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晨阳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政治学博士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7-02 09:25:07 来源:晨阳文秘网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科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上世纪五十年代钱端升吴恩裕楼邦颜杜汝楫等老一辈政治学家先后在此任教,为学校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八十年代在杜汝楫云光徐理明李殿勋王桂厚等学者的努力下,在全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政治学博士论文【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政治学博士论文【五篇】

政治学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科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上世纪五十年代钱端升、吴恩裕、楼邦颜、杜汝楫等老一辈政治学家先后在此任教,为学校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八十年代在杜汝楫、云光、徐理明、李殿勋、王桂厚等学者的努力下,在全国较早地恢复政治学科,1983年获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组建政治系,先后设置政治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政治学理论学科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

目前学院已成为国内政治学、国际关系与公共管理学科的一方重镇。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拥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两个博士点,政治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拥有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国际政治本科专业;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MPA)硕士点;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博士后招收权。现在校本科生860余人,硕士生159人,博士生37人,在站博士后2人,MPA专业硕士生72人。

学院下设政治学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所和公共管理教研室四个教研实体;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47人,其士生导师11人、教授17人,12位教师具有海外教育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学科经过多年积累,在中外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公共治理与政府改革、全球化与全球问题、东亚安全与地区合作等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2001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一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项目一项,国家精品课程一门,与福特基金会、欧盟、全球环境研究所国际合作项目三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国际问题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含合著),两项科研成果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要专家学者有:

石亚军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管理学与政府改革。

张桂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

蔡拓教授,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化与全球问题、政治学理论。

丛日云教授,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

朱维究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与公共行政。

孙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外交、亚太政治与国际关系。

潘小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制度、公共行政与社区治理。

杨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

刘俊生教授,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行政、公务员制度与比较人事制度。

屈超立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制度史。

林存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哲学。

学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政编码:102249

政治学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博士学位论文;
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1-0149-04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独创的一门学科,1997年开始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自2005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思政教育成为其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在我国,由于该学科创立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培养出大批专门人才,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科建设上主要表现为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地存在“杂”(研究对象不明确,内涵模糊,外延过宽)、“散”(研究队伍整合不够)现象[1],在学科研究上存在着用其他相关学科替代本学科的简单化倾向[2],而且本专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如专业博士点的分布不合理[3]。本文针对思政教育博士论文的内容,利用SPSS统计软件及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借此对上述问题进行量化展示。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2002年到2011年收录到CNKI数据库中思政教育专业的全部博士学位论文,共计486篇(检索时间截止到2011年年末),分析的变量包括:学校所在地区、思政教育博士论文研究内容及年份等。具体的研究问题是:不同地区与思政教育研究内容及数量之间是否有联系?不同的年份与思政教育研究内容之间是否有联系?如果有联系,这种联系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二)数据分类方法及研究过程

截止到2011年年底,拥有思政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毕业生的学校共有40所,分布于19个省市(含直辖市),这些学校的博士论文涉及众多研究内容。笔者根据该学科原来的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在的名称变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博士论文的写作内容进行如下分类。第一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包括政治、经济、哲学;
第二类(思政类)包括思政理论与实践及党建;
第三类(其他类)包括文化、社会、法律、历史等。另一方面,这40所学校分布在中国的东、中、西部等地区,为了便于统计,笔者利用SPSS根据院校所在省份的2002—2011年人均GDP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数据根据其特征,按照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分类。类内部的个体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不同类间个体特征的差异性较大。[4](P301),将这些学校划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包括福建、山东等省;
第二类地区包括湖北、陕西等省;
第三类地区包括北京及天津;
第四类地区即上海,具体结果见图1。下文的分析多数情况下是依据这些分类结果进行。

本文首先用卡方检验对地区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年份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然后再利用独立t样本检验和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内容、地区与论文数量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其中存在某种相关性(某种差异),则再进一步分析其具体表现。

