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建筑施工项目【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7-01 08:50: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就是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由于工程建设具有多个项目,并且都是一次性任务,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拥有不同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建筑项目特点,要选择多种施工工具和不同的建筑设计,这些多方面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施工项目【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建筑施工项目【五篇】

建筑施工项目范文第1篇

关键字:
建筑施工;
项目管理;
控制

一、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对象和特点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就是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由于工程建设具有多个项目,并且都是一次性任务,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拥有不同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建筑项目特点,要选择多种施工工具和不同的建筑设计,这些多方面的内容要求, 就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施全面科学的管理,促进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程序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三个显著特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决定了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和技术管理等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到的生产要素有机械设备、人力劳动、施工材料、 施工技术和资金。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内容系统并且复杂,对建筑施工的全方位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的项目负责人,如果施工企业采用的是项目经理制度, 那么负责人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第一负责人,因此,项目经理要求具备完善的技术知识,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精通项目各个要点,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项目经理权力较大,项目经理必须就项目工程合理制定及安排计划,实际组织结构、分配内外部工作,在项目过程中实时比较实际工作与计划, 及时根据需要调整变更程序与汁划,做好项目的过程控制。项目经理代表一支团队,该团队应具备高素质、高水平、高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项目经理要在实际的施工中学习更多的经验,掌握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法,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环境变化。

三、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

(一) 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标准。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其社会影响范围较广。施工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提高质量意识,认识质量的重要性, 重视施工的细小环节,全面保证施工质量。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另外还包括了材料、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和施工环境等因素。项目经理和负责人要明确自身责任,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督,督促施工人员正确操作, 杜绝违章操作现象。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材料是建筑项目的组成单元, 也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的根本和基础。使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实现人、材料、 机械设备、施工方法有机结合管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二) 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所有开支,主要包括了材料费、人工劳力费、机械设备租赁费等。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降低施工成本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也是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成效,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可以促进资金积累,给施工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做出资金利用决策,提高企业生存能力, 促进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建筑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主要包括了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和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要提高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促进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 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全部的安全生产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控制,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于安全管理较差的施工现场,其施工效率较低且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进行安全控制,要秉承 “建筑大业,安全第一” 的理念。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 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施工操作标准, 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遵守施工制度,加强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深入了解工程特点,注意防范。实行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检查制度。

(四)进度控制

施工企业要按照跟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严格的控制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有着直接的联系。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有总进度和项目进度,对于分包商的项目进度管理要遵循 “互不影响,互相配合” 的原则,在实际的施工中, 往往由于某个项目的施工迟缓,从而影响整个项目施工进度,不仅会加大施工成本,甚至会造成滞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了解实际进展和计划的偏差,及时采取解决办法进行补救,保证工程项目按照要求工期完成交付使用, 确保企业经济利益。

(五)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根本资源,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的重点管理对象之一,技术的管理要求建立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上。技术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管理的职能,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 有效的开展技术创新和考核工作。大力开发和引进新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条例。首先,要明确技术范畴,完善具体的施工管理条例。其次,要实现过程标准化,做好施工工艺研究工作,对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的改革手段进行总结和再认识,实现施工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最后,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在对项目进行设计时,与施工企业和分包商进行技术上的讨论,加强合作关系,熟练的使用新技术,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六)合同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风险高、工作内容系统复杂的特点,这就要求必须要进行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风险,保障自身利益, 合同管理要求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是业主和施工企业的交易活动的主要依据, 也是明确法律关系的说明书。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建筑工程目标的实现,明确理赔责任,避免纠纷,改善业主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七)信息管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们所处在的经济时代里,建筑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准确的信息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对象之一。随着目前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信息量也是越来越大,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应用成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建设项目是否能够顺利的实现,因此,要做好建筑施工工程信息管理,就必须要加强信息收集能力,增加信息获取渠道,能够科学准确的分析信息资料,促进企业的施工顺利开展。

结束语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 抓住项目的重点, 进行全面、 科学、 合理的管理。安全、质量、成本、进度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要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各方面的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项目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李继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 2013(08) .

[2]姜伟.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研究[J].辽宁建材, 2011 (12) .

