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我心中语文作文【五篇】

时间:2023-07-01 11:25:05 来源:晨阳文秘网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范文第1篇从幼稚园开始接触语言这类童书,上面简短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从此我便爱上语文。步入小学,语言改为语文。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插图、妙趣横生的对联,精彩的寓言故事,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心中语文作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我心中语文作文【五篇】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范文第1篇

从幼稚园开始接触语言这类童书,上面简短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从此我便爱上语文。步入小学,语言改为语文。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插图、妙趣横生的对联,精彩的寓言故事,富有哲理的文章,小学六年的语文,为我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文学世界。使我明白;
语文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而是整个世界,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在大街上,商店名‘情有独钟’一个成语是语文,‘钟’写出了商店商品,新颖别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对联;
五福临门事事顺,吉星高照步步高。对偶的手法,整齐顺口。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是阳光、雨露,我们是颗颗嫩芽,沐浴着阳光,润吸着雨露茁壮成长,语文是导师、严师,我们是对社会不懂得学生,聆听着教导,明白了人间的是是非非,真恶善美,语文是打开世界的窗口,我们是足不出户的宅女,在书的海洋中遨游。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财富,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迈向世界的大门,是走向未来的铺路石。我爱语文。

语文抒发感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对家乡的思念。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学;
关系

在新的世纪,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势,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语文教学也摒弃为“应试教育”而教的落后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必须了解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统合性极强的学科,它运用诸多科学的成果,来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推动中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知识,领会如何灵活地将它们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所谓教学,是师生双方教学相长的活动。语文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心智活动的过程;
心理科学就必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提供了一把钥匙;
同时,它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流中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规律。心理学有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以至于具体的阅读心理,写作心理等都为语文教学法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但我们应着重学好普通心理学,努力把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下面,我结合自己当学生的切身体会和当教师的体验,谈谈语文教学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1.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态度。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心理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而且会学。

2.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学习语文的心态。

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接手一个新班时,第一次作文评讲,一个学生的作文被列为好文章,哪怕这一”范文”其他方面写得平平,仅仅是在某一方面达到此次作文的要求,因而得到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赞扬和肯定,结果,这个学习平平的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乃至整个语文学习方面,会出现逐渐的乃至是飞跃式的进步。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无意中帮助他树立了自信与成功的良好心理。也就是说学生是心理状态获得了优化,就可以使学习上表现平凡而变为表现不平凡。

我在读初中时,开学第一次作文讲评时,老师肯定了我“开头点题,发掘周延”的写法,并打了90分的高分,并在讲评中作“范文”宣读,结果我学习语文的热情日益高涨,上课时踊跃回答问题,还经常自写作文。结果中考语文得了112分。事实说明,学生的精神心理的自我观念的优化,是学好语文的根本原因。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学生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学习,总会进行一次自我排队。这种排队的自我意识,往往影响到今后的整个阶段的学习与表现,或自卑或失望,阻碍蕴藏能力的开发,或自信或奋发,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猎取成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状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生活体验经历的结果,谁在后天获得成功越多,谁的自信心就越强;
反之,就会产生落后的现象。在提高心理素质方面,我认为尊重与赞扬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内心要真挚地尊重,在外表要显露出对他学习劳动是热情赞赏,哪怕是失败的劳动,也不能轻易否定。

3.创设语文学习的;
良好环境,创造读写讲练的浓厚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是习惯。

语文课枯燥无味,应该实施一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愉快教学的实质,就是优化学生的心理因素,调动他们内在潜力,负起他们主人公的责任,在毫无压力下愉快有趣地学习。

例如,笔者在上《绝唱》一课,让学生扮成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进行表演,满堂充满嘻嘻哈哈的笑声,两节课下来,老师并不用多讲解,但学生却完全领会了课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的差异产生业余时间”。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论断。无疑这是正确的。如果只是困于课堂内,语文教师是不会获得成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多号召,乃至组织学生到社会看看,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科技、文体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开展记者采访,搜集典故传说,办小报,出墙报拟写春联,知识抢答,各种辩论等,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这样就创造了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的良好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对于差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用爱心激励他们施展才能。

作为语文教师,事前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先前的优差好劣,使优好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完美,特别注意帮助差生打破他们差劣的自我意像,树立起“我现在与别人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别人行,我也行。”的观点。重塑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由于每个人的困难起因不同,内外各种因素的配置不同,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个体内部的认识、情感、行为系统各项因素的发展水平不同,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可以把困难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暂时性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没有偏常,但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教师组织教学不当,就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因当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学习。

能力困难型的学生:能力较差是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教师很容易把他们的能力、方法问题视为学习态度问题。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对立,产生不良效果。对于这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动力型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坚持性、自我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教突出,不能正确的归因,缺乏学习动机,这样的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应该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整体性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差,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低。其原因是大多数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而长期的学业失败更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丧失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对于这种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作文评语,传播,心理,满足性评语,非满足性评语

