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圈员经过“头脑风暴法”,找出结核专科临床工作中护理记录存的问题,规范防范对策,全面提升护理病历质量。1.1体温单填写不全新入院当天和跨科的未写全,体温单未按要求测画,请假及外出患者体温单上记录不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护理品管圈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护理品管圈论文范文第1篇
全体圈员经过“头脑风暴法”,找出结核专科临床工作中护理记录存的问题,规范防范对策,全面提升护理病历质量。
1.1体温单填写不全新入院当天和跨科的未写全,体温单未按要求测画,请假及外出患者体温单上记录不规范,手术后日期填写不统一,手术日液体出入量有漏记现象。
1.2执行医嘱后因医生和护士时间不一致,护士执行口头医嘱,如止痛、降温等处理后没有及时补齐医嘱造成医护记录不一致。
1.3护理记录中与医嘱、患者病情、患者介绍的治疗等实际情况有出入,记录内容欠准确,病情观察记录不及时;
记录内容缺乏连续性,患者病情变化处理后未得到缓解、没有及时记录,字迹潦草有涂改等。防范对策。今后应把规范结核专科病历书写做为长久的工作重点。按《规范》要求,对病情的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观察,应及时、准确、客观、真实记录。体现护士分层级管理要点,交接体现连续性,专科特点,要求病历字迹端正,无错别字,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及护理措施。
2拟定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①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规范病历书写重要性。②规范结核专科护理病历书写格式,完善内容,制定书写规范细责。③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做好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
3解析现阶段存在的护理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改进的对策目标拟定
3.1规范交班报告书写,接班护士可全面掌握整个病区的患者情况,明确需继续观察的问题和实施的护理。书写内容应全面、真实、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3.2不再重复书写全体一般护理记录学,保证护理记录书写的严密性。凡危重、抢救、大手术后、特殊治疗或需严密观察病情者,须做好危重护理记录和观察记录,以便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患者情况,观察治疗和抢救的效果。
3.3护理记录不再按护理诊断术语记录护理问题,而要采取记实的手段,对病情观察、护理行为具体、全面、客观的描述“,做好写的,写好做的”保证护理记录质量和法律效力。
4效果确认
全体护士经过全方位的培训,通过对“硕果圈”活动后数据的统计分析,认识到了护理记录的内容应突出客观性和准确性,医疗护理文件必须书写规范,必须保证其正确性、完整性和原始性,以确保其法律效力。掌握了结核专科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标准及质量要求,使护士记录单的缺陷明显减少,书写合格率达到99.50%,病历书写的规范将进一步标准化。
5讨论
5.1强化护士法制观念,是保证《规范》有效落实的前提。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化是对护患双方利益的维护。
护理品管圈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品管圈;
神经内科;
满意度;
护理质量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者相关连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小组,按照一定的程序,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共同商讨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1-3]。品管圈管理强调的是共同参与,每名成员既是管理者,又是实施者。它可以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4-6]。我科以收治年老患者为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护理工作大。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科室于2012年6~1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活动前后的患者调查问卷和护士的护理考核两方面展开,取得初步成绩。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①随机选取管圈管理活动前后2012年3月~4月和10月~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各100例,分为A、B两组,两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②神经内科全体护士人员在品管圈活动前后2012年3月~4月和10月~11月进行护理考核。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和护理考核 参照2010年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下发的《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评估表》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等共3个条目。每个条目均设4个答案供选择,分别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满意率=满意卷数/总问卷数×100%。通过护理知识考试和组长定期现场考核,调查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护理质量。
1.2.2建立品管圈 全科护理人员均纳入QC 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并选出1名秘书。护理部品管圈专家担任辅导员。由辅导员对小组全体成员进行培训,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活动主题为"护理服务质量改进",实施品管圈管理的时间为2012年6~11月。
1.2.3品管圈活动 根据活动前的患者和护士的护理服务调查现状,小组展开讨论,分析患者的主要需求和当前护理存在问题,采用因果关联图分析造成患者不满的主要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圈会一致同意后施行,并制定实施的标准流程。
1.3效果评价方法 在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的问卷对其或家属进行调查。所有问卷采取匿名的方式,并100%有效回收。以及通过考试和组长检查完成对护士的考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 软件进行χ2检验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满意率是否有显著改善,以及护士自身的护理水平是否有效提高。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比较 B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和满意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或0.01),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见表1。
2.2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的比较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改善的护理质量,增进了护理服务水平,见表2。
3讨论
3.1从表1可以看出,品管圈管理有效地改进了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品管圈小组学习和讨论,大家决定以患者需求作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出发点。通过品管圈活动减少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足的批评,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经品管圈管理后我们发现,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和满意度等明显提高。同时在品管圈管理活动之后,还可以对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反馈、讨论、整改,持续改进护理工作[7-8]。
3.2从表2可以看出,品管圈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品管圈管理吸引全体护士加入管理团队,大家能够各抒己见和博采众长。能够让护理人员产生极大地积极性,激发潜能,增强了学习能力和敬业精神。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人员的主动和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大大改善,同时也极大地解决的患者的需求,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能显著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向娟,王英菊,吴小玲,等.品管圈在落实基础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539-1540.
