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审计认识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1 18:45:06 来源:晨阳文秘网

紧急删除:13882551937、13808266089服务时间:8:00~21:00承诺一小时内删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计认识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审计认识论文【五篇】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知识审计;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7-0081-05

一、引言

经济转型升级,政策先行,自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思路后,供给侧改革已成政策高频词。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从供给侧出发,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生动力,这就需要提升创新能力,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主要在于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来源,知识资本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源要素,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资本和潜在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包括无形技术在内的知识资产的竞争。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重视培育知识资本,不断增大研发投入成为很多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但数据统计显示,企业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率仅维持在15%左右的低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发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撑水平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在知识管理战略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对知识审计的忽略。

知识审计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第一步[ 1 ]。企业应在清楚认知自己知识基础和知识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研发战略,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行为,而知识审计则是对这一知识管理流程进行系统科学的考察、评估以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活动。实践的需求带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对知识审计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审计研究成果的梳理,了解知识审计的研究现状、阶段变化和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以期对实践有更好的指导。

二、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的载文统计与描述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即CNKI总库)中,检索条件设定篇名中包含“知识审计”或“R&D审计”或“知识资本审计”或“智力资本审计”“知识管理审计”的专业文献,对2000―2016年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共获得样本总量47篇,对这47篇文献逐一进行手工删选,样本调整为44篇。检索方案选取原因如下:(1)CNKI是国内收入专业学术成果范围最广的数据库,借助此平台的检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成果的全面性。(2)为了排除不相关文献的干扰,保证知识审计研究成果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对文献手工整理时作了两方面的调整:部分不能获得全文资料的会议论文及和搜索主题关联性不强的文献3篇排除。(3)对于检索词的设定,笔者认为知识资本的形态各异,同时知识资本形成的不同阶段称谓也各异,鉴于对知识审计界定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认识,故选取多种称谓来保证检索结果的全面。基于此样本,笔者作了如下分析。

(一)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生命周期分析

文献计量学中科技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显示,学科研究成果的数量随其生命周期呈现出规律的变化,研究初期和理论成果完备之后的论文数量较少,而在研究进行中以及日趋成熟的过程中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后保持稳定,本研究借助此理论来判断知识审计的研究进程。将上述研究成果作时间序列分析后发现,2005年之前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2005年之后研究逐渐增多,并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2016年数据统计不完整),按照文献计量学理论,笔者认为知识审计的研究正处在第二阶段,研究正在大力推进中(见图1)。

(二)基于知识图谱的载文分析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知识获取的途径越来越宽泛,海量信息蜂拥而至时,人们对于知识的分类整理以及脉络演变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图谱技术因其能够清晰、动态地对知识作多维度的分析处理,并利用图谱形象地展示知识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达到多学科融合目的,因而成为许多学者文献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知识图谱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44篇样本文献进行了高产作者和机构以及关键词分析。

1.高产作者和机构分布

利用CiteSpace软件,将网络节点设置为作者(Author),得到2000―2016年知识审计研究发文作者的知识图谱,如图2。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学者是知识审计研究的主力,同时也说明目前对知识审计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理论层面。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作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在知识审计领域的研究非常突出,肖久灵和汪建康两位作者独立或合作发文数量占研究样本很大部分,在对研究成果仔细研读后发现,其研究持续性强,很多研究成果为其他学者所引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图谱的分析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在图中还发现,对于知识审计的研究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目前知识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肖久灵和汪建康以及朱志红和薛大维组成的两大核心团队,但遗憾的是团队和团队之间基本没有合作关系。

2.关键词分析

P键词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研究的主旨,词频分析法是文献计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为齐普夫定律,根据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可以了解知识审计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根据样本文献的关键词,笔者使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得出词频较高的关键词,之后手动整理,删除了如知识审计、智力资本审计等不能清晰反映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列示了十大高频关键词如表1,并绘制出2000―2016年知识审计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如图3。图谱中的节点表示不同的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的频次,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圆圈对应的直径越大。根据图表显示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得出和文献计量分析相同的结论,即知识审计的研究仍然处于中早期,研究的主题较多和知识审计的基本要素及理论架构相关。

为了清晰地了解知识审计的研究前沿问题,对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得出近三年知识审计研究的关键词,并按照出现的时间逆序排列,得出十五项近三年出现的关键词,如表2。从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近三年的研究热点较前些年有所变化,研究的热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应用知识审计这一有力工具,如流程构建、核心要素的识别等,以及知识审计在哪些领域可以应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等。

三、研究成果综述

面对知识经济的巨浪,国内外企业都意识到知识资本的重要性,知识审计因此应运而生,面对如此优秀的知识管理工具,国外学者的目光早于国内学者投向了这个新兴领域。在我国,知识审计的研究尽管相对滞后,但研究工作正在蓬勃进行,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定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和任何学科的研究一样,从2000年国内出现首篇知识审计研究的文献开始,学者们十分关注对知识审计基础理论的探讨。鉴于国内对知识审计的研究较为滞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与比较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郭群[ 2 ]首次提出了智力资本审计的概念,并对智力资本审计的目标、审计标准以及智力资本审计的对象进行了探讨,认为智力资本审计应包括对知识产权、人才资产、市场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的审计,并提出应该利用属性价值计算法揭示审计结果,利用审计结果建立智力资本知识库,以推进智力资本审计的开展,这是我国知识审计研究的开篇之作。冯静认为知识审计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首次对知识审计的含义以及实施知识审计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知识审计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彭璐[ 3 ]全面总结国内外知识资本审计的现状,首次辨析了知识审计、知识资本审计和智力资本审计的概念界定,对知识资本审计的基础理论如知识资本审计的概念、目标、职能、对象、原则以及知识资本审计的程序、方法和报告等进行了梳理。张瑞红[ 4 ]也认为知识审计是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并阐述了知识审计的概念、知识审计在我国的实施和应用现状。朱志红等[ 5 ]对知识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知识审计的概念、对象流程和报告进行了基本的介绍。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方面,肖久灵和汪建康作了很大的贡献。肖久灵等[ 6 ]分基于概念架构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基于过程架构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和基于策略架构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三类,对国外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的构成、内容、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详尽介绍,对知识管理审计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审计模型构建

在得到前期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后,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审计是一项应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研究领域,要将理论成果落地应用于实践,必须构建知识审计模型,并探讨了如何选择审计方法以及构建审计评价标准等实务中的瓶颈问题。对于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基础,学者意见并不统一。

1.基于审计基本理论的构建

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审计仍属于一种审计活动,应基于审计的基本构成要素来探讨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代表性的观点有:奉继承、赵涛[ 7 ]按照审计理论构建了知识管理审计模型,该模型包括审计团队、审计方法与工具、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对象与内容等要素,并分别针对这些要素进行了解释。周国熠等[ 8 ]明确了知识审计的主体和审计的方法,指出应从企业的知识结构入手开展五项要素的审计,并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成熟度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

2.基于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

对知识审计较为一致的界定认为,知识审计是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审查与评价,因此,部分学者认为,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应建立在知识管理流程或知识管理模型的基础上。肖久灵等[ 6 ]深入分析了各种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的特征及组件,并将其分为概念性架构、过程性架构和综合性架构三类对国内外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最后提出了知识管理审计准备、分析、实施和总结四个子过程的基于过程的知识管理审计架构,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朱志红等[ 5 ]提出知识审计不仅应关注显性知识还应关注隐性知识,并根据知识管理审计理论模型设计了知识审计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展示了一个识别隐性认知和阻碍管理计划实施的文化壁垒的主观研究过程。