二、研究假设及分析结果

(一)地区与写作内容相关性研究

思政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这种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我们提出的研究假设H0是,根据GDP分类后的地区与写作内容不存在相关性。通过对四类“地区”与“写作内容”进行卡方检验,计算出来的皮尔逊卡方(Pearson Chi-Square)值为12.874,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因此我们拒绝接受研究假设,认为地区与内容之间存在相关性,或者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研究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用的资料实际上是“总体资料”。既然是总体资料,对相关命题进行检验的结果本身就是“真实的”,不必进行“统计推断”,因为统计推断针对的是样本资料。但是考虑到统计程序会自动给出检验和推断的结果,这里抄录于此,仅供参考。。

接下来的问题是,地区与内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关性?我们可以通过对应分析法对该问题进行图形描述,如图2所示。该图是对应分析散点图,散点图的聚类原则是,落在从原点(0,0)处出发相同方位上大致相同区域内的不同变量的分类点彼此有联系;
散点间距离越近,说明关联倾向越明显[5]。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类地区倾向于一类内容(即政治、经济和哲学)的研究,第二、三类地区倾向于二类内容(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党建)的研究,而第四类地区倾向于三类内容(文化、社会和法律)的研究。

如何解释“地区”与“内容”之间的这种趋势?第一类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这些地区的院校更倾向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包括北京和天津的第三类地区由于其处于国家的政治中心或离其较近,这些地区的院校更倾向于对思想理论与实践及党建方面的研究;
至于第二类地区,是这四类地区中经济最不发达的,他们的研究比较中规中矩,紧紧围绕思想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及论文的写作。第四类地区仅仅包括上海这个城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的思政教育博士论文更加倾向于文化、社会、法律与历史方面的研究,即研究内容比较开放,体现着这座城市中院校研究倾向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二)年份与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研究内容倾向是否受到不同年份国家的有关政策的影响(2002年和2007年分别召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且每年召开的“两会”都会有不同侧重点的政策出台)。因此,本部分的研究假设H0:年份与研究内容之间不存在相关性。通过对“年份”与“内容”进行卡方检验,计算出的皮尔逊卡方(Pearson Chi-Square)值为7.705,显著性水平大于0.05。因此,我们认为年份与内容之间没有相关性,即不同年份的研究倾向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三)地区、研究内容、年份与论文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1地区与论文数量相关性分析

为了验证四类地区的博士论文数量是否存在差异,我们提出原假设H0:四类地区的论文数量没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713,达到统计显著性,故拒绝接受原假设,认为这四类地区的博士论文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类地区、二类地区的论文数量明显高于三、四类地区。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不同省份的博士论文数量差异明显,辽宁、江苏、吉林等省份的论文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这当然与不同省份所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学校数量以及该校开始招收博士生的时间早晚有关。对不同省份(地区)拥有该专业博士点的高校数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280,达到统计显著性,故可以认为不同省份拥有该专业博士点的数量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足以说明,不同省份(地区)的博士点分布还不很均衡,某些地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思政教育的投入还很有限,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2研究内容与论文数量相关性分析

我们提出的研究假设是:研究内容与论文数量没有显著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出的F统计量为0092,对应的概率p值为0912,论文数量在不同研究内容上的均值是在21~26之间,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不同研究内容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出,思政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方向上外延过宽,研究内容比较宽泛,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的确存在着“繁杂”、“散乱”现象,正如前文所述,研究对象不甚明确,内涵比较模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思政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向还很模糊。在这些博士论文写作之时,该学科还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归位于学科门类政治一级学科下,没有自己的学科定位,涉及的有关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而且由于学科定位不准,使得从事思政研究的学者缺少学科归属感,工作热情与研究热情不足。直到2005年随着国家将其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科学,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该学科建设时间较短,学科建设还很不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远远不能满足学科的发展,缺少有影响力的、权威型的学术领军人物。相信随着新的学科归属的划分,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3年份与论文数量相关性分析

