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同名著作(叶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悄然上市。书中将北京大院里的黑话一网打尽,并由作者亲自撰写了“青春词条”,嵌在字里行间,用词解这一形式,给那个特殊的年代做了一份让人感到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青春有关日子【五篇】,供大家参考。
和青春有关的日子范文第1篇
专栏作者、媒体评论员、职业书评人。现为某新闻网站副总编辑。
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同名著作(叶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悄然上市。书中将北京大院里的黑话一网打尽,并由作者亲自撰写了“青春词条”,嵌在字里行间,用词解这一形式,给那个特殊的年代做了一份让人感到心动的档案;
用近乎犀利的文笔展示那个特定时间下的青春往事,也为我们诠释了那个充满理想与懵懂的特殊年代。
作者以精致、绵密、搞笑的笔触,解剖和描述了一批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因为这些人的家庭都有着特殊的背景,家长们出门闹革命了,半大孩子都撒了欢,没有赶上上山下乡,比起一般的百姓子弟,他们的主业就是“碴架”、“拍婆子”,跑到别的军队大院滋事,几百人骑车去打架,头脑一热,为了微不足道的事情搭进了自己的青春和未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亲历改革大潮,到广东贩卖假表、服装,戴蛤蟆镜故意不撕商标,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学交谊舞,提着双卡录音机在北海赛歌。
那个年代、那个小圈子的那点破事被记录下来、被流传、被颂扬。有人感动,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感动;
有人艳羡,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艳羡;
有人惊奇,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人惊奇。奇怪的是,他们特定的“青春”却得到了非同龄人的认同和喜爱,也许是为了猎奇,也许是为了热闹,也许就是追忆过往,但毕竟“青春”谁都经历过,正如作家王安忆所说:“过去的青春和现在的青春差不多,再过一百年回头看,都是一样的。” 我们体验着青春,青春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问题;
我们经历了青春,青春是我们的记忆,也是我们的资源。我们的惆怅、我们的甜蜜、我们的自信、我们的坚强、我们的个性,我们的自我都是从青春的筋脉中生长的。所以,《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广受各个年龄段的人所关注与喜爱,也是自然的。
一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那个时代对那一代人的青春的投影,也是那一代人的生命对那个时代的演绎。对他们而言,就像集体发了一次高烧,就像集体做了一场青春的梦。虽然一半是纯真、一半是“拧巴”,虽然强烈的自我矛盾与时代潮流冲突贯穿了他们的大半生,但他们这代人在以自己的方式直面历史和现实:他们奉献出自我版本的“心灵史”。说是怀旧,其实是自我清算;
说是写给青春的悼词,不如说是一代人的“青春病历”。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非常规流行,只不过借助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多元传播渠道,映照的是当代青春、心灵和物欲的苍白。这代人的青春病历,对于联接两代人的心灵来说,弥足珍贵。也许妄想取代了梦想照进现实,也许时代扭曲了人性制造了伤痛――但是,只要有反思的勇气和忏悔的力量,这代人就能获得救赎和新希望,新一代人就能从中获得新的精神资源。
读完小说,除了重温青春或者对照我们的青春,我们会思考些什么?一个时代到底为多少人的青春设计好了轨迹?我们到底能获得多宽的跑道?一代人的青春到底对时代的空间填写了多少无法更改的内容?在回顾了奔放的青春时代后,也许我们会有这样的一种觉醒: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要的牺牲。也许在生活面前他们还都是孩子,精神的成长并没有随着青春期的结束而终止。当青春不再,他们可以回忆青春与自己有关的日子,也可以保持沉默的权利。而此时,关于纯真、理想、奋斗、成功、人生、自我、幸福、友谊、爱情、真诚、金钱的理解,都已改变。