 

作文评价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作文分数与等级划定和作文评语两部分。作文评语内容相对丰富、形象相对丰满,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够更细致深入地传播教师的观点和建议,传播功能大,受学生的关注度也高。它不但对作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形成­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在普遍范围获得一致认可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类型。

1作文评语的传播学意义

教学评价学认为,教育评价一般具有鉴定、导向、管理的功能。作文评语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同样具有上述功能,但是,同时,它同任何一种教育评价一样都不必然具有某种性质的功能。

因为它同任何传播中的信息一样,在本质上是一组经过传播者编码而包含一定具体意义的符号满足性评语,传播后产生符合或不符合传播者期望的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而存在。如果我们把作文写作、作文上交、作文评语传授看做一次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那么在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作文文本即是信息,学生是该信息的传播者,教师是该信息的受传者,教师给出的作文评语就是该信息传播过程的反馈部分,作文评语成为一种反馈信息,同时,学生成为该反馈信息的受传者。

反馈,在传播学中指“传播者发送出去的给定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再回传至传播者,并对信息的在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②,它是信息传播尤其是现代信息传播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平时探讨的信息传播中反馈的作用多是从传播者立场出发,看反馈信息对于其确认传播效果,调节后续信息传播行为的重要意义。在此,因为师生普遍意义上的指导与被指导的特殊角色关系,我们从受传者即教师立场出发,通过其反馈信息即作文评语在“传播——反馈”的效果圈中调节传播者即学生的后续信息传播行为即作文文本写作的重要意义来看作文评语。

2影响作文评语传播效果的因素

制约信息传播效果因素有三:传播者,传播技巧和传播对象。

传播者制约传播效果主要在于其“可信性”的大小。“可信性包含两个因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
“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师资队伍日益强大,中学教师可信性尚不存在特大问题论文网。同时,霍夫兰的“休眠效果理论”认为,信源可信度与传播内容本身的联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受传者逐渐淡漠甚至忘却,“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③”所以,这里我们把教师的可信性做一个平衡的假设满足性评语,而关注传播内容本身。

3作文评语的编码过程的影响因素

符号经由编码过程方可成为信息。其传播效果的理想与否关键取决于该编码过程。所有探讨作文评语如何写作的问题也就是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如何被编码的过程。

信息编码包括编码程序与编码结构。编码的程序与结构即编码过程中信息因素的排列组合。一则评语往往包括各种异质性评语,如诸多一线教师提出的“欣赏性评语”、“激励性评语”和“惩戒性评语”等。这些异质性评语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所包含的该等级的信息因素。所以,对于评语类型的界定就成为了形成作文评语信息编码的关键问题。

4作文评语的类型划分

关于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范围内获得一致认可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类型。目前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多是中学一线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潜在地遵从教育评价学的划分标准,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作文评语做出类型界定,如前所列的“欣赏性评语”、“激励性评语”和“惩戒性评语”等。

本文无意亦不必破前人之说,只是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立场上对作文评语做一个另一种出发点下的类型界定。

4.1作文评语类型划分的心理学依据

发展心理学认为:“心理的个体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心理特点④”即其普遍具有的相对一致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将中学生看做一个青少年的集合体,该集合体在接收到作文评语并决定看与不看之前已经预先存在某种普遍的相对一致的心理诉求。该诉求的普遍一致性是我们在此划分作文评语类型的一个认识论基础。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我中心”再度凸显;
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多依赖外界认可,故多寻求“他人积极的关注,形似如赞许、尊重⑤”。

对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也典型地表现为期待教师的肯定、赏识和鼓励。阅读作文评语的过程成为该需求获得“满足”的过程,语文作文评语成为其获得心理“满足”的媒介,这个过程中就应然地存在了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概念。

4.2作文评语传播过程中“使用与满足”的模式图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以下基本模式图来表示

附注:接触和拒绝是中学生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的两种选择结果样式即选择接触语文作文评价和拒绝接触语文作为评语。

满足与非满足是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满足结果样式即满足和非满足其心理需求两种。

心理需求经验即在多次接触活动积累和形成的中对于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一般、一贯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被满足经验即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被满足与非被满足的经验。

需求图式即中学生在接触语文作文评语之前的预先存在的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心理需求即在具体接触某则语文作文评语前的具体的心理需求。这种具体的心理需求可能是符合其业已形成的需求图式,也有可能不符合。

显然,中学生在接触作文评语的过程中产生了“满足需求”和“非满足需求”