建筑施工项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 控制措施

一直以来,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门管理科学,它反映了项目运作和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出来的,同时又用来指导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要求的质量,实现最终的建筑产品,生产出业主满意的建筑产品,使项目取得成功。因此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对工程进行综合的动态的管理,就是对工程进行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

三控制:工期的控制、质量的控制、成本的控制。

三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及信息管理。

一协调:协调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之间的关系。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管理工作经验,着重探讨了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即施工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

1.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率地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2.建筑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相互作用

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这三者是施工项目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侧面,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1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首先认真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随时调整进度计划。对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和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要求澄清。施工方法的选择要先进,又要可靠,选择成熟的技术。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2.2社会系统

施工项目是人来操作的,故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为社会系统。项目管理,人是第一要素。工程施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组织领导工作能力,而这组织领导工作能力高低的体现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也是顺利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所在。

2.3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及时向业主报告阶段进度,申请进度付款,争取按时取得支付签证;制定供货商和分包商的奖惩办法,促进关键工作按时或提前完成。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控制成本,预测流动资金的需求,合理调度资金。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经济系统是与技术系统、社会系统相伴随而发生的,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投入产生分析,搞好责任成本管理,对所有资源要素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化组合,以保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具体控制措施分析

3.1施工进度的控制

施工阶段就是对工程实施具体管理阶段,施工阶段也是花费时间最长,因此要面对时间带来的变化要求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管理。

3.1.1施工进度的控制

对以前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研究调整以及实施施工计划施工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协调。

①规划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中进行施工,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②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③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队之间的进度关系。

3.1.2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

①有关单位的影响:最主要对有关单位作好协调工作,以达到施工单位工程顺利进行。做到业主影响有签证,平行施工单位影响有业主认可,非施工方引起的工期延误均有签证。②施工条件的影响:在客观条件影响下,使工期发生了偏差,需要及时与甲方沟通,取得甲方认可,重新制定施工计划组织施工。③技术失误:在技术交底过程中,要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使工人对设备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达到100%。对各施工环节熟练掌握。④施工组织管理不利:在施工之前编制好施工计划,主要对施工顺序进行反复推敲;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制定。⑤意外事件的出现: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是避免不了的,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认真的态度。作为项目经理要分析各种因素采取措施对工期进行动态的控制以保证工期。

3.2施工质量的控制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环节的控制工作,抓好质量控制。

3.2.1事前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在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规划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要求各级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做到全面认会,心里有数。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态度。

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推行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本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企业有关规定,制定符合本工程施工的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尤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好的作业人员进行重赏,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核。工程开工前,将企业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 “四新”的推广使用,施工单位应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检查、复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建筑物轴线坐标和高程;基础的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梁、板柱混凝土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管)和预留孔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钢材、水泥的试验成果资料;特殊项目大样图的形状、尺寸以及其他需要复核的项目。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3.2.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并对施工人员交底,质量检查员进行监督。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材质证明)或检查报告。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每次测量放线后必须坚持做好复检工作。模板及其支架须具有足够的强、刚度和稳定性。按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砂浆试件,并做好标识,在专用水池内养护,到28天时送检。加强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如钢筋绑扎好以后,要及时在过往通道上铺垫木板,防止踩踏。

3.2.3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①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②以人为核心。③以预防为主。④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⑤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3.2.4安全管理

确定安全生产目标: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

对于安全的管理要依据以下六项原则执行:

①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②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清除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③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④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涉及的,生产涉及的方方面面,涉及的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的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的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⑤安全管理重在控制。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⑥在管理中发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其管理就是意味着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预防新的危险因素。

3.3施工成本的控制

成本控制是做为一个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施工期间控制成本的措施:

⑴办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购料单的管理。

⑵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与施工预算进行控制,指出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⑶以某一段时间为一个周期,对成本发生进行核算比较,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正确处理。

⑷定期检查。施工中成本控制情况,发现情况主动处理。

具体办法:

①以施工预算控制成本支出,包括人、材料、机械要用的机械。

②以施工预算控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

建筑施工项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建筑工程;
风险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兴起,各建筑公司盈利良好,但风险还是存在的,因此,如何加强建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是减少企业损失,确保企业利润的重要措施。

二、建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在建筑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只有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才能切实有效的减少项目风险。

1.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和决策层的决策质量。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依据风险的规律性,针对不同的开发方案分析项目存在的可能风险,根据开发者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适应自身条件的风险方案,提高决策质量。

2.科学的风险管理可以直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准确地估计评价可能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对策,当项目实施时若风险来临则能够准确应对,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3.风险管理与企业生存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企业想要生存就要参与竞争。竞争的条件是什么?是企业对所开发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即风险预测准确与否,措施如何,即风险管理是否科学。许多开发商因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错误地判断了风险形式,使项目失败,进而导致企业倒闭。