3.借鉴其他学科和方法的构建

陈晓雨等[ 9 ]借鉴斯坎迪亚模型和平衡计分卡,在对知识资本从财务、人力资源、结构、顾客、创新五个方面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审计模型,并对这五个方面评价指标的遴选和权重分析进行了探讨。王昊等[ 10 ]利用单项核心能力价值与模糊权重进行加权确定知识资本的价值,基于此思路构建知识资本审计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案例应用。朱志红等[ 5 ]借鉴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构建了知识管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得出知识审计系统化的六步骤模型。夏西平[ 11 ]尝试构建了面对组织整个知识状况进行诊断和评价的新的知识审计模型,详细论述了根据构建的模型如何在企业中开展、实施知识审计,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验证。

(三)知识审计的应用研究

在知识审计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以及知识经济的不断推动下,将知识审计的方法应用于实务工作中的相关研究近年逐渐增多。

盛小平、刘泳洁[ 12 ]将知识审计应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分析了知识审计活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审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并从八个阶段对该模型的实施步骤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彭哲[ 13 ]利用各B历经的思想遍历企业业务层的知识管理流程,绘制了企业核心流程知识历程图,并基于此构建了知识管理审计的动态循环流程。王知津、黄莹莹[ 14 ]探讨了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引入知识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审计模型。萨如拉、谢芳[ 15 ]基于知识审计的视角构建了非遗知识审计模型,并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丹寨县古法造纸技艺为例阐述了如何进行知识审计。晋美[ 16 ]提出了面向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概念,构建了面向项目层面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模型和面向企业层面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指标体系,并详细介绍了其应用。乔珊[ 17 ]构建了基于知识审计的国际货代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并以国际货代企业为案例进行了模型的验证。

(四)其他

知识审计属于边缘学科,部分学者从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的视角对知识审计的其他方面进行了研究,如肖久灵等[ 6 ]将焦点放在横跨知识管理和审计学的交叉领域知识管理审计模型上,对现有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从方法基线、审计范围和方法特征三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清晰展示了各个模型的特征及应用思路。汪建康等[ 18 ]厘清了数据审计、信息审计和知识审计三者的关系,认为他们都遵循审计原理和方法等理论基础,审计的前提条件和审计步骤基本相似,但三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肖久灵、汪建康[ 19 ]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审计提出的各个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析了学者们较为认同的数个核心要素并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涵盖知识审计活动七个阶段的23个核心要素。

四、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

(一)知识审计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待夯实

首先,作为跨学科的新兴领域,知识审计的理论基础应涵盖知识管理和审计等多学科,但从上述来看,目前知识审计理论基础的探讨更多局限于传统的审计理论,多数学者的研究仍然基于传统的审计六要素来进行,而从知识管理和技术经济创新领域中汲取的营养严重不足,理论支撑匮乏。其次,基本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是一项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知识审计的概念界定,目前理论界并没有达成充分的共识,也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和理论,因此研究的侧重点各有偏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支撑的基础理论较为宽泛并且基础理论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不足,另一方面是知识审计作为新兴学科,产生时间较短,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相关理论的探讨有待加强。因此,笔者认为,在充分认识和强调知识审计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有必要借鉴和吸收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夯实知识审计的理论基础;
同时,强调回到原点再出发,即充分厘清知识审计的概念和特征的界定。尽管对于知识审计的定义没有统一,但是理论界一致认为知识审计不是对显性的正式的知识资本进行的审查,也不是对企业的某一项知识管理行为进行的静态审查,而是对企业的一系列知识管理行为和所获得的隐性、显性知识成果及其利用情况进行的考察和评价,以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基于此,知识审计是流程的审计,是对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的审计,R&D活动是其中一项工作,智力资本、知识资本是其中的产品,知识审计应包括上述概念。

(二)模型的构建需要更强调系统性和应用性

在对知识审计研究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尽管已有研究中各种模型各具特色,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改进。

首先,已有的研究往往是基于某一特定的视角或着眼于知识审计的某一环节,因此,视角各异就会使得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部分研究成果关注于知识资产审计、知识管理绩效审计、智力资本审计。如上所述,知识资产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所构建的知识审计模型应基于整体的视角和架构,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能够指导全流程的审计业务。其次,纵观各位学者和机构所构建的知识审计模型和审计方法的介绍,引入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较多,基于我国政策环境和企业实务的本土化知识审计模型较少。毋庸置疑,政策环境对于企业自主开展知识管理行为和提升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大政策背景下,所出台的各项鼓励技术创新政策措施必将有效地刺激企业知识管理行为的开展,需要适合中国特色的知识审计模型和方法给予助力。再次,已有审计模型中涉及审计方法的开发和运用较多立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某一具体环节,如知识资产和智力资本的识别等,对知识管理环境的审计、知识管理战略审计等前馈性审计方法的研究明显不足,并且所采用的方法较多涉及定性方法,如访谈,调查问卷、焦点小组、定点观测等,较少涉及定量统计计量手段。最后,现有研究成果中所设立的指标体系中也存在指标设置有失偏颇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尽管知识的无形性、难以量化等特点决定了制定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难以实现,但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仍然存在定性指似多、定量指标偏少的问题。另外,知识审计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它应该能适用于组织业务流程的全过程。因此,指标体系设置应强调覆盖全面,才不会导致审计结果产生的误差阻碍知识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应注重其他学科成果的借鉴

知识审计是新兴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如果仅仅基于传统的审计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必然会导致研究结论的无效,因此,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应注重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丰富知识审计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实践。随着我国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这意味着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审计借助云计算的“云化”方式建立的“审计云”模式或理念,也可以引入到知识审计的研究中,如何利用“云化”审计方式有效地识别企业潜在的知识资源等成为未来探讨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冯静.知识管理实施的第一步:知识审计[J].情报科学,2004(5):599-602.

[2] 郭群.试论智力资本审计[J].广东审计,2000(10):11-13.

[3] 彭璐.知识资本审计基础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4] 张瑞红.知识审计与知识管理的有效实现[J].情报杂志,2007(3):95-97.

[5] 朱志红,徐平,薛大维,等.识别隐性知识的知识审计:以知识管理审计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9):117-120.

[6] 肖久灵,汪建康,彭纪生.知识管理审计模型比较与借鉴[J].情报杂志,2010(5):1-5.

[7] 奉继承,赵涛.知识管理审计的概念:模型与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7):102-105.

[8] 周国熠,程娟,彭哲.基于知识管理成熟度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5):106-109.

[9] 陈晓雨,王甜,孙阿楠.知识资本审计模型:企业知识管理的新工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28-30.

[10] 王昊,戚啸艳,彭璐.知识资本审计模型及案例模拟[J].南京社会科学,2007(5):26-32 .

[11] 夏西平.知识审计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2] 盛小平,刘泳洁.知识审计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6):787-790.

[13] 彭哲.各态历经在企业业务层知识管理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4):91-101.

[14] 王知津,黄莹莹.基于知识审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9(3):23-224.

[15] 萨如拉,谢芳.知识审计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会计之友,2014(3):114-117.