两种结果样式。而这两种结果样式同时又会作为“需求被满足经验”,和“需求经验”来共同作用形成“需求图式”,这个需求图式又和“某次具体需求”相互作用产生“接触评语”和“拒绝接触评语”两种选择结果样式。

4.3作文评语具体类型划分

由此可见满足性与非满足性结果样式是以中学生心理需求为划分角度的两个互生性概念。它们不仅是一次作文评语接触活动的结果样式,同时也是下一次作文评语接触活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其所依据的角度的合理性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把教师的作文评语划分为满足性作文评语和非满足性作文评语两大类。

一、满足性作文评语。满足性作文评语是指满足中学生作文评语接触活动前心理需求的作文评语论文网。如前文所述,青少年意识里或者潜意识里把作文写作和学习当做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并期望“获得赞赏和满足”⑥。

因此满足性评语典型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作文文本的肯定、赏识和鼓励一类话语。“具体心理需”求允许非典型性。

二、非满足性评语。顾名思义,非满足性评语是指没有满足中学生作文评语接触活动前心理需求的作文评语。如前文所述满足性评语,满足性作文评语与非满足性作文评语是一对互生概念。非满足性评语典型表现为教师对作文文本的否定、批评和惩戒一类话语。

必须注意的是:满足性评语不等于我们通常所讲的“好”的评语;
非满足性评语也不等于“不好”的评语。因如前文所述,该类型划分角度是中学生的心理需求而非评语本身的褒贬性质。

以上便是本文从青少年在接触语文作文评语前的心理需求出发,依据传播学理论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类型的界定。界定只是作文评语如何写作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首要的问题。立而不破,本文只是提出一个探索性理论概念,更多商榷该还存在一线的教学实践当中。

注释

①支敏《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与运用》,2006年8月。

②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第69页。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④张向葵 刘秀丽《发展心理学》,2002。

⑤张向葵 刘秀丽《发展心理学》,2002年,第287页。

⑥张向葵 刘秀丽《发展心理学》,2002年,第287页。

参考文献

[1](日)梶田睿一著,李守福译《教育评价》(第一版),1988年08月

[2]支敏著《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与运用》,2006年8月

[3]张向葵、刘秀丽等著《发展心理学》,2002年

[4]童兵著《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素质利剑用“心”

语文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培养,更需要用“心”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展的矛盾,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困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对培养其语文素质与能力更具魅力。那么,怎样用“心”教育,提高语文素质呢?下面是我多年语文教育的成功尝试。

一、用“心”感悟,培养语感

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视情景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形成健康人格,提高品质与能力。而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作品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文章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诸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可将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因素挖掘、整理出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文章时,结合当今社会的某些实例,让学生从他们自身人格的失落、自我价值的毁灭中汲取反面教训,从而在潜意识里要求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进而使学生感悟出作品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语感。由此可见,借助语文教材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极好载体,语文教师通过“盼于勒”、“见于勒”、“避于勒”和“范进中举发疯”、“胡屠夫以打治疯”等情景感悟,提升语感。

二、用“心”模仿,提高写作能力

1.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教师通过情景感悟,心灵模仿,感知语文阅读中的文学素材,写作方法,迅速提高阅读能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受到美的熏陶,获得写作素材,积蓄写作灵感,积累写作能力。教师可将语文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因素挖掘、整理出来,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寻找语文素材。例如学习鲁迅的《社戏》、《藤野先生》等作品时,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应环境、改变自我、与人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教育;
进行尊重师长、知恩报恩的教育;
进行全面正确评价他人的教育。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选取符合学生阅读的时文或名著片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选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我很重要》可以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品质,教育他们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从中反向获得在情景中阅读,在感悟中阅读,在自身品质与作品人物品质的比较中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2.在作文写作中,注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写作能力。

俗话说“文如其人”,不错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故事情景,人物感悟,心灵述说等环节活动,获得作文素材,写作方法,提高作文能力。作文与做人是相通的,从育人的角度看,作文求真,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责任感,能陶治其坦荡的胸怀、纯洁的情操。语文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讲故事,心中的偶像等活动,了解学生所想,与心灵对话,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写作能力。

(1)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尊重自我,防止早恋》、《上网的利与弊》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我首先通过情景展示,让学生揣摩人物形象,进行口述故事分享,培养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思考过、关注过,这类问题已不单单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他们如何健康成长、如何取得成功的切身利益,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我在进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活动课时,让学生仔细观赏“5.12”地震动人情景片,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故事分享,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而且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迅速进入了写作天地,不到半小时就写出了高质量的600字以上的作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写作灵感,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写作能力,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用“心”行动,增强语文素质

(1)重视心理素质和语文素质的有机整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积极、乐观等心理素质,加强认知、加工、提炼与升发整合,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文章的品味,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