研究假设H0:论文数量与年份不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分布观测值为2717,达到统计显著性,故拒绝接受原假设。因此,我们认为在年份与论文数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图4),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呈现出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图4中可以看出,2002—2011年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这表明国家和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专业,采取越来越有利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措施来加强该学科的建设,拥有该专业博士点的高校逐渐增多,毕业论文数量渐多。这一切都有力地说明,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关心。

4地区、研究内容、年份与论文数量的多因素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地区、研究内容、年份这三个因素分别与论文数量的相关性。现在以这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来看一下这三个因素对论文数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年份、地区两个因素的主效应显著(F值分别为5122、9557,对应概率都为0000),交互项不显著。同时结果还表明,内容在论文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F值为0345, 对应概率为0710),即研究内容对论文数量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前文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年份、地区对论文数量仍然有显著影响作用,此时R2=0555,整体模型解释力比较高。

三、结语

思政教育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其研究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思政教育博士论文内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区院校在研究倾向、论文数量上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博士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杂”、“散”现象,博士点的分布很不均衡。

我们知道,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对该学科研究倾向的研究就更加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作为契机,深刻理解思政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加强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学科布局,加强学科特色、学术队伍、学科发展,形成相对稳定、均衡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为思政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骆郁廷,佘双好,沈壮海.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9).

[2]李辉.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3]黄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政治学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01-01

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经萌芽期(新中国成立前),形成期(1949年至1966年)、挫折期(十年时期)、恢复期(1977年至1981年),发展期(1982年至今),辅导员个人魅力提升和职业魅力提升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其提升路径主要集中在学科建设、学历提升和政策待遇上面。

1 学科建设路径

辅导员工作做不好,提不上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层次,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的学科背景支持。为应对辅导员工作没有学科支持而呈现的种种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运而生,并实现了由本科到硕士、由硕士到博士、由博士点到国家重点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在传统意义上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完全使用或者说是最贴近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堪当辅导员的重任。但经过实践证明,我国各高校虽然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甚至有了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学科点,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背景还是不能等同于专业的学生事务管理背景,其在培养目标和内容等诸多方面与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也不尽一致,这些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还远不能够面对瞬息万变、千差万别的学生工作。当务之急是把学生事务管理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分化出来,对其加以专门研究和开发。加快辅导员学科背景建设,在具备一定必备条件的高校建立辅导员博士、硕士学位点,提供有针对性和标准化的培养课程,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训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鼓励辅导员对辅导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开展学科研究,以促进辅导员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协调发展。反之,如果没有相对独立和完善的专业学科支撑,辅导员的选拔聘任、培训进修、职务职称等问题就很难纳入规范渠道,辅导员的职业魅力提升也就无从实现。

从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长远发展来看,应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高校政治辅导员专业一级学科,应逐步建立起独具高校政治辅导员专业特色的学科体系,拥有专业化的培养目标、专业化的师资、专业化的教材、专业化的培养课程和进行专业化的学科建设。就目前情形来讲,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高校政治辅导员方向,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主要依托,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兼顾修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学、青年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借鉴相关原理应用到辅导员工作中,为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职业研究提供学术、学科支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此外,辅导员还应掌握足够的服务和帮助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知识,解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职业发展目标,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轨迹。

建设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学科之前,在现有条件下,学校首先还是要应尽量多的鼓励辅导员外出学术深造,鼓励年轻的辅导员老师进一步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通过专业的学位教育使他们在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的同时,认识到并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其次,学校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寻求多种可能,努力搭建辅导员的科研学术平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再次,要支持辅导员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2 学历提升路径