[16] 晋美.面向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7] 乔珊.基于知识审计的国际货代业务流程建模与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审计;本质;信任补偿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本质即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构成。这就意味着它同时也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当事物的本质发生改变时,也即意味着此事物已非彼事物了。基于这样的一个认识前提,本文认为审计的本质就是审计本身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决定审计方法、审计职能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它是审计固有特性的反映,不是任何人主观臆断的产物,也不是任何外部因素所能强加的。审计的本质决定着审计的职能,决定着审计的目标,也决定着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各种观点,但他们都不能够完全准确地指出审计的本质所在,其错误要么在对本质本身的理解不当上,要么在对审计本身的理解不够深入上。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种信任补偿机制。

一、对审计本质主要观点的分析

在对审计本质问题的探索上,蔡春教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其《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一书中,不但较为完整地整理了人们对审计本质问题的认识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经济控制论。本文接受蔡春教授对各种观点的整理思路,加上其个人的观点,即分成查账论、方法过程论、经济监督论及经济控制论逐一进行讨论。

(一)查账论。查账论是对审计本质的一种简单的或初步的认识,即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或是对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进行的检查。查账论虽然是对审计本质的一种简单的或初步的认识,但持续的历史时期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综观古今中外,无论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民间审计,从其诞生之日起,便与“查账”结下不解之缘,而且早期审计实务发展的漫长过程,也一直陷于“查账”之中,这使得人们容易用最原始的眼光看待审计的本质。该种观点虽然符合当时审计的发展水平,但它仅仅停留在了非常局限的单一职能上,或者说仅仅是看到了审计的表现形式,并没有看到使得审计本身存在的背后原因。随着审计职能的不断扩充,查账本质论也就不攻自破了,更不用说追根究底的盘问了。

(二)方法过程论。该种观点认为,审计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和过程。它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审计做出的解释。

传统的查账论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人们把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查账上,即认为查账就是审计的全部,其对象必定就是“账”,从而为查账而查账的现象也就无法避免,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账目记录愈加复杂和繁琐,人们便陷入了沉重的查账枷锁,审计低效率、低质量问题愈显严重。于是,新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等审计实物开始不断发展,如抽样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在审计实务中广泛应用,以及20世纪六十年代后,计算机运用的迅速发展所导致的各种审计软件的大量涌现,使审计人员逐渐从繁重琐碎、枯燥单调的查账中解放出来,因而逐步改变了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再加上多元审计新格局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对审计本质问题进行新的认识。

然而,方法过程论照样只是对审计表面现象的一种阐述罢了,尽管它使得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开始系统化了,也正如其中一些积极的思想如“审计定义(本质)应是对各类审计之共同抽象与概括”所表述的那样,朝审计的本质迈进了一步,但它并没能刻画出审计的本质特征所在,我们并不能从这种观点当中获知审计存在的根源。另外,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得到会计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和过程的结论,那审计与它的区别又在哪呢?莫非两者的本质一样,只是都有特殊之处?因此,方法过程论显然也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三)经济监督论。经济监督论是我国20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观点,即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这一观点比较完整地体现在1989年中国审计学会为审计所做的定义上:“审计是由专职的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这一观点相较前面两种观点而言,克服了以往对审计本质的解释侧重于对事物现象描述的缺点,更加接近于审计的本质。但其仍然侧重于从职能或方法的角度来理解审计的本质,对其不足之处,蔡春教授做了很好的总结:首先,从“两权分离”并不能导出审计是经济监督的必然结论,因为受托经济责任观下的保证措施并不必然是监督,直指经济监督论的最主要论点;其次,“经济监督论”的论证方式大有循环论证之赚,难以令人信服,这从其对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及民间审计性质的论证都可以看出来;再次,“经济监督”的涵盖面小于审计职能的涵盖面,概括不了现代审计的所有形式,这也是其从职能或方法角度去理解所难于避免的一个缺陷。在此基础上,蔡春教授进一步分析“经济监督论”中的“监督”已不是其原始意义,事实上已扩展到“控制”的范畴,因此,与其说审计是“监督”,毋宁说它是“控制”。

本文认为,这一观点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对审计的本质认识仅仅是停留在了审计作为一种职能或者手段存在的意义上,跟前面两种观点一样,我们并不能从这种观点当中获知审计存在的根源。

(四)经济控制论。蔡春教授在其《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一书中,对审计本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在查账论、方法过程论、经济监督论的基础上,形成其独特的“经济控制论”的观点。他认为,审计在本质上应是一种经济控制,当然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其对该观点的论述不仅建立在论证前述观点不足之处上,还有其一整套严密推理的逻辑。

这一观点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现代科学新成就有机地运用于审计理论的研究之中,有利于创造出更丰富的审计理论。蔡春教授首先对有关审计的一些权威性表述进行分析,描绘出审计控制思想存在的各种迹象;接着进一步解释审计与控制有着天然联系,指出从诞生伊始,审计便具有了控制的属性;最后从审计过程、审计行为和审计对象三个方面对审计进行了控制论分析,从而确立起“经济控制论”这一本质论命题。

正如蔡春教授所言,经济控制论的提出与确立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也更有利于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本文对此表示赞同,相较于之前三种主流观点,其确实更具囊括力和说服力。但本文认为,经济控制论对审计本质的把握并不够深入,因为它仍然不能解释审计存在的根源问题,是出于一种经济控制的需要吗?那这种需要与对其他经济控制手段的需要又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需要的产生?经济控制论的缺陷就在于它仅仅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而没能回答后面两个问题。归结起来看,其更侧重于从审计目标的角度去看审计的本质,即审计就是要达到某种经济控制的目标,仍偏重于审计的某个特性,从而没能够深入到本源来看问题。而这也就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信任补偿机制观

鉴于上述各种主流观点自身存在的缺陷,通过对审计本质的进一步思考,借鉴理论界已有的一部分从社会学角度思考的成就,本文尝试讨论一种新的观点,即信任补偿机制观。

田利军在其《审计本质的社会学思考》一文中提出:审计作为成本最低且长效的信任机制保留下来,其本质是一种低成本的信任机制。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有两点不赞同:首先,田利军认为审计是成本最低的信任工具,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成本最低的信任工具当是道德约束,社会信用的普遍生成可以使交易者以零成本或者很少的成本便能保证相互间的信任,当然其前提是社会信用的广泛存在,这里提出来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另外,审计也并非绝对的低成本,其成本当与风险水平控制要求成正比,我们应用审计仍然需要利用效益成本工具,低成本并不成为审计的本质属性。其次,将审计的本质仅仅描述成信任机制,笔者认为也不恰当,因为在审计不存在的情况下,相互间的信任在当事者间并非一点儿都不存在,比如说内部审计,企业在初创的时候并不设置这样一个职能,或者对其漠不关心,但这些企业却都能运作得很好,这主要就在于内部信任自身的存在。因此,仅仅把审计解释成信任机制并不能说明它与这种自然态的信任之间的区别。