(2)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用“心”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以活动为载体,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中,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捷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健康的书报,摘记优美词句,积累知识;
或者广开视听,让学生多接触广播、电视,了解国际国内事,丰富感性经验。还可以通过语文知识抢答赛,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手抄报等学生喜欢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培养健康的心理。比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中,我让学生将本诗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学生在情境中,亲身体验到杜甫当时的艰难处境,与杜甫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体会到杜甫“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怀,学生的心灵深受震撼和感染,有力的促进学生心灵的发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起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既健康心理,又达到了增强语文素质的特效。

我心中的语文作文范文第5篇

一、把题目拟到学生的心坎上

常言说:题好一半文,主要是说作文题目的重要性。我们往往强调让学生写作文时拟出好题目,拟出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题目;但是我们语文教师自己在教学时常常忽视了题目的重要性,忘却了作文题目对写作成败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快上课了,才到作文书中或考试题上找题目,甚至已站到讲台上,可题目还不知是啥。试想:这样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题目,如何让学生写出动人的文章。

假如我们语文教师能像要求学生一样,严格要求自己,精心设计作文题目,那么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刚接手新的一班学生时,往往让他们写的作文题目是《说说我自己》或《我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写自己,写自己的爱好,他们有说不完的话,而且这些话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往往会打动我们每一个读者,对于我们了解学生的个性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如写人的文章是中学生写作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但学生往往写不好。当我把题目拟为《我班的×××》时,学生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可能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什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写作术语,他们只是在真实地介绍和描摹他们的同学和好友,想一吐为快。

我们语文老师每一次拟题都能拟到学生的心坎上,让他们用“我手写我心”,我相信:他们都能写出优美的篇

章,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小作家。

二、指导学生选材要新颖,具有时代特色

所谓新颖和时代性,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要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要能代表时代精神,要与时俱进。要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材料,能表现出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我在指导学生选材时,经常告诉他们一句话:选材要流露出时代的气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只要学生每一次写作都能写出富有新意并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就会让老师眼前一亮,想一睹为快。例如:今年我校月考时,作文的题目为《激动人心的一幕》,我班有的学生就写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美丽壮观,还有的写到NBA中火箭队和湖人队的精彩而扣人心弦的比赛等。这样的选材,让人感到趣味盎然,意犹未尽。

三、作文批语要准确,富有情感色彩,并具有激励作用

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觉得作文批语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准确性。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规律,做到正确、客观,不随意拔高要求,更不求全责备。评语要写得具体明确,要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比如教师发现学生的行文多有不通时,就不能光写个“语句不通”了事,而应具体指出语病的根源,属于何种毛病,应如何避免等。

(二)情感性。教师写作文评语要以情去感染人,要以己心去发现他心。落笔可直呼其名,敞开自己的心扉,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字字句句轻扣学生的心弦。这样,学生阅读了老师深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在关注他,用情在欣赏他,用爱在发现他,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学生对评语的阅读兴趣。2003年我教过一个学生叫王飞,在作文《我的一家》中,他写了自己家庭的情况,父母离异,自己非常自卑。读了他的作文,我感受颇深,动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王飞,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相信风雨过后就会有绚丽的彩虹。不管何时何地,无论什么困难,老师都会与你同在。同时,我觉得你战胜了自卑,定会一“飞”冲天。从那以后,他脸上的笑容多了,成绩提高得也很快。

(三)激励性。“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古诗文、传说故事,教师在评语中不妨送上一句:“你真是写作高手!把民间故事巧妙地运用到景物描写中来。”也有学生作文通篇文采飞扬,比班内学生明显高出一筹,教师就可以这样批注:“阅读你的文章是我的荣幸,几年后或许你的名字会家喻户晓。”去年我班有个学生叫赵中,读的书很多,写的作文条理也很清晰,美中不足的是内容少。我给他写的批语是:赵中,如果你能把文章内容充分展开,相信你的作文必定是优秀的,你干啥都会“中”的,你的人生会绚丽多姿的。我想,每一个孩子读到这样的批语都会心花怒放。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四、作文评讲要让学生参与,不能一言堂

以前我们的作文评讲课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先念一两篇优秀作文,再不点名地批评一下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今后作文应注意的问题。在这样的作文评讲课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大汗淋漓,而学生无精打采,一无所获。

近年来,我对作文评讲课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作文评讲课以学生为主,即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讲;作文评讲课也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而不只是让少数“写作高手”频频亮相;作文评讲课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甚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经过这样的改革,学生的写作和鉴赏水平提高了很多。

五、作文训练要有梯度性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对于作文训练有一定的梯度,有系统性,即:先让学生学会说真话,写真事;再到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具有六要素,有顺序,有中心,能合理安排文章的内容;而后是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最后到各种文学样式,如散文、小说等。其本质就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