学历提升方面,2010年,教育部正式启动辅导员骨干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计划,五年内,将分批选拔50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分批选拔5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教育部将组织有关各方面的专家为学位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制定专业化的培训计划,确保培养的质量。各地各高校也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畅通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的多种渠道。但是辅导员的学历提升绝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的提升上,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就不能完全覆盖辅导员工作的全部;
其次,辅导员职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应更注重模块的分类,走功能细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应从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生涯规划等多角度设置专业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尽量将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设置在相应学科背景的院系,应对与自己专业相似或者相近的学生群体,并鼓励他们读取所在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因此即使是在学习不同的知识,但无论是学习哪种知识,最终获取的都是人生境界的提升,而人生境界的提升是能够做好所有工作的关键,特别像是辅导员这种是在做人的工作,人生境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3 政策待遇路径

1978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出台,指出:“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建立一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一、二年级中设立政治辅导员。”198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1981年出台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更是进一步明确:“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一支又红又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队伍,要选拔政治觉悟高,作风好,具有一定思想理论水平、政治工作能力的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干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从事学生思想工作。”2004年出台《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辅导员的重要性、编制、责任、待遇等问题。2005年,教育部《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辅导员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经济待遇都相对较低,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相对不足。要始终保持辅导员饱满的工作热情、旺盛的工作精力,必须建立一整套健全的岗位激励制度。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到辅导员这支队伍的基本精神需求,满足其基本物质需要,鼓励具有良好潜质的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对考核优秀者给予评优评先、晋升职称职务、学历深造等奖励及激励,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2]

参考文献

政治学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 究生;
思想政治教 育;
中医药中图分类号 :G6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769(2012)02—0289—03思想政治教育是我 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我 国研究生教育在经历 了招生规模 的连续快 速增长后 ,已进入深化改革和政策调整的关键 阶段 ,培养机制改革正在全面铺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中医院校亦不例外 ,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药高层次创新人才 ,就必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刻分析研究生的群体特点 ,积极主动地探 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和新方法 ,着力 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收稿 日期 :2011—12—26

基金 项 目:广 东 省 学 位 与 研 究 生 教 育 改 革 研 究 项 目(11JGXM —MS16)作者简介 :史亚飞(1976一),男 ,博士 ,副研究员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 ,从 事中医药 研究生教育 管理与研究工作 。

1 新 形势 与新 特点

1.1 研 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赋予思政工作新要 求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引领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方 向和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目标 已从单纯的政治思想品德培养功能,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方 向拓展。教育部近两年出台《关 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若 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第一次单独提出加强研究生思政工作的指导原则 ,显示 出加强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 ,必须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关 系到研究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的重要位置上,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研究生业务培养密切结合 的工作理念 ,以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精神为指导 ,开展工作 ,全面推进研究生思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1.2 培养机制改革增加 了研 究生思政 工作挑 战性当前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

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的分类培养改变了传统的研究生教.289 .望就会加强 ;
关系需求和成长需求得到满足后 ,会促进其强烈程度加剧。

1.4 麦克利 兰 的成就 需要理 论20世纪 50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 ·C·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提 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 ,人在较高层次上有 3种需要 ,即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归属需要。其 中,成 就需要是组织中的重要动力。这一理论倡导:①要经常组织成就评估的反馈活动,让被激励者了解 自己的成功之所在,以激励其成就愿望 ;
②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博士生 ,需要 进行合理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提供取得成就的典范,以刺激博士生产生取得成功的愿望和行为;
③安排博士生参与具有挑战性的研究 ,肯定他们的成就 ,鼓励他们 多出成果 ;
④不要阻碍人的创新行为,应 以成就需求激励他们。成就需求理论对于我们把握博 士生创新 的需求特点 ,研究和实施有效的创新激励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

1.5 麦格 雷戈的人 性假 设之 Y理论1957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DouglasMcgregor)提 出 Y理论。该理论强调 :①人是“自我实现人”,有要求工作 的本能 ,并希望在工作 中发挥潜力、表现才能 ,不希望受到约束和控制。满足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他们工作最重要 的报酬 ;
②人追求满足欲望的需求与组织 目标并不矛盾 ,适 当的管理有助于个人 目标和组织 目标 的统一;
③强调创造一种有助于充分发挥人 的潜力 和聪 明才智 ,满足其 自我实现的需求的适宜工作环境 、工作条件 ;
④内部激励有助于满足人的 自尊和 自我实现的需求 ,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