和青春有关的日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青春电影;
中国;
日本;
审美风格;
比较
青春电影正在当前的电影市场上日益彰显着自己的活力。青春电影,指的是以青年人为主要表现对象,以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为叙事题材,关注青年人的情感世界和成长经历,以青年人为主要的观众对象,以鲜明、独特的青年文化性为主,甚至在主创人员队伍上也主要以青年人为主的电影作品。[1]东方(尤其是东亚)青春电影有着某种共通性,如研究内地青春电影时,台湾、香港的相关电影是不可忽视的参照。中国与日本近年来都涌现出年轻化的,对于青年人的自我意识比较敏感的电影创作团队,两国又都拥有较为相近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人们所面对的青年问题,对青年人行为规范的要求等也颇为类似,但两国的青春电影毕竟诞生在不同的土壤中,这也就必然导致了二者在审美风格上的同中有异。目前有关青春电影的研究往往针对孤立的国家(地区),但实际上将中国与日本青春电影的异同纳入我们的视野是极有必要的。
一、中日青春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青春时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值得回忆的岁月,在电影这一艺术诞生之后,它自然也成为电影中的重要题材。青少年最早在电影之中出现始于20世纪30年代法国导演让・维果执导的《操行零分》(1933)。随后各国的电影创作者们纷纷将青春这一母题引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唤起观众对于不同青春情感的回忆与共鸣。
严格来说,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流变情况较为复杂,首先,在成熟程度和风格取向上,应该分为陆、港、台三个区域分别论述;
其次,在对青春电影的态度上,中国从来没有像日本那样将“青春片”视作一个单独的片种,电影人几乎没有创作青春电影的明晰概念。[2]从儒家文化中对儿童“少年老成”的“催化式”期待,到“”等政治运动对青少年正常成长的摧残,以及官方意识形态上对于集体话语的强调(如早期内地的青春电影往往是带有集体主义话语的,如20世纪50年代陈怀恺的《青春之歌》、王炎的《战火中的青春》等),青少年的个人话语权长期没有得到重视,青年人的个性也无从在电影中得到释放。随着“第六代”导演的崛起,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日常中感到的迷茫、焦灼、困惑等开始被正视,青春中残酷的一面被搬上了大银幕,此时内地出现了如管虎《头发乱了》(1994)、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等佳作。
香港青春电影的发展则先于内地成熟,但与台湾青春电影占据了主流地位不同,香港青春电影是整个香港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腾飞的产物之一。此时的香港青春电影主要是以描写黑帮青少年、街头混混们的颓废、暴力生活的作品为主。[3]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古惑仔之人在江湖》(1996)等。在当时香港以商业价值为宗的创作环境下,这一批电影几乎称不上。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新世纪之后,同是作为整个中国电影发展的一部分,香港青春电影也面貌一新,出现了如麦曦茵的《烈日当空》(2008)等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一扫回归之前的低俗不堪。而同样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台湾开展了“新电影运动”,以徐进良、侯孝贤、杨德昌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导演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贡献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电影,如《光阴的故事》(198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等作品在表现这批导演的人文主义追求的同时也创造了当时台湾电影的辉煌。青春电影在台湾如此风靡,以至于杨德昌曾经认为台湾的电影只有青春电影和非青春电影两种。