然而,《审计本质的社会学思考》一文从信任关系的角度来对审计本质进行分析却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因为通过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审计存在的根源即在于信任的缺失,而审计则是作为一种信任补偿机制而存在。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必然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出现不一致,而经营者对于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又往往要比所有者更加了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与利益的不一致交织在一起就必然导致所有者对经营者能否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也保持较好的工作态度和效率表示怀疑,即导致了信任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急需一种机制来补偿信任的缺失,而审计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充当了这样一种职能,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不致因为相互信任的不足而导致合作关系的夭折。另一方面,比如内部审计,事实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对企业内部信任程度的补偿。上下级之间由于授权所导致的权利义务不一致以及员工品德的缺陷有时并不为上级所掌握,这导致企业的实际运转可能并非按照内控系统的要求在运行。另外,即便完全信任成员在品德上不出现问题,也难保证其在实际运作当中不出现疏忽,或者其能力事实上达不到相应岗位的要求。也就是说,分工与授权必然会导致品德或能力上信任的缺失,而内部审计这时作为一种信任补偿机制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审计的独立性要求让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各方关系,即委托方、受托方和被审对象,受托方即为独立的审计机构。委托方之所以要委托受托方对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并非完全不信任审计对象,而只是这种信任不完全、不充分,其原因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或者是被审对象的能力缺陷。而这种不信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品德不信任,即委托方担心审计对象可能会有意侵犯自己的权益,比如舞弊审计意图即在此;另一种是能力不信任,即委托方不完全相信审计对象能够按要求获得相应的成果,比如内部审计的很大一部分意图即在补偿能力信任的不足。

总的来讲,审计作为一种信任补偿机制,是在经济各方信任不充分的情况下才起作用的,假如经济各方之间已完全互信了,那么审计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审计的本质既然是一种信任补偿机制,也就不难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及其各种职能了。既然是一种信任补偿,那么也即是说,信任已无法再从当事双方间产生,而需要从外部获得,以作为补偿。而所谓第三方,自然首要条件便是与当事双方不存在关联关系,并且自身有能力对审计对象的质量做出令人信服的保证,而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其专业性及其公认性,其实现的手段即我们所熟知的评估、鉴证、监督、控制等,从而成为了审计的各种职能。也就是说,在信任补偿这样一个框架下,所有的手段都可能成为审计的职能,这也就不难理解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职能将会不断发展这样一个道理了。

三、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本文坚定了信任补偿机制观的认识。因为相较于理论界其他主要观点而言,本观点已不再是单从审计方法和审计职能角度、或者单从审计作用角度、或者从所谓综合的角度来研究审计的本质了,而是透过现象探究审计最根本的东西,认为组织内外部的信任缺失是审计产生的根源,审计的本质即是一种信任补偿机制。在这种机制之下,所有存在信任缺失的地方都可能有审计的身影,而所有能够起到信任补偿效果的手段也自然都可能成为审计的职能,这即是信任补偿机制观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洁.审计本质各观点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7.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3篇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导致了美国会计模式的转变,原来以规则为导向(rule-based)的会计模式和审计程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2002年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暗示着一场会计、审计领域的变革即将到来,以原则为导向(principle-based)的会计模式悄然而生。会计模式的变革必然导致审计程序和方法的改变,具体的操作规则将为笼统的原则所取代,审计人员评判的基础将由具体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变为一般原则。这些给审计实务操作带来了困难,原有的审计知识似乎不够用了,针对“原则”的知识又来自何方呢?

我国的资本市场也不是风平浪静,银广厦等上市公司的造假案件仍时有发生。虽然至今未见具体会计准则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有美国和世界大环境的影响,会计模式的变革是早晚的事,我们不能等会计模式变革以后再来讨论审计的应对之策,应该有未雨绸缪之略。加之,我国的审计建设、诚信建设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问题都是困绕我国审计界的难题,而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仍是提高职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可以预测,日益增加的详细审查、会计准则可能向以原则为导向的制订程序偏移及我国会计、审计的国际化,使得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越来越多,从而使得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和职业素质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超越规则的思维技术――批判思维将有利于审计人员应付日益复杂的问题。

未来的审计人员是今天的会计、审计专业的学生,提高审计职业人员的判断水平和职业素质必须从基础抓起。现代的审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国加入WTO以后对会计、审计的要求更高。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的发展要求会计、审计成为一种通用的语言。各国的具体会计准则必然服从于通用的原则。虽然我国会计、审计学的基础教育根基牢固,但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却很弱,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会计、审计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也要有独立的判断和思维能力。因此,将批判思维引入到会计、审计专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批判思维的涵义和构成要素

批判思维有着广泛的含义,逻辑学是研究批判思维最有力的工具。尽管逻辑学被称为是“审计学科之母”(莫茨和夏拉夫,1961),但是会计、审计课程中非常缺乏逻辑训练。在我国的会计教育和审计判断文献中有关逻辑方面和批判思维的研究很少。

(一)批判思维的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批判”一词的解释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

国外学者关于批判思维和逻辑学在审计学科应用的研究也仅是十几年前的事。美国会计学会(AAA)的Bedford委员会(1986)和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AECC,1990)建议会计教育工作者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格拉泽(1941)认为批判思维是“根据支持信念的证据和进一步趋向的结论所做的持续的努力,以检查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

Kurfiss(1988)批判思维的定义是:“一种调查,它的目的是探求一种情形、现象、疑虑或问题,以得到有关调查的假设或结论,它(调查)综合了所有可利用的信息,因此是很有说服力的。”

斯塔克和Lowther(1988)认为批判思维包括对问题合理的、符合逻辑的和一致的检查;
能够取得、评价甚至可以产生信息和知识;
同时能够在相似或不相似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保罗(1990)对批判思维的定义是:“受过训练的、自我直接思考,对特殊的模式或思维领域演示了适当的思维完美性。”同时保罗增加了两个维度:(1)批判思维包括人们自我思考过程;
(2)特殊训练中的批判思维使用逻辑学。

AICPA(1999)在其框架中对批判思维的解释是这样的:“批判思维包括从各种各样的原则中联结数据、知识和洞察力的能力,以为决策制订提供信息。……进入会计职业界的个体应该能够与组织的其他人交流组织的想象力、策略、目标和文化。”

上述批判思维的涵义中,格拉泽和Kurfiss的定义认为批判思维是一个过程;
斯塔克、Lowther和保罗将逻辑引入批判思维的定义,前者认为批判思维是为了信息和决策而进行的检查工作,后者强调主体掌握批判思维应具备的条件;
AICPA对批判思维的解释认为批判思维是一种能力。

(二)批判思维的构成要素

关于批判思维的构成要素理论上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恩尼斯(1987)认为批判思维包括三个部分的发展:1.批判思维倾向;
2.使用Bloom的高要求思维技术;
3.对策略问题的解决能力。Huffman、Vernoy、Williams和Vernoy(1991)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批判思维的框架,对恩尼斯提出的三个部分加以分类,具体归类为情感要素(Affective Components)、认知要素(Cognitive Components)和行为要素(Behavioral Components)。情感要素是会计人员以开阔的心情研究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寻找支持预期信念的证据;
认知要素是会计人员提出问题的精神方法;
行为要素则是批判思维中使用的行动或策略以解决问题。Beyer(1988)、Ennis(1989)、格拉泽(1941)、保罗(1990)和Presseisen(1986) 认为批判思维包括以下认知过程:

1. 寻找证据和理由;

2. 选择有关信息;

3. 从不相关事实中识别相关事实;

4. 分析信息资源的可信性

5. 决定论据的说服力;

6. 识别关系并取舍;

7. 辨别实例和反例;

8. 确认假设、偏误和逻辑谬误;

9. 对意见和假设进行辩护;