转贴于 1.6 我国学者的激励理论 我国学者 以国外激励理论 为基础 ,通过不同视 角形成了适合我 国国情的激励理论 :①俞文钊 的同步激励理论强调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肯定物质与精神激励 的协调性 ,具有较强 的现实意义 ;
② 冬青 的 c型激励理论强调满足更高层次 的需求 ,认 为影响员工行为的因素有生理 、心理 、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强调激励不仅应满足以上 5种基本需求 ,还应培养员工的高 尚品德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及对旺盛的创造力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③熊川武的全面激励理论认 为,激励包 含人 、时空 (激励过 程与相 应环境)、方式与内容 3个要素 ,并 由全员激励 、全程激励和全要素激励组成 ,具有 比较全面的特点 ,是一种适合我国学校 管理实际的探索性激励理论 。但 因其强调“不断丰富激励 的物质条件”的观点 ,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国内激励理论蕴含的激励理念和思想对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博士生创新激励 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起着重要的实践作用。

·

288.2 国内外激励理论对我国高校博士生创新激励的启 示2.1 需求是激励的起点和基础 ,高校应以博士生创新 需 求作 为实施创 新 激励 的切 入 点激励理论认为 ,人的一切有 目的的行 为总是离不开一定的需求。当人的某种需求没有得 到满足时 ,将形成寻求满足这种需求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 因素。在教学活动中 ,激发学习动机有助于促进学习行为 ,提高教学效果 J。激励 的 目的 ,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而人的需求是趋使人从事工作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初始 的启动器 。因此 ,激励必须以人的需求为基点。也就是说 ,只有了解和把握人的需求 ,进而满足和发展人们的需求 ,才能够达到激励的 目的。因此 ,博士生的创新需求是高校实施博士生创新激励的起点和基础。高校需要结合我 国博士生的身份定位 、成长经历和学习研究的特点 ,理性分析和客观把握博士生的创新需求。

2.2 博士生创新需求的层次和 内容存在 多样化,高校 宜采取分层 、分类的激励方式根据需求层次理论 ,博士生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 自我实现的需求 。根据 ERG理论 ,博士生也有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而且生存需要和成长需要更强烈。根据麦克利兰的研究 ,博士生还有对成就和友谊的需求 ,对学术权力具有较浓厚 的兴趣 ,激发其成就欲望能有效调动其创新的积极性 。根据双因素理论 ,应注重从研究工作本身来激励博士生,在改善研究条件和环境 的同时,更应让他们从研究 中产生成就感、责任感以及 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 ;
其次 ,从我 国博士生现实生活的收人情况来看 ,工 资及研究报酬和奖金等物质收入还是重要的激励 因素 ,可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运用。根据 Y理论 ,博士生创新激励不宜采取严格的控制与强制方式 ,而应积极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其研究创新 的环境。可见 ,高校博士生既有低层次的基本生活保障等生理需求和毕业就业的安全需求 ,又有归属、友谊等社会需求 ,还有被社会认可的尊重需求和取得个人发展和成就的 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不同内容 、层次的需求应采用分层 、分类的激励方式 。只有这样 ,激励才有针对性 ,才能充分调动博士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处于最佳研究状态 。