此时的内地与台湾之间的交流刚刚开始,台湾一方面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由于多年的日本“皇民化”统治和迁台又深受美日文化的熏陶,因此,此时的中国台湾扮演了中国内地与日本文化沟通者的重要角色,台湾青春电影之中的审美取向也势必影响到后来内地青春电影的创作。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占领,日本青春电影的起步则相较中国为早,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一方面已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西化”,另一方面又抗拒着现状,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的“太阳族心理”。而表现青少年叛逆、困惑的青春电影也在《太阳的季节》(1956)之后应运而生。但是这一套喧嚣的话语并没有随着日本社会的稳定发展而持续太久。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及新世纪之后,日本青春电影中叛逆主旋律已经转变为唯美、感伤主旋律,尤其是在以《情书》(1995)、《四月物语》(1998)的导演岩井俊二和《蓝色青春》(2001)的导演丰田利晃为代表的一批导演涌现后,标榜着“纯爱”的青春电影大行其道,人们又看到了日本青春电影的新活力。日本当代青春电影的繁荣导致了包括一批原本并不以青春电影见长的日本导演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有执导《那一年,静静的海》(1991)的北野武等。
二、中日青春电影审美之同
中日两国青春电影在审美上有两个相似之处,首先是主题选择上的相同,都是对于青春成长仪式以及青春情感萌动的书写。这两大主题是青春电影的共同母题。
以成长仪式为例,青年人处于特殊的年龄段,自身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没有达到完全的成熟境界,而电影之中的主人公则往往难以向着成熟期平稳过渡,他们青春期的叛逆往往表现得比他人更为明显,也正是这样的叛逆给他们带来了诸多意外与波折,青年人在学会成长、告别幼稚的自我过程中的感受也是痛苦的,这样的痛苦反而成就了一种特殊的仪式。在日本青春电影中,这方面较为明显的是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太阳族电影”。这可以视作是战后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青春电影类型。例如,在大岛渚的被认为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青春残酷物语》(1960)中,真琴就是一个颇为叛逆的女高中生,她与藤井清之间的爱情是畸形的,而藤井清也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两人反复地纠缠并又与其他人发生关系。藤井清在真琴之前就刚刚与一群流氓打过架,这一行为是他发泄对于整个社会的愤怒的一种方式。
即使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日本青春电影已经大幅度走向使用温和话语来叙述青春时,叛逆主题依然没有从银幕上消失。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等电影便是其中的代表。而伴随着叛逆出现的一大重要元素便是暴力,一方面暴力是青年人在心理、思维上还有欠缺,容易冲动时会选择的解决问题方式;
另一方面青年人在承受暴力甚至是死亡时,能够制造出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悲剧美学。例如,在深作欣二的《大逃杀》(2003)中,42个人生观、价值观尚没有健全的孩子被放入残酷的、自相残杀的野外游戏中,他们可以毫不留情地对同学们痛下杀手,其血腥程度使得电影一度被日本政府封禁,电影正像孟德斯鸠所言:“日本人民是顽固、任性、刚毅、古怪的,一切危险和灾难都不放在眼里。”[4]而这些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内地青春电影之中的表现并不如港台青春电影中表现得明显。如在钮承泽执导的《艋{》(2010)中,年轻人可以为一根鸡腿就踏入黑道,结成小团体“太子帮”,只认义气而不问是非,不仅在校园里呼风唤雨,还掀起了社会的血雨腥风,而他们自己也在杀机四伏的社会中饱受伤害。《艋{》之中的蚊子等人同样是对社会现状不满,但又无法选择正确的道路。与之类似的还有林书宇的《九降风》(2008)等。