10. 得出合适的结论和推论。

综上所述,笔者将批判思维定义为“运用逻辑学知识,系统、批判地分析无组织环境中的问题,并从分析中提取信息以合成整体用于未来决策的一种能力,包括认知和非认知的属性、态度和行为。”这个定义体现了逻辑学在批判思维中的重要性,认为批判思维的本质是一种能力,目标是为未来决策服务,构成要素包括认知和非认知领域两个部分。

三、审计中的思维误区

批判思维是一种能力,是会计或审计人员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逻辑又是其最有力的工具,谈批判思维不能不涉及逻辑学的内容。众所周知,逻辑学是非常深奥的,而审计环境又是复杂多变的,若想掌握批判思维能力,必须克服逻辑错误。审计中常见的思维误区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一位审计人员被指派去检查某公司的现金支付情况。他知道如果在现金支付流程中存在职责分离,雇员很难进行欺诈。他发现流程中没有实施职责分离。

审计人员的结论是雇员不难进行欺诈。

这个例子很简单,笔者要做的是判断一下审计人员的结论是否正确。实际工作中,客户内部控制系统没有进行职责分离会很容易产生欺诈行为,所以,审计人员的结论是正确的。但逻辑学认为这是否认前提的无效命题,简化一下这个命题,变成下面的形式:

如果p那么q

不是p

因此不是q

所以,审计人员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第二种情况:一位审计人员正在检查某企业采购流程方面的控制。他知道如果控制很好,在控制测试中将发现很少的例外(如果有的话)。结果,测试揭示了较少的不重要的例外情况。

审计人员的结论:采购的控制很好。

审计人员的结论合理吗?如果控制是好的,那么在控制测试时就有较少的例外情况。因此,控制是好的。

但是控制并不一定是好的,即使测试中发现了较少的例外情况,也许测试进行得不正确或者不仔细或客户制造虚假的业务流程骗取审计人员信任。这个命题属于肯定结果的谬误形式:

如果p那么q

q成立

因此p成立

第三种情况:某事务所一位审计人员在1998年实施了对某公司应收账款系统的审计业务。他认为发出信函的流程需要修正以避免出现给公司的某些顾客重复发函的问题。该审计人员1999年又对相同的系统实施审计。审计的结果没有发现重复发函问题。主管审计师正在复核审计人员的工作。

主管审计师的结论:重复发函的问题已经不存在。

主管审计师的结论是不合理的。我们只是知道1999年的审计没有发现重复发函的问题。一年的证据不能说明“重复发函问题已经不存在”了,也不能为修正发函流程的结论提供支持。出现1999年的结论有很多原因,一是主管审计师的结论正确;
二是1999年的审计没有正确实施;
三是1999年的审计没有考虑重复发函的问题!

这是由于考虑不全面而产生谬误形式的一个例子。

常见的逻辑谬误还有从个人偏好出发、草率归纳、问题复杂化、主观主义、、否定结果和偷换概念等等。

四、批判思维与审计教育的关系

批判思维包括情感要素、认知要素和行为要素。传统的审计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往往忽略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从学生智力发展的角度可以将学生或职业人员对会计知识的学习阶段定义为第一阶段,审计课程应该位于学习的第二阶段,论文设计则是第三阶段,这种划分虽不严格,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审计课程阶段学生的特点是喜欢思考问题,愿意考虑有分歧的观点,能够独立思考,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一些会计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
虽然学生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但理解程度不深,对问题的认识肤浅,他们对不确定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忍受能力,仅能用缺乏支持的观点解决不确定问题。因此,在审计基础课程中以情感教育为主,鼓励学生有不同观点(情感要素),并强调使用精确的术语(行为要素);
在中级审计案例分析中以情感要素为主,培养学生对不确定问题的忍耐力并承认其偏误(情感要素),同时培养学生在新环境运用知识的能力(行为要素);
在复杂一点的审计案例或高级审计实务中主要涉及认知要素和行为要素,前者涉及分析数据、综合能力、对问题进行精确的定义和变化思维方法,后者涉及修改判断、收集事实、在新环境中运用知识和从意见中区分事实;
建立审计模型的训练也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并有转变思维的能力,但主要还是行为要素发挥作用,比如修改审计判断、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并批判地与各方交换意见;
写作训练主要指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涉及认知要素的独立思考和分析数据,但以行为要素为主,如修改判断、收集和区分事实。

五、总结和建议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4篇

20 世纪60 年代莫茨和夏拉夫的经典著作《审计哲学》发表以来,审计理论研究一直受到审计职业界的重视,从早期认为审计理论是一系列概念框架,到认识到审计理论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审计理论界对于审计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纵观现有文献,绝大多数都是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为对象展开研究的,限制了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随着现代审计实践的丰富发展,加之国家审计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探讨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成为审计理论研究关注热点,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已经进入系统化、整体化的阶段。总的来说,与国家审计实践丰富发展的相对应的是,我国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什么等问题认识仍不统一,成为限制中国国家审计发展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构筑科学合理的国家审计理论,已经成为国家审计研究领域的关键命题。

中国具有与世界上诸多国家不同的政治和经济社会体制,国家审计发展道路也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审计实践丰富多样,如开展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不具有的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审计类型,以及采用跟踪审计的审计组织方式等。与中国国家审计多样化审计实践相对应,理论和实务界对国家审计的本质认识也不断深化,如认为国家审计发挥国民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批判性、建设性、宏观性等特征) 。最新理论成果则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民主进程的工具,以国家治理理论为指导探讨国家审计相关问题逐渐升温,在国家治理框架下分析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成为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基于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观出发,在回顾审计理论体系构研究的基础上,辨识国家审计治理工具的含义主题,深入考察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尝试构建了一个基于国家治理框架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以期在统一理论基础上廓清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层次内容,为国家审计理论研究提供标杆,并期能够为国家审计实践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二、文献综述

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哲学》认为,在审计行为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整套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由此开创了审计理论研究先河。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随后,尚德尔的《审计理论》提出了假设定理理论结构原则标准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审计哲学》发表以后,审计职业界对审计理论体系或框架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构建科学的审计理论框架,被认为是审计理论研究系统需要,是审计学科趋向成熟的表现。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关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研究

审计逻辑起点,要回答的问题是从哪里出发演绎整个审计的理论和实践,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的构建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纵观现有有关审计理论体系和框架研究文献,侧重从研究审计逻辑起点开始,构建审计基本理论框架内容,审计理论逻辑起点观点主要有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审计关系、信息认证、审计对象、审计动因、产权动因等。此外,有部分学者以二元或三元论导向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逻辑起点,诸如以审计目标和假设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等。

有趣的是,这些基于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体系构建多是运用逻辑释义,抽象哲理分析方法建立,同时逻辑起点不具有操作性含义,因此很难采用经验研究论证和比较其科学和合理性。同时,审计实践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社会活动,在于其能够通过一定目标达成,从而为社会带来价值。从根本上说,审计理论的构建要达成的最主要目的是能够指导审计顺利开展和发展审计实践。因此,审计理论体系更应当具有实践性。基于此,本文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采用在国家治理框架下定位国家审计,由此能够避免审计逻辑起点所带来的理论体系构建难点。

( 二) 审计理论体系构成研究

从某种程度上说,关于审计理论体系或理论结构的研究,与其建立的逻辑起点紧密相关。审计理论体系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构架,按照不同的逻辑起点构建,形成不同的审计一般理论构成要素和审计理论体系,这些构成要素构成了审计一般理论中研究内容。从审计理论体系构成来看,审计理论体系构成要素具有多元特征,不同学者也持有不同观点。