2.3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 ,建立基于博士生创新 内在需求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实施策略基于博士生创新 内在需求的激励就是指高校结合博士生创新 的内在需求 ,在充分关注和引导博士生需求 的基础上 ,理性分析博士生创新 的内在需求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 ,合理满足博士生创新 的内在需求 ,最大限度地持续激发博 士生研究的创新动机 ,促使他们西北 医学教育 2012年4月 第20卷 第2期 电话:029—82657860 E-mail:xbyj@mail.xjtu.edu.cn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发挥 ,从而推动其创造力发展、创新行为乃至创新成果产生的过程 。然而,我国高校传统体制下 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机制过多强调高校发展和管理 的需求 ,带有较强管理层的主观臆断色彩,缺乏对博士生创新需求的理性认识和分析 ,在教育实践中更 没有好 的激励模式来强化博士生的创新需求 ,针对性的不足严重影响 了博士生创新 激励的有效性 。因此 ,高校需要综合运用 国内外 多种激励理论所蕴含的激励理 念和思想 ,积极开展博士生创新内在需求的现实分析 和创新驱动 因素研究 ,建立一套促进研究生创新的激励机制、体系和实践策略 ,以激发其研究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政治学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关乎政治、文化、学术的公案由汉至今两千余年,对此评说不绝于史,众说纷纭有秉承儒学传统口诛笔伐者,认为这是秦始皇个人暴政的体现,是秦始皇个人的偶然冲动行为,几乎也是教科书的一贯定论也有对此存疑认为是夸大其事者为此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及许多学者的有关评论,整理出浅要观点。

一、史学界对“焚书坑儒”的评价。

自秦末汉初,约两千年来,“焚书坑儒”成为学术界和民间广泛用词:汉语大词典》对其解释为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蟠书坑儒”史学大家剪伯赞先生的:秦汉史》专着作这样的评论:“焚书坑儒,在客观上是对文化之一般的毁灭”,把之史记》所记载对四百六十余“诸生”的残暴坑杀,称之为“坑儒之惨剧”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里曾说过:“近人有替始皇辩护的,谓被坑者不是儒生而是方士,我自己在前也曾这样说过,但这是不正确的,没有把本纪的原文细读清楚”当今学者郭志坤在引用郭先生这句话时明确表态:“秦始皇坑杀的儒生就是不折不扣的孔子之徒”一直到最近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其作为“面向21世纪”高校课程教材读本也依然鲜明的写着:“秦始皇焚书坑儒等极端的措施是对文化的摧残,同时也激起士大夫们对秦政普遍的抵触和反抗”。

以上引自各家说法,说明“焚书坑儒”一直为史学界所沿用,大家一致评判这是秦始皇的一大暴政,严重摧残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是对儒家文化的一大迫害,引起当时士人的反抗。

二、秦始皇统一之初的文化政策。

秦始皇在他统一之后并没有立即采取焚书坑儒的办法来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的,而是奉行兼纳各家思想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对待儒生也是予以重任其表现如下:

第一,在中央设置博士一职。

博士是中国古代官职的名称,起源于战国: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说明当时,鲁国已有博士一职,由于当时秦国实行“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的制度,所以一直没有设置博士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情况有所改变据史籍记载,“始皇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四公元前213洋“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和三十五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博士七十人,特备员弗用”等记载看来,秦博士的员额为70人“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就是征召从齐鲁延揽的儒生博士70人可见,秦的博士皆由齐鲁的儒生担任。

第二,博士对于加强文化教育有很大益处。

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三十五用曾谈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可见,当是秦始皇招揽大批儒生,欲以“兴太平”,巩固全国的统治从中央官吏职能看,博士是文化与礼仪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且各书大多数称秦置博士七十人,在秦开国时,中央官吏还不多的情况看来,这应该是一支服务于秦宫廷的强大的文化势力,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言论力量。

第三,吸收博士儒生参与政事。

在秦始皇统一之前,就存在着议政事制度参与议政事的主要是宗族、大臣和客卿秦统一六国以后,则立即效法六国吸收儒生及博士参加议政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初并天下,博士曾参与议帝号“始皇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征从齐鲁儒生博士70人,至泰山下议封禅之礼”另据西汉刘向之说《苑·至公》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召群臣“议禅继”、“博士七十人未对”可见,秦一代博士已经参与政事的讨论,提高了儒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第四、推崇礼仪。