而爱情是永恒而美好的话题,友情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青年人所产生的美好感情,并且在这种感情的驱动下对成人世界的模仿行为也同样是两国青春电影大书特书的对象。中国青春电影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台湾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沈佳宜与柯景腾之间纯洁而美好,但是无疾而终的感情打动了无数海内外观众,两人之间的感情自然而然,似乎没有激情也不煽情,但是却触动了观众内心曾经关于青春的阵痛。与之类似的还有内地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易智言的《蓝色大门》(2002)等。而日本青春电影中更是以情感为重镇,如近藤喜文的《侧耳倾听》(1995)、行定勋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2004)等,可谓不胜枚举,甚至在对细腻情感的把握上,较中国青春电影更胜一筹。这种对于青春隐秘心事的挖掘和玩味,也正是中日青春电影与情感张扬、热烈,举止奔放的美国校园电影的区别所在。
三、中日青春电影审美之异
两国青春电影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可以被简要地归纳为“快与慢”“动与静”之别。首先是在叙事节奏上,中国青春电影要保证电影的可看性,一般都会安排较为紧凑、详实且戏剧化的情节。例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主人公马小军的青春生活之所以五味混杂,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主动如脱缰野马一般去各处游荡,结识形形的朋友造成的。他先是在课堂上起哄,随后是四处拧门撬锁,又结识了米兰和她的朋友,并目睹、参与了他们的生活,直到自己对米兰的感情爆发,整部电影的叙事十分充盈。电影并不指望通过延宕来使观众酝酿情感,而是在密集的20世纪70年代特有的意象(如革命歌曲、大院子弟和老炮儿顽主们的茬架等)对观众的轰炸中感动观众。
而在日本的审美传统之中,强调一种对于空寂之美的追求,因此日本青春电影有意放慢叙事节奏,甚至故意要营造出一种冗长拖沓之感,如大量地使用长镜头、定镜等,这样在叙事时间上的拖延反而能营造出一种有言外之意,使观众物我两忘,心生回味的感觉。这一点在小津安二郎、岩井俊二、沟口健二等导演的作品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在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2004)中,电影几乎无情节可言,先是介绍了花与爱丽丝两个性格截然不同但是有着亲密友情的女孩子,随后两人都爱上了男生宫本,可是宫本患上了失忆症,花便趁机借助谎言与宫本谈起了恋爱,但是在谎言越说越多后,爱丽丝介入了两人之间,花反而被边缘化了。导演并不力图讲述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整部电影只是围绕着三角恋展开,唯一的戏剧性也只是花无伤大雅的谎言。导演只是想传达出一种特殊年龄阶段的爱情特有的恬淡与温情。
除此之外,中国青春电影所想要塑造的情感张力是充足的,人物之间的正面交锋、矛盾的爆发等也是激烈的,如《中国合伙人》中主人公的多次吵架,打架,痛哭,往天上撒钱等。而日本尚静美,日本青春电影也热衷于“静”的艺术,希望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美学效果。如在《情书》中,与其说渡边博子一直在跟与男友同名同姓的“藤井树”进行书信交流,倒不如说她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她的诉说全是为了自己能够解开心结,战胜未婚夫去世的痛苦。无论是博子抑或女藤井树,都有着对男藤井树的一腔柔情,但是这份感情始终是大美不言的,两人选择了沉默的书信而非电话交流,一来是误会的需要,二来也是这种沉默之美的体现,沉默就意味了一种感情的难以言喻,无法精确表达但又无处不在。与之类似的还有《六周奇迹》(2004)等。
青春电影已经成为中日两国电影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青春的表达是个人化的,但是电影的创作又是在有意无意间带有整个国家/地区的印记的,两国青春电影在体现着两国社会现实的差异的同时,也反映着两国在审美取向,对青春进行深刻表达上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钱春莲.多元不羁的青春书写――内地、香港、台湾青年电影导演青春片研究[J].当代电影,2010(04).
[2] 谢建华.青春映像:中国青春电影的文化母题与创作趋向[J].当代电影,2010(04).
[3] 张洋.中国青春电影发展流变论略[D].兰州:兰州大学,2011.
