊礼功能、怡情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等。世界上的茶文化版图无论如何变化,中华茶文化是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一脉,在这一点上讲中华茶文化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时期陆羽所写的《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进入到了一个理论化的发展阶段,也将茶文化的技艺层面的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复合型文化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所诞生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倡用社会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语言的发展规律,在当前这样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时代我国茶文化理论的体系化构建面临着“现代化”的命题。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方言”,如何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构建发展成为一种可以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的“现代性语言”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基于一种跨文化交际、弘扬中华茶文化、构建新的中华茶文化内涵的使命感,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引入到茶文化理论的现代性的构建中十分有利于我们提升当前的茶文化软实力。
1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典型的系统论下的语言学理论,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MichaelHalliday、JamesMartin、ChristianMatthiessen、BronislawMalinowski等人所创立。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属于一种偏向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的流派,提倡采用系统化、结构功能导向、隐喻学等视角来审视特定语言的产生、流变过程。总起来看,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内涵包括这样几点:
1.1语言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认知行为
韩礼德等人在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时候,语言学领域最为著名的另一种流派是认知语言学,也被称为社会认知语言学,它认为语言本身不是形式主义语言学讲的那种“客观存在”,而是偏向于一种人的主观认知、人的主观价值判断的能力。受这种理论启发,系统功能语言学更进一步,认为语言本身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能力,而是特定社会环境、特定语境下人的一种主观感知、主观认知的交际行为。当代语言学家认为“语义”是主观与客观二者的结合,我们在认识语义时不可避免地要对认知主体的主观看法加以探究。因此,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到了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主观看法就构成了一种“背景性知识”———或者说叫做“系统功能”。
1.2理解特定语言的语义最为根本的方法在于准确把握“隐喻学”
正如系统功能语言学所讲的,由于语言本身更多地是主体主观认知、主观感知的一种交际符号或者说行为方式,而不同语境、不同共同体环境中的人们往往对于特定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态度和立场,这就显示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也就是学者们所讲的“隐喻学”,而此处的“隐喻”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对人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影响,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对此,马力诺夫斯基在调查土著居民语言变迁规律的时候曾经指出,我们如果要充分了解土著人语言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到土著人当时的语境中去寻找答案,这种语言发生的语境就是一种“隐喻”。
1.3语言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化构建
在语言学上,很多学者对于语言的功能进行过多种多样的实证化研究。到了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这里,他们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指的是一种相对抽象化的能力,代表着认知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语言归纳的能力水平;
人际功能代表的是主体开展社会交际的一种功能;
语篇功能则指向更广泛的信息传播、理论构建、模型构建等内容。因此对于特定的语言符号的构建(比如说茶文化体系的理论化构建)来讲,要采取一种结构功能的系统化步骤进行。
2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茶文化自成体系、自成流派,具有浓厚的东方闲情逸致、宗教哲学色彩,但是在理论构建上相对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引入的东方茶文化只是引入了其物质文化,对于茶文化的精神文化则没有引进,所以在茶文化界一直存在着“西方人只是把茶当成一种饮料”,却“没有把茶当成一种信仰文化”来看待。基于这种现实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因循着一定的步骤将我国传统和当代形成的优秀茶文化总结为一个有机理论体系,来向世界宣讲。对此,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这方面给了我们这样两个启示:
2.1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采取系统化步骤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语言学的时候采用的哲学思维是“系统论思维”,它将语言学划分为“语境”、“语义学”、“词汇语法学”这样三种层次,最抽象的层次是语境的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理论,这种系统化的思维对于我们构建新的茶文化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是基于文化层次结构理论还是传统的系统论又或者是任何一种理论,中华茶文化的理论体系构建都要用一种系统化的步骤来进行,实现一种体系化的构建。
2.2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重视人本主义的导向
我国茶文化本身带有明显的世俗主义人本的关怀,无论是茶文化的宗教理念属性还是其物质功效和社会交际上的礼俗要求,带有的都是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关怀。系统功能语言学尽管属于一种语言理论,但是这种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一样,将人视为是语言的基本目的和价值理性所在,并且“高度重视作为社会个体成员的人在认知发展和语言交际中所发挥的支配作用和能动作用”。因此,在对待茶文化理论构建过程时,要重视那些茶文化精神所器重的人格修养、君子之风的把握。这一点其实在教育界、语言界都是一种重要的共识性主张,例如说我国当前高校中的德育课程、选修课程等都开始重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借助于各种茶文化的平台和节日来向学生灌输传统社会的一些美德,十分有助于提升人本主义的社会化进程。
3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例举
总览中国传统茶文化理论的构建,无论是茶圣陆羽还是任何其他人所写的茶学专著,都带有明显的碎片化、技艺化的特点,茶文化尽管分散于这些著作或者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但是没有真正上升到一种系统化的理论层面,从而在一个全球化交际的时代也就不能给国内外的受众和茶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一个整体性的中国茶文化感官的机会。对此,可以尝试以下两点策略进行构建:
3.1文化结构功能导向的构建策略
在当代主流的文化管理范畴中,文化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指导理论,并且这种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比如说,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围绕着中华茶文化的结构布局可以整体上分为“形而上层次”、“形而中层次”、“形而下层次”这样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茶文化的精神价值哲学内容、茶文化的交际内容、茶文化的物质内容等。同时基于“功能”的视角,可以尝试结合当前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比如文化创意产业、茶文化旅游产业等)积极拓展茶文化的功能,使其功能从传统的养生保健功能、社会交际功能、人生修养功能、审美功能等拓展到更为丰富的产业经济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甚至是教育德化功能、政治外交功能等方面。
3.2互文性构建策略
互文性是当前翻译学术界和语言学术界都广泛关注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焦点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特定的语言和理论时,是采取系统化思维、语境化思维的一种策略,将特殊语境中的文字内容进行特殊化理解,但是外在地又结合既有的研究知识和背景知识开展跨文化交际下的比较分析,这就是一种互文性的视阈,也构成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对此,中华茶文化的理论构建应当采取开放性、互文性的思路,将中华茶道与国外一些优秀的茶文化精华(比如说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文化、美国茶文化、印度红茶文化)等开展比较构建;
同时,基于我国茶文化内部的地域性和流派性都比较广泛和多元,可以尝试在中华茶文化内部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用内部的互文性和外部的互文性形成一种茶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和谐沟通和语言上的对话。
参考文献
[1]Thies,A.PhaticCommunion&DiscourseMarkers[OL].2005.From:WikipediaFreeEncyclopedia,2006.
[2]王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79.
[3]司显柱,陶阳.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研究十年探索: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2014(5):100.
[4]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个体化研究的动因及哲学指导思想[J].现代外语(季刊),2012(4):335.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第5篇
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故此必然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
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和生活方式;
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等。我们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更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所以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忽略了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和渗透。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受到年龄、职业、信仰、思维等影响,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得并不多,尽管有“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但我认为仍不足够,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least said, sooner mended”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典故,在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英语第五册曾有过的故事,简单涉及了所罗门这位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的典故并不多见。根据年龄与接受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材料的,如the garden of eden, noah’s ark, the tower of babel, achilles’ ,heel等。另外,在英语中,颜色的运用,特别在语言中作比喻和联想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我们在教材中见得也不多,如the green house, the white house, in black and
而受年龄和思维深度、心理因素的制约,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是较正常的。在跨文化交往中,怎样才是有礼貌、怎样用适应的谦辞和敬辞同样很重要。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仍要补充。尤其能结合现实中,中国人汉文化与欧美人英语文化在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与冲突的材料,在教科书中应有充足的安排,这样的例子才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在文化交际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人,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必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和人民有大概的了解,在各种人物传记中,新旧版两套人教版教材所选的内容都非常好。人们都总想从下面的、有积极意义和成功的奋斗经历的人物身上吸取其人生精华,因而在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内森黑尔,(其名言为“我唯一抱憾的是:我有,且仅仅只有一次生命贡献给我的祖国”),反映普通人一面的;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动人故事;
反映有骨气的歌唱家;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著名杰出的政治家、发明家富兰克林;
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
现代护理制度创始人佛洛?萨南丁格尔;
在丛村中因飞机失事而幸存,并顽强求生的德国女孩的故事等等。所有这些反映了历史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应适当补充现代著名的体育运动员、艺术家、政治家或社会以至为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轶事。所有这些材料,给在成长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灵教育起着极大的积极的作用。人们可以分析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中吸收其精华。另外,体现欧美人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乐观主义和与他人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探索精神的人物传记与体裁,应考虑到教材的更新和补充中去。
语言中,包含着文化领域中的民族性格部分。如欧美人所崇尚的幽默感。这类题材文章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并不多见。作为更深入地了解和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们应参照(第二册)等有关教材中的文章选取适当的扩充到初中的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