礼仪,是西周维护统治秩序所制定的礼乐制度之一,礼制对于维护统治秩序有很大作用秦统一之初,为了减少关中与关东六国的文化差异,有意识的兴儒学,制礼仪秦始皇东游,至名山,都曾与鲁诸生商议刻石、封禅、祭山川之事,《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封泰山时,曾召鲁诸儒生议封禅之礼虽然在这次议礼时,“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默儒生”,但是通过这次议礼,还是可以看出,秦始皇希望通过定礼仪来兴太平。

由上可知,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对诸家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采取比较宽松的文化政策,并试图以儒学安定和统一人们的思想。

秦统一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的是一贯以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法家思想为主,但是在文化统一政策上却有着细密的思考秦国地处关中,长久以来与戎、狄打交道,文化内涵及文化心理与有“礼义之乡”、全国重要的文化与学术中心的齐鲁之地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秦以“虎狼之师”,横扫六国,但是文化传承及法家文化取向,被六国比于戎狄野蛮之国,为诸夏文化所不齿,这不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文化征服因此,从秦统一之初的文化政策来看,秦始皇有意吸收六国故地诸子思想为巩固统治所用,所以制博士,秦初的文化政策对诸子思想是一种默许的态度,并不排斥不仅如此,秦始皇有意识的对诸家文化加以吸收引导,使其为自己的统治所服务,并不是一开始就对儒生加以打击报复,之后出现的“焚书坑儒”事件,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并不是秦始皇个人意志的体现。

三、“焚书坑儒”原由探究。

所谓“焚书”,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是由于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斗争所引起的秦始皇二十六公元前221)年,巫相王缩等认为J“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无以填之”,建议秦始皇“立诸子”,遭到李斯反对秦始皇也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因而支持李斯的意见,废分封,置天下为三十六郡至秦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始皇悦”博士淳于越当即斥责周青臣称颂秦始皇的行为淳于越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也建议“封子弟功臣”,恢复分封制李斯否定了淳于越的意见,并认为淳于越是“学古非当世,惑乱黔首”,从而提出了“焚书”的建议,秦始皇予以批准于是就发生了焚书事件至于坑儒,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坑儒的导火线是侯生、卢生的外逃与对秦始皇的“诽谤”侯生、卢生是为秦始皇求仙问药的方术之士,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对于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甚为热衷,他令徐市求药“费以万计”,曾令他带数千童男童女海外寻药,“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从中可见一斑然而他们屡次蒙骗秦始皇,认为秦始皇“刚。}n自用”、“乐以刑杀为威”,从而逃跑,始皇闻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三十四年焚书,三十五年坑孺,总谓之曰“焚书坑孺”。

由此可以看出,以淳于越为代表的一大批儒生,他们保留着先秦“耿直”、“无我”的品质,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利用古典文献,引经据典,运用所学去评判当今政治得失,公然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主张恢复封建领主制,这与秦始皇政治统治政策相悖,故为其所不容至于“坑儒”,其理由是儒生以古讽今,诽谤朝廷,惑乱黔首。

从焚书坑儒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来看,焚书坑儒是在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儒学发展的措施之后,由于部分儒生与秦始皇的政治矛盾所引发的恶性事件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诸家文化而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而且焚书是焚不利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之书,而不是所有书籍,目的是为了防止民间借古否今,“以愚黔首”,从而巩固专制主义封建政权所谓“坑儒”,也只是坑“诽谤”秦始皇的不法儒生,虽然手段过于极端残忍,但是只是针对那些非法儒生,并没有指向全部儒者,这是很清楚的。

四、结语。

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粗暴方式对待文化思想问题,这是应该受到严重谴责的,然而这并不是秦始皇个人的冲动行为,他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封建贵族割据的局面,意欲建立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最初实行文化怀柔和文化融合的政策,想以此弥补东西文化差异,巩固统治,然而旧封建贵族意识形态的文化思想,没有随着旧贵族的灭亡而消失,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一场阶级斗争不可避免焚书坑儒是这场斗争最激烈的表现这场斗争使我国古文献受到极大损失,这是值得惋惜的。