1. 二要素观点

审计理论体系的二元结构观点,主张在审计一般定义的基础上,强调审计的实践应用学科性质,依据审计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将审计理论体系构成划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审计基本理论主要涵盖审计目标、本质、假设、原则等基本定义和基本原理。审计应用理论主要涵盖审计实施达成目标的内容。在两者之间关系和审计各个组成理论构成上,不同学者之间仍持不同观点。如吴联生认为,审计基本理论决定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本理论运用的结果,并认为,审计应用理论主要体现在审计法律规范、审计准则规范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三个方面等。张兆国等则认为,审计应用理论包括对审计对象实施具体审计的理论和对审计主体实施有效管理的理论两大部分。

2. 三要素观点

审计理论结构三要素观点在审计理论构成的二要素观点基础上,更加强调了审计学科自我发展演化的理论需求特征,体现在或对审计应用理论或对审计基本理论进一步细化分解。如冯均科、《审计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组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管理理论。陆勇和李文美以产权保护为导向构建的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审计理论基础、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

王会金、刘静和李保刚则认为,审计理论体系由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构成。其中,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审计产生的历史,立足当今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审计未来的创新性审计理论。

3. 多要素观点

审计理论体系多要素观点多依据审计具体行为对审计理论体系要素进行划分。如王汉民认为,我国审计理论体系由审计基础理论、审计系统结构理论、审计控制理论、审计测试理论、审计方法理论、专业审计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构成。周友梅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审计前提理论、审计使命理论、审计客体理论、审计主体理论、审计方法理论和审计资料理论。《中国审计体系研究》课题组认为,审计理论体系包括了审计动因理论、审计主体理论、审计客体理论、审计主客体关系理论及审计运行理论。徐政旦则构建了审计的经济权责结构、商业、科学技术等环境下的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假设等要素在内的动态的审计理论结构。

由以上不同审计理论体系观点可见,在审计理论体系内容多是以审计行为及其实践特征为依据进行划分,但在具体划分上则不一,划分体现出先验的主观判断,这也体现了这些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廖洪则认为这些划分方法并不矛盾,并提出,按照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审计理论分为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 按照理论的研究方法、按理论的研究内容分、按审计的执行主体分,审计理论均可以有不同的类别内容。

( 三) 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研究评述

总结国内外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可见,审计是一门实践技术性学科,在强调审计实践的同时,要不断地根据审计实践,总结审计规律,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推进审计的发展,也即审计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这也体现在了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方法方面。阎金锷认为,建立审计理论框架的方法和思路有运用历史逻辑的方法和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两种方法。与此类似,李若山认为,审计理论有被动根据审计实践而发展和概括审计活动规律,总结能够用以说明和指导审计实践的概念及准则的知识体系两种发展方式。其他学者如张兆国等、徐政旦、冯均科等都强调了审计理论体系构建中要强调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认知。现有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大都是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为对象展开的,在一般意义上提出审计理论体系内容,审计理论体系构成的因素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环境等诸多因素。不同观点在具体审计理论体系构成上认识是不一致的,达成共识的是,审计理论体系是审计实践归纳而得,并且用于指导审计实践,并大都过多地强调了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而理论体系整体实践指导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值得指出的是,审计实践性特征要求审计理论应当强调审计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征。在三要素观点中,王会金、刘静和李保刚都提出了审计发展理论应当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方面赋予了审计理论体系的动态性特征,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审计创新,无疑与审计不断发展前进的实践相吻合,因此更能体现审计理论需求特征。因此,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应当能够体现这种动态性、实践指导性、开放性要求。

诚前所述,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多是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为对象的,在不同审计业务,这种审计理论的内容、目的、基本概念等可以而且应当是不同的。区别于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和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对象、审计规范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具有适应其本质的特殊性。比如,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假设通常假设财务报表的财务数据是可以验证的。而具体到了绩效审计时,可能的审计假设则为管理当局的陈述是可以验证的。同时,审计理论是对审计实践活动规律的高度概括,国家审计实践与财务报表审计实践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国家审计的理论内容、方法等具有其独特性。比如,财政收支审计风险与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含义不同,其对审计计划工作的影响,及其防范因此也不同。现今,国家审计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其对于国民经济社会运行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根据审计实践的发展,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成为当前审计理论体系的前沿研究领域。

随着近年来国家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逐渐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冯均科强调了一般审计理论体系和特定主体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的一般和特殊性,冯均科等则以政府审计关系为研究内容,构建的政府审计理论框架包括政府审计环境理论、政府审计关系理论和政府审计规范理论。尹平以国家治理与国家经济安全为目标导向和逻辑起点,构建国家治理与经济安全目标导向的政府审计理论体系包括绪论、史论、法论、立论、实论、例论、综论和兼论等内容。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深入考察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构建的国家审计理论以充分体现国家审计实践发展的动态性、开放性,促进国家审计达成其目标任务,成为审计理论体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制度背景下,总结归纳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对于指导中国审计发展和深化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分析框架: 国家治理的视角

国家和国家理论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国家是以维护秩序和国家安全为基本目的一个自组织系统。1997 年世界银行报告正式提出国家治理理念,认为国家治理对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治理成为指导公共管理实践的一种新理念。实现善治是每一个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为达成善治目标,国家治理的对象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强调政府职能和责任,行政事务管理中的社会参与,其实质在于通过协调不同利益人需求,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国家实现其治理目标,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资源的稀缺性特征使得资源的配置使用监督成为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监督评价治理行为,并将这种监督和制约的信息传递给治理主体,能够协调治理主体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治理创新。

国家产生的本质含义在于建立公权对私权的干预机制,分权是现代国家治理有效性的特征之一,从这一角度,国家治理是国家的最高权威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分权,从而对社会实施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作为社会中唯一执行公共权力的机构,政府在处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方面具有权威性。公共权力既是维系公共秩序、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手段,又是侵害公众利益并导致公共秩序解体的重要根源,规范公共权力运作是政治秩序建构和维系的关键。公共权力异化也会导致政府自利性的利益渗透和过渡膨胀,使得政府和企业、社会、公民之间的界限不清。国家治理要求公共权力运用以上下互动、相互协调的方式配置和运作,通过协调不同利益人需求,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国家要实现治理目标,必须监督和制约权力,要解决信息问题、克服官僚化问题,国家还要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和纠错能力。

治理目标导向、治理资源稀缺性,以及公共权力异化等国家治理冲突,使得国家审计自然成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监督控制的自组织系统。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资金运用信息的审查评价,能够给予公共权力以适当约束,并审查评价作为保护者实施的国家行为的适当性,以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发挥是扮演信号显示和信息传递功能,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发挥权力监督制约功能。国家审计承担着审查保护者剩余索取权获取的适当性、审查评价保护资源及其使用的适当性、审查保护者保护行为的适当性等三项职责,在国家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主要从规范治理主体行为、提供治理主体信息交流以及促进国家治理自我完善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从实现途径上看,是通过对具体运用公共资源提供国家治理服务的监督评价实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交换,在发挥信号显示和信息传递机制功能、监督权力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审计方法技术,以适应国家治理变迁要求。国家审计实践欲发挥功能,要在完善自身系统功能,