[2]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66.
[3]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4] Gorelick PB, Scuteri A, Black SE,et al. Vascular contributions to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1,42(9):2672-2713.
[5]谢文,周凤婵,郑志慧,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2):15-16.
[6]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21(12):2189-2190.
护理品管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管圈;
烧烫伤病人;
腕带佩戴率;
评价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3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28-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也称品质圈)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后来在英国、法国、韩国等地得到广泛应用。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全面品质管理和“品管圈”在上世纪 90 年代被引入到医院管理领域[2],护理质量管理不再以护士长为主,而是全员积极参与实施与改进。在圈会上,品管圈成员脑力激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畅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
不仅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并且达到共同帮助与提高,既充分发圈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3]。我院烧伤科是2012年9月份组织成立雪融圈,故选定提高肢体烧烫伤病人的腕带使用率为主题,运用PDCA循环法针对原因进行分析解决,提高了烧烫伤病人的腕带使用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1-8月份入住我科确诊为肢体烧烫伤的病人36例作为对照组,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率,分析未佩戴原因,2012年9月――2013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同样随机抽取36例为试验组。
1.2具体实施方法
1.2.1培训2012年5月起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相关知识培训,包括品管圈的手法、图标制作与应用等,使全员掌握QCC的工作方法并应用。
1.2.2成立品管圈我科于2012年9月成立品管圈,圈长1名,辅导员1名,圈员6名,结合我科的特点,最终确定圈名为“雪融圈”,寓意“雪零距离接触之后瞬间融化成水”,来为烧烫伤病人解除痛苦,似融化于病人的陌生感,医患关系融洽,能促进各种治疗。
1.2.3选定主题护理安全目前是护理工作的热门话题,腕带是护理安全的重中之重的管理关键。所以经过共同讨论,决定选择提高肢体烧烫伤病人腕带佩戴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4组织讨论,分析原因针对现有肢体烧烫伤患者腕带佩戴率低,采用因果图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以下6个主要原因,见图1。
1.2.5针对具体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向患者讲解由于无法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会造成的严重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使患者认识到腕带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1.3数据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处理,佩戴率的比较用x2进行检验,P
2结果
2.1自从我科开展雪融圈活动后肢体烧伤病人的腕带使用率从77.8%提升到了94.4%。
2.2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增强了护理团队精神,使其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学会了如何将品管圈活动与护理工作相结合。
2.3品管圈的实施无形中使圈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提高了,和谐度和凝聚力都得到大大提升。
3讨论
品管圈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品管圈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员工三结合[4]。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护理质量管理不再以护士长为主,而是全员积极参与实施与改进。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品管圈活动适合在护理人员中推行,符合科学的管理理念,倡导了全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同时也减少了管理成本 [5]。通过雪融圈活动能提高肢体烧烫伤的腕带使用率,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如何评价品管圈活动的适合范围和如何有效发挥护理人员创造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2011,33(5):458-460.
[2]王复苏.从台湾经典案例谈医院的全面品质经营管理[J].当代医学,2002,8(9):22.
[3]鄢雨英,林莉莉,郑佳音.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观察护理与康复[J].2010,9(7):624-626.