三、建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在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一些科学的技术方法对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很有帮助的。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也是如此。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从建筑工程环境分析,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及自然因素;
从管理决策过程中分析,有企业战略、环境调查与市场调查、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建筑工程项目策划、建筑工程设计与计划、建筑工程建设实施、运行管理因素;
从建筑工程目标分析,有工期、质量、造价、运行和市场因素;
从行为主体分析,有投资方、建设方、承包商、设计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及其他方面引发的因素等。不同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遭受的风险是不同的,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其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也不尽相同。从影响结果来看,建筑工程项目最终主要影响的是项目自身建设目标及项目行为主体利益两个方面。

因此,采用何种方法实施项目风险管理也成为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点。而对于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是指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众多,而较常用的方法有风险清单法、情景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SWOT 分析法、故障树法、蒙特卡罗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等。

四、建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步骤

建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系统过程的角度来看,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也是按照一般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步骤进行。主要是按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与监控等步骤进行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

对项目所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和归类的过程。建筑工程项目包括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管理的等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存在、发生的条件及分类等都是风险识别内容,是制定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等后续工作的依据。风险识别有两项工作重点:一是全面而有条理地找出各种风险源;
二是明确而详细地分清风险责任方。在电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分方法进行风险识别。

2.风险估计。风险估计是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可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管理技术选择提供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它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从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收集大量资料的分析,利用概率统计理论,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预测相应损失的大小、预测风险发生的时间以及频率等。风险估计需要一系列可信的历史统计资料,如果资料不全,则需要主观的推断来弥补。

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综合与分解,得到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再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系统来预防、化解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风险应对与监控。风险应对也就是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发生时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风险应对措施包括两类:一类是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以消除或减轻风险。其具体的措施包括风险规避、缓解、分散、压制和利用等。另一类是通过财务安排来减轻风险对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其具体的措施有风险自留、转移等。风险监控则是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它实际上的作用就是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规避计划,使得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

五、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因为涉及各方面因素比较多,所以是各种事故与损失易发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风险发生率高,损失的连带性强,并且牵扯到各方利益。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建筑工程的巨大损失,甚至会造成项目搁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浪费公共资源。

1.内部风险控制

承包商必须重视风险管理,以避免造成重大损失。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敬业精神。选择合理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并加强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合同管理,投标仔细甄别,并要求提供支付担保,拖欠的风险降低建设工作的业主。加强理赔管理,避免更大的损失。内部风险主要是由于施工方,承包商,业主之间的问题。设置了严格,规范,完善的施工合同,以帮助良好的内部风险控制,避免在各方面发生的损失。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做好复查工作,这是至关重要的。质量风险。施工质量是建设项目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风险主要来源于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质量控制风险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严格管理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保存,有关材料必须要有严格的质量检验报告。

(二) 施工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符合安全标准的操作。

2.外部风险控制

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和火灾等也会给建筑工程的进行带来影响,这些都属于外部风险。对于像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我们就应该选择建筑工程保险来控制风险。一旦出现不利于建筑工程进展的情况,可以大大降低损失。对火灾等风险,主要是对施工现场有序的管理,规范操作,定期检查,以预防为主的方法来加以控制。对于施工中的技术风险,必须有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科学的操作手段,加强对建筑工程物资管理,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施工。

3.风险转移

将可能出现的一些施工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这就是所谓的风险转移。风险转移只可转移承担风险的主体,并不能减小风险的危害程度。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事件及费用,可以在签定施工合同时明确由发包方来承担;
对一些施工专业性强、技术工艺复杂、自身难以胜任的施工任务,可以通过合法的分包或转包等方式将风险转移出去。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可以通过缴纳相关保险费用,将施工过程中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即其主要有合同转移和工程保险两种形式。

六、结束语

本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建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的方法、步骤等具体问题,希望能为具体的施工提供参考和相互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冬梅,陈志勇,周玉斌.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 福建建筑,2003,03:75-76.