提供监督评价服务的同时,不断适应调整满足国家治理的审计治理需要。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结构的系统。中国国家审计理论应当以指导国家审计充分发挥揭露、预防和抵御功能的国家审计实践为对象,满足国家审计治理需求,在其体系内容上应当包括指导自身系统完善的审计基础理论、发挥职能作用的审计应用理论和实现自我演化调整的审计发展理论。

四、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发展表明,中国国家审计发展具有同西方国家审计发展相同的自然属性,也同时具有中国特色。与国家治理实践发展相应要求的中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和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以下对该理论体系进行详细阐述。

( 一) 国家审计基础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性问题。国家治理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特征。国家审计在提供满足国家治理需要监督控制服务时,应当依据自身专业技术优势,提供监督服务,为此需要解决一些基本性的原理、理论问题。国家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国家审计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揭示国家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在国家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是什么问题,定位于国家审计的系统功能分析,在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规定了国家审计活动的基本方面和基本方面的主要内容。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国家治理即是投入运用公共资源、产生或提供国家治理服务、达成国家治理目标的过程。同时,国家治理是一个人为设计的主观能动过程,是一个追求善治为目标的动态过程,即是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国家治理资源稀缺性是国家审计活动得以存在的根本前提。国家审计应当能够监督评价国家治理服务,防范和化解国家治理冲突,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发挥对以公共资源运用载体的国家治理的预防、揭露、抵御功能。

因此国家审计基础理论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审计治理产生的真实动因是什么? 国家审计达成的目标应当是什么? 由谁来执行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监督谁? 如何开展基本的国家审计监督评价? 因此,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反映和体现国家审计满足国家治理要求的程度,直接决定国家审计开展水平和程度,决定着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包括如下分支:

( 1) 国家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有关国家审计动因的研究直接影响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从国家治理框架出发,国家审计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内在的必然要求。这就要从理论上回答国家审计产生的真实动因? 以在此基础上清晰地认识国家审计的本质,唯此,方能搭建合理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国家审计动因和本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国家审计概念和本质,国家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等有关理论问题。

( 2) 国家审计目标理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子系统,其存在的首要目的是满足国家治理系统功能要求,因此国家审计活动目标必须服务于和服从于国家治理目标,唯此方能体现国家审计的社会价值。国家审计目标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系统的审计治理子系统功能要求,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国家审计总目标、国家审计基本目标和国家审计具体目标等有关理论问题。

( 3) 国家审计主客体理论。国家治理可以看作为在一个既定范围内维系秩序运转的所有部门、私人部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组织形态和治理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过程。从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家治理来看,都正走向以政府、社会和公民为多元主体能动的合作治理时代。国家审计主客体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审计人员资格和素质条件,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教育等有关理论问题,以及审计对象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在执行审计执行主体、审计对象确定两个角度规范审计治理行为,满足国家治理发展需求。

( 4) 国家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国家审计程序和方法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国家审计程序和方式手段,审计三要素( 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报告) 及其相互关系等有关理论。

( 5) 国家审计规范理论。国家治理方式不仅强调上下互动的管理,正式的法律规章制度,还强调采用非正式的措施和约束机制。国家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假设,审计准则,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有关理论问题,以使得国家审计治理行为路径和规范能够满足国家治理发展需求。

( 6) 国家审计环境理论。国家审计是作为国家治理工具的一个自组织系统,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作用发挥、职能演变等都处于一个存在大量非线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复杂系统中。因此要充分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处的环境因素及其关系,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以刻画国家审计发挥治理功能的环境影响因素,从而促进识别国家审计自身发展、满足治理要求的外在和内部环境。

( 7) 国家审计管理理论。在国家治理中,不仅仅强调权力或权威,强制性,同时在管理事务方式上,更加强调在公共利益为基础上的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商、谈判。国家审计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计划管理,审计目标责任管理,审计业务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和审计内部行政管理等有关理论问题。

( 二)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做什么问题,定位于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逻辑分析。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应用研究与建设上的反映,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础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

前已述及,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在具体途径方式上是通过监督国家治理服务行为,提供国家治理服务鉴证评价信息来完成的。如何有效地开展对国家治理服务的监督评价是影响国家审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关键要素。有效地开展国家审计因此要涉及到监督评价哪些国家治理服务,如何有效地组织监督评价等问题。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实际上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新中国以来,中国的国家治理历经集权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全能主义治理、改革开放以后的效率优先治理和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的民本治理时期,各个国家治理时期阶段,国家审计满足国家治理要求所需要的提供的监督评价服务不尽相同,现时期,按照国家治理发展的要求,国家审计应用理论按照内容细分包括如下方面:

( 1) 财政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预算和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通过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统筹审计资源,全面提升财政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 2) 金融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揭露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大案要案线索,揭示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风险,从政策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炸,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促进规范管理,提高竞争能力。

( 3) 国有企业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维护中央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监督国有资产安全,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4) 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为目标,推进省部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深化地厅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推动中央单位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 5) 资源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 6) 涉外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如何防范涉外投资风险、维护涉外经济安全为目标,加强对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审计监督,适当开展对国家驻外机构的审计,积极探索对我国对外援助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审计,积极探索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外投资及境外分支机构的审计。

( 三) 国家审计发展理论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治理呈现不同的模式特点。适应不同国家治理模式,服务于国家能力提高的国家审计治理发展也因此呈现阶段性、时期性特征。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国家审计怎么做的问题,定位于不同阶段、时期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互动良性人文分析。

国家治理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国家治理时期,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同的国家治理目标,对于国家审计的要求不尽相同。国家治理是一个历史范畴还说明,国家治理只有面向未来,面向日益复杂的治理环境和治理影响因素,不断优化治理环境,改善治理方式手段,提高治理效率,才能有效地达成国家治理目标。国家审计应着眼于服务于国家治理,不断发展创新,唯有如此,方能促进国家审计治理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国家治理的历史范畴特征,要求国家审计理论要着眼于解决国家审计发展历史经验的借鉴,以及面向未来的国家审计创新。国家审计发展理论体现了国家审计理论的历史性、继承性、连续性要求,同时国家审计发展理论具有引领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发展前进的先进性、前瞻性特征,能够运用国际视野,实现审计理论和指导审计实践的自组织演化。

具体说来,国家审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审计发展史理论和国家审计创新理论。国家审计发展理论是回顾中外国家审计史,立足当今国家审计研究成果,展望国家审计未来的审计理论。通过着眼于对特定时空环境条件下的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的需求满足是否能支持国家治理,对国家治理起到何种支持服务作用的历史分析,能够使得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从而促进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健康发展。国家审计创新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理论和观念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主体素质优化、审计内容创新和审计实务拓展、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审计管理创新等若干理论问题。

五、结论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 和谐课堂 审计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50-02

一、和谐课堂的理解

1.对课堂的重新认识。人类智慧传播的方式自进入课堂传授以来,课堂就成了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课堂的组织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在农业社会中,课堂的组织形式主要以个别教学为主;
进入工业时代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最先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实行班级授课制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依据。此后,我们一直沿用的课堂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

尽管课堂的组织形式在变,但是课堂的本质未变: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艺术不仅传授宝贵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课堂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不仅传承既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多年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我们可以画这样一个图来分析学生参加课堂和教师组织课堂的目的:

2.对和谐课堂的理解。在古代,“和”与“谐”是同义。古人认为,和谐旨在使不同的事物“相应”且“配合得当”,使多种要素相“统一”。《说文解字》把和谐拆开来解释,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
对“谐”的解释是:“配合得当”,认为如果不同事物,多种要素缺乏“和”的组合,就可能是一个运行紊乱甚至对立的系统。

根据图1,本文认为,对于和谐课堂的理解应包括三个层次:

(1)教师与教学内容的和谐。教师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安排者,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具有主动权。对大学教师而言,备课不是按照指定教材罗列内容,而是应该把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成果渗入其中,有所思尔后有所言。如此才能使课堂的讲授与自己的思想相应并且配合得当,实现教师个人螺旋式地发展与教学和科研的和谐。

(2)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和谐。学生是教学内容的吸收者,相对教学内容而言,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群体,对于知识的理解,不是简单的记忆与叠加,而是构建和完善个体的知识库及特定的直觉和推理能力。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思考与质疑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两者配合得当,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与所学知识的和谐。

(3)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思考的积极性反作用于教师讲课的热情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礼记・学记》中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通过课堂及课后的信息沟通,使两者不断“相应”且“配合得当”,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

二、审计学课程特点分析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社会科学。具体而言,审计学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理论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有用,它可以用作出发点,用于分析、推敲、批评和改进一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建立和运用理论(刘华,2005)。审计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1961年,罗伯特・K・莫茨(Mautz)和侯赛因・A・夏拉夫(Sharaf)合作的《审计理论结构》成为审计理论的奠基石。同时,审计又相当重视理论运用于实践,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审计就有着强烈的实务烙印和实用主义倾向,能够对社会经济生活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因此,审计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互交融。

2.综合性与独特性紧密结合。审计学课程不仅需要有许多的前驱课程作为铺垫,如会计学、经济法、税法等多门学科,同时它还从其他领域引入了很多东西。例如,审计的主要根源在于逻辑学,证据的性质、审计意见的形成依赖于认识论理论,测试和抽样以概率论和数学为基础;
公允表达援用了会计原则、财务分析和沟通理论,应有的审计关注体现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Mautz & Sharaf,1961)。但是,在对具体的审计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由相关的审计理论进行独特的解释。因此,更为恰当地说,审计学是一门集和科学,集综合性与独特性于一身。

3.原则性与技术性紧密结合。审计规范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审计主体在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业务标准和行为准则。在审计规范的约束下,选择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形成恰当的审计报告(意见),这是审计的原则性规定。但是,在分析具体的审计问题时,需要进行专业判断,如重要性的判断、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界定等,这是审计的技术性所在。例如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及其应对程序作了规定。但是,在具体的重大错报风险识别、评估及针对不同层次的应对程序的设计方面,需要审计人员的认识与专业判断。因此,审计学课程既强调理论的原则性,又强调实践的技术性,是原则性和技术性的交融体。

4.严密性与灵活性紧密结合。审计学具有严密的、有组织的知识体系,其逻辑学根源要求具有严密的思维方式,要求推理和求证过程有效并且合乎逻辑。无论是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无处不折射出逻辑和语言的魅力。但是,审计本身毕竟是一种实证,审计客体的差异性、审计问题的多样性,要求审计主体具有灵活性,即处理具体审计问题讲求方式方法和艺术性。例如,在设计和实施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合理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和范围,需要经过严密的推理过程。但是,在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上,需要掌握灵活性原则,以增强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审计学课程要求严密性和灵活性兼备,两者并重。

三、构建审计学和谐课堂的措施

通过以上对和谐课堂的认识以及对审计学课程特点的分析,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构建审计学和谐课堂:

第一,针对教师与学生,教师要掌握心理规律。大学生是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群体,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教师一定要有所了解。学习过程中智商固然重要,但有时情商(心理)是决定性的。对同一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理解的深浅、反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上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心理,即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

了解学生心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课堂上的自然观察,观察学生的注意力,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对问题的反应时间等,使教师逐步掌握学生信息加工的心理规律。但这还不够,它只能使教师看到“问题是什么”,而要看到“为什么”,还需要配合调查法,包括问卷法、谈话法以及课后作业分析法等,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推断群体的心理倾向。

第二,针对教师与教学内容,根据审计学课程的技术性特点,教师要设计“具有最适度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即学习任务或学习内容既要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又要求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才能达到目标。

精心创设学习课题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自己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创设有效的学习课题时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1)问题要具体,新颖而有趣;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3)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介于知与不知之间;
(4)有利于启迪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杜殿坤,2000)。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到理解知识后的意境美时,就进入了一种无需外力强迫就能自觉学习的境界,这是教与学的共同目标。除此之外,教师应努力将教学内容以学生易于理解,便于学习的方式讲授,创造一种简单美,以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根据审计学课程的灵活性特点,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是最早提出建立思维科学的倡导者,按照钱学森教授的观点,思维学主要由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等三个重要内容,其中,逻辑思维侧重微观法,主要是获取“量智”的科学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侧重宏观法,主要是获取“性智”的艺术思维方式;
创造思维是微观与宏观的结合(赵光武,2000)。可以这么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手段,创造思维才是涌现智慧的源泉。

创造思维主要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对于创造思维来说,发散思维更为重要,它是思维创造性的主要体现(李青山,2008)。

思维过程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扩散,去探索符合条件的各种答案,这种思维就叫发散思维,它具有敏捷性、灵活性、独特性等特点,但是其核心是求异的多向性,它所思考的问题,一般都存在着多种或多个解决方案(张大松,2008)。

前面对审计学课程特点的分析中指出,审计的灵活性要求审计主体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尽可能从多个不同方向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发散思维的培养正是教好、学好审计学的关键,是创造和谐审计课堂的“诺亚方舟”。

对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威廉・戈登教授认为,发散思维的训练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类比。当学生能通过类比,重新定义新问题,突破原先逻辑判断的界限时,就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开辟了天地。培养发散思维的关键,就在于打破原先逻辑的界限,换角度、换方位寻找新问题的答案。威廉・戈登教授提倡引入情感因素或非逻辑因素,认为“情感比智力更重要,非理性因素比理性因素更重要。”因为这些因素能引领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拓宽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刘晓伟,2007)。

第四,针对学生与教学内容,根据审计学的综合性特点,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审计学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跨学科和前驱课程的知识储备。思维创新需要知识的积累,而知识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改变的过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为前提,要在思维上有所创新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是和谐审计课堂形成的重要环节。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独立的学习、思考能力,是需要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大学教师,只是给学生学习的方向,犹如航海中的灯塔,至于如何达到目的地,走什么样的路线,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之而不察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老夫子在几千年前就指出了知道做,而忽视自主思考的人永远只能是众也。

四、小结

和谐课堂的创造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师生双方的效用都能达到最大化:教师个人实现了螺旋式地发展与教学和科研的和谐,学生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与所学知识的和谐。审计学课程的四个特点,决定了教师与学生的双方努力,才是通往和谐课堂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刘华.审计理论与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李青山.大学生思维创新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4.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刘晓伟.情感教育――塑造更完美的人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王爱华,刘立华,张咏梅,刘英姿.拓展型教学――高校审计教学的新思路[J].消费导刊,2009(24)

7.何晓华.试论审计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商业会计,2009(24)

8.侯洪涛.论审计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选用[J].会计之友(中旬刊)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