护理品管圈论文范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该院产科接受治疗护理的158例产妇开展品管圈活动,作为该次研究的一般资料。该次参与研究的患者都知情该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自愿提供研究信息同时签定了知情同意书,此次效果研究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的产妇年龄在20~39岁,平均年龄(26.7±6.3)岁,怀孕次数为1~3次,该次品管圈分成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健康宣教3个小组,各小组的成员均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限超5年的超80%,且每组成员在所负责的品管圈小组内临床经验丰富。
1.2方法
在该次研究之前该院产科护理工作未应用过品管圈管理模式,护理管理措施在应用品管圈活动之后进行了以下调整。1.2.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各小组成立前,组织产科所有护理人员接受品管圈知识的培训学习,使其对品管圈有一定的了解,积极主动参与本活动。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体情况和技能专项,由护士长将其合理分配到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健康宣教3个品管圈小组内,每个品管圈小组均包括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和4名护士,各组自由选出圈长,2名主管护师作为该品管圈小组的督导。各小组根据所负责的项目,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的产科护理资料并分析护理缺陷,辨别潜在的风险和质量影响因素,根据组内讨论等方式制定有效的护理策略[3]。1.2.2品管圈小组活动(1)孕产妇护理品管圈小组活动[4]:经调查,在产妇身份识别有偏差、临产孕妇的送房时机不准、孕产妇隐私保护不良等为常见问题,原因主要是护士技术不熟、责任感不强等。对此采取以下措施:①提高巡视频次,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密切观察产妇状态,看准送房时机;
②完善产妇信息的查对,要求护士严格核对信息,避免身份信息识别错误,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充分尊重并保护孕产妇隐私;
③在使用催产素时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并掌握孕产妇生产进程,避免胎儿宫内窘迫;
④注意产后产妇的身体恢复,及时有效的进行产后指导,帮助孕产妇解决问题,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对工作进行总结,小组每15d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整理,肯定取得的效果,同时分析不足。全员探讨,收集、整理大家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并研讨制定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将成功经验加入到标准化的管理。(2)新生儿护理品管圈小组活动[5]:新生儿手圈、胸牌时常脱落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组内讨论,此类问题的发生主要与孕产妇和家属对手圈、胸牌重视程度不够、护士没有将手圈系紧、手圈本身质量不稳定有关,整改措施:①与本院采购科沟通,购买质量过关的手圈和胸牌;
②加大对护士的培训力度,标准规范的为新生儿佩戴手圈,同时增佩足圈,双重保险;
③强调手圈和胸牌对新生儿的重要性,不可随意摘除,且注意避免其破损或脱落。(3)健康宣教品管圈小组活动[5]:部分产妇对孕产知识的掌握不确切,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品管圈小组:①通过查阅资料及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编制“孕产妇健康宣教资料”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改进,上交护理部,由其组织审定,并制作“健康教育路径表”;
②组织组员学习健康宣教的有关内容及业务,并能有效的应用到工作中,加强同孕产妇的沟通;
③为保证健康宣教的有效性,对“健康教育路径表”中的内容、作用为孕产妇进行详细的讲解,争取孕产妇的积极配合;
责任护士要根据要求,严格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有计划性的教育并适时评价。品管圈每半个月调查孕妇及家属对宣教内容的掌握,认真总结分析,并对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改进实施方式等,确保健康宣教的有效性。
1.3观察项目
记录并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新生儿手圈和胸牌丢失情况、孕产妇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情况、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满意度情况。
1.4统计方法
将该次实验结果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孕产妇满意度和知识掌握情况,较实施前均明显提高,见表1。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新生儿手圈丢失率为2.53%,胸牌丢失率为1.27%和,均明显低于实施前,见表2。
3讨论
由于产科需求的特殊,要求医疗护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此,较一般的护理更有难度,在管理上要求必然会更加严格,对于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要求则会更全面、具体。品管圈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被应用到产科不仅仅是因为其能有效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了员工们的工作热情,通过对工作中问题的自我查找、分析、组间讨论、制定方案、积极实施,并取得效果,这一系列活动都对员工有很大的激励[7]。品管圈活动不仅增强了员工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强调了团队的整体意识,提高凝聚力。从该次的研究结果来看,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孕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很大地改善了护理过程中的缺陷,护理流程更加顺畅自然,孕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了默契的联系、气氛融洽,医护人员的付出也得到了回馈,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质量,是医护都愿意配合和接受的一种有效途径,临床效果显著。但还应重视实施环节,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断调整优化品管圈的实际适用条件,使其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发挥最优效果。
作者:袁碧波 单位: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张春梅.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168-169.
[2]陈孝芳.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2):185-186.
[3]文玲玲.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189-190.
[4]周美珍,吴秀芳,周春霞.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5-826.
[5]万志红.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41(12):164.
护理品管圈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静脉输液管理中减少红灯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活动开展前对输液过程中红灯多的现状问题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红灯数量由改善前的平均每天82次降为改善后的27次。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输液过程中红灯的发生率,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输液;
病区红灯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68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reducing the red light during the management of venous transfusion
LIANG Min,GUO Nan,ZHANG Ning-n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sl Affiliated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Beijing100048)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reduce the red light during the management of venous transfusion.
Methods:The group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Before th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the reasons of the raise of the red light during venous transfusion were analyzed.Then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made and came to apply.