和青春有关的日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扑水少年;
水上芭蕾;
励志;
体育
日本影片《五个扑水少年》选取了一个令人好奇的题材――男子水上芭蕾。提起水上芭蕾,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出的会是女性在水中优美的姿态,而这部电影则将英姿飒爽富有独特感染力的少年们的水上芭蕾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中导演着意描绘在夏日里闪闪发光的泳池,挥洒青春的少年们,为了目标努力刻苦奋斗。这部充满了青春朝气的喜剧片不仅吸引了正当青春的学生们,也让曾经青春的大人们为之激动、振奋。主演妻夫木聪凭借此片一炮走红,囊括了当年度日本各大电影奖项中的最佳男主角奖和新人奖。
一、情节简介
暑假就要到了,一所男子高中的游泳社只剩下一个社员铃木(妻夫木聪),面临倒闭的边缘。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貌美的年轻游泳女教师佐久间(真锅)来到学校,吸引众多学生参加水泳社。当女教师介绍她要教的是水上芭蕾时,最后只留下五个性格古怪的少年:不善言辞的队长铃木,有同性恋倾向的早乙女,喜欢健美的太田裕一,数学天才金泽孝志,篮球队打不上主力的佐藤五位社员。女老师佐久间为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校园文化节上报名后,突然发现自己已怀孕八个月,便回家待产,五位少年也因此而被迫解散,直到铃木在海洋公园发现了更为古怪的海豚训练师(竹中直人)。于是一群男生在海洋世界开始了他们的水上芭蕾训练。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擦玻璃中跟着眼前的海豚、海龙、鱿鱼、火烈鸟、鹦鹉螺等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水上动作,又在游戏厅的跳舞机上练就了出色的节奏感,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男子水上芭蕾表演不仅吸引了游客的注意,更是在记者面前大出风头,连电视台也煞有介事的将此事报道出来。男子水上芭蕾表演一时间成了小城内街谈巷议的话题,水泳社也因之再次人满为患。
二、青春代表着成长
整部片子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轻松活泼的幽默感。即使他们想达成愿望的想法很强烈,面对的压力很巨大,但导演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诠释他们,使整部影片充满青春的活力。这些找不到自己价值的少年、在更衣室里哭泣的少年、在地下室里唱歌的少年、躲在家里健身的少年、说“我也讨厌自己这么差劲”的少年,在众多女孩子的尖叫声中,大胆地袒露自己青春的躯体,在阳光下面,甚至跳起了性感的摇摆舞。和一般女子水上芭蕾不同,他们几十个人的群体表演,气势宏大,动作矫健,充满阳刚。队长(铃木)在水中,将女友抛给他的泳裤穿上,站在伙伴们身上,泳裤上的巨大的“LOVE”配合他巨大的笑容,看起来非常醒目。青春是无限美好的,青春的历练也是人生的珍宝之一,青春的激励让人看了更加具有朝气,更有活力。阳光与大海构成了五个扑水少年高中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同时也标志着五个扑水少年历经磨砺走向成熟。青春代表着成长。当听到他们坐着巴士从灿烂海滨驶过时,那声声喜悦激动的呼喊,牵动着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如火一样的青春和他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五个扑水少年》以一种朴实宁静的视角,使整部片子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轻松活泼的幽默感。喜欢这部片子,喜欢那股遮不住的青春气息。
三、青春就像韵律泳
青春是多姿多彩的,铃木的期望,佐藤的放弃,太田的奔放,金泽的自闭和早乙女的另类,都随着荷尔蒙的波动而青涩着,亮丽着,如同水面上跃动的阳光。他们都想找一种方式,给青春留下一个印迹,五个少年独自在自己的青春里寻找。外界的因素又同时给了他们压力与力量,最终他们的举动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中间,最后在青春的旋律中大家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表演,在学校的文化节上表演韵律泳,三层水中罗汉、四层、五层……当顶端的铃木成功的站起来的刹那,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激动。还有什么比这青春的放肆更让人心动呢?像片尾的那一场的韵律泳,花样百出的尽情玩一次。最后在青春的旋律中大家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表演。为了这次成功的演出,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在信念和坚持下面,他们成功了!每个人都有很特别的青春岁月,那些充满迷茫,困惑,快乐,悲伤,感动,活力的日子,我们将要记忆一辈子。所以,趁现在还年轻,我一定要那么轰轰烈烈一次,如蝴蝶破茧般绚烂一次。我们的青春就像韵律泳,给人们以美的感受和催人奋发向上不言放弃的精神。
和青春有关的日子范文第4篇
我们无法知道,美丽的明天和生命的意外哪个先到;但我们必须知道,眼下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如此对待时光,我们的每一天便都在谱写着青春的旋律。
青春年少,谁无盲区。倘若你不只看荒诞的漫画,不只写费脑子的火星文,不只玩血腥的电游,与执着的追求与拼搏的勇敢为伍,便能让青春之树长出浓密的绿荫;倘若你不只沉迷于冗长的韩剧,不再讨厌老师那张阴沉的脸,让希望附着于每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子,便能让青春的旅途充满光明。
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吧,让根须扎进大地,将触角探入蓝天,任自己恣情生长,却不遮挡他人的光彩。青春的旋律里,优于他人并不高贵,优于过去的自己才难能可贵。
青春(之一)
席慕蓉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挫折也好,烦恼也罢,都是生命里不可回避的过客,只要我们在失意时不消沉,做一个迈开执着步伐的求索者,做一个睁开探寻双眼的思索者,我们的青春便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青春(之二)
席慕蓉
在四十五岁的夜里
忽然想她年轻时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
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
林外阳光炫目
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
满是浮云的天空还有那满耳的蝉声
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
生命的高度,取决于追求的高度。美丽却短暂的青春里倘若懂得并坚守“思考”,便能让转瞬即逝的美丽青春在心底里凝固成永恒。
其实,我们追寻的哪里是过往的时光呢,我们追寻的只是一种温暖的力量,有了它,就算身体再衰弱,心底里却能够春意盎然!