建筑施工项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创新研究

1要建好项目管理层

要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项目经理应从受过正规培训、具有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的人员中选拔。要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险,遏制不良现象。同时要加强项目经理后备人选的培养和作风建没,让他们有机会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助理或见习项目经理岗位上锻炼。井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业务素质。要坚持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做到对项目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弹性化。对项口部管理层人员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在各项目之间合理组合和有效流动.实行派遣与聘用相结合的机制,根据项目大小和管理人员性格、特长、管理技能等因素合理组合。防止项目经理自由组阁.形成独立“王国”保证项融部管理层整体合作的有效发挥。

2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

当前不少施工企业对项目评估、测算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评估、测算的权限不明确,方法不科学;
有的评估、测算滞后。激励、约束不到位,缺乏动态跟踪考核,造成项目管理失控。项目盈亏到竣工时算总帐。为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堵塞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来认识。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有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三要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上缴风险保证会、委派主办会计。四要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帮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管理偏差,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3要把深化责任成本管理

建立继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体系应包括责任、策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五方面内容。一要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项目部门、分队(班组)和岗位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
二要分时段对成本发生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算等方面的策划。制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
三要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
四要认真加工和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
在要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堵住“四个漏涧”,实行“六项制度”即: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供、设备购管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分割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主办会汁委派制和项目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杜绝项目资金沉淀和挪用。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一是要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二是要树立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的观念;
三是要树立责任、成本、效益意识,营造企业整体重视.项目部全员参与,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项目经理部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项目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动力与项目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要把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施工企业要想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要根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项目年度和终结考核工作。对实现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要严考核、硬兑现,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
对出现项目亏损、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经营越权行为等责任问题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或法律的处罚。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要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日的审计,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实行年度和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

5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向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预防阶段,从制度入手,制订安全管理措施、增强安全意识教育,引导教育施工者按照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操作。加强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相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6要把加强外带劳务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如何加强事前和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具体措施,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

1前言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控制为辅的管理方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为依据,做好事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个企业的质量体系应根据它的方针、目标和相应的策略而作调整。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

系必须而且必然在动态管理中得到发展。但是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常常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首先,为提高工程质量,扩大企业影响,提高技术等级,争创少数“精品、名牌”工程,无形中增大了投入,使其它工程的质量状况得不到保障;其次,为严抓质量,加大奖罚力度,奖罚额度之大超出了单项工程本身的价值,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易造成恶性循环,未必有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持久开展;第三,加大现场监控力度,实行监理制度有效地控制了质量问题的产生,但易造成施工人员和监控人员情绪上的对立,也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求发展的建筑企业设置质量控制点,其管理层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很多企业将成本、利润奉为宗旨,这种现象由上至下蔓延,形成一种不利于质量管理发展的氛围;最后,很多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大多是“事后处理型”的,很难起到预控的作用,这就形成这样一个怪现象:企业宁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事后解决质量问题,也不愿多花一点功夫在事前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这种短视的行为必须纠正。

3建设工程项目如何加强质量控制

3.1加强事前控制

3.1.1对工程各项参与者进行审查:监理工程师应该是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因此在资格审查时必须严格,做到持证上岗。施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上岗。

3.1.2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检查、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在人员、设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的进货多源头、多渠道,需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检查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缝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通、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要求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对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有哪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组织整改、进行有效管理。

3.1.3对工程设备进行审查:永久性生产设备的采购,应通过质量管理人员的认可,并且要经过验收后才可进场。重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提供机械性能检测报告,经质量管理人员认可后方可使用。

3.1.4对施工方法进行审查: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核后即作为施工依据。

3.1.5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验收签字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提出整改。在进行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时,首先要求各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好验收表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材料齐全,各层标高、轴线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理方检查。监理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或返工完的,还要在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3.2完善事中控制

质检员验收时要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在质量控制中要改静态管理为动态控制。包括:工序的质量控制:一方面,每道工序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都要对影响工序质量的条件或因素进行控制。如:要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去参加工作,以防由于疲劳而出现怠工现象等。另一方面,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运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其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其目的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抓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对施工中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事先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对其进行预先控制,并在施工过程中作为重点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质量管理人员主要采用的检查方法有目测法、仪测法、实验检验法等。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首先是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违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纠正。其次是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指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第三是隐蔽工程的检查与验收:这一部分是防止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关键。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然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例如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则应以物的状态作为控制的重点。如加工精度与施工机具有关;计量不准与计量设备、仪表有关;危险源与失稳、倾覆、腐蚀、毒气、振动、冲击、火花、爆炸等有关,也与立体交叉、多工种密集作业场所有关等。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有的应以控制机具设备为重点,有的应以防止失稳、倾覆、过热、腐蚀等危险源为重点,有的则应以作业场所作为控制的重点。

3.3注意事后验收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我们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及时停工整改,第一时间报监理及建设单位。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是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结语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管理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才能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交付建设单位一个满意优质的工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