Results:The number of red light was decreased from 82 times per day to 27 times per day after the activitie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onclusion:The activitie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ate of red light during venous transfus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Venous transfusion;Red light in the ward
品管圈是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人员,为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当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质量问题,并进行全面持续的质量管理改进。我科自2013年3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病房管理减少红灯的质量改进工作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科室床位50张,护士22名,分别对2013年3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病房红灯数量与2013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病房红灯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并将活动开展前设为对照组,活动开展后设为试验组,两组病人数量、病情、文化程度、治疗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培训2013年3月起对全体护理人员分批培训“品管圈”相关知识,在培训形式上采取全员和个别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施前培训和实施中指导相结合。
1.3“品管圈”成立采用自愿报名形式,最终确定8名小组成员,年龄24~36岁。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4名。本科2名,大专6名。选出圈长1名,总护士长任辅导员。
1.4圈名及寓意圈员各自设计圈名、圈徽,经投票确定以“梦想圈”为圈名,寓意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秉承奥林匹克精神理念,以精湛的护理技术为引导,以身心并护为标准,圆病人健康梦,医者仁心梦。
1.5方法
1.5.1确立主题由圈员主动提出备选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依据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原则,圈员讨论后选定“在输液过程中减少红灯数量”为活动主题。每2周活动1次,每次活动1 h,每月召开圈会1次。
1.5.2原因分析组织圈员讨论,从人、 物、环、法4个方面,用鱼骨图分析在输液过程中红灯数量多的因素,见图1。
1病房亮红灯多的因素分析鱼骨图
1.5.3现状调查圈员分为两组,详尽列出了每日工作流程图,利用查检表总结出每日病房红灯数量。圈员根据鱼骨图进行管理要因分析,根据80/20定律,将具体数值制作柏拉图(图2),得出主要原因,针对重点原因进行改进。
1.5.4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圈员能力=所选主题在主题选定时8名圈员在圈员能力项的平均分/该项总分。针对主要原因设定目标。
1.6对策制定与实施
1.6.1培训交流利用晨会、圈会强调减少红灯在病房管理中的重要性,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和健康宣教能力,提高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对病人输液情况、病情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1.6.2优化排班和工作流程排班是对护理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是完成护理工作、满足病人多方面需求的基础[1]。在日间治疗量大及晚夜间时间段,护士人力不足,不能满足病人需要,造成“红灯”此起彼伏。在品管圈活动中,结合全体圈员意见,护士长合理安排上班人员数量,调整工作程序,在特殊时间段增派护士,增强小组护士之间的配合与合作,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人,每个时间段护士都有具体任务,保证能够有充分时间走到病人床旁,及时解决病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减少病人因寻求帮助而呼叫“红灯”[2]。
1.6.3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和完善圈员、圈长、护士长三级检查制度,圈员每天自评红灯数量并注明原因,圈长每周检查1次,总结产生红灯的频次及原因,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在圈会上针对原因制定措施,循环改进。
1.7效果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平均每天亮红灯数量。
2结果
2.1有形成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根据公式运算得出,在静脉输液管理中产生红灯的原因都有所下降,平均每天红灯数量由活动前的82次降到了27次。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82-27)/82×100%=67.07%。
2.2无形成果QCC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的责任心、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团队凝聚力及病人满意度7项无形成果指标进行调查,并计算平均分(图3),结果表明,所有指标都有提高,尤其是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及病人满意度方面提高较大。
3讨论
3.1红灯数量明显下降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影响输液管理中产生红灯的原因,红灯数量明显降低,持续改善病区环境,及时解决患者需求,增进护患感情,达到双赢。
3.2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品管圈活动使静脉输液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护士在巡视时可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协助其生活护理,指导其保持安全体位,防止液体外渗,减少如厕时引起肿胀。让病人真正体会到在病房有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治疗和护理,在输液过程中有护士的悉心照顾,从而真正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融入关爱与尊重的服务理念,把病人当亲人、朋友,让病人真正感受到精神上的呵护、亲情般的温暖[3]。
3.3提高护士解决问题能力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早发现、早处理,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圈内成员学会了使用品管圈工具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品管圈活动实行问题管理,运用持续不断提出问题的方法,循序渐进解决问题[5],是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协作,依据PDCA循环的程序展开。通过本方法的应用,已形成标准化流程,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工作井然有序,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在护理的不同环节,实施品管圈,可以取得不同效果,达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6]。
参考文献
[1]李葆华,祖鹏婧,赵艳,等.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34.
[2]翁卫群,庄勋,刘经纬.无陪化护理在减少病区“红灯”数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02-404.
[3]刘永莲.提高病人满意度优化护理服务质量[J].临床合理用药,2012,5(4C):115.
[4]李斌,曾艳,吴伟.品管圈在推进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3):1924-1925.
[5]向邱,徐素云,张子云.品管圈活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2):104-105.
[6]姜雪莲,白国欣,尹桂梅,等.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