青春(之三)
席慕蓉
我爱 在今夜
回看那来时的山径
才发现 我们的日子已经
用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
来过了又走了
曾经那样热烈地计划过的远景
那样细致精密地描好了的蓝图
曾经那样渴盼着它出现的青春
却始终
和青春有关的日子范文第5篇
李青春和哥哥李青海是一八五团的职工,兄弟俩年龄相差8岁,但却从事着同样的工作――巡河。
别列孜克河是诸多注入额尔齐斯河的支流之一,在我国境内的河道总长130多公里,平均宽度20余米。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八五团在距团部东北方向20多公里处修建了一座水利枢纽――跃进龙口。
1991年,李青海到跃进龙口工作,主要负责守水、管水和巡渠。刚来的时候,李青海和妻子住的是地窝子,后来条件改善,他就在跃进龙口旁盖了一间土坯房,从土坯房仅有的两扇窗户向外望去,跃进龙口尽收眼底。
在守水工作中,因为需要长期深入冷水中作业,李青海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2007年,守了跃进龙口17年的李青海实在无法工作,但却怎么也找不到愿意守水的人。
李青海找到弟弟李青春说:“你来吧!”
对于哥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守一条河流的李青春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不同的是,李青春巡察的是河流下游从团部到跃进龙口的10公里,而李青海巡察的是上游从跃进龙口到地名为“7公里”的河段。
“龙口不可一日无人看守。”尽管李青春知道守跃进龙口的艰辛,但他还是答应了哥哥,“哥哥是守护龙口时间最长的人,我被他17年如一日的坚守感动!”
2007年6月,李青春正式接替李青海成为跃进龙口的守护人。从此以后,“两个人的河,一个人守”,李青春巡河的路程增加了一倍,跃进大渠也多了个名字:“兄弟渠”。
每年的4月是李青春“最遭罪”的时候,有“边境第一团”之称的一八五团依旧春寒料峭,河水冰冷刺骨。每次开关水闸时,李青春都必须把双手伸进刺骨的冰水中。
守河10年,李青春多次掉进湍流的河水里,一次次经历生命危险。
有一次,一棵枯树顺水而下,堵住闸门,造成水位急剧上涨,眼看河水就要漫上河堤。危急时刻,李青春跳入3米多深的河水里,妻子在岸上帮他,夫妻两人连拖带拽,硬是将大枯树移到了岸上。看着河水从闸门下飞快地流出,李青春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说起工作中的困难和艰险,李青春轻描淡写、从容淡定,似乎那些用生命去经历的危险都是“家常便饭”。但在生活中有一个人却让这个硬汉红了眼眶――女儿李晶。
2010年1月,大雪把李青春和团部划成“两个世界”。有一天,女儿李晶突发高烧,可是外面大雪纷飞,光积雪就有1.5米深。
“救孩子要紧。”李青春抱着女儿走进风雪之中。不一会儿,他的眉毛、胡子上结满了厚厚的冰霜,平常步行2个小时的路程,那天